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同城墙的修复与利用

2022-11-28 来源:易榕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同城墙的修复与利用

作者:杨雪兰

来源:《当代旅游》2012年第04期

摘要:大同城墙是体量极为宏大的古代建筑,因此对其保护修复也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文物工程。在具体修复中,应采取史料考证、现场勘探、总体上采取现状加固保护、不破坏文物价值、风格统一等思路。大同城墙的保护修复不仅有利于古城历史文脉的传承。还可以彰显大同历史文化名城的个性和传统文化特色,带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大同城墙;修复;利用

大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为两汉名郡、北魏京师、辽金陪都、明清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同城墙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功能完整,它与大同古城内的传统民居、历史街区、寺庙古迹遥相呼应,完美结合,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同古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真实写照和有力见证。 一、大同城墙的历史背景

据清道光十年(1830年)知县黎中辅编纂《大同县志》记载:“明洪武五年(1372年),大将军徐达因旧土城增筑”。现存的大同古城墙是在北魏、唐、辽、金、元旧土城的基础上修筑而成的。东西长1.8公里,南北长1.82公里,周长7.24公里,面积3.27平方公里,整个城池的形状为东西略长的矩形城池。城墙高14米,墙体以“三合土”夯填,墙表包以城砖,四面城墙共建有580对垛子,代表着当时大同所辖村庄的数目。城设四门,东日和阳、西日清远、南日永泰、北日武定。上各建城楼一座,均为重檐九脊歇山顶,三层重楼;外有廊环绕,平面均为凸字形,城墙四面雄峙着四座俊秀精巧的角楼,其中西北角楼亦称“乾楼”,平面呈八角形,高大瑰丽,宏伟壮观,曾为“大同八景”之一,有“镇楼秋爽”之盛誉。54座望楼巍然矗立在古城墙四周,而这些望楼是中国其他一些著名古城墙中极少有的建筑,因此显得尤其珍贵。 二、大同城墙的建造特色

大同城墙的建造极具特色。其一,它的外轮廓并未采用通常的平直做法,而是象齿轮一样,呈凹凸相间,凸出部分为城墙墩子,每边共计12个,外加角墩4个,共计52个。墙墩为梯形结构,底边长约23米,顶边长约20米,顶面积为400平方米,在四个角墩的外围,还各建有控军台一座,这在各地城墙中是不多见的。四门之外是瓮城,瓮城各门之上建有“箭楼”或称“匾楼”,每个瓮城的建筑面积约为17600平方米,瓮城之外又筑有一道月弧形城墙,将瓮城圈在其中,谓之月城,月城又辟有城门。在距城墙约40米处,修有一道宽10米、深5米的护城河,波光涟漪,环绕古城。特色之二,在南城墙之上建有“雁塔”一座,俗称瞭望塔。这在中国城墙建设史上也是仅见的。塔内设踏垛砖梯可攀登至顶层瞭望城郊原野,也是战时重要的观察点。其三,大同城墙的又一大特色是在府城东南北门外各附建一座小城。在明代宗景泰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间,巡抚年富首于城北筑起一座小城,名日操场城,即北关。明英宗天顺年间,巡抚韩雍续筑东小城、南小城,并围以护城河。深约5米。 三、大同城墙的价值

1、大同城墙的历史价值。自古就是军事要地的大同,地当边塞之冲,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清时期,特别是明代,大同就以军事重镇而名扬四海,由于它在北部边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多次军事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即所谓“屏全晋而拱神京”。特别是城垣建筑高大雄伟,重关叠嶂,设施坚固,布防严密,被誉为“北方锁钥,九边重镇”。

2、大同城墙的保护价值:大同古城墙虽历经岁月沧桑,几经变迁,但仍旧保存了比较完整的基础结构。据大同市文物局古建所2004-2005年实地调查、测量,截止2005年底,大同古城墙墙体,现仍存有东城墙1771米,南城墙1872.7米,西城墙1880米,北城墙1834.6米,周长7358.3米;北小城城墙7286米,南小城城墙900米。另外,北城墙有较完整的6个马面,东城墙有7个,南城墙有2个,西城墙有1个。上述情况充分说明大同古城墙主体完整,基础牢固,完全具有整体保护修复的必备条件。 四、大同城墙的残损状况

历史上明景泰、天顺、隆庆、万历及清顺治、乾隆年间对大同城墙曾有过不同规模的修缮补筑活动,但是数百年来,由于战乱、风雨剥蚀、人为破坏,特别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始到文革结束,大同古城墙更是遭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厚重的城砖被扒去盖了房、修了路,裸露的墙体成了建筑取材的场地,城门、瓮城及月城全无,角楼、城楼、望楼、箭楼、控军台、吊桥及闸楼全部破损、拆毁,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大同古城墙已是千疮百孔,断壁残垣,几近面目全非。改革开放以来,大同的经济虽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处于在古城整体保护思路上的局限,缺乏对古城保护方面系统、规范的长远规划,伴随而来的无序开发以及城墙周围商户、居民的私搭乱建,严重破坏了古城墙的整体结构,致使大量的珍贵历史信息流逝消失,直接影响了古城大同的文化魅力和历史风貌。为此,对大同古城墙的保护修复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五、大同城墙的整体修复思路

