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校办学理念及实践的相关措施

2020-06-12 来源:易榕旅网


启迪智慧 润泽生命

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

——临沂双月湖小学办学理念工作落实材料

近年来幸福这一词汇被越来越多的人提起,幸福广东、幸福贵州、幸福抚顺··一连串的幸福透露出人们对幸福指数的渴望与期待。的确,随着经济发展脚步的加快,人们对幸福的期待也越加强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首先要关注人的幸福,尤其应该关注学生的幸福。作为教育场所的学校幸福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理解、感受、创造幸福的能力。因为幸福是教育的真谛和归宿,教育就是为了实现学生健康幸福的人生。费尔巴哈认为:“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

我们临沂双月湖小学,在领导班子成员集体智慧的凝结下,形成并坚持、发扬了以“启迪智慧,润泽生命,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学校积极构建和谐校园,营造幸福氛围,让每一名教师在工作的时候都能享受幸福,成为教育的传播者,让每一名的学生都能享受学习的快乐,成为幸福教育的体验者。面对未来发展,学校的所有工作,都是在为了践行“润智,为孩子幸福奠基”这条永不过时、永远保持新鲜活力的理念的,全体教职工正为让学校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温馨港湾,让教学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的和谐图景而不懈努力着。

一、我校办学理念形成的背景和过程

(一)10周年校庆是总结并形成学校办学理念的重要契机。

校庆是一所学校总结办学历程、展示办学成果的重要契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准备,也需要做好精神上的准备。在10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已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但办学过程也非一帆风顺,有经验,也有教训,有成绩,也有失误。历届学校班子和教职员工进行了艰辛的实践,但办学思想的成果还比较薄弱。见诸文字的只有老校主亲自确定的“勤朴敬业”的校训,学校的办学宗旨、育人取向、培养目标、育人途径、三风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缺乏明确系统的指导思想,这是学校精神层面的缺失。因此,借助10周年校庆的契机总结学校的办学理念成为一项迫切且意义重大的工作。

(二)学校发展处于关键时期需要统一办学思想。

学校在2003年底经上级同意确定举办校庆,2004年春季开始启动筹备工作。十年了,学校还没有一个先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支撑,则显得前进无目标了。因此,学校利用2004年的十年校庆明确办学定位、确立办学目标是一项涉及发展大局、事关发展前景的重要工作,没有统一的思想是不行的。

(三)办学理念的形成是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

办学理念必须具有继承性、前瞻性和导向性的特点。确立办学理念是校长的首要职责,是校长对办学的深层次负责。校长没有思想学校必然没有方向。至2004年我已在校工作30年了,主持学校工作1年了,我觉得提出明确的办学理念时机不仅是成熟而且是迫切了。在与领导班子与教职工的探讨中,我觉得大家对学校前景充满信心,因此首先要把学校的发展方向及办学目标定下来,就是“打造特色品牌,创建一流名校”。有了方向与目标,还要有实施的策略。我利用2004年上半年参加华东师大“骨干校长高级研修”及暑假参加临沂师院“市级骨干教师培训”

的机会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真回顾了我校的办学历程,深入学习了国家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参考了兄弟学校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办学目标、育人目标、学生成长目标、校园建设目标、管理理念、教风、学风、校风等七条理念,加上校训共八条。这八条理念在学校行政班子中先展开讨论,再征求教职工意见,在讨论中吸收了一些好的建议,确定好内容后为了帮助全体师生更好地理解,我还亲自进行了书面诠释。

为此,学校应一以贯之地秉承人文主义的教育观,传承、发展“启迪智慧,润泽生命,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理念精髓,提出能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办学理念,创建现代化的优质小学。

二、办学理念关键词解读

启迪智慧,滋润生命,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总目标,具体体现了学校改革创新的发展策略、发展思路和发展途径。临沂双月湖小学办学理念的内涵是:

启迪智慧:我们需要的是优质的教育,这就要求以教师的教育智慧(“教师自身的教育力量”、“教育素养”、“教育机智”和“教育境界”)作为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让学生成为生命发展的主体,引导他们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创造地发展。

润泽生命:润物细无声。学生,作为生命教育的主体,在校园里,不是一味地被束缚、灌输,更多的是被唤醒、激发,把个体内在的天赋本性引发出来,教师应该多给他们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使之有思维的自由、心灵的自由。

