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恢复生态学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

2022-06-28 来源:易榕旅网
应用生态学报990128

应用生态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1999年 第10卷 第1期 Vol.10 No.1 1999

恢复生态学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

章家恩 徐 琪

【摘要】 对恢复生态学的研究概况、基本概念、内涵与研究内容以及生态恢复的目标、原则、程序与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指出恢复生态学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包括生态系统的演替理论及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受损过程与响应机制研究等)和应用技术研究(包括土壤、水体、大气和植被恢复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以及生态系统的组装与集成技术等).生态恢复与重建是指根据生态学原理,通过一定的生物、生态以及工程的技术,人为地切断生态系统退化的主导因子和过程,调整和优化系统内部及其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过程及其时空秩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尽快地成功地恢复到原有的乃至更高的水平. 关键词 恢复生态学 退化生态系统 生态工程

Major issues in restoration ecology researches.

Zhang Jia'en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and Xu Qi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s, Academia

Sinica, Nanjing 210008).-Chin.J.Appl.Ecol.,1999,10(1):109~113.The basic concepts and their connotations of restoration ecology and its general situation of researches, as well as the objectives, principles,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estoration ecology research should give consideration both to the basic theories including the succession of ecosystem and its damage proces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under disturbance, and to the applied techniques, including the restoration of soil, water body, atmosphere and vegetation, the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and the assemblage and integration of ecosystem.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s a systematic engineering, which is in the light of ecological

principles and by the certain biological, ec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techniques, to artificially control the key factors and processes of ecosystem degradation, and regulate and optimize the flow processes and their spatial and temporal sequences of matter, energy and information among the ecosystem and its

environment, by the aim of successfully restoring the structure, function and ecological potentials of degraded ecosystem to their original or higher level.

Key words Restoration ecology, Damaged ecosystem, Ecological engineering.

1 引  言

  当今,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退化使人类陷于了自身导演的生态困境之中,并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综合整治与恢复已退化生态系统,以及重建可持续的人工生态系统,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这种背景之下,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应运而生,在20世纪80年代得以迅猛发展,现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1996年,美国生态学年会把恢复生态学作为应用生态学的五大研究领域之一[19].

  恢复生态学研究可追溯到本世纪20~50年代,当时侧重于采矿业和地下水开采所造成的各种塌陷环境及其生态恢复方面的研究[7].1975年,在美国召开了题为“受害生态系统的恢复”国际会议,这次会议讨论了受害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等许多重要的生态学问题,并呼吁要加强对受害生

file:///E|/qk/yystxb/yyst99/yyst9901/990128.htm(第 1/8 页)2010-3-23 13:54:33

万方数据应用生态学报990128

态系统的基础数据的收集与生态恢复技术措施等方面的研究.1980年,Cairns主编的《受害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受害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重要生态学理论和应用问题.1983年,在美国召开了题为“干扰与生态系统”(Disturbance and ecosystem)学术会议,系统探讨了人类的干扰对生物圈、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种群和生物种的生理学特性的影响[1].1985年Aber和Jordan两位英国学者提出了“恢复生态学”的概念[9].在此期间,国际上召开了一系列的学术会议,成立了国际生态恢复学会,并出版了有关生态恢复方面的专著[3,7,8,9,11,14,15,20~27].这些著作的问世标志着生态恢复工作的不断展开和日益活跃.

  在我国,对各种退化土地生态系统的整治与改良利用工作早有开展.从50年代末,我国一些学者在华南地区退化坡地上开展恢复生态学研究和长期的定位观测试验[8],对发展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被恢复生态学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自80年代末,我国在农牧交错区、风蚀水蚀交错带、干旱荒漠地区、丘陵山地、干热河谷、湿地、城市等退化或脆弱生态环境及其恢复重建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12,14,15],将该方面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1990年召开了“全国土地退化防止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系统总结了中国在土地退化方面的研究动态与进展,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模式[3,4].目前,我国在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理论、应用技术和研究手段方面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然而,恢复生态学研究毕竟刚刚起步,在理论和方法上还不够成熟.今后应加强对不同类型退化生态系统的定位观测试验,对其退化机理、过程进行研究,获取有关的生态学参数,并建立相应的基础数据库,系统地总结和完善恢复生态学有关的理论、原则、方法、生态工程设计、恢复与重建的操作程序、风险效益评价等内容,同时要特别加强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技术的研究[17].

