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城市形态》读书笔记】
《城市形态》读书笔记
凯文.林奇 ,芝加哥人,曾经是赖特的学生。具有丰富的城市规划经验,任教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其城市形态理论可以看作是迄今关于现代城市最为经典的著述。五十年代末出版《城市印象》一书,用图示语言的方法将城市分析演绎为生动有趣的阅读过程。这本《城市形态》则在一种“功能理论”的架构之下,将现代城市理论作了“美国式”的完整陈述。
《城市形态》希望对一个良好的聚落做出一个综合的叙述,一个与人的文脉相应相关的叙述,一个把一般的价值标准联系到具体行动的叙述。这个叙述将只限于表达人的价值与实体城市之间的关系——尽管后者在此更受重视。因此这将仅仅是一个不完整的理论,之所以如此,并非是因为讨论的范围仅限于实体空间方面,而是因为一个综合的城市理论不仅应用阐述一个城市是如何运转的,同量也应用阐述这个城市“好”在哪里。标准理论了是一种不完整的理论,只对后者做了描述,而对前者只做了假设。而流行的功能理论虽有自己的方式,但却也不自觉地像标准理论一样地片面。第二章讨论标准理论和功能理论的不同,以及在两种理论之间建立联系的必要性。林奇关于城市空间形态的五个基本性能指标,活力、感受、适宜、可及性、管理。
城市形态的标准理论并不是新理论。在第四章讨论三种不同的领 先理论。书的第一部分是为陈述这些理论做准备的历史背景,是关于城市形态本质的讨论以及对于形态的价值标准的争论——这是做第一个飞跃的跳板。第四章的三种标准理论都是很有影响的理论,不仅仅是在学术上,更因为它们长久以来影响着实际的城市决策。作者提出了这些理论的不足之处。另一个更普通的理论则被安排在书的第二部分,这个理论基于“城市活动的空间围度”,虽然这个理论本身也存有问题,然而它仍然还是一个好的开端。第三部分则是把理论应用于城市的现状问题以及模式,并以此勾画出理想的城市模式草图。
看得出作者贯穿书中为城市设计既作为过程又是结果建立范式典范的努力,试图为其开拓一种基于现实主义的折中理论,超越直接指导实践的规则。可惜作者既提出“人们赋予形态的价值和思想”对城
市形态形成之关键,却没有潜进较为独立的思想领域,停留在两者之间的界面层,执著于造城人的表面动机并假定其永久性,终结于经验主义的心理学,智性上不够该有的锐利。
不过作者也无疑是成功地讲述了城市形态本身的“功能理论”,以作为教条之外的选择。其中的指标,如生命力,被感知性,适应性,可及性,控制和管理,效率和公正,早以成了一个“好”的城市形态的无可争议的必要特征。 城市设计作业
1、校园认识与感受
2、城市调查研究报告---泉城路 3.读书报告一:《城市形态》
班级: 11级建筑理科二班 姓名: 薛菲 学号:201102045201 指导老师: 温莹蕾
【篇二:城市意向读书笔记】
《城市意向》读书笔记 摘要:
凯文.林奇用朴素、生动的笔墨,在40多年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评价城市形态的方法,首次提出了通过视觉感知城市物质形态的理论,是对大尺度城市设计领域的一个重大贡献。书中所列举的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三个城市以及他们在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多多少少都已在我们身边的城市中出现。《城市意象》为现代城市设计产生了重要意义。凯文?林奇站在城市使用者的角度上(也可以说是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上)通用过实例调查分析研究和对各阶层、各行业等的城市使用者的探访与交流,总结出了城市设计的原则性以及城市设计五元素。在此基础上本书还给出了城市设计导则性方法,并罗列大量的可触性或可视性等元素,进一步阐明了基于社会学或经验主义的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 作者简介:
关键词: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 主要内容:
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环境的意象、三个城市、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新的尺度。其中城市意象及其元素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环境的意象其中讲了四个部分:可读性、营造意象、结构与个性、可意象性。其中可读性指城市街区、标志物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一处独特、可读的环境不但能带来
