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在于读,每次读都应有不同的目标达成,循序渐进,以此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检查每一个学习环节是否达到目标。
《泊船瓜洲》一诗,分三读,每读必有思:
一、 初读正音: 1、是要求,也是指导。
开篇,教师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引出古人的思乡情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王安石的乡愁是什么引起的呢?要求学生仔仔细细地读四遍,前两遍注意生字的字音和多音字的读音,争取读得字正腔圆,后两遍争取读通顺,注意诗内部的停顿。这既是“要求”,更是对学生的指导。
2、是反馈,也是引导。
在指名学生朗读时,要求学生仔细听他有没有念错。当一位学生受到老师关注时,通过“听他有没有念错”,把无所事事的“听众/观众”变成了“裁判、老师”,学生当然有了听的兴趣。遇到生字字音或多音字字音时,教师及时表扬,全班齐读正音,
在反馈了字音后,教师再请同学读,请其余同学仔细听诗的中间他是怎么停顿的,听他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刚才提醒的侧重点在于其余学生,当他们的注意力不再成问题时,教师又把侧重点放在了读的同学身上,提醒他们不能和前面的同学雷同,要更卖力,表现出自己的思考,教给大家如何把诗读得“有板有眼”。
二、 精读吟诵:
会读了,还要读出“味道”、“感觉”。第二次自由读前,教师读了题目,前一次平平淡淡,后一次饱含深情,让学生辨析,你觉得哪种读法有味道。当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是“诗的味道”时,第二次开读的状态已完全不同于“初读”,很快沉浸到深情的朗读中去。
1、
是反馈,也是鼓励。
照例请学生示范读,这一回给其余学生的要求是让他们仔细听,你听出了什么味道和感觉?因味道和感觉可意会不可言传,又因前面已经让学生反馈了听读后的情况,第二次不再重复让学生说感受,而是以“好一个,明月照我还。有味
道,再来!”这样简短的评语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一个比一个读得有味道。
读得大概七分热,教师峰回路转:读到这儿,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直到此时,学生才把想要表现的感受用语言表达了出来。最后,要求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感受送到诗里去,齐读。诗的味道已八九不离十。
2、
是反馈,也是抛砖引玉。
继续八两拨千斤。问:泊船瓜洲,瓜洲是个地名,那么王安石身在何处?根据学生回答,简单板画,显示瓜洲,京口、钟山、长江的地理位置,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其实这几者之间的距离并不近,更何况交通工具极其简陋的唐代了!至此,为诗中“一水间”“只隔”、“数重山”的理解埋下了伏笔。为进一步理解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再召回京的复杂思乡之情,起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三、 默读感悟:
这时候,给学生补充了一些写诗的背景,他们很感兴趣。三读此诗,让学生沉静地读,即默读,有助于作深沉地思考。教师的问题是:你感觉诗中哪几个字最能表现作者的思乡之情。须臾,几个积极分子便有了答案:
一水间,一望无际的长江水,作者用一水间这样看起来好像很近的词来表现其实更突出了他的心跟家乡很近。(郑杨波)
只隔,只字和数重山表面看起来自相矛盾,但这也表现了他的思乡之情。(葛欣昀)
„„
说得好,真是水到渠成啊!
再看“绿”的妙处。教师直奔主题,告诉学生这个字来之不易,王安石一共换了十几个字才确定的,我们也来换换词看。结果:到、返、回„„学生七嘴八舌。再评析哪个词用得好。当然是“绿”啦:形象、能让人感受到江南的美丽春景,然后更衬托诗人的思乡之情。 四、
读写结合
最后,创设了一个读写结合的环节:让学生还原王安石在创作这首诗时,对“绿”字的创作思考和当时的情景,把它写下来。学生欣然提笔,不仅练了笔,还更深刻地了解了“绿”字的妙处。美中不足的是,教师在学生动笔之前,没有特别要求学生把这些字好在哪里和不好在哪里写进去,因此写话的质量就打了折
扣。不过,优秀的写话还是不错的,附上胡张凌的一篇:
王安石写诗
船到了瓜洲,我望着隔江对面的京口,我不禁想起了我那温馨亲切的家乡钟山。我独自站立在瓜洲土地上,凉风向我吹过,拂起我的衣襟,我开始吟起诗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返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一下,“返”字似乎用得不是很恰当,因为“返”没有生动地描写出春风回来后的样子,没有让人仿佛看见美丽的景色。入?到?回?……我在船舱里踱来踱去,怎么写,哪个字用起来最恰当?这时,我远远望见那长江之上的重重高山,上面长着青翠无比的大树,一阵东风吹过,大树沙沙作响,在风中摇曳,使大山变得更加美丽了。突然,我脑子里蹦出了一句诗:“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这句诗中的“绿”字不是用得很好吗?十分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白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景象,美丽无比的样子吗?我决定就用“绿”这个字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