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12幼儿园预防儿童伤害和急救技能知识培训记录

2021-12-21 来源:易榕旅网


幼儿园预防儿童伤害和急救技能知识培训记录

培训内容 培训时间 参加人员 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卫生防护 2020年9月8日 全体幼儿教师 培训地点 主讲人 记录人 教师办公室 一、幼儿园卫生操作指南 (一)清洁与消毒。 培 训 记 录 1.做好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应当保持环境整洁卫生,每天定期消毒,并做好清洁消毒记录。对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桌子、凳子、扶手、门把手等),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 2.当出现人员呕吐时,应当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或有效的消毒干巾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消毒,清除呕吐物后,再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剂或含氯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处理。 3.加强餐(饮)具的消毒,餐(饮)具去残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钟;或采用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或采用有效氯含量为250mg/L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消毒后应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4.保持衣服、被褥、座椅套等纺织物清洁,可定期洗涤、消毒处理。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

5.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待用。 6.当有疑似或确诊病例出现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 (二)通风换气。幼儿园内应当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也可采用机械排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未使用空调时应关闭回风通道。 (三)洗手设施。确保场所内洗手设施运行正常,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有条件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四)垃圾处理。加强垃圾的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加强垃圾桶等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 (五)设立应急区域。建议在幼儿园设立应急区域,当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及时到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其他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六)健康宣教。在场所内显著区域,采用视频滚动播放或张贴宣传画等方式开展防控健康宣教。 培训效果评价

幼儿园预防儿童伤害和急救技能知识培训记录

培训内容 培训时间 参加人员 食物中毒的症状及自救措施 2020年9月25日 全体幼儿教师 培训地点 主讲人 记录人 教师办公室 一、食物中毒症状 常见症状: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等。 危害:上吐下泻、脱水症状(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培 训 记 录 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严重时休克。 二、食物中毒怎么办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千万不能惊慌失措,应冷静的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服用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一)催吐 试用情况:1~2小时内中毒 催吐方法:取食盐20g加开水200ml溶化,冷却后一次喝下; 鲜生姜100g捣碎取汁用200ml温水冲服。 变质的荤食品催吐方法: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有的患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二)导泻

如果病人服用食物时间较长,一般已超过2~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三)解毒 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取食醋100ml加200ml,稀释后一次服下,采用紫苏30g、生甘草10g一次煎服。 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食物中毒: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饮料灌服。如果经上述急救,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治疗。 三、注意事项 (一)购买和食用包装食品时,注意查看食物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单位。 (二)加工、贮存食物时要生、熟分开,隔夜食品在食用前必须加热煮透。 (三)烹调食物和进餐前要注意洗手。接触生鱼、生肉和生禽后必须再次洗手。 (四)进餐后如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要立即自行救治。 培训效果评价

幼儿园预防儿童伤害和急救技能知识培训记录

培训内容 培训时间 参加人员 幼儿眼睛进入异物的急救措施 2019年10月14日 全体幼儿教师 培训地点 主讲人 记录人 教师办公室 俗话说:“眼里揉不得沙子”。眼睛里一旦进入异物,会很难受。眼中异物最常见的是灰尘、沙子、铁屑、煤屑等很小的物质。它往往贴附在眼球表面或藏于眼睑内,会引起不适,产生不培 训 记 录 同的眼磨痛、刺激症状。 一、眼内异物的临床症状 1.如异物只在角膜表层,磨痛明显,怕光,流泪;但异物取出后不留瘢痕。 2.如果异物较大而深、损伤角膜较多,易形成角膜炎、角膜溃疡,眼痛加重,眼睑红肿,怕光,流泪加重,视力下降,角膜形成白斑,重者溃疡穿孔,预后较差。 3.如细小煤屑、玻璃、砂石等长期留在角膜,不起化学作用,可不产生显著症状;如为金属性异物如铜、铁等,则可引起化学反应,在周围角膜组织上形成一坏死区,并有铁锈沉着。 二、应急措施 1.当灰沙、昆虫、铁屑等进入眼内,万勿用手揉擦眼睛,以免异物擦伤眼球或陷进组织,造成视力障碍或失明。应轻轻将上眼皮向前拉,使眼皮和眼球之间有一点空隙,让泪水向下冲刷,有时