2 恢复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2.1 退化生态系统

  与健康生态系统(Healthy ecosystem)相比,退化生态系统(Degraded ecosystem)是一类病态的生态系统,它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在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二者的共同干扰下,导致生态要素和生态系统整体发生的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的量变和质变[16],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与其原有的平衡状态或进化方向相反的位移(Displacement),具体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固有功能的破坏或丧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稳定性和抗逆能力减弱,系统生产力下降.这类系统也被称之为“受害或受损生态系统(Damaged ecosystem)[1,8]”.

  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是生态系统退化的两大触发因子.自然干扰主要包括一些天文因素变异而引起的全球环境变化(如冰期、间冰期的气候冷暖波动),以及地球自身的地质地貌过程(如火山爆发、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区域气候变异(如大气环境、洋流及水分模式的改变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人类社会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或过程(如工农业活动、城市化、商业、旅游、战争等)[14~16].人为干扰往往叠加在自然干扰之上,共同加速生态系统的退化.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表现在生态系统动态的各个方面.首先,某些干扰(如人口过度增长、人口流动等)对生态系统或环境不仅会形成静态压力,而且会产生动态压力.同时,干扰通过对个体的综合影响,进而引起种群的年龄结构、大小和遗传结构,以及群落的丰富度、优势度与结构的改变[19];另一方面,干扰可直接破坏或毁灭环境和生态系统中的某些组分,造成系统资源短缺和某些生态学过程或生态链的断裂,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

  干扰的类型、强度和频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态系统退化的方向与程度.自然干扰总是使生态系统返回到生态演替的早期状态.某些周期性的自然干扰在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起着正负反馈作用,使生态系统处于一种稳态平衡状态[19].但一些剧变或突变性的自然干扰(火山爆发、洪水等)往往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彻底毁坏.人为干扰可直接或间接地加速、减缓和改变生态系统退化的方向与过程.在某些地区,人为干扰对生态退化起着主要贡献,且常造成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以及不可逆变化和不可预料的生态后果,如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全球气候变化等.

  根据退化过程及景观生态学特征,退化生态系统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余作岳等将退化生态系统

万方数据file:///E|/qk/yystxb/yyst99/yyst9901/990128.htm(第 2/8 页)2010-3-23 13:54:33

应用生态学报990128

分为裸地(包括原生裸地和次生裸地)、森林采伐迹地、弃耕地、沙漠化地、采矿废弃地和垃圾堆放场几种类型[8].显然上述分类主要适用于陆地生态系统.实际上生态退化还应包括水生生态系统的退化(如水体富营养化、干涸等)和大气系统的退化(如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化等).根据生态系统的层次与尺度,又可分为局地退化生态系统、中尺度的区域退化生态系统和全球退化生态系统.笔者认为,在研究生态退化时,应把人自身纳入生态系统加以考虑,研究人类-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演替及其发展.环境恶化、经济贫困、社会动荡、文化落后等都是人类-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诊断特征[16]. 2.2 恢复与重建

  目前,有关恢复(Restoration)与重建(Reconstruction)的科学术语很多,如修复

(Rehabilitation)、改造或改良(Reclamation)、改进 (Enhancement)、修补(Remedy)、更新(Renewal)和再植(Revegetation)等[8,19],这些术语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恢复与重建的基本意图.所谓生态恢复与重建是指根据生态学原理,通过一定的生物、生态以及工程的技术与方法,人为地改变和切断生态系统退化的主导因子或过程,调整、配置和优化系统内部及其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过程及其时空秩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尽快地成功地恢复到一定的或原有的乃至更高的水平[16].生态恢复过程一般是由人工设计和进行的,并是在生态系统层次上进行的[1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生态系统或群落在遭受火灾、砍伐、弃耕等后而发生的次生演替实质上也属于一种生态恢复过程,只是它是一种自然恢复形式罢了.

