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答 6选5 每题10分
1、机会成本的概念,为什么经济学用机会成本这个定义?
成本(cost)又称生产费用,是生产过程中,厂商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获得的最高收入。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一个社会的经济物品在一定时期内是一个定量,也就是说,当生产要素被用于一种产品生产时,它就不能被用来生产其他产品。
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和生产要素具有多种用途是机会成本存在的两个前提条件,从这个角度出发,在实际生活中,任何一种生产要素都应物尽所用,否则就会造成生产资源的浪费。
与关心企业财务报告的会计人员所说的成本概念不同,机会成本是根据生产要素用途的选择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相对成本。
(隐含成本是企业自己拥有并使用的资源的成本,它实际上也是一种机会成本,应该包括在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本之中。所以机会成本在经济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外显成本、隐含成本、经济成本、利润
外显成本和隐含成本
外显成本是指厂商为实际费用支付的货币支出,包括原料燃料的支出、
工人的工资、保险费、租金等。
隐含成本是指厂商拥有的并用于企业生产的要素的价格,主要是厂商利
用自身的企业家才能管理经营企业所应该得到的回报。 经济成本
生产成本=经济成本=隐含成本+外显成本 成本和利润 1) 2) 3) 4) 5)
经济利润=总收入-总成本 总成本=外显成本+隐含成本
经济学中的利润与会计利润不一样,指超额利润 厂商所追求的利润就是经济利润最大。
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支付的报酬,隐含成本中的一
1
个组成部分。当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时,它仍然可以获得正常利润。
2、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外部影响是如何干扰资源配置的?分析说明有关外部影响的微观经济政策。P164)
外部性最严重的影响在于它可能导致资源配置失当。即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外部性存在的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当一项活动产生负的外部影响时,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从社会角度而言,这项活动是不值得进行的;但由于其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效益,就会有人进行该项活动。反之,当存在正的外部影响时,社会成本小于私人成本,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尽管从社会角度该项活动值得进行,但却不会有人从事该项活动。综上,外部性的存在使得社会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与私人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是不相等的,造成私人决策下的产量不是过多就是过少,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下的产量。
可以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方面的措施来纠正外部影响所造成的市场失灵:
行政措施:政府可以从行政上向生产者提供有关产量最优组合的信息,调整高污染工业的产业布局,严格限制企业厂址的选择等等;政府还可以采用企业合并的措施使外部影响“内在化”;政府还可以通过指导和劝说的手段来进行对外部影响的调节;在私人消费领域和一些公共场合中,政府也可以通过颁布禁令和规则,降低外部性造成的影响。
经济措施:政府通过征税或者补贴来矫正经济主体的私人成本。向造成外部不经济的经济单位征税,征税额恰好等于其外部边际成本的,从而使该经济单位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向造成外部经济的单位进行补贴,补贴额等于其外部边际收益,以便使企业的收益等于社会收益。
法律措施:建立一套严格定义并稳定不变的产权关系。通过明确产权并且产权可以自由转让的情况下,可以使私人成本与私人利益同社会成本与社会利益趋于一致,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2
3、凯恩斯消费理论是什么?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是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 总消费是总收入的函数。这一思想用线性函数形式表示为:
Ct = a + b×Yt
式中C表示总消费,Y表示总收入,下标t表示时期;a、b为参数。 参数b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其值介于0与1之间。
凯恩斯的这个消费函数仅仅以收入来解释消费,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这一假说过于简单粗略,用于预测时误差较大。 主要内容: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作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具有其两重特性。一方面,它从资本主义制度出发,服务于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要使经济摆脱危机而得以顺利增长,它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市场经济的一般运行规则。纵观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以下简称《通论》)中有关逻辑顺序,可将其消费理论简要概述如下:
(一)把消费量(c)与就业量(n)连接起来。认为一定水平的就业量决定一定的消费量。
(二)设一定的收入决定于一定的就业量。即“在本书范围内,真实所得之变动原因,仅限于一特定资本设备上就业人数之增减,故真实所得随就业人数之增减而增减”这样又把收入(y)与就业量(n)联结起来。与第一步相结合,从而把消费与收入联系起来。
(三)讨论消费与收入等因素的关系,定义消费倾向(函数), c[,w]=x(y[,w])。
社会的消费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1)所得数量。 (2)客观环境因素。
