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下列过程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 A、种子萌发长成植株 B、用花药离体培养进行育种 C、噬菌体在宿主细胞中繁殖 D、单细胞生物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细胞全能性。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花药为已经分化的细胞,但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体现了晓得全能性, B项正确。 A项:种子萌发长成植株属于正常的植物发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噬菌体属于病毒,不含细胞结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单细胞生物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体现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与题干不符,排除。
2.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呼吸速率的变化过程如下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第 1 页 / 共 80 页
( )。
A、水稻种子在胚乳中积累有机物 B、种子成熟早期的代谢比较旺盛 C、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积累 D、种子成熟后期的干物质合成速率比较快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细胞呼吸的过程。由图可知。在开花后35d后,干物质合成量趋于平缓,种子成熟后期干物质合成速率逐渐降低。故D项错误。 A项:水稻是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A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由图可知,开花后20d前,呼吸速率增强,代谢比较旺盛,B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呼吸速率下降,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下物质的积累,C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3.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 )。 A、保持相等 B、逐渐减少
第 2 页 / 共 80 页
C、逐渐增多 D、保持相对稳定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量变化。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4.研究某矿物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准确而又便宜的方法是( )。 A、土培法 B、水培法 C、砂培法 D、蛭石培法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研究植物生长所需矿质元素的方法。为确定各种矿质元素的必需性,通常利用人工配制的可控制成分的营养液培养植物,可选水培法或砂培法,水培法是指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培养植物;砂培法是指用洗净的石英砂或玻璃球、蛭石等基质固定植物根系,加入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培养植物。相对而言,水培法准确且便宜的特点更突出。 5.下列过程不属于克隆的是( )。 A、利用柳树枝条繁殖植株 B、壁虎断尾后长出新尾巴
第 3 页 / 共 80 页
C、PCR扩增抗除草剂基因 D、单个大肠杆菌形成单菌落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克隆技术。克隆原指以幼苗或嫩枝插条,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扦插和嫁接。现在一般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壁虎断尾后长出新尾巴是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不属于克隆,B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A项:利用柳树枝条繁殖植株属于无性生殖,相当于克隆,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PCR技术的原理是DNA 复制,其扩增基因的过程即DNA 的复制过程,属于克隆,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单个大肠杆菌通过二分裂增殖逐渐形成大肠杆菌单菌落,二分裂是无性生殖,属于克隆,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6.家蚕幼蚕的体色黑色与淡赤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茧的黄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科技小组用黄茧黑蚕和白茧黑蚕两种蚕作为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第 4 页 / 共 80 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可表示为DdBb和Ddb A、B、黄茧黑蚕是杂交后代中的重组类型
C、该实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是黄茧黑蚕和黄茧淡赤蚕 D、黑色相对于淡赤色是显性性状,白茧相对于黄茧是显性性状 【正确答案】:C
解析: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由图中信息可知,子代中黑蚕:淡赤蚕=75:25=3:1,黄茧:白茧=1:0,符合基因分离定律,说明黑色相对于淡赤色为显性性状,黄茧相对于白茧为显性性状,且亲代黑蚕一定为杂合子,黄茧为显性纯合子,即亲本基因型可表示为DdBB和Ddbb。二者交配产生的子代表现型为黑蚕黄茧,淡赤蚕黄茧,故A、D两项错误,C项正确。杂交后代中的黑蚕黄茧与亲本表现型一致,它属于亲本类型而不是重组类型,B项错误。
7.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实验基本原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洋葱内表皮无色透明便于观察核酸分布
第 5 页 / 共 80 页
B、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容易形成细胞膜 C、糖类中还原糖可被斐林试剂染成砖红色 D、用健那绿染色的细胞中的线粒体呈蓝绿色 【正确答案】:C
解析: 知识点:对高中生物实验基本原理的理解。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而不是染成砖红色。C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8.教师在“种群数量的变化”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讨论分析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如下图)。该曲线属于
( )。 A、生物模型 B、物理模型 C、概念模型 D、数学模型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用来表达生命活动规律的计算公式、函数式、曲线图以及由实验数据绘制成的柱形图、饼状图等称为数学模型。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属于数学模型。故选D项。 A项:高中阶段常见的三种生物模型即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
第 6 页 / 共 80 页
型,不够具体。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以实物或图片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结构模型,演示细胞分裂的橡皮泥模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与题干不符,排除。 9.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C、吞噬细胞吞噬细菌 D、给易感人群接种疫苗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特异性免疫的实例。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是获得免疫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才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包括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构成,不仅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入侵人体,而且他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呼吸道粘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肥
第 7 页 / 共 80 页
大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D项属于特异性免疫,D项正确。 A项:属于人体的一道防线的免疫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属于人体的二道防线的免疫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属于人体的二道防线的免疫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10.下列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 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D、植物叶片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叶绿素的相关知识。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植物吸收绿光最少,将绿光反射回来的原因,D项错误。故选D项。与题干相符,当选。 A项:镁元素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叶绿素吸收的光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用于水的光解和ATP的生成,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来看,叶绿素a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大于叶绿素b,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11.将某动物细胞置于不同浓度(Ⅰ、Ⅱ、Ⅲ )的三种蔗糖溶液中,结果如下图所示,这三种溶波的浓度关系是
第 8 页 / 共 80 页
(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Ⅰ<Ⅱ<Ⅲ D、Ⅰ<Ⅲ<Ⅱ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物质跨膜实例——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理解。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低时,细胞吸水膨胀;反之,则细胞失水皱缩;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细胞质的浓度相同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故答案为B。
12.下图中a和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第 9 页 / 共 80 页
A、O2通过a进行传输 B、低温只会影响a的物质传输 C、b表示物质逆浓度梯度的运输 D、a为主动运输,b为协助扩散 【正确答案】:A
解析: 知识点: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由图可知,a、b两种运输方式受物质浓度影响,因此为被动运输,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能量。其中a为自由扩散,b为协助扩散,故A项正确。 B项: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低温会影响载体蛋白的活性,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表述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13.教师在“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学习中,邀请某位当地医院的医生作了“癌细胞”的专题讲座。教师利用的课程资源属于( )。 A、学校课程资源 B、家庭课程资源 C、社区课程资源 D、生成性课程资源 【正确答案】:C
解析: 知识点:课程资源中的社区课程资源。社区课程资源包括博物馆、少年宫、医院、卫生防疫站、社区中的生产实践人员、生物科研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等,C项正确。 A项:学校课程资源包括本校教师、学生、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动植物标本、
第 10 页 / 共 80 页
矿物标本、教学挂图、模型、录像片、投影片、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VCD、电脑软件、教科书、参考书、练习册,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家庭课程资源包括家长、家庭用具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资源形成的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即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是在教学动态进行的过程中才生成的,它不是预先计划和设定的产物: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既不是教学前就安排好的,也不能够预先安排。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区别于教学中的传统资源如各种教学物质资源,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资源是可以在教学前安排选定并明确用途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14.下列板书的类型属于( )。
