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离散数学

2024-03-04 来源:易榕旅网
《离散数学(本)》辅导(1)

【第一篇 集合论:1.集合与其运算 2.关系与函数】

第1章 集合及其运算

一、主要内容

1.集合的概念

 集合与元素——具有确定的,可以区分的若干事物的全体称为集合,其中的事物叫元素.集合的元素不能重复出现,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之分. 集合与其元素之间存在属于“”或不属于“”关系.

集合A中元素的个数为集合的元数,记作A.  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是列出集合的所有元素,并用花括号括起来.例如A = {a,b,c,d},N = {0, 1, 2, 3, „}.

描述法是将集合中元素的共同属性描述出来.例如B = {xx210且xR},D = {xx是正整数}.

文氏图法是用一个简单的平面区域表示一个集合,用区域内的点表示集合内的元素.

2.集合的关系

 包含(子集)——若对任一aA,都有aB,则称B包含A(或A包含于B),称A是B的子集,记AB;又若AB,则称A是B的真子集,记AB.

 集合相等——若AB,BA,则A=B.

注意:要正确理解元素与集合、集合与子集、子集与幂集、与()、空集与所有集合等的关系.

3.特殊集合

 全集合E——在一个具体问题中,所涉及的集合都是某个集合的子集,该集合为全集.

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为空集,空集是惟一的,它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 集合A的幂集P(A)——集合A的所有子集构成的集合称为A的幂集,记作

P(A)={xxA}. 若A=n,则P(A)=2.

4.集合的运算

 集合A和B的并AB——由集合A和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 集合A和B的交AB——由集合A和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 集合A的补集A——属于E但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A.补集总相对于一个全集.

 集合A与B的差集A-B——由属于A,而不属于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 集合A与B的对称差记作

AB=(A-B)(B-A),或AB=)AB〕-(AB)

要熟练掌握运算的性质 (运算律),即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幂等律、同一律、零律、补余律、吸收律、摩根律和双补律等.

5.恒等式证明

集合运算部分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进行集合的运算;其二是集合运算式的化简;

n 1

其三是集合恒等式的推理证明.

集合恒等式的证明方法通常有二:

(1) 要证明A=B,只需要证明AB,又AB; (2) 通过运算律进行等式推导. 6.有限集合的计数方法

首先根据已知条件把对应的文氏图画出来,然后将已知集合的元素填入表示该集合的区域内.通常从几个集合的交集填起,根据计算结果将数字逐步填入所有的空白区域内.如果交集的数字是未知的,可以将其设为x,再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或方程组,解出未知数x. 也可以用容斥定理计算有限集合的元素个数.

定理1.2.2(容斥定理) 对任意两个有限集合A和B,有

AB= A+B - AB

其中A,B分别表示A,B的元素个数.

定理1.2.2的推广结论:对于任意三个有限集合A, B, C,有

ABC = A+B+C-AB-AC-BC+ABC

二、实例

例1 已知S={2, a, {3}, 4},R={{a}, 3, 4, 1},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

(1) {a}S; (2) {a}R;

(3) {a, 4, {3}}S; (4) {{a}, 1, 3, 4}R; (5) R=S; (6) {a}S (7) {a}R (8) R (9) {{a}}R (10) {}S

(11) R (12) {{3}, 4}

解 集合S有四个元素:2,a,{3},4,而元素{3}又是集合;集合R类似.

(1) 错.因为{a}是单元素的集合,{a}不是集合S的元素,所以“{a}S”是错的. (2) 对.因为{a}是R的元素,所以“{a}R”是正确的.

(3) 对.因为a, 4, {3}都是S的元素,以此为元素构成的集合是S的子集.所以“{a,4,{3}}S”是正确的.

(4) 对.因为{a}, 1, 3, 4都是R的元素,以此为元素构成的集合是R的子集,所以“{{a},1,3,4}R”是正确的.

(5) 错.因为元素2S,但2R,所以S R.

