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致大海》教案

2020-02-01 来源:易榕旅网
《致大海》教案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第 1 页 共 56 页

《致大海》教案

《致大海》教案(精选13篇) 《致大海》教案篇1 致大海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2、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 3、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4、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2、问题研究法。对比较难以理解的句子,组织学生讨论研究。 3、阅读评点法。对精彩的词句引导学生鉴赏评述。 ◆媒体设计 投影仪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第 2 页 共 56 页

一、导语设计

我国是诗的国度,当我们徜徉在唐诗宋词优美的诗境中时,也不妨调转艺术的轻舟,扬起思维的双浆,驶向外国诗歌的殿堂,在那里你可以领略到另一番艺术的优美风光。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诗——《致大海》。 二、解题

《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敖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由于诗歌具有跳跃性,学生初读这首诗时,一时难以把握结构思路,可设计下面两个问题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领悟思考,从而把握诗歌的思路。

(1)诗人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有哪些感受?把有关的诗句画出来。

学生边轻松诵读边圈点思考,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明确: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伤痛苦(1~7节);缅怀英雄拿破仑和伟大的诗人拜伦(8~13节);永久怀念大海(14~15节)。

第 3 页 共 56 页

(2)以上内容是通过什么线索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明确:诗人以和大海的感情交流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材料。 2、具体研习

(1)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明确: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更为重要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诗歌的第一句“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即揭示了这种象征意义。 (2)诗人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 明确: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3)诗人面对大海为什么感到悲伤痛苦?

明确: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诗人失去自由的“苦恼心伤”。 (4)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这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 3、欣赏品味

欣赏品味是在对全诗理解基础上的更高一层次的教学活动。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选择1~2处自认为最精彩之处进行品味,并组织学生讨论评判。 4、课堂训练

根据本课的体裁特点,主要进行诵读训练,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

第 4 页 共 56 页

诵,进一步体味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可要求学生画出诗歌诵读时的停顿与重音。 5、课堂小结

欣赏诗歌,首先必须把握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溶注了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它往往又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本诗中的“大海”既是自由精神的象征,也是诗人借景抒情的对象,因而“大海”浸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把握了此点便等于掌握了解读诗歌的钥匙。另外要欣赏品味诗歌深刻的内涵和佳妙之处,还必须通过反复的诵读。只有这样咏嚼才能探微揽胜,深入佳境。 四、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致大海》,能做到脱稿朗诵。

2、诵读普希金的《致恰达耶夫》,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致大海》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2、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 3、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4、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 ◆教学方法

第 5 页 共 56 页

1、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2、问题研究法。对比较难以理解的句子,组织学生讨论研究。 3、阅读评点法。对精彩的词句引导学生鉴赏评述。 ◆媒体设计 投影仪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我国是诗的国度,当我们徜徉在唐诗宋词优美的诗境中时,也不妨调转艺术的轻舟,扬起思维的双浆,驶向外国诗歌的殿堂,在那里你可以领略到另一番艺术的优美风光。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诗——《致大海》。 二、解题

《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敖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由于诗歌具有跳跃性,学生初读这首诗时,一时难以把握结构思

第 6 页 共 56 页

路,可设计下面两个问题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领悟思考,从而把握诗歌的思路。

(1)诗人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有哪些感受?把有关的诗句画出来。

学生边轻松诵读边圈点思考,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明确: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伤痛苦(1~7节);缅怀英雄拿破仑和伟大的诗人拜伦(8~13节);永久怀念大海(14~15节)。

(2)以上内容是通过什么线索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明确:诗人以和大海的感情交流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材料。 2、具体研习

(1)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明确: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更为重要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诗歌的第一句“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即揭示了这种象征意义。 (2)诗人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 明确: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3)诗人面对大海为什么感到悲伤痛苦?

明确: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诗人失去自由的“苦恼心伤”。 (4)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这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一方面表明诗

第 7 页 共 56 页

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 3、欣赏品味

欣赏品味是在对全诗理解基础上的更高一层次的教学活动。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选择1~2处自认为最精彩之处进行品味,并组织学生讨论评判。 4、课堂训练

根据本课的体裁特点,主要进行诵读训练,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进一步体味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可要求学生画出诗歌诵读时的停顿与重音。 5、课堂小结

欣赏诗歌,首先必须把握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溶注了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它往往又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本诗中的“大海”既是自由精神的象征,也是诗人借景抒情的对象,因而“大海”浸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把握了此点便等于掌握了解读诗歌的钥匙。另外要欣赏品味诗歌深刻的内涵和佳妙之处,还必须通过反复的诵读。只有这样咏嚼才能探微揽胜,深入佳境。 四、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致大海》,能做到脱稿朗诵。

2、诵读普希金的《致恰达耶夫》,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1] [1]

第 8 页 共 56 页

《致大海》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普希金以及本诗的创作背景。

2、理解诗中意象、意境、感受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握大海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及经历,正确理解诗人的感情 2、把握诗中大海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在了解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准确的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讲授、比较阅读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前几节课我们一起驾着艺术的轻舟漫游了中国现当代诗歌的海洋,大家的收获一定不小吧,今天,我没不妨调转方向,驶向一个新的世界——外国诗歌的艺术殿堂。那里有灿若星河的诗人、异彩分呈的诗歌流派一定会给我们以全新的美感享受。也就是说在中国诗歌由《诗经》而发展到当代繁荣的时期里,外国诗歌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繁荣的过程,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影响整个俄国文学十九世纪的诗

第 9 页 共 56 页

人普希金的《致大海》 二、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 1、作者简介:

有这样一首诗,我想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也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日子就会到来|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尽管活在阴沉的现在:|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的|而逝去的将变为可爱)这首诗的作者就是普希金。

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诗人、浪漫主义诗人、俄国近代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高尔基称他为“俄国文学之始祖”。

普希金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文学熏陶,15岁开始—公开发表作品。18岁在黄皇村中学毕业后进入外交部任职,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写下了一些歌颂自由、反对专制的充满激·情的诗篇。1820年到1826年两次被流放,1837年在决斗中被杀·害。他的代表作是《叶甫盖尼、奥涅金》,其他作品还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短篇小说集《别尔金小说集》等。 2、创作背景:

第 10 页 共 56 页

1820年,普希金因为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家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迎奉奥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被革职遣送回乡,即第二次流放。在奥德萨诗人长期于大海相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作自由的象征,当他将要远离奥得萨的时候,临别前夕,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的坎坷经历,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写下了这首诗。

面对离别,面对相依为伴的大海,作者的心情到底怎样?到底又对大海说了些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 三、研习诗歌 1、播放录音

2、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这首诗歌的1—7节(再见吧。使我留在你的岸旁)

3、请学生找出写大海的句子

大海的美丽:波浪、容光;大海的人情味: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大海的深远:心灵的愿望所在;大海的阴沉:声调 大海的特点:自由、寂静、反复无常、任性。 4、诗人对大海的感情?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大海的美丽、人情味、深远等一系列的品性,唤起了诗人对“自由奔放”的大海的无限热爱和眷恋。 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

5、诗人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

第 11 页 共 56 页

诗人以深情热烈的笔调对大海的歌颂和礼赞,反映了他对自由精神的赞美和渴望。

6、诗人面对自由奔放的大海为什么感到悲伤痛苦呢?产生这种情感的根源是什么?

