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语文教学课堂的拓展与延伸

2021-05-05 来源:易榕旅网
浅谈语文教学课堂的拓展与延伸

作者:伍文华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6年第10期

摘 要: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拓展是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展开的。“润物细无声”的有效拓展是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信手拈来,不事雕琢,妙趣天成的。看似不经意间的拓展延伸,却能够非常自然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深化文章主旨,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老师要正确理解和合理运用它。

关键词: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把握时机;行之有效;类型丰富;方式多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383-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大多数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能抓住“大语文”的特点,充分挖掘、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课外拓展,在教学中不再把教材作为“圣经”进行解读。

什么是“课堂教学拓展”?一位教育专家是这样说的:“根据教材要求、文本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基础、教师个性,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适量、适情地引入文本背景和相关内容,其中包括文字、音乐、图片、影像等媒介,整合成读写思的教学策略,促进感悟,促成建构。”初中语文教学要真正发挥叶老所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的作用,必须将活的语文资源引进课堂,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得法于课内,增加拓展阅读兴趣并学会拓展阅读,再从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

一、拓展延伸,把握時机

1、课前拓展性阅读。课前拓展性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

2、课中拓展性阅读。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释疑解惑。

3、课后拓展性阅读。语文的外延是社会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的触角延伸到课外。拓展的本质是学生的课外语文实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课后要求“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又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的课后要求“中药是我国宝贵的遗产。你知道哪些中药?说说这些中药的药效。”这些都表明,实行课程改革,要不断增强课程的资源意识,加强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 二、拓展延伸,行之有效

1、自然拓展:有效的拓展应该是跟文本之间有一种“互文性”的关系。拓展的内容和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也应该有一种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拓展时,也应该是自然的、不露痕迹的。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导入时,教师不露痕迹的运用拓展教学往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整个课堂教学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荔枝蜜》的教学中,一位教师这样引出问题:

(1)出示蜜蜂采蜜画面。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为什么?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描写小蜜蜂的课文——《荔枝蜜》(齐读) (3)课题直接告诉我们什么?

(4)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杨朔写的,它的原文叫《一群小蜜蜂》,其中原文的开头是这样的。(课件:出示原文的开头,让学生自由读)

(5)同学们看了这段话,你认为作者对蜜蜂是怀着怎样的感情?(不喜欢) (6)是呀,为什么从开头的不喜欢到这里的觉得可爱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2、适度拓展:拓展延伸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任何离开课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的。

一位老师在解读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没有单纯地在“绿”字上做文章,而是设计了想象说话环节:“又江南岸”,让学生仿照诗句展开丰富的想象。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学生对春天太熟悉了,一至六年级也积累了大量的描写春天的词句,于是他们很快调动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唤起相似的记忆,用鲜活的语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他们心中江南岸的春天美景:“桃花又红江南岸”“蝴蝶又舞江南岸”“小鸟又唱江南岸”……

3、巧妙拓展: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课内外的适度拓展延伸,可以让语文更加充盈和丰富!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地选择拓展的内容,适当地选择拓展的时间,则有助于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拨动学生内心的感情之弦。

三、拓展延伸,类型丰富

1、情境欣赏类拓展阅读:情境欣赏类拓展阅读,就是通过收集阅读大量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资料,让学生进入到主题情境中去,了解并体验某一名胜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历史故事及文化信息,从学生的视角形成独特的感受与观点。如教学八年级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可以先让学生到多媒体教室先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以便以课文的教学,课后要求学生查阅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流失到国外的十二生兽首的下落。

2、感悟哲理类拓展阅读:感悟哲理类拓展阅读,就是通过收集阅读大量与主题有关的“寓言”、“成语故事”等文体特征的文章,感悟其中所蕴涵的哲理,并联系生活实际加以体会。 四、拓展延伸,方式多样

随着信息技术逐步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各种新颖的阅读方式也随之出现,如音像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更多借助于现代音像技术,如电影、电视、广播、录像等,比较直观,它通过画面、声音来展示内容,能强烈地刺激人的感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教学策略作者张桂梅《素质教育论坛2009年第12期 [2] 坚持有效拓展的原则作者刘青梅《河南教育》2010年第1期 [3]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作者黄汉明 [4] 张弛有度,不露痕迹:语文课堂的有效拓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