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类方很多,但既然都以桂枝为其中心,那么,先了解、掌握桂枝对于熟练运用桂枝汤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桂枝是樟科植物桂树的干燥嫩枝,主产于两广,其气味芳香,味微甜而带辛辣。
桂枝的作用范围很广,《伤寒论》中113个方子就有44个方子用了桂枝,足见其重要,是学习中医首先应了解与熟悉的。
常有医生说桂枝是中医最难用的药物之一,但也是最有魅力的药物之一。
研究证明桂枝可以治疗发热、自汗、身体痛、关节痛、头痛、腹痛、腹泻、四肢冷、胘晕、烘热、气上冲、遗精、心动悸、脉结代、喘息、短气、浮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瘀血、精神异常等多种病证。中医常用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等术语来概括。
什么人适合用桂枝?
中医有“药证”、“方证”之说,也就是什么情况用什么药,什么情况用什么方的意思,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桂枝的“药证”:
1.发热或自觉热感,易出汗,甚或自汗,恶风,对寒冷感觉敏感,关节痛;
2.自觉腹部有上冲感或搏动感,心动悸,易惊,烘热,失眠。 桂枝证的发热大多是低热,或仅仅有自觉的热感,同时伴有出汗、恶风、怕冷。诊察时常见患者的腹部皮肤及手心比较湿润。腹部的上冲感或搏动感,中医称为“气上冲”、“奔豚”、“脐上筑”。正常时,腹主动脉的搏动是不易感知的,只是在体质虚弱的状态下,才能有搏动感或上冲感;同样,易惊、失眠、烘热面红、心动悸等均是这种反应。
所以桂枝证是体温调节、汗腺分泌、血管舒缩、神经兴奋抑制等功能失衡的一种病证。多见于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其舌质淡红或暗淡,特别是生病时的舌象,大多表现为暗淡、暗红,甚或紫暗,但质地柔嫩而润泽,黄煌先生称之为“桂枝舌”。
桂枝汤证:
1.自汗,恶风,发热或自觉热感; 2.上冲感,动悸,肌肉痉挛拘急; 3.脉浮,或弱、或缓、或数、或大而无力; 4.舌质淡红或暗淡,苔薄白。
桂枝汤主治表虚证,发热性疾患见上证者,无论是感染性疾病的发热,还是非感染性发热,或是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也无论是低热还是高热,均可使用本方。
出汗异常的疾患多见桂枝汤证,如自汗、盗汗、局限性多汗、头汗、黄汗。此外对低血糖、心血管疾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导致的出汗异常也有效。
心血管疾患,见心动悸、自汗、恶风、失眠多梦、舌质暗淡者,可予桂枝汤,红胖者、黄胖者慎用。
各种皮肤病,出现舌苔薄白,脉浮缓或浮滑者,体形白瘦,平素好感冒、易出汗及遇风冷更甚者,均可用桂枝汤。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过敏体质,证见恶风自汗、清涕多或稀痰多、舌苔白滑者。用桂枝汤加细辛、五味子、附子等,常能收效。
妊娠恶阻,见恶风、干呕者,可予桂枝汤,可加半夏、人参、干姜等,但舌质红、苔黄腻者不宜。
桂枝加附子汤证:
2.桂枝汤证伴见关节疼痛较剧、四肢拘挛者; 3.寒疝、腹痛、体痛、手足冷等见脉沉迟、舌质淡者。
桂枝加附子汤,所治者为表虚寒证,比桂枝汤证多了一个寒字,就是体内阳气不足,尚有里寒,证见关节剧痛、冷汗多者,于是便加附子以温阳散寒,同时配合干姜或生姜制其毒性。
老人体虚感冒、或素体阳虚者感冒多汗肢冷时,可用桂枝加附子
1.桂枝汤证见冷汗、皮肤湿冷、过汗、脉弱浮大、舌质淡诸证者;