几秒钟后即可将异物排出。 2.如果异物在眼球或上眼睑内,可让患者眼睛向下看,将上眼皮翻起,用棉签蘸上眼药水或盐水将异物取出;如果异物在眼球或眼睑下边,用手扒开眼睑即可发现异物,可以方便取出;如果找不到异物,而异物感却很强,则可能是异物嵌入了角膜(黑眼珠)上。这时就应该去医院请医生处理,切忌用指甲、火柴梗或铁丝等胡乱挑剔,以免造成更大的损伤和将病菌带入引起发炎。 3.如果进入眼内的异物是石灰、强碱、强酸或是洗洁精等有刺激性的物质时,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仔细冲洗15分钟,然后请医生处置。 培训效果评价

幼儿园预防儿童伤害和急救技能知识培训记录

培训内容 培训时间 参加人员 气管道异物阻塞的应急措施 2019年10月30日 全体幼儿教师 培训地点 主讲人 记录人 教师办公室 根据国内资料分析,由意外损伤造成的死因中主要为意外窒息,占婴儿意外死亡中的90%,而导致窒息的主要原因就是气道异物阻塞,使孩子的呼吸完全不能进行。因此,意外一旦发生几乎没培 训 有入院急救的机会。 婴幼儿发生气道异物阻塞,马上送医院抢救可能时间不够,因此,教师首要做的是进行应急处理,为送孩子去医院争夺时间。由此可见,幼教老师能掌握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气道异物阻塞的紧急处理措施 1.鼓励孩子大声咳嗽:引起窒息的异物多卡在喉咙,特别像薄 记 录 膜、果冻类异物,通常只有部分被吸入喉腔,还有部分在声门外,这时鼓励幼儿大声咳嗽,有时可将异物咳出。 2.让孩子俯倾并拍背:如怀疑异物吸入幼儿气道,应将其上身前倾60度,俯卧于抢救者的臂肘上,头部下垂,抢救者用手用力拍打其背部,借助重力,促使异物排出。 3.挤压腹腔喷出异物:有时咳嗽后,气体咳出而不能吸入,肺内气体渐少,咳出气流很小,这时需借助压腹和膈肌上升的冲击力,加大咳出的气流,将异物喷出。做法是让患儿站立前倾,抢

救者在其后用双手重叠拢在患儿上腹部,冲击性挤压,使其腹压增高,膈肌抬高,加大胸腔压力,促使肺内产生强大气流将异物从气管内冲出。 4.阻塞缓解心肺复苏:如果异物去除,阻塞缓解,但病人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二、预防气道异物阻塞的注意事项 不要给幼儿玩钮扣、钱币、玻璃球、橡胶嘴及较小的玩具;幼儿不宜吃整粒的炒豆、瓜籽、花生米、榛子、松子、蚕豆等食物,更不能带壳给孩子玩,吃前大人应剥皮去壳并将果实砸碎;吃果冻不能整块吞入口内,要将其在碗内切碎分成小块再吃;有的家长对拒服药物的孩子,采取捏着鼻子灌药的办法,这也是非常危险的:捏住鼻子,幼儿用口喘气,极易将药水吸入气道;孩子吃东西时不要跟他说话,更不要惹他哭、逗他笑,以免食物被误吸。 培训效果评价

幼儿园预防儿童伤害和急救技能知识培训记录

培训内容 培训时间 参加人员 烫伤的症状及处理措施 2020年11月6日 全体幼儿教师 培训地点 主讲人 记录人 教师办公室 烫伤是由高温液体、高温固体或高温蒸气等所致的损伤,属于常见病。临床上一般分为三类,即轻度烧伤、中度烧伤、重度烧伤等,烫伤多见于儿童。烫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红肿、水疱,培 训 记 录 以及疼痛,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若治疗不及时,容易造成瘢痕增生、感染,严重者可导致休克。 一、烫伤的分类 (一)一般根据烫伤程度分为四类。 轻度烫伤:面积在9%以下的二度烫伤。 中度烫伤:总面积在10%~29%之间的二度烫伤,或三度烫伤面积不足10%。 重度烫伤:烫伤面积在30%~49%,或三度烫伤面积在10%~19%之间,或烫伤面积不足30%,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全身情况较重或已有休克;较重的复合伤;中、重度吸入性损伤。 特重烫伤:总面积在50%以上;或三度烫伤面积20%以上。 (二)一般根据损伤深度不同可分为四类。