1、工资单位之改变; 2、所得与净所得之差别; 3、资产的货币价值的变动; 4、时间贴现率;
5 、财政政策之改变; 6、个人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以上除工资单位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在短期内都不会有太大变动,所以对消费也不会有重大影响。因此,消费是真实所得的较稳定的函数。
(3)主观因素。
3
首先分析影响储蓄动机的因素,包括谨慎、远虑、计算、改善、独立、企业、自豪与贪婪。然后从其反面概括出直接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为享受、短见、慷慨、失算、炫耀与奢侈,等等。这些因素取决于制度、传统、资本技术设备等影响,而在短期内不易发生变化,即可看作既定量。这样,再一次证明了消费是收入的稳定函数,这里的收入当然是指现期的绝对收入水平。
(四)定义边际消费倾向。
dc[,w]/dy[,w]表示增加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比例。0〈dc[,w]/dy[,w]〈1,边际消费倾向呈递减规律,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当社会之真实所得增减时,其消费量亦随之增减,但后者之增减常小于前者。”
以上构成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主要内容,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 (五)由边际消费倾向推出乘数理论,说明边际消费倾向的递减,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均衡,导致失业,这又回到他分析的出发点。 基本框架
凯恩斯消费理论可以概括为总需求理论。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的主要对象是国民收入决定。依据凯恩斯理论,国民收入大小取决于经济中的总需求。总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但它比较稳定。因此,国民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投资的增加或减少会通过投资乘数引起国民收入的多倍增加或减少。进一步,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方向变动关系。而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流动偏好所决定的货币需求由交易、谨慎和投机三种动机引起,前两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高低,而后者则与利息 率呈反方向变动。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利润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这样,消费倾向、流动偏好、货币供给和资本的预期收益是说明总需求进而说明国民收入的因素。依据凯恩斯理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三大心理规律:
4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流动偏好陷阱和预期收益不足。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并且递减导致消费不足。在货币供给既定的条件下,流动偏好陷阱导致利息率较高,而资本的边际效率又因为预期收益不足而偏低,从而使得资本的边际效率很难超过利息率,这就使得投资不足。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导致总需求不足,从而出现经济萧条。为了实现充分就业,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为此,政府必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就是政府通过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增加总需求;通过乘数原理引起收入多倍增加。货币政策是用增加货币供给量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从而增加收入,但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因而货币政策效果有限,增加收入主要靠财政政策。
4、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达到一般均衡就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一般均衡论的结论告诉我们,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经济中存在一个价格体系,使得所有市场都处于均衡。如果这一价格恰好使得交换、生产以及交换与生产同时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则说明完全竞争市场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首先,从交换的角度来看,对于任意一个消费者而言,对应于既定的市场价格,为了寻求效用最大化,他所选择的两种商品的最优数量处于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比的组合点上,即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面对相同的价格,因而这意味着所有消费者消费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均衡时都相等。
其次,从生产方面来看,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每个厂商都将把生产要素投入确定在最优组合点上,即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要素价格比,即
同样,由于所有生产者面对的生产要索价格都相同,因而经济处于均衡时,任意两个生产者使用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同。
最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产量的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因而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相应的价格比。再从消费的角度来看,任何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时选择的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也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即
