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题及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
A.长颈漏斗 B.试管夹
C.滴瓶 D.蒸发皿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A.Si
B.Fe
C.Al
D.O
4、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5、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的燃烧
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 1 / 10
)
6、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C.都能导电
B.都是黑色固体 D.硬度都很大
7、下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 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
8、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
9、在2A+3B=C+2D反应中,36gA与5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一定量的D,若C的化学式量为14,则C和D的化学式量之比为( ) A.7:1
B.7:8
C.7:16
D.7:32
10、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固体 B.倾倒液体
2 / 10
C.熄灭酒精灯 D.取用固体粉末
12、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在甲骨上刻文字 B.指南针指引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 D.用石块修筑长城
13、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14、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B.生活中节约用水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6、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中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处理废弃物
B.治理污染源
C.深埋有毒物
D.杜绝污染源
17、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8、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 )
3 / 10
A.长劲漏斗 B.量桶
C.坩埚钳 D.椎形瓶
19、1869年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也排列其中,其化合价分别为-2、0、+4,+6价,依次对应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 A.H2S
B.S
C.SO2
D.H2SO3
20、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碳元素__________; ②3个钾原子___________; ③4个氮分子___________; ④钠离子_________; ⑤氢气_______;
⑥标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①3Cu2+中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是_________; ②SO2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4 / 10
2、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图中a、b、c三种方法似乎都与凹液面相切,其中能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___,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低的是________,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高的是__________。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___(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_____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氧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物质,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内容。氧气的测定:实验室常用图1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由注射器和硬质玻璃管组成的密闭系统,其中注射器中存有15mL空气,玻璃管的容积是40mL。
5 / 10
(1)连接好装置后,需要________,再加入铜粉。为了保证氧气充分反应,加入的铜粉应该_________________。
(2)保证氧气跟铜粉充分反应的操作是___________。 (3)实验中你所看到的硬质玻璃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
(4)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挤出气球内的气体,发现注射器中的气体体积约为4mL,通过计算,你认为该同学测定得到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
(5)瑞典化学家舍勒曾用图2装置对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进行测定:将磷放在密闭钟罩内的水面上方燃烧(如图2所示),产生_____________现象(产物为五氧化二磷)。
2、(一)在学习空气的的成分及氧气的性质时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未放少量的水或沙子,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_,铁丝前端系一根火柴是为了
___________;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如图B所示,用量筒量取43mL水,俯视读数,所量取水的实际体积
6 / 10
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3mL。
(3)如图C所示,红磷必须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标志该实验成功的现象是___________,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二)如下图所示,在实验室里也可以用来收集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_____端导管通入,若要检查已收集满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___端导管口处;
(2)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使集气瓶中装满水,氧气从___________端导管通入。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科学研究中,常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计算,得出某未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从而推测该物质的分子式。某科研小组经反复实验,发现2A+3B=2C+4D中,3.2gA恰好和4.8gB完全反应,生成4.4gC。请问: (1)同时生成D的质量为_____g;
(2)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求A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在一定条件下,将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根据上表数据计算: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生成物是_____(字母连续写,不要加符号或空格);
7 / 10
A 5 x B 112 0 C 16 32 D 4 100
(2)表中“x”值为_____g;
(3)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4)B、C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_____(化为最简整数比)。
8 / 10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B 2、B 3、D 4、B 5、D 6、A 7、A 8、C 9、B 10、D 11、D 12、C 13、B 14、B 15、A 16、D 17、A 18、C 19、D 20、C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21、C 3K 4N+
2 Na H2 CaO含有2个氧原子 2、b c a
3、金属 55 AC
9 / 10
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
3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检查装置气密性 过量 缓慢推拉注射器活塞 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20%(或1/5) 白烟,一段时间后,钟罩内液面上升约1/5
2、炸裂集气瓶底 引燃铁丝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3Fe+2O2点燃Fe3O4 小于 使氧气完全反应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
中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的五分之一 偏小 A B B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生成D质量=3.2g+4.8g-4.4g=3.6g; (2)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2A+3B=2C+4D2x3.2g418 3.6g2x3.2g= 解得x=32。 4183.6g2、B;CD;5;分解;7:1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