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BA的理论(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2、DTT的五元素(指令—辅助—反应—结果—停顿) 3、塑造法 4、连环法
5、目标的分解与设置 6、泛化与巩固 7、常见的错误情绪 8、ABA回合操作
一、ABA的理论(创始人:洛瓦斯)什么是ABA?就是一种行为干预的训练方法 1、概念:对发育障碍儿童行为的干预及训练操作性方法的体系。
名称:应用行为分析法、行为训练法、行为技术、行为改变技术简称:ABA 核心:强化
理念:体验与交往的愉快 2、理论基础与原理
A、学习理论(20世纪30年代) ● 行为是可以塑造的
● 前提是“控制条件” 正确
● 重要的是展示结果:期望行为——奖励(强化) 不期望行为——忽视/惩罚 B、行为学理论(20世纪40年代) 俄国生理学家提出
● 行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 ● 行为是可以改变的;
● 关键是设计预期的反应、有选择刺激和对反应的处理结果。 如:当狗听到铃声时,能吃到肉,可分泌唾液 刺激物 行为
行为改变的公式:
S(刺激) R(反应) C(结果/强化) 可控制的 可改变的 可控制的 孩子干净 逗、抱 哭、闹 孩子脏、流涕 不逗 不哭、闹
3、ABA与孤独症
①为什么ABA适合孤独症
■孤独症儿童的障碍最终体现在行为上:医学检查(核磁共振、脑电图、CT等)都不发现异常,家长最先发觉是无语言,刻板行为、不与人交流等特征发现的。
■他们有严重的信息输入障碍;
■医学上因病因不明而无法“对症”,行为改变则为矫治孤独症儿童提供了切入点。 ②ABA的四大设计特点
1)孤独症的人际关系障碍是因知觉障碍导致;
●寻求各感觉刺激不注意他人,造成认知困难,交流困难——技巧 ● 知觉异常导致情绪异常——欲望、条件 ● 知觉异常 学习困难 运用ABA教 2)行为训练从障碍结果入手: 玩手 (寻求)视觉刺激
┇
(用其它代替)制止 减少 强化 正向引导 强化 3)非专业人员也可以操作 4)训练的效果可以预测和量化。
③ABA的四个操作特点 拿球给妈妈(步骤分解)
● 对行为进行分解,在DTT中操作:(分解:把每个能力分成最小,最简单的单元进行教学、循序渐进。) 拼图
● 操作中伴随指令和辅助,有期望行为标准; ● 反复教,注重巩固和泛化;
● 从“一对一”开始,逐步进展到“小组”(2—7人)和“集体课”(7人以上) 二、回合操作教学法(DTT)
● DTT五元素:指令—辅助—反应—结果—停顿 ● DTT回合公式:
指令 (孩子)反应 结果(强化) 停顿
┇ 辅助 5秒内 下一回合
三、指令——ABA回合操作教学法(DTT)中的第一要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不断发指令,同时也在不断地接受指令,做出反应,这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最基本的交往形式。
发出
1、概念:让孩子做什么事情时示的刺激。指令可分为:
● 语言指令(让孩子做什么时所说的话)
● 非语言指令(手势、示范动作、物品、卡片等)文字、眼神 注意:在发出语言指令时,经常伴有非语言的指令。
2、指令的意义:让孩子理解别人的意思,建立起自己与别人之间“是有关系”的意识。 3、发指令的原则:
■统一性——在开始教一个孤独症孩子时,指令要保持一致,以使孩子准确地理解让 他做什么。等他学过一阵以后,我们可以将指令改变一下。
例1):在开始时教孩子模仿动作时一直说:“这样做。”以后逐渐变为:“小明,这样做,好吗?”