A、表格式 B、流程式
第 11 页 / 共 80 页
C、图示式 D、综合式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板书的类型。提纲式的板书就是按教学内容和教师设计的教学程序,条理分明、提纲挈领地编排书写的板书形式。题中是提纲式板书和表格式板书的综合体现,故本题选择D选项。 A项:表格式板书是根据教学内容可以明显分类、进行比较等特点,找出教学内容的要点,列成表格,通过横向对比和纵向归纳,获得新知识或建立知识之1司的联系,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流程式板书以教材提供的时1司地点为流程、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图示式板书,顾名思义是用图画、文字、线条、符号、框图等方法表现教学内容的板书,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15.研究人员对某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段采用第三人称陈述式的方式进行了记录和评析。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①行动研究法 ②课堂观察研究法 ③个案研究法 ④实验研究法 ⑤教育叙事案例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⑤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生物学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类型。观察法是一种较
第 12 页 / 共 80 页
为基本和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其他一些研究方法,或者是从观察法发展来(如实验法),或者要建立在观察法所提供事实的基础上。个案研究法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教育叙事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根据定义,本题答案选D。 16.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 A、细胞具有各项生理功能
B、已分化的细胞全部能再进一步分化 C、已分化的细胞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
D、已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对细胞全能性的理解 。能性是指已高度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故D正确项。
17.在“DNA的复制”一节的教学中,教师事先在云平台上上传自制的多段针对重、难点的微视频。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微视频,基础好的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通过重播和暂停强化记忆、加深理解。课堂上,教师根据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讲解、答疑,指导学习,突破重难点。这样的教学着重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倡导探究性学习 C、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第 13 页 / 共 80 页
D、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正确答案】:A
解析: 知识点: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理念。题中的教学兼顾了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面向每一个学生,兼顾全体学生,这样的教学着重体现的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
18.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下表。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是( )。
A、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B、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D、甲是增长型,己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种群的年龄组成 。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分为:增长型种群(金字塔形,幼体多,老年个体较少,出生率>死亡率);稳定型种群(子弹型,老、中、幼比例合理,出生率、死亡率大致相平衡);衰退型种群(倒梯形,幼体少,老年个体较
第 14 页 / 共 80 页
多、死亡率>出生率)。根据表格能够明显得出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故选D。
19.在下列经典实验中,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
A、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C、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D、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 【正确答案】:A
解析: 知识点: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使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是用不同的菌种去感染小鼠或分别用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等物质分别培养R型细菌,没有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A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B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蔡斯和赫尔希用23P标记DNA和35S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大肠杆菌,以确定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B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是在豚鼠的胰腺细胞中注射用标记的亮氨酸,检测到放射性的踪迹以说明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C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是在光合作用中用18O去标记水,在氧气当中检测到了18O:用18O标记二氧化碳,在氧气中没有检测到18O,说明氧气中的O全来自水而不是二氧化碳。D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20.图3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灵敏电流计
第 15 页 / 共 80 页
连接在坐骨神经表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电刺激①处或②处均可引起腓肠肌的收缩 B、电刺激②处,电流计指针能记录到两次电位变化 C、电刺激①处,电流计会发生反向的两次偏转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神经系统。电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均可引起腓肠肌的收缩,腓肠肌为效应器,A项正确;电刺激神经纤维,兴奋会进行传递,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递是双向的,电流计会发生反向的两次偏转,C项正确;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D项正确。 B项:电刺激肌肉,因为神经和肌肉接头处相当于突触,突触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电流计不会发生偏转,B项错误。
21.免疫调节在维持机体稳态中有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免疫失调的是( )。
A、抗体与细菌毒素特异性结合 B、移植的器官被细胞免疫排斥
第 16 页 / 共 80 页
C、效应T细胞清除体内癌变细胞 D、过敏原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知识。过敏反应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属于免疫功能失调,D项正确。 A项:抗体与细菌毒素特异性结合,属于正常的体液免疫。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移植的器官是抗原,人体产生抗体,抵抗抗原的入侵,是正常的免疫反应。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效应T细胞清除体内癌变细胞正常的细胞免疫。与题干不符,排除。
22.下列不属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理念的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C、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D、关注科学技术与方法的相互关系 【正确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课程理念。高中生物课程理念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D项错误,符合题干要求,当选。
23.某中学生物教师准备探查该校学生对生物学课程的态度,他应该选择的最佳工具是( )。 A、检核表
第 17 页 / 共 80 页
B、档案袋 C、评价量表 D、观察和轶事记录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实作评价的方法。观察和轶事记录是通过系统地观察学生对于一些事物的专注情况、细心情况、态度以及在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发生后,作简短客观的描述,并对事物所隐藏意义进行个别诠释。该生物教师准备探查该校学生对生物学课程的态度,应该选择观察和轶事记录,D项正确。 A项:检核表是一组列出表现或成果的测量维度,并且提供简单记录“是”或“否”判断的资料表。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档案袋评价法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意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努力、进步状况或成就。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评价量表又称“评比量表”,是对提出的问题,以两种对立的态度为两端点,在两端点中间按程度顺序排列不同的态度;由被调查者从中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态度表现。评价量表评定某个表现出现的频率大小,它所评价的表现行为特质通常都是属于连续性变量资料。与题干不符,排除
24.一分子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能够分解成两分子的葡萄糖,可以降低反应速率的方法是( )。 A、加水稀释 B、适当升温
第 18 页 / 共 80 页
C、增加酶量 D、去除生成的葡萄糖 【正确答案】:A
解析: 知识点:酶促反应。影响酶促反应的主要因素有:温度、pH值、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加水稀释会降低底物浓度,从而降低反应速率,A项正确。 B项:麦芽糖酶是蛋白质,适当升温可增强蛋白质活性,从而升高反应速率。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增加酶量会升高反应速率。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降低底物浓度,可增大酶促反应速率。与题干不符,排除。
25.某同学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如下图,图中处于分裂中期的是
( )。 A、a] B、b] C、c] D、d]
第 19 页 / 共 80 页
【正确答案】:A
解析: 知识点: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实验。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特点是: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中央,染色体数目最清晰,形态最固定。因此答案选A。
26.关于原尿空气、光线、血液经过的结构,顺序正确的是( )。 A、原尿: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球→输尿管 B、空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 C、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D、血液:左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左心室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尿的形成、呼吸线路、视觉的形成、血液的循环。空气经过的结构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B项正确。 A项:原尿经过的结构为: 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输尿管。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光线经过的结构为: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血液经过的结构为:左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右心室。与题干不符,排除。
27.下列生命物质与其所含元素对应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一碘 B、叶绿素一镁 C、血红蛋白一铁 D、甲状腺激素一氧
第 20 页 / 共 80 页
【正确答案】:A
