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近代史复习要点

2023-02-11 来源:易榕旅网
中国近代史复习要点

一、 1、 1)

西方资本主义殖明体系在中国的确立: 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理解)

林则徐虎门硝烟:

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

(4)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管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在区内居住。

3)危害:《辛丑条约》极大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标志着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在中国的最终确立。

二、近代化的起步(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强国之梦而进行的探索)

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了收缴的全部鸦片,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他是中国近代史的民族英雄。 2)

为了打开中国大门,维护可耻的鸦片贸

易。1840年6月,英国侵略军到达珠江口,鸦片战争开始。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追求和,战争结束。

3)

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

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有:(1)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

(4)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 4)附件:

第二年(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定了《虎门

条约》和《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永久居住等特权。 5) 危害:

《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中国逐渐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2、甲午中日战争与中日《马关条约》(运用) 1)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

2)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定了中日《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1)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3)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危害:《马关条约》的签定,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八国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理解》

1)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俄、日、法、德、美、意、奥等八国组成联军进犯北京。

2)1901年,清政府被追同11国(还包括比西、荷三国)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有:

(1)清政府赔款白银4亿5000万两,分39年还请,加上利息,共9亿8000多万两白银;

(2)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国性质的组织; (3)折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上海

1、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识记) 1)洋务派的代表:奕忻曾国潘、李鸿章、左宗棠、张之

洞。

2)创办俄军事和民用工业:

前期、洋务派提出“自强”的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代表企业:安庆内军戒所(曾国潘)、江南制造总局(曾

国潘、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后期,提出“求富”口号,兴办了一批民用企业。

代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李鸿章);汉阳铁

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3)洋务派还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选送学生出国留学。

还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 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微新变法运动的兴起(理解) 1)背景:

19世纪末期,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家剧和民族危机严重,以

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兴起。

2)开始: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公车上书”,反对同日本议

和,请求变法。这次上书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

3)发展:

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

纪闻》);

建立了维新派政治团体:强学会。 ★

★3、辛亥革命(运用)

1)武昌起义:

①准备:1911年,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在同盟

会推动下,联合成立了起义总部,由将诩武任总指挥,孙武任参谋长。

②开始: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等率领湖北新军工程

营的士兵率先发动了起义。12日武汉三镇完全被革命党人控制。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

2)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为民国元年。同年3月,孙中山发

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步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辛亥革命的意义: ①

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

的反帝国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

功绩:它推翻了清王潮,结束了统治中国

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

局限: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

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也没有改变中国办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三、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理解)

1)长征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了长征之路。 2)遵义会议: ①

召开: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

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②

内容: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

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③

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

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四、抗日战争

1、“七七事变”——抗战的开始(识记)

1)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驻北平西南卢沟桥在中国军队发动进攻,挑起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为“卢沟桥事变”。

2)卢沟桥的烽火,揭开了中华全民族的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2.国共合作抗日(理解) 1)台儿庄战役:

①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松泸会战、

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②在徐州会战期间,李宗仁指挥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进行

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在保卫藤县的战斗中,四川籍将领王铭章(123师师长)壮烈殉国。

此役共歼敌一万余人。这是自抗战开始以

来国民党正面战场所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它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但却并没有能够改变国民党正面战场被动的

局面。 2)百团大战

①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政策。

②概括: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地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参加战役的八路军有105个团,所以称为“百团大战” ④

作用:此役,沉重地打击了日寇,激发大

力全国人民的抗日激情,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3)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胜利充分说明了:中国人民有打败任何侵略者的勇气和能力,中国社会各阶级和个政治派别都为争取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