由此可见,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即完全竞争是有效率的。
5
5、简述菲利普斯曲线的内容 P309
(1)菲利普斯曲线是以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的名字命名的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是西方经济学家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重要工具。
(2)菲利普斯用实际数据证实,在货币工资变动与事业水平之间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关系,失业率越低,工资变动率越高,此为菲利普斯曲线的最初含义。
(3)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和索洛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重大改进和发展,使菲尔普斯曲线成为一种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图形,并得到广泛认可。其含义为当失业率降低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上升;反之,当失业率上升时,通货膨胀率会趋于下降。
(4)如果用π代表自然失业率,菲尔普斯曲线可表示为: π=-ε(μ-μ*)
ε是一个描述价格水平对失业水平的反映程度的参数
公式含义为:当时机失业率超过了自然失业率时,价格总水平就会下降,当实际失业率小于自然失业率时,价格总水平就会上升。
这种菲利普斯曲线的隐含前提是,价格决定于工资的变动。按照萨缪尔森的观点,价格总水平和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定时期内:通货膨胀率=工资增长率-生产率增长幅度。
(5)菲利普斯曲线还有一种形式,就是把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替代关系变成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替代关系。
上图表示,若产出缺口为正并且趋于扩大,通货膨胀率就越高;而当产出缺口为负时,通货膨胀率就会出现负增长。
(6)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明显的、持续的通货膨胀,但由于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大变动时期,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正在源源不断第转向非农产业,转向大中城市,对就业造成了巨大压力。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用菲尔普斯曲
6
线研究。菲尔普斯曲线描述的是西方国家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通货膨胀与失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6、简述失业的类型和原因 P306
(1)失业类型有两种:自愿失业和需求不足型失业(非自愿失业) (2)按照古典经济学观点,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工资可以自由波动,价格机制就会导致劳动力资源全部用于生产,从而不存在失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失业,就只能是自愿失业,即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宁愿不工作的一种状态。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两种。
(3)需求不足型失业也叫非自愿失业或周期性失业,是指劳动者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找不到工作的状态,或是指总需求相对不足,从而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
7
二、计算题 3选2 每题10分
1、在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I = 300亿元,政府购买G = 160 亿元。 求:(1)均衡国民收入。 (2)政府购买乘数。
(3)若政府购买增加到300亿元,新的均衡国民收入是多少。 解:(1)Y=C+I+G=100+0.8Y+300+160=560+0.8Y
得出0.2Y=560, 所以Y=2800亿元
(2)kg=1/(1-β)=1/(1-0.8)=5
(3)Y=C+I+G=100+0.8Y+300+300=700+0.8Y 得出0.2Y=700, 所以Y=3500亿元
3、假定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分别是0.6和0.4,劳动力和资本的年增长率分别为2%和5%。如果这个国家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要达到7%,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需要达到多高水平? 解:GA=GY-ΑGL-βGK =7-(0.6×2)-(0.4×5) =3.8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需要达到3.8%的水平。
8
三、论述 2题,每题15分
1、分析我国现在市场价格总水平,分析原因和调控方法 (应充分估计价格总水平调控难度)
从近10年的情况判断,国际市场价格通过进出口贸易、金融市场、市场信息和价格预期等多种渠道对国内市场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进而干扰我国的“防通胀”措施。未来5年间,国际、国内灾害性天气、突发性事件仍将频繁发生,加剧我国价格总水平的波动。如果调控不当,宏观经济出现“高增长、高通胀”的可能性较大。
“十二五”时期我国价格运行外部环境可能出现较大变化,内部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将有所增加,作用更加明显。如果调控不当,宏观经济出现“高增长、高通胀”的可能性较大,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同时,还要警惕“低增长、高通胀”的“滞胀”局面。
