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差异

2022-11-06 来源:易榕旅网


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差异

由于南北朝长期处于对峙的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南北朝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情调与风格。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南北朝乐府民歌,一般以篇幅短小,抒情多于叙事的特点而异于汉乐府民歌。

南朝民歌,较清丽缠绵,内容较狭窄,现存多为情歌。体制小巧,文风清新自然,多为五言四句。主要反映城市中下层居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大量使用双关语,表达感情委婉含蓄,又有极端夸张的文笔。如:“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这里面的所谓的“采莲”“莲花”“莲子”“置莲”“莲心”实际上都是对自己郎君刻骨铭心的喜爱。像刘禹锡的名句“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也可以理解为“情”,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南朝民歌含蓄地表达手法。

南朝民歌主要分为吴歌和西曲,另有杂曲歌辞、杂歌谣辞。吴声歌曲多为女性的吟唱,其内容或表现对于爱情的渴望,如《子夜歌》(始欲识郎时);或表现既得爱情的欢乐,如《读曲歌》(打杀长鸣鸡);或表现相思的痛苦,如《子夜四时歌·冬歌》(寒鸟依高树);或表现坚贞不渝的爱情,如《子夜四时歌·冬歌》(渊冰厚三尺);或表现对于负心男子的怨恨,如《子夜歌》(常虑有贰意);或表现婚姻不自由的苦闷,如《读曲歌》(非欢独慊慊)。这些作品以清新浅近的语言,表现真挚细腻的情感,风格艳丽柔弱、哀怨缠绵,真实地再现了江南女子在爱情问题上的复杂心态,并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西曲表现的生活面比吴歌广,着眼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结合劳动来描写爱情,风格

较开朗。南朝民歌的形式特点,是体制小巧,大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正如《大子夜歌》所说“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清妙的歌谣随口唱来,不雕饰,不做作,便将内心深处细腻缠绵的情感真切地表现出来。

北朝民歌原来大都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歌唱,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五言四句、七言四句。文字质朴,感情直率,风格豪迈刚健,即使是情歌也大胆泼辣,与南朝民歌的委婉缠绵’感情细腻形成鲜明对比。有写战争的(《隔谷歌》),有写人民疾苦的(《陇头歌辞》),有写北方各民族尚武精神的(《折杨柳歌辞》),北方民族游牧生活、草原风光(《敕勒歌》),也有些爱情婚姻的(《折杨柳枝歌》)。

北方民族以畜牧为业,善于骑射,他们锻炼出了雄健强悍的体魄、粗犷豪迈的个性和豪侠尚武的精神: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企喻歌辞》) 不仅男儿具有这种英雄豪侠的行为举止,甚至女子也不让须眉,木兰即是其中的典型。 频繁的战争也使得北朝民歌中反映战争的诗较多。如《企喻歌辞》中的后三首。此外,北朝民歌中还有不少反映羁旅行役和流亡生活,以及反映穷苦人民饥寒交迫的生活和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之作,另外也有不少反映爱情与婚姻题材的作品,这些歌曲坦率直截,与南朝情歌缠绵婉转的情调是大不相同的。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当时的环境来看,南朝民歌产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那里经济条件充裕,且山水柔美,鸟语花香,本多情之人不免油然怀春,所以多缠绵情歌;北国草原辽阔壮美,北方民族以畜牧为业,善于骑射,他们锻炼出了雄健强悍的体魄、粗犷豪迈的个性和豪侠尚武的精神,频繁的战争也使得北朝民歌中反映战争的诗较多。

南方多为汉人的居住地,受儒、道、佛的影响颇深,文化传统久远,文化底蕴深厚;然而以鲜卑族为主的北方各民族跟南方人民的生活环境有所不同,再加上北方民族特殊的风

俗习惯和性格气质,因此北朝民歌的情调和风格,就跟南朝民歌有了显着的差别。

公元304年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南朝的历史是门阀士族由盛而衰的历史,南朝的皇权比较强大,门阀士族社会地位虽然高贵,却已不能完全左右政局。随着江南开发的不断深入,土著汉人在政治上逐渐上升,步入官僚行列,为皇帝所倚重。从梁陈之际开始,南方内地的土豪,也成为割据的一方势力。北朝时期自420年北魏前期开始,至589年隋灭陈为止。经历北魏、东魏西魏对峙、北齐北周对峙三个时期,并包括隋立国至灭陈时期。北魏、东魏、西魏及北周均由鲜卑族建立,北齐则由胡化汉人所建。在时代和政权的影响下南北朝文风存在差异也就不足为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