大同城墙是体量极为宏大的古代建筑,因此对其保护修复也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文物工程。2008年,根据古城保护工作的安排,市政府率先以南城墙局部段落修缮作为城墙修复试点,在此基础上启动了东城墙的修复工程。按照古城保护规划要求及文物修复原则,计划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对大同城墙进行整体恢复修缮。具体修复过程大体采用如下思路:

1、史料考证。不仅包括查找史料档案,还要注意搜寻未曾发现的历史照片、碑刻以及相关蛛丝马迹等,努力发掘与之相关的历史信息,全面了解城墙的时代特征、结构法式及历次修缮印记,为城墙修复提供有利的佐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现场勘探。由建筑、考古人员首先进行考古发掘,在城墙的外侧有土体的地方与城墙垂直方向每隔30米左右挖探沟一道,通过实测和必要的科学探测,掌握第一手实物资料,为判断城墙建筑、始建或重建年代,准确掌握现存城墙建筑构件、时代特征提供可靠依据。如:此次城墙修复中在其基础部位发现原有的土衬石,按土衬石的方向向两边延伸,其中,东城墙发现土衬石610余米,南城墙土衬石320米,北城墙土衬石300多米。

3、分析造成损坏的原因。修缮要有明确的针对性,施工中需充分解剖分析认识古墙体中成功的夯筑做法,不断改进与灵活应用。

4、总体上采取现状加固保护。为了保护城墙的历史信息和原有风貌,对城墙险情严重的地段和局部墙体采取技术上的修补和加固,按传统工艺、传统材料、重新填补部分被挖空夯土的地段,使外侧的墙面及失去夯土心的马面得到加固。

5、最低程度干预。坚持原材料、原工艺、遵循可逆可识别的原则进行。在有土衬石的地方基础没有破坏,地质较为稳定,勘探数据较平均,就采取补强基础的做法,即在土衬石的外侧挖宽1米,深1.5米的槽,用三七灰土夯实基底,通过对城墙进行基础补强加固、城垛修复、砌石修复、植物清除、层面处理等一系列措施,使古城墙重现风貌。

6、安全为主。针对城墙墙体的不同损毁程度,分别采用不同的修缮措施,如土方大面积坍塌、豁缺、墙面发生裂缝、断裂等,采用整新夯填、补强加固等措施,力求保持原状及城墙主体结构的安全和对人的安全。

7、不破坏文物价值。尽量使用原工艺、原有构件、经过考古发掘及可靠的历史依据和现场勘查资料,城墙从石质土衬石、城砖、包砖均遵循传统工艺,全部采用淋制的白灰膏砌筑,每层用白灰浆灌缝。为了尽可能保存各个时期有价值的墙体,恢复部分也必须与原有实物一致。

8、风格统一原则。经过修复的部位尽量与原有的风格一致,新旧墙体结合部位要协调。以城墙修复高度为例,不同部位现状地形标高不同,据考古调查,现状地面较明代地面高出1.5米左右,考虑到古城内外环境变化与现代城市建设需要,本次修复工程不宜修复到明代墙角地面标高,决定参照现状地面标高及环境与排水需要随宜布设,添配的墙砖应与原有墙砖材质、规格相同,色泽相仿。补配纹样图案尊重原有风格、手法,保持历史风貌。 六、大同城墙的利用

大同城墙的保护修复不仅有利于古城历史文脉的传承,还可以彰显大同历史文化名城的个性和传统文化特色,带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在保护修复的大前提下,对城墙进行合理利用、开发,意义特别重大。

1、在开发利用大同古城墙的同时,要尽量恢复古城内的历史风貌,充分挖掘和巩固大同北魏京师、辽金陪都、明清军事重镇的独特优势,并且多开发一些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特色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容。例如,可推进城垣思古、庙宇民俗、小巷探幽、名人觅踪等活动,使游人充分感受古都大同深厚的文化底蕴。

2、充分借鉴南京、平遥等城市对古城墙进行保护修复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使大同古城墙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物景观。例如:以古城墙为主线,辅以环城绿化,建设成风格古朴的环城带状公园,使之成为人们旅游、休闲、度假的市民广场,围绕城门或依托关城形成对应的商贸中心,人们在工作之余,漫步于高大宏伟的城墙上或穿梭于雄壮的城门中,置身于碧绿的草坪和波光涟漪的护城河,紧张忙碌过后又多了一份休闲、怀古的恬静心情。

3、对城墙环绕的古城历史街区、传统民居进行保护性修复,拆除协调的建筑,保持古城的历史格局。如以古城墙内东南隅等为重点,构成一个集文化展示、民居、民风特色研究和旅游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传统文化风貌区,使城墙与古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留住古城历史记忆。

4、充分认识城墙具有的潜在价值,合理利用、开发城墙文化资源,召开专题研讨会,加大宣传力度,在已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探索开发新的、特别是具有城墙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和纪念品,让大同城墙的修复为大同古城旅游事业发展融入新的内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