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020-10-31 来源:易榕旅网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需要一个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思考过程。我们以一幅古画《深山藏古寺》来形象地见证这个富有趣味的思考过程。

在这幅著名的古画中,画面上重峦叠嶂,飞湍瀑流,霜林染血,云雾缭绕,好一派宁谧淡远的深山意境!但是,你却找不到古寺在何处。如此,岂不是画家命题有误?细看之下,你才发现,在这深山的半山腰上,一条石阶小路蜿蜒而下,一直延伸到画面近景中的溪流中。在这石阶之上,两位挑水僧正在行走,而那著名的古寺,或许就“藏”在山路的转弯处,“藏”在你的主观的寻求之中吧。其实,我们的审美偷悦并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找到了古寺所在,而是在这画面之外,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深寂的禅意。 山→挑水僧→山径→古寺→禅意

我们可以把理解画面的思维方式和理解句子的思维方式做出如下的对应: 山:画面的主体——文学作品中大量的描写句、枝叶句。 挑水僧:画面的聚焦点——语句中的关键词 山径:画面的深意指向——文段中关键词的指向。

古寺:画外之物——文句的深层含意。

禅意:画外之境 ——文句中超脱于画面的情感、情怀与哲思。 这样,我们在理解句子含义时的思路是应该是这样的: 枝叶→关键词→指向→深意→情意

( 1 ) “寻僧”——找准重要句子中的关键词(词组)

纯朴的嗜血者

我对李逵有一种很复杂的感情。这个莽大汉匍匐在底层,却活得洒脱奔放、无牵无挂,而且那么坦荡率真,敢爱敢恨敢做敢当,简直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全无心机的大男孩。在许多方面,他身上凝结了底层人的可贵品质。可是,情感的亲近是一回事,理性的选择又是一回事。甘于平庸生活的人,谁愿与李逵为邻?他就像一枚“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突然爆炸,将你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幸福一股脑儿埋葬。

李逵为什么会让人害怕?也许是他过于无拘无束了。破坏的能量太大了。鲁迅说过:“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水浒》作者却用欣赏的笔调,浓墨重彩托出了一个“嗜血者”形象:他的板斧向来是“排头砍去”,而且动不动就“杀得手顺”。在这种状态下,是没有是非曲直好说的。《水浒》虽然处处是刀光剑影.但快意恩仇,几乎没有悲悯色彩,连那个年仅四岁“生得端严美貌“的小衙内的死也径直写作“小衙内倒在地上……只见头劈做两半个”。制造这一幕的正是“黑旋风”!也许为了逼使朱仝上山入伙,无论哪个梁山好汉对一个小孩的生命都是不屑一顾的.但这种超过正常人心理承受度、毫无必要的杀戮,似乎只有李逵去做才合适。

李逵崇尚暴力,流血越多,越是兴奋,但他并不像一般的流氓无产者那样浑身充满无赖气息,反而那么纯朴,纯朴和嗜血在他身上奇怪地统一起来了。他嫉恶如仇,最看不惯以强凌弱,哪怕是最崇敬的大哥宋江欺凌弱小,他也会义无反顾地挥斧砍去。嗜血者当然让人恐惧,而一个纯朴的嗜血者除了带来恐惧,还让人困惑。为什么这两种迥异的特质可以统一在李逵身上?其实并不奇怪,因为李逵完全不把生命当回事。他把杀人和流血看得像一场游戏,甚至可以拿自己的脑袋作赌注,“脑袋掉了碗大个疤”,仿佛大家脖子上顶着的不过是割了一茬还可以再长的韭菜。在一

1

个全然不知怜惜生命的人的眼里,旁人难以理解的血腥行为也就变得自然和正常了。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

( 2008年江苏卷 《 纯朴的嗜、 》问题:“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这句话如何理解?

对本句含义的理解,要重点解释“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最可怕”“活在书中的好”这三个要点。“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告诫我们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反对滥用暴力。“最可怕”意为李逵这类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破坏性太大。“活在书中”意为不宜活在现实中,可以对人们起警醒作用。

参考答案:19.①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②反对滥用暴力。③李逵这类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破坏性太大,“活在书中”可以对人们起警醒作用。

(2)“循径”——根据关键词的特点指向还原

找到关键词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关键词的特点,结合上下文的文意,找到一条可以依循的道路,还原关键词的本意,或阐发关键词的含义。

第一径:表达还原:许多关键词由于运用了指代、修辞、引申等用法,使得字面意义与本质意义有一定的差异性。因而,我们应该根据上下文,在词语的内容上还原出本义。同时在形式上依循“敛去浮华,回归本质”的基本要求,将句子还原。

第二径:根源还原:当我们通过表达还原,将句子的含蓄变得平实之后,发现在自身意思之外.可能还有更深层的含意没有解释,这就需要我们继续追问根源。简单说:表达还原只解释了“是什么”,而根源还原要解释的是“为什么”。