为每一位学生终生幸福奠基:这一教育理念的内涵包含着空间、时间和内容三个维度,即面向全体受教育者、关注学生的终生、追求人生的幸福,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用“全体”、“全程”和“全面”三个特点,可以说概括了当代教育的宗旨,也是对知识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教育价值观的嬗变的整合。

其一,面向全体受教育者,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崇尚教育的普及性、公平性与均衡性。面向有差异的、有个性的每一个学生,其追求的理想是大众教育和全民族的教育,致力从精英教育走向群英教育。

其二,关注学生的终生教育与发展,崇尚教育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必须贯穿人的一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处在一个平等的不断更新知识、转换信息、增长技能、生成新资源,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互动的过程,即教育的终生性和长期性;摒弃教育的片面性和急功近利,让每一位学生期待着收获的肯定和赞誉,让光荣与梦想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待走进社会后则要不断追求自己的内在价值,体验人生、不断学习、自我创新。崇尚人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对学生终生负责。

其三,追求人生的成功与幸福体验,崇尚以人为本。加强个体潜能的全面开发与发展,即德、智、体、美等素质的全面发展,成为获得幸福的内在资源;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和生活意义,引导学生积极进取,积极实践和勇于创造,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造福于人类社会。这是对人性的尊重,对生命的关怀,是社会发展目标的具体体现。

三者之间的关系:开启智慧与润泽生命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需要师生之间共同努力,才能形成这种和谐,教育与自我发展浑然一体的追求。开启智慧与润泽生命在于关注学生的发展。办学要以为学生服务为前提,同时为学生服务也是办学的目的。为学生服务达到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要围绕

这两个关键点来部署、来设计、来安排、来检查、来落实。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不是学校保证每个学生的一生,而是启蒙、奠基,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成功的方法,树立发展的远大目标。新时期赋予教师的职责,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智慧”,而最高境界则是“润泽生命”。“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理念核心,“以人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也是学校办学的必然要求。教育的灵魂是教会学生做人,教育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智慧、幸福”是人发展的终极目标,把“启迪智慧,润泽生命,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体现了办学者还教育以本源的先进思想和基本精神。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将牢牢把握素质教育的既定方向,遵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规律,在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特色。一句话,对学生负责,对社会和民族负责,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既有道德,又有智慧,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材。

“三个发展”互为一体,互相促进,不可分割,构成一个完整的理念体系。

近几年来,学校在上级主管部门和街道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学校以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为契机,群策群力,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深入细致抓好办学理念体系的完善和落实,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跨越”,即建设优美校园、质量校园和文化校园,使学校的一切工作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三、提出办学理念的理论依据

当代主体性教育思想:杜威强调在教育中以人的发展为目的,而不是把学生当作手段,皮亚杰、布鲁纳和赞可夫等重视儿童的发展过程,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发展上,把学习看作是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其中特别重视人的一般发展,即人的个性的全面的发展。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

者面对人类的精神危机提出了自我实现论,它重视人本体存在的价值,重视人的需要的满足和人的自我实现,当代的主体性教育思想所侧重的是认知、伦理、审美融为一体的主体性。这种现代的主体性从存在的形态看,是人的本体力量的展现,是个人的、独立的、流动的、发展的,同时具有社会性、交互性、共生性,而这一切是以人本体为起点和归宿;表现为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自为性,它催人向上,促人自强不息;更为重要的是主体性不再只是为创造而创造,而是注意到创造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是说人的主体性是存在和价值的双重统一。这种主体性教育就是要发展人的自主性和合作性的统一、自由性和责任性的统一、科学精神和人性的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即存在与价值的统一。

此思想在我国产生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集中体现在提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一命题上,主张力图改变学生的地位和现状,真正调动和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改进和调整师生关系。90年代,这一思想由认识论发展到本体论,关注人的特性,潜能,地位,作用与价值,人的发展及其与教育,社会的互动关系,并由理论的探索发展为教育改革与实验研究。