一度烫伤:伤及皮肤颗粒层。 浅二度烫伤:伤及真皮浅层,保留部分生发层。 深二度烫伤:伤及真皮深层,残留部分网状层。 三度烫伤:伤及皮肤全层,甚至深部骨骼、肌肉。 二、烫伤的病因 烫伤的病因种类繁多,主要与热油、热汤以及热蒸汽有关。好发人群是婴幼儿、老年人、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以及皮肤感觉功能障碍的患者。同时热熨斗、热灯泡、热的厨房用具、摩托车排气筒,以及冬天用的暖手宝、热水袋等热物体也会诱发烫伤。 1.热油:油温是相对较高,如果被滚烫的油烫伤皮肤后,很容易导致皮肤坏死甚至感染。 2.热汤:热汤温度较高,容易引起人体皮肤不耐受,从而引发一系列烫伤症状。 3.热蒸汽:不小心碰到了这些水蒸气碰到皮肤也会继续液化,由于水蒸气液化的时候会放出大量的热,就首先会被水蒸气本身的温度烫伤,随后还会因为水蒸气液化放出大量的热,再次造成更严重的烫伤。 三、烫伤急救措施 1.用自来水冲洗伤口,无论是开水烫伤还是蒸汽烫伤,应先降低烫伤皮肤温度,减少烫伤处的进一步损伤,同时用水冲洗也能减

少疼痛。如果伤口没有破开,则侵泡10分钟左右。如果伤口处已经破开,就不可再行侵泡,以免感染。如果烫伤面积过大,应把整个身体侵泡在浴缸里。也可使用毛巾沾水敷在不能用水冲洗的部位。 不要急切的脱掉衣物,当烫伤处在有衣物覆盖的地方时,不要着急脱掉衣物,以免撕裂烫伤后的水泡,可先行用水冲洗降温,再小心的去掉衣物。正确处理水泡,如果烫伤处有水泡,要不要弄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不要弄破,以免留下疤痕,但是有时水泡较大或处在关节处较易破损处的水泡则需用消毒针扎破,如果水泡已经破掉,则需用消毒棉签擦干水泡周围流出的液体。 用纱布进行包扎,可先在烫伤处涂上一些药膏,然后用干净纱布包扎,两天后解开纱布,查看创处,如果出现好转,应继续涂些药膏,然后再行包扎。一般的烫伤两周内即可愈合,但如果发现伤口处感染,应立即找医生治疗保护好伤口,烫伤处应避免在阳光下直射,包扎后的伤口不要触水,烫伤的部位也不要过多活动,以免伤口与纱布摩擦,增加伤口的愈合时间。发生三级烫伤时的处理办法,烫伤过于严重时,达到三级烫伤时应先用干净纱布覆盖或暴露,然后迅速送往医院就医,不可在创面上涂抹药物。 注意事项:不要使用冰块冷敷创口处,以免温度过低致使已经破损的皮肤伤口恶化。不可烫伤后立刻涂抹牙膏,牙膏会使皮肤热气无处散发,只能往皮下组织深处扩散,从而造成更深一层的伤害。不要使用酱油治疗伤口,首先酱油不具备治疗功能,其次,酱油的颜色会影响医生的诊断。

四、幼儿烫伤处理五大原则 采用“冲、脱、泡、盖、送”5大原则,烫伤后越早用冷水冲洗越好,且至少冲半小时。切记不可用酱油、牙膏等土方涂抹患处,轻度烫伤可涂上紫草油或烫伤药膏。 冲:冲冷水可让皮肤立即降温以降低伤害,冲的时间要越早越好,此外,要避免用冰块直接放在伤口上,以免造成组织受伤。 脱:充分泡湿后小心除去衣物,可用剪刀剪开衣物。 泡:继续浸泡在冷水中以减轻疼痛,如果是宝宝,不要浸泡太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度而造成休克,当宝宝意识不清时,要立即送医,不要再泡了。 盖:用干净或无菌纱布、布条或棉质衣物类(不含毛料)覆盖在伤处,并加以固定。 送:送到有烧伤病房或烧伤中心的医疗院所治疗。 培训效果评价

