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毛中特复习主观思考题

2022-03-20 来源:易榕旅网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

(1)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一步一步地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2)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伟大智慧的结晶,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它们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的传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科学体系。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经济文化都较落后,这就要求我们进行中国革命和建设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必须结合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这就要求要了解和懂得中国的历史情况、社会状况、中国的国情等,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完整、统一、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它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照搬,也不是对中国文化的复制,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结合进而达到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文化进行认真的清理,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又用中国优秀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深人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3.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

答: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3)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4.为什么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怎样科学的理解理论创新? 答: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

理论创新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要求。

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

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离开了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理论创新就无从谈起。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

理论创新不是为新而新,而完全是为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理论创新的成果要通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去贯彻落实,并且在贯彻落实的实

践中进一步使理论创新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 求真务实,就是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要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坚持求真务实,就要一切从人民利益和实际出发,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既积极进取,又量力而行,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同时,还要切实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为坚持求真务实提供体制保证。

5.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答: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胜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农民为主体的国度,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加之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的主要矛盾。这种情况决定了要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三个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

6.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答: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其过渡性体现在经济上是: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过渡性体现在政治上是: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其过渡性体现在主要矛盾上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

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7.如何认识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答: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跨越了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选择并且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8.为什么说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是人民得到最多实惠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这些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9.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答: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同时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党也制定了最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就是党在现阶段的最低纲领。

第二,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第三,科学阐明和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第四,共产主义既是一个伟大的社会理想和科学的理论体系,又是一个现实的运动。 第五,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10.如何认识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答: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的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一,这个论断,是在对国际环境、国内形势和我国现在已经展现出来的发展态势作了科学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第二,21世纪头20年,我国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如果举措得当,经济社会发展将实现新的跨越;如果应对失误,很容易导致经济徘徊、社会动荡。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环境。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发展的机遇不是很多的。

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和切实利用好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11.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答: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答:(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有了重大的的突破和创新。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没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没有其他所有制经济,就会脱离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因此,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这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前,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上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总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构成,即使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一定的发展,也只能是暂时的权宜之计。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逐步深化,从称其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到强调“公有制经济与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再到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在中实践中也使我国进入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建立怎么样的所有制结构,实行怎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以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13.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答:(1)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有公有制与私有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

(2)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3)同样的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而不同的所有制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形式 (4)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14.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 1 )一方面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

①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②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后三个方面不仅是产生收入差距的经济条件,而且必然在一定时期内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这些造成社会成员收入和富裕程度产生和扩大差距的因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会长期存在着。

另一方面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可能引

发社会问题。总的来说,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都是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结果,其中也存在许多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

①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竞争,如最为突出的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的存在; ②收入分配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例如对高收入调节不力,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

③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败等非法收入问题突出,打击力度远远不够;

④由于地域差别的存在,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收入高,地区收入差距拉大。应该说,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现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提高的结果,是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社会不公正现象的结果。

( 2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现在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格局,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地区、行业、部门的收入差距,缩小东、中、西部的收入差别,也必须综合治理。

①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

②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化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功能; ③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由失业导致的贫困问题; ④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攫取社会财富的行为;

⑤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总之,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发展经济是根本途径,“三个有利于”体现得越充分,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条件就越具备,就越能增强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我们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5.如何理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答:(1)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重大意义

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其新型性在于:它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性相协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工业化,是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总之,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现代产业的科技成果来改造、提升、发展国民经济的过程,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道路。

其重要意义在于:

第一,中国能够较快地基本实现工业化,这将使世界工业化人口增加一倍,共享工业化成果,极大程度遏制南北差距拉大;

第二,将有利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从而对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第三,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对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从而为维护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权益作出贡献,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现代农村。

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的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措施,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

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展现了美好蓝图,开辟了广阔道路。

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16.如何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答:(1)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意义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作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

①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②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

③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进入21世纪,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带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

④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只有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选择。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①我国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重大压力,人口过多,大大增加了对资源的索取量和对自然界的排放量,从而使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

②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惩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威胁着人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也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

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17.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

第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第二,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第三,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经过近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各族人民的生存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民族因素与区域相结合,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是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

18.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是我们党总结执政经验,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所做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无从谈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健全民主和法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发扬人民民主,又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这是依法治国的实质。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党领导人民通过

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实施,从而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19.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答:(1)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情况说明,任何一种民主的本质、内容和形式,都是随着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

(2)民主的形式是多样的,没有统一的标准。民主的形式很重要,没有特定的形式,民主的实质性内容就体现不出来。但是同民主的实质相比,形式毕竟是第二位的。

(3)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是迄今为止为类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民主,它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4)民主建设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它的发展程度同一定的经济文化状况相关联。 (5)自由同样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有其实际的内容。