汤。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等严重自汗者,伴恶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质淡嫩、脉细虚无力等,可予桂枝加附子汤。
清涕不止,或女性白带清稀量多者,证见肢冷汗多,或平素体虚易汗,可用桂枝加附子汤。
各种关节炎所致的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者,可用桂枝加附子汤,常加白术。
小建中汤证:
1.慢性腹痛伴动悸、烦热; 2.虚弱、腹部扁平而肌紧张; 3.舌质嫩、苔少。
小建中汤所治者,为腹部、胃部的虚劳急痛,即阵发性痉挛绞痛,虽程度不剧烈但经常发作,同时伴有心动悸、烦热、多梦、鼻衄等虚弱性症状,身体多瘦弱,肥满、舌质坚老而苔厚者多不适用。
痉挛性腹痛者,腹肌紧张或腹虽胀满,腹皮按之硬但中空,舌质多嫩红偏暗,舌苔薄白或少苔者,可予小建中汤。这类腹痛可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易激综合征、胃肠神经症、结核性腹膜炎、胆道结石及蛔虫、输尿管结石、痛经等多种疾病中。对胃癌早期心下部疼痛、胃部有振水音、腹部挛急痛、脉软弱,或呕吐、食欲不振、便血、
呈贫血衰弱症状者有效。
痉挛性便秘者,大便多干燥如栗,并有腹痛,可用小建中汤,常去掉饴糖。
儿童体质虚弱者,证见白瘦体形,毛发枯黄,易惊,多汗,食欲不振,脉虚浮,可用小建中汤;易疲劳、腹直肌紧张的遗尿患儿,亦可予小建中汤;白瘦患儿腹痛、盗汗者,宜小建中汤;性格内向,惧怕上学,每每于早晨上学时腹痛发作的小儿胃肠神经症者,用小建中汤治疗,效果很好。
方中的芍药、甘草,尤善解痉挛、止痛,原用于治疗外感病误用汗法所致的脚挛急,现代研究证明对于腓肠肌痉挛症、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症、坐骨神经痛、胃痉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顽固性呃逆、胆石症、蛔虫病、输尿管结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皆有效果,尤其是对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和腓肠肌痉挛。
临床应用小建中汤时,贫血、自汗、易感冒者,常加补气生肌的黄芪,名黄芪建中汤;女性产后体痛、腹痛及月经痛者,加养血调经的当归,名当归建中汤;小建中汤去饴糖,名桂枝加芍药汤,因去味甘甜的饴糖,对不喜甜食或不宜甜食者,或病情呈急性化倾向、腹痛程度比较重的患者比较适合。
小建中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都治腹痛,其区别在哪
里?
小建中汤主治慢性虚弱性腹痛,患者的全身状态不好,腹痛绵绵,按之舒适,且喜甜食,无里实倾向;桂枝加芍药汤主治阵发性腹痛,时发时止,里实倾向渐露;桂枝加大黄汤主治持续性腹痛,而且拒按便秘,舌苔也较厚干,里实倾向十分显著。
桂枝加大黄汤证:
1.发热或自觉热感,恶风、自汗; 2.便秘,持续性腹痛,拒按; 3.舌苔厚干。
桂枝加大黄汤主治表虚里实证,将桂枝汤中芍药加倍,再加大黄而成,也可看作是小建中汤去饴糖,加大黄的方剂。众所周知,大黄
是重要的泻下清热药,被称为斩关夺门的“将军”,它能破门而入,攻下胃肠的宿便、积滞及内热,故是里、热、实证的代表性药物。
桂枝加大黄汤主要用于便秘、痢疾、腹痛证见桂枝汤证者,也可用于“桂枝体质”患者的胃痛、咳喘、发热、头痛等病症见便秘燥结、腹痛、舌苔厚干者。
顽固性荨麻疹,发作时形寒怕冷,大便燥结难下者,可用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 1.胸腹动悸、易惊、失眠多梦; 2.自汗、盗汗,或遗精; 3.脉浮大而无力; 4.舌质嫩红、苔少。
