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2024-06-12 来源:易榕旅网


课 题 主备人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授课教师 授课 时数 授课 时间 第二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目标 2.能结合注释理解古文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精神。 学情 分析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具 准备 教学环节 一、讲故事,四年级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的停顿、断句无意识,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所以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范读,学生模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1.背诵全文。理解重点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他们的智慧及美德,养成细心观察、冷静分析的好习惯。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活 动 第一课时 1.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曹冲称象”二 次 备 课 插入王戎资料简介 引入课文题“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曹冲称象等等目 故事吧?这些故事讲的都是一些名人的小故事,并且这些故事都选自《世说新语》。 今天我们学习的《王戎不取道旁李》就是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板书课文题目) 1.理解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停顿。 (1)师:这是一篇文言文,同学们能文,整体感读懂吗?自己试着读一读。 知 三、再读课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2)指导朗读:要读好文言文,在哪里停顿是非常重要的。请看老师的提示,用铅笔在课本上划出停顿。 (3)现在读起来就通顺多了,大家可以再试着根据朗读停顿来读一读。(学生自读课文)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读,每人读一句。其他同学仔细听,看他们读得是否准确。(指名读) (4)这几位同学读得真不错,读的时 文,认读、候注意多音字“折”的读音是,不要读错。(5)采用各种形式读课文。男女生比书写生字 四、检测字词 赛读,分组读,指名学生读。在读文过程中,教师相机正音,指导读出语气。学生边读边思考,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3.理解字词的意思。 (1)文中有些字词意思需要重点掌握,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尝试理解这些字词吧。 (2)同桌交换做游戏:你说我答。一同学说出字词,另一同学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快速说出字词的意思。 1.本课要掌握的生字有“戎、尝、诸、竞、唯”个别认读。 1.感悟文章。 教师和学生及时正音。 要求: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注意写作顺 序,感受人物形象。 (1)学生自读注释,师提示:借助注 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是学习文言文的 五、品读课一种好方法。 文,感受人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物形象 ①抓住重点字“尝、诸”来理解第一句 话。这句话的意思是:王戎七岁的时候,曾 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②抓住重点字词“子、竞走、唯”理解 第二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看见路边有株 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 戎没有动。 ③第三句话的意思是:大家问他为什 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 边上,却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 子。” ④抓住“信然”理解第四句话:摘来一 尝,的确如此。 (2)教师谈话:同学们,在这一课中 有三个“之”,它们的意思有区别吗? 理解“之”的意思。“诸儿竞走取之” 提醒学生在文言文中中的“之”代表“李子”。“人问之”中的“之”“之”字的用法。感受代表“王戎”,“取之,信然”中的“之”代文言文的奇妙之处。 表“李子”。 (3)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 指名学生回答。 (4)大家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 指名学生回答。 2.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呢? 请同学们先和同桌互相讲一讲,然后再给 全班同学讲一讲。 尝试讲故事,教师指名学生讲故事,然 提示学生:复述故事后课件出示整个故事,学生对照纠正。 的方法 4.背一背:谁能把它背下来?我们可1. 多读课文 以按照“游玩——伙伴摘李——王戎说出2. 熟悉课文内容 3. 按顺序 理由”的顺序背诵。(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4. 讲完整 5.讲一讲:同学们,这篇文言文只用四句话不到50个字就讲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非常简洁。我们讲的时候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故事讲得生动具体。请哪位同学绘声绘色地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6.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呢? 请同学们回去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六.作业布置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诸儿:竞走取之 善观察 板书设计 王戎:唯戎不动 勤思考 从单元导读和课题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环节帮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文言文,旨在唤醒旧知,搭建起新旧知识的关联,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拓展迁移,克服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 逐句理解文意,用到了本节课总结的学习方法,在使用方法同时教会学生从积累古文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或者意思差不多的词语,感受文言文语言精练的特点,方法渗透、归纳贯穿整堂课。挖掘人物形象时,也能抓住诸儿“竞走取之”与“唯戎不动”的区别,层层深入剖析出王戎教学反思 的冷静思考、善于观察、善于推理,而不仅仅是学生浮于表面的“聪明、机智”等。 不足之处: 在理解四句话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整体理解全文时,只找了一个学生说了,其他学生还没有机会展示讲故事。主要是我高估了学生的预习效果,导致中间回答问题延误时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