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2024-02-05 来源:易榕旅网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有机协调的系统,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又是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过程。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教师不仅要考虑到自己怎样教,更要考虑到学生怎样学,使教学真正从学生的“学”出发,促进学生主动发展。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教学的全过程呢?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激发兴趣,是自主探索的前提。

兴趣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是思维活动的起点,是一种带着浓厚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学生一旦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从而为自主探索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自主探索的前提。因此,教学时,必须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需要,并把激发兴趣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1、导课要“新、奇”。教师要设计好每堂课的“开场白”做到课尹始,趣就生。课刚开始,教师用新颖的导语,巧妙的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以往的复习铺垫为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期待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产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动机。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尽最大可能营造

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适宜的“障碍”使学生产生“困惑”和处于“悱、愤”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索知识。

3、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有趣味性、层次性、挑战性、开放性,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去组织学习材料,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新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所在。问题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使学生的乐于探索、不断体验探索的乐趣。

二、创设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地听;教师演示,学生静静地看,使学生失去生动活泼的思维,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要让全体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共同探究教学的全过程。让不同的学生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组织者的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探究新知的机会,保证充分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质疑问难、表达思维过程、发表独立见解。不断向学生提出合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自主探究概念、判断、推理的形成过程;法则、定律、性质推导的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例如:《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观摩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方法(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转化和对等的数学思想方

法,让学生猜测梯形可转化成什么已知图形来求它的面积(鼓励学生大胆展开奇思异想)。最后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验证猜想,探究如何利用转化后的图形的面积与梯形面积的关系求出梯形的面积……。这样的课堂教学显然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也由于“梯形的转化”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层次性,不同的转化方法有不同的难度,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自主探索的机会。因此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活跃,学生始终沉浸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的探索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指导学习方法,提高自主探索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不能只以传授知识为已任,学生有了自主探索的欲望和空间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更要不失时机地指导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收集,学会合作,学会操作,学会思考……,形成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水平。

1、指导学生学会收集生活中的数学材料并引进课堂。《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等。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现象,收集生活事例,积累生活经验。调查有关事物、访问有关人员等方法去收集信息并引入课堂,然后引导学生用数学思想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的魅力。如:教学“利息”时,可先引导学生到银行调查有关知识,访问有关人员,

收集数学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共同探索,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体验数学就在每天的生活中。

2、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合作学习是当今课堂教学的主流,可以说几乎每一节课都可以看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但学生的合作学习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教师精心的指导与长期的培养。合作学习容易流于形式,有名无实。合作应用在点子上,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才需要合作。合作探究时,要给予充分的时间,不要草草收场,同时也要做到放得开也要收得回。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合作,并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几点:

学会友好相处。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小组竞赛活动,使学生明白只有人人参与、团结协助,才能取得良好成绩。使学生意识到每个小组都是一个荣辱与共的群体,不能和小组成员友好相处或拒绝别人都是不可取的。

学会倾听。要训练学生无论是听教师的提问,还是同学的发言都要完整;当同学发言出现错误时,一定等其把话说完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不足;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意见时,要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改自己的观点,同时听取别人的意见不盲从,做到有选择地接受。学会思考。先思考,后讨论。教学生学会思考要做到三个“善于”: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善于随着教师提出的问题思考;善于从同学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

3、指导学生学会操作。数学知识一个显著特点是严密的逻辑性和

高度的抽象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学会操作。首先操作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其次要指导操作过程,明确程序;再次操作要同观察、思维、语言表达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本质含义。

4、指导学生学会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学生质疑问难,是对教学活动更深入的探索。上课时,对学生的提问多加表扬、鼓励,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同时,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懂得从日常生活中质疑,从同学的发言中质疑,从操作中质疑,从课本中质疑,从前人的结论、定理中质疑……,质疑中要懂得从相关问题疑点中提出疑问或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对学生的质疑,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要轻易否定,老师只起组织引导、点拨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让他们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自主探索的价值。

课堂教学是充满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方法还很多。总之,我们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看待学生的学习,相信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为用而学”“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把握好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