自由奔放的大海勾起了诗人坎坷人生历程的回忆。包括“隐秘的愿望”未能实现的“哭恼心伤”,这实际是诗人失去自由后的内心的表白。联系写作背景可知,两次被流放,造成诗人压抑、郁闷心情的真正原因是——专制制度下的黑暗现实。

7、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作者在这前七节里主要写的是和大海告别以及面对自由奔放的大海所引起的作者对往事的回忆。那么作者就一直沉浸在了悲伤痛苦的回忆里了吗?还是面对他曾相依为伴的大海又想到了其他的什么呢?请听我朗读8—13节,看看诗人又写了些什么。 《致大海》教案篇4

设计思想 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教学本课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理清诗歌的抒情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 教学手段 讨论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

1.教师可把学生分为5-7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协调分工:朗

第 12 页 共 56 页

诵讨论,记录(有专人)

2.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体会,并能表达出来(1-2分钟) 3.从主题、内容、写法、情感等角度进行比较

4.教师巡查、指导,注意倾听学生们发言,给予适当启发诱导,充分肯定

5.讨论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二、明确讨论题目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借大海的形象抒发诗人对自由的热烈追求,意象虽不多样,但却负载着作者沉重热烈的情感,应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充分讨论理解诗歌中能突出表现大海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中寄托着的作者的情感,明晰诗人的抒情思路。

舒婷的《致大海》是诗人把大海作为一面镜子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两首诗在题材上有相同之处,都是诗人借相同的意象(大海)来表情达意的作品。这就成为了比较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三、学生讨论 四、讨论发言

明确:大海常被世人寄予感情,表达诗人的思想,传达诗人的心意,此课比较阅读普希金和舒婷的作品。 先分析一下二者的结构: 普希金诗

第 13 页 共 56 页

舒婷的诗:

联想—人们对大海的一席感触 回忆—儿时的生活 思考—引入对现实之思考 抒情—积极向上,热情洋溢。 《致大海》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致大海》教案。 2、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 3、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4、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2、问题研究法。对比较难以理解的句子,组织学生讨论研究。 3、阅读评点法。对精彩的词句引导学生鉴赏评述。 媒体设计 投影仪 教学时数 1课时。

第 14 页 共 56 页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我国是诗的国度,当我们徜徉在唐诗宋词优美的诗境中时,也不妨调转艺术的轻舟,扬起思维的双浆,驶向外国诗歌的殿堂,在那里你可以领略到另一番艺术的优美风光,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致大海》教·案》。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诗——《致大海》。 二、解题

《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敖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由于诗歌具有跳跃性,学生初读这首诗时,一时难以把握结构思路,可设计下面两个问题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领悟思考,从而把握诗歌的思路。

(1)诗人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有哪些感受?把有关的诗句画出来。

学生边轻松诵读边圈点思考,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明确: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伤痛苦(1~7节);

第 15 页 共 56 页

缅怀英雄拿破仑和伟大的诗人拜伦(8~13节);永久怀念大海(14~15节)。

(2)以上内容是通过什么线索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明确:诗人以和大海的感情交流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材料。 2、具体研习

(1)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明确: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更为重要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诗歌的第一句“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即揭示了这种象征意义。 (2)诗人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 明确: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3)诗人面对大海为什么感到悲伤痛苦?

明确: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诗人失去自由的“苦恼心伤”。 (4)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这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 3、欣赏品味

欣赏品味是在对全诗理解基础上的更高一层次的教学活动。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选择1~2处自认为最精彩之处进行品味,并组织学生讨论评判。

第 16 页 共 56 页

4、课堂训练

根据本课的体裁特点,主要进行诵读训练,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进一步体味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可要求学生画出诗歌诵读时的停顿与重音。 5、课堂小结

欣赏诗歌,首先必须把握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溶注了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它往往又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本诗中的“大海”既是自由精神的象征,也是诗人借景抒情的对象,因而“大海”浸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把握了此点便等于掌握了解读诗歌的钥匙。另外要欣赏品味诗歌深刻的内涵和佳妙之处,还必须通过反复的诵读。只有这样咏嚼才能探微揽胜,深入佳境。 四、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致大海》,能做到脱稿朗诵。

2、诵读普希金的《致恰达耶夫》,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致大海》教案篇6 【学习目标】

1.通过把握诗歌意象特征,理解大海丰富的象征含义。 2.把握诗歌谨严的结构,理清情感脉络,体会其内在情绪的跌宕起伏。

3.品味诗歌语言的深意,理解诗人对现实和自我的思考,感受诗人在重重束缚下迸发出的斗争激·情。 【重点难点】

第 17 页 共 56 页

重点:结合意象分析和对结构的把握,感受诗歌表达的丰富情感。 难点:理清情感脉络,体会其内在情绪的跌宕起伏。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河灿烂,若出其里。”这是我国政治家曹操写下的著名诗篇《观沧海》中的诗句。海纳百川,大海的博大与壮阔常常让我们激·情翻涌、意兴勃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吟咏大海的外国诗作:普希金的《致大海》。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1.作家文化常识及作品相关背景 2.诗歌运用意象表达情感的技法 3.诗歌首尾呼应的结构技法 (二)承担的单元任务

1.理解作品的内涵,领会多样的文化观念,尝试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差异,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

2.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氛围,体会意象和隐喻,把握诗歌语言和情感的内在结构,体味诗歌意蕴。 三、学习活动

(一)听范读,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这首诗体式谨严,四五行一节,和谐整齐,诵读时,请大家注意感受其中的韵律感。思考:诗人面对着大海,产生了那些情绪?

第 18 页 共 56 页

(二)请同学们再次诵读本诗,找出描写“大海”这一意象的词句,并思考:诗歌中的大海具有哪些特征?

