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泄水建筑物消能研究
2020-04-13
来源:易榕旅网
第1期 2012年1月 广东水利水电 GUANGD0NG WATER RES0URCES AND HYDROPOWER No.1 Jan.2Ol2 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泄水建筑物消能研究 黄善和 ,黄智敏 ,钟勇明 ,何小惠 ,陈卓英 ,付 波 (1.广东省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广东乐昌 512200; 2.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35) 摘要: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处河道狭窄,枢纽工程泄水建筑物(溢流坝和放水底孔)平面布置基本占据了坝址河床面 宽度,且溢流坝的泄洪落差和单宽流量较大,电站尾水出水口靠近溢流坝,因此,溢流坝和放水底孔泄洪安全是枢组工程的 关键技术问题。通过水力模型试验研究,对溢流坝和放水底孔消能工体型进行了优化,改善了其运行水力特性,妥善解决 了其泄洪消能防冲的问题。 关键词:溢流坝;放水底孔;宽尾墩;差动式挑流鼻坎;扭曲挑流鼻坎;消能;模型试验 中图分类号:TVl3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112(2012)01—0020—05 1概述 1)溢流坝布置在坝址河道中间,共分为5孔,每孔 净宽为12m,中墩和边墩厚为3m,溢流坝段总宽度为 1.1工程概况 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以防洪为主,结合发电、 灌溉、供水、改善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 程,坝址位于广东省乐昌市境内的北江一级支流武水 78m。溢流坝堰顶采用双胸墙与弧形闸门共同挡水的 型式,溢流堰顶高程为134.8m,单孔孔口尺寸为12m (宽)×10.7m(高);初设方案的溢流堰面(WES)曲 线方程为Y=0.034 108x 跖,下接1:1的陡坡段,陡坡 段下游接半径R=26m的反弧段,反弧段挑流鼻坎挑 角为32。,出口断面高程为116.95m;溢流坝两侧边墙 由桩号为0+040.92断面以5.41。收缩角往下游收缩, 乐昌峡河段内。枢纽工程的正常蓄水位为154.5m,设 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P=1%),校核洪水为 1 000年一遇(P=0.1%),枢纽工程水库总库容为 3.439亿m’。 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泄水建筑物主要由溢流坝和 放水底孔等组成(见图1)。 至挑流鼻坎出口断面(桩号0+061.5)的宽度为 68.1m(见图2)。 。 里! !Q …f. 『 …l『 1 l _r 1 1 l 1 垒:星 l…l …l lII …l l …l …1 l 8仝。 耋 ’ (a)平面图 (单位:m) (b)剖面图 图1 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平面布置示意 图2溢流坝初设方案布置示意 收稿日期:2011—11—21 作者简介:黄善和(1965一),男,工程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 ・20・ 2012年1月 第1期 黄善和,等: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泄水建筑物消能研究 No.1 Jan.2012 2)放水底孔布置在溢流坝段左侧,其作用主要是 在溢流坝堰顶(高程为134.8m)以下水位泄洪放空水 库和排沙,但在特殊运行工况下,放水底孔与溢流坝共 同承担泄洪。放水底孔进口底板高程为110.0m,洞身 段断面尺寸为3.2m×6.4m(宽×高),底孔出口断面尺 寸为3.2m×5.5m(宽×高),在出口处设置一扇弧形工 作门;底孔出口后接长为20.77m的明渠段,明渠段桩 号0+047.73断面处由宽3.2m渐扩至出口断面4.5m, 出口段挑流鼻坎曲率半径R=20m、挑射角为25.842。