例2):开始时说:“把书给我。”以后可以改为“把书拿给我”
注意:开始时指令必须保持一致,但要尽快地改变它,以帮助孩子泛化。
● 不重复性——如果指令发出后孩子没有反应,给予辅助,完成一个回合,再发下一个指令。
注意:这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想要让孩子学会在听到一次指令后必须作出反应。如果我们多次重复:“起立、起立、起立”,孩子会理解为他不必对一个指令作出反应,他可以等待或不反应。孩子不反应时,我们应做的是给予辅助,而不是重复指令。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我们的言语是有意义的,听到我们说话,他就必须作出反应。
● 与强化结合使用——让其理解声音与动作之间的关系
要孩子反应正确时,给予夸奖(强化)。如果孩子做对了,而我们不对此作出反应,就没有结果,或者说他的正确反应被忽视了;换言之,是我们的行为在影响着孩子的行为。要想孩子作出适当的反应,我们就必须作出适当的反应。 4、发指令的技巧:
● 及时:注意力集中的瞬间发指令
适时:有动作时发指令,让自发动作成为对指令的反应。
● 有必要性:①发指令后要坚持(说了让他要做到[建议:可拿喜欢的东西吸引过来]):a、过来:妈妈过去 b、家长无反应
②理解反应和动作连贯上有一定困难,必须将这个过程逐一发指令“串珠:
拿绳、拿珠、串”(拿球)
● 准确、扼要:根据学生本身的能力:①只理解简单——拿球、给妈妈
②“别跑”中的“别”(哭—停、闭嘴 玩手—手放好)
● 可实现性(学生的能力范围) 5、注意事项
● 环境单一,目标明确,避免不必要刺激; ● 观察孩子反应,给予必要辅助; ● 语言指令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做调整。 四、反应 1、指令
正确反应 强化 停顿 下一回合
错误反应 忽略 不强化 停顿 重发指令 辅助 正确反应
5秒内
强 化 停顿 下一回合
无反应 辅助 正确反应 强化 停顿
无反应 停顿 重发 辅助 正确 强化 停顿(5秒后)
2、明确预期反应:发指令前要明确地知道想要孩子做什么。只有我们自己明确地知道指令的内容和预期反应,孩子才可能明白。因此我们要事先要明确的目标,然后运用指令去达到目标。
3、反应标准的一致性: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他应该怎样做,做出正确反应的可能性就高,有助
于所有教师及家长都按照同样标准,对同样的正确给予强化。(跺脚:
标准是两脚抬起来,单脚或脚尖不算)
提升
4、反应标准的变化(刚开始只要两手拍{合起来}学多拍几下)
5、注意反应中附带的不良行为(叫拍手又拍手、又摸头{不强化}) 6、没有正确反应时:
■保持镇静,不要着急,更不要和孩子怄气;
■对孩子的不适当反应要以忽视;
■平静地对孩子说:“不行,再做一遍。”(视孩子的个别情况而不同,对有些孩子我们什么都不说,而对有些孩子,我们可以用平静但坚定的语气说“不行。”)
五、强化
● 正强化:通过给予奖励性的刺激,促进正确行为反应的增长。 正强化的技巧:注意力集中时5秒内
及时、夸张 吸引小朋友
判断准确 老师有个预测标准 创造机会 辅助出现正确反应
承诺兑现(没有附加条件) 答应了奖励就要实现,不要再要求另做事情 坚持原则 做的好,对了才给奖励/哭闹不能心软就给奖励 持之以恒 坚持一段时间给予强化,不要一次给下次不给 说明原因 拍手很捧奖励的
正强化意义:帮助孩子体验到与人交往(如学习活动)的快乐(ABA的重点) ● 负强化:①当正确行为反应出现时,就移去孩子所不喜欢的刺激物;②或当不正确反应出现时,孩子不喜欢的结果就会出现。
好好写 某种行为 写字 不认真写 正确/适当 筷子拿走错误/不适 筷子 移去不喜欢的刺激物 该行为被增强继续出现 出现不喜欢的刺激物 该行为没有增强减少或消失 负强化的意义:帮助孩子建立是非感,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让孩子学习避免负面效果,