(三)再次诵读诗作,感受诗歌情感的起伏流动,并思考:本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在诗中,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 四、课堂小结

置身于博大的自然之中,常让人感觉自身的渺小与无力。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相比,确实只是一倏忽,一须臾。但是,人的精神追求却可以是博大的、永恒不灭的。无论是普希金毅然挥别大海的坚定,还是苏轼尽享清风明月的洒脱,都是人类超越自我的局限,直抵精神永存的光辉,他们用精魂写下的诗篇,是留给我们的精神宝藏。 五、课后作业

本课的第二首诗惠特曼的《自己之歌》是一首奔放恣肆、不拘格律、遵循语言的内在节奏、自由抒写的诗歌,在外在形式上与《致大海》有着鲜明的差别。请阅读这一首诗,体会其形式特征,并选取《致大海》中的一段或几段,仿照《自己之歌》的形式进行改写。注意不要改变原诗的主题,要运用原诗中的意象。 六、板书设计 致大海 象征含义

大海人格化诗人情感的具象化 自由精神 拜伦拿破仑

第 19 页 共 56 页

《致大海》教案篇7 设计思想

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教学本课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理清诗歌的抒情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 教学手段 讨论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

1、教师可把学生分为5—7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协调分工:朗诵讨论,记录(有专人)

2、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体会,并能表达出来(1—2分钟) 3、从主题、内容、写法、情感等角度进行比较

4、教师巡查、指导,注意倾听学生们发言,给予适当启发诱导,充分肯定

5、讨论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二、明确讨论题目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借大海的形象抒发诗人对自由的热烈追求,意象虽不多样,但却负载着作者沉重热烈的情感,应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充分讨论理解诗歌中能突出表现大海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中寄托

第 20 页 共 56 页

着的作者的情感,明晰诗人的抒情思路。

舒婷的《致大海》是诗人把大海作为一面镜子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两首诗在题材上有相同之处,都是诗人借相同的意象(大海)来表情达意的作品。这就成为了比较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三、学生讨论 四、讨论发言

明确:大海常被世人寄予感情,表达诗人的思想,传达诗人的心意,此课比较阅读普希金和舒婷的作品。 先分析一下二者的结构: 普希金诗 舒婷的诗:

联想—人们对大海的一席感触 回忆—儿时的生活 思考—引入对现实之思考 抒情—积极向上,热情洋溢。 意象及意象的象征意义:

普把大海人格化,大海是自由的象征。作者直接同大海对话,给人一种亲切感。普的大海自由奔放,任性不羁,它是天使头上的光环,闪闪发光,不染纤尘。这是完美的海,梦中的海。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赞美及憧憬。但现实使他伤心,他虽失望但不绝望,他要把大海永

第 21 页 共 56 页

记心中,把自由传播到四面八方。

舒所表达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她的大海不是完美的化身,而是变幻的生活。大海有涨有落,有风暴,有平静;它多变,并不完美,但它真实。望着大海起起伏伏,就像在观望生活的戏——有悲有喜,包罗万象。感受着大海的宽广与静寂,就像在感受自己。大海是社会,是生活,是朋友,是自己的心。舒婷自己则像海燕一样,坚强地在生活风浪中自由飞翔,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表现手法及修辞:

普采用直抒胸意的表现手法。他所表现出的情感悲壮豪放。诗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如将“波光”写作“容光”,将海浪声声化为“怨诉”,“呼唤”,“回音”,使海更加人性化,便于作者与海对话,使海更像诗人的挚友,表达了作者对海——自由的热爱之情。

舒采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她的大海是对生活细腻的观察,海边的每一种风景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人将自己对生活的诠释融入对大海的描写当中。诗中多处运用了排比,反复。 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

普希金是杰出的俄国民族诗人,19世纪积极浪漫文学代表,是自由战士。他一生向往自由,却被沙皇流放远方,加上拜伦的去世,普希金心情郁闷。他要借大海赞颂自由!

舒婷是朦胧派的代表诗人,她以大海写出对生活的感悟,启发人

第 22 页 共 56 页

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附录: 致 大 海 舒婷 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大海的夕阳

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 还由海风日夜 日夜地呢喃

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 都被海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 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 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 呵,大海

第 23 页 共 56 页

就算你的波涛 能把记忆涤平 还有些贝壳 撒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

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 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 呵,生活 固然你已断送 无数纯洁的梦 也还有些勇敢的人 如暴风雨中 疾飞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静 冷夜的山岩死一般严峻 从海岸的山岩 多么寂寞我的影 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心 “自由的元素”呵 任你是佯装的咆哮 任你是虚伪的平静

第 24 页 共 56 页

任你掠走过去的一切 一切的过去—— 这个世界 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 《致大海》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和借物抒情的手法。 2.体会诗歌中联想的重要作用及对主题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 3.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2.问题研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诗歌的王国中,外国诗歌同样具有无穷的感召力与感染力,一些世界著名诗人对世界文学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同学们,你们读过

第 25 页 共 56 页

外国诗歌吗?(学生列举所知道的外国诗人及其代表作。)是的,拜伦、普希金、惠特曼、裴多菲等,他们的诗歌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诗。 二、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

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民族的伟大诗人,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他一生写了近 900首抒情诗。他的诗具有明快的哀歌式的忧郁、旋律般的美、高度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824年夏天,普希金与奥德萨总督发生冲突,被军警押送到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幽禁在那里达两年之久。诗人在奥德萨,长期与大海相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做自由的象征。当他将要远离奥德萨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万千思绪如潮奔涌,忧郁而又愤激的诗篇酝酿在胸。诗人在奥德萨开始写作,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最后完成了这一篇诗作——《致大海》。

三、教师范读,学生伴随着音乐(《海之诗》)自读。 诵读时提示学生:全诗抒情气氛浓厚,感情强烈而又深沉,诵读时,要注意把握全诗感情的基调和变化。 四、合作探究,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致大海》是诗人在流放时期写的一篇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作品歌颂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反对世俗生活的丑恶与平庸,突出人与自然在感情上的共鸣,把自然景物拟人化,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寄托诗人

第 26 页 共 56 页

自己的理想,即对自由和解放的热烈追求以及对暴·力统治的憎恶、反抗。

全诗共十五个诗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读。开头两个诗节,诗人向大海告别;中间十一个诗节,写诗人由大海引起的回忆和联想;最后一节,诗人再一次向大海深情地告别,说明自己的整个心灵被大海的形象和音响所充斥,永不忘怀。 2.具体分析。

(1)结合诗歌内容,给“大海”前加上恰当的修饰成分,体会诗人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明确:自由奔放的大海,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的大海,闪耀着骄美的容光的大海,黄昏时寂静的大海,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的大海。 (2)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明确: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作者借大海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及憧憬,但现实使他伤心。他虽失望但不绝望,他要把大海永记心中,把自由传播到四面八方。

(3)诗人面对大海为什么又感到悲伤痛苦呢?