解析: 知识点: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成分。 A项: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组成成分有碳、氢、氧、氮,不含碘,错误。符合题干要求,当选。 B项:叶绿素中主要含有的金属离子是镁,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血红蛋白含碳、氢、氧、氮、铁,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甲状腺激素含碳、氢、氧、氮、碘,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28.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 A、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
B、变异是随机的,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生物的器官用进废退,后天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 D、生物进化是生物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而定向变异的结果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项正确。 A项: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经过地理隔离,个体的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加倍以及远缘杂交,再经自然选择也可成为新物种,关键是存在生殖隔离。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属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内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变异是不定向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29.教师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运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料导入。“假设你像小说里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到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的食
第 21 页 / 共 80 页
物只有一只老母鸡和15kg玉米。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时间来等待救援:(1)先吃鸡,再吃玉米;(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下的蛋,最后吃鸡。”该导入属于( )。 A、复习导入 B、悬念导入 C、情境导入 D、故事导入 【正确答案】:C
解析: 知识点:导入方法的类型。情境导人法是一种通过设置具体的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就置身在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中,包括教师语言描述情景,现场模拟创设情景等。故本题选择C选项。
30.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核的全能性是( )。 A、逐渐增强 B、逐渐变窄 C、保持不变 D、随机变化 【正确答案】:C
解析: 知识点:细胞核全能性的相关知识。细胞核全能性指细胞虽不具备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能力,但是当将其细胞核通过核移植等方法导入去核的卵细胞或受精卵,经过受体卵细胞质的诱导去分
第 22 页 / 共 80 页
化、体细胞核和受体卵细胞质共同作用,依然可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因此其全能性是始终存在的 31.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取样调查法可获知种群密度和丰富度
B、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C、群落中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D、调查研究同一地点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可揭示群落的种间关系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种群和群落。使用取样调查法可获知种群密度和丰富度,A项正确;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垂直方向上分布有不同的种群,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C项正确;不同的种间关系呈现特定的数量变化曲线,故调查研究同一地点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可揭示群落的种间关系,D项正确。 B项: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水平方向上分布有不同的种群,B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32.图6为人体血糖调节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 23 页 / 共 80 页
A、血糖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 B、甲、乙两种激素是协同关系 C、进食后,血液中两种激素含量都增加 D、甲激素为胰高血糖素,乙激素为胰岛素 【正确答案】:A
解析: 知识点:血糖平衡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于血糖浓度的调节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馈调节,A项正确。 B项:甲、乙两种激素是拮抗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促使胰岛素分泌,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以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利于降低血糖,使血糖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由甲激素降低血糖、乙激素升高血糖可知,甲激素为胰岛素,乙激素为胰高血糖素。与题干不符,排除。
33.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不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A、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 B、杂种自交后的性状分离比
第 24 页 / 共 80 页
C、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D、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正确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理解。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分析应用。设杂种基因型为RrYy,产生的配子类型为RY、Ry、yY、ry。比例是1:1:1。杂种自交即为RrYy与RrYy 杂交,性状分离比为9:3:3:1。杂种测交是:RrYy与rryy杂交,后代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比例均为1:1:1:1。
34.在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时,某教师首先呈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植物体是由‘土壤汁’构成的,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完全来自土壤。”接着提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正确吗?”这样的提问属于( )。 A、理解提问 B、综合提问 C、分析提问 D、评价提问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提问技能的类型。评价提问,一般是评价他人的观点。在讨论时,要求学生对相关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看法。题中\"里士多德的观点正确吗?”就是对他人观点的评价,故答案选D。 A项:理解提问多用于对新学知识与技能的检查,了解学生是否理解了教学内容。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这类问题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
第 25 页 / 共 80 页
想象力和创造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分析是要求学生识别调节与原因,或者找出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35.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而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现象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易位 D、染色体缺失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减数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基因突变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及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A项正确;染色体易位和染色体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发生在分裂间期、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均可,C、D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在无人为因素干扰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B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36.男性运动员长期服用固醇类兴奋剂,可能的危害是( )。 A、睾丸萎缩 B、第二性征缺失 C、精子数量增多 D、身体发育性低
第 26 页 / 共 80 页
【正确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脂质中固醇(性激素)的作用。性激素的作用为: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②激发并维持雌、雄性动物第二性征。而睾丸是分泌性激素的器官。由于长期摄入类固醇类物质,会使得睾丸的功能被取代,进而萎缩。故本题选择A选项。
37.教师在“减数分裂”一节的教学中,常常用到下表,其作用是( )。
A、逻辑推理 B、比较异同 C、拓展延伸 D、前后呼应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教学方法的应用。比较异同属于类比教学法,通过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更加容易记忆和比较。
38.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尝试进行杂交实验设计是“杂
第 27 页 / 共 80 页
交育种”一节教学目标之一。关于该教学目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目标是知识目标,属于了解水平 B、该目标是知识目标,属于理解水平 C、该目标是能力目标,属于模仿水平 D、该目标是能力目标,属于独立操作水平 【正确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三维教学目标,依据层次水平确定该目标是能力目标。模仿水平是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行为动词一般是尝试,模仿。独立操作水平是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行为动词一般是运用、使用、制作、操作、进行、测定等。故本题选择C选项。 39.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不会随催化反应而减少 B、pH或温度会改变酶的活性 C、酶可以提高反应物的活化能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有机物 【正确答案】:C
解析: 知识点:酶的相关知识。酶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物的活化能,C项错误。 A项:酶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数量均不变,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pH或温度会改变酶的活性,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第 28 页 / 共 80 页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40.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具有双重作用,施用过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会抑制插条生根,下列关于“抑制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法生根
B、插条生根需要的时间偏短
C、比未处理的插条生根数量少,且根的长度较短 D、比最适浓度处理插条的生根数量少,且根的长度较短 【正确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抑制效应。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后会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这是由于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了乙烯的产生,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的作用。C选项正确。
41.图4为某生物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染色体模式图,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
A、该生物是四倍体生物 B、①和②是同源染色体
