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书写意韵

2021-09-29 来源:易榕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书写意韵

作者:闫春凤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3年第01期

摘要:陶瓷是泥在火中的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飞跃的代表,中国的文化因为陶瓷艺术而绚丽多彩。青花瓷作为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在我国陶瓷艺术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着重分析了明代景德镇民窑的发展情况以及民窑青花瓷的书写意韵,对其较高的研究价值作了阐述。

关键词:明代 景德镇 民窑 青花瓷 书写

青花瓷是我国古代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起源于唐代,成熟于元代,盛行于明代。明代的景德镇青花瓷有官窑和民窑两种形式:官窑是由官方营建主持烧造的瓷器窑,专供皇宫使用,受皇帝审美意识的支配,在某种意义上,它是权力、财富、社会地位的象征,其烧成工艺与要求之严是民窑无法比拟的;民窑具有广泛的市场,它的使用者遍布贵族到贫民的各个阶层,影响深远,是官窑青花瓷不能相比的。因为民窑青花瓷与官窑青花瓷器使用对象的不同,所以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在风格特征与审美情趣上也不同。景德镇长期存在御窑厂,致使民窑青花瓷的绘画既受到宫廷绘画的影响,又立足于民间绘画的艺术形式,流露出纯真、自然、质朴的精神,生动传神,令人耳目一新。明代是官窑和民窑并存的年代,官窑对民窑有着促进和影响作用,却也排挤和限制着民窑的发展。直到明代末期,随着官窑的衰败,民窑才开始盛行起来,畅销海内外。

青花瓷是以天然钴矿物作为颜料绘于生胎表面,施以透明釉,在1330℃左右的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的蓝色彩饰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绘制的主要工具是毛笔,好的毛笔具有尖、齐、圆、健四大优点。书写有别于描,描是一种模仿,是谨慎、小心、压抑的仿制,而书写则要求线条有写的感觉,是一种感情的表达、自由精神的宣泄。中国传统书画是以线为造型,书写线条的丰富变化与运笔密切相关,起、行、收、提、按、顿、挫的变化都源于一种情感的传达。人们巧妙地运用线来书写丰富的形态语言,通过长线、短线、浑厚的线、纤细的线交织互叠、错落有致,孕育出具有东方意蕴的视觉传达艺术。

明朝初期,青花瓷处于改朝换代的过渡时期,瓷器往往兼具元、明两个朝代的特征。元代的青花瓷以繁杂的满图装饰,主要以中锋为主,要求用笔稳健、构图严谨、笔法工整,有时也会在线中稍加变化,添加一些趣味,整体饱满、线条流淌。明朝初期,民窑青花瓷由元代内敛稳重发展到挥洒自如,开启了青花瓷生动传神、书写意韵的时代。明朝初期的青花瓷用笔纯熟、错落有致、很瘦的起笔中间肥厚、线条粗细对比强烈、随着器形的变化而变化不断,疏密虚实的合理安排呈现出书写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明代中期,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在陶瓷发展史中被称为“空白期”。在正统年间,颁布了禁止民窑私造青花瓷的禁令,虽然极大地限制了民窑青花瓷在这段历史时期的发展,但并没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完全阻断其发展的脚步,这段时期成为明初青花瓷向明中青花瓷转变的过渡期;在成化年间,民窑的青花瓷在工艺制作和绘制上都有所改变,釉色更加透明,釉质更加细腻,甚至还出现了“官搭民窑”的一种烧窑制度。这时,人们已经开始运用大量娴熟的细挺、凝聚骨力的线来表现其秀丽的书写意蕴,笔力总是凝聚在中锋笔端,无论方圆、曲直,都显得劲挺有力。而且,明代中期还出现了分水技法,它运用了中国画渲染的技法,虽然只有深浅两个色阶,却增加了青花的水润明净,极大地丰富了青花瓷线条书写的表现力,使线条更加含蓄盈润,丰富了青花瓷线条书写的艺术语言,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因为民窑青花瓷追求高效率,致使在分水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分水不满或超线溢出的情况,无意中增加了一份书写的洒脱自由,以至于形象更加生动、有趣和传神。

到了明朝晚期,随着政权的衰退,官窑也随之萧条,民窑摆脱了官窑的排挤与欺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态。明朝晚期的青花瓷品种繁多,生产数量庞大,大部分青花瓷运用单线勾画青花料平涂的表现技法,线条更加简洁、生动、纯真和自然,平涂构成的面使点、线、面形成抽象的律动和节奏都超越了常见的写实造型,形成了更加纯粹的艺术语言,在点、线、面交织的动态美中表达了传神的境界。明末的青花瓷以其生动、精彩、书写简单、疏朗而清新、趣味性强等特点,为后世留下了不少佳品。

明代民窑青花瓷书写线条简洁、明快、自由、灵活、不重复、变化无穷,但是线条又通过有序的排列形成秩序井然的整体,曲线与圆器的完美结合触动了人敏感的精神世界。明代民窑青花瓷虽然是由普通画工画成,但通过对造型的大胆取舍、简化地表达神韵,恰当地书写出了具有东方特色的情感,为一件普通的生活器物赋予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孔六庆.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李雪.众工之迹[J].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10).

[3]曹建文.景德镇青花瓷器艺术发展史研究[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 [4]齐彪.景德镇民窑釉上陶瓷绘画与市井文化[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2). (作者系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级设计艺术学研究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