  生态恢复与重建的难度和所需的时间与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自我恢复能力以及恢复方向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退化程度越轻的和自我恢复能力愈强的生态系统愈易恢复,其所需的时间亦愈短.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往往较为缓慢,而人为恢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态系统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并可缩短其恢复周期.在不同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是不同的,恢复所需的时间也不同,也就是说,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能力存在着地域差异.通常而言,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自然恢复速度比较快;而在寒冷和干燥的气候条件下,自然恢复速度比较慢.在寒冷的阿拉斯加,即使是先锋植物阶段的演替(地衣苔藓植物群落)也需要花费25~30年的时间,而在热带地区,这个阶段的演替时间只需3~5年即可完成[13]. 2.3 恢复生态学及其研究内容

  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生态学过程与机理的科学[8].它是现代生态学的年轻分支学科之一.恢复生态学最早是由西欧学者提出的.它的出现有着强烈的应用生态学背景,因为其研究对象是那些在自然灾变和人类活动压力下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因此,恢复生态学在一定意义上是一门生态工程学(Ecological engineering)或生物技术学(Biotechnology)[10].

  恢复生态学与生态学分支(如遗传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保护生态学等)[8]、生物学、土壤学、水文学、农学、林学、工程与技术学、环境学、地学、经济学、社会伦理学等学科紧密相连.恢复生态学是一门以基础理论和技术为软硬件支撑的多学科交叉,多层面兼顾的综合应用学科.

  恢复生态学应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两大领域的研究工作.基础理论研究包括:(1)生态系统结构(包括生物空间组成结构、不同地理单元与要素的空间组成结构及营养结构等)、功能(包括生物功能;地理单元与要素的组成结构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作用;能流、物流与信息流的循环过程与平衡机制等)以及生态系统内在的生态学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15];(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抗逆性、生产力、恢复力与可持续性研究;(3)先锋与顶级生态系统发生、发展机理与演替规律研究[15];(4)不同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受损过程及其响应机制研究;(5)生态系统退化的景观诊断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6)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动态监测、模拟、预警及预测研究;(7)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包括:(1)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技术体系研究;(2)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配置与重构及其调控技术研究;(3)物种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维持技术;(4)生态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5)环境规划与景观生态规划技术;(6)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优化模式试验示范与推广研究.

3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目标、原则与操作程序

万方数据file:///E|/qk/yystxb/yyst99/yyst9901/990128.htm(第 3/8 页)2010-3-23 13:54:33

应用生态学报990128

3.1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基本目标

  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与生活需要,人们往往会对不同的退化生态系统制定不同水平的恢复目标.但是无论对什么类型的退化生态系统,应该存在一些基本的恢复目标或要求,主要包括:(1)实现生态系统的地表基底稳定性.因为地表基底(地质地貌)是生态系统发育与存在的载体,基底不稳定(如滑坡),就不可能保证生态系统的持续演替与发展.(2)恢复植被和土壤,保证一定的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肥力.(3)增加种类组成和生物多样性.(4)实现生物群落的恢复,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自我维持能力.(5)减少或控制环境污染.(6)增加视觉和美学享受[7].

3.2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原则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要求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人类的作用,根据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能够接受的原则,使受害或退化生态系统重新获得健康并有益于人类生存与生活的生态系统重构或再生过程.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原则一般包括自然法则、社会经济技术原则、美学原则3个方面(图1).自然法则是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只有遵循自然规律的恢复重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恢复与重建,否则只能是背道而驰,事倍功半.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是生态恢复重建的后盾和支柱,在一定尺度上制约着恢复重建的可能性、水平与深度.美学原则是指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应给人以美的享受.下面就几个主要原则加以探讨.

3.2.1 地域性原则 由于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生态环境背景,如气候条件、地貌和水文条件等,这种地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就要求我们在恢复与重建退化生态系统的时候,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千万不能照搬照抄,而应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获取优化与成功模式,然后方可示范推广.

图1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Fig.1 Principles obeyed in the restoration of the degraded ecosystems.