安全感,而且也可扩展了人类经验的潜在深度和强度。 营造意象是指城市的可意象性,并不意味着固定、有限、具体、整体或是有秩序,也并不意味着清晰、显见、新奇或是平淡。它除此之外应该还有一些基本的特征,如意蕴或是表现力、愉悦感情、韵律、兴奋点、可选择性等等。结构与个性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个性是指与周围事物的可区别性,和它作为独立个体的可识别性,这
种个性具有独立存在的、唯一的意义; 二是结构指物体与观察者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或形态上的关联;三是意蕴指物体为观察者提供实用的或是情感上的意蕴,这种意蕴也是一种关系,但完全不同于空间或形态的关系。可意象性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在实用性上,它应该充分而且真实,个体能够在一定范围的环境内工作。地图无论抽象与否,至少要能让人找到回家的路,它必须充分清晰、完整、易于查阅,即必须是可读的。其次,它应该具有安全性,拥有附加线索,让人们有可能采取别的措施,减少失败的几率。如果一盏闪烁的灯是一个急转弯的惟一标志,一次停电就有可能导致灾难的发生。开放的、适于变化的意象将更受欢迎,它使得个体可以不断调查和组织现实,有空间允许个体描绘自己的图像。最后,它应该还有一部分意象可以传授给别的个体。衡量一个“好”的意象,这些标准的重要性对于不同人、在不同条件下也不一样,有人赞美经济、有效的体系,而有人又喜欢开放、可借鉴的体系。
三个城市分别是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三个不同的城市,人们却有些共同的意象特征:首先是城市的景观特征,植被或是水面,经常会被欣喜地关注和谈论;其次是社会的经济阶层不同的区域也会被人们谈论;最后是物质景观体现时间推移的象征方式,人们经常描述城市景观中形成对比的事物,比如空间的对比、地位的对比、功能的对比,以及相对的年代、清洁度或是地形的比较,元素及其特征正是在这种整体的环境中变得清晰明了。得出的结论是人能够适应环境,并从身边的材料中提取出环境的结构和个性。尽管在城市意象中使用的元素类型可能随实际形态的变化所占比重不同,但它们的种类以及使意象强或弱的特性,在这三个城市中仿佛十分相似。不过同时,在这三个不同的物质环境中,人们的方向感和满意度仍然存在显著的差异。
城市意象及其元素有五个分别是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 道路有三方面内容,第一是道路的概念,是观察者习惯、偶然或是潜在的移动通道,它可能是机动车道、步行道、长途干线、隧道或
是铁路线,对许多人来说,它是意象中的主导元素。人们正是在道路上移动的同时观察着城市,其它的环境元素也是沿着道路展开布局,因此与之密切相关。具有四方面的特征:可识别性、连续性、方向性、可度量性。二是道路与环境的脱离:视线的遮挡,造成人们无法真实地感受到道路的变化;道路与周围环境元素分离。现阶段解决的办法通常为设立指向路牌,铁路和地铁是另一种道路与环境分离的实例。三是交叉口与道路的关系: 考虑一条以上的道路时,道路交叉点就变得十分突出,因为这里算是人们必须做出决定的点,设计不好的交叉口常常让人觉得混乱。
边界是指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它们通常是两个地区的边界,相互起侧面的参照作用。那些
强大的边界,不但在视觉上占统治地位,而且在形式上也连续不可穿越。边界的特点有:可见性,连续性和方向性;其作用有:分隔作用和景观作用等。
节点是指观察者可以进入的战略性焦点,典型的如道路连接点或某些特征的集中点。尽管从概念上节点是城市意象中很小的点,但事实上它可能是很大的广场,或是也可能呈稍微延伸的线条状。节点既是聚集点也是连接点:连接点或是交通线的中断处,人们必须在此作出抉择,他们在此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对连接点附近的元素了解得更加清楚;.聚集点以广场为例: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空间、植物和活动,构成了可能是城市意象中最鲜明的节点;一个著名、安静的居住区开放空间,和旁边极易识别的有护栏的公园等,是另一个主题集中的节点。 强大的物质形式对识别一个节点并非绝对必要,然而一旦空间有了形态,其带给人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更加难忘。节点如同区域,也有内向外向之分。当人们位于内向的广场其中或在它的周边时,几乎没有方向感,在它附近时只有靠近和远离它两个方向。到达节点时,基本的感受只是简单的“我到了”。相反,外向的广场不但表达了大致的方向,而且与办公区、商业区和滨水区连接清晰。