C、②和③的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第 29 页 / 共 80 页
D、③和④在后续正常分裂中会一直存在于同一个细胞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图中所以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①和②是同源染色体,③和④是同源染色,B项正确。 A项:有两个染色体组,该生物是二倍体生物。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发生交叉互换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次级性母细胞中。与题干不符,排除。 42.在生物体内,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和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分别是( )。 A、糖类、核酸 B、脂质、核酸 C、核酸、蛋白质 D、蛋白质、核酸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蛋白质、核酸的“角色”。在生物体内,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D项正确。 A项:在生物体内,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在生物体内,脂质具有储存能量、调节等功能。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在生物体内,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与题干不符,排除。 43.关于群落水平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第 30 页 / 共 80 页
A、草原生态系统具有群落水平结构而森林生态系统没有 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C、湖泊各个水层中分布着不同种动物属于群落水平结构 D、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水平结构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之分。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的地形的起伏、光照和湿度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各个地段生物种群的分布和密度的不相同。B项正确。 A项: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湖泊各个水层中分布着不同种动物属于群落垂直结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空间特征,不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与题干不符,排除。
44.制作果酒、果醋和泡菜三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 A、菌种为异养原核生物 B、将原料灭菌后再发酵 C、保证无氧环境下发酵 D、发酵液最终呈现酸性 【正确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相关知识。发酵液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都会变为酸性,故D项正确。 A项:制作果酒用的是酵母菌,是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醋利用的醋酸茵是异养需氧型,泡菜是
第 31 页 / 共 80 页
利用乳酸菌,异养厌氧型,酵母菌是真菌,A项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时不能对原料进行灭菌,否则菌种也会死亡,如野生型酵母菌是存在于葡萄皮上的,B项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醋酸菌一定需要氧气,C项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45.在“观察细胞的结构”的教学中,某教师要求求学生阅读科学家的故事(施莱登、施旺与细胞学说)后展开深人讨论,这种阅读不属于( )。 A、了解性阅读 B、理解性阅读 C、概括性阅读 D、创造性阅读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学习方式中不同阅读的性质。题干中阅读科学家的故事体现了了解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概括性阅读,A、B、C三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创造性阅读指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超出材料的新思想、新观点,以理解性阅读和评价性阅读为前提,并与它们同时得到发展。题目中并没有表现出新的思想与观点,D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46.家蚕幼蚕的体色黑色与淡赤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茧的黄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科技小组用黑蚕黄茧和黑蚕白茧两种蚕作为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统计结果如图5所
第 32 页 / 共 80 页
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亲本的基因型可表示为DdBb和Ddb A、B、黑蚕黄茧是杂交后代中的重组类型
C、该实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是黑蚕黄茧和淡赤蚕黄茧 D、黑色相对于淡赤色是显性性状,白茧相对于黄茧是显性性状 【正确答案】:C
解析: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图中子代黄蚕:淡赤蚕=75:25=3:1,黄茧:白茧=1:0,符合基因分离定律,说明黑色相对于淡赤色为显性性状,黄茧性对于白茧为显性性状,且亲代黑蚕一定为杂合子,黄蚕为显性纯合子,即亲本基因型可表示为DdBB和Ddbb。二者交配产生的子代表现型为黑蚕黄茧和淡赤蚕黄茧,C项正确。 A项:亲本基因型可表示为DdBB和Ddbb。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杂交后代中的黑蚕黄茧与亲本表型一致,属于亲本类型而不是重组类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黑色相对于淡赤色为显性性状,黄茧性对于白茧为显性性状。与题干不符,排除。
47.图2中参与植物体水分的吸收、运输及散失的结构是
第 33 页 / 共 80 页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C
解析: 知识点:植物体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①为根尖,②为栅栏组织,③为导管,④为叶片表皮的气孔。吸收水分的是根尖,运输水分的是导管细胞,散失水分的是气孔,C项正确。 A项:导管植物体内木质部中主要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管状结构;为一串高度特化的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其细胞端壁由穿孔相互衔接,其中每一细胞称为一个导管分子或导管节。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顺序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顺序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48.遗传实验方法使用恰当的是( )。 A、用杂交的方法检验杂种灰兔的基因型 B、用连续自交的方法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 C、用杂交的方法鉴定一只狗的基因是否是纯合子
第 34 页 / 共 80 页
D、用测交的方法区分猫的长毛和短毛这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遗传实验方法,有杂交、自交、测交。 连续自交的方法可以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B项正确。 A项:用测交的方法检验杂种灰兔的基因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用测交的方法鉴定一只狗的基因是否是纯合子。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用杂交的方法区分猫的长毛和短毛这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49.公安部门通过DNA检测确认被拐儿童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因为DNA是( )。 A、遗传物质的载体 B、主要的遗传物质 C、控制性状的基本单位 D、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DNA、基因、染色体的关系。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父母与孩子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资,B项正确。 A项: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蛋白质。与题干不符,排除。
50.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突触小泡释放的信息物质是
第 35 页 / 共 80 页
(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相关知识。不同的神经末梢突触小泡里的物质都是神经递传,但类型不同。在躯体运动神经末梢,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每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终末时,突触小泡就与轴膜相贴,释放出所含的乙酰胆碱,与肌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相作用,使肌膜对Na+、K+等离子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去极化,从而出现电位变化,此变化沿肌膜及与之相连的管系,继而扩布于整个肌纤维内,从而产生肌肉收缩。在内脏运动神经末梢,轴突终末的轴浆内存在许多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与轴突终未相接触的肌膜或腺细胞上,有与之相适合的受体。
第 36 页 / 共 80 页
51.棉花长到一定的高度后摘去顶芽,侧芽就发育成枝条,主要原因是( )。
A、侧芽大量分泌生长素 B、侧芽开始不分泌生长素 C、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来源增加 D、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来源减少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植物的顶端优势。顶端优势指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位于枝条顶端的芽或枝生长势力最强,向下依次减弱。植物顶芽合成的生物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并且侧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比顶芽强,生长素又具有双重性,浓度过高就会抑制侧芽的生长,表现为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顶芽去除,侧枝的生长素来源减少,抑制消除,侧枝生长,D项正确。 A项:植物顶芽合成生物素。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植物顶芽合成生物素。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来源减少。与题干不符,排除。
52.脂肪的化学组成不同于糖类的是( )。 A.分子中氧原子所占比例高 B.分子中氢原子所占比例高 C.主要由 C、A、O三种元素组成 B、除含有
C、D、O外,还含有N、P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相关知识。脂肪和糖类的
第 37 页 / 共 80 页
组成元素都是C,H、O,不同的是脂肪分子中氢原子所占比例比糖类高。
53.下列物质的化学本质一定为蛋白质的是( )。 A、酶 B、抗体 C、激素 D、神经递质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生物介质的化学本质。抗体的化学本质为免疫球蛋白,B项正确。 A项:酶有少数是RNA。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性激素为固醇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为单胺类或乙酸胆碱类。与题干不符,排除。 54.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 A、体液 B、血液 C、细胞外液 D、细胞内液 【正确答案】:C
解析: 知识点:对人体的内环境的理解。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体内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 55.下列不属于胚的结构的是( )。 A、胚轴
第 38 页 / 共 80 页
B、胚乳 C、胚根 D、胚芽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胚包括四部分: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56.用显微镜观察血液的涂片时看到最多的血细胞是( )。 A、血小板 B、红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巨噬细胞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血细胞相关知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的数目最多,成年人每立方毫米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男子平均为500万个左右,女子平均为420个左右。 57.下列生物学实验及操作不合理的是( )。
A、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时,加入二氧化硅防止色素被破坏 B、在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时,除果胶酶量以外的其他变量适宜且相同
C、在探究原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摇匀酵母南培养液后取样并显微计数