幼儿园预防儿童伤害和急救技能知识培训记录

培训内容 培训时间 参加人员 “噎食”的处理措施 2020年11月27日 全体幼儿教师 培训地点 主讲人 记录人 教师办公室 食物堵塞声门或气管引起的窒息,俗称“噎食”。 一、噎食发生具有以下特征: 1.进食时突然不能说话,并出现窒息痛苦表情。 培 训 记 录 2.患儿通常用手按住颈部或胸前,并用手抠口腔 3.如为部分气管阻塞,可出现剧烈咳嗽,咳嗽间有哮鸣音。 二、预防噎食,除了及时治疗诱因,还应做到“四宜”:食物宜软,进食宜慢,心宜平静,食宜适量。如万一发生噎食,可采取以下急救法: 1.清醒儿可采取坐或站位,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双臂环抱病人,一只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病人的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要伤其肋骨,噎食严重者可仰卧位)---------抢救者按上面方法冲击脐上部位,这样冲击上腹部等于突然压力迅速增大,肺内空气被迫排出,使阻塞气管的食物上移,并被驱出。 2.如无效,可几秒钟重复一次,造成人为咳嗽,将阻塞食物冲出气道。再无效,就急送医院处理。 休克是一种很危险的症状,如果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可以致命。 1.必须尽快设法与医院取得联系,或请医生来急救。并马上通知联系家长。 2.让儿童平躺着.除头部外伤者外,要注意让他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否则一旦脑部缺氧3—4分钟,就会对脑部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3.注意保证儿童的呼吸道畅通。千万不要给儿童热敷,因为会使血液迅速从体内的器官中流出,造成危险。 4.随时检查儿童的脉搏,密切注意儿童病情的变化。 培训效果评价

幼儿园预防儿童伤害和急救技能知识培训记录

培训内容 培训时间 参加人员 抽搐的症状及急救措施 2020年12月11日 全体幼儿教师 培训地点 主讲人 记录人 教师办公室 一、抽搐的定义 抽搐是指肌肉或肢体的不随意运动,是神经肌肉疾病的病理现象,表现为肌肉的不自觉的收缩性症状。《诊断学》中的定义为: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的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所以抽搐的概念中至少包含有3个最主要特征。1.肌肉不随意收缩2.有肌肉强直3.非自主(或称不受主观意识控制)。当肌群收缩表现为强直性和阵挛性时,称为惊厥。惊厥表现的抽搐一般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或不伴有意识丧失。 二、抽搐的原因 引起抽搐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高热、癫痫、缺钙等,都可引起抽筋,这属于全身性疾病的一个表现形式。还有局部性抽搐如腓肠肌(俗称小腿肚子)痉挛,常由于剧烈运动或工作疲劳或腿部剧烈拧扭引起,往往在躺下或睡眠时突然发生。当抽搐发生时其症状的表现形式也很多,主要有发热、便秘、喉中痰鸣、肢体发冷、不受控制的肢体抽动等,发作不定时,大多数神志清楚。具体的病因分为3大类:1.脑部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脑外伤、肿瘤、各种脑血管疾病、脑部寄生虫病等2.全身性疾病,如感染、中毒、心血管疾病、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糖尿病低血糖症)等3.神经症,例如癔症性抽搐和惊厥。 三、临床表现形式 1. 全身强制性抽搐全身肌肉僵硬强直,一阵阵抽动,严重者可表现为角弓反张(头后仰,全身呈弯弓型),双眼凝视或上翻,神志不清。 2. 局限性抽搐:仅见局部肌肉抽动,如仅一侧肢体抽动,或面肌抽动,或手指,脚趾抽动,或眼球转动,眼球震颤,眨眼动作,双

培 训 记 录

目凝视等。可以持续几.秒钟或数分钟,严重者持续时间更长或反复发作。抽搐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不能自行缓解者称为惊厥的持续状态,如癫痫发作。

3. 高热惊厥:主要见于6个月至4岁左右的小儿在高热时突然出现的抽搐,表现为突然的肌肉紧张或强直,发作当时可一过性无意识,但数秒后可以恢复清醒,多发生于发热的早期。 四、抽搐的类别

1. 惊厥:指全身或局部肌肉发生的强直和阵挛性抽搐,可伴有或不伴有意识障碍。如.小儿因为高热导致的高热惊厥,发作时可能一过性无意识,但很快会自然恢复意识。

2. 强直性痉挛:是指肌肉呈强直性收缩,例如癫痫大发作的肌肉强直期;破伤风引起的牙关紧闭、角弓反张都属于这种类型。 3. 肌阵挛:是指一种短暂的、快速的、触电样的重复式的肌肉收缩。

