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00144企业管理概论(名词解释)

2022-01-12 来源:易榕旅网


00144企业管理概论(名词解释) D

15、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它是由股东在股东大会上选举产生的,由董事所组成的一个集体领导班子。

16、直线结构:由企业的行政领导人执行,不设专门的职能管理部门的最早,最简单的企业组织形式。

17、矩阵结构直线职能结构和事业部结构的结合,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按照职能划分的垂直管理系统,又按工程或项目划分的横向管理系统,纵横结合,形如矩阵,在这种组织结构中。每个管理人员同时受众,横两方面管理部门的指挥。

18、网络型组织:由多个独立的个人,部门和企业为了共同的任务而组成的联合体,它的运行不靠传统的层级控制,而是在定义成元角色和适合各自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密集的多边联系、互利和交互式的合作来完成共同追求的目标。

19、学习型组织: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根本特征,对顾客负责的组织系统。

20、发展型组织:是美国学者吉利和梅坎尼克在学习型组织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更新型的企业组织,他强调员工的发展型学习,即不仅要获取新知识、新能力,而且在工作中理解、转化、整合这些新知识和新技术,并能够分析、综合、评价绩效结果,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再造能力。

21、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是指减少管理的层次,扩大管理的幅度,加强横向联系,使企业组织机构由传统的金字塔形向扁平形发展。

22、结构组织的网络化:是指管理向全方位的信息化沟通的发展。

23、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增强组织对环境动态变化的适应能力,强调集权与分权的统一,稳定和变革的统一。

24、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中所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外显于厂风厂貌,内隐于人们心灵中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种意识形态。

25、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成员所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和思想境界,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企业原有的观念意识行为方式中的积极因素加以提炼。整合,提升形成的。

26、制度文化:也叫中层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它主要是指企业文化中对企业职工和企业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具体表现为企业组织机购,规章制度、处理企业内外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被一定的制度所约束和规范的内容。

27、人力资源管理: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28、战略规划:是指根据企业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以及企业外部的社会和法律环境,对人力资源的影响,制定的两年给两年以上的计划。

29、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企业通过科学的预测,分析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自身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需要的人力资源,并使组织或个体得到长期利益的过程。

30、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指根据企业发展的要求,对未来某个时期内企业所需员工的数量,质量的结构进行预测,进而确定人员补充,教育培训等计划方案。

31、激励:是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导向,指导和引导员工行为的活动。

32、人员开发:是指给员工增添超过他们现有的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能力,行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承担各种任务的能力。

33、员工福利:是指企业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兴办的集体福利设施,提供员工生活补贴等,以帮助员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改善员工物质文化生活条件。

34、劳动保险是以保险的形式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提供的一种物质帮助,是员工享有的一种社会保障。

35、经营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的环境,严峻挑战的竞争,根据内外环境当前和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条件。为确定企业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措施,手段,为谋求企业生存和不断发展所作出的总体性,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

36、竞合性:又叫抗争性,指经营战略是企业在竞争中与对手相抗衡的行动方略,系即针对来自国内外各方向的对手的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所制订的迎接挑战的行动方案。

37、经营单位战略是指经营单位在总公司或集团公司总体战略指导下,为实现总公司发展目标,对所从事的某一经营事业的发展做出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38、经营战略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运用战略对整个企业进行了管理。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都要在经营战略的指导下进行。贯彻战略意图,实现战略目标。狭义,是指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实施和控制过程中所进行的管理。

39、战略控制:是指在战略计划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嗯战略计划的要求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采用的不断评审实际工作,将反馈回来的实际成效信息与计划目标比较,及时发现偏差,采取纠正措施的活动。

40、企业的外部环境: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物质资源等环境

41、企业内部环境:也叫企业内部条件,主要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工作情况。它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基础,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和战略规划的重要依据。

42、战略环境综合分析:就是将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所进行的分析。

43、波士顿矩阵分析法:是将需求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作为衡量标准并形成矩阵图形,然后对企业的经营领域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综合方法。