主体性教育思想以哲学中的主体及主体性概念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内涵,即从教育的领域研究教育活动的主体,其研究内容一是研究学生主体性及其发展问题。其中学生主体性是指主体在认知,交往,自我反思及调整活动中表现出的基本特性,包括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自律性,社会性。二是研究学生主体在其对象性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即研究主体性的功能宏扬问题,宏扬的机制问题。

此理论的兴起,使我们认识到要培养能动自主的社会主体,具有独立个性和主体性的现代人,必须变传统的受动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为能动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最主要的是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促进学生的主体和谐发展。

素质教育理论:素质就是人本体内在的力量,而不是外界强加的。素质教育也就是促进人的

本体力量得以发展的教育,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是促进人的主体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当然包括知识教育、价值教育和审美教育。但和过去的智育、德育和美育是不同的。素质教育所关注的是从学生本体出发来进行教育的,是要把知识、价值观念和美的情操转化为学生身心结构中内在的东西,是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而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不是从学生出发,而是从教育内容出发,教育内容是目的,学生则成了掌握教育内容的工具或机器。素质教育就是把传统的工具性教育转变为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育,唤醒中国人的主体意识,宏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主体发展。

科学发展观理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对于教育而言,在学校办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把握要坚持以师生为本;在贯彻教育方针中,我们也应该把握我们的教育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主体成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辨证统一的个性主体和社会主体,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发展需求。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人本主义和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真诚、悦纳、理解为核心,强调儿童作为“人”的本性,主张在教育过程中予以深刻的人文关怀。其基本视角和价值观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如何正确看待儿童,并采取适当的教育教学方式具有独特的启示作用。在当前提倡关注人的生命价值、注重人文关怀的教育大背景下,我们不应当设定统一的标准,更不应当用成人的眼光度量儿童世界;应当帮助儿童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凭空塑造;尊重儿童的个体需要,同时也是自尊。应当从人的本性和教育的本质角度进行深入的反思,使学生的童年少一些强制和束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让教育真正闪烁人性的光芒。

四、践行办学理念的主要途径

(一)构建三个模式

教育之中,人永远是目的。人的生命质量,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度。在教育教学中,在学校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师生为本,将促进师生主体发展作为学校办学的核心和归宿,着眼师生作为生命主体的存在及发展,注重师生生命质量的提高,帮助师生享受教育生活的幸福感,主体发展的满足感。由此,学校必须从管理活动,教育教学活动中这些学校的基本工作中探索体现办学理念,具有校本特色的工作模式。

1.德育模式:自主体验,内化发展,实效德育

构建主体发展的德育模式应该把握两点:一是德育的本质在于培养有社会生活能力,有主体精神、积极个性、良好德性和健全人格的人。 二是道德不是教会的,它是学生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自己的道德生活实践中,建构生成的。因而,主体和谐发展的德育,应该是坚持以主体发展性为特征,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为目标,努力将德育过程建设成为主体个性形成、主体精神培养、主体德性塑造、主体人格提升的发展过程。强调注重自我教育,立足自我体验,自我内化,自我养成。为此,应给提供学生实践的平台,体验的载体。可倡导“人人有岗位”,可通过课堂教学,各类活动,各种评价等途径帮助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经历,形成健全人格,初步具有健康身心、自立精神、共生意识、科学态度、人文情怀。

2.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合作发展,高效课堂

学生主体发展在教学中的体现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独立的能动的主体地位。学生有主动利用的学习时空,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有主动调控学习目标和学习行为的

自由;二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性作用,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使其本身的主体性不断发展。主体和谐发展的课堂,应该是自主的课堂,高效的课堂,人文的课堂。教学应回归“以学习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课堂价值本位,构建校本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此模式应立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强调的是“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重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培养“乐学、勤学、会学、善学”的人。

3.管理模式:人文关怀,职责明确,群策群力,团队发展

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人。主体和谐发展的管理应该是建基于制度管理之上的人文管理,也就是体现以人为主体的管理,即学校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着眼于人的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在学校目前面临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初始年,即将推行的岗位设置的用人机制改革的准备年,学校即将迎来武汉市督导评估的关键年,学校必须加强刚性的制度管理的同时,强化柔性的人文管理。在坚持中有温情。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上善若水”。随着学校文化的生成,逐渐发展为文化管理,即以学校无形的价值观引领全体师生的心智和行为,达到从管理有为到管理无为的境界。以此为指导,学校应充分发挥师生在管理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师生的自主参与,关注其个体与团队的互动,形成个人发展与团队发展的“双赢”态势。