D、在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时,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第 39 页 / 共 80 页
作为观察材料 【正确答案】:A
解析: 知识点:叶绿体色素的操作实验。在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时,实验的自变量是果胶酶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各实验组应该保持除果胶酶量以外的其他变量适宜且相同,B项正确;由于酵母菌种群数量较大,群体个数的绝对量统计费时费力,取样调查简单有效,但取样要做到随机性。摇匀酵母南培养液后取样并显微计数,依次推断单位体积或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C项正确;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时,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为观察材料,是因为外皮呈紫色,不用染色即可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D项正确。 A项: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加充分。与题干相符,当选。
58.脊椎动物的心脏有四类:①一心房一心室;②二心房二心室;③二心房一心室,心室中有不完全间隔:④三心房一心室。脊椎动物心脏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A、①→③→④→② B、②→③→④→① C、①→④→③→② D、②→④→③→① 【正确答案】:C
解析: 知识点:初中生物中心脏的结构相关知识。脊椎动物等级越
第 40 页 / 共 80 页
高,心脏结构越复杂,血液循环越完善,动,静脉血混合的程度越低,越有利于机体对氧气的利用。脊椎动物的心脏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鱼纲(一心房一心室),两栖纲(二心房一心室),爬行纲(二心房一心室,心室中有不完全间隔),鸟纲,哺乳动物(二心房二心室)。
59.关于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血液中含量极少 B、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C、是内分泌腺分泌的特殊物质 D、对人体生理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激素的特点。激素是内分泌腺分泌的特殊物质,在血液中含量很少,但是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发挥重要作用。 60.医生给一位肾功能衰竭的病人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脏,但是几周后,这个移植的肾脏却因免疫反应而坏死。在这个免疫反应中,移植的肾脏属于( )。 A、补体 B、抗原 C、抗体 D、病原体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抗原。抗原为任何可诱发免疫反应的物质。外来分
第 41 页 / 共 80 页
子可经过B细胞上免疫球蛋白的辨识或经抗原呈现细胞的处理并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结合成复合物再活化T细胞,引发连续的免疫反应。在抗感染免疫中能够使人体产生抗体的病原体是抗原。在移植免疫中,异体组织属于抗原。移植的肾属于外来器官,自身的免疫系统不识别,所以属于抗原,B项正确。 A项:补体是一种血清蛋白质,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不耐热,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可介导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可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或微生物所激活,导致病原微生物裂解或被吞噬。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抗体,(免疫球蛋白不仅仅只是抗体)是一种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的大型Y形蛋白质,仅被发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血液等体液中,及其B细胞的细胞膜表面 [ 1] 。抗体能识别特定外来物的一个独特特征,该外来目标被称为抗原。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病原体指可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真菌)、寄生虫或其他媒介。与题干不符,排除。
61.与酵母菌相比,大肠杆菌细胞中不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核糖体 C、细胞膜 D、成形的细胞核 【正确答案】:D
第 42 页 / 共 80 页
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相关知识。大肠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只有细胞壁,只含有核糖体、质粒,没有细胞核、有拟核。酵母菌是真核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因此答案选D。
62.细胞内外Ca2+分布具有外高内低的特点,那么Ca2+从细胞内向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吐作用 【正确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细胞内外Ca2+分布是外高内低,Ca2+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运输是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63.在“DNA的粗提取”实验中,不能作为实验材料的是( )。 A、花椰菜 B、蚕豆根尖 C、新鲜猪血 D、新鲜鸡血 【正确答案】:C
解析: 知识点:本题考查实验材料的选择。猪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不易提取到DNA,C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第 43 页 / 共 80 页
64.应用实例与必须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制醋---发酵技术
B、培育抗冻西红柿---转基因技术 C、培养无病毒植株---组织培养技术 D、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酶工程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发酵技术、转基因技术、组织培养技术、酶工程的应用实例。制醋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属于发酵技术,A项正确;将抗原基因导入西红柿细胞内,培育出抗冻西红柿,属于转基因技术,B项正确;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无病毒部位的植物细胞,获得脱毒苗,利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C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将人的胰岛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应用的是转基因技术,D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65.图1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棚内某种蔬菜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图。分析曲线可得出的结论是
( )。
第 44 页 / 共 80 页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D 解析:
66.在讲授“神经调节”时,某位同学课堂举手提问“神经病是不是神经传导出了问题?”教师最合理的回应是( )。 A、教师用20分钟的时间来解答该学生提出的问题 B、教师向学生说明,这个问题与教学内容无关,没有价值
第 45 页 / 共 80 页
C、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故意捣乱,就没有理睬他,而继续讲课 D、教师提示该学生要区分生活概念和科学概念,建议他课后查阅资料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提问技能的应用原则与要点。20分钟时间过长,会耽误正常的教学进度。A项错误,学生的问题并不是与教学无关,说明其存在迷思概念,不能说没有价值,也不能说学生故意捣乱,这样会打击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B、C两项错误,D项做法正确,考前押题,金考典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
www.jinkaodian.com 既没有耽误整体的教学,也能让学生保特学习的热情。
67.在“探究肝脏中酶的最适pH”教学中,使用下图所示的工作单进行评价,该评价属于( )。 “探究肝脏中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工作单 提出问题:pH对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够催化分解,生成和。肝脏中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是多少?
第 46 页 / 共 80 页
A、过程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鉴定性评价 【正确答案】:C
解析: 知识点:教学评价的种类。诊断性评价旨在发掘、鉴定学生的学习困难或教学缺失,供调整教学方案参考,如在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平时测验等。本题是在“探究肝脏中酶的最适ph”教学中所应用的评价,属于诊断性评价,C项正确。 A项:过程性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即一种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教学评价的类型。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终结性评价旨在评定学习的进展和成就,作为成绩报告或教育决策的参考,如各级学校的期末考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一般没有鉴定性评价。
第 47 页 / 共 80 页
与题干不符,排除。
68.一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生成的ATP数量是( )。 A、12 B、24 C、38 D、60
【正确答案】:C
解析: 知识点:有氧呼吸中的能量代谢。在细胞内,1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可使1161kJ左右的能量存储在ATP中,形成ATP 的高能磷酸键需要30.54 kJ/mol能量,所以形成ATR的数量为:1161/30.54=38 (mol)。
69.某位教师利用调查法研究当地生物学教师对科学史教育价值的看法,下列做法一定不合理的是( )。 A、调查问卷中的问题都是封闭式的 B、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
C、根据教龄,对当地生物学教师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 D、先向当地生物教师讲解科学史的教育价值,然后进行调查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学习方式相关知识。调查法要遵循客观性原则,不能带主观倾向。D项说“先向当地生物学教师讲解科学史的教育价值,然后进行调查”可能会改变现有的客观倾向,从而导致调查结果失真。所以D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
第 48 页 / 共 80 页
确答案为D。
70.下列现象,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鲸的呼吸 B、蛙的冬眠 C、天鹅的飞翔 D、家兔的心跳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动物在其生活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和活动,称为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 ,按行为的不同表现可分为觅食行为、贮食行为、攻击行为(同类)、防御行为(不同类)、领域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洄游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定向行为、通讯行为等;各种行为都是动物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表现。行为帮助动物更好的生存繁衍。不同的动物会有不同的行为,这些行为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按获得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蛙的冬眠属于先天性行为,B项正确。 A项:鲸的呼吸是动物进行的正常生理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天鹅的飞翔是动物进行的正常生理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家兔的心跳是动物进行的正常生理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71.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嘌呤数大于嘧啶数 B、cDNA和mRNA中的五碳糖不同
第 49 页 / 共 80 页
C、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 D、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信息贮存在DNA中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DNA的结构组成。c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mRNA的五碳糖是核糖,B项正确。 A项: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嘌呤数等于嘧啶数,A项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半错误,组成DNA和ATP的元素相同,都是C、H、O、N、P,C项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贮存在RNA中,D项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72.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中枢是( )。 A、脑千 B、小脑 C、脊髓 D、大脑皮层 【正确答案】:C