明确:因为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诗人失去自由的“苦恼心伤”。 (4)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了与大海有关的英雄和诗人,结合诗句说说:诗人对他们的感情有何不同?这里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对死于大西洋圣赫勒拿岛的拿破仑,诗人不无惋惜,但更多的却是谴责。拜伦的死使诗人感到无比哀痛。他称拜伦为“天才”,

第 27 页 共 56 页

“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位君王”,“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他在拜伦身上看到了大海一般深沉和难以驯服的倔强性格,像大海一样,什么都不能使这位自由战士屈服投降。伟大诗人和自由战士拜伦之死,使诗人感到自由之神的幻灭,整个世界都空虚了,“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几乎找不到一个自由栖身和自由歌唱的地方,一切福地都被人占有了。此时,普希金精神上感到忧郁和渺茫。

(5)这首诗将大海人格化,学生在诗中标画出这些动人的句子,讨论:这样写好在哪里?

明确:诗人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如将“波光”写成“容光”,将海浪声声化为怨诉、呼唤、回音,使海更加人性化,便于作者与大海对话,使大海更像诗人的挚友,表达了作者对大海——自由的热爱之情。

五、进行诵读训练。

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诵,进一步体味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可要求学生画出诗歌诵读时的停顿与重音。 六、课堂小结。

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诗人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写出了人·民的愿望、情绪和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他把自己对时代的感受,化为诗的情绪,融合在大海的形象中,竭力渲染,达到了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的目的。 七、布置作业。

以本课为起点,课下广泛研读普希金的诗,体会其中的种种美妙

第 28 页 共 56 页

感受,为“普希金诗歌朗诵会”做准备。 板书设计 致大海 普希金 自由奔放的大海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的大海 热爱大海 自由精神的象征 闪耀着骄美的容光的大海 “苦恼心伤”失去自由的诗人 黄昏时寂静的大海 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的大海 《致大海》教案篇9 普希金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 教学方法:

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诵,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问题研究法。对比较难以理解的诗句,组织学生讨论研究。

第 29 页 共 56 页

阅读评点法。对精彩的词句引导学生鉴赏评述。 媒体设计: 投影仪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方案一 一、导语设计

我国是诗的国度,当我们徜徉在唐诗宋词优美的诗境中时,也不妨调转艺术的轻舟,扬起思维的双浆,驰向外国诗歌的殿堂,在那里你可以领略到另一番艺术的优美风光。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诗--《致大海》。 解题

1.作者简介: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诗人。在俄罗斯文学中,他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开创者,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坚定地站在十二月党人一边,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热爱、追求自由,因此遭到沙皇政府的迫害。普希金写了不少形式多样、题材广泛的作品,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是他的代表作。普希金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 2.背景介绍

《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

第 30 页 共 56 页

不愿阿谀逢迎敖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被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由于诗歌具有跳跃性,学生初读这首诗时,一时难以把握这首诗的结构思路。教者可设计下面两个问题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领悟思考,从而把握诗歌的思路。

问题一、诗人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有哪些感受?把有关的诗句画出来。

学生边轻声诵读边圈点思考,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明确: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伤痛苦(1节?/FONT>7节);缅怀英雄拿破仑和伟大的诗人拜伦(8节?/FONT>13节);永久怀念大海(14节?/FONT>15节)。

问题二、以上内容是通过什么线索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明确:诗人以和大海的感情交流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材料的。 具体研习

问题一、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明确: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如诗句“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渔夫们的温顺的风帆,/靠了你的任性·的保护”、“但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

第 31 页 共 56 页

控制时,/大群的船只就会被覆亡。”更为重要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诗歌的第一句“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即揭示了这种象征意义。

问题二、作者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 明确: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问题三、诗人面对大海为什么又感到悲伤痛苦?

明确: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诗人失去自由的“苦恼心伤”。如诗句:“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这里“隐秘的愿望”即第6节诗人所写的“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诗人为未能逃脱监禁而悲伤痛苦。

问题四、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这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如诗句:“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阴沉,/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二人结局增添了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如诗句“世界空虚了。大海洋呀,/你现在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

(以上研习,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轻易加以否定。另外要求学生通过具体诗句来表明自己的看法,切忌架空分析。) 欣赏品味

欣赏品味是在对全诗理解基础上的更高一层次的教学活动。在学

第 32 页 共 56 页

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选择1?/FONT>2处自认为最精彩之处进行品味,并组织学生讨论评判。

欣赏品味例一、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大海这一意象已渗透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因为诗人将要被再次流放到另一个地方,因而大海也仿佛在为诗人发出“忧郁的怨诉”,而大海又是自由精神的象征,在这临别时,她又向诗人发出了“召唤的喧响”,这正是自由精神的召唤。因而诗人在第3节中不禁直抒胸臆:“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充分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与矢志追求。

欣赏品味例二、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这里“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是指诗人将要离开的流放地南高加索。“我曾想永远地离开”是指诗人想秘密逃到海外,去寻求那自由的生活。进而诗人想象离开囚禁之地时的“狂欢之情”,并用“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这一形象的诗句暗指自己在所向往的地方可以自由地创作,再也不必担心遭到监禁,但是诗人的美好愿望却未能“如愿以偿”,因而诗人在诗中反复强调自己的“苦恼心伤”! 欣赏品味例三、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第 33 页 共 56 页

这里的“歌者”指拜伦。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为自由而战的革命者,因而诗人对他十分崇敬,认为他虽已离开人世,但他的“桂冠”棗诗人作品与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诗人充满激·情地呼告大海“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为伟大的诗人而歌唱!诗人在这里缅怀拜伦,赞美拜伦,正是赞美为自由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欣赏品味四、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诗人从拿破仑与拜伦两位革命者身上得到了精神力量,在最后告别大海时,他已消除了原先的“茫然”和“苦恼心伤”,这时“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这里的“你”就是争取自由的崇高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棗峭岩,海湾,闪光,阴影,波浪,带到“荒漠之乡”棗第二次流放的地方。诗人的心灵由“大海”而得到彻底的净化,诗人感情也由此得到了新的升华。

(以上例举供教师教学时参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启发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欣赏品味和评判,由于学生平时接触外国诗歌不多,对作者的生平又不甚了解,在欣赏品味时可能会有困难,教师可作适当的点拨,但决不要包办代替。学生的欣赏品味只要不违逆诗歌的主题,言之成理,都应加以肯定。) 课堂训练

根据本课的体裁特点,主要进行诵读训练,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

第 34 页 共 56 页

诵,进一步体味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可要求学生划出诗歌诵读时的停顿与重音。

如1段-4段朗诵时的停顿与重音: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

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

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 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

