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刘备托孤问题之心理学分析

2022-01-10 来源:易榕旅网
刘备托孤问题之心理学分析学者笔谈

刘备托孤问题之心理学分析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Issues Concerning Liu Bei  Entrusting His Young Son to the Care of Zhuge Liang 

李兴斌/ Li Xingbin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同书《先主传》《李严传》还记载,刘备在托孤于诸葛亮时,以“尚书令李严为副”,任命他“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这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永安托孤事件。

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宋元之际为《资治通鉴》作注的胡三省对此也予以肯定说:“自古托孤之主,无如昭烈之明白洞达者。”清代史学家赵翼则说:“(先主)至托孤于亮,……千载下犹见其肝膈本怀,岂非真性情之流露!”①近人卢弼也认为,其时刘备“实有所感于中,不觉言之如是”②。

其二,“假意说”,或曰“权谋说”。此说认为,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实出于不得已,其所说“君可自取”一语,乃是一种谋略,目的是逼诸葛亮表态尽忠。晋人孙盛就说,“备之命亮,乱孰甚焉”,属“诡伪之辞,非托孤之谓”,“幸值刘禅暗弱,无猜险之性,诸葛威略,足以检卫异端,故使异同之心,无由自起”③。清代康熙帝在《御批通鉴辑览》中也说:“昭烈于亮平日以鱼水自喻,亮之忠贞岂不深知,受遗时何至作此猜疑语,三国人以谲诈相尚,鄙哉!”今之论者,亦多持这一观点。如张作耀先生就认为:“刘备的托国之辞,阴怀诡诈,其意甚明。”④

其三,“自选说”。这是四川大学历史系方北辰教授的观点。方氏在其《三国志注译》一

在漫长悠久的中国历史上,帝王托孤并非个别现象。仅以东汉末年至三国吴灭亡(200~280年)短短的80年间而论,就达六次之多。但考查历史上所有帝王托孤个案,却没有一个像永安托孤那样,竟然会在一两千年之后,仍让后人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其一,“真心说”。此说认为,刘备托孤时对诸葛亮所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乃系真心,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就持这种观点。陈寿在《先主传》里高度评价说:“先主……

收稿日期:2016-4-7

作者简介:李兴斌,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齐鲁书社原编审。

·87·

2016年第4期

书中说:“君可自取”的“取”,并非取代之意,而是选取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刘禅不成器,诸葛亮可行废立之权,从刘禅的两个弟弟中另“选”新君。

其四,“自决说”,或曰“架空说”。意思是说,如果刘禅实在无能,诸葛亮可以把他架空,“自己拿主意”。如此,则“取”为决断之意,“自取”也就是自行决断的意思。而这样,就等于是赋予了诸葛亮“独裁之权”,使其具有了“篡位的实力”,所以“刘备又设了李严为副手,以免诸葛亮独大,威慑刘禅的皇位”⑤。

其五,“无实际意义说”。意思是说,刘备的托孤语其实是“一句可有可无的客套话——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不必看重”⑥。作者认为,三国时期共有六次托孤,类似的话早先孙策对张昭就说过,刘表对刘备也说过,所以不必当真。

以上五种观点,第一种和第二种完全对立,先存而不论。第三、第四种其实都是强解,既乏充分的理论阐释,亦无具体事例做依据,所以难以服人。“自选说”认为,“取”是选取的意思,并由此引申出“君可自取”实质是刘备赋予诸葛亮废立之权,如刘禅不成器,他可以自行从刘禅的兄弟中另选新君。不错,“取”确有选取的意思,但从古至今,人们有这样说话的吗?或者说人们在对话时,有这样使用“取”之“选取”义项的吗?至于“自决说”把“取”解释为“决断”,就更乏依据了。笔者查遍了国内现有的汉语言工具书,根本就找不到“取”的“决断”义项在哪里。此外,如果按持上述观点来解读刘备的托孤语,我们不妨想象一下:一位国君,自知已经病入膏肓,生命即将结束,继承人又年少无能,必须托孤于谋臣,却还有心思和对方绕圈子、打哑谜、玩文字游戏,这可能吗?所以,此二说之难以成立,是无·88·