解析: 知识点:反射弧的结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位于脊髓的股神经。故C项正确。
73.下列属于生物科学素养内涵的是( )。 ①具备生物科学概念 ②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③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A、①② B、②③
第 50 页 / 共 80 页
C、①③ D、①②③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生物课程基本理念之一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故本题选择D选项。
7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和制作临时装片的能力,同时了解学生对植物细胞结构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让学生独立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绘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简图,然后依据这些信息调整教学进度,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 A、纸笔测验 B、实作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正确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类型。诊断性评价旨在发掘、鉴定学生的学习困难或教学缺失,供调整教学方案参考。故本题选择D选项。 A项:纸笔测验是指以书面形式的测验工具,主要侧重于评定学生在学科知识方面学习成就高低或在认知能力方面发展强弱的一种评价
第 51 页 / 共 80 页
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实作评价是指使用多种工具或形式,评定学生在实际情况下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动作技能领域学习成就的一种评价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配置性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背景、性向和学习兴趣,以便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安排适当的学习过程,施与适当的教学和辅导。与题干不符,排除。 75.图2动物的行为属于
( )。 A、求偶行为 B、贮食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正确答案】:C
解析: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图2动物的行为属于同种生物的攻击行为,C项正确。 A项:求偶行为是指伴随着性活动和作为性活动前奏的所有行为表现。求偶行为有吸引异性、防止种间杂交、激发对方的性欲望和选择高质量配偶的生物学功能。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贮食行为
第 52 页 / 共 80 页
是指食物丰富时,有些动物会贮存一些食物等饥饿时再取来食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防御行为指不同类动物的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
76.在图1所示的磨菇中,能产生孢子的部位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真菌。蘑菇属于大型真菌,依靠孢子进行繁殖。②是菌褶,是放射状排列的片状结构,是产生孢子的场所,B项正确。 A项:①是菌盖,是菌褶着生的地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③是菌柄,起支持菌盖和输送养分的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④是菌丝。与题干不符,排除。
77.下图是草履虫的存活数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属于自变量的是
第 53 页 / 共 80 页
( )。 A、温度
B、活草履虫的数量 C、温度和草履虫的存活率 D、温度和草履虫的数量 【正确答案】:A
解析: 知识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变量是指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或条件,草履虫存活数量和温度的关系中,温度是自变量,草履虫存活数量是因变量。故选A项。 78.氮循环更接近封闭循环的生态系统是( )。 A、河流 B、农田 C、城市 D、原始森林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氮循环。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有输人和输出,而输人的变化总会引起输出的变化。一般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稳定性越强,开放性越低河流生态系统是陆地与海洋联系的纽带,气候、植被以及人为干扰强度
第 54 页 / 共 80 页
等对河流生态系统都有较大影响,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结构较简单,优势群落往往只有一种或数种作物系统本身不能自给自足,依赖于外系统,并受外部的调控。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生物部分主要是人,其他生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系统。原始森林是森林群落与其环境在能流的作用下形成一定结构、功能和自我调控的自然综合体,物质循环几乎接近一个封闭的循环。故本题答案选D。
79.对某池塘中的甲、乙、丙、丁、戊五种生物进行研究,分析它们消化道内食物残渣组成以及体内某种主要污染物含量,结果见下表。
关于这五种生物营养关系的表述最合理的是
第 55 页 / 共 80 页
(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C
解析: 知识点:食物链的组成。根据污染含量的多少以及消化道内食物残渣组成可判断出其捕食关系。丙以小球藻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丙被戊和乙所食,又戊被丁和乙所食。根据生物富集原理,污染物会随着食物链不断累积,其中甲体内的污染物含量最高,属于最高级消费者,主要食物是丁。丁与乙体内污染物含量相近,不存在明显的捕食关系,C项正确。 A项:顺序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顺序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顺序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 56 页 / 共 80 页
80.水稻细胞内参与多糖合成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和液泡 B、中心体和叶绿体 C、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D、高尔基体和叶绿体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细胞器相关知识。高尔基体是完成细胞分泌物(如蛋口质)最后加工和包装的场所,还合成一些分泌到胞外的多糖和修饰细胞膜的材料.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可合成淀粉等多糖,D项正确。 A项: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液泡可调节细胞的渗透压,A项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中心体主要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B项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C项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81.有关群落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水平结构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松林的马尾松高低错落有致,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同一生态系统中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有差别,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正确答案】:C
解析: 知识点:群落的知识。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时间分布,垂直结构指群落在空间中的垂直分化或成层现象,
第 57 页 / 共 80 页
水平结构指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阴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地段有不同的分布。森林生态系统中,由于光照等影响,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水平结构,A项正确;植物为动物提供栖息环境,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分层现象密切相关,B项正确;同一生态系统中,地形的不同使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有差别,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项正确。 C项:马尾松高低错落有致与个体发育的差异性有关,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项错误。
82.关于消化与吸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唾液和小肠液都参与米饭的消化
B、胆汁中含有的脂肪酶能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C、胃中初步消化蛋白质,是因为胃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D、小肠内壁有很多皱襞及绒毛,扩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消化吸收用到的几种酶。淀粉在口腔中经唾液淀粉酶的作用,变为麦芽糖;麦芽糖经小肠液中的麦芽糖酶的作用,消化为葡萄糖,A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胆汁是肝脏分泌的消化液,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但可以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利于脂肪的消化。B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C项:胃液中有胃蛋白酶,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C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小肠绒毛的存在,扩大了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D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 58 页 / 共 80 页
83.剪取不同长度的某植物根尖进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某同学观察并统计的数据如下表。
在所观察的细胞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B、编号3中大多数细胞已进入了细胞分裂期 C、编号1中没有细胞完成有丝分裂的全部过程 D、编号2最有利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相关知识。编号1中没有看到处丁中、后、末期的细胞,证明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少,不利于观察。而比较编号2和3,在细胞总数相差不多的情况下,编号2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多于编号3,所以编号2更有利于观察,D项正确。 A、B项:所观察的总细胞数目远大于分裂期细胞数目,剩下的没有统计的就是处于间期的细胞,A、B两项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没有观察到并不意味着没有细胞完成全部过程,有可能它们已完成分裂过释后正处于间期,所以表中没有统计到,C项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 59 页 / 共 80 页
84.水稻患“恶苗病”后,会出现疯长,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结实率降低。引起此现象的物质是( )。 A、乙烯 B、赤霉素 C、生长素 D、细胞分裂素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 。赤霉素的主要作用:①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恶苗病”的出现可能与赤霉菌产生的某种物质有关。B选项正确。 A项: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不会使水稻植株出现疯长的现象。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株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会抑制植株的生长,不会使水稻植株出现疯长的现象。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不会使水稻植株出现疯长的现象。与题干不符,排除。
85.在“鸟类的生殖与发育”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先播放“鸟类求偶、交配、产卵、孵化、育雏”的照片接着出示挂图讲解鸟卵的结构,随后让学生观察鸡卵,并选出学生代表借助实物投影仪展示和讲解鸣卵的结构最后讨论和总结鸟类适应陆生生活的特点。这个教学片段体现的主要教学技能是( )。 A、提问技能 B、变化技能
第 60 页 / 共 80 页