(6),,和题号的命题真值为1;而, ,题号命题真值为0.

(7) 错.因为{a}是集合R的元素,元素与集合之间不能用“”,正确的表示为:{a}R. (8) 对.因为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

(9) 对.因为是集合{{a}}的子集,{{a}}是集合R的子集,所以{{a}}R是正确的。

(10) 错.因为不是集合S的元素,所以由空集构成的集合不是S的子集,即{}S是错的.

(11) 错.因为不是集合R的元素,所以R是错的. (12) 对.因为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

例2 写出下列集合的子集:

2

(1) A={a,{b},c}; (2) B={}; (3) C=

解 (1) 因为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所以是集合A的子集;

由A的任何一个元素构成的集合,都是A的子集,所以{a},{{b}},{c}是A的子集; 由A的任何两个元素构成的集合,也是A的子集,即{a,{b}},{{b},{c}},{a, c}; 同理,A的三个元素构成的集合,也是A的子集,于是集合A的所有子集为:

,{a},{{b}},{c},{a,{b}},{{b},c},{a, c},{a,{b},c}

(2) 分析同(1),B的子集有:,{}。

(3) 因为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故也是C的子集。因为C中没有元素,因此C就没有其它子集,所以C的子集只有:

说明:

(1) 在第1小题中,以集合A的8个子集为元素的集合,就是集合A的幂集,即 P(A)={ ,{a},{{b}},{c},{a,{b}},{{b},c},{a, c},{a,{b},c}} 集合B的幂集为;P(B)={,{}};集合C的幂集:P(C)={}

一般地,如果集合A的元素个数为An,那么P(A)有2个元素,即P(A)=2. (2) 根据真子集的定义,对于任何集合A,除了集合A本身不是A的真子集外,其它子集均是A的真子集. 于是本例

集合A有7个真子集:,{a},{{b}},{c},{a,{b}},{{b},c},{a, c} 集合B只有1个真子集: 集合C没有真子集。

例3 判断下列哪些运算结果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请将错误的运算结果更正过来.

(1) {}; (2) {};

(3) {}{,{}}{}; (4) {,{}}{}{,{}}; (5) (AB)BA; (6) (AB)BA; (7) AAA; (8) (AB)A.

解 (1) 对. (2) 错.应为{}. (3) 对.

(4) 错.应为{{}}.

(5) 错.应为AB.

(6) 错.应为AB(或A~B或A-AB).

(7) 错.应为,即AAAAAA. (8) 对.

例4 设集合A={a, b, c, d, e},B={b, d, e},C={a, b, d},求(A-B)(BC) 解 (A-B)(BC)

=({a, b, c, d, e}-{b, d, e}) ({b, d, e}{a, b, d}) ={a, c} {a, b, d, e} ={a, b, c, d, e}-{a}

3

nn={b, c, d, e}

例5 设A,B,C为三集合,证明:AC且BC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B)C. 证明:必要性.因为AC且BC,所以

(AB)C(AB)CC

=(AC)(BC) =CCC

所以,ABC

充分性.因为(AB)C,所以

AA(AB)AC,故AC

同理,BB(AB)BC.故BC.

例6 某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80名学生在期末考试中,Pascal语言课有58人达到优秀,数据结构课有30人达到优秀,离散数学课有25人达到优秀.并且,Pascal语言和数据结构两门课都达到的有20人,Pascal语言和离散数学两门课都达到的有19人,数据结构和离散数学两门课都达到的有17人.还有10人一门优秀都没得到.如果获得3门优秀者可得奖学金200元,获得2门优秀者可得奖学金100元,那么计算机系应为本专业学生发奖学金多少元?

解 设期末考试中Pascal语言课、数据结构课、离散数学课达到优秀的学生集合分别为A , B , C,那么

A = 58,B = 30,C = 25, AB= 20,AC= 19,BC= 17

而1门课都没达到优秀的学生~(ABC)= 10,即至少有1门课达到优秀的学生

ABC= 80-~(ABC)= 70.

