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阶段性的交通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分析
2023-01-07
来源:易榕旅网
公 路 与 汽 运 236 Highways&Automotive Applications 总第162期 基于阶段性的交通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 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分析 田仪顺 ,程亮。 (1.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8;2.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湖北武汉430063; 3.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立足于发展阶段性特征需求,运用不同阶段的交通需求层次、交通需求匹配和交通需求 竞争等原理或理论,以日本客货运输发展阶段性为例,分析了日本客货运输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 阶段应遵循的原则和方向,研究交通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 关键词:交通经济;交通资源配置;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生 中图分类号:F51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68(2014)03~0236—06 交通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交通资源配置的合 济社会的发展,如现在经常提到“ToD(以公共交通 理性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有着重要影响。一 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不同阶段性交通资源配 方面交通被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如“地上本没有 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或适应性一直是在不 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另一方面交通能引导经 断讨论争议的话题。当前,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政策 后粉尘浓度平均为l9.8 mg/m。(见表2)。 水在爆炸作用下的雾化降尘作用,隧道工作面粉尘 采用水压爆破时,共施工118个循环。从打眼 浓度比常规爆破降低45 ,并可缩短排烟时间或降 开始到出渣完毕,所用时间与常规爆破所用时间相 低排烟所耗能源,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差无几,这是因为打眼与装药、装水袋和回填堵塞炮 泥平行作业的缘故。每循环平均进尺3.41 m,炮眼 参考文献: 利用率达92 ,118个循环实际进尺为402 m,如果 [1]何广沂,徐凤奎,荆山,等.节能环保工程爆破[M].北 采取常规爆破则需126个循环,推迟隧道贯通4 d; 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每循环实际用药量为214.4 kg,实际单位用药量为 E2]周爱国.隧道工程现场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 0.78 kg/m。,单位耗药量比常规爆破降低13 ;爆 出版社,2004. 破后岩石块度最大仅为70 cm,破碎度提高;爆堆长 E3]费鸿禄,张立国,付天光.爆破理论及其应用[M].北 仅为30 m,与常规爆破相比缩短25 ;由于爆渣破 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 碎和爆堆短了,所以装渣比常规爆破快;爆破后粉尘 [4]徐凤奎.隧道掘进水压爆破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J]. 浓度为1O.8 mg/m。,与常规爆破相比降低45 。 铁道建筑技术,2007(3). 可见,水压爆破的效果好于常规爆破。 [5]高红宾.隧道掘进新技术:水压爆破施工[J].公路交通 技术,2009(3). 4 结语 [6]张卫国.水压爆破技术在隧道掘进施工中的应用[J]. 隧道掘进水压爆破技术采取炮孔充填水袋,并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6(2). [7]张奎.节能环保水压爆破技术在苍岭特长隧道的应用 用炮泥回填堵塞,提高了炸药能量利用率,改善了爆 [J].山西建筑,2008,34(24). 破对环境的影响,适用于隧道各级围岩的开挖掘进。 [8]姚毅.隧道掘进水压爆破效果显著[J].工程爆破,2009 水压爆破单孔装药量比常规爆破少,降低了爆破震 (4). 动,减轻了爆破后冲效应,保护了围岩的稳定性,从 而增加了光面爆破周边孔的孔痕率。