在国际上,虽然还有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但目前可以说全球经济已开始在调整中逐步恢复增长,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复苏较为强劲。据经济周期长波理论,到2015年左右,世界经济有望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因此,未来5年将是国际经济逐步复苏的过程。在国内,因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将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增速虽比“十一五”低,但相对其他发达经济体仍属偏高,而且这种调整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来说,是必需的,也非常值得。
无疑,从价格运行外部环境判断,支撑价格上涨的宏观经济环境依然存在,推动价格上涨的内生性因素有所增加,通胀的成因也更加复杂。
首先,生产资料价格将会延续涨势,部分生产资料价格甚至可能升幅还较大。2010年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比2001年累计上涨了44.7%,这主要与每年较快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关。“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结构调整、民生工程等均需要大量投资,必然带动煤炭、电力、钢材、水泥、铜铝等生产资料需求明显增加,其价格预计会延续上涨势头,煤电油运等部分时段甚至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其次,尽管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裕,市场供应充足,但这仅是偏紧状态下的供求平衡,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减少,大幅提高产量难度加
9
大,一旦遇到较大的天灾,脆弱的供求平衡很容易被打破,食品类价格面临持续上涨的压力。
再次,国家前期出台多项房地产调控政策,从供给、需求和抑制市场投机炒作等各方面挤压泡沫,但房价却难以真正下降,说明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镇人口快速增加,城镇土地和房地产市场需求确实庞大,加之受流动性过剩、市场投机炒作等因素影响,“十二五”时期土地和房价继续保持总体上涨趋势,而且由于国内众多城市实施“限购令”,一些刚性需求得不到释放,只能寻求租房,进而会推动房租、装修材料等居住类价格上涨。2001年至2010年,居住类价格年均上涨3.15%,预计“十二五”时期居住类价格年均上涨幅度要超过4%,5年累计上涨将超过20%。
另外,由于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内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能源资源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部分公用事业和服务价格呈明显上涨趋势,成本上涨的趋势比较明显。例如目前我国劳动力供给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工资快速增加将是长期现象。2000年至200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工资或工薪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7.64%、19.35%,按照国家有关“居民工资翻倍”计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工资或工薪收入年均增长至少都要超过20%。
与此同时,我国资源要素价格改革仍比较滞后,资源价格市场化程度不高、价格构成不完善、比价关系不合理,致使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的目标,近年来我国积极稳妥推进能源资源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其价格处于不断上升过程中。2009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品出厂价累计分别比2003年上涨了83.2%、80.7%、16.8%、29.0%、30.7%。“十二五”期间,为进一步推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不可避免地推动部分公用事业和服务价格上涨,从而带动烟酒及用品、衣着类等下游行业价格上涨。
随着我国经济更多地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际市场价格通过进出口贸易、金融市场、市场信息和价格预期等多种渠道对国内市场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而且,美欧等经济发达体的宏观经济走势以及所出台的政策措施,都会深刻影响我国的市场价格波动以及政策措施。而国际、国内灾害性天气、突发性事件将加剧国内价格总水平的波动,进而干扰我国的“防通胀”措施。同时,从近
10
10年的情况判断,未来5年间国际、国内灾害性天气、突发性事件仍将频繁发生,加剧我国价格总水平的波动。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在此提出三点政策建议。
其一,以经济结构调整为战略重点,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是稳定未来价格总水平的长久之策。
其二,重视农业生产和流通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降低农产品流通环节费用,从稳定农产品价格出发管理好未来的通胀预期。
其三,着眼于解决体制机制根本性问题,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例如进一步完善生产要素和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化政策环境,将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积极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体制等改革置于改革领域的前列等等。
2、在微观层面,论述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完全竞争市场如何实现均衡)
(理性中的抉择——政府干预市场的合理边界)
(一)宏观层面:政府干预应当是适度的干预