需多作辩驳的。

第五种观点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实也是说不通的。第一,既然是“客套话”,那为什么只孙策对张昭、刘表对刘备、刘备对诸葛亮说过,而别的托孤者都不肯说呢?第二,既然是“客套话”,也就可以说是废话,然而托孤是何等重大的事情,作为一个生命即将终结的人,在安排、处理这种大事的时候,又怎能说一些不痛不痒无关紧要的废话呢?所以,“无实际意义说”之难以成立,亦无须细论。

至于说刘备所以设李严为诸葛亮的副手,目的是为了防止诸葛亮因“独大”而“篡位”,其实也是不值一驳的。刘备把话都说到那份上了,且要求其子父事诸葛亮,李严作为一名副手如何能制约得了诸葛亮?众所周知,刘备之所以能反客为主,控有益州,并借以立国,和他得到一大批益州人士的支持有着重要的关系。在临终托孤这一重大问题上,他如果只依靠自己的荆襄老班底而不理将无法向益州人士交代。所以,合理的解释应当是:刘备托孤时让李严当副手,目的实际上是为了平衡荆襄人士和益州人士的关系。

其实,上述三种观点,都不过是第二种观点的引申而已。也就是说,持这些观点的论者,根本就不相信刘备所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出于真心,所以他们才千方百计地为之强解,从而忽略了如按他们的理解,则如何解释诸葛亮在听了刘备的话之后,为什么会感动地哭泣流涕并说出“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一肺腑之言的事实!我想,以诸葛亮之聪明睿智,当不会听不出刘备的话语究系真心还是假意,而他如果一旦听出刘备所说全系假话,就绝

“新人”的茬,不可能作出上述表示,以后也绝不可能竭尽心力地辅佐刘禅,并不避艰险,连年北伐,直至鞠躬尽瘁,卒于疆场。所以,我认为,刘备托孤语中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应是出自真心,而非假意或权谋。

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从心理学角度作些分析,以了解彼时说话人的话语背景和心理状态。因为,所有重要的话语,都是说话人在特定的话语背景下由某种心理情绪驱使而说出来的。所以,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弄清楚说话人的话语背景和心理状态,对于准确理解特定的相关话语,极为重要。

那么,刘备在托孤于诸葛亮的时候,其话语背景是什么呢?其心理状态又如何呢?

我认为,由近往远说,其话语背景如下:“病笃”,并自知不起,必须托孤于丞相诸葛亮;(2)刚刚惨败于吴将陆逊,且被打得丢盔卸甲,狼狈不堪;(3)一年多前刚刚准备伐吴时,大将张飞即遇害于阆中(今四川阆中);(4)张飞死前刘备才即帝位,相距仅约两个月;(5)仅三年多前,关羽败亡,荆州丢失——也就是说,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对于刘备来说,真是皇帝当了没几天~223年),大祸却一个接一个,直至自身病重不起,通常情况下他在心情上应当是非常沮丧的。

至于其心理状态,则一般应是:惭愧、后悔、内疚、无奈,极为复杂。“惭愧”是因为,自己在疆场上奋战了大半生,最终竟然被一个并无名望的青年将领所击败——这从他大败后天邪”⑦即不难看出。“后悔”是由于:第一,错用关羽守荆州,不仅让关羽丢了性命,而且导致荆州丧失;第二,不听臣下(如赵云等)劝谏,怒而兴师,结果被打得大败而归,致使蜀国元气大伤。在伐吴问题上,虽无诸葛亮明

刘备托孤问题之心理学分析

学者笔谈

言反对的记载,但从他事后的一番感慨(“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另不动性;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可知其必定是不赞成的。所谓“内疚”,应主要是对诸葛亮而言。十数年前(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后方请出诸葛亮,因服膺亮之高见,而“与亮情好日密”,以至于使得“关羽、张飞等不悦”。为此,他解释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然而,后来的事实却表明,他对诸葛亮并非言听计从,更没有完全按照他们在隆中所作的战略规划进行经营——甚至可以说,他在夺取益州后,在内政、外交、军事等许多方面都严重地背离了“隆中对”的战略思想。所以,此时他对诸葛亮应当是有一定的愧疚感的。至于“无奈”,则是因为面对这样一种残局,不无奈又能如何呢?