由于炮孔中的 收稿日期:2014一O3—13 2014年第3期 田仪顺,等:基于阶段性的交通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分析 237 的主基调是“适度超前”,既要保持前瞻性、战略性, 又要树立底线思维,合理把握建设投资规模与财政 蕊匡 豳 承受力之间的关系。但何谓“适度”,何谓“超前”,如 何评判,有哪些原理可以使用,这些都有待研究。鉴 于此,该文对现有适应性的基本原理进行总结,并以 日本的阶段性发展经验为例,对交通运输资源配置 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进行分析。 l 基本原理 1.1 不同阶段的交通需求层次原理 根据图1,交通资源配置程度要考虑经济社会 发展水平,尤其是个人收入水平,这也是衡量一个国 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比较来看,在恩 格尔系数较高(相对可支配收入水平较低)时,侧重 满足于最基本的交通需求,即完成最初始的交通功 能,实现位置的移动;但随着收入的增加,需要交通 系统提高通达性并对交通安全提出较高的要求。例 如恩格尔系数为4O ~50 时,不仅要有效提供出 行服务,而且强调运输安全性并兼顾舒适度;但降低 到40%时,即可以猜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时,老百姓对于交通的需求不仅仅只是通达、安全 的基本需求,会转向交通的舒适性、环保性等要求。 由此,交通资源配置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需求阶段 应该对应不同的发展策略和重点,目标应该是综合 性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删 髓 聪 蕊 嘲 杈 温饱线(50%) 小康线(4o%) 恩格尔系数 图1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交通资源配置的统一性 1.2不同阶段的交通需求匹配原理 将同构性概念借用到交通资源配置和经济社会 发展分析中,因为两者互相影响、互为条件,内在联 系的紧密性有助于运输效率的提高和社会成本的降 低。工业化阶段通过克拉克定律、钱纳里模型和罗 斯托理论进行综合判定。判定体系见图2。 图2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交通基础设施 布局的同构性(匹配性) 然而,对于某一区域来说,交通资源的配置往往 存在异向需求配置的情况。区域客运具有各向异性 的特征,不同方向的出行差异来源于不同城市间出 行目的的不同。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区内不同 城市产生了明显的职能分工现象,人们在区域内旅 行,在不同城市完成不同工作。例如对于北京及附 近地区,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地区经济中心, 其他城市居民到北京主要以公务和商务活动为主; 保定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区域内重要的旅游出 行目的地。不同的出行目的下,人们的出行特征也 明显不同。 区域中的各个城市职能不同,主导产业也不同, 城市间的货物运输具有明显的双向异性。城市居民 消费具有相似的特征,然而每座城市本地可以提供 的商品种类并不相同,或本地产量无法满足消费的 需求。区域中的货物运输动力来源于城市供给与消 费的不平衡性,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 征就是产业分工的确立,在不同的比较优势下,不同 城市选择不同的产业作为其支柱产业,而供给与需 求平衡的调节则依靠区域内或区域间的贸易。因 此,区域内部的货运呈现各项异性的特征。以北京 与山西间的运输为例,山西是资源大省,运往北京的 货物主要是煤炭;而北京运向山西的货物主要是生 活用品、高科技产品等。不同方向主要货物种类的 差异会造成运输方式的差异:山西煤炭外运主要依 靠铁路与公路,而北京的商品运向山西主要依靠公 路与航空。对铁路部门来说,煤炭运输返程的列车 处于空驶状态,造成资源浪费。 238 公 路 与 汽 运 网络间的竞争与合作。 2014年5月 1.3不同阶段的交通需求竞争原理 在同一运输市场中各交通方式虽然各具优势, 但不可避免地产生竞争现象(见表1)。目前,中国 2 实证分析 在不同时期,交通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 公路与铁路尽管全部纳为交通运输部管理,但定价 与管理协调统一机制并不顺畅,非常容易出现囚徒 求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下面以日本货运、客运发展的阶段性为例,对不同阶 段的交通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适应性 实证研究。 困境式的竞争,即不合作的竞争方式。以公路客运 和铁路客运为例,目前两者在中短途客运市场属于 竞争关系,全国各个城市的公路客运站与铁路站点 在对接上存在很大问题,旅客换乘极为不方便。其 原因是缺乏对两种方式竞争的引导,没有使得在某 些线路上不具优势的一方退出市场。乘客在出行中 的换乘成本成为选择出行方式的重要因素,造成整 个系统的资源浪费。 表1 区域交通竞争与合作关系 以日本1955--2010年公路、铁路运输数据为基 础,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 发展阶段与区域交通运输关系最为密切的因素。