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温州!!

2023-06-18 来源:易榕旅网


印象温州

温州简介

温州,浙江省辖地级市,简称“瓯”;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温州历史悠久,有2000余年的建城历史。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南有吴川,北有温州”享誉全国。地理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下辖3个市辖区(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面积1187平方公里[1]、6个县(永嘉县、洞头县、平阳县、苍南县、文成县、泰顺县),代管2个县级市(瑞安、乐清)。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处州析置温州,这是温州得名的开始。据《浙江通志》引《图经》:“温州其地自温峤山西,民多火耕,虽隆冬恒燠”。所以称为温州。 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唐时始称温州,简称“瓯”或“温”。瓯是一种陶制器皿,约在新石器时代,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制作陶器。

温州历史悠久,古代称瓯越。温州历史上以造纸、造船、鞋革、绣品、漆器著称,亦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之一。北宋时成为当时的港口重镇,被朝廷辟为对外贸易口岸,南宋时海上贸易尤其发达,是四大海港之一,现仍为浙南、闽北货物进出的咽喉。晋人郭璞在《山海

经》中描述温州的地形为“瓯居海中”,这是有关“瓯”的最早文字记载之一。据晚清学者孙诒让考证,夏为瓯,殷为沤,周为欧,因世异字,故“瓯”从夏始。

温州府城的七座城门均清晰可见,但未注城门名称,城内有“温州府”、“温州卫”、“永嘉县”等公署。府城之东今龙湾一带,则标示“永昌堡”、“宁村所”、“永嘉场”等名。 府城之内,有“温州府”、“总镇”、“永

嘉县”,城池可见七个城楼及城门,但未详述名称。其它如“永昌堡”、“永嘉场”、瑞安县境内的“隆山塔”。

温州古塔

尽管温州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历史的长河里,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并不多,而温州的古塔就是其中之一。

塔,源于古印度兴建的年代。历史上,温州地区曾存在过40多座塔,主要类型为佛塔、墓塔、风水塔。温州历史上最悠久的塔当数永嘉瓯北罗浮山上的双塔(西晋295年),而其它的塔在经过数千年历史的演变后,大多数都不存在了。

在市区,因塔起名的路倒有不少,像永塔路,因东端有古塔,又接永川路,故得名。又如东至信河街,西到天窗巷的白塔巷,据说天窗巷曾建有一个寺院叫白尚信东寺,内有一座

塔。过去的人们曾将现在的信河街北起蝉街,南至华侨饭店门口的一段路叫做“塔下”,意思是在净光塔之下。除了净光塔之外,温州市区原本还有四座古塔,现在所存只有四座,即江心东塔、西塔、巽山雁塔,以及松台山净光塔。温州四塔构成了古城区的一条中轴线,大致的方位是:以郭公山的富览亭、松台山的景观塔、海坦山的海员俱乐部与积谷山的留云亭用线相联,成了中国字中的“口”字。再用江心屿的江心寺与巽吉山上雁塔两点连成一条直线,穿过“口字”,成为一个很正规温州古城中轴线的“中”字。而且古城温州的中轴线是

按古代风水格局进行布置的。在江心屿两塔之间的江心寺的大门与东南巽山山顶的雁塔所形成的一条直线上面恰恰座落着原来的温州市市政府大院。据说,古城温州的中轴线,是古城温州最重要的一条文脉,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下面重点介绍两处温州古塔: 1.国安寺石塔:

国安寺建于唐乾符年间(874—879)。塔为北宋元祐五年至八年(1090—1093)建,六面九级实心,原通高18米余,现残高17余米,顶早毁。系青石仿木结构楼阁式塔。塔下有雕刻精美的须弥座。底层设回廊,塔身遍雕佛像,共计1026尊。腰檐平缓,檐口刻出瓦垅和脊,檐下施斗拱,顶安塔刹。国安寺石塔为八角13层密檐实心砖塔(在一个高大的塔身上有多层密檐,称为“密檐塔”),

高近60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分上下两层,下层为边角镶石的三层平台,上层是双层须弥座,雕有精美的莲花座台。须弥座上部雕刻有笙、箫、琴、瑟等古代乐器。