4. 肌肉震颤:主要在关节部位,如手指等的不随意运动,其幅度可大可小,速度可快可慢,常见病因有尿毒症、帕金森病等 五、急救处理

1. 当患者或患儿突然抽搐时,教师切勿惊慌失措,需要保持镇定与冷静,特别是针对幼儿,需要考虑当时是否正在发热或者是发热之前的\"寒战反应期\",-般这种情况不会持续时间太长,作为教师应该学会判断。如果对幼儿的病情没有把握判断,也可通过急救中心的专业接线员寻求急救技术支持。

2.用纱布或手帕裹在筷子或小调羹上,塞在幼儿上下齿之间,以防咬破舌头。如果牙齿咬得很紧,不要强行撬开,可用筷子从两旁牙缝中插入。

3.抽搐发作时立即让病人平卧(目的是防跌倒造成额外的伤害),将其头部偏向一侧,目的是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而造成气道堵塞;解开衣领上1-2个纽扣,松开皮带等解除衣物可能造成的束缚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贴近口鼻倾听有无呼吸气流的声音(目的是判断有无气道堵塞),及时清除口鼻内的分泌物、呕吐物等。 5.为了防止舌咬伤可放置牙垫(例如检查口腔咽喉部常用的压舌

板等) 6.伴有高热者考虑物理降温,如冰袋头部冷敷等。如果上述简单处置不能缓解病情则需紧急送往医院救治,以免贻误病情。 培训效果评价

幼儿园预防儿童伤害和急救技能知识培训记录

培训内容 培训时间 参加人员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019年12月28日 全体幼儿教师 培训地点 主讲人 记录人 教师办公室 张丽凤 张丽凤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和安全时刻牵动着父母、老师和许多人的心。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然而,他们的能力和体培 训 记 录 力都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往往会诱发危险因素,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 由此看来,教师不仅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的环境,而且还应该通过优化幼儿园的保育环境,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来逐步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除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 一、明确幼儿安全自我保护能力的内容和培养目标 目标是一种期望,是进行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内容是根本。根据幼儿生活需要和社会化人的素质要求,在生理和心理上确立幼儿自护意识和能力的总目标,然后根据总目标分解制订相应的分目标,并将这些分目标分段安排在小、中、大各个年龄段。这样紧紧围绕目标进行培养,确保了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著名教育家布罗菲,古德和内勒为幼儿园环境设计提出了11个目标,其中有“能关注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有积极的情绪氛围,促进幼儿自信心发展”等。因此,首先精心创设相应的物质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综合性的教育是尤为重要的。如在大型玩具下修建铺上绿草坪,为幼儿提供了安全的活动场所。在幼儿园的楼梯口,转弯角,都贴上安全标志,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图书室,贴上图片,内容是正确看图书的标志,目的是时刻提醒幼儿养成正确的看书姿势,注意保护视力;在每天的晨间谈话时和“每周表扬”中老师还将自我保护的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其次,老师创设了良好的心理环境,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幼儿,体谅和容忍幼儿的所作所为甚至过失行为,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三、通过教学活动和游戏,教幼儿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身体保健》课程是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教育幼儿“不玩尖利的东西”,就设计进行了“手指划破了怎么办”这一活动,通过观看图片,让幼儿讨论“手指为什么会划破?手受伤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方便?手受伤后该怎么办?”然后让幼儿实践操作,学会正确使用剪刀、游戏棒等尖利物的方法。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将自我保护的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之中,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生活技能。如:利用表演游戏《乘公共汽车》,使幼儿懂得“上下车不拥挤,不把头、手伸出窗外,不在车内乱跑”等乘车常识;通过游戏《找娃

娃》,《我家住在哪儿》等游戏,教育幼儿不要随便离开集体,要和大家在一起。如果万一走失,要胆大,记住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及周围明显的建筑物特征。这样,激发幼儿脱险自救的情绪,促使幼儿想出脱险自救的具体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四、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例如: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但幼儿年龄小,自觉性和自制能力都比差,而习惯的养成又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因此,老师除了提出要求和教给幼儿方法外,还应该注意督促和检查,经常提醒,并且如果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决不包办代替,这样,孩子在自己不断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五、家园安全自护教育的一致性 在培养幼儿安全自护意识的过程中,应要求家长配合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因为,相当一部分“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中,教师不便于指导。因此,可以经常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及计划和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同时,向家长发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资料,宣传一些如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家长自身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逐渐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护意

识。这样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教育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 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我们的职责。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的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环境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来,从家园一致的教育中来。孩子的安全意识增强了,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培训效果评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