根 据货、客运的不同特点,选取不同类别数据进行分 析,货运相关因素主要选取宏观经济指标与各产业 指标,客运主要选取区域居民个人经济指标。 2.1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日本货运的特征 图3显示了日本货运明显的阶段性发展特征, 各类关系 区域内部交通竞争 出行方式 城际铁路一公路 城际铁路一公路 高速铁路一短途航空 高速铁路、短途航空一公路 以表2所示影响因素进行建模,分析其与货运指数 (y)的关系。 区域内部交通合作 区域间交通竞争 区域间交通合作 交通方式间的竞争可以有效地督促每个部门维 持高质量服务,以合理的价格提供优质服务。对消 费者来说竞争条件下将有不同层次的服务可供选 择,不同交通成本承受能力的出行者均可得到最适 宜的交通服务方式。 靼 公路作为点对点交通的第一种与最后一种交通 方式,其可达性的巨大优势是其他各种交通方式无 法替代的。发展公路基础设施网络是所有发展阶段 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重点,与其他交通方式的 良好衔接是充分发挥其交通网络最大服务能力的必 要条件。然而公路在短途运输市场与铁路存在激烈 195o 1960 1970 198o 199o 2Ooo 2010 年份 资料来源于日本国土交通省;运输指数为相对数值,以2000年为基 准,其值为100;运输指数算法采用基准时加重相对法,综合考虑运 输规模与运输物品产值、距离等因素;铁路与公路运输指数之间无可 比性。 竞争关系,如何在投资过程中协调公路部门与其他 部门的关系、如何选择正确的建设时序同时保证竞 争与合作均能良性发展,将成为发达区域“十二五” 期间的重要课题。对于正在经历工业化初期与工业 化中期的区域,目前的主要矛盾是“十二五”期间增 长的运输需求与交通网络服务能力总供给不平衡, 应在出现资源配置不合理前考虑解决对策。 目前,中国已建成高速公路网络,未来仍有大量 建设计划。与此同时,高速铁路网络也在加紧建设, 需要政府统合公路管理部门与铁路管理部门,从基 础设施建设受益最大化角度综合考虑两个高速运输 图3 日本货运运输指数发展 采用逐步回归法,其主要思路是首先确定初始 影响因素集合,从集合外引入对因变量影响最大的 新变量,对已选人回归方程中的变量逐个进行检验, 当原引入的变量由于后面变量的引入而变得不再显 著时将其剔除。引入或剔除一个变量都为逐步回归 的一步,每一步都要进行F检验,以确保每次引入 新变量之前回归方程中只包含对因变量影响显著的 变量。 回归计算由SPSS1 7.0统计软件完成,设定引 2014年第3期 田仪顺,等:基于阶段性的交通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分析 0.10。计算结果见表3~5。 239 人变量的显著水平为0.05、剔除变量的显著水平为表2货运指数相关因素 运输方式 货运指数相关因素 GDP总量(G,万亿日元);工资收入指数(w);商业部门营业总量(B,万亿日元);人口数量(P,100万 铁路货运 人);消费指数(E);农业部门生产指数(A);制造业生产指数(M);建筑业总投资(C,千亿日元);铁路 总长度(R,100 km);第三产业发展指数(T) GDP总量(G,万亿日元);工资收入指数(w);商业部门营业总量(B,万亿日元);人口数量(P,100万 公路货运 人);公路总长度(L,万kin);消费指数(E);货运机动车保有量( ,1O万辆);农业部门生产指数(A); 制造业生产指数(M);建筑业总投资(C,亿日元);第三产业发展指数(丁) 表3 日本铁路货运指数相关因素分析 注:回归分析各常数项与自变量均通过了置信水平为0.05的T检验与F检验;日本经济恢复阶段可认为是正常情况下 的工业化起步阶段。下同。 表4 日本公路货运指数相关因素分析 注:公路货运与铁路货运规模发展特征有明显差异,发展阶段划分也有所区别。 表5经济社会各发展时期货运特征 240 公 路 与 汽 运 2014年5月 表3的回归结果显示制造业生产指数在全阶段 都是铁路货运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制造业的 发达表明对更多生产原料的需求与产品运输需求, 其生产指数与铁路货运规模总是正相关的。同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制造业与铁路货运的相 关水平逐渐下降。在工业化初期与工业化中期,制 造业的生产水平与铁路货运规模的关系非常明显, 而在工业化后期与后工业化时期其影响大为减弱。 GDP总量是铁路运输规模的另一个主要影响指标, 其与铁路运输发展负相关,可以理解为铁路服务对 高与商业活动的繁荣,公路将取代铁路成为区域货 运的主要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进入工业化后期与后工 业化时期后,货物运输与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偏差 明显高于其他时期,此阶段日本货运总体趋于平稳, 各因素与目标指数的相关性(表现为标准化回归系 数.R 平均值偏低)明显下降。 2.2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日本客运的特征 图4显示了日本客运明显的阶段性发展特征, 以表6所示影响因素进行建模,分析其与客运指数 (y)的关系。 象主要以低附加值货物为主,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产业转型,越来越多的新兴货运交通需求(如高附加 值产业产品)转向公路运输。 