2.江心屿上的“灯塔”

温州江心双塔位于瓯江江心的孤屿上。江心有东西两峰,东为象岩,西为狮岩,两岩上建有东西二塔。据《温州府志》,《孤屿志》等史料记载,自宋代开始直至清光绪年间,双塔塔顶夜灯高照,成为引导船只来往温州港的重要“灯塔”。 宋代有诗云:“孤屿今才见,元来却两峰。塔灯相对影,夜夜照蛟龙。”这是对东西双塔为夜航船只指引方向的形象描述。查阅资料发现,东塔始建于唐咸通十年(公元869),还有一说建于宋开宝二年(公元969)。江心西塔则位于市区江心屿西峰山上,始建于唐咸通十年(公元869)。每当江风吹动塔上四十二个檐角的铜风铃送声,四周枝头飞禽清脆的啼呜,交响成趣。并与东塔对峙挺拔,有凌云之势。

顺溪古屋

温州地区还有一处保存着较为古老的建筑群——顺溪古屋。

顺溪古建筑群为浙南山区民房建筑的典型,素有“浙南清中晚期民居博物馆”的美誉。古屋布局恢宏,构建工巧坚固,给人以古朴、深邃、庄重的感觉。她具有传统宗族特色,以封闭式院落为单位,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内设多处庭院,四周围以走马楼,廊栏拼花美人靠。房子为穿斗抬梁式混合结构,屋脊为悬山顶。这种以正厅为中心,四廊作联系的布局极好地扩大空间,保证了房屋室内采光。

温州民居较多地保存了宋代民间木作遗风,考其原因,大概由于南宋时,江浙一带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为温州虽然交通不便,也深受文化薰陶。到了元代,江南的经济文化遭受了重大破坏,温州也不例外,虽然后来江南地区经济迅速恢复,文化进步很快,而温州山区却由于交通、战乱、海盗等多种原因元气一直没能恢复。在这样相对封闭的小农经济环境里,社会文化出现“迟滞”现象,从而一些古老的习俗和珍贵的民居形态得以保存至今。但相对的封闭并非完全的封闭,温州与浙东的衢江流域及雁荡以北的台州地区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商业往来。所以近世的民居中也受到了浙东,苏南民间木作的影响。同时,由于历史上温州不断有由闽入浙的迁居家族,所以其建筑中也多带有福建民居的特点。另外,清末海禁取消和西方资本的流入也带来了西方建筑文化,使一些民居中出现了大量西洋风格,所以说,温州地区民居的形态是以宋风为其主要特征,同时综合多方面影响的多元体系。

温州民居多为楼居,这也是江南一带普遍存在的现象,大概因为楼居较好地缓解了江南夏季的闷热潮湿,适应了人口密度较高的缘故。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古代干阑式建筑的残迹。温州民居的构架一般以疏朗的穿斗式为主体,结合抬梁式结构,所谓疏朗即区别于每根搏都由通柱承担,穿、柱密排的作法(多见于四川、福建山区)。温州民天底的构架特点是每两柱间又置月梁,梁上立蜀柱承酹,这样的构架疏朗,空间使用效果较好,而且横穿仅两至三道,温州永嘉一带尚用自然曲材,横穿弯曲如眉,美名其曰“眉川”。山面上封以《营造法式》所载的竹编壁,外抹白灰,每每又于柱间加两细木挺,将白壁分割为三条,所以整人山面看起来疏朗雅致,颇具日本草庵风、书院造的意味,其匠心独运不业于桂离宫松琴亭。而泰顺一带的穿斗梁架较规整平直,少田园野趣,木材粗壮挺直,质量较高,柱间封以木板壁,具有福建民居的特色。

之所以说温州居民中保留了大量宋风,不仅仅在于梁加结构方式上,其檐下考究的铺作是更为明显的说明。从整体上看,温州民居的檐下作法各式各样。异彩份呈,以不同的区域,不同建造年各异,这进一步说明了民居建筑中地域性因素与时代性因素的交叉影响。