“在当今社会,如果没有政府的作用,那么要形成错综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网络是不可能的。”[19]当然,这种干预,必须建立在对市场充分尊重的基础之上,任何背离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干预,只能阻碍乃至破坏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所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与任何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没有放弃运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经济一样,在我国体制建构与健全过程中,政府也从未放弃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预;只不过,由于我国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计划垄断权力的阴影还时有显现,导致在具体实践中政府干预权的经常异化与多次错位。因此,要保证政府干预权力的合法与有效,就必须通过制定体现这种干预权的经济法来加以保
11
障。也就是说,必须要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政府对市场干预的合理边界。当然,要非常明确地界定这个边界是困难的,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把握:
1.政府干预的范围
现代市场经济是“混合经济”,既存在市场失灵也存在政府失灵。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因而需要政府干预,政府干预范围似乎是市场失灵的范围;然而,政府干预并不当然有效,政府失灵却是一种常态,尤其在我国,政府失灵往往多于市场失灵。现实表明,我们并不能逻辑证成市场和政府会自然的优势互补,相反,如果对政府缺陷认知模糊,无效的政府干预反而会助长市场失灵,扭曲市场机制,阻碍经济发展。因此,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是在不完善的市场与不完善的政府以及二者之间不尽完善的组合之间的选择,政府干预市场的范围,既受市场失灵的影响,也受政府失灵的限定。在我国的具体国情下,具体说来,市场能够自我解决的,就由市场去解决;市场不能解决的,交由社会自治组织去解决;只有市场与自治组织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才由政府去解决。也就是说,政府一方面应当努力创造市场的良好外部环境,放弃主动干预,谨慎小心,只对市场溢出效应和市场失败现象进行控制与治理;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自身建设,坚守有限理性,弘扬经济民主,实现对公益性与共益性这些法律正义的摄入与统合。
2.政府干预的手段
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梳理中,有学者适时提出了适度干预原则。[20]该原则认为政府一方面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对经济生活进行过多干预,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放弃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所谓适度,“既包括干预范围的适度,也包括干预手段的适度。”[21]作为政府在经济自主和国家统制的边界条件或者临界点上所作的一种介入状态,适度干预“不仅反映了政府对自己能力局限性的认识,而且要求政府在干预市场时应当充分论证,合乎理性,使国家干预成为理性自然的产物”[22]。虽然实践中政府干预的手段可以表现为行政方式,也可以表现为法律方式,但既然“公权力本身并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它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保护每个人的私权利”[23],那么,政府就应当从全能政府转向有限政府、从神秘政府转向阳光政府、从任性政府转向诚信政府、从权力政府转向责任政府;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目前中国不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仍然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政府干预权存在严重的合法性危机,而合法性是适度干预原则对政府干预的最基本要求,因而,政府需要积极转变职能,不断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
12
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在介入市场时必须以法治为前提,主要通过法律的方式而不是政策的方式来干预市场,从而有效避免干预的随意性与非法性。
(二)微观层面:我国政府如何干预产业发展
一般均衡论的结论告诉我们,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经济中存在一个价格体系,使得所有市场都处于均衡。如果这一价格恰好使得交换、生产以及交换与生产同时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则说明完全竞争市场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和谐产业发展中,政府干预市场,实质就是对产业活动进行援助或管制,其目的旨在弥补市场失灵。既然我们从宏观层面上已经论证了政府干预市场的边界,那么,在产业层面上,我们就应当由原有主要依靠政策手段干预转向主要依靠法律手段干预,将经济法的适度干预原则化约成具体的操练规则,明确划定政府干预市场的边界。
1.干预前提:有机契合授权与限权,规范政府和谐产业发展的行为。 现代经济法视域中的政府干预,是建立在有限理性这一哲学认识基础之上的。既然认知到政府失灵存在的必然,因此,在政府对产业发展实施干预的时候,一方面我们需要对政府予以授权,允许其通过制定相应的产业法律或政策,主要以诱导的方式但不排斥有时是直接介入的方式来干预社会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和产业内部的配置过程,以修正失败的市场功能,弥补市场的缺陷。同时,更重要的在于,我们也要对政府本身进行干预,谨慎求证其干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防止其权力滥用。
经济法既是一部政府干预法,也是一部干预政府法,而在当代中国,干预政府显然更为重要。所以,对政府在制定与实施和谐产业发展的干预行为时要给予法治的约束,限制政府的行政权力,不能由其任性而为;要重力改革政府管制政策的实施路径,借助《反垄断法》、《宏观调控法》等经济立法的方式打破业已存在的区域封锁、市场分割和不合理的行政壁垒,实现资源在各地区、部门和行业之间的合理流动。“法治是用来保护市场免受任意的政府行为的干预,并对政府权力范围加以限制。”[24]“只有控制政府的权力,使之处于法律结构之中,政府才不至于扭曲市场、破坏市场秩序”[25],这不仅是法治国家的意旨所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中民主法治的实质与体现,其意义重大。