比较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可以看出:制造业是 推动日本货运增长的主要部门,日本二次世界大战 后各支柱产业中,制造业一直是较稳定的部门,虽然 翠晋 婚 有产业转型与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日本能够迅速改 变发展方向,通过产业升级与生产更高附加值的产 ∞∞ 加m∞ ∞ ∞∞∞如加 品,保证了制造业的经久不衰。建筑业也是推动货 运发展的因素之一,但其影响仅限于工业化后期以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前。对于日本这样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以建设带 动经济发展的政策并未贯彻始终,特别是2O世纪 年份 以2000年为基准,其值为100;运输指数算法采用基准时加重相对 法,综合考虑运输规模与客运距离、客运成本等因素;铁路与公路运 输指数之间无可比性。 8O年代末的房地产泡沫沉重打击了建筑行业,进入 经济发展波动期后,其对货运的影响逐渐减弱。 GDP总量与商业部门营业总量对铁路、公路货运的 影响方式表现出明显差异。日本与其他发达国家的 经验表明:区域发展过程中,随着总体经济水平的提 图4 日本客运运输指数发展 客运指数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和判定依据与货运 分析相同。分析结果见表7~9。 表6客运指数相关因素 运输方式 铁路客运 客运指数相关因素 GDP总量(G,万亿日元);工资收入指数(w);商业部门营业总量(B,万亿日元);人口数量(P,100万 人);铁路总长度(R,100 km);消费指数(E);制造业生产指数(M);月工作时间(H,h) GDP总量(G,万亿日元);工资收入指数(w);商业部门营业总量(B,万亿日元);人口数量(P,100万 公路客运 人);公路总长度(L,万km);消费指数(E);客运机动车保有量(V,10万辆);月工作时间(H,h) 表7 日本铁路客运指数相关因素 2014年第3期 田仪顺,等:基于阶段性的交通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分析 241 表9经济社会各发展时期客运特征 比较铁路客运与公路客运影响因素,消费指数 [2] 赵光辉,田仪顺.交通运输行业服务创新研究视角评述 是相关性最高的一项指标,消费水平与消费能力的 及展望EJ3.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提高表明居民有更高的支付能力进行区域出行。在 E3J程楠,陆化普,赵小强.从时间维度看区域协调发展的 经济起飞阶段,公路客运指数的增加明显高于铁路 交通对策研究:以东三省为例EJ3.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客运,表明此阶段日本正在经历机动化过程,新增交 2010,29(5). 通需求大部分由公路客运服务满足(日本公路数据 E4]杨冷飞.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的评述和展望 中包含了小汽车出行数据)。进入经济波动发展阶 EJ3.中国市场,2011(15). 段后,铁路与公路客运的回归分析误差均比较大,说 [5]李方中.我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知识 明此阶段客运部门发展趋于平稳,宏观经济数据的 经济,2O12(6). 波动对总需求影响不大。 [6]王译.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EJ3.现代商 贸工业,2010(2). 3 结语 E73孙淑勤.基于DEA的公路交通与经济社会适应性研究 EJ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8). 每个区域的交通需求均有其自身的特征,每个 [8]崔莹.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ED].北 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其对应交通发展重心和重点。 京:北京工业大学,2004. 把握好当今中国交通运输资源配置的方向,要在充 E93张静晶.公路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评价研究 分利用交通需求层次原理、匹配原理和效用原理的 EDJ.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OlO. 基础上找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而对应 E]o3 孙雪花.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提出交通运输资源配置方案或政策。 E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9. [11]庞明宝,魏连雨,崔武文.公路网络与区域发展协调研 参考文献: 究EJ3.交通科技,2007(5). Eli赵光辉,田仪顺.交通运输社会服务能力EM].北京:人 民交通出版社,2013. 收稿日期:201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