3.2.2 生态学与系统学原则 生态学原则包括生态演替原则、食物链网、生态位原则等,生态学原则要求我们根据生态系统自身的演替规律分步骤分阶段进行,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例如,要恢复某一极端退化裸荒地,首先应重在先锋植物的引入,在先锋植物改善土壤肥力条件并达到一定覆盖度以后,可考虑草本、灌木等的引种栽植,最后才是乔木树种的加入.另一方面,在生态恢复与重建时,要从生态系统的层次上展开,要有整体系统思想,不能“头痛治头,脚疼医脚”.根据生物间及其与环境间的共生、互惠、竞争和颉颃关系,以及生态位和生物多样性原理,构建生态系统结构和生物群落,使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处于最大利用和最优循环状态,力求达

file:///E|/qk/yystxb/yyst99/yyst9901/990128.htm(第 4/8 页)2010-3-23 13:54:33

万方数据应用生态学报990128

到土壤、植被、生物同步和谐演进,只有这样,恢复后的生态系统才能稳步、持续地维持与发展. 3.2.3 最小风险原则与效益最大原则 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以及某些环境要素的突变性,加之人们对生态过程及其内在运行机制认识的局限性,人们往往不可能对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后果以及生态最终演替方向进行准确地估计和把握,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地透彻地研究被恢复对象,经过综合地分析评价、论证,将其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同时,生态恢复往往又是一个高成本投入工程,因此,在考虑当前经济的承受能力的同时,又要考虑生态恢复的经济效益和收益周期,这是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中十分现实而又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保持最小风险并获得最大效益是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美统一的必然要求.这些内容是恢复经济学研究的重点课题. 3.3 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一般操作程序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一般分为下列几个步骤:(1)首先要明确被恢复对象,并确定系统边界;(2)退化生态系统的诊断分析,包括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流动与转化分析,退化主导因子、退化过程、退化类型、退化阶段与强度的诊断与辨识;(3)生态退化的综合评判,确定恢复目标;(4)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的自然-经济-社会-技术可行性分析;(5)恢复与重建的生态规划与风险评价,建立优化模型,提出决策与具体的实施方案.(6)进行实地恢复与重建的优化模式试验与模拟研究,通过长期定位观测试验,获取在理论和实践中具可操作性的恢复重建模式;(7)对一些成功的恢复与重建模式进行示范与推广,同时要加强后续的动态监测与评价(图2).

图2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一般操作程序与内容 Fig.2 Common procedures for the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ecosystems.

4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技术

  恢复与重建技术是恢复生态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但目前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由于不同退化生态系统存在着地域差异性,加上外部干扰类型和强度的不同,结果导致生态系统所表现出的退化类型、阶段、过程及其响应机制也各不相同.因此,在不同类型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中,其恢复目标、侧重点及其选用的配套关键技术往往会有所不同.尽管如此,对于一般退化生态系统而言,大致需要或涉及以下几类基本的恢复技术体系:(1)非生物或环境要素(包括土壤、水体、大气)的恢复技术;(2)生物因素(包括物种、种群和群落)的恢复技术;(3)生态系统(包括结构与功能)的总体规划、设计与组装技术.这里,将退化生态系统的一些常用或基本的技术加以总结(表1),以供参考.

表1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技术体系[2,5~8,12,18]

file:///E|/qk/yystxb/yyst99/yyst9901/990128.htm(第 5/8 页)2010-3-23 13:54:33

万方数据应用生态学报990128

Table 1 Technique systems for the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degraded ecosystems

恢复类型Type非生物环境因素Environment factor

          生物因素Organism factor

       

万方数据恢复对象Object

土壤Soil     大气Air  水(体)Water

  物种Species

   种群Population

 群落Community

  

技术体系Technique

system土壤肥力恢复技术

 

技术类型Technique type

少耕、免耕技术;绿肥与有机肥施用技术;生

物(如EM技术)培肥技术;化学改良技术;聚土改土技术;土

壤结构熟化技术

水土流失控制与保持技坡面水土保持林、草技术;生物篱笆技术;土

术石工程技术(小水

 

库、谷坊、鱼鳞坑等);等高耕作技术;复合

农林技术

土壤污染与恢复控制技土壤生物自净技术;施加抑制剂技术;增施有

术机肥技术;移土客

 

土技术;深翻埋藏技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技术

大气污染控制与恢复技新兴能源替代技术;生物吸附技术;烟尘控制

术技术全球变化控制技术

 