(二)打造办学特色

特色化办学体现学校独有的文化价值取向。这一取直接决定学校在时代中的生存状态和个性张扬的空间。它是学校办学理念的综合体现。学校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凸显了书法、体艺和竞赛成绩的优势。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彰显学校办学个性和育人特色,就应立足学校原有的办学优势,并使之丰富,发展,形成润智文化特色。

这里所指的润智含义是得到拓展的,不仅仅是指内在、无形的,大脑的,心灵的还是指有形

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打造润智文化特色,主旨在于通过主体发展教育的践行,使师生由内到外呈现生命自主发展,个性彰显,充满无限活力与生机的美好状态。

1.发挥地处书画之乡的作用

学校是罗庄区唯一一个历史悠久的书画之乡。在开展全民书画活动,学校书画教学,书画训练,提高专业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示范、辐射、培养人才的作用。学校一贯重视写字训练,营造浓厚的习字氛围,开好软硬笔书法课,着力抓好教师每天上午20分钟软笔书法活动,中午20分钟硬笔书法活动。美化书法兴趣小组活动室,注意张贴书法名家的书法作品,悬挂历代书法大师的肖像,陈列有关书法家碑帖,教师及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以陶冶师生情操,激发书写兴趣。定期举行师生现场书法展示,每年举办一届“双月书艺”展示活动,激发写字能手的荣誉感和进取心,扩大社会影响。每年举行教师粉、钢、毛三笔字展示;学生铅、钢笔字展示。每次大赛内容包括“书法比赛、书法表演、学生书法作品板面展评”三个项目。

2.开设多彩的校本课程

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开设了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围棋、声乐、少儿版画、象棋等校本课程。打造书法特色,可将原有校本课程重新调整,并使之系统化,序列化。

3.突出校园环境特色设计

校园环境特色设计属于学校文化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的重要内容。在校园文化环境设计上,应注重特色化办学的氛围营造。如学校校门,入门大厅,校徽,校铭牌,楼道,围墙等,均应呈现和体现学校润智文化特色,给人鲜明的视觉形象,易于学校形成品牌和品牌传播。

(三)生成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跟进时代需要有远程的文化战略。学校文化战略是学校适应未来发展所表现出的 独有品牌价值和品质保障。这种文化战略区别于传统说教,区别于利益驱动,长时间的积淀将会形成一种文化氛围,产生信仰的力量,凝聚成团队核心竞争力。如北大的文化战略以囊括大典,网罗众生,兼容并己,思想自由著称,培养和熏陶了不少人才,引领了社会发展。不管时代在如何变迁,管理者如何更替,但学校的文化内核始终如一并持续在众校林立中独领风骚。因此,在学校办学中,将学校文化的生成作为工作的抓手应该是现代化办学,办现代化学校的神圣使命,是特色化办学,办特色学校的必经之路。践行主体发展教育,实现主体成长应在传承学校原有办学精髓的基础上,丰富,提升和发展学校校园文化,形成自主自为,和谐共生的学校文化。

1.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哲学,它决定着学校的性质、发展方向和发展高度。先进的学校精神文化能提升学校的竞争能力,健康的学校精神文化能契合人的内心自我,深度调动人的积极性。主体发展的精神文化需要反映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

树立共同愿景:让每个人都明确学校长远的发展目标,阶段目标及近期目标。让目标成为全校教职工的共同追求,使教职工自发履行发展学校的使命和职责,自觉成为与学校一起成长的命运共同体。

树立主流价值观:学校主流价值观应该是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应该是一个学校的集体风格,影响教师群体思想与行为取舍的价值判断标准。践行办学理念就要通过学校各项工作,让学校办学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师生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指南,从而更好地形成“文明、活泼、向上”

的校风,“关爱、严谨、创新”的教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风。

拓展课程文化内涵:开发校本课程,抓实活动课程,通过课程的全面落实,发展和丰富课程文化,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爱好,彰显学校特色文化。为此,学校的校本课程分为:身体运动系列(乒乓球 、田径队);思维运动系列(快乐象棋、魅力七巧板);心灵运动系列(快乐阅读、快乐版画)等。活动课程则涵括有合唱、舞蹈、信息技术、科学探究等内容,其中许多内容属学校开展多年的项目。