标志物是指另一类型的点状参照物,观察者只是位于其外部,而并未进入其中。标志物通常是一个定义简单的有形物体,比如建筑、标志、店铺或山峦,也就是在许多可能的元素中挑选出一个突出元素,使元素成为标志物,空间所起的作用重大。通常有两种方式,其一,使元素在许多地点都能够被看到;其二,是通过与邻近元素退让或高度等的变化,建立起局部的对比。
五元素的相互关系为不同元素组之间可能互相强化,互相呼应,从而提高各自的影响力;也可能相互矛盾,甚至相互破坏;区域在尺度上比其它元素大,而且能够包含其它的元素,因此与各种不同的道路、节点和标志物产生联系。别的元素不仅在其内部构成了区域,而且丰富、深化了区域
的特征,加强了地区的整体个性;在许多个体的意象中,道路占据了主导地位,它成为人们在大都市范围进行意象组织的主要手段,与城市中其它的元素类型的关系都十分密切。
意象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整体环境具有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综合的意象,而是或多或少相互重叠、相互关联的一组意象。在一个大而复杂的环境汇总,分层的方法十分必要。意象不仅因为所涉及的范围尺度的不同而不同,同时也取决于视点、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观察者也必须根据周围物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意象。 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微缩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会贯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 对于一个元素,由于观察者相对“度”的不同,也就是他们对元素细节涉及程度的不同,意象也不尽相同。具体而且感觉生动的意象与那些高度抽象、概括、缺乏感觉内容的意象之间,也存在差别。 生动并不等于丰富,稀疏也并不等于抽象。意象有可能既丰富又抽象。最有价值的意象是那些最接近其强大整体环境的意象。 思考与启示:
虽然《城市意象》在环境中做出的贡献不容小觑,不失为一本传世佳作。但在如今的城市规划学科中仍旧有一些备受争议的地方,首先,林奇将人对城市环境的理解仅仅看作是对物质形态的知觉认识,这与分析动物在迷津中的行为极为相似,即觅路和适应环境。但是城市居民在环境中扮演的角色显然比动物更具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有研究表示,人们对日常物质环境的记忆是从整体上进行的,而不会局限于一些细小的设计因素。对环境的回忆首先是在这个环境中做过的事情,然后才是它的地址,最后才是环境的外观和细部。其实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研究的局限性也就是心智图在研究范围的缺陷。它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中的个体感知再现,这便脱离了人是一种真实的社会存在,忽视了形成这种真实存在的环境约束和社会约束。而且,书中对于秩序过分的强调,因为对大多数居民来说,觅路实际上是次要的问题,忽略了城市形态的模糊性、神秘性、多样
性。因此后人在此基础上对其研究方法作出了调试,更为侧重社会和文化差异对环境认知的影响。但凯文林奇提出的城市五要素仍旧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我们对于城市设计的侧重点并作出更为合理的设计方案和决策。
参考文献:《城市意象》
【篇三:《城市意象》读书笔记】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
这个书名第一次看到就有一种莫名的好奇感,今天终于把它阅读了一遍,虽然有些地方
我还是不能理解,但是还是有那么点自己的小看法,希望与前人所留下的资料更好的结合,
不仅用以增添自己的见识,还可以领略其他人对于这本书的见解。 泽西城和洛杉矶的城市意象做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意象及
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作了论述。他在书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较深入的
研究,他说“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
整的形态”。林奇在研究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