水体污染控制技术

 节水技术物种选育与繁殖技术物种引入与恢复技术

 物种保护技术种群动态调控技术种群行为控制技术

可再生能源技术;温室气体的固定转换(如细

菌、藻类)技术;无公害产品开发与生产技术;土地优化利用与

覆盖技术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

术;氧化塘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技术

地膜覆盖技术;集水技术;节水灌溉(渗灌、

滴灌等)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种子库技术;野生物种的驯化

技术先锋物种引入技术;土壤种子库引入技术;天

敌引入技术;林

草植被再生技术

就地保护技术、易地保护技术;自然保护区技

术种群规模、年龄结构、密度、性比例等调控技

术种群竞争、它感、捕食、寄生、共生、迁移等

行为控制技术

群落结构优化配置与组林灌草搭配技术;群落组建技术;生态位优化

建技术配置技术;林分

 

改造技术;择伐技术;透光抚育技术

群落演替控制与恢复技原生与次生快速演替技术;水生与旱生演替技术术;内生与外生

file:///E|/qk/yystxb/yyst99/yyst9901/990128.htm(第 6/8 页)2010-3-23 13:54:33

应用生态学报990128

 生态系统Ecosystem

 

 结构与功能Structure & Function

 

 

生态评价与规划技术

 

演替技术

土地资源评价与规划技术;环境评价与规划技

术;景观生态评价与规划技术;“4S” (RS、GIS、GPS、

ES)辅助技术

生态系统组装与集成技生态工程设计技术;景观设计技术;生态系统

术构建与集成技术

三峡工程环境保护项目(1-03-03)通讯联系人:章家恩

作者简介 章家恩,男,1968年生,博士后,主要从事生态学、土壤学、地理学和环境学等方面的

研究,已发表论文40余篇.

作者单位:章家恩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广州 510642) 徐 琪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

参考文献

 1 马世骏主编.1990.现代生态学透视.北京:科学出版社.43~127,261~316.  2 中国生态学会主编.1991.生态学研究进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3 中国科协学会部编.1990.中国土地退化防止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4 刘良梧、龚子同.1994.全球土壤退化评价.自然资源,(1):10~14.  5 李文华、赖世登主编.1994.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北京:科学出版社.

 6 李 博主编.1993.普通生态学.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53~132.  7 纪万斌主编.1996.塌陷与生态.北京:地震出版社.55~224.

 8 余作岳、彭少麟主编.1996.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35.

 9 余作岳.1994.广东热带沿海侵蚀地的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植被生态学研究编辑委员会编辑.植被生态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124~180.

10 陈昌笃主编.1993.持续发展与生态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3~314.

11 张凤荣编著.1996.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18~316. 12 张经炜、姚清尹、李焕珊等著.1994.华南坡地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11~288. 13 尚玉昌.1989.生态学及人类未来.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68~123.

14 赵桂久、刘燕华、赵名茶等主编.1993.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恢复技术研究(第一集).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5 赵桂久、刘燕华、赵名茶等主编.1995.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恢复技术研究(第二集).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6 章家恩、徐 琪.生态退化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框架.水土保持通报,17(3):46~53.

17 章家恩、徐 琪.1997.现代生态学研究的几大热点问题透视.地理科学进展,16(3):29~37.

18 湖南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农学院等合编.1987.农业环境保护.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45~214.

19 彭少麟.1997.恢复生态学与热带雨林的恢复.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3): 58~61. 20 Barrow,C.J. 1991. Land Degradation.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85pp.

21 Cairns, J. et al. (ed.). 1988. Rehabilitation Damaged Ecosystems. Boca Raton: CRC Press. 1~220.

22 Conacher, A. J. et al. 1995. Rural land degradation in Australia. Melbour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1~90.

23 Freedman,B.1989. Environmental Ecology: the impact of pollution and other stresses on ecosystem

file:///E|/qk/yystxb/yyst99/yyst9901/990128.htm(第 7/8 页)2010-3-23 13:54:33

万方数据应用生态学报990128

structure and function. London: Academic Press. 116pp.

