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作者:谢云
来源:《商业时代》2012年第35期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我国 1978~2011 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率的数据,运用ADF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揭示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率之间具有稳定的关系,且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逐步拉大的趋势。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镇化 协整分析 动态关系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衡量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源主要有两种理论范式,一是政治结构的特殊性理论(Lipton ,1977;Bates ,1981;林毅夫和刘明兴,2003);二是经济发展战略的工业化偏好理论(Krueger等,1991;蔡和杨涛,2000)。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蔡继明,1998;范晓莉,2012),但对于如何影响问题,现主要有四种观点。苏雪串(2002)姚耀军(2005)认为城镇化滞后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提出加速城镇化进程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战略性措施;程开明和李金昌(2007)、贺建风和刘建平(2010)则认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产生正向冲击;陆铭和陈钊(2004)从理论上论述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能存在双向效应,但基于1987-2001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城镇化对降低统计上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显著的作用;符想花(2011)通过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模拟得到,从时间数据上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随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从横截面数据上看,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随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通过对上述有关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多数学者研究的是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然而研究两者之间动态关系的文献却显为微见,仅有的文献是利用计量方法研究诸多变量的相关关系问题(姚耀军,2005、范晓莉,2012)。因此,本文利用1978-2011年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的方法,深入分析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这对于稳步推进城镇化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变量和数据的选取和说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要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的关系,需要构建两个方面的指标:首先,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标(URG)。本文用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来衡量。它的优点在于: 它是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准确度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直接通过统计数据计算得到,具有唯一性。其次,反映城镇化率指标(UB)。城镇化率是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79-2011年)。
从两个时间序列的经验分析(见图1、图2)可以看出,城镇化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重要的影响,且在长短期内有所差异。因此,本文把城镇化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纳入分析框架中,着重研究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实证分析与检验结果 (一)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采取增广迪基——富勒(Augmented Dicky-Fuller,ADF)模型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数列与城镇化率数列进行平稳性检验,若检验为同阶平稳序列,则可以进行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镇化率序列在1%和5%水平下都不显著,因此,接受序列有单位根的假设,序列不平稳。由于二者原序列均存在单位根,故需要对原序列进行差分,以消除数据不平稳。通过序列一阶差分单位根检验,序列ΔURG在1%水平下平稳,ΔUB在1%和5%水平下都不平稳;二阶差分检验结果显示出,序列Δ2URG、Δ2UB检验值在1%水平下平稳,判定序列Δ2URG、Δ2UB都属于二阶单整序列(见表1)。 (二)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法来检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率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Johansen极大似然检验包括极大似然比统计量检验(Likelihood Ratio)和最大特征值(Max-Eigen)统计量检验,以1%显著性水平来判断,极大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统计量检验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率之间存在一个协整方程,与最大特征值(Max-Eigen)统计量检验的结果一致(见表2),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城镇化水平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Granger原因,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不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Granger原因(见表3)。 (四)协整方程
由协整关系检验可知,变量URG与UB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由此可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率之间的长期均衡方程,也即协整方程,其关系式如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
对(1)进行OLS回归分析,可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率之间的协整方程,即为: (2)
从长期来看,改革开放至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存在稳定的动态比例关系,它们的变化受到协整方程(2)的约束。从影响程度上看,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步拉大的趋势,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扩大0.04184,说明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一大诱因。 城镇化(UB)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URG)之间存在协整,表明两者之间有长期均衡关系。但从短期来看,可能会出现失衡,为了增强模型的精度,可以把协整回归(2)式中的误差项看作均衡误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短期行为与长期变化联系起来。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构如下: (3)
对(3)进行OLS回归分析,可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率之间的误差修正方程,即为: (4)
上述估计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不仅取决于城镇化的变化,而且还取决于上一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均衡水平的偏离,误差项的估计系数-0.2014 体现了对偏离的修正。 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率之间短期互动关系不明显,但具有比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且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逐步拉大的趋势。
因此,本文认为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稳步推进城镇化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其一,转变思想观念,实现城镇化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并举。当前要把促进农民工市民化作为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首要任务,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二,优化农村要素配置,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应建立城镇支持农村发展的技术帮助、人才培训、资金回流等有效机制,既提高农业科技收入,又增加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其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以城带乡”有效机制。放松城乡二元体制下户籍、住房、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不平等制度对农村居民进城务工的限制,实现对流动人口的全方位融合,逐步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和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J].世界经济,2003(8)
2.Krueger Anne , Maurice Schiff and Alberto Valde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gricultural Pricing Policy[M].Published by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1. 3.蔡,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0(4) 4.蔡继明.中国城乡比较生产力与相对收入差别[J].经济研究,1998(1)
5.范晓莉.城市化、财政分权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相互作用的计量分析[J].现代财经,2012(3)
6.苏雪串.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3)
7.姚耀军.金融发展、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协整分析及其Granger因果检验[J].中国农村观察,2005(2)
8.程开明,李金昌.城市偏向、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动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7)
9.贺建风,刘建平.城市化,对外开放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4)
10.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6) 11.符想花.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模拟与预测[J].统计与决策,2011(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