如果桂枝汤证本来的上冲感、动悸等症状更为严重,出现胸腹部的搏动感、上冲感、易惊恐不安、睡眠浅或失眠、多恶梦、自汗盗汗
时,就要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龙骨为古代多种哺乳动物骨骼的化石,这种无味、无臭、吸湿性极强的东西,却是一味重要的镇静、安神、收敛药,临床上对伴有脐下动悸的惊恐不安、烦躁、失精、出血等证有效。牡蛎为海洋贝类生物牡蛎的贝壳,药效与龙骨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以胸腹部的动悸为目标,故可以治疗胸闷、心动悸、头昏头痛、盗汗、烦躁、遗精等。张仲景每将龙骨与牡蛎相配,入桂枝、柴胡剂中,治疗胸腹动悸、烦躁不安、失眠等。
运用此方时,脉必见浮露、大而无力,舌质嫩红、湿润、舌苔薄白者可用,这表示正气虚而内无邪。舌苔黄腻、焦干、厚腻等有痰热、积热、湿浊等,都妨碍本方作用的发挥,故当慎用。
面白体瘦的儿童,目睛虽然有神而多易惊、夜啼不安、低热烦躁、自汗盗汗、口渴、遗尿等以正虚为主证,如迁延性肺炎、软骨病、夏
季热等病,可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白瘦体弱的青年男女,如有失眠、多梦及心悸、胸闷、盗汗等证,男子遗精、阳痿、早泄、不射精,女子月经失调、性冷淡、焦虑、恐惧等,如目睛精采外露,舌嫩红苔少,脉大无力,均可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此外,桂枝体质的久喘、多汗、舌质嫩红、苔少者以及慢性胃痛、腹痛伴见多梦、失眠、盗汗、头昏、舌苔少者,也有本方的用武之地,如肺气肿、支气管喘息、消化道溃疡、胃炎等。
当归四逆汤证:
1.手足厥寒、麻木、冷痛,甚至青紫; 2.脉细;
3.腹痛、头痛,或腰痛、腿痛、脚痛; 4.舌淡苔白。
手足冷以指尖为甚,虽夏天亦阴冷异常,脉细为血管收缩的缘故,并非心脏功能衰弱,故全身情况比较好。疼痛是必见症状,大多遇冷更剧。女性可见月经期间症状加重。舌淡苔白表示寒证的存在,是临床的重要鉴别点。
当归四逆汤可以看作是桂枝汤的加味方,擅治四肢冷痛、头痛,所加当归性温能镇静、镇痛,细辛能发散风寒,温经止痛。所以当归
四逆汤的温经止痛作用得以大大增强,临床常用于虚寒性的疼痛。这种疼痛主要出现在多种神经血管病变及血液循环障碍,特别是末梢循环障碍性疾患,一些局部炎症性疼痛及痉挛性疼痛也可以见到。
雷诺氏病、冻疮、红斑性肢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偏头痛等循环障碍性疾病,坐骨神经痛、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痛、经痛、月经不调等证属虚寒者,可用此方,既能内服,也可外洗,临床常加吴茱萸、生姜、桃仁、红花等。恶寒脉迟者,可加附子、细辛;局部感染者加金银花、连翘、大黄。
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伤寒论》用治“内有久寒”,因吴茱萸性热,有良好的止痛、止呕作用。其镇痛、止呕作用优于当归四逆汤,伴呕吐、恶心、巅顶头痛、老年体弱的虚寒性齿痛比较适合。
温经汤证:
1.月经不调、血色暗淡;
2.自觉手足心热而又恶风、自汗,午后有发热感,或有头痛、恶心;
3.腹壁薄而无力,小腹部拘急、疼痛或腹胀感;
4.消瘦、皮肤干枯发黄、口唇干燥、手掌干燥裂口、舌质暗淡。
温经汤是传统妇科名方,其药物组成可以看作是桂枝汤的加味方。