那么,由定理1.2.2的推广结论,得3门课都达到优秀的学生数为:

ABC=ABC- (A+B+C-AB-AC-BC)

=70 -58 -30 -25 +20 +19 +17= 13 所以,计算机系应为本专业学生发奖学金:

13200 +(20-13)100 +(19-13)100 +(17-13)100 = 4300(元)

三、练习题

1.设S,T,M为任意集合,判定下列各题是否正确:

(1) 是的子集; (2)如果ST=SM,则T=M; (3) 如果S-T= ,则S=T; (4)如果ST=E,则ST; (5) SS=S

4

2.用列举法表示以下集合:

(1) A{xxNx27}; (2) A{xxN3x3}; (3) A{xxR(x1)20}.

3.设A,B为任意集合,试证明ABBAAB

4.化简集合表达式(((AB)B)(CB))(((AB)~B)A)

四、练习题答案

1.(1),(4)正确,其余错误.

2.(1) A={0, 1, 2};(2) A={1, 2, 3, 4, 5}; (3) A={-1} 3.当A=B时,必有A-B=B-A;

反之,由A-B=B-A,得到:(AB)B(BA)B 化简后得到BA,即BA;

同理,由A-B=B-A,得到:(AB)A(BA)A 化简后得到AB,即AB. 所以A=B. 4.A

第2章 关系与函数

一、主要内容

1.有序对与笛卡儿积

 有序对,就是有顺序的数组,如,x, y 的位置是确定的,不能随意放置. 注意:有序对,以a, b为元素的集合{a, b}={b, a};有序对(a, a)有意义,而集合{a, a}是单元素集合,应记作{a}.

 笛卡儿积,把集合A,B合成集合A×B,规定

A×B={xAyB}

由于有序对中x, y的位置是确定的,因此A×B的记法也是确定的,不能写成B×A.

笛卡儿积也可以多个集合合成,A1×A2ׄ×An. 笛卡儿积的运算性质. 一般不能交换. 2.关系的概念

包括定义、关系的表示方法:集合表示、矩阵表示、图形表示.

 二元关系,是一个有序对集合,设集合A,B,从集合A到B的二元关系

R{x,yxAyB},

记作xRy. 二元关系的定义域:Dom(R)A; 二元关系的值域:Ran(R)B

 关系的表示方法:

集合表示法:关系是集合,有类似于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如R={<1, 1>,<1, 2>};描述法:如R{x,yxAyB}

5

1 关系矩阵: RA×B,R的矩阵MR(rij)mn,rij0aiRbji1,2...,m, aiRbjj1,2,...,n关系图:R是集合上的二元关系,若R,由结点aI画有向弧到bj构成的图形.

3.几个特殊的关系

空关系;唯一是任何关系的子集的关系. 全关系EA{a,ba,bA}AA

恒等关系IA{a,aaA},MI 是单位矩阵. 4.关系的运算

 关系的集合运算,有并、交、补、差和对称差.

 复合关系 RR1R2{a,cb使a,bR1b,cR2},有 复合关系矩阵:MRMR1MR2(布尔运算),有结合律:(RS)T=R(ST)  逆关系R1-1-1-1T,(RS)=SR. {y,xx,yR},MR1MR5.关系的性质

 自反性 xA,x,xR;矩阵MR的主对角线元素全为1;关系图的每个结点都有自回路.

 反自反性 xA,x,xR;矩阵MR的主对角线元素全为0;关系图的每个结点都没有自回路.

 对称性 若x,yR,则y,xR;矩阵MR是对称矩阵,即rijrji;关系图中有向弧成对出现,方向相反.

 反对称性 若x,yR且y,xR,则x=y或若x,yR,xy,则

y,xR;矩阵MR不出现对称元素.

 传递性 若a,bR且b,cR,则a,cR;在关系图中,有从a到b的弧,有从b到c的弧,则有从a到c的弧. 判断传递性较为困难.