在永嘉等县,檐下铺作较质朴,颇具宋风。民居中,一般只在檐柱,前步柱及二层檐柱上坐栌斗,施铺作,虽然历代帝王都严禁庶民居宅施重栱藻井,到明代甚至严禁任何斗栱的使用,但由调查来看,江南各省民居中斗栱的使用十分普遍。一方面,可能由于清末中央王权的衰落造成,二是可能在天高皇帝远的偏僻山村,斗栱一直都在沿用,但无论如何,民居中的斗栱从功能上、视觉上都趋向于实用、简洁,少有夸张。斗栱在温州民居中的运用是十分普遍的,而且不同于其它地区民居的斗栱,这里的斗栱十分发达,甚至带有篡越嫌疑,这一点在国内也是堪称独一无二。温州永嘉一带的斗栱作法较多古制。柱头有明显卷杀,住顶坐栌斗,檐柱上多用圆栌斗,这种栌斗宋时出现,后来发展出各类瓜棱形斗,海

棠形斗,如宁波保国寺的瓜楞形栌斗,而在金华义乌等地的民居中则更为多见。温州泰顺地区多见方形讹角斗、瓜楞形斗、海棠形斗,很明显这是来自金华义乌的影响。而上述质朴的园栌斗似乎仅于温州一带能见。栌斗上缠有一匝当地称为\"白藤\"的藤条,十分结实,用来防止栌斗开裂。阑额上及月梁上的坐斗一般斗欹较高,占斗高的5/9,而宋代斗欹仅占斗主的2/5,由于它特殊的比例姑且称为\"高脚斗\",它的作用近于蜀柱用以抬高枋搏。

还有一种斜撑拱,一头插入柱身,或立于丁头栱上,另一头置斗承枋搏,这种斜撑栱其实与徽州盛行的斜撑同源。徽州及东阳的这类斜撑成为装饰的重点,明代还多见流云卷草的较朴素纹样, 至清就出现了繁冗的圆雕。温州这类斜撑栱与福建永安、太宁地区的这类构件及相似,上端持斗,下端作卷曲水纹,雕刻精美。另外,在泰顺、平阳一带可见类似关刀栱的插栱构件,有的斗褪化为花冠形,这类斗栱与闽福鼎、福安、寿宁等地的作法相类似。以上两种斗栱作法都表明温州民居与福建民居在木作上的相互影响。

五马街

在温州,有一条温州人都熟知的商业街——五马街。

五马街古称五马坊,温州旧城古街道之一,东起解放街与公园路相接,西至蝉街与府前街相交,街长四百米,宽十二米,街两侧拥有十四条小巷。相传始于东晋,唐宋沿袭不变,清代改名五马街,一九三四年改名中山路,一九四九年后恢复五马街之名。一九七四年改为沥青路面。一九八四年四月定为温州市标志性购物步行街。 相传东晋“书圣”王羲之任永嘉郡太守时始有五马坊。明嘉靖《温州府志》载:“王羲之,山阴人,为永嘉郡守,出乘五马,老幼仰慕,为

立五马坊”。清光绪《永嘉县志》亦载:“王羲之守永嘉,庭列五马,绣鞍金勒,出则控之,

故今有五马坊”。唐宋以来,“五马坊”之名沿袭不变。宋哲宗时,杨蟠知温州,于城中置三十六坊,内即有五马坊。至清代,将坊改为街巷,五马坊也改名五马街;同时一分为二,一条称五马直街,即郡治前或谯楼前南北纵向的街道。民国时期已改称公安路。另一条称五马横街,即东西横贯的五马街。但王羲之任永嘉郡守一事,并无确凿史料可考;因此对五马坊的由来,又有两说:一说王羲之曾任会嵇(今绍兴)内史,性喜游览山水;他去官后,遍游东、中诸郡,所以其“游骑”也到过永嘉。永邑人为纪念这位名士,乃立五马坊。

时代变迁,温州早已不是那个江南古镇,她褪去了历史的皱纹,用经济和发展为其注入新的活力,这里盛产商人,被称作东方犹太人,但始终褪不去的却是文化和习俗对这片土地的滋养和城市中那点点滴滴依稀可见的历史古迹。温州印象,印象温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