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
实践
摘要: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是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但学生常反映难学,掌握的知识也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原则,通过分析教与学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实例教学法与建立学生兴趣小组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提炼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程序设计项目驱动法兴趣小组实践能力
程序设计语言是高职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计算机语言概念抽象,语法复杂以及学生的理论功底相对较薄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较多困难。为了解决此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兴趣,而且也关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还关系到将来能否从事软件开发等相关行业。如何结合学生的特点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是我们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 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经历大一第一学期c语言的学习以及大二java语言和asp.net语言的学习,在程序语言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总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普遍感觉程序设计语言难学
主要反映在概念难懂、算法无从下手。尤其学习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时,不能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不会用类的思想设计程序。
2、不善于主动学习
学生经过多年的应试教育,缺乏学习主动性。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多年来形成的不好的学习习惯,导致比较散漫缺乏积极性。 3、实践能力薄弱
教学目标脱离高职学生以应用为主导的宗旨,过多的理论教学没有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本科教育的区别不明确。 4、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授课方法是教师从程序设计语言的概念入手,围绕理论知识点通过实例辅以讲解,重点放在讲授理论知识点上。由于教材中的实例往往不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导致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学生难以理解,遇到问题似曾相识,离开例题就无从下手,缺乏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上忽略高职学生的特点,教学目标不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学生的普遍特点是基础较薄弱,而设计语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抽象性,这就使得学生感到很吃力。假如老师课堂上的举例枯燥难懂,就会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同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是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但过多的理论教学造成了毕业生与企业聘任岗位的差距。为此,课程的教学就需要教师准备多个通俗易懂的实例,帮助
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同时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企业发展方向,以企业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针对以上问题,通过长期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我们以改变教学模式为主,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方面进行高职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项目驱动教学法最早起源于1870,由当时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朗道尔教授创立,后来成为举世闻名的“哈佛模式”的一大特色和内涵。项目驱动教学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将该方法应用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中,与哈佛的案例教学理念一致,对于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思考、讨论的过程,同时完成任务可以有多种算法。正是这种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项目驱动教学法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往往会有学生设计出有新意的算法。
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的设计非常关键。我们推进过程中教师需要提炼课程的重点,设计一个将各章节重点蕴含其中的项目,贯穿整个课程的教学。根据项目为不同的学生设计合适的任务,同时教师需要仔细总结任务中的重点、
难点,在教学中给学生恰当的指导。以笔者所教授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为涵盖java类与对象等基本概念、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和方法、gui界面编程以及使用sqlserver2005数据库编程,引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登录模块与功能模块。登录模块提供用户名及密码的验证界面,系统对输入的用户名及密码进行验证;功能模块实现对学生信息的管理,包含增、删、查、改四种功能。学生在完成上述功能的过程中,通过编写学生类掌握了类的定义和继承;由于每一个功能都需要良好的gui界面,因此熟练掌握了布局和组件的使用;而学生的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为实现增、删、查、改的功能,熟练了java数据库编程。而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调试与运行也使学生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有了深入的理解。
然而,项目驱动教学法并非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被任何专业借鉴的学习方法,为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课外能够延续课上的学习并能相互讨论解决问题,组建了课外兴趣小组。考虑到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因此结合学生高考的数学成绩组建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按成绩相对的高、中、低进行组合。教师围绕该项目根据教学重点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教材、参考书、网络等工具逐步完成该系统的设计。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教师把握各小组的进度,及时解答同学们的问题,使学生有信心完成项目,达到了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增强了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自
信心。
三、明确教学目标,提炼教学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等技术人才,教学内容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服务。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本科教学,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注重实践能力而不是理论研究,因而教师需要深入把握教材,提炼各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去除过于晦涩难懂同时实用性不强的理论,深入讲解具有实用性的重点内容,对于实际中较少用到的内容留给学生课外自学,了解即可。 例如,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按照教材的顺序对于抽象方法和抽象类的介绍在教材中靠前的章节,此时即使花费较多的课时也难以讲深讲透,因此只是简单介绍,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登录界面再深入讲解。登录验证界面中单击登录按钮做出响应的功能,实际是实现对按钮的事件处理。为编写事件处理代码,需要重写actionlistener接口中的actionperformed抽象方法。通过实例的讲解和课后的联系,使学生能够掌握抽象并且实用的理论知识。
四、强化实践教学
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尤其要重视培养实践能力。对每一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课时分配,由最初的理论讲解与实验课2:1的比例修改为1:1,加大实践课的比重。设计的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运用下,极大推动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而实践能力的提高更是提高了就业的竞争力。
五、结论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对传统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的改革,通过选择合适的综合实例,提炼教学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实践,项目驱动教学法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解决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为培养应用性技术人才提供了一种良好的途径,对就业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注:本文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院级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g0923。 参考文献:
[1]王明富,徐人凤.高职软件专业技术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2).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向丽.以职业教育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探析[j].职教论坛,2007,(12).
[4]张志杰.“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