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4例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他汀类药物调脂的价值。方法 5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7例。对照组根据常规内科标准进行抗血小板凝集、β-受体阻滞剂、抗凝及对症支持等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调脂治疗, 研究两组临床施治情况。结果 ①临床疗效:观察组实施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3%(26/27), 相比对照组的74.1%(20/27)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 P<0.05)。②血脂指标:施治前, 两组各项血脂指标水平较接近,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施治后, 两组血脂指标值均出现变化, 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安全性:两组实施治疗期间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结论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他汀类药物治疗, 调脂疗效更加显著且安全性高, 适合加强推广。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调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疗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因脂质代谢异常, 导致血液中脂质在动脉内膜上沉积, 粥样脂类物质累积形成白色斑块, 最终发展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一种心脏病。该病在我国有相当高的患病率, 并且有资料显示, 人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每上升1%, 其患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几率则相应提升2%~3%[1]。早期有效的调脂治疗, 对缓解患者症状、保障其生命安全非常必要。本研究中, 作者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前提下, 针对2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了调脂治疗, 取得较理想的研究结果, 现作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2015年1月到本院治疗的5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充当本次实验的主要对象, 其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43~72岁, 平均年龄(54.3±6.2)岁;病程2~13年, 平均病程(5.1±1.3)年。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均由相关临床体检、影像学检查后证实, 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指南相符合[2], 纳入已签署相关知情文件, 表示自愿配合本实验者, 排除合并脑、肝、肾重症、免疫系统病变、意识障碍或短期(2周)内有调脂类药物服用史者。5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根据常规内科标准, 为对照组提供抗血小板凝集、抗凝、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对症支持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前提下增加他汀类药物调脂, 即给予患者口服辛伐他汀(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083840, 规格20 mg/片), 1次/d, 20 mg/次, 于睡前30 min服用。两组疗程同为2周, 部分伴高脂血症者, 还需给予脂必妥、
烟酸等非他汀类药物降脂。实施治疗期间同时对受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肝肾功能等进行密切观察。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3]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改善情况, 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等几项, 同时评定临床疗效:①显效:治疗后基本无心绞痛症状, 且心电图ST段未见异常;②有效:治疗后仍有心绞痛症状, 发作频次减少≥1/2, 且心电图ST段压低回升≥1/2;③无效:治疗后仍不见症状改善, 甚至出现恶化现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施治情况比较 实施治疗后, 观察组共26例患者症状获得较理想的控制, 其中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1例, 临床总有效率是96.3%(26/27);对照组共20例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其中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7例, 临床总有效率是74.1%(20/27);观察组实施治疗后的临床总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 P<0.05)。
2. 2 两组血脂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实施治疗前各项血脂指标值基本接近,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而在施治后各项指标水平均出现变化, 且观察组的TC、TG与LDL-C指标值相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HDL-C值则相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治疗安全性 施治期间, 两组患者均未见血尿常规或肝肾功能等异常, 且血清电解质水平、血糖指标等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他汀类药物是现代临床应用最普遍且有效的一种降脂药物, 其药理作用在于通过竞争对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还原酶进行抑制, 使羟甲戊酸在细胞内无法正常代谢, 阻滞胆固醇的合成, 由此起到增强细胞膜表面LDL受体活性、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对减缓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显著。
此次研究主要选择辛伐他汀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强化治疗, 结果显示, 观察组实施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有更明显的提高, 达到96.3%(P<0.05), 且其TC、TG和LDL-C指标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 HDL-C水平在用药后有更明显的提升(P<0.05), 与相关研究结果基本相符。且实施治疗期间, 两组均无患者出现肝肾功能或血尿常规方面的异常, 血清电解质、血糖等水平也未见明显变化, 说明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方
面是安全可行的, 不会对患者的用药耐受性造成影响, 因此也适用于机体抵抗力偏差或伴发基础疾病多的高龄人群。
综上所述,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他汀类药物治疗, 调脂疗效更加显著, 且安全性高, 适合加强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宴铭, 黄淑田.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用分析.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2, 10(9):652-653.
[2] 林忠伟, 王卓, 李国标, 等.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单核细胞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3, 29(1):93-95.
[3] 余其振.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9例.河北医学, 2012, 18(12):1816-18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