24 Jordan, W.R. et al.1987.Restoration Ecolog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5 Sehal, J.et al. 1994. Soil Degradation in India: Status and Impact. New Delhi: Oxford & IBH Pub. Co. 145pp.

26 Suter, G. W. et al.1993.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Boca Raton: Lewis Publishers. 40~126. 27 Zhihong, Cao (ed.). 1998. Soil, Human and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Beijing: 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Press. pp.116~206.

  1998-06-01收稿,1998-11-18接受.

file:///E|/qk/yystxb/yyst99/yyst9901/990128.htm(第 8/8 页)2010-3-23 13:54:33

万方数据恢复生态学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章家恩, 徐琪

章家恩(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广州,510642), 徐琪(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应用生态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1999,10(1)247次

1.马世骏 现代生态学透视 19902.中国生态学会 生态学研究进展 19913.中国科协学会部 中国土地退化防止研究 19904.刘良梧;龚子同 全球土壤退化评价 1994(01)5.李文华;赖世登 中国农林复合经营 19946.李博 普通生态学 19937.纪万斌 塌陷与生态 1996

8.余作岳;彭少麟 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 19969.余作岳 广东热带沿海侵蚀地的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 199410.陈昌笃 持续发展与生态学 1993

11.张凤荣 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199612.张经炜;姚清尹;李焕珊 华南坡地研究 199413.尚玉昌 生态学及人类未来 1989

14.赵桂久;刘燕华;赵名茶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恢复技术研究 199315.赵桂久;刘燕华;赵名茶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恢复技术研究 199516.章家恩;徐琪 生态退化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17.章家恩;徐琪 现代生态学研究的几大热点问题透视[期刊论文]-地理科学进展 1997(03)18.湖南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农学院 农业环境保护 1987

19.彭少麟 恢复生态学与热带雨林的恢复[期刊论文]-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7(03)20.Barrow C J Land Degradation 1991

21.Cairns J Rehabilitation Damaged Ecosystems 198822.Conacher A J Rural land degradation in Australia 1995

23.Freedman B Environmental Ecology: the impact of pollution and other stresses on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198924.Jordan W R Restoration Ecology 1987

25.Sehal J Soil Degradation in India: Status and Impact 199426.Suter G W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1993

27.Zhihong Cao Soil,Human and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1998

1. 常磊.朱清科.薛智德.CHANG Lei.ZHU Qing-ke.XUE Zhi-de 对恢复生态学几个问题的探讨[期刊论文]-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1)2. 赵晓英.孙成权.ZHAO Xiao-ying.SUN Cheng-quan 恢复生态学及其发展[期刊论文]-地球科学进展1998,13(5)3. 任海.彭少麟.陆宏芳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恢复生态学[期刊论文]-生态学报2004,24(8)

4. 傅丽君.杨文金.FU Li-jun.YANG Wen-jin 恢复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期刊论文]-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4)5. 黄春晖.高峻 生态构建--恢复生态学的新视点[期刊论文]-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4)6. 彭少麟.陆宏芳 恢复生态学焦点问题[期刊论文]-生态学报2003,23(7)

7. 李明辉 恢复生态学--解救环境危机的生态学[期刊论文]-生物学教学2004,29(8)

8. 黄传响.亢新刚.崔秋华.方伟东.HUANG Chuan-Xiang.KANG Xing-ang.CUI Qiu-hua.FANG Wei-dong 恢复生态学研究与应用浅析[期刊论文]-河北林果研究2009,24(3)

9. 谢运球 恢复生态学[期刊论文]-中国岩溶2003,22(1)

10. 陈香.CHEN Xiang 恢复生态学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期刊论文]-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7)

1.田风霞.赵传燕.冯兆东 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期刊论文]-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5)2.温继文.李道亮.白金.孙文光 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体系的构建[期刊论文]-中国水土保持 2007(3)3.何尤刚 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问题与优化对策研究[期刊论文]-生态经济 2006(11)

4.厚福祥.邓芳 内蒙古乌梁素海生态恢复工程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1)

5.厚福祥.邓芳.张全如.尚士友.马清艳 内蒙古乌梁素海生物促淤作用与底泥资源的开发利用[期刊论文]-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4)6.何奋琳 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恢复对策研究[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4(4)

