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本研究中的临床指标主要包括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卧床的时间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由哈里斯制定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的评分[2]。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治疗后,A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B组患者,其进行手术的时间短于B组患者,其卧床的时间长于B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的评分相比,P>0.05。详见表1。
对A组患者进行PFNA内固定术,方法是:1)让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2)在C型臂X线透视机的引导下对患者骨折的部位进行牵引复位。3)在患者髋外侧股骨大粗隆的顶点处做一个长度约为5 cm的切口。4)在患者股骨大粗隆顶点的正中央钻入导针,将PFNA主钉旋入骨折处的髓腔内。5)将螺旋刀片的导针置入患者的股骨颈内。根据螺旋刀片导针的深度为患者选用合适的螺旋刀片进行固定。6)为患者留置引流管。对B组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方法是:1)让患者取侧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2)在C型臂X线透视机的引导下,在患者患侧髋骨后方的外侧做一个长度约为12 cm的切口。充分暴露其骨折部位。3)对患者进行截骨操作,将股骨头取出,清除骨碎块及软组织。4)将患者的骨髓腔扩充后,用骨水泥填满骨髓腔。将人工假体置入患者的骨髓腔内。5)观察安装的效果令人满意后,为患者留置引流管。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组别A组B组t值P值
例数2424
术中的出血量(ml)182.84±30.45255.58±51.94-5.919<0.05
进行手术的时间(min)52.17±11.9574.95±16.78-5.417<0.05
x±s)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的评分(分)81.74±5.5683.44±6.26-0.995>0.05
卧床的时间(d)12.02±4.243.50±1.059.556<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手术后,在A组的24例患者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有5例(占20.83%),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有1例(占4.17%),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有1例(占4.17%),发生褥疮的患者有2例(占8.33%),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5%;在B组的24例患者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有2例(占8.33%),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有1例(占4.17%),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治疗后,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χ²=4.00,P<0.05。3 讨论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3]。目前,临床上常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PFNA内固定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PFNA内固定术可缩短其进行手术的时间,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4]。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用人工股骨头替换患者病变的股骨头,以达到治疗效果。该手术的操作复杂,进行手术的时间较长[5]。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PFNA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
换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均较好,可有效地改善其髋关节的功能;与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比,对其进行PFNA内固定术的时间更短,其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其卧床的时间更长,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
参考文献
[1] 陈松亮,林涌生,郭仰丹,等.人工关节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
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9):58-59.
[2] 黄叶建,韩成相.PFNA内固定与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患者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价[J].中外医疗,2019,38(2):77-78,81.[3] 胡文锋,黄主强,邓怀东,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髋关
节置换术治疗效果及对其骨折愈合时间影响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8,47(6):14-16.
[4] 封海,陈纪伟,潘阳阳,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Gamma 3型髓内
钉内固定选择性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33(12):1240-1243.
[5] 吴旭辉,邓怀东,洪钟源,等.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
疗超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5):53-55.
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杨玉法
(徐州市贾汪区大吴中心卫生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贾汪区大吴中心卫生院收治的5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股骨头组(n=26)和全髋组(n=26)。为股骨头组患者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为全髋组患者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简明36项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的评分。结果:治疗后,全髋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及SF-36中的总体健康评分、躯体疼痛评分、生理职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活力评分均高于股骨头组患者,P<0.05。结论:与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比,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术
[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19)23-0040-03
股骨颈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头与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股骨颈骨折患者占全部骨折患者的4%左右。股骨颈骨折患者可发生股骨头坏死等严重的并发症[1]。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本文主要是探讨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19 年 第 17 卷 第 23 期 ·临床医学·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贾汪区大吴中心卫生院收治的5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年龄>75岁。2)其经X线检查被确认患有股骨颈骨折。3)未发生明显的髋臼软骨退变。4)对本次研究知情[2]。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为:1)有腰部疾病史。2)合并有其他部位骨折。3)有健侧髋关节置换手术史。4)存在认知功能障碍。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股骨头组和全髋组。股骨头组中共有26例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1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76岁,年龄最大的患者84岁,其平均年龄为(78.6±2.2)岁;其中有基底型股骨颈骨折患者6例,有经颈型股骨颈骨折患者8例,有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患者12例。股骨头组患者中有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8例,有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18例。全髋组中共有26例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2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76岁,年龄最大的患者84岁,其平均年龄为(78.2±2.4)岁;其中有基底型股骨颈骨折患者5例,有经颈型股骨颈骨折患者7例,有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患者14例。全髋组患者中有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10例,有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1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1.2 方法