所加当归、川芎、芍药能补血活血,是传统调经的主要药物,阿胶能止血、补血,常用于月经过多、贫血等。牡丹皮具活血化瘀、清热的作用,桂枝、吴茱萸则能温经止痛,故能养血滋阴、活血化瘀、温经止痛。所以月经不调、闭经、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萎缩、不孕更年期失眠、久泻、漏下、下腹部冷痛、虚寒性痛经均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其月经不调者,血色多暗淡,若血色鲜红或紫红、质黏稠者,为内热甚,温经汤就不适宜了,可以考虑使用丹栀逍遥散或荆芥连翘汤。
另外本证虽自觉发热,手足心烦热,口唇干燥,似为热证,但恶风、自汗、舌质暗淡、小腹部拘急疼痛,实乃寒证,故临床应加以注意。其消瘦枯黄,口唇干瘪而不红润,甚至干燥疼痛,毛发枯黄易脱落,特别是手掌脚掌干燥,摩擦后沙沙地响,容易裂口或有毛刺。这种体质状态,中医常用“血虚”来解释。服用温经汤的同时,要多食用猪蹄、牛筋、鸡爪等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
炙甘草汤证:
1.脉虚无力、三五不调;
2.羸瘦、面色憔悴、贫血貌,皮肤干枯,舌苔薄或无苔; 3.精神萎靡,动悸,汗出而闷,气促,便秘。
“桂枝体质”患者的心脏疾患,通常可以考虑使用炙甘草汤。其
所治疗的心脏病,以阴虚类的心律不齐为最多,形体消瘦且面容憔悴,
常有贫血貌,方中除桂枝、生姜为温阳助阳药外,其余皆为补益气血的药物。这比桂枝加人参汤的补益强壮作用更强,如体型肥胖、面色暗赤或油腻者,多为痰热证或痰湿证,则不宜使用炙甘草汤。
苓桂术甘汤证:
1.心下动悸、或气上冲胸、或眩晕; 2.腹部软弱而胸胁部胀满、胃内有振水音; 3.小便不利,浮肿倾向。
长期疲劳、紧张、嗜好寒冷之物,均可以使阳气受损,体内的水
液停留不化而致病。证见眩晕、动悸、胃内振水音、恶寒、背中冷、咳嗽痰多清稀、口淡无味、胸胁支满、大便溏薄、小便不利、苔滑等,发作无定时、时好时坏,发作时来势凶猛,但去后则相安无事,而精神刺激、心身疲劳等常是引发本证的诱因。
此时用苓桂术甘汤,方中茯苓与白术同用,治疗伴有小便不利的眩晕、动悸;桂枝与甘草温阳定悸,能治疗心动悸、汗多、胸闷者。
耳源性眩晕、高血压性眩晕、神经衰弱性眩晕等各种眩晕,如伴有胸胁逆满、动悸身摇、小便不利,可用此方。
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炎等以心悸为主证的患者,如有疲劳感、汗多、胸闷、浮肿及小便不利等,可用此方。
胃下垂、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神经性呕吐、胃肠神经症等以胃内有振水音为特征的疾患。如有动悸、眩晕、小便不利等症状,胃镜检查可以发现胃内潴留液,可用此方。
支气管炎、哮喘、胸膜炎等以咳嗽、胸胁支满为特征的疾患,如见咳嗽痰多清稀色白、对寒冷敏感,并有眩晕、动悸等,可用此方。
与本方作用相似的方剂有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五苓散、桂苓甘露饮,但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为本方去白术,加大枣而成,因大枣有缓急安神的作用,故本方对动悸、冲逆等证最为适合,心脏病、神经症、贫血等多用此方;五苓散的利水作用较苓桂术甘汤强,临床见浮肿、小便不利、呕吐、眩晕、动悸等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桂苓甘露饮多用于发热性疾患中伴见小便不利、呕吐、头痛、发热、烦躁口渴者。
桂枝茯苓丸证:
1.疼痛部位固定,下腹痛、按压则痛甚,或有包块;
2.头痛昏晕、睡眠不良、烦躁、动悸、精神不安、烦躁、甚至发狂;
3.面色晦暗、面红或紫红,舌质暗或有紫点; 4.出血易凝固、紫黑。