可以证明:R是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

(1) R是自反的IAR; (2) R是反自反的IAR=;

-1-1

(3) R是对称的 R=R; (4) R是反对称的RRIA; (5) R是传递的RRR.

关系的性质所具有的运算见表4-1.

表4-1 二元运算的并、交、补、差、逆、复合具有的性质表

运算 关系性质 自反性 反自反性   对称性   反对称性 传递性     6

R-1   R1R2

R1R2 R1-R2 R1R2 I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表可见,IA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EA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故IA,EA是等价关系.具有反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是偏序关系.

关系性质的判定,可以用定义、关系矩阵或关系图. 6. 关系的闭包

设R是非空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在关系R中,添加最少的有序对,新关系用R表示,使得R具有关系的自反(对称、传递)性质,R就是R的自反(对称、传递)闭包,记作r(R) ,s(R)和t(R).

闭包的求法: 定理12:自反闭包 r(R)RIA;

定理13:对称闭包 s(R)RR1; 定理14的推论:传递闭包 t(R)

Ri1ni

7. 等价关系、相容关系和偏序关系

等价关系、相容关系和偏序关系是具有不同性质的两个关系.

性相容系 自反性性等价系

反性性偏序系 等价关系图的特点:每一个结点都有一个自回路;两个结点间如有有向弧线,则是双

向弧线,如果从a到b,从b到c各有一条有向弧线,则从a到c一定有有向弧线.

等价类,若R是等价关系,与R中的某个元素等价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就是R的一个等价类,[a]R={bbAaRb}.

相容类,设B是A的子集,如果在B中的任意两个元素都是相关的,则称为由相容关系R产生的相容类.

偏序集的哈斯图 偏序集概念和偏序集的哈斯图.哈斯图的画法:

(1) 用空心点表示结点,自环不画;

(2) 若ab,则结点b画在上边,a画在下边,并画a到b的无向弧; (3) 若,,则R,此时,a到c的有向弧不画出. 确定任一子集的最大(小)元,极大(小)元.

极大(小)元、最大(小)元、界 一个子集的极大(小)元可以有多个,而最大(小)元若有,只能惟一. 且极元、最元只在该子集内;而上界与下界可在子集之外确定,最小上界是所有上界中最小者,最小上界再小也不会小于子集中的任一元素;可以与某一元素相等,最大下界也是同样. 8. 函数

7

函数, 设f是集合A到B的二元关系,aA,bB,且f,且Dom(f)=A,f是一个函数(映射).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

集合A×B的任何子集都是关系,但不一定是函数. 函数要求对于定义域A中每一个元素a,B中有且仅有一个元素与a对应,而关系没有这个限制.

二函数相等是指:定义域相同,对应关系相同,而且定义域内每个对应值都相同.

函数的类型

单射 若a1a2f(a1)f(a2)

满射 f(A)=B. 即yB,xA,使得yf(x) 双射 单射且满射.

复合函数 若f:AB,g:BC,则fg:AC,即fg(x)g(f(x)). 复合成立的条件是:Ran(f)Dom(g)

一般fggf,但(fg)hf(gh)

复合函数的性质:

如果f,g都是单射的,则fg是单射的; 如果f,g都是满射的,则fg是满射的;如果f,g都是双射的,则fg是双射的; 如果f,g是单射的,则f是单射的; 如果f,g是满射的,则g是满射的;

如果f,g是双射的,则f是单射的,g是满射的.

反函数 若f:AB是双射,则有反函数f-1

:BA

f1{b,abB,f(a)b,aA},(fg)1g1f1,(f1)1f 二、实例

例1 设给定集合A={a,b},写出P(A)和P(A)上的包含关系的集合表达式.