为两组患者拍摄患侧髋关节的正位及侧位X线片。在患者胫骨小头和胫骨结节连线的中点安装临时固定针和牵引弓,临时固定其骨折的部位。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观察 患者的生命体征。在确定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患处肿胀消退、无进行髋关节手术的禁忌证后,对其进行手术治疗[3]。术前1 d为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抗生素预防感染。为股骨头组患者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患者髋关节的前方做切口。逐层切开患者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其股骨颈和股骨头。截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双极股骨头假体。在股骨头组患者中,有12例患者使用了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有14例患者使用了非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将骨水泥填入患者的髓腔。将股骨头假体扎入髓腔,使股骨头与颈托贴合,并保持股骨头略前倾。待骨水泥固化后,逐层缝合切口。为全髋组患者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患者髋关节的前方做切口。逐层切开患者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其股骨颈和股骨头。截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切除滑膜及关节囊,清理髋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
组别
股骨头组全髋组t值P值
例数2626
总体健康评分70.8±3.475.4±3.34.950<0.05
躯体疼痛评分72.1±3.876.5±3.34.579<0.05
41
选择合适的人工髋关节。在全髋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使用了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有13例患者使用了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有9例患者使用了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和骨水泥型髋臼[4]。将骨水泥均匀地涂抹在患者的髋臼内。在髋臼床上涂抹粘固剂。将人工髋臼摆放在合适的位置。迅速用髋臼调位加压器挤压人工髋臼,使人工髋臼与髋臼床紧密地贴附在一起,并略向外侧和前方倾斜。将骨水泥填入患者的髓腔。将股骨头假体扎入髓腔,使股骨头与颈托贴合,并保持股骨头略前倾。待骨水泥固化后,逐层缝合切口。术后为两组患者均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让两组患者在术后将患肢抬高,并保持外展位,防止其人工关节脱落。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使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髋关节的功能。根据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的评分判定其治疗的效果。优秀: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的评分>44分。良好: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的评分为30~44分。一般: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的评分为20~29分。较差: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的评分<20分。优良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治疗后使用简明36项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的内容包括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及活力5个领域。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好。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治疗后,股骨头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优秀的患者有10例,为良好的患者有11例,为一般的患者有3例,为较差的患者有2例,其治疗的优良率为80.8%(21/26);全髋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优秀的患者有16例,为良好的患者有8例,为一般的患者有2例,无治疗效果为较差的患者,其治疗的优良率为92.3%(24/26)。治疗后,全髋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高于股骨头组患者,P<0.05。2.2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
治疗后,全髋组患者SF-36中的总体健康评分、躯体疼痛评分、生理职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及活力评分均高于股骨头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分,
生理职能评分70.4±3.274.2±3.44.150<0.05
x±s)
生理功能评分70.2±3.174.3±3.04.846<0.05
活力评分70.4±4.476.3±3.25.530<0.05
3 讨论
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使用保守疗法进行治疗,其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其易发生骨折部位愈合困难、坠积性肺炎及股骨头坏死等严重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5]。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速度较快,其在术后早期即可进行运动,其不易因长期卧床而发生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使用人工股骨
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耗时较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较少,但其术后卧床的时间较长。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与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比,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爱军,赵龙,张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
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疗效比较[J].卫生职业教
42《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19 年 第 17 卷 第 23 期 ·临床医学·
[4] 陈国政,黄婷,梁健,等.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
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879-3880.
[5] 王春光,李杰.髋关节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
颈骨折的效果比较研究[J].系统医学,2017,2(19):69-71.
育,2017,35(18):144-145.
[2] 张广亮.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
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1):62-64.
[3] 任立新,薛晓峰.全髋关节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
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9):2627-2629.