结点和标志物,这些元素在城市研究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的读书笔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对书中主要着墨的城市意象中的五
个元素进行简单阐述,也就是大致的记录下书中对于城市意象五要素的理解;第二部分是选
取别人根据这本书的分析方法对苏州进行城市意象的分析与研究,希望与书中内容可以相结
合,更好地帮助我对于这本书的理解。 城市意象
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是观察着习惯、偶然或者是潜在的移动通道,它可能
是机动车道、步行道、长途干线、隧道或者是铁路线,其他的环境元素也都是沿着道路而展
开布局。道路作为重要的城市意象,具有可识别性、连续性、方向性、可度量性的特性。道
路的连续性是因为道路的可识别性,包括流线通常、宽度连续和景观的连续。道路的方向性
就是在某一方向上累计的规律渐变,沿线的两个方向可以快速区分;延伸的曲线也是一种渐
变,是在运动方向上的稳定变化;起点和终点具有更强的可识别性,能够将城市连接为一个 整体。
边界是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城市的边界构成要素既有自然的界线,通常是两个地区
的边界,如山、河湖、森林等,也有人工界线,如高速公路、港口和约定俗成的人造标志物
等。城市边界不仅在某些时候形成“心理界标”,而且有时还会使人形成良种不同的文化心
理结构。城市边界让人产生新的感觉,城市边界表现着文化的分野。边界的特点有:可见性、
连续性和方向性;它的作用主要是分隔作用和景观作用。
区域是观察者能够想象进入的相对大一些的城市范围,具有一些普遍意义的特征。这些
特征通常从内部可以确认,从外部也能看到并可以用来作为参照。在一定意义上,大多数人
都使用区域来组织自己的城市意象。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是把道路还是把区域放在主导地位,
这一点似乎因人而异,而且与特定的城市有关。决定区域的物质特征:1主题的连续性,可
能包括多种多样的组成部分,如空间、标志、建筑形式、使用、功能等;2社会意义对社区
构造也十分重要。区域的边界:边界限定区域,增强其特性,但他们无法构成区域。区域的
外向和内向:外向的区域向外与周边的元素连接在一起;内向的区域,只是自身存在,很少 与外部城市发生联系。
节点是观察着可以进入的战略性焦点,典型的连接点或某些特征的集中点。现代建筑
西,我也能从这颗纽扣的形状上推断出这个民族的人们是如何穿戴,如何建房,如何生活,
以及他们有什么样的宗教、艺术和精神状态。”城市节点是人们城市意象的最重要的感知之
一。节点既是连接点又是聚集点,连接点是交通线的中断处;聚集点可能是城市意象中最鲜 明的节点,如广场。
城市标志物是观察者的外部观察参照点,有可能是在尺度上变化多端的简单无知元素。
它作为一种地标,在人们对城市意象的形成经常用作确定身份和结构的线索。另外城市标志
物最重要的特点是在某些方面具有唯一性。标志物通常有以下几种特点:㈠有强烈而明确的
表意功能并与政治、经济、文化事件相关联。标志物本身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或历史等某
一方面的内涵。㈡具有唯一性的文化属性。城市标志物往往具有与标志物的高度、体量有关
的唯一性。㈢具有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和共同心理认知属性。㈣占有重要区位并具有地
标作用。㈤具有城市空间结构“对话”与差异性文化意义。某些建筑之所以成为城市的标志,
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它是具有某种环境与背景的“分离”性质的,如埃菲尔铁塔无论在地点、
结构、样式和高度上,都显著地与周边“分离”出来,而分离恰是一种显现。㈥标志性建筑是
建造主体的优秀思想结晶。城市标志是城市历史、文化与价值观念的积淀,是一个城市市民 的心理文化符号。
苏州城市意象解析 摘自费一鸣叶梦
研究意义 苏州的发展使得城市结构、规模都发生着变化,如何在城市的改造更新中保
持意象的连续性将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该深思的问题。苏州的城市意象是城市文明的积淀
和世世代代人们的集体记忆,其城市可读性的探究对认知苏州和苏州城市发展是具有研究意
义的,在城市急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范围与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范围指苏州市区,包括古城区、吴中区、相城区、工
业园区和高新区。本研究主要采取三种调查方法,即问卷调查,照片识别以及绘制认知地图。
