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8 怀疑与学问 课时 教 1 班别 时间 教 学 目 标 重点 难点 关键 具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譬如、腐草为萤、虚妄”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论点层层深入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流程 一、明确目标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3、出示目标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学生准备好教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国材等学习用品 当代有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叫顾颉 刚,他幼年读的书多,并且读书倾听教师讲述,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思考分析,感悟理解 出疑问。 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 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反问, 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 己的学识水平。 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顾先生的一篇议论文——齐读学习目标 《怀疑与学问》。 出示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及流程 二、实施目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7’ 8’ 同学们都预习本文了吧?谁标 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目标导学一:教师介绍写作背景:这篇文初读课文,整体感章论述的是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作用。顾先生在研究工作中,知 善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创建。 据说他幼年读书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顾先生读 1、作者作品简介 2、预习检测,夯实基础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5、分析本文的结构形式 学生举手介绍作者: 顾颉刚(1893-1980),历史学家,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书总喜欢把自己的主张批注在书作中,善于怀疑与上,书上写不下了,便记入笔记辨伪,有不少创见。本里…… 编有《古史辨》、 著有《汉代学术史1、重点字音 略》《史林杂识初顾颉刚(jié) 程颐(yí) 师塾...编》等…… (shú) 停滞(zhì) . 2、重点词语 学生以小组为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单位,互读互考,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共高识记本文的生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字 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 不起反驳、攻击。 借助词典等工尽信书不如无书:语出《孟具,做好重点词语子·尽心下》。 的积累 辨伪去妄:要善于辨别,分 清真假。 大声朗读课 文,把握内容 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 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分析并回答 第一部分(第提问下列问题,请同学思考1~2段):提出治学回答: 必须有“怀疑精1、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神”的中心论点。 结构 第二部分(第提示:分三部分 3~5段):论证怀疑2、本文采取的结构形式是怎是辨伪去妄步骤。 样的? 第三部分:怀教师小结:本文的结构是层疑是启迪新发明的层深入的递进式结构。 基本条件。 教学内容及流程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本文作者所持的观点 2、引用名言提出论点的好处 3、围绕核心论点,作者又提出的两个分论点分别是什么 4、两个分论点是如何提出的 5、分析第3段所起作用 6、理解第3段四句话的层次关系 教 师 活 动 组织学生再读课文,进一步探究以下问题: (1)对“怀疑与学问”这一命题,作者所持的观点是什么呢? (2)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总结: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 (3)“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是文章的核心论点,围绕这一核心论点,作者又提出了两个分论点,请找出本文两个分论点。 (4)两个分论点如何提出的? 总结:第6段开头,作者用一个由递进复句组成的过渡句巧妙提出了这两个分论点。 (5)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提示: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①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 ②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 ③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 (6)对课文第3段中四句话之间的层次关系怎样理解? 提示: 因果关系:因为(1)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而(2)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这种可靠。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这种不一定可靠)(3)譬如国难危急的时候……,所以(4)做学问所依据的材料也有两种…… 学 生 活 动 学生朗读课文,品味与思考,预期引导: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学生找出分论点: 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学生根据教师的三方面提示,分析: 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己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 学生概括教师的提示和分析,理解因果关系的论证在第3段里的体现 二次备课 8’ 7’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三、检测目标 1、习题检测 2、总结本课 3、作业 学生大声朗读1、熟读课文。在反复朗读的并课文,在全班交流过程中进一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展示。 感情和语调。 10’ 小组讨论分析,2、你一定有过不少怀疑的经尝试理解。 历。请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 以《我尝到了怀疑的甜头》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学生谈本节课 的收获和体会。 怀疑与学问 板 书 设 计 顾颉刚 中心论点:做学问“会疑”与“须疑”。(举例论证) 分论点 学校检查记实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教学后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