( 2006 年四川卷)乡村的瓦(片段):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

小时候我常在梦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跷着脚丫,在我不知不觉的夜半时刻,正一颗颗摘星呢。那一柄北斗七星的长勺低低地垂落下来,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颗颗透清的露珠。终于,一不小心,有两颗最大的掉下来,缓缓地,落在我的眼角。

问题: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答

分析:首先找到关键词“底片”“冲洗”“乡村旧事”。“底片”运用了比喻手法,此处也明确本体是“瓦”,因此要明确的是把“瓦”比作“底片”的比喻点。“底片”的基本功能是“记录”而此处的“瓦”同样具备记录童年生活的功能,这是第一处还原点。“冲洗”作为动词,同样还原为动词“勾起”以与“瓦”匹配。结合后文,“乡村旧事”即是自己童年时代的生活。

答案;“瓦”,真实记录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2010年全国卷一)问题: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4 分) ( 1 )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答:

( 2 )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答:

分析:第一个句子较短,首先明确“那情景”指的是“我们”举灯护火,步步为营,战战兢兢的姿态。而我们之所以战战兢兢的原因就是这灯火仿佛是“累世的家产”。这是一个比喻句。因而,我们在解释该句的时候,务必要弄清楚的就是作者缘何会把灯火比喻为“累世的家产”,

2

即要解释灯火的珍贵所在。上文交代,这样的灯火在家里只有三盏,故而珍贵;灯火摇曳的是祖孙之间深情的温馨,灯火伴随着“我们”的夜读,而这才是灯火的珍贵价值之所在。

解释第二句,要特别关注“迷失”一词。上句说:“万家灯火里哪一盏是为我而开的?”可见作者的迷失源于归宿感的缺失。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喃喃自语”一词中所透露出的怅惘,而怅惘的来源正是上文所说的“惨白的日光灯下总觉得缺少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卑”。更深入一层,作者写灯光,还在于借灯光之意影射在社会进步过程中我们的所得与所失,而这种怅惘往往来源于我们丢失的美好情怀。

参考答案。(1)① 即使是普通的煤油灯,在贫困的年代里也是很宝贵的; ② 灯下的温暖和苦读,是更值得珍惜的人生的宝贵财富。

(2 )① 曾经拥有的灯下的温馨已经逝去,“我”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怅惘; ② 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失去了一些美好的东西。

(2010年全国卷二)

问题: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4 分) ( 1 )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答:

( 2 )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阵。答:

分析:( 1 )第一句主要有两个关键词:“不露痕迹”和“沟通”。此处需关注“沟通”和“不露痕迹”的多层含义,同时追问“怎样的沟通才不露痕迹”。因而首先考虑地理意义上的沟通,因为偏疏贫穷,故而不露痕迹;第三段中的“神交”提醒我们“沟通”的含义更可能是心灵和精神上的沟通,故亦不露痕迹;第六段中的“传递”提醒我们这也是沟通的其中一个含义,民族之间的沟通,亦不露痕迹。

( 2 )关键词提取:“与其 „ „ 不如„ „”表明有选择,其中暗含作者的态度取向;“随波逐流”,其中亦暗含对世俗生活态度的批评。

其次,根源还原,可以追问:为何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阵?大河家有怎样的精神品质值得如此对待?而前文写道住在大河家的“韩三十八老汉稳如泰山,任世事浮沉总那么胸有成竹”,最后一句写道“去看甘青两省,去看黄土高原和积石山脉的分界,去看那造雾的滔滔大河,和真的经过险境的人一块儿”。可见,去大河家可通过经历过险境的韩三十八感受到中国文化根源和人生真谛。

再次,作为结尾,作者这句话既是对自己理想的阐释,同时也是对读者的号召,以升华主旨。这既是对句子意义的解释,也是对句子作用的说明。

参考答案:

( 1) ① 大河家虽然偏疏、原始,不为人知,却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地理位置; ② 在大河家,可以看见甘肃、青海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 ③ 大河家更在精神和心灵上沟通了中国。

( 2 ) ① 我们不能在世俗生活中放任自流; ② 要深入到大河家这样的底层民间,才能找到中国文化的根以及人生的真谛; ③ 这既是作者的自我鞭策,更是对读者的期待。 ( 3 ) “悟禅”——把握情感取向,提炼哲理内核。

把握情感取向: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言简意赅,以情动人。文章中信息量最大、含金量最高的往往是那些蕴含着作者深厚情感的句子。所以,必须结合语境,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脉搏,这样,才能抓住句子的精神内核。

( 2008年全国卷, ) 阳关古道苍凉美(片段)

3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问题: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分析:本题我们容易找到的关键词是“绿色的海洋”,这是一个比喻句,我们很容易利用表达还原的方法明确“绿色的海洋”指的是“宽广的绿色林带”。据此很容易将本句解释为“我突然闯进了宽广的绿色林带”,却不知遗漏了一个重要的富含情感价值的词语——“突然”。我们应该进入到原文的情景中去,当“我们”长时间跋涉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突然”出现的林带给予我们的必是惊喜之情。

参考答案: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