7.尚士友.申庆泰.杜健民.吴利斌.王丽敏 内蒙古乌梁素海沉水植物的收割工程技术[期刊论文]-湖泊科学 2004(2)8.陈奇伯.陈宝昆.董映成.王震洪 水土流失区小流域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实践[期刊论文]-水土保持研究 2004(1)

9.尚士友.杜健民.李旭英.申庆泰.王丽敏 草型富营养化湖泊生态恢复工程技术的研究--内蒙古乌梁素海生态恢复工程试验研究[期刊论文]-生态学杂志 2003(6)

10.林勇.张万军.吴洪桥.汪心国 恢复生态学原理与退化生态系统生态工程[期刊论文]-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1(2)11.张光富.郭传友 恢复生态学研究历史[期刊论文]-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4)

12.郭晓荣.江玉林.龙春林.张世俊 滇中地区公路路域防护植物的初步研究[期刊论文]-山地学报 2000(2)13.仝桃.胡希军 恢复性设计在湿地景观恢复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14.王维 岷江源区生态群落空间分布及植被恢复[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11(4)

15.蔡进军.李生宝.蒋齐.张源润 宁南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期刊论文]-宁夏农林科技 2009(5)16.张小文 遥感和GIS辅助下的祖厉河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变化分析[期刊论文]-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6)

17.伍玉容.王洁.郭建英.曹波 黄土丘陵植被恢复区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期刊论文]-灌溉排水学报 2009(3)18.王金叶.黄昭信 漓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研究进展与启示[期刊论文]-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5)

19.武丽花.方晰.田大伦.徐桂林 锰矿废弃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期刊论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8(1)20.吴长江.吴波.王红梅 试论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质量及其发展策略[期刊论文]-防护林科技 2008(2)21.卢东平 乔木沙棘混交林营造技术试验初报[期刊论文]-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7(13)

22.张国平.杨元萍 亚热带坡地森林生态恢复演替及树种选择的研究[期刊论文]-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6(2)23.陈秋夏.钱锋.郑坚.周庄.金川 温州生态园本底植被调研初报[期刊论文]-浙江农业科学 2006(1)24.白降丽.彭道黎.庾晓红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5(4)25.朱德华.蒋德明.朱丽辉 恢复生态学及其发展历程[期刊论文]-辽宁林业科技 2005(5)

26.李海燕.杨允菲 松嫩草甸水淹恢复演替过程中羊草和寸草苔无性系种群的相互动态[期刊论文]-草业学报 2004(6)27.覃志刚.陈林武.朱志芳.罗小华 盆北山地退化生态系统\"一坡三带\"治理模式的研究[期刊论文]-四川林业科技 2004(3)28.陈奇伯.陈宝昆.董映成.王震洪 长江上游洋派河小流域生态修复研究[期刊论文]-水土保持学报 2004(1)29.何跃军.叶小齐 恢复生态学理论对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性[期刊论文]-贵州林业科技 2004(2)

30.郭正刚.吴秉礼.王锁民.程国栋 白龙江上游地区森林植被恢复能力的分析[期刊论文]-西北植物学报 2003(4)31.章家恩.徐琪 生态系统退化的动力学解释及其定量表达探讨[期刊论文]-地理科学进展 2003(3)

32.刘晓英.廉振民.李晓涛 毛乌素沙漠南缘沙区恢复生态系统蝗总科昆虫多样性研究[期刊论文]-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33.赵全科.陈兴国 旅游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及治理对策[期刊论文]-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02(3)34.董冶.周梅英.侯丽君 谈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关键因子与发展策略[期刊论文]-防护林科技 2000(2)

35.葛海燕 刁口河尾闾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效果评估[期刊论文]-山东林业科技 2012(5)36.葛海燕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的原理及方法[期刊论文]-山东林业科技 2012(3)

37.杨旭.郎南军.温绍龙.郭永清.张立新.江期川.郑科.彭明俊.郭玉红 不同类型退化山地生态系统典型区域昆虫多样性分析[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11(11)

38.董立国.李生宝.潘占兵.蔡进军.张源润.蒋齐.夏红玲.王月玲.季