解 P(A){,{a},{b},{a,b}}

{,{a},,{b},,{a,b},{a},{a,b},{b},{a,b}}

例2 设A={1,2,3},用列举法给出A上的恒等关系IA,全关系EA,A上的小于关系 LA{x,yx,yAxy} 及其逆关系和关系矩阵.

解 IA{1,1,2,2,3,3}

EA{1,2,1,3,2,1,2,3,3,1,3,2,}IA

L1,2,1,3,2,3}, LA的逆关系L1A{A{2,1,3,1,3,2}

011

MLA001 M000100. 有 MTL1LAML1 A 000A110

例3 设集合A={a, b, c},A上的二元关系

R={,,,},S={,,} 求RS,并用关系矩阵验证.

解 RS={,,,}{,,}

8

={,,}

110MR001,M001001,

010S001110MRS001001001001001010,

001001从矩阵也可得RS={,,}

例4 设R和S是集合A={1,2,3}上的二元关系, R={<1,1>,<1,2>,<2,3>,<3,1>,<3,3>}

S={<1,2>,<1,3>,<2,1>,<3,3>}

求RS和S2

以及MS2.

解 RS= {<1,1>,<1,2>,<2,3>,<3,1>,<3,3>}{<1,2>,<1,3>,<2,1>,<3,3>} ={1,2,1,3,1,1,2,3,3,2,3,3}

S2

=SS={<1,2>,<1,3>,<2,1>,<3,3>}{<1,2>,<1,3>,<2,1>,<3,3>}

={1,1,1,3,2,2,2,3,3,3}

101 MSS011

001例5 设R是实数集,R上的二元关系S为

S={x,yRx=y}

试问二元关系S具有哪些性质?简单说明理由.

解 12. S具有自反性,显然S; S具有对称性,S,有x=y,则S; S具有反对称性,,S,有x=y;

S具有传递性,,S,因为x=y=z,故S.

例6 设集合A1,2,3,4,A上的二元关系R1,2,3,2,2,3,3,4(1)求出R2,R3

的集合表达式;

(2)画出R2

的关系图. 1  2 解 (1)R2

={<1,3>,<2,2>,<3,3>,<2,4>} R3={<1,2>,<1,4>,<3,2>,<3,4>,<2,3>}

(2) R2

的关系图如例6图

4  3

例6图 R2的关系图

例7 设集合A={a,b,c,d,e},定义A上的二元关系 R1{a,b,b,a,d,e,e,d}IA

R2{a,b,b,a,b,b,c,c,d,d,d,e} 判断R1,R2是否为等价关系?

分析 判断等价关系,就是验证是否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

9

解 写出R1的关系矩阵,

MR111000100010000100

00110011 a 

b   e

c   d 例7图

由关系矩阵可知,R1具有自反性和对称性. 由关系图(例7图)可知它具有传递性,故R1是等价关系.

R2不是等价关系,因为(a,a)R2(或(e,e)R2),故R不具有自反性.

注意: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之一不具备,就是破坏了等价关系的定义. 事实上d,eR2,但e,dR2,故R2不具有对称性;b,aR2,

但a,aR2,R2也不具有传递性.

对例7的R1进行分类:元素a,因为a,a,a,b,b,a,b,b均属于R1,所以a生成的等价类[a]R1{a,b}或记作[b]R1.

元素c,因为c,cR1,所以c生成的等价类[c]R1{c}; 类似地, d生成的等价类[d]R1{d,e}=[e]R1.

例8 设集合A={0,1,2,3,4,5,6}上的偏序关系R如下:

R={<0,1>,<0,2><0,3>,<0,4>,<0,5>,<0,6>,<2,5>,<3,5>,<4,6>}IA

做偏序集的哈斯图,并求B={0,2,3}的极大元、极小元、最大元和最小元,B的上界和

6 5 最小上界,下界和最大下界. 解 A={0,1,2,3,4,5,6}, B={0,2,3},

4 3 2 1 哈斯图如例8图所示.

B的极大元:2,3, B的极小元:0

0 B的最大元:无 B的最小元:0

例8图 B的上界为5,最小上界也是5;B的

下界和最大下界均为0.