44、麦肯锡矩阵分析法:是与战略经营领域的吸引力和企业的竞争地位两个综合性指标进行组合,形成矩阵,进行分析的综合性方法。

45、企业经营哲学:是指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持有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46、企业战略目标:即企业使命和宗旨的具体化和定量化他把企业经营得目的转化为多方面的可以量化的具体指标,反映了企业经过一定时期的努力应达到的经营水平。

47、成本领先战略方案:是指企业二级经营单位建立起有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全力以赴降低生产成本,控制管理费用,最大限度的减少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的等方面的不合理费用所做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48、独创型的技术开发途径:是指以科学技术为先导在企业独立的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创造发明的新技术。

49、技术的评价:是指对技术开发的过程及成果,进行全面审查,综合分析和比较鉴别。

50、功能:是指对象能够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凡是满足使用者需求的任何一种属性都属于功能的范畴。

51、成本是指为收获对象的功能而需支付的费用,又称成为取得(功能的)成本。

52:生产过程:广义是指从准备生产某种产品开始,直到把它生产出来的全部过程。狭义是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开始,直到把产品生产出来为止的全部过程。

53、流水线生产:又叫流水生产流水作业,指劳动对象按一定的工艺路线和统一的生产速度,连续不断的通过各个工作地,按顺序的进行加工并生产出产品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

54、企业定员:是指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对配备各类人员所规定的限额,也称人员定额或用人标准。

55、作业组:是企业劳动组织的一种形。它是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把为完成某项工作而相互协作的有关工人组织在一起的劳动集体。

56、劳动定额: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消耗量所规定的标准。

57、编制组生产计划也叫产品出产进度计划,将全年生产任务按照每一种具体的产品品种分配到各季,各月,各周。

58、库存:就是企业储存的各种物品和资源的总和,具体的说企业库存包括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维修用备品备件等。

59、供求链:是指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所联结起来的网链结构,这一网链结构围绕核心企业,以能力互补与资源整合为基础。把上下游企业组织起来,结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全面控制优化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整体功能和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与变化为用户提供产品与服务。

60、物料需求计划(MRP.):是一种以计算机为手段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系统,同时也是一种计划主导型的生产运作管理方式,物料需求计划根据总生产进度计划确定的最终产品的交货期。编制所有构成最终产品的装配件,部件,零件的生产进度计划,对内确定各生产部门进行加工生产的数量和时间,对外安排各种零部件的采购数量和时间。

61、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的适用性,也就是指产品的使用价值,是产品适合一定用途,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所具备的特性。

62:工作质量:是指企业中与产品质量直接有关的工作,稳定的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

63、质量职能:就是在实现产品的适用性过程中各部门应发挥的作用和应承担的责任。

64、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组织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参加,综合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技术,科学方法,控制影响质量全过程各因素,综合改善生产技术。经济地研制和生产用户满意的产品的系统管理活动。

65、质量标准:是指通过某些技术参数或工作效率等工作成果来间接反映产品和工作的质量特性,把这些反映产品和工作质量特性的技术参数,工作效率等工作成果明确的规定下来,形成文件,成为衡量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技术依据,考核依据。

66、质量体系认证:又称质量体系评价与注册,这是有权威的,公正的具有独立第三方法人资格的认证机构。派出合格审核员组成的检查组。对申请方质量体系的质量保证能力依据三种质量保证模式标准进行检查和评价。对符合标准要求者授予合格证书并与注册的全部活动。

67、质量保证:是指申请方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使需方对供方能否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是否提供了已符合要求的产品而掌握充分的证据,建立足够的信心,具有相当的把握。

68、企业市场营销:是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实现自身经营目标而开展的商务活动过程。

69、社会营销观念:就是在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中,兼顾社会,顾客和企业三方面的利益,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