使做对了本身成为一种奖励(一味高频奖励,小孩觉得无价值 适当运用负强化穿插)
负强化的技巧:赏罚分明(一开始有不好行为,惩罚了,过后有好行为就该奖励,不要因为刚才的不对还在
生气)
贵在坚持
反复提醒(3次机会){1、提醒 2、警告 3实施} 与正强化同时使用
说明原因(打人绑手)
● 正负强化的使用
1、制造下面效果和负面效果的反差。 2、使用原则:①学习新东西时多使用正强化。
赏善不赏恶
②巩固已学会的东西时可以使用负强化。
强化物
1、概念:在DTT的操作中用来对孩子的正确反应进行奖励的物品和活动。其特点是多样性,即凡是对孩子能起到鼓励性作用的事物都可能成为强化物。
2、强化物的种类:
一级强化物——直接(间接)与孩子的生理需求有关,如食物、饮品、亲抚、依恋物品等。
也称做“初级强化物”
二级强化物——成为一级强化物信号的事物。它是在一定条件下习得的,因为它们伴随初级
强化物的反复出现,而对孩子具有了强化的作用。
二级强化物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社会性强化物——鼓励/赞扬的表情和动作;(微笑、摸摸头)
②活动性强化物——中断一下学习,玩孩子喜欢的游戏,听音乐等;(唱歌) ③象征性强化物——分数、红花、硬币等;(红旗、印花) ④内在性强化物——自豪感、完成一个课题后的成就感等。 3、强化物的选择——“具有鼓励性”是选择强化物的根本原则。 选择强化物具体可以参照以下几点:
是否是有效的,①“即有效性”(小孩喜欢吃的玩的)
是否安全健康,②“即安全性”(刀子、火、风扇危险的不行)
是否可以做到,③“即可实现性”(说到要做得到/做了XX去吃麦当劳,不可能马上实现的所以不行) 是否可以控制,④“即可管理性”(依恋物不可当强化物、糖、大件的会过度强化,吃饱了没动力做事) 4、强化物的使用原则
①◆一级强化物与二级强化物同时使用;
②◆二级强化物出现在一级强化物之前;(吃了就不管你说什么) ③◆二级强化物逐步替代一级强化物; ④◆避免过度强化。
注意!`
正常化
太多就没价值
如果你不注意以下警告,你的强化物很可能“失灵”: 给孩子过多的一级强化物——“吃饱了” 强化物太单调而缺乏变化——“不好玩”
强化的频率
①固定频率(1:1)即对孩子每一次正确反应给予一次奖励,也称作“高频强化”。 孩子配合较差时 高频强化使用在 孩子情绪较差时 对孩子提出新课题时
②变化频率(X:1)即在孩子数次正确反应后给予一次奖励,也称为“低频强化”。
低频强化使用在
孩子能够较好地配合时 孩子情绪较好时
与孩子进行他所喜欢的活动时
课题难度不大或孩子已表现出能够独立完成时
区别强化:不同类型的反应给予不同程度强化。 离目标远——强度低(低强化) 离目标近——强度高(低强化) 动作辅助——一般喜欢的(吃的少)
手势辅助——较喜欢的(吃较多)
独立完成——最喜欢(吃大块的)
标准;以独立完成为标准 六、停顿
作用:
1、让学生对刚才的反应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有记忆的时间; 2、也可让老师有思考的时间; 3、可让学生学习等待; 4、区分下一回合。 七、辅助
●概念:①辅助是一种附加的刺激;②为了引发孩子的正确反应,被使用在有意识引发
正确反应(所期望的反应)。③帮助孩子在指令和正确反应之间建立联系;④以保证儿童反应的正确性,使孩子建立对指令必须作出反应的意识;⑤使强化的目的得以实现。
● 意义:①学会理解指令;
②体验成功的愉悦;
③建立对每一指令必须做出反应的意识; ④使我们的教学继续进行。
● 辅助的形式:
1、身体辅助(Physical)——通过接触儿童的身体以帮助他完成正确反应,包括完全的和部
分的身体辅助。
2、动作示范(Modeling)——通过示范指令的动作帮助孩子理解并完成。(直接做给小朋友看) 3、手势辅助(Gestural)——用手势动作(指点、示意)帮助孩子做出正确反应。(指令与辅助不能同时)
4、方位辅助(Positional)——将刺激物置于孩子容易给出正确反应的位置上。(一般用在挑选物
件,放在小朋友容易顺手拿的位置)