《金匮要略》中,原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妇人腹部肿块且漏下不止
的痛症。但现代医家认为凡有瘀血证者均可以使用本方。
瘀血证多面色暗红或暗黄、唇色暗红、舌质暗紫、目睛充血,在下腹部脐周有压痛或包块,或有明显的抵抗感或不适感,所以腹诊很重要,此外瘀血证一般有精神症状,如头昏头痛、烦躁易怒、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等。
妇人子宫及附件的炎症、子宫内膜增殖症、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胎盘残留、子宫位置异常、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症、习惯性流产等,若月经色暗或黑、易凝固有血块,并伴腹痛者;或月经前头痛、乳胀、烦躁、易怒者,均应考虑瘀血证的可能性,常用本方可愈。
此外高粘血症、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脑梗塞、支气管哮喘、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下肢静脉血栓、下肢溃疡、阑尾炎、子宫直肠窝积液、前列腺肥大、精索静脉曲张、痤疮、银屑病、腰椎病等疾患,若有瘀血证者,也可用本方。
芍药有赤芍白芍之分,白芍善解痉,赤芍善活血,所以腹部挛急疼痛与脚挛急常使用白芍,而有瘀血证时多用赤芍。
临床应用本方常常加减。便秘腹痛,加制大黄;腰腿痛,加怀牛膝;进食后腹胀嗳气反流、心下按之满痛者,合大柴胡汤;抑郁、失眠,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糖尿病、高血压,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证: 1.胸背闷痛、心下痞满; 2.腹胀、便秘或大便干燥难解; 3.舌苔厚、舌面干腻、舌质暗或有瘀点。
枳实薤白桂枝汤是桂枝类方中的理气散结方。临床主要应用于胸背痛、胁下胀满、便秘的胸痹病。胸痹与现代医学所说的阻塞性肺气肿、心绞痛、肋间神经痛、胃痛等病症相似,瓜蒌、薤白是治疗胸痹的常用组合,枳实、厚朴则是治疗胸腹痞满的常用组合。而桂枝为气逆上冲、动悸等证必用。
本方所治心痹,其舌质必偏暗,非此不能用。若舌质红舌苔干焦者,宜用大小承气汤;若其人肥满,面色无华,大便稀溏,或先干后溏,舌质淡胖,舌面润滑,虽有胸背痛、心下痞满,也不能使用本方,当宜人参汤(理中汤)加味。
若有枳实薤白桂枝汤证者,但症状较轻、腹胀不甚,可以选用桂枝生姜枳实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证:
1.剧烈的关节疼痛、伴关节肿大; 2.恶风发热、有汗或汗少; 3.面色暗黄或有浮肿,脚浮肿。
桂枝芍药知母汤由桂枝加附子汤、麻黄加术汤再加防风、知母组成,其中桂枝加附子汤能治恶风、自汗、关节冷痛。麻黄加术汤能治恶寒无汗、肌肉关节酸痛而浮肿者,故此方能治疗关节肿痛、麻木不仁、面色暗黄或有浮肿、恶风发热、浮肿、眩晕等证。
此外,还有桂枝汤加厚朴、杏仁,名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桂枝汤证见胸满腹胀、咳嗽、喘息、痰多者;倍桂枝,加大黄,名桂枝加大黄汤,治疗瘦弱之人的腹痛便秘;加黄芪,名桂枝加黄芪汤,治疗自汗、盗汗、黄汗见浮肿、小便不利者;稍增白芍、生姜用量,加人参,名新加汤,治疗汗多、心悸、胘晕、食欲不振者;加葛根,名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桂枝汤证伴见项背拘急或腹泻者。
留待以后再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