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古典哲学
由于德国政治经济落后,资产阶级软弱无力,进步思想基本上是在书斋里发展的。其主要成就之一是古典哲学。所谓古典哲学是指自康德以来到19世纪上半期的思辨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提出了包括认识论、本体论、伦理学、美学、法哲学、历史哲学以及政治哲学等领域的各种重大问题和范畴,是西方近现代哲学的发源地。社会政治现实是德国古典哲学家的一个基本关注的领域。他们的基本倾向是自由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是哥尼斯堡大学教授伊曼努尔·康德。他的主要著作是分别阐述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他推翻了形而上学的独断论,构建了一个先验唯心主义体系。他区分了客观世界(“物自体”)和人的感觉表象,认为前者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是超验的、不可知的,后者才是知识的泉源。他认为,人先验地具有一套认识形式(如因果关系),因而能够把感觉表象整理成知识。康德突出了人的意识的能动性,被后人誉为在哲学上实现了一次哥白尼革命。康德深受启蒙学者、尤其是卢梭的影响,提出“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的著名论点。但是他又认为,国家是社会生活的形式,人民对于国家最高统治只有服从的义务,没有反抗的权利。他强调道德自律,认为历史的进步取决于道德的完善。
康德以后,德国古典哲学经过费希特和谢林,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多年在大学任教。他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和《美学》等。他的最大贡献是他所阐发的以巨大历史感作为基础的内容丰富的辩证法。在欧洲哲学史上,他第一个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看作一个过程,
认为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改造和发展中,并试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但是,他的整个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他把人的活动归结为精神活动,把整个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归结为绝对精神的异化和复归。黑格尔为了建立体系,宣布自己的哲学就是对绝对精神的认识,是绝对真理。这就与他所揭示的辩证法发生了矛盾。
黑格尔毕生关注政治,是一个保守的自由主义者。他从政治角度来划分人类历史:绝对君主制的亚细亚时期、个人自由的古典时期以及综合了前两个时期的日耳曼欧洲时期,在后一时期个人自由和国家都获得发展。他认为,自由意志是人的本质,财产权是个人自由意志的集中表现。同时他认为国家是高于社会和个人的有机体,国家就是客观精神。他推崇君主立宪制,但强调君权,主张行政权由贵族来掌握。
黑格尔死后,他的学派发生分裂。老年黑格尔派保卫黑格尔的体系,宣扬神学唯心主义。青年黑格尔派注重黑格尔的方法,在哲学——宗教领域展开批判。一些最坚决的分子冲破了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其中的著名代表是费尔巴哈。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建立了人本学唯物主义来与神学和黑格尔唯心主义相对立。他指出,上帝的观念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上帝是人的观念的投射,天国不过是人间未能实现的幻想的反映,宗教不过是人把希望寄托在来世的幻想。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不过是以精神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上帝。费尔巴哈曾任大学讲师,由于发表批判灵魂不灭的著作,被反动势力驱逐出大学讲坛。他自1836年迁居乡村。因为环境闭塞,他的思想未能进一步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