在上述这样一种话语背景下,又有如此复杂的心境与情感驱使,我们应当相信,刘备所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发自内心的。尽管他自己应该也知道,以诸葛亮之境界与情操,是不会接受的,但却并不妨碍他以真诚的心说出这番话语——因为,这二者完全可以是并行不悖的。所以,卢弼在驳斥孙盛对“真心说”的质疑时所说“昭烈睹嗣子之不肖,虑成业之倾败,发愤授贤,亦情之所出,……先主于孔明投分,何如临终反欲以诈牢笼之乎?且岂不度孔明之为人与?……盖实有所感于中,不觉言之如是” ⑧一段话,实在大有见地。

其实,君主让贤的事例,在中国上古时代上并不鲜见,如尧之于舜、舜之于禹,即是如此。三代以降家天下,禅让的事几乎绝迹,但也不是绝对没有。如战国时(前316年)燕王哙之让国其相子之,即是一例——虽然这是一次并不成功的禅让,但其毕竟还是禅让。此外,就是在汉末群雄割据的时代,不是也发生过陶谦让徐州的事情吗?谦本有二

·89·

(1)(221“惭恚”地说“吾乃为(陆)逊所折辱,岂非2016年第4期

子,即陶商、陶应⑨,但他临终时却并未将自己所据之徐州交给自己的儿子,而是让别驾糜竺交给了刘备⑩,并且对糜竺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夏、商、周以降至两汉、三国,去上古究竟未如今天之远,许多人还是有些真性情的,不像后世,卑微奸诈之徒日多而率真朴诚君子日少,别说推位让国,就是让一点小利,都很少有人肯干。所以,后世之人,也就愈来愈难以理解古人,觉得他们有些做法,只有傻子才会干出来。

应当指出的是,作为一个政治家,要求他任何时候都不能使用权术谋略,既不现实,也不公平,但实事求是地说,与东汉末年其他几位打天下的政治家相比,刘备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魅力的。他“少言语,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在用人问题上,也不像曹操那样“以权术相驭”,而是“以性情相契”

。所以,其虽然出身不过是“贩履织席”的一介平民,起家本钱根本无法与对手相比,且“机权干略”也不如对手,但却终能聚揽群英,成就一番大业;而他之能于托孤时说出“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话,且“诏敕后主”父事诸葛亮,也实在是其固有性情使然。再说,即使诡诈如曹操,不也经常有真性情流露出来吗?更何况“弘毅宽厚”的刘备!

不过,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刘备托孤时的一番话,其实并非仅仅是说给诸葛亮、李严等臣子们听的,他实际上也是同时说给刘禅听的(尽管刘禅其时并不在永安)。因为,刘禅之无能,人所共知(有人将刘禅吹上天,称其智慧才能过人,甚至将其高抬为中国五千年少有的大气政治家,实在是哗众取宠的怪论,让人匪夷所思),如果再加上胆大妄为,没有约束,那蜀国将来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刘备的这番话,实际上也是对刘禅的一种警告,以防其在自己死后,为奸佞之臣所控制,掣诸葛亮之肘,胡作非为。事实证明,刘备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诸葛亮去世后,刘禅果然为宦官黄皓、奸臣阎宇、投降派谯周等所误,终至亡国。明人王夫之曾说:“后主者,未有知(智)者也,所犹能持守以信公者,先主之遗命而已。”真可谓一语中的。

要而言之,刘备永安托孤,“开诚心,布公道”,披肝沥胆,如见肺腑,让我们不能不佩服其在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上的洞达与明哲。注释

①[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七,中国书店1987年版,1990年印刷。

②卢弼:《三国志集解》第陸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455页。

③《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

④张作耀:《刘备传》,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页。

⑤见怀远《刘备托孤留给诸葛亮遗诏的真正含义》,载《百家讲坛》,引自网络版,期数不详。

⑥见罗家祥《龙颈》第三章《蜀汉二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⑦《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⑧卢弼:《三国志集解》第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455页。

⑨《三国志·魏书·陶谦传》注引《吴书》。⑩《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七,中国书店1987年版,1990年印刷。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三国》,中华书局1975年版,2008年印刷。

(责任编辑:刘庆俊)

“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9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