2.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保障系统。学校制度文化是有形的制度与无形的价值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以有形的制度作载体,一方面以无形的价值在学校的诸多领域体现出来,不仅体现在制度本身,而且通过制度实施,体现在一切结构、组织、形式、过程、方法、技术、行为方式、人际关系、心理氛围之中。践行办学理念,实现学校个性发展,必须建立相适应的激励,保障及评价机制。

3.环境文化

这里所指的环境文化主要是指物质化的环境文化。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重心是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让每一面墙会说话。因此,它是学校办学理念物质化的呈现,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起着凝聚、熏陶、导向的重要作用。

践行办学理念,进行校园文化环境整体设计,创设文化氛围,是学校目前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在设计上,学校将根据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建设主题,通过学校内外环境的规划设计和校园环境的净化、亮化、文化,精心设计,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处景点都能育人,使校园

处处体现出鲜明而又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文化中,呼应潜移默化的熏陶,体会润物无声的教育。

践行办学理念的主要举措

一、坚持“一超三高”,夯实学校办学理念发展的物质基础

三年来,在上级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领导班子立足完善教育功能、提高城乡品位的总体思路,坚持超前设计、高起点定位、高标准配备、高质量建设的原则,进一步建设、完善了临沂双月湖小学。上级领导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学校办学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三年来,学校增建了一座较高标准的2570平方米的少年宫;增建了可容纳700名师生同时就餐的融餐厅、报告厅、演绎厅、室内乒乓球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楼,建筑面积2082平方米。学校高标准建设配备了图书室、语言教室、微机教室。

三年来,学校不断加大财力支持,年年补充各类图书,图书馆藏书已达44103册,生均35.6册,拥一个有宽敞明亮的阅览大厅。丰富的藏书,先进的功能设施,使得我校少年宫创建成为“临沂市优秀少年宫”。体育运动场拥有室外篮球场3个、乒乓球训练场2个、健身场1个、排球训练场2个,宽大的绿色足球场能满足全体师生同时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另设有音乐室3个、舞蹈教室2个、美术教室2个等功能室。校内同时设有现代化的语言教室3个,学校按一类标准配备了科学活动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微机教室、心理咨询室、卫生保健室等功能室,所有教室和功能室全部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智能广播系统和数字监控系统,构建了先进的数字化校园。截至目前,学校配套设施投入和改建工程累计投资达2000万元,为更好的实现“启迪智慧,润泽生命,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这一理念,也是为了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培育“润智”文化,彰显“润智、幸福”理念,不断提升学校文化管理层次

三年来,在不断地论述学校办学理念发展时,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校园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是学校生生不息的永恒动力,它体现着学校的共同价值和师生的共同情感。建校之初,我们就确立了实施文化管理的学校管理理念,形成了“理念引领、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内化于心”的文化发展思路,从“文化立校”的战略高度,努力打造精品校园,精心培育名校文化。

(一)坚持理念引领,明确学校发展定位。

在借鉴全国名校校园文化、吸取传统文化精华和广泛征求全校师生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我们决定培育以学校办学理念“启迪智慧,润泽生命”中的“润智”二字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润智”即为“启迪智慧 润泽生命”。启迪智慧:我们需要的是优质的教育,这就要求以教师的教育智慧(“教师自身的教育力量”、“教育素养”、“教育机智”和“教育境界”)作为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让学生成为生命发展的主体,引导他们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创造地发展。润泽生命:润物细无声。学生,作为生命教育的主体,在校园里,不是一味地被束缚、灌输,更多的是被唤醒、激发,把个体内在的天赋本性引发出来,教师应该多给他们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使之有思维的自由、心灵的自由。开启智慧与润泽生命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需要师生之间共同努力,才能形成这种和谐,教育与自我发展浑然一体的追求。

新时期赋予教师的职责,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智慧”,而最高境界则是“润泽生命”。目前,全校师生正在躬身实践和精心培育着“润智”校园文化。