5、语言辅助(Verbal)——①用语言补充/描述指令示意出孩子应有的正确反应(拿笔 黑色的)
②在语言刺激中给出(全部或部分)正确答案(说苹果 苹{部分}/苹果{完全})
6、视觉辅助(Visual)——用图片或实物对孩子进行提示。(用在挑选物件时)
● 辅助的技巧:
1、时间——辅助要及时(不给孩子错误的机会),以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发生兴趣并体验成就感。 2、反差——改变刺激物与其它物品的反差程度,以诱导孩子作出正确反应,如:大/小、生
疏/熟悉、色彩。
3、辅助与强化相结合——注意在辅助孩子作出正确反应后给予夸奖。 ● 注意事项:
1、深刻理解意义;
2、指令与辅助不可同时出现; 3、辅助时不要有情绪; 4、辅助做到有意识。 ● 给予辅助在:(辅助在什么时候出现) 1、无反应时;(5秒内) 2、出现错误反应后下一回合; 3、新课题时; 4、情绪差时; 5、配合差时。(犹豫不决)
● 辅助消失
目的:①让孩子建立独立的能力;
②减少辅助依赖。
方法:⑴辅助程度的减弱,在辅助退缩过程中从最弱的辅助开始,包括不同形式的减弱。
(不同形式的减弱:身体 手势 如;起立)
⑵同一形式下程度的减弱。(全部辅助 部分 )
注:①一旦发现程度减弱后不能完成,下一回合应回到之前的辅助;
②延长等待时间(5秒内):前提——正确出现1、2次反应后,发指令没有马上出现。
③以保证孩子做出正确反应为前提;(反差:交出苹果 笔/积木 ) ④与强化相结合。
● 辅助依赖:(为什么会形成辅助依赖及如何避免?) 原因:①辅助消失不及时,辅助单一;(无意识的辅助)
②没有选择恰当的辅助。
避免:辅助多样、及时消失;给予思考的机会。 八、塑造法
概念:是行为改变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强化近似成功的反应逐步建立新的行为。 例:在学习“模仿拍手”的课题,在给出指令“这样做”并示范拍手之后,孩子只举起自己的手。(在辅助他完成这个动作——拍手后)强化他,随着进展,孩子开始将双手碰在一起,但还不能连续重复;(辅助他重复拍)给予强化。这样学生就不会总是将两手停在伸展开来的位置上。随着塑造进程的延续,孩子被强化的行为越来越接近标准的“拍拍手”。一但学生担起手来,就不再强化他的近似反应,而是在他完成标准动作后给予强化。 运用:
什么样的行为应该在塑造法中被强化?一个得到强化的反应,应该比之前的反应更接近所期望的标准。
意义:能够增加孩子获得强化的机会,并使他有成就感。(拍手:要比上次做的好,更接近目标) 原则:注意“赏进不赏退”,“赏好不赏差”的塑造原则。 举例:教孩子画一个圆圈:CG( (采用塑造法:运用身体动作、语言、绘画、书写方面运用塑造法较多) 经常需要采用塑法的情况:
1)身体动作(对儿童动作进行强化,使这些动作越来越接近正确的动作); 2)语言技巧(对儿童逐步改善的发声进行强化);
3)书写及绘画(在儿童画出的字母越来越近似于卡片上的字母时即给予强化)。 九、连环法
概念——是将目标行为分解为不同的单元行为,将较简单的单元行为连在一起按照一定
顺序教。最终是孩子能独立完成一个包含有一系列动作活动(目标行为)。
要点——先对目标行为进行分解,以确定孩子已经习得哪些单元行为,哪些还没有,先
练习各个单元行为。在采用连环法之前,你必须确定孩子已经独立完成每一个单元行为。(即:分解、分析、各个击破、串连)
形式:前进连环法:从第一个动作开始至最后。(如洗手:去洗手间、开水龙头、打湿、打肥皂、搓手、
冲洗、关水龙头、擦干)
举例:练习摆放餐具
对孩子发出指令“摆餐具”,然后使用辅助及塑造法教孩子将垫子放好。对正确的表现给予奖励并辅助和奖励孩子完成整个行为链(继续摆好其它物品)。
当孩子能够独立摆好垫子(无需辅助)时,再发出一次指令“摆餐具”,并等待着孩子完成第一个行为(摆垫子)。然后运用辅助和塑造技巧教他第二个步骤,将盘子放在垫子上。对正确的表现给予强化(完成两个步骤)。
当孩子能够独立完成两步骤(按照顺序,无需辅助),再发出一次指令,“摆餐具”直到他依序完成前现个动作。然后采用辅助和塑造法教他第三步骤。按照这一顺序进行下去直至孩子能够独立完成全部所需的动作。