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

(以上训练教师应作诵读指导。各句中诵读时的停顿,除语法停顿外,还有逻辑停顿,其作用是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如“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在“你”处略作停顿,突出强调了“大海”。诵读时的重音也是为了强调某种语意或突出某种感情。如“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自由奔放”四字重读,突出强调了“大海”的象征意义。) 课堂小结

欣赏诗歌,首先必须把握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溶注了诗人思想情

第 35 页 共 56 页

感的物象,它往往又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本诗中的“大海”既是自由精神的象征,也是诗人借景抒情的对象,因而“大海”浸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把握了此点便等于掌握了解读诗歌的钥匙,另外要欣赏品味诗歌深刻的内涵和佳妙之处,还必须通过反复的诵读,只有这样涵泳甲嚼才能探微览胜,深入佳境。 布置作业:

反复诵读《致大海》,能做到脱稿朗诵。

诵读普希金的《致恰阿达耶夫》,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附:板书设计 方案二、(两课时) 第一课时 同方案一 第二课时

本课时主要有两个内容:

一是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诵。

二是《致大海》与《致恰阿达耶夫》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这两首诗从思想内容看,都表现了对专制政权的憎恨与对自由生活的热烈向往与追求。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有很大的不同。《致大海》诗人把大海视为自由精神的象征,也视为与自己有着特殊友情的朋友,面对大海诗人较为委婉地倾诉着对自由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失望,是“托物抒情”。而《致恰阿达耶夫》诗人完全直抒胸臆,感情更为直白,字里行间洋溢着青春的激·情,雄伟的抱负和历史的使命感。另外,这首

第 36 页 共 56 页

诗多处运用贴切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把“少年时代的戏耍”比作“梦幻”和“晨雾”,是虚无缥缈、转眼即逝的东西,说明自己对贵族子弟的玄虚生活感到厌倦。把对自由的渴望比喻为“正像风华正茂的恋人/等待忠实的幽会时分”,以表达心情的焦急。 进行比较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更高层次地开展“研究性·的阅读”,这种课型宜在素质较高的班级开设。 附:备教材料 卡片1、

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青年时代,拿破仑信奉卢梭的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思想。大革命爆发后,拿破仑于1792年来到巴黎,曾一度接近雅各宾派,1793年在攻克土伦的战役中战功卓著,被授予准将军衔。1795年10月5日临危受命,迅速果断地平定了王党分子的叛乱,授少将军衔,担任巴黎卫戌司令。次年,被督政府任命为意大利军团总司令。1799年11月9日发动政变,推翻督政府统治,就任第一执政。随着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军事上的胜利,拿破仑个人统治地位日益巩固,同时也日益背离大革命的自由民主和平等的原则。1804年放弃共·和制度,建立法兰西帝国,自任皇帝,恢复等级制度和贵族称号,实行分封制。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外战争频繁,多次打败数量上占优势的欧洲各国联军。1814年初反法同盟军队攻入法国境内,4月,拿破仑退位,被流放到厄尔巴岛。1815年3月从厄尔巴岛逃出,在法国人·民和军队的拥戴下重返巴黎。驱逐了复辟的波旁王朝,6月,在滑铁卢被第七次反

第 37 页 共 56 页

法同盟打败,再次被迫退位,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卒于该岛。 --节录于《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 卡片2、

乔治·戈登·拜伦(1788?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1788年1月22日出生在一个古老没落的贵族家庭,1805年入剑桥大学学习。1809年大学毕业后,拜伦在贵族院获取了世袭议员的席位,但却受到歧视。于是拜伦带着一种愤懑的心情离开了祖国,先后游历了葡萄牙、西班牙、马尔他等地。当时这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正在发展,这大大开拓了诗人的社会政治视野,孕育了后来的《东方叙事诗》。1811年拜伦回到英国。这时英国中部北部爆发了路德派领导的纺织工人暴·动,并遭到了残酷的镇压。拜伦怀着对工人群众的深切同情,为被迫害的工人辩护,严厉斥责政府的暴行。并发表讽刺诗《〈制压破坏机器法案〉制订者颂》真实地反映英国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反映资本主义剥削方式惨无人道的杰作。1816年拜伦离开英国,先后到瑞士、意大利,并参加意大利有名的烧炭党的秘密组织,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这一时期创作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唐璜》。1823年意大利烧炭党运动遭到了失败,拜伦离开意大利前往希腊去参加希腊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1824年4月9日诗人在暴风雨中骑马外出巡视,感受风寒,4月19日不幸与世长辞。

--(摘自于《外国文学史》) 卡片3、

第 38 页 共 56 页

《致恰阿达耶夫》

爱情、希望和默默的荣誉--

哄骗给我们的喜悦短暂,少年时代的戏耍已经消失,如同晨雾,如同梦幻;

可是一种愿望还在胸中激荡,我们的心焦灼不安,我们经受着宿命势力的重压,时刻听候着祖国的召唤。

我们忍受着期待的煎熬,切盼那神圣的自由时刻来到 正像风华正茂的恋人 等待忠实的幽会时分。

趁胸中燃烧着自由之火,趁心灵向往着荣誉之歌,我的朋友,让我们用满腔

壮丽的激·情报效祖国! 同志啊,请相信:空中会升起

一颗迷人的幸福之星,俄罗斯会从睡梦中惊醒,将在专制制度的废墟上

铭刻下我们的姓名! 《致大海》教案篇10 1、课文解读。 (1)作者简介。

普希金是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他一生创作了800多首抒情诗和10多首叙事诗。别林斯基说:“普希金被公认为俄国第一艺术的诗人,他给俄国带来了作为艺术的诗,

第 39 页 共 56 页

而不是抒写情感的美丽的语言。”普希金一生向往并讴歌自由,青年时代就与“十二月党”人有密切的接触,并从“十二月党”的朋友和法国启蒙主义者的著作中接受了进步的自由思想。1817年他的歌颂自由、抨击农奴制、揭露沙皇暴政的《自由颂》等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由此他成为俄罗斯解放运动的代言人,也因此触怒了亚历山大一世。后者曾决定把他流放西伯利亚,后来以调动职务为名,将之流放南俄。1823年普希金从基什尼奥夫调往敖德萨,受敖德萨总督沃朗佐夫的监视和诬陷。隔年7月底又被押解到普斯科夫省的米海洛夫村,交地方当局和教会监视。1820年至1823年是普希金被流放南俄的时期,也是他的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全盛期,他说,这个时期他深受拜伦的影响:“因为拜伦而发了狂”。他的许多歌颂个性自由的重要作品,产生于这一时期,如《茨冈》、《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致大海》等。