70、产品的市场定位:是指在目标市场上针对竞争对手产品在该市场的地位和顾客对该产品的态度,有目的地树立本企业产品的形象,确立其在目标市场上的位置。

71、直复营销:是指企业为了在任何地方产生可度量的反应和达成交易使用一种或多种广告媒体扩大市场所做出的谋划与方略。

72、品牌营销:是指企业利用自主品牌,发挥其识别功能,促销功能,形象功能和增值功能,吸引顾客购买其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巩固和扩大市场所做出的谋划与方略。

73、顾客满意营销;是指企业以顾客为中心,以达到顾客满意为目标而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所做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74、关系营销:是指企业把顾客看作是有多重利益关系,多层需要,存在潜在价值的对象,不断去发现和满足顾客新的要求。帮助顾客实现和扩大价值,与顾客建立一种长期的良好的关系基础,培养长远市场所做出的谋划与方略。

75、文化营销:是指企业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追求以员工共识的价值观为基础,以确立品牌文化,寻求顾客所接受的价值信念为立业之本,所做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76、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确立的环境保护意识,从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废弃物的处理方式直到产品消费过程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所制定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77、整合营销:是使企业在努力兼顾摄企业,顾客和社会三方共同利益这一目标的驱动下,为更好的协调企业内,外系统的关系和活动,在总结成功经验,综合现代市场成功经营理念的基础上。以动态的观念,针对整个行业经营进入综合价值阶段,更加重视顾客的特点努力把各种营销技巧,营销手段,相互结合。细心的去发现潜在的市场,创造新的市场,所做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78、网络营销:是指企业以因特网为核心,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进行市场环境分析,营销情报检索,物流流程管理,辅助营销决策,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实现营销目标所做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79、市场营销组合:是指企业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综合运用各种可能的营销因素和营销手段,组合成为一个有特色的,系统化的整体营销战略和策略,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决策思想和方法。

79、品牌:即商品的牌子,商品的名字是卖者的产品的某一名词,符号,设计和他们的组合。

企业筹资是指通过,指进去道,利用筹资方式,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财务活动。

80、品牌战略:是指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所做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81、名牌战略:是指企业以创建和运用商标和商号,使产品或服务在相关市场上获得相关顾客所公认的,达到高市场覆盖面,高市场占有率,高美誉度,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持续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82、国际市场营销:是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开发,占领和扩大国际市场为目标,跨出国门开展市场营销所进行的商务活动。

83、企业筹资:是指通过资金渠道,利用筹资方式,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财务活动。

84、留存利润:是指从企业历年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内部的累积,具体表现为盈余公积金过和未分配利润。

85、间接融资:是指通过向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或非

金融机构借款来满足对资金的需求。

86、直接融资:是指企业直接进入证券市场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

87、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运用的资产,它由货币资金,应收款项,预付款项,存货,短期投资五个项目组成。

88、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等。

89、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但是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品牌,商誉等。

90,递延资产:是指企业发生的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等费用。

91,资本经营:是指资本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与资本的一种或多种形态为运营对象,使之与其他生产要素相互结合,优化配置,将其投入某一产业或多个产业,进行有效经营,以实现理想的盈利和价值增值的活动。

92,财务分析:是指企业经营者或利益相关者通过对企业会计报表。统计资料等提供的会计信息,利用专门的方法来了解和分析企业经营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掌握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积极要素和消极因素,客观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揭示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为进行有关决策提供依据所开展的一项工作。

93,资产负债表:是从总体上概括反应企业在一定期间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报表。它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因此可称为企业财务状况表。

94,损益表:是用来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

95,成本:是指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付出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

96,费用: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劳动耗费的货币表现,也叫生产经营费用。

97,因素分析预测法:是根据计划期影响成本,费用升降的各种因素来预测成本降低数额和降低程度的方法。

98,标准成本:是在一定条件下制定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的控制

标准。

99,标准化:是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的过程,对企业来说,标准化工作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定,执行和管理。

100,计量:是指用一种标准的单位量,去测定另一同类量的量值。

101,知识管理:是以增强组织竞争能力为目标的生产,加工,传播和利用知识的过程。

102,流程管理:就是系统的识别,理解和管理企业的业务流程,追求组织整体绩效改进的管理活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