(如刷牙:去洗手间、拿牙膏、拧盖、拿牙刷、挤牙膏、拿杯子、喝水、吐水、放嘴里) 后退连环法:(练习摆餐具):
示范全过程的全部步骤,在最后一步上停下来,将杯子放在盘子上,发出指令“摆餐具”。然后与前进法相似,使用辅助和塑造法教他将杯子放在盘子上。对正确的表现给予强化,并继续下去直至孩子能够独立完成这一动作。
当他能够独立完成最后一个步骤时,将整个过程重新进行一次示范并在倒数第二个步骤上停下来。将汤匙放在餐刀的右边。发出相应的指令,同时使用辅助法和塑造法教他完成这一步。孩子此时应独立完成最后两个步骤。按此顺序继续下去直至他能够独立完成全部动作。(自理时、大课题时多用连环法) 十、目标的分解与设置
1、课题的分析与分解——将一个行为分解为不同的部分(步骤),强调各部分(步骤)要执照一定的顺序进行(①前进②后退)。使用连环法就是对这一原则的体现(如洗手、刷牙等活动时)。 2、步骤的分析与分解——在教孩子学习一个步骤(单元行为)的行为时,将他的反应按照趋
近目标行为的程度分解为不同的阶段(但不是步骤)。强调对目标行为的趋近程序,这一原则的体现就是运用塑造法。
例:用塑造法逐步的延长孩子坐在椅子做课题的时间,如果你要求孩子能坐住10分钟,就可
以从3分钟甚至更少的时间开始强化,直至将孩子的行为塑造到10分钟(1分钟、2分钟、3
分钟、5分钟、8分钟、10分钟)
如认五官:认他人 认娃娃 认卡片 认自己 3、目标的分解与设置(范畴):
目标——训练时所需达到的水平(下指令前需将正确反应的标准定下来) 目标的特点:阶段性、系统性、单一性
目标的一致性:①是让孩子清楚的知道该怎样做、增加他们做出反应的可能
②有助于老师及家长都按同样的标准,对同一样的正确反应给予强化,使人人明白怎样的反应能得到强化。
例:数蜡笔1、2、3、4有几支蜡笔“4”
目标的设置:因人而异
范畴:1、课题的难度(孩子的能力) 2、时间的长短(配合情况) 目标的变化与强化的频率成正比 例:(模仿)举手 拍头举手 (语言)妈
强
强
强
妈妈 妈妈好 妈妈你好
(指令)给 给我 球给我 ● 如何设置目标:
1、了解孩子的能力的基准线:a、在一般情况下完成怎样的课题如:理解(颜色、物件) b、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配合多长的时间 2、结合当时孩子的配合情况,灵活设置目标。 ● 目标转换:根据孩子的能力(不同项目) 目标调整:同一项目,能力的提高 十一、泛化与巩固
1、泛化——大致的或类似的转换,是ABA训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方法,一旦一个技巧在一个(如:教室)环境中被教会,就要将它转移到变化了有环境(如:材料、位置、人员)中进行泛化。
意义:关系到训练的有效性
即可以确定行为的改变是因为孩子学到了东西。要使一个教学方案达到有效性,就要系统地进行泛化训练。
包括:①刺激的泛化:在一个环境中学会的行为,在其他的环境中也能表现出的行为
②反应的泛化
1)刺激的泛化
“一个行为是否能泛化到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在事先是不知道的,有时能够有时却不能。如果表现出泛化困难,就需要去推动它”。
①在不同的环境中训练:a、训练要在1个以上的地方进行;
b、在学校/训练中心教的课程内容,在家也应该进行 ②人员的泛化。有多个“重要的成年人”参与教学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在教孤独症孩子时经常的情形是:孩子跟老师在一起时表现得很乖学习得也很好,但跟
父母在一起时却表现得很差;或者一个一直由父母训练的孩子,到了幼儿园/学校无法跟老师学习。
因此:,应该是孩子身边所有的成年人都要介入到训练中来。经过跟一定数量的大人学习之后,孩子对大人的“区别对待”就会被打乱,新学会的行为也就因能够适应不同的人而泛化了。