受访人群的选取 城市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尺度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
因此在选择受访人群时将在苏州居住年限作为首先考虑的因素,因为居住时间的长短将直接
影响人们对于城市的认知、城市意象的构建。其次,由于城市意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们空
间活动的认知反映,居住区域及出行范围的不同对于城市意象的构建有着重要关联,因此将
受访者的居住地选择作为此次调查的第二个考虑因素。在选取人群时主要选取了苏州古城
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工业园区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人群作为调查对象。
苏州城市意象元素的分析 区域与边界:在对于绘制出的认知地图的分析中,有48%
的受访者以组团式的城市结构来表达对苏州的第一印象(图1),这说明大多数人通过区域来 组织自己对于苏州的印象。 图1
道路:在认知地图的绘制中,仍有40%的人以道路为主要框架来展开对苏州的描绘和认知(图2),对许多人来说,道路是苏州意象的主导因素,其他的环境因素都随着道路展开布局。 图2
节点与标志物: ①各类建筑物(景观)、场所的辨认率大多数都在25%以上,而且大于75%的占绝大部分,说明苏州市的视觉兴趣点多,整体可识别性较高。而人们传统概念中的城市地标和城市中心更是意象明确。②观前地区作为传统商业性购物场所和休闲娱乐场所,辨认率最高,在“你认为苏州市中心的地点”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有95%的人回答观前地区。其后是人口集散地,火车站与旅游集散中心,识别率达到90%,这是由于人口集散地是市民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场所。③旅游风景点中各大园林的辨认率最高,说明苏州的园林文化已深人人心。其余各个景点之间辨出率的差别主要与其所处位
置的不同,以及服务群体的差异及服务群体的范围有关。④在地标性建筑的辨认中,传统地标虎丘塔、北寺塔以及双塔仍是辨认率最高的,其次为香格里拉酒店因其简单清晰的几何形,巨大的向上的空间尺度而更易被感知。其它地标性建筑的辨认率则与其功能及所服务范围相关,如喜来登酒店仅是为部分人群服务,虽然其知名度较高但仅为部分人群所熟悉,所以辨认率较低。⑤值得注意的是平江历史街区作为苏州古城内迄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至今保持了自唐宋以来水陆结合、河街平行的双棋盘街坊格局,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识别率却未达到 55%。
苏州公众意象的解析 通过本次苏州城市意象调查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公众对于
苏州存在着较为清晰的群体意象即“公众意象”。影响苏州“公众意象”的主要因素是区域、道路、边界、地标和节点。苏州是以区域为主划分,以人民路和干将路两条主要主干道为支撑,以各大园林、人口集散地与大型休闲娱乐场所为节点,古塔、特色建筑点缀其中的立体框架结构。[4] 道路展现并造就了区域,同时连接了不同的节点,节点连接并划分了道路,边界围合了区域,标志物指示了区域的核心,这些意象元素相互交织,形成较为清晰的城市意象。(图3、4)
图3 图4 结语
《城市意象》采用的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凯文?林奇把研究建立在心理学和行为学对意象的研究成果之上,并且借鉴了这些学科的各项实验研究方法,如访谈、画图、情景的界定、描述、重复再现、系列再现等,这些都是心理学中的知觉实验、意象实验、记忆实验等一些手段。现代的城市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城市中的一切都是人创造的。人们创造的现代的复杂的城市反而不是完全符合人类的心理特征的。凯文?林奇用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意象用来研究人们对现代城市的意象。
林奇通过城市意象来分析城市空间解构,作为一个学生,应该有自己的思考。怎样创造符合人的心理特征的城市意象,怎样创造适合人生存的城市空间,怎样改善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好影响的环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