若C={0,3},那么C的上界为5,3,最小上界为3.

若D={4,6},那么D的上界和最小上界为6,下界为0,4,最大下界为4.

再强碉一下,子集B的极大(小)、最大(小)元,一定是B的元素;而B的界可以不是B的元素,只要是所讨论的集合A的元素即可.

例9 已知如图,集合A上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  1 1   1 1   1 2   2 2   2 2   2 3   3 3   3 3  3 4   4 4   4 4  4 10

f g h 例9图

求:(1) f,g,h哪个是函数,若是,指出它的象; (2) fg, gg;

(3) 指出f,g中哪个是单射,满射或双射;

(4) f,g,中哪个函数存在反函数,给出其反函数的表达式. 解 (1) f,g是函数,h不是函数,因为其中4无定义.

f(A)={1,2,4}, g(A)=A.

(2) fg={<1,4>,<2,2>,<3,2>,<4,3>} gg={<1,4>,<2,3,>,<3,2>,<4,1>}

(3) 只有g是单射,又是满射,即为双射.

-1-1

(4) 只有g有反函数g:AA,且满足, g={<1,3>,<2,1>,<3,4>,<4,2>}

例10 确定以下各题的f是否为从A到B的函数,并对其中的函数f:AB指出它是单射,满射或双射?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1) A,B为实数集,f(x)x2x; (2) A,B为实数集合,f(x)x3; (3) A,B为实数集合,f(x)1; (4) A,B为正整数集,f(x)x1; x解 (1) f是从A到B函数,但不是单射,因为f(0)=f(1)=0;也不是满射,因为该函数的最小值是-1/4,所以Ran(f)是[1/4,),不是整个实数集.

(2) f是从A到B的双射函数.

因为任意x1,x2A,只要x1x2,则有f(x1)x1x2f(x2),故f(x)是单射函数. 又任意yB,x=3yA,使得f(x)=(3y)3y.所以f(x)是满射函数. 所以,f(x)=x是双射函数. (3) f(x)3

331不是函数,因为0A,但x=0无定义. x(4) f是从A到B函数,且f是单射,因为易验证 n1,n2Z,n1n2n11n21

但f不是满射,因为1Ran(f).

例11 证明如果非空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R和S是偏序关系,则RS也是A上的偏序关系.

证明 ① 任意xA,x,xR,x,xSx,xRS,所以RS有自反

性;

② 任意x,yA,因为R,S是反对称的,

x,yRSy,xRS(x,yRx,yS)(y,xRy,xS)(x,yRy,xR)(x,ySy,xS)xyyxxy

11

所以,RS有反对称性. ③ 任意x,y,zA,因为R,S是传递的,

x,yRSy,zRS

x,yRx,ySy,zRy,zS x,yRy,zRx,ySy,zS x,zRx,zSx,zRS 所以,RS有传递性. 总之,R是偏序关系.

三、练习题

1. 设集合A={0,1,2,3,4},定义A上的二元关系R为: R={x, yA且(x=y或x+yA)}

试写出二元关系R的集合表达式,并指出R具有的性质.

2. 设A={1,2,3,4}, R是A上的二元关系,其关系矩阵为

11MR010000000010 10试求 (1) R的关系表达式; (2) Dom(R)和Ran(R);

-1

(3) RR中有多少个有序对 (4) R的关系图中有多少条自回路? 3. 设A={1,2,3,4,5,6},定义A上的二元关系

R={<1,1>,<1,4>,<2,2>,<2,3>,<2,6>,<3,2>,<3,3>,<3,6>,<4,1>,<4,4>, <5,5>,<6,2>,<6,3>,<6,6>} (1) 判定R是否为等价关系?