③课程形式的泛化(如:一对一、小组、音乐) ④相同的强化方案(如:学校高频强化、家里也高频) ⑤刺激化共同化(泛化初期,场所格局的设计) 2)反应的泛化
定义:通过只训练一个行为引起更多(总体)的行为变化 ①学会交流性反应。
建立并加强那些可以帮助孩子有效地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的语言因素。 功能性语言:我要,不要等。
“因为有许多例子表明:功能性语言能够有效地代替乱七八糟的行为,如自我刺激和暴燥性情绪之类,因为导致这些行为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他不能适当地表达愿望。”
②学会一些实用的自我帮助的技巧。(自理方面) 如:会打开门,脱掉湿了的内裤,热的时候脱掉外衣…… ③学会怎样玩耍。
对一些不适当的自我刺激方式来说,某些玩耍活动是较适当的替代活动。 如:喜欢摇晃身体 跳舞 ④学会服从。
一旦获得了对孩子的两个以上的行为控制(如“坐下”,“站起”,“关门”,等),孩子对你的服从能力就会提高。
⑤训练观察性的学习(即模仿) ⑥学会新的社会反应。 ⑦建立内在的强化。 2、巩固
巩固法——能保证新学到的行为持续下去。巩固训练能使孤独症逐步自立,是他未来生活的关键环节。
①缩小“课上”和“课外”的差别。
将学校与其他环境的转换做在“不知不觉”中。(即训练生活化)
②强化方案“正常化”
a、刚开始高频 后期逐步正常化
b、强化物的运用:目的,不需强化也可独立完成活动
逐渐使用二级强化(拥抱、握手、象征夸奖)代替基础强化(食物)尽管是基础强化在训练新技能时很有效,但它们未必适合所有的环境容易产生过度强化,并且对年龄较大的孩子也不太有吸引力。
C使用孩子在自然环境中也能得到的强化物。训练中心里教师的表演性,夸张的强化方式在学校里一般没有;而学校式的强化如分数或代币(红旗、五星等),在校外一般也没有,因此在训练中要注意尽量将你的强化方式和强化物“正常化”。
③将已学习的技能与新的技能连接起来,教孩子学习的新的课题时能够利用他已经学会的技能,这样新旧两个均能得到强化。(学会排、叠积木后能组合起来)
④学会功能性(实用的)行为。
训练孩子学习一些他可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好处(强化)的行为,如一些语言表达,玩耍活动和自我帮助。
十二、家长情绪在孤独儿相处中的作用 1、常见的错误情绪
①抱怨多于赞美;
②将自己的挫折感溢于表情中; ③将对孩子的失望感表现出来;
闷闷不乐、无可奈何 自哀自怨 责骂孩子 打孩子
一气之下走开(放弃)
④喜、怒、哀乐起伏与变化,情绪易波动大; 2、错误情绪的作用与结果:
①使孩子有挫折感;
②使孩子惧怕类似情景;(任何学习情景) ③使孩子体会不到与人交往的愉快感;
④使孩子进一步退缩到自我封闭的状态;(向内回避) ⑤造成孩子的自伤、他伤、攻击、破坏性行为。(向外发泄) 3、辅助与强化相结合——注意在辅助孩子作出正确反应后给予夸奖。
● 注意事项: 1)深刻理解意义
2)指令与辅助不可同时出现;
3)辅助时不要有情绪; 4)辅助做到意识; ● 给予辅助在: 1)无反应时;
2)出现错误反应后下一回合; 3)新课题时; 4)情绪差时; 5)配合差时。 ● 辅助消失
目的:①让孩子建立独立的能力;
②减少辅助依赖。
方法:⑴辅助程度的减弱,在辅助退缩过程中从最弱的辅助开始,包括不同形式的减弱。 例a:在使用身体辅助以完成“摸”后,下一个回合尝试采用一个手势辅助(指着正
确的实物)
例b:在使用一个语言辅助替代孩子说出一个实物名称后,下一个回合尝试使用只发
出第一个音节。
⑵同一形式上,程度的减弱。
注:①一旦发现程度减弱后不能完成,下一回合应回到之前的辅助;
②延长等待时间(5秒内):前提——正确出现1、2次反应后,发指令没有马上出现。③以保证孩子做出正确反应为前提; ④与强化相结合。 ● 辅助依赖:
原因:①辅助消失不及时,辅助单一;
②没有选择恰当的辅助。
避免:辅助多样化、及时消失;给予思考的机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