2.干预方式:采用动态与静态的手段,实现产业政策的法治化。
13
在和谐产业发展中,政府干预的方式应当静态与动态结合,定量与定性配套。政府在干预产业发展中,一方面通过静态的干预手段,以制定经济法律的形式对和谐产业发展加以规范与引导,也就是将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监督切实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产业政策一旦上升为法,就不再是政府意志,而是国家意志、全民意志。即使是政府的有关规定或行为与法相抵触,也必须以法律为准,服从法律的要求”[26]。因此,法治化后的产业政策具有更强的规范性和强制性,更能切实保障政府干预的合法与有效。具体来说,产业经济立法中要实现“四化”,即: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监督主体法律化;产业政策主体行为确定化;产业政策实施手段的法律化;产业政策的法律责任明晰化。[27]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产业政策都需要采取法律的形式,但大部分基本的、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政策还是要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另一方面,通过动态的干预手段,根据经济情势的需要以政策的形式对产业发展进行及时干预,以减少突如其来的经济变化可能给产业发展带来的危害,待时机成熟时,再将这些产业政策上升到法律高度,通过法制的形式来和谐产业发展。同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将政府干预的定性与定量的配套结合,充分考虑在有的情况下,政府在和谐产业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个定量的问题,比如对产业技术引进的定量控制,对新兴科技产业的定量控制等。
3.干预内容:完善产业结构法律体系,重视产业组织法律建设。 建国以来,我国的产业政策及其法律主要集中于产业结构方面,产业组织方面的规定凤毛麟角。[28]这种现状是不利于和谐我国产业发展的。因此,政府干预应当在法治的限度内有所作为。
一方面,需要认识到现阶段我国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所以要积极完善我国产业结构法律体系,巩固和发展基础产业,保护和扶植战略产业,调整和援助夕阳产业,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法》、《基础工业发展法》、《农业促进法》、《产业创新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法》等,“为高技术产业发展开辟融资渠道,对一些关键领域的技术研发提供政府资助,对科研成果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在财税方面给以优惠等”[29],积极鼓励产业创新,建立并完善技术中介市场法律制度,扩大产业创新的波及效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需要认识到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组织法十分稀缺,有待进一步加强立法。产业组织问题一直是中国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制定一些基本的产业组织法,并通过加大扶持幼稚产业组织和战略性产业组织的力度,在税收、财政、金融等
14
法律制度中予以适当倾斜性照顾,培养与增强这些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其动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型公司和企业集团,以抵消贸易自由化对这些企业带来的不利冲击,尤其是要支持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中竞争力较强的战略性产业组织尽快扩大规模。当然,这种扶持是有条件的,不是协助其逃避市场竞争的压力,而是根据其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度给予适度的援助。
4.干预绩效:高效配置社会资源,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在我们梳理了和谐产业发展中政府干预的前提、方式与内容后,我们还需要考证政府的适度干预所带来的最终绩效,毕竟这才是检验政府干预是否经济的根本指标。当我们由原有主要依靠政策手段干预转向主要依靠法律手段干预后,我们必须要审视政府对产业活动的此种干预或引导是否有利于建构产业和谐发展的制度环境,消除对公平竞争的限制和障碍;是否有利于纠正市场失灵,使资源能够在市场机制调节下有效地进行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配置,从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是否有利于活跃产业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只有依赖于“三个有利于”,才能判断政府干预市场的边界是否合理有效。
同时,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随着经济的扩张,资源的供给弹性发生变化,资源供给也势必会出现结构性短缺,迫使生产结构服从约束资源使用效率的“短边规则”。因此,政府在和谐产业发展时,应当采用循环经济的思想指导产业转型,综合运用税率等法律调控手段限制或保护、促进某些产业的发展,合理规划产业布局,[30]矫正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分离的情形,强调《清洁生产法》、《鼓励和发展环保产业条例》等环境资源法律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推动清洁生产、环保产业和生态经济的发展,注重调适生态社会关系,注重引入绿色关怀,从而充分实现社会效益、产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市场并非完美无缺,政府并不优于市场,经济与社会的基本正义与良性秩序需要政府与市场共同携手方能实现。经验表明,背离市场的产业调节,不仅难于取得理想的绩效而且也越来越难以得到产业部门的支持和响应;而单纯依靠市场
15
机制也尚不足以对失衡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31]所以,和谐产业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于市场与政府行为的双重影响,只有准确定位政府干预产业发展的前提、方式、内容与绩效,才能切实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