, 挑坎出口断面高程为112.0m(见图3)。 T●,●● (单位:m) (a)平面图 (b)剖面图 图3放水底孑L设计方案体型示意 坝址附近两岸地形对称,河谷呈“V”形,河道呈微 弯、断面狭窄,河床面高程约为90.0~92.0m。坝址两 岸和河床的弱风化岩体埋深较浅,河床弱风化带上界面 埋深约为1.6~8m,弱风化岩厚约为3~5m,往下为微 风化基岩。河床基岩较新鲜坚硬、强度较高,岩体完整 性较好。 1.2工程主要特点 1)拦河坝最大坝高约为83m,溢流坝泄洪最大落 差和单宽流流量分别约为50m和142m /(s・m),溢流 坝属高水头、大流量泄水建筑物。 2)坝址处河道狭窄,枢纽工程的泄水建筑物(溢 流坝和放水底孔)平面布置基本占据了坝址河床面宽 度,其泄洪挑射水舌易对下游河道两岸坡造成冲刷 破坏。 3)电站尾水出水口上边缘距离溢流坝出口断面约 为160m,溢流坝挑射水舌易对电站出水口区域产生冲 刷影响。 1.3水工模型设计简介 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溢流坝和放水底孔水工模型 按佛劳德准则设计为正态,模型几何比尺L,=60。坝址 下游河床动床模型设计中,选择河床弱风化基岩抗冲流 速V=7~8m/s、微风化基岩抗冲流速V=10~12m/s。 由伊兹巴什公式D=V2/K ̄(式中:D为散粒体粒径,111; 为基岩抗冲流速,m/s;K为系数,一般取5—7,本文取 K=6),可计算出弱风化基岩的模型冲料散粒体粒径 D =2.3—3.0era,微风化基岩的模型冲料散粒体粒径 D =4.7—6.7cm。溢流坝下游河道模型动床范围为溢 流坝出口至电站出水渠未端(桩号约为0+330)。 2溢流坝消能试验成果 2.1初设方案消能工试验及优化基本思路 溢流坝初设方案消能工试验研究成果可参见文献 [1]。针对初设方案存在的问题,溢流坝消能工采用了 以下的修改和优化思路(见图4): ●●L 董J (a)平面图 图4溢流坝推荐方案布置示意 1)在满足溢流坝泄流能力要求的前提下,将溢流 堰面曲线方程修改为Y=0.03x。 ,以减小堰面的负 压值。 2)借助现有溢流坝工程宽尾墩的研究成果,改善 审吉 初设方案各中墩末端区域的流态,同时增加溢流坝下游 ∞N。+(】 削 反弧段泄流的掺气和消能率。面 3)为了避免或减轻溢流坝挑射水舌对下游河道两 IE.卜寸0+0 图 岸坡的冲刷,溢流坝下游出口断面需进一步缩窄。为了 减轻溢流坝高速泄流对收缩边墙产生急流冲击波的影 响,经模型试验比较和优化之后,溢流坝两侧边墙从桩 号0+017开始,采用分两段收缩方式收缩至溢流坝出 口断面,出口断面由68.1m缩窄至60m。 4)为了减轻溢流坝泄洪对下游河床和电站出水口 区域的冲刷影响,一方面在满足坝基安全的前提下,尽 量减小溢流坝挑射水舌的挑距,使坝下游河床冲刷坑尽 量往坝址前移,减轻挑射水舌对电站出水口区域的冲刷 破坏;另一方面增加挑坎挑射水舌的竖向和纵向拉开扩 散,增大挑射水舌在空中的碰撞、掺气和消能,尽量减轻 下游河床的冲刷深度。 2.2溢流坝消能工推荐方案 参考有关工程研究成果和经水力模型试验比较,溢 ・2】・ 一● ● 2012年1月 第1期 广东水利水电 流坝消能工采用了“宽尾墩+扩散式梯型差动式挑流 空中的碰撞、掺气和消能,明显减轻了水舌对下游河床 的冲刷(见图6)。 鼻坎”的方案: 1)各闸孑L中墩下游端设置宽尾墩(桩号为0+017 ~3)差动式高坎平面布置前窄、后宽,使低坎水流形 成窄缝式收缩状水流,且高坎两侧坡面坡度放缓至1:1, 使高坎侧坡面保持为正压状态,明显改善了高坎的抗空 化性能。 0+028):宽尾墩首端闸孔的断面宽度B =12m(墩 厚为3m,桩号为0+017)、末端断面宽度B,=9.7m(墩 厚为5.3m,桩号为0+028),宽尾墩闸孑L断面收缩率叼 =B /B =0.808(见图4)。 4)扩散式梯形差动式挑流鼻坎高、低坎挑角分别 为20。和0。,挑射水舌的挑距明显缩短(见表1),坝下 游河床冲刷坑往坝址前移,但由于差动式挑坎大大减轻 2)溢流坝反弧段挑流鼻坎采用抗空化性能良好的 扩散式梯形差动式挑流鼻坎(见图4~图5):①高坎反 弧段曲率半径R=35m,出口挑角为20。;高坎始起断面 了下游河床的冲刷坑深度,在各级洪水流量泄流运行条 桩号为0+047.42、宽度为3.5m,出口断面宽度为6m (桩号为0+059.39)、高程为115.61m;高坎两侧面坡 度为1:1;②低坎为水平挑坎,高程为113.5m,挑角 为0。。 