《致大海》作于1824年。这一年,普希金从敖德萨被流放到普斯科夫省的米海洛夫村。在此之前,在敖德萨的时候,诗人曾打算偷渡出海,逃避流放,但没有成功。写这首诗,正体现着身处困境的诗人对自由的极度向往。 (2)基本解读。

《致大海》整首诗的内在情感,就像汹涌澎湃的大海,奔放不羁,一泻千里。

全诗由15组诗节组成。诗人奔腾起伏的情感,形成了《致大海》大致的节奏。在诗的开篇,诗人与大海道别。他称大海为“自由的元

第 40 页 共 56 页

素”,歌颂蓝色的浪头是“骄傲的美闪烁壮观”,他将大海视为“友人”,视为知己,倾听她“忧郁的絮语”,“喧声呼唤”,“沉郁的吐诉”,与她作着“别离一刻的招呼”。大海的性格与诗人的性格互为映衬,诗人与他所讴歌的大海,已互为一体。

诗人独自徘徊于大海的岸上,领略她的“黄昏时分的幽静”、“任性·的脾气的发作”、时而庇护渔人时而让渔船覆没的“喜怒无常”——所有的一切,都是大海的奔放自由性格的写照。在与大海的推心置腹中,诗人还吐露了他“珍爱的愿望”:逃往海外,追求自由的愿望。正因为心存这种愿望,大海才成了诗人“渴望的国度”——“啊,我多么爱听你的回声,那暗哑的声音,那深渊之歌”。到这里,诗人笔锋一转,写到了大海旁边令人厌烦的凝固的石岸,这些石岸,使诗人无法热烈地拥抱大海,整个儿“被缚住”了,只好“在岸边留下来”。这些凝固的石岸正是黑暗现实的象征,它是拘禁诗人的无边的囚牢,它使诗人向往自由的夙愿无以实现。

尽管现实的囚禁使诗人无法“奔上坦荡的途径”,但荒凉的岸边仍有一件东西激动着他的心灵,那就是拿破仑和拜伦的墓茔。这一段里,诗人通过对拿破仑和拜伦的追忆,歌颂了这两位非同一般的伟人,尤其是拜伦,为自由而战的精神。他称拜伦:“他去了,使自由在悲泣中! /他把自己的桂冠留给世上。/喧腾吧,为险恶的天时而汹涌,/噢,大海!他曾经为你歌唱。”这位自由的战士与大海的精神气息息息相通——他由大海的“精气塑成”,是大海形象的反映,他像大海一样深沉、有力、阴郁、倔强。诗人歌颂拜伦,实际上是以拜伦而喻

第 41 页 共 56 页

己,表达自己对大海般的自由精神的向往。

然而,现实是无情的,拜伦的英灵何在?在与大海道别的那一刻,诗人的情绪又陷入消沉、颓丧之中:“世界空虚了。哦,海洋,/现在你还能把我带到哪里? /到处,人们的命运都是一样:/哪里有幸福,必有教育/或暴君看守得非常严密。”前途渺茫,壮志难酬。在压抑之中,唯有大海没有把诗人“遗忘”。诗人愿意久久聆听大海“黄分时分的轰响”,欣赏大海“壮观的美色”,将大海的精神带到“寂静的荒原”中,以之勉励自己,为自由奋斗不息。 (3)精华鉴赏。

蓝天,白云,辽阔无际、时而幽静时而咆哮的大海,是自由的象征。《致大海》通过讴歌大海,抒写了诗人向往自由的强烈愿望,表现了诗人在沁皇残酷专制的现实面前,不屈不挠,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奔放而自由的抒情,是《致大海》最重要的特色。这首诗用开阔的意象,澎湃的激·情,拟人的手法,直抒胸臆的文笔,纵情抒写大海。诗人对大海以“你”相称,向大海倾吐自己的苦闷之情,借大海表达自己的理想向往。在这一对话过程中,诗人作为抒情主体,获得一个壮阔如大海的抒情形象。整首诗气势磅礴,意境雄浑,诗情奔放,是一曲悲壮而凄美的自由颂歌。一位前苏联著名诗人曾这样说: 从那时起,凡是在海岸上徘徊的人,在那浅浅的小船和空旷的黄沙之间,借着心、目光和耳朵他会听到,普希金诗句像金屑那样散撒。 《致大海》教案篇11 刘星河

第 42 页 共 56 页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开阔眼界,比较中外诗歌的艺术风格,提高鉴赏水平。

2、鉴赏诗歌中采用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分析《致大海》中诗人的思路,把握感情线索,理清结构。 2、体会《篱笆那边》中诗人不循章法,意象奇特,韵律多变的风格特征。

3、把握《我愿意是急流》中的画面感和抒情性相结合的特点的。 第一课时 致大海 普希金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2、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

3、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诵,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2、问题研究法。对比较难以理解的诗句,组织学生讨论研究。 3、阅读评点法。对精彩的词句引导学生鉴赏评述。

第 43 页 共 56 页

4、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曾经怆海难为水”大海的美是永远也说不尽的。面对辽阔的大海诗人会情不自禁的放声高歌,我们学过曹操的《观怆海》,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诗--《致大海》。

1.作者简介: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诗人。俄罗斯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创者,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坚定地站在十二月党人一边,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热爱、追求自由,因此遭到沙皇政府的迫害。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 2.背景介绍 :《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敖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被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二、研习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a、诗人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有哪些感受?把有关的诗句画出来。

——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伤痛苦(1

第 44 页 共 56 页

节-7节);缅怀英雄拿破仑和伟大的诗人拜伦(8节-13节);永久怀念大海(14节-15节)。

3、以上内容是通过什么线索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诗人以和大海的感情交流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材料的。 三、具体研习

1、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更为重要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诗歌的第一句“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即揭示了这种象征意义。 2、作者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 ——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3、诗人面对大海为什么又感到悲伤痛苦?

——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诗人失去自由的“苦恼心伤”。如诗句:“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这里“隐秘的愿望”即第6节诗人所写的“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诗人为未能逃脱监禁而悲伤痛苦。

4、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这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如诗句:“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阴沉,/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二人结局增添了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如诗句“世界空

第 45 页 共 56 页

虚了。大海洋呀,/你现在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 四、欣赏品味

1、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大海这一意象已渗透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因为诗人将要被再次流放到另一个地方,因而大海也仿佛在为诗人发出“忧郁的怨诉”,而大海又是自由精神的象征,在这临别时,她又向诗人发出了“召唤的喧响”,这正是自由精神的召唤。因而诗人在第3节中不禁直抒胸臆:“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充分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与矢志追求。

2、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这里“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是指诗人将要离开的流放地南高加索。“我曾想永远地离开”是指诗人想秘密逃到海外,去寻求那自由的生活。进而诗人想象离开囚禁之地时的“狂欢之情”,并用“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这一形象的诗句暗指自己在所向往的地方可以自由地创作,再也不必担心遭到监禁,但是诗人的美好愿望却未能“如愿以偿”,因而诗人在诗中反复强调自己的“苦恼心伤”!