(2) 若是等价关系,写出A的关于R的等价类. 4. 设A={1,2,3,4,5},R是A上的二元关系

R={<1,1>,<2,2>,<3,3>,<3,4>,<4,4>,<5,3>,<5,4>,<5,5>} (1) 试写出R的关系矩阵和关系图;

(2) 证明R是A上的偏序关系,并画出哈斯图;

(3) 若BA,且B={2,3,4,5},求B的最大元,最小元,极大元极小元最小上界和最大下界.

5. 设R,Z,N分别表示实数、整数和自然数集,定义函数f1,f2,f3,f4, 试确定它们的性质.

f1:RR,f(x)2x

f2:ZN,f(x)x

f3:NN,f(x)x(mod3),x除3的余数f4:NNN,f(n)(n,n1)

f4(5)()6. 选择填空题

(1) 设集合A={1,2,3,4}, A上的二元关系R的关系矩阵为

12

11MR=000000010010 00

则关系R的表达式是( )

(A) {<1,1>,<1,4>,<2,1>,<2,3>} (B) {<1,1>,<1,2>,<1,4>,<2,3>} (C) {<1,1>,<2,1>,<3,2>,<1,4>} (D) {<1,1>,<2,1>,<3,2>,<4,1>} (2) 设A={a,b,c},R={},则R具有性质( ) (A) 自反的 (B) 反自反的 (C) 反对称的 (D) 等价的

(3) 4. 设集合A={,a},则P(A)= ( )

(A){,{a},{,a}} (B){{},{a},{,a}} (C){,{},{a},{,{a}}},{2},A} (D){,{},{a},{,a}}

(4) 设R是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IA是A上的恒等关系,如果RIA,,则下面四个命题中为真的是( )

(A) R不是自反的 (B) R不是传递的 (C) R不是对称的 (D) R不是反对称的 (5) 设函数f:NN,f(n)n+1,下面四个命题中为真的是( )

(A) f是满射的 (B) f是双射的 (C) f是单射函数 (D) f存在反函数 (6) 设A={a,b,c},R={},则R具有性质( )

(A) 自反的 (B) 反自反的 (C) 反对称的 (D) 等价的

(7) 设集合A{a1,a2,a3,a4},B{b1,b2,b3},是从A到B的函数, {a1,b2,

a2,b2,a3,b1,a4,b3},则是( )

(A) 双射 (B) 满射但不是单射 (C) 单射但不是满射 (D)非单射也非满射 (8) 设R,S都是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则对称闭包s(RS)=

(9) 设A={1,2},B={a, b},试问从A到B的二元关系有 ,其中函数有 (10) 设A、B为有限集,且m,n,那末A与B间存在双射,当且仅当 . (11) 如果关系R是传递的,则RR .

四、练习题答案

1. R=IA{<0,1>,<1,0>,<0,2>,<2,0>,<0,3>,<3,0>,<0,4>,<4,0>,<1,2>,<2,1>,<1,3>,<3,1>} R具有自反性和对称性.

2. (1) {<1,1>,<1,4>,<2,1>,<4,1>,<3,4>} (2) {1,2,3,4}, {1,4}

(3) 7个是<1,1>,<1,4>,<2,1>,<2,4>,<3,1>,<4,1><4,4> (4) 1个是<1,1> 3. (1) 是等价关系;(2) 等价类分别 为{2,3,6}, (1,4), {5}

1  3  4.

2  4   5 图1

13

关系图如图1. 4 (1)R具有自反性;R具有传递性;R具有反对称性, 10(1) MR000000010000110,

00100111故R是偏序关系. 作的哈斯图(图2). (2)当B={2,3,4,5}时,B的极大元为2,4; 极小元为2,5;B无最大元和最小元;B无上界和下界. 5. f1双射;f2满射不单射;f3不单射也不满射;f4

单射不满射;f4(5)=(5,6) 6. 选择填空题 (1) A (2) C (3) D (4)A (5) C (6) C (7) B (8) (9) 16个;4个 (10) m=n (11) R

3

2 1 5 图 2 哈斯图

RS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