图5 扩散式梯形差动式挑流量坎布置示意 2.3溢流坝挑射水舌和下游河道冲刷特性 1)溢流坝泄流进入宽尾墩区域之后,宽尾墩两侧 导墙区域水深逐渐壅高,至墩末出口断面形成两侧高、 闸孔中心区域低的凹型水冠状;宽尾墩改善了原流线型 闸墩末端区域水流脱壁、水花飞溅的不良流态,且宽尾 墩末端下游局部区域为无水区域,有利于反弧段水流的 掺气;相邻两闸孑L泄流在宽尾墩未端下游交汇后,形成 高而窄的水冠状水舌跃起,往下游挑射,大大增加了挑 射水舌在空中的碰撞、掺气和消能(见图6)。 射 图6溢流坝泄流流态示意 2)差动式挑流鼻坎和宽尾墩的联合运用,宽尾墩 后和挑流鼻坎形成多层次的挑射水舌,增大挑射水舌在 ・22・ 件下,溢流坝下游河道冲刷坑上游坡度i<1:4_l-2],满 足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 5)由于溢流坝挑射水舌挑距减短和冲刷坑深度减 小,明显减轻了对电站出水渠区域的河床冲刷,坝下游 河床冲刷范围只限于电站出水渠右导墙上游区域,导墙 下游出水渠河床为冲刷坑冲渣淤积区¨I2 J。 表1溢流坝挑射水舌特性 洪水库水 下游 泄流量 水舌挑距/m 水舌下游入水 频率位z 水位 Q 断面宽度/m P/%/m /m /(m .s一 )初设方案推荐方案初设方案推荐方案 注:①水舌挑距是以水舌外缘与下游高程为95.0m交汇处 量测;②水舌下游入水断面宽度是以水舌与相应下游水位交汇 处量测。 3放水底孔消能试验成果 3.1 挑流鼻坎初设方案试验及修改思路 在各级库水位泄流运行时,放水底孔挑流鼻坎挑射 水舌的下游人水区域主要落在下游河道左岸坡区域 (见图7),对左岸坡会产生较明显的冲刷和淘刷,危及 工程的安全运行。为了避免放水底孔挑射水舌对下游 河道左岸坡的冲刷,其挑流鼻坎体型修改思路为: 1)将挑流鼻坎两侧直线和折线边墙修改为扭向下 游河道中心区域的圆弧曲线边墙,圆弧曲线边墙选择原 则为,在水库正常蓄水位(Z=154.5m)运行条件下,放 水底孔挑射水舌的下游入水区域不超过溢流坝中心线, 避免挑射水舌入水区域下游水流对河道右岸坡冲刷。 2)尽量增大挑坎出口断面宽度,减小挑坎出口断 面的单宽流量。 3)调整挑坎出口断面的挑射角,尽量使挑坎挑射 水舌的下游入水区域分散拉开,减轻下游河床的冲刷。 2012年1月 第1期 黄善和,等: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泄水建筑物消能研究 No.1 Jan.2012 图7初设方案放水底子L挑射水舌位置示意 3.2挑流鼻坎优化方案试验 3.2.1方案布置 经多方案的修改比选,得出放水底孔出口挑流鼻坎 段体型的优化方案为(见图8): I lj\ I}{ /\、 。 (a)平面图 (b)剖面图 图8 放水底子L挑流鼻坎推荐方案体型示意(单位:m) 1)以放水底孔下游桩号0+052.28断面为挑坎反 弧段的起始断面,挑坎反弧段曲率半径R=25m,挑坎 反弧段左侧以圆心角0=35。往下游延伸至A点。左边 墙平面位置由桩号为0+047.73以半径R=45m往下 游延伸,形成左侧圆弧边墙;右边墙平面位置由桩号为 0+047.73以半径R=40m往下游延伸,交汇于反弧段 桩号0+060断面C点,该断面右边墙的挑射角0= 18。。 2)右边墙出口C点(桩号为0+060)以斜直线连 接反弧段的左边墙线A点,左边墙圆弧曲线交汇于AC 连线B点,为左侧圆弧曲线边墙与反弧段挑坎出口断 面的交汇点,反弧段左边墙挑射角为25.7。。 因此,优化方案的放水底孔下游出口挑流鼻坎段为 等半径(R=25m)、变挑角(左边墙挑角为25.7。、右边 墙挑角为18。)的扭向下游河道中心区域的圆弧曲线边 墙的斜向高、低挑坎。 3.2.2挑流鼻坎段流态和挑射水舌 优化方案放水底孔挑流鼻坎的挑射水舌试验成果 见表2和图9。试验表明,在库水位为125.0~144.5m (汛限水位)泄流运行时,挑射水舌下游入水断面左边 缘距离放水底孔原左边墙线(内边墙)约为12~18m, 明显减轻了对下游河道左岸坡的冲刷。 3.2.3下游河道冲刷特性 1)在库水位Z=125.0~144.5m、闸门全开单独运 行时,放水底孔下游河床冲刷坑底高程约为84.0~ 82.0m,冲刷坑上游坡度i=1:3.67~1:6.38,冲刷坑对 下游河道左岸坡稳定的影响较小,下游河床冲刷状况可 以满足工程安全运行的要求(见表3)。 表2放水底子L泄流挑射水舌参数 说明:水舌挑距是以水舌外缘与下游95.0m高程交汇处计 图9推荐方案放水底孔挑射水舌位置示意 表3放水底子L下游河床冲刷特性 说明:冲刷坑深度 是以河床面高程为90.0m到冲刷坑底 高程进行计算。 ・23・ 2012年1月第1期 广东水利水电 No.1 Jan.2012 2)放水底孔与溢流坝联合运行时,其下游河道水 时,大大减轻了下游河床的冲刷,满足了工程布置和安 位相应大于放水底孑L单独运行的下游水位,放水底孔挑 射水舌对下游河床冲刷程度相应减轻;随着溢流坝泄洪 流量的增大,放水底孔泄洪流量所占的泄洪总流量的比 例越来越小,因此,放水底孔泄洪对下游河道冲刷的影 响逐渐减小,放水底孔与溢流坝联合运行是安全的。 4结语 全运行的要求。 3)放水底孔出口段采用圆弧曲线边墙、等半径和 变挑角的斜向高低挑坎之后,妥善解决了其下游挑流消 能防冲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智敏,何小惠,钟勇明,等.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溢流坝 1)溢流坝设置了分段收缩边墙、宽尾墩、扩散式梯 泄洪消能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5):18—22. [2] 华东水利学院.水工设计手册(第6卷・泄水与过坝建筑 物)[M].北京:水利电力水利出版社,1982. [3] 黄智敏,何小惠,钟勇明,等.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水工模 形差动式挑流鼻坎等工程措施,改善了溢流坝泄流流 态,妥善解决了溢流坝泄洪消能的问题。 2)模型试验推荐的溢流坝扩散式梯形差动式挑流 鼻坎,具有抗空化性能良好、挑射水舌扩散和消能特性 好、施工方便等特点,在减小溢流坝挑射水舌挑距的同 型试验研究报告[R]。广州: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9. (本文责任编辑王瑞兰) (上接第14页) 桩后无填土,桩基按照悬臂桩进行计算,每条桩的挡土 察,认真听取专家意见,进行科学决策,在岩土工程技术 宽度偏于安全可以取桩间距d=3.9m。计算出桩的水 平弯矩,对桩的水平承载力进行评估。这种计算简化较 多,更精确的计算可以采用有限元等数值方法进行计 算。 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创新,特别是针对坝肩边 重要问题,都设置科研攻关专题,工程实践也较为成功, 为圆满完成工程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坡、库区滑坡体治理、地下洞室群稳定分析、坝基处理等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桩基设计时,不仅要考虑 垂直承载力,也要对水平承载力进行验算,方可保障建 筑物的安全。 6结语 [1]罗子波,彭影,王著杰,等.广东省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初 究院,2009. 步设计报告[R].广州:广东省水利电力规划勘测设计研 [2] 广东省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总指挥部.乐昌峡水利枢 在乐昌峡水利枢纽建设工程中,遇到了众多岩土工 纽拦河坝坝肩边坡开挖和防护专家咨询会[R].韶关:广 东省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总指挥部,2009. 探讨[R].广州: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 1. 程问题,是影响枢纽工程建设的重大技术难题。为确保 经济、合理解决这些岩土工程问题,除了进行周密的计 算分析和论证外,还多次召开技术会议,结合项目法人、 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意见,不断完善专项技术方案, 并对重要、重大的问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到施工现场考 [3] 杨光华,张玉成,钟志辉,等.边坡稳定性分析中若干问题 (本文责任编辑马克俊)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