3、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哦,大海呀,是他曾经

第 46 页 共 56 页

将你歌唱。

——这里的“歌者”指拜伦。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为自由而战的革命者,因而诗人对他十分崇敬,认为他虽已离开人世,但他的“桂冠”棗诗人作品与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诗人充满激·情地呼告大海“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为伟大的诗人而歌唱!诗人在这里缅怀拜伦,赞美拜伦,正是赞美为自由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4、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诗人从拿破仑与拜伦两位革命者身上得到了精神力量,在最后告别大海时,他已消除了原先的“茫然”和“苦恼心伤”,这时“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这里的“你”就是争取自由的崇高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棗峭岩,海湾,闪光,阴影,波浪,带到“荒漠之乡”棗第二次流放的地方。诗人的心灵由“大海”而得到彻底的净化,诗人感情也由此得到了新的升华。 五、课堂训练

根据本课的体裁特点,主要进行诵读训练,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进一步体味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要求学生划出诗歌诵读时的停顿与重音。 六、课堂小结

欣赏诗歌,首先必须把握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溶注了诗人思想情

第 47 页 共 56 页

感的物象,它往往又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本诗中的“大海”既是自由精神的象征,也是诗人借景抒情的对象,附:有关材料

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799年11月9日发动政变,推翻督政府统治,就任第一执政。1804年放弃共·和制度,建立法兰西帝国,自任皇帝,恢复等级制度和贵族称号,实行分封制。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外战争频繁,多次打败数量上占优势的欧洲各国联军。1814年初反法同盟军队攻入法国境内,4月,拿破仑退位,被流放到厄尔巴岛。1815年3月从厄尔巴岛逃出,在法国人·民和军队的拥戴下重返巴黎。驱逐了复辟的波旁王朝,6月,在滑铁卢被第七次反法同盟打败,再次被迫退位,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卒于该岛。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出生在一个古老没落的贵族家庭,1809年剑桥大学毕业后,在贵族院获取了世袭议员的席位,但却受到歧视。带着一种愤懑的心情离开了祖国,先后游历了葡萄牙、西班牙、马尔他等地。当时这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正在发展,这大大开拓了诗人的社会政治视野,孕育了后来的《东方叙事诗》。1811年拜伦回到英国。这时英国中部北部爆发了路德派领导的纺织工人暴·动,并遭到了残酷的镇压。拜伦怀着对工人群众的深切同情,为被迫害的工人辩护,严厉斥责政府的暴行。并发表讽刺诗《〈制压破坏机器法案〉制订者颂》真实地反映英国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反映资本主义剥削方式惨无人道的杰作。1816年拜伦离开英国,先

第 48 页 共 56 页

后到瑞士、意大利,并参加意大利有名的烧炭党的秘密组织,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这一时期创作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唐璜》。1823年意大利烧炭党运动遭到了失败,拜伦离开意大利前往希腊去参加希腊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1824年4月9日诗人在暴风雨中骑马外出巡视,感受风寒,4月19日不幸与世长辞。 [1]

《致大海》教案篇12 教学要点:

海的象征意义及诗人由止抒发的思想感情

形象生动的语言,透过生动形象的语言领略异国情·趣 理解作者行文思路,如何围绕中心行文。 学法指导

利用学生熟悉的有关分别的场面引导学生对诗歌结构的把握通过指导诵读,品味诗中透出的思想 教学步骤:

1、介绍背景知识:明确: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称他为“俄国文学之祖”、“大的俄国人·民诗人。”

12岁入皇村学校学习,就从事抒情诗歌创作。在《自由颂》中就显示了他对专制的仇恨和对自由的追求:你专制独·裁的暴君/我憎恨你,憎恨你的宝座/我以我严峻和欢乐的眼光/看待你的覆灭,你

第 49 页 共 56 页

儿孙的灭亡。由此,被沙皇政府流放南俄即南高加索。在这里度过了四年的放逐生活。1824年又第二次放逐,过上了幽禁的生活。这期间写下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透露出诗人在困境中仍旧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这一诗歌成了许多青年人的座右铭,激励了几代人。在沙俄政府的对诗人怀柔与高压两手统治下,于是1837年2月10日逝世。他战斗的一生可用他逝世前一年作的《纪念碑》作一个很好的总结:

我之所以能永远为人·民敬爱/是因为我曾用诗歌/唤醒人·民善良的感情/在这残酷的世纪/我歌颂过自由/并且,还为那些倒下去的人们/祈求过同情我为自己建造了一个非人工所能建造的纪念碑。/我的名声将传遍整个俄罗斯大地/它现存的一切语言,都会说我的名字。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诗人的代全作,塑造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致大海》写于诗人第二次流放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上,面对表达式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葬身于大海的英雄。怀古伤今,思绪万千,他的心像大海一样深沉、激荡。情不自禁写下这首诗篇。 2、题目解说“

致大海:明确:致为给予,向对方表示自己的情意。还有致别的之意,是对大海表达自己的情意,也是作别大海。大海成了诗人意象中的朋友。

第 50 页 共 56 页

关于告别的诗歌学了不少,可用学生熟悉的告别诗作导课。 3、内容讲解:自古以来关于告别的诗歌很多。与友人分别的场面一般分三个步骤,或叫做分别三步曲,长亭送别——触景生情,渲染离愁别绪——铭记友人。下面就诗歌的内容照应分别三步曲:(这样学生很容易掌握诗歌的结构,进而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容。) (1)投示多媒体,展示“长亭送别”画面或“劝君更尽一杯酒”或“杨柳岸晓风残月”等画面。这是分别时友人“执手·相看泪眼的情境,学生可以入情入理地去感受或说出这种画面,然后回到教材中去,要求学生看课文,找出课文中,诗人对大海老朋友的分别的第一步。至此学生很容易找到诗中第1、2两节为分别前奏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2)中间诗节较多,采用跳过去的方式,进行诗歌最后一部分的把握。即要求学生

思考:最后时间不等人,真的要分别了,那种依依不舍的、难舍难分的情谊最后化

何种形式?学生答案会集中到这一点:铭记老朋友。如此要求学生从诗歌最后一节往上看:学生很容易确定最后两面三刀节为诗歌分别的第三步:

哦,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明确:铭记大海的誓言(实质为不管身处何境,都要为自由而战心中装有自由的火焰)