C、强化技能 D、演示技能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演示技能。题干中教师通过展示多种多样的相关照片、图片、鸡卵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助说明抽象原理,使用的是演示技能中的展示法,D项正确。 A项:提问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考、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及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方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重要技能。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变化技能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和各种教学媒体、资料使用的转换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强化技能是教师在教学中一系列促进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和保持学习力量的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86.“有人没吃早餐晕倒了,医生给他注射葡萄糖。为什么要注射葡萄糖?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细胞中的糖类。”这种教学导入类型是( ) A、复习导入 B、设疑导入 C、实验导入 D、故事导入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导入的类型相关知识。以提问形式进行导入即是设疑导入。
第 61 页 / 共 80 页
87.DNA粗提取的方法是( )。 A、电泳法 B、盐析法 C、过滤法 D、层析法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提取和鉴定DNA的相关知识。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先增大后减小,在DNA溶解度最低时,DNA从溶液中析出而其他杂质还留在溶液中达到粗提取的目的。所以是盐析法。
88.下列叙述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A、一个校园中的所有乔木
B、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苗、小鱼和大鱼 C、一座山上的大型黑蚂蚁和小型黄蚂蚁
D、一块棉田中的幼蚜、有翅和无翅成熟蚜等全部棉蚜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种群的概念相关知识。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A、B、C项:均未体现“同种生物”。
89.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第 62 页 / 共 80 页
A、植物细胞工程都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B、细胞工程中,可利用双亲细胞的特性筛选出杂种细胞
C、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时,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D、发酵工程可利用诱变有种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方法选有菌种 【正确答案】:A
解析: 知识点:生物工程相关知识。植物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等,植物组织培养不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可保持优良性状,所以A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9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方法的是( )。 A、花粉管通道法 B、分子杂交技术 C、抗原一抗体杂交 D、抗虫或抗病的接种实验 【正确答案】:A
解析: 知识点: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方法。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方法包括分子杂交技术、抗原一抗体杂交、抗虫或抗病的接种实验,B、C、D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A项:花粉管通道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的方法,A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91.下列关于生物学教科书及使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一种教学资源 ②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工具 ③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可以同时
第 63 页 / 共 80 页
在课堂上使用 ④教科书上的内容都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 ⑤教师要忠于教科书,在教学中不能对其内容进行增加和删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正确答案】:A
解析: 知识点:生物教科书使用的相关知识。生物学教科书是一种学校资源教科书既是支持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书籍,又是学生学习的工具,①正确,排除C、D选项。教科书上的内容不是都要在课堂上完成,生物教科书上有很多探究问题、模型制作、资料搜集等模块、需要学生课下完成,④错误,A项正确。
92.教师在进行“生殖与发育”一节的教学时,展示几幅图片:盛开的花朵、一个有鸟卵的鸟巢等,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引入正题,这种导入的方式是( )。 A、复习导入 B、设疑导入 C、直观导入 D、故事导入 【正确答案】:C
解析: 知识点:对直观导入方法的辨别。以图片形式让学生直接看到内容,属直观导入。
第 64 页 / 共 80 页
93.关于R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RNA可以作为遗传物质 B、RNA不是细胞核的组成成分 C、RNA是核糖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D、RNA可以催化细胞内的某些化学反应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核酸的相关知识。RNA是细胞核组成成分之一,B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A项:RNA是RNA 病毒的遗传物质,A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rRNA是核糖体RNA,是核糖体的重要组成成分,C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和部分RNA,RNA 可以催化某些化学反应,D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94.线粒体内不具有的化学物质是( )。 A、DNA] B、磷脂 C、色素 D、蛋白质 【正确答案】:C
解析: 知识点:线粒体的结构。线粒体是半自主细胞器,具有DNA。线粒体有两层膜,磷脂是生物膜的组成部分。线控体内膜中有催化反应的酶,由于大部分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可以说线粒体中也有蛋白质。但线粒体中不含有色素,因此答案选C。
第 65 页 / 共 80 页
95.视觉的形成部位是( )。 A、角膜 B、视神经 C、视网膜 D、大脑皮层 【正确答案】:D
解析: 知识点:感觉的形成部位。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视觉最终形成的部位也是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即视觉中枢。
96.在学习完“酶的作用和本质”一节后,学生设计了一则加酶洗衣粉的广告。这一活动属于( )。 A、拓展延伸 B、总结归纳 C、研究性学习 D、科学史教育 【正确答案】:A
解析: 知识点:倡导探究性学习相关知识。所谓拓展延伸就是在引导学生学习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扩展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7.下图表示人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下列叙述中不正
第 66 页 / 共 80 页
确的是( )。
A、f的性别是由父方决定的 B、c的染色体可以表示为22+Y
C、①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 D、a、b和f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正确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理解。由于f是女孩,所以c 的染色体可以表示为22+X。 A项:生男孩还是女孩是由父方的精子是22+Y还是22+X决定的,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①过程是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a、b 和f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46条,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98.细胞器中具有双层膜的是( )。 A、内质网 B、线粒体 C、溶酶体 D、高尔基体
第 67 页 / 共 80 页
【正确答案】:B
解析: 知识点:细胞质中细胞器的膜结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核糖体、中心体。线粒体、叶绿体具有双层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具有单层膜,核糖体、中心体无膜结构,B项正确。 A项:内质网具有单层膜。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溶酶体具有单层膜。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高尔基体具有单层膜。与题干不符,排除。 99.海藻、节肢动物、鱼类、细菌、真菌等各种生物生活在浅海里,这些生物构成了( )。 A、群落 B、种群 C、生物圈 D、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A
解析: 知识点:种群和群落的区别。群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全部生物的总和;种群是指在特定时同和一定空间中生活和繁殖的同种个体的总和生物圈是由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的整体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链体。题目中仅包含生物,不包含无机环境,这些生物构成的是一个群落,A项正确。
100.芽孢是指细菌的( )。 A、孢子
第 68 页 / 共 80 页
B、营养体 C、休眠体 D、生殖细胞 【正确答案】:C
解析: 知识点:细菌的芽孢的概念。芽孢是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壁加厚,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抵抗性。遇到适宜的环境,芽孢又恢复生命现象,一个芽孢只变成一个细菌,因此芽孢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而是细菌的休眠体。C项正确。 A项:孢子是脱离亲本后能直接或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细胞。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营养体是指真菌营养生长所形成的结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生殖细胞,又称配子,是多细胞生物体内能繁殖后代的细胞的总称,包括从原始生殖细胞直到最终已分化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均为单倍体细胞,其中包含一条性染色体。而芽孢含有微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并非单倍体细胞,细菌是低等生物,一般是二等分裂,不会有生殖细胞,只有高等生物,真核细胞才会有生殖细胞。与题干不符,排除。 简答题
1.下图是人类某种遗传病图谱(基因型用A、a表示)。 据图回答(1)~ (4)题。 (1)该遗传病是__________(属于/不属于)伴
第 69 页 / 共 80 页
性遗传。(3分) (2) Ⅰ-4产生精子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____。(4分) (3) Ⅱ-6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Ⅲ-1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4分) (4)根据婚姻法规定Ⅲ-11和Ⅲ-13不能结婚,若他们结婚,生育的孩子患该遗传病的机率是________。(4分)
【正确答案】:由Ⅰ一3和Ⅰ—4正常,其儿子Ⅱ—6患病,可确定此病为隐性遗传病,由Ⅱ—7正常和Ⅱ—8患病,生出的儿子正常,可以确定此病非伴X遗传病。所以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属于伴性遗传。由Ⅱ—6患病,则其其基因型为aaXX,故I—4 的基因型是AaXY,所以Ⅰ—4产生精子的基因型有aY、AY、aX、AX四种。由Ⅱ—8 患病,则其基因型为aaXX,无论Ⅱ—7基因型是什么,因Ⅲ—12母亲患病,而Ⅲ—12 正常,故Ⅲ—12基因型为AaXYⅢ—13是AaXX;同理可推Ⅲ—11正常,所以Ⅲ—11基因型是AaXY。所以Ⅲ—1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病概率为1/4。 2.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下一头棕色子牛。 问题: (1)牛的毛色中_______色是显性性状。若用B与b表示牛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上述两头黑牛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6分) (2)若上述两头黑牛交配产下一头黑色子牛,该子牛是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 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宜选用毛色为________的牛与其交配。(6分) (3)某黑色雄牛与多头雌牛交配,共产下20头子牛,若子牛全是黑色.则此雄牛的基因型最可能是_______。(3