(二)借助外化于形,建设精品育人环境。

文化是无“形”的,要通过有“形”来实现。建校以来,我们一直重视校园物态文化建设,打造精品文化校园,努力形成“墙壁说话、花草育人”的浓厚氛围。

1.让人文性的文化环境培育人。为了扩大生态校园的宣传教育作用,打造绿色校园文化,学校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力度,在校园里设计制作了理念文化宣传牌60个,弘扬传统文化;建有2个花园式文化广场、打造了1个绿色休闲乐园、龙潭景观,改造了5条主干道,栽种名贵的银杏、柿树、桂花、海棠等500余颗树木,让校园彰显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是精心营造教研组文化、校园励志文化、环保文化、科技文化,餐厅“品食品人品味”三品文化。生态校园创新工程文化,在长达200余米的五幢教学楼走廊分别打造国学文化和书画长廊。国学文化长廊共设96块牌子,包罗楹联、书法、诗歌、科学、励志等方面,让学生积累知识,受到教育和启迪。让终生学习的理念从小树立。楹联书法广场走廊展示了省内外书画名家作品等作品,内容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让学生感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真谛,让成功教育激励学生奋发有为。

2.让启迪性的石刻惊醒人。主题书雕突出了楹联书法广场教育主题,书雕上镌刻着醒目的“润智”启迪性石刻,文化石与花草树木相互辉映,师生们置身其中,将得到精神文化的熏陶,加深对绿色、生命意义的理解。

3.让励志性的标牌陶冶人。在校园主干道树起了“环保大道”、“学思路”“博学路”“尚德路”等励志性路标,整个校园实现了处处有景点,处处有经典,处处有哲思,处处能育人。生态文明、国学文化景观与生命教育理念在学校熠熠生辉。

4.改善学校卫生状况,净化学校育人环境。投资100余万元建成了由卫生厕所、沼气系统、饮用水净化设备三个主项目构成,另外还有蔬菜种植基地辅助项目组成的生态校园创新工程。极

大地改善了学校卫生状况,净化了学校育人环境。通过沼气和沼肥的综合利用,达到校园公厕“零排放”,实现能源生产、校园治理、绿色食品生产、低碳生活等多重目标。整个校园卫生整洁,呈现出一派文明祥和的生态文明气息。

以上几项措施的实施,让师生在有“形”的“润智”校园文化中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厚重底蕴。以“国学经典”、“楹联书法”为主题的孔子文化广场和楹联书法广场两个广场,成为我校在弘扬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中的两大亮点。

(三)通过固化于制,规范师生良好行为。

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行为规范。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建设精品校园文化的基础和必由之路。我们把“润智”文化的精髓渗透到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中,将人文关怀和刚性约束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和引导师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达到用学校文化来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目标。赋予人情味的、高层次的“人文关怀”能够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一是学校在“润智”理念引领下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出台了《临沂双月湖小学管理制度汇编》、《临沂双月湖小学教师考核奖惩办法》和《临沂双月湖小学学生行为规范培训材料》,内容涉及学校实施文化管理的方方面面;二是健全了学校管理体制,落实\"四制\"和“三全四精”管理。四制即校长负责制,教职员工聘任制,岗位目标聘任制,教研组管理责任制;“三全”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四精 ”即管理精细、文化精致、教学精彩、育人精心,形成了“领导为教职工服务,各处室为教研组服务,教研组为教师服务,全校为学生服务”的良好工作格局。三是在工作中,校长把身段降低,认真听取其他干部意见,让每一名班子成员都能发挥引领作用,构建了一个和谐温馨的教育团队,产生特有的凝聚力,使团队成员将个人的爱好、特长和能力发挥尽致,实现1+1>2的效果。学校每一名班子成员都能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在润物无声之中,影响着班子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影响着每一名教职工的幸福感,让每一名教职工都能感到身心愉悦。随着“润智”制度文化的创新和积淀,文化育人