(3)中间部分,就是诗歌中分别朋友的第二步:触景生情引发

第 51 页 共 56 页

许多对往事的回忆和联想,加重了离愁别绪,也细腻地展示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这部分有明显的行文结构特征。

引导:我们与友人分别时也会触景生情,想到很多与之相关的人和事。诗人面朝大海老朋友作别,也情不自禁地想了很多: 展示大海的美(3—7):是对大海自然景物的集中描写,这种明灭变幻、开阖起伏的动势,表现出能够吞噬一切的威力,可看作是一幅赞美俄罗斯人·民的力量的图画。抒发诗人对大大海的赞美和眷恋的情感,再一次示大海自由奔放的特征。

想到与大海相关的人物(8—13):自然想到具有大海精神的、为自由而战的、作者崇敬的历史人物,即对人文景观的描写:他们为自由而战,为自由而献身。其实,这就是诗人普希金毕生的追求。 (4)结构框架,整体把握: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噎咽→触景生情的回忆与联想(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决心(心中有大海)

致大海:诗人告别大海大海引发诗人的回忆与联想铭记大海,以此激励自已自由奋斗不息

作者要告别大海到最后心中装着大海,告别的是有形的大海,带走的是无形的大海(即带走大海的精神内涵:自由奔放。意味着不管身处何境,不管如何绝望,追求自由的心不会变)。实质上作者也是要学历史上为自由而战的人,即是对为自由而战人物景仰和吊唁,也是继续他们未竟事业的宣言。在专制黑暗社会有如此进步的表年,这是民族的大幸。

第 52 页 共 56 页

四、练习训练

说说本诗的主题,想想中外诗歌的异同点,议议大海的形象意义。 《致大海》教案篇13 教学要点:

海的象征意义及诗人由止抒发的思想感情

形象生动的语言,透过生动形象的语言领略异国情·趣 理解作者行文思路,如何围绕中心行文。 学法指导

利用学生熟悉的有关分别的场面引导学生对诗歌结构的把握通过指导诵读,品味诗中透出的思想 教学步骤:

1、介绍背景知识:明确: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称他为“俄国文学之祖”、“大的俄国人·民诗人。”

12岁入皇村学校学习,就从事抒情诗歌创作。在《自由颂》中就显示了他对专制的仇恨和对自由的追求:你专制独·裁的暴君/我憎恨你,憎恨你的宝座/我以我严峻和欢乐的眼光/看待你的覆灭,你儿孙的灭亡。由此,被沙皇政府流放南俄即南高加索。在这里度过了四年的放逐生活。1824年又第二次放逐,过上了幽禁的生活。这期间写下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透露出诗人在困境中仍旧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这一诗歌成了许多青年人的座右铭,激励了

第 53 页 共 56 页

几代人。在沙俄政府的对诗人怀柔与高压两手统治下,于是1837年2月10日逝世。他战斗的一生可用他逝世前一年作的《纪念碑》作一个很好的总结:

我之所以能永远为人·民敬爱/是因为我曾用诗歌/唤醒人·民善良的感情/在这残酷的世纪/我歌颂过自由/并且,还为那些倒下去的人们/祈求过同情我为自己建造了一个非人工所能建造的纪念碑。/我的名声将传遍整个俄罗斯大地/它现存的一切语言,都会说我的名字。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诗人的代全作,塑造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致大海》写于诗人第二次流放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上,面对表达式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葬身于大海的英雄。怀古伤今,思绪万千,他的心像大海一样深沉、激荡。情不自禁写下这首诗篇。 2、题目解说“

致大海:明确:致为给予,向对方表示自己的情意。还有致别的之意,是对大海表达自己的情意,也是作别大海。大海成了诗人意象中的朋友。

关于告别的诗歌学了不少,可用学生熟悉的告别诗作导课。 3、内容讲解:自古以来关于告别的诗歌很多。与友人分别的场面一般分三个步骤,或叫做分别三步曲,长亭送别——触景生情,渲染离愁别绪——铭记友人。下面就诗歌的内容照应分别三步曲:(这

第 54 页 共 56 页

样学生很容易掌握诗歌的结构,进而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容。) (1)投示多媒体,展示“长亭送别”画面或“劝君更尽一杯酒”或“杨柳岸晓风残月”等画面。这是分别时友人“执手·相看泪眼的情境,学生可以入情入理地去感受或说出这种画面,然后回到教材中去,要求学生看课文,找出课文中,诗人对大海老朋友的分别的第一步。至此学生很容易找到诗中第1、2两节为分别前奏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2)中间诗节较多,采用跳过去的方式,进行诗歌最后一部分的把握。即要求学生

思考:最后时间不等人,真的要分别了,那种依依不舍的、难舍难分的情谊最后化

何种形式?学生答案会集中到这一点:铭记老朋友。如此要求学生从诗歌最后一节往上看:学生很容易确定最后两面三刀节为诗歌分别的第三步:

哦,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明确:铭记大海的誓言(实质为不管身处何境,都要为自由而战心中装有自由的火焰)

(3)中间部分,就是诗歌中分别朋友的第二步:触景生情引发许多对往事的回忆和联想,加重了离愁别绪,也细腻地展示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这部分有明显的行文结构特征。

引导:我们与友人分别时也会触景生情,想到很多与之相关的人和事。诗人面朝大海老朋友作别,也情不自禁地想了很多:

第 55 页 共 56 页

展示大海的美(3—7):是对大海自然景物的集中描写,这种明灭变幻、开阖起伏的动势,表现出能够吞噬一切的威力,可看作是一幅赞美俄罗斯人·民的力量的图画。抒发诗人对大大海的赞美和眷恋的情感,再一次示大海自由奔放的特征。

想到与大海相关的人物(8—13):自然想到具有大海精神的、为自由而战的、作者崇敬的历史人物,即对人文景观的描写:他们为自由而战,为自由而献身。其实,这就是诗人普希金毕生的追求。 (4)结构框架,整体把握: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噎咽→触景生情的回忆与联想(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决心(心中有大海)

致大海:诗人告别大海大海引发诗人的回忆与联想铭记大海,以此激励自已自由奋斗不息

作者要告别大海到最后心中装着大海,告别的是有形的大海,带走的是无形的大海(即带走大海的精神内涵:自由奔放。意味着不管身处何境,不管如何绝望,追求自由的心不会变)。实质上作者也是要学历史上为自由而战的人,即是对为自由而战人物景仰和吊唁,也是继续他们未竟事业的宣言。在专制黑暗社会有如此进步的表年,这是民族的大幸。 四、练习训练

说说本诗的主题,想想中外诗歌的异同点,议议大海的形象意义。

第 56 页 共 5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