(6)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自由解决了资本主义自由无法解决的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实际行使自由权利的问题。

(7) 人权作为权利的一般表现形式,是社会的产物。我们强调,人权不仅包括个人权利,还包括集体人权,不仅包括政治权利,而且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权利。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

(8)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公民权利的实现和发展,都要通过国家政权,依赖国家政权。只有人民掌握政权,巩固和发展政权,人民才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民主、自由和权利。

总之,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本质上优于和高于资本主义,在实现民主、自由和人权方面不受资本和金钱的束缚。但如同社会主义本质的充分实现需要一个过程一样,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充分实现也需要有一个历史过程,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逐步创造条件,同时需要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具体实现形式,以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当家作主。

20.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1.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答: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

要组成部分。

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事业发展、社会和谐的目标和追求,必须确立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要求,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发扬了我们党优秀革命道德传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尚。

“八荣八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的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答:(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它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性: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②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

③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④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这些又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保证。

23.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答: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推动我国是和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精神支柱。国家统一,反映了人民对于和平和安定的渴望与追求,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亲密合作和交流。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在中国历史上,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制造分裂的人,历来被人民所唾弃;各族人民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同各种分裂势力及其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

第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

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实现繁荣强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过程。只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才能更好地在国际上展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雄姿,使中华民族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把捍卫民族尊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并带领中国人民为之英勇奋斗。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决心,符合包括2300为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无论在祖国统一的道路上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无论国内外敌对势力如何阻挠破坏,都动摇不了党和人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

24.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答: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围绕台湾问题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变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重要论断和主张。

第一,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定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

第二,在坚持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文攻武备”的总方略。第三,首次提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造性地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 第四,将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

第五,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第六,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明确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第二、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

第三、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 第四、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 第五、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

25.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答: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的发展不能象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崛起那样靠对外侵略和掠夺,而只能选择和平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世界和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渴望和平、追求和谐,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求和平、促发展、谋

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特别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是可以实现的。同时,中国政府也清楚地看到,世界上仍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人类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只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就能够逐步实现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目标。

26.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劳动者,是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队伍中分化出来的。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即使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工人,也不同于社会主义改造前的私营工商业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首先,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为新的阶层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基础。我国从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使不少人陆续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转而从事非公有制经济,或自主创业,或进入私企、外企,或成为自由职业人员,成为新的社会阶层的重要成员。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再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大批被分流出来的职工和农民纷纷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其中一些人成为私营企业主或个体户。

从总体上看,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热爱祖国。他们为我国的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得出的科学结论。我们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没有也不会否认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27.如何认识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答: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适应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任务的新要求,胡锦涛对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做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 的科学定位。他指出,我军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加强人民军队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第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在我国,虽然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但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会激化。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进行专政,必须以人民军队为坚强后盾。人民军队作为国家机器的主要支柱和人民利益忠实捍卫者的地位不可动摇。

第二,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国际环境复杂多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战争威胁并未根本消除。

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必须加强和巩固我国的国防。人民解放军作为祖国的忠实保卫者,担负着保卫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的神圣使命。

第三,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搞好军队建设,增强国防实力,是全面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人民军队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积极支持和参加国家建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

28.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答:历史的主体是人民,历史的选择最终要通过人民的选择来实现。人民群众之所以信任、选择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能够满足人民需要的。 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需要,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

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近代中国历史反复证明,企图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使中国实现现代化,根本行不通。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历来是中国各族人民最关切的头等重要的大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凭借其丰富的执政经验和驾驭全局的能力,统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且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面临着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顺利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前进。

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只有中国共产党这样坚强的政治核心才能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才能保证我国真正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能够把人民组织起来、团结起来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核心。

29.怎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答: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应该落实到党和国家的制度和与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首要的问题是必须保证决策和决策的执行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要保证决策正确,执行有力,必须建立和健全民主决策制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把那些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人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为此,就要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还要改革和完善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对权力的约束机制。要使权力与责任对等,权力与监督对等,干部掌握多大权力,就应负有多大责任,接受多大

程度的监督。为了保证党的各级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首先必须加强党内监督,切实保障党员享有党章规定的批评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权利,充分发挥党员的民主监督作用。其次必须加强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发挥民主党派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紧紧依靠广大群众,把各种权力运作置于有效监督之下。再次必须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运行,保证党员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不致把权力作为以权谋私的手段。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党中央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务必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务必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工作,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下去。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反腐倡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