的认识导向功能在学校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根植内化于心,形成师生价值取向。

“润智”文化内化到每一个人心灵深处,成为人人遵循的理想信念,最终形成师生价值观念和共同情感,是我们矢志不移的追求。一是学校编写了《文明礼仪教育读本》校本教材,开设文明教育课,开展古诗词诵读、“倡树我是双月人”等理念文化教育活动;二是突出 “润智”,开展竞技活动,如体育运动系列比赛、英语口语大赛、全员管理评比活动等,让师生在实践中体会竞争与合作,自觉树立“润智”意识。通过建设和弘扬“润智”文化,全校师生精神面貌发生了积极和深刻的变化。教师中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敢为人先,学生间合作学习、共同提高、整体发展已在学校蔚然成风。短短3年,“润智”文化声名远播,吸引了区内外近百批3000多人来我校参观学习。我校已成为全省、市校园文化建设样板工程和品牌学校。

三、强化素质教育,厚重学生全面、幸福的发展底蕴

三年来,我们严格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坚持以落实“低负担、高质量”为抓手,着力构建“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尤其是全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精神,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形成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幸福教育的良好氛围。

(一)强化德育工作,构建德育教育体系,夯实学生做人基础。

我们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办学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立健全了德育教育机构,落实德育教育基地,突出抓

好德育工作。将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注重结合节假日、重大活动和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公民道德、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法制、心理健康等教育。我们常年坚持升国旗制度,举办“六一”歌咏比赛、演讲比赛、“金秋十月”校园艺术节和庆“元旦”文艺会演。新生入学前两周举行整训活动,使学生入校后明白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每逢周末学校在报告厅播放爱国主义影片。学校聘请法制辅导员开展法制讲座和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没有出现一例违法犯罪事件。聘请校外有经验的心理咨询老师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活动促我校每年都举行不同形式的情感教育活动。2012年5月我校承办了临沂市阳光大课间活动启动仪式。每年举行感恩教育系列活动。近年来,涌现出大批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在今年的端午节期间,我校原创的大型经典诵读节目《屈子颂》、《少年中国说》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代表罗庄区参加临沂市的评比,成绩优异,并在临沂电视台进行播放。在2011年庆党90周年唱红歌庆功活动中不仅取得了全区教育系统小学组第一名的好成绩,更是代表罗庄区委参加了临沂市委组织的在蒙山沂水舞台上的节目录制活动,还代表罗庄区人武部在临沂市军分区庆党90周年唱红歌比赛活动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2012年再接再厉,代表区教育系统获得了区委组织部、宣传部组织的“颂歌给党听,喜迎十八大”二等奖,获得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学生在各级各类艺术、体育竞赛类活动中更是获奖无数,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将我校的素质教育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让师生充分感受到了付出就会有回报的做事真理,在成绩中充分体会到作为一名双月湖小学一员的幸福。我们注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建立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三年来,我校成立了两届家长委员会,实行家校共育,让孩子无论是在家庭还是校园充分浸润在无处不润智,无处不幸福的教育中。

(二)严格《课程标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切实保证师生在标准行为内健康、积极的践行润智行为、感受润智之福。

课程体现着国家意志,开齐开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我校严格按照省《规

范》和市、区的要求,强化课程设置的刚性管理。一是严格落实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二是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修订了《临沂双月湖小学教学常规》。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启智教学,努力营造“主动、探究、合作”的幸福学习氛围;三是继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乐学、会学,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生高质量的主动学习;四是实施师生阳光体育工程,设立两个大课间,每天上午40分钟,下午40分钟,保证师生每天有一个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五是学校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改革评价制度,立足学生、教师及学校的发展,让社会、家长参与对学校教育评价工作,形成了科学的课程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等体系。我校的多元化、全方位的教师评价和多元的学生评价机制早已率先实施,已经走在了全区的前列。

(三)坚持强根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教师享受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指引者的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通过实施“三项工程、一个方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夯实了推进“低负担、高质量”的发展根基。一是“暖心工程”。我们不仅在物质上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而且在精神上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职工的合理需要,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学校环境。如每年为全体教职工集中查体一次,并成立教师健身小组,课余时间教师在操场上强身健体;添置点歌台,丰富教职工课余生活。二是“名师培养工程 ”。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积极为骨干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在罗庄区教体局实施的名师培养对象选拔中,我校有7名教师入选;在市、区级教学能手评选中,我校有1名教师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6名教师被评为区级教学能手;三是“师带徒”工程。我们制定了“1+1”教师制度,评选出了15名首席教师,实行了1+1帮扶模式,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四是全面落实《临沂双月湖小学教师发展方案》。我们从教师师德、教育理念、科学文化、心理品质、教态、语言、板书、教学结构、教育机智、教科研能力十个方面,狠抓落实,优化教师素质,努力培养一支专家型、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职员工幸福和谐