第 70 页 / 共 80 页
分)
【正确答案】:(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作相对性状,毛色的黑色和棕色就是一对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因此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下了一头棕色子牛,则黑色和棕色这对相对性状中,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若用B和b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两头黑牛交配产下了一头棕色子牛,则棕色牛的基因组成是bb,这对基因由两头黑牛各提供一个、即亲代黑牛的基因组成是Bb。 (2)由遗传图解可知: 上述两头黑牛产下一头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75%,既3/4,该黑色子牛的基因型为BB的可能性是25%,既1/4。题中若上述两头黑牛交配产下一头黑色子牛,该子牛是纯合子的概率
是 判断某一动物
是纯合子还是杂交子,一般用测交。因此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宜选用毛色为棕色的牛与其交配。 (3)某黑色雄牛与多头雌牛交配,共产下20头子牛,若子牛全是黑色,则此牛很可能是显性纯合子,基因型最可能是BB。
3.教师在“DNA双螺旋结构”一节的教学过程中,使用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属于显性课程资源,还是隐性课程资源?列举
第 71 页 / 共 80 页
三种显性课程资源和两种隐性课程资源。(15分)
【正确答案】:本题考查课程资源的种类与实例。课程资源的“显隐性”之分等同于“有无形”之分。
4.回答关于生命科学发展史的问题: (1)1903年,萨顿在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 关系,通过 方法得出的推论是 。(9分) (2)在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1944年,艾弗里在格里菲斯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找出了导致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1952年, 赫尔希和蔡斯则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他们的实验中共同、核心的设计思路是 。(3分) (3)1953年,青年学者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 结构并构建了模型,从而获得诺贝尔奖。(3分) 【正确答案】:
5.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片若干(注意避开大叶脉);抽出小圆片内的气体,置于黑暗处一段时间;取
第 72 页 / 共 80 页
数量相同的小圆片分别置于盛有一定CO2浓度溶液的小烧杯中,选用40W的台灯作为光源,通过改变光源与小烧杯之间的距离进行实验(实验温度保持相同且适宜)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曲线(X1>0)如下图。
(1)小圆片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 进行黑暗处理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上述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o(3分) (3)限制AB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 C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6分)
【正确答案】:本题考查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关系的相关知识。抽出小圆片内的气体,置于黑暗处一段时间待用。再将数量相同的小圆片分别置于一定CO2浓度溶液的小烧杯中,通过改变光源(台灯)与小烧杯之间的距离进行实验,测出不同光照强度下的O2释放速率,即净光合速率,图中C点表示净光合速率为0。据此答题。
第 73 页 / 共 80 页
(1)小圆片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ATP,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做光合作用实验前,植物小圆片要进行黑暗处理,其目的是将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耗尽,以免对实验造成干扰; (2)台灯是提供光照的,可以通过调节光源与小烧杯之间的距离远近来调节光照强度,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 (3)据图可知,O2释放速率可表示净光合速率,AB段表示随着光源与小烧杯之间距离的加大,净光合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B点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不是光照强度,而是CO2浓度;图中C点表示光源与小烧杯之间的距离为X3时,O2释放速率为0,说明装置内小圆片呼吸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为零)。 6.图6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示意
图。
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气体在线粒体的 (填结构)参与呼吸作用;②代表的气体参与光合作用的 阶段;①与②都是通过 (填结构)进出叶片的。(9分) (2)当光照强度增强时,图6中的葡萄糖生成的变化是 。(增加/减少/不确定)(3分) (3)图6中水的产生发生在呼吸作用的 阶段。(3分)
【正确答案】:本题考察的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的知识点,
第 74 页 / 共 80 页
图中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二者通过叶片表面的气孔进出叶片,参与反应。 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脱下4个[H](活化氢);在葡萄糖分解的过程中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2)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两分子丙酮酸和6个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20个[H],丙酮酸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在此过程释放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能量。这一阶段也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3)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阶段脱下的共24个[H]与从外界吸收或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6个O2结合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大量的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1)在光反应阶段,水分解为[H]和氧气(水的分解),然后NADP+与[H]结合生成NADPH并产生ATP;(2)在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与C5化合物反应生成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C3化合物接受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态氢和能量,生成有机物和C5化合物(有机物的生成或C3的还原)。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光和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的强度也随之增强;光照强度超过一定限度后,植物表面气孔关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光合作用强度
第 75 页 / 共 80 页
随之降低;最终达到光饱和阶段后,增强光照,光合作用速率不发生变化。故光照强度增强时,葡萄糖生成的变化不能确定。 7.高等动物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如下图所示,X、Y、Z为激素,回
答: (1)若用微电极
刺激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活动________, 若用微电极直接刺激垂体,垂体的分泌活动_______。(6分) (2)若将实验动物的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血管结扎,上述三种激素中分泌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此变化可能导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既能产生和传导兴奋,又能够合成和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_________。(3分)
【正确答案】:(1)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下丘脑释放的促激素可以控制垂体的分泌活动,所以,若用微电极刺激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活动会加强。若用微电极直接刺激垂体,垂体的分泌活动也会加强。 (2)X 是促肾上腺激素,Y 是促甲状腺激素,Z 是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X和Y,Y再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将实验动物的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血管结扎,整个控制过程
第 76 页 / 共 80 页
就被中断,X、Y、Z 的分泌均会减少。肾上腺素的主要作用是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物的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所以,若X、Y、Z 的分泌减少会直接导致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从而引起该动物兴奋性减弱,出现精神萎靡、食欲降低、代谢减慢等情况。 下丘脑是既能产生和传导兴奋,又能合成和分泌激素的器官。
8.某植物在日光照射下,叶肉细胞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如下图所示:
(1)过程①是________,过程②发生在位于____________的游离核糖体上。(6分) (2)L蛋白合成后转移至类囊体上发挥作用,影响与之相关的光合作用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3分) (3)图中的S蛋白和U蛋白组成R酶,说明R酶的合成受
第 77 页 / 共 80 页
______________内基因的共同控制。从其分布位置推断, R酶与光合作用________阶段有关。(6分)
【正确答案】:本题综合考查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以及光合作用的知识。 (1)过程①是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信使RNA 的过程,所以判断为转录。 过程②是翻译阶段,翻译发生在细胞质基质里的核糖体上。 (2)类囊体上发生的是光反应,光反应的环境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强度。 (3)S 蛋白的合成是受细胞核基因控制的,U 蛋白的合成是受叶绿体中细胞质的基因控制的。R 酶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所以R 酶与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有关。 9.图4是腐乳制作的流程示意图。
问题: (1)科学研究证明,许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 ,属于 (填“真核”或“原核”)生物。(6分) (2)腐乳制作的原理是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 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可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6分) (3)制作过程中加盐、卤汤的共同作用是 。(3分)
【正确答案】:(1)毛霉是真菌的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 (2)使用毛霉制作腐乳的原理是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
第 78 页 / 共 80 页
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制作过程中加盐的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腐败变质;析出水分,使豆腐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易腐烂;调味作用,给腐乳以必要的咸味;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加卤汤的作用主要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调味。
10.已知光照强度、温度、 浓度等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环境因素。图7表示某植物在最适温度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对 的吸收情况;图8表示八月份的某一晴天,一昼夜中该植物对 的吸收和释放情况。
问题: (1)在图7中,W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 ,Y点表示的意义是 。(6分) (2)由图8可知,在一天中该植物有机物积累量最少的是 点,最多的是 点(6分) (3)图8中e点是一天中光照最强的时候,此时植物对 的吸收明显降低的原因是 。(3分) 【正确答案】:
第 79 页 / 共 80 页
第 80 页 / 共 8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