用腹腔镜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讨
陈大敏,曹晓刚,魏春生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普外科,江苏 南京 211200)
[摘要]目的:分析用腹腔镜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2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开放式组和TAPP组。为开放式组患者采用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为TAPP组患者采用TAPP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TAPP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开放式组患者,其术后的VAS评分低于开放式组患者,其住院的时间短于开放式组患者,P<0.05。与开放式组患者相比,TAPP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TAPP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有助于缩短其住院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老年;腹股沟疝;腹腔镜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R65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19)23-0042-02
腹股沟疝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此病患者多为老年人[1]。以往临床上常采用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但有研究指出,采用此手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创伤性大、患者术后疼痛严重、预后差等缺点[2-3]。腹腔镜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具有微创的特点。有研究表明,用此手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术后疼痛轻等优点[4]。在本次研究中,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采用TAPP对31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从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江苏省南京市溧水
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中选取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开放式组和TAPP组。TAPP组31例患者的年龄为60~80岁,平均年龄( 68.12±2.15)岁;其病程为1个月~10年,平均病程(5.12±0.58)年;其中有男性29例,女性2例。开放式组31例患者的年龄为61~79岁,平均年龄(68.08±2.03)岁;其病程为2个月~9年,平均病程(5.09±0.52)年;其中有男性30例,女性1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相比,P>0.05。1.2 方法
为开放式组患者采用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其腹股沟处做一个5~8 cm长的斜切口。对其腹腔内的情况进行探查,找到其疝囊,并对其疝囊进行分离和高位结扎。在其精索后方放置单层聚丙烯补片(大小为6 cm×10 cm)或聚酯和聚乳酸补片(大小为14 cm×9 cm)。确保充分展平补片,防止其出现卷曲现象。对补片与腹内斜肌、联合腱及腹股沟韧带等组织进行固定。逐层关闭手术切口,术后使用500 g的盐袋对切口进行24 h的加压处理。为TAPP组患者采用TAPP进行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协助其取头低脚高的仰卧位(身体倾斜10~15°)。对患者进行脐孔穿刺,为其建立CO2气腹,并将气腹内的压力控制在13 mmHg左右。经患者的脐孔向其腹腔内置入10 mm的穿刺套管,将30度的腹腔镜镜头置入其腹腔内。在患者患侧腹直肌外侧平脐水平和对侧腹直肌外侧脐下水平处分别置入10 mm、5 mm的穿刺套管。在腹腔镜的引导下,探查腹腔内的情况,观察腹股沟疝的具体位置、大小、
内容物等。在疝缺损上缘处切开腹膜(从脐内侧皱襞至髂前上嵴),游离上下缘腹膜瓣,分离腹膜前间隙。注意避免损伤膀胱及腹壁下动静脉。对于斜疝患者,将其疝囊与后方的精索血管和输精管分离5~6 cm,并对其精索进行腹壁化处理。部分疝囊较大、病程较长的斜疝患者其疝囊与精索粘连致密,完全分离其精索比较困难。对于此类患者,可横断、充分游离、旷置其疝囊,并对其精索进行腹壁化处理。对于直疝患者,将其疝囊和腹膜前脂肪结蒂组织从腹股沟三角中分离出来,使其耻骨支和髂耻束充分暴露。分离其腹膜前间隙(内侧至耻骨联合并越过中线,外侧至髂腰肌和髂前上棘,上方至联合肌腱上2~3 cm,内下方至耻骨梳韧带下方约2 cm,外下方至精索腹壁化处)。对术区进行彻底的止血,经腹膜前间隙将聚酯和聚乳酸补片(大小为15 cm×10 cm)置于精索后方。铺平补片,并对其进行固定。关闭腹膜,检查无误后解除气腹。撤出腹腔镜等手术器械,关闭手术切口。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疼痛的 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对比
TAPP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开放式组患者,其术后的VAS评分低于开放式组患者,其住院的时间短于开放式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对比(
组别
例数
手术的时间
(min)38.12±5.0940.02±5.121.46530.1481
术中的出血量(ml)22.58±5.854.15±1.0212.63280.0000
x±s)
住院的时间(d)8.15±0.585.02±0.128.22880.0000
开放式组31TAPP组31t值P值
术后的VAS评分(分)3.25±0.251.08±0.129.52680.0000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与开放式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5.81%)相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