指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四)锻造高效课堂,筑牢素质教育阵地,让学生在课堂平台中享受幸福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我们以“融会百家、发展创新、自成一家”为原则,大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逐步探索出“课前教师合作教研、课上学生合作学习、课后师生共同提高” 的“精讲、精练、高效率”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堂“增效”达到“减负”目的。一是制定了《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科教师合作教学考核方案》,设计了《学科学期教学计划表》、《学科周教学计划表》、《学科教学公案》,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二是实施集体备课制度,凝聚同学科教师的智慧和力量,研究三维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优化、形成性训练设计,应用校园网络中的教学平台,备出精品课、高效课,形成公共教案。教师在公共教案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实际进行二次备课,减轻了教师书写教案的负担,提高了课堂效率,实现课堂教学向高质量、高效能转变;三是创建“润智”教育博客,吸引教师、学生、家长参与,形成了互动、开放、共享、便捷的网络教学、教研、辅导新模式,有力地促进了素质教育在我校的全面实施。

(五)重视特长教育,促使学生在百花齐放的活动中脱颖而出。

我校高度重视特长生培养工作,积极为特长生健康成长、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学校成立了鼓号队、乒乓队、舞蹈队、合唱队、田径队七支业余队伍和音乐、书法、象棋、七巧板、绘画、电脑动画制作、劳动技术等各类兴趣小组20余个,各类活动参加人数每周达1000人次。三年来,已向中学校输送了100多名特长生。三年来我校学生在艺、体特长方面成绩突出,在罗庄区第十届艺术节活动中创造了学校艺术节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成绩:教师大合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儿行千里》两个合唱节目获得了区一等奖, 学生合唱《学堂乐》、声乐《我和奶奶跳皮影》、音乐剧《调皮的燕子》获得学生组一等奖,罗庄区第十四届现场作画比赛中我校参加的10名同

学获得6个一等奖。共获区级以上表彰200余人次。

(六)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校充分发挥图书阅览室、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多媒体及音像设施的功能,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我校还与罗庄区盛能游乐园和临沂市烈士陵园联系,建立了校外活动基地,经常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宽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三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全市七巧板竞赛,获全市一等奖近10名,二等奖15名。在全市组织的“电脑制作”评选活动中,我校有5名同学获一等奖,有9名同学获二等奖。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特色导航,树立具备发展潜能的教育品牌。

在教育竞争日趋激烈、择校愈演愈烈的今天,一个学校要想生存、想发展,就必须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经过深思熟虑,我校将“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作为我校的特色方向。学校围绕本着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功能完善的原则,用心建设校园文化,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着力体现“启迪智慧,润泽生命,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

临沂双月湖小学以文化的积淀而厚重,以“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的特色而兴校。三年来,用“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的理念来引领学校发展,营造人文氛围,形成了让校园富有古典文明、让古典文明着装校园。整洁美丽的绿色校园,处处呈现着文化文明的鲜明特征,充分显示了国学经典校园的巨大功效与魅力。

(四)特色校园建设取得的成效。

特色校园创新工程为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综合实践、课程开发、论文撰写搭建了平台,取得了丰硕成果。2012年5月楹联书法广场揭幕,市委、区委等各级领导亲临学校,并进行了书法教育工作的指导。2012年10月,临沂市中小学书法教学现场会在我校召开,进一步凸显了我校在书法教学上在市、区学校的地位。学校先后有几十多人次获得省市区级以上不同奖项,校本教研成果10余本,学校被授予山东省“楹联教育基地”,市、区级“文明单位”、市区级“示范学校”、市区级“平安校园”、区级“德育先进工作单位”、“绿色示范校园”等荣誉称号,多次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奖励。

沐浴智慧的春风,歆享心灵的甘露。痴心教育的临沂双月湖小学全体教职工,正以饱满的激情、坚定的步伐奋然前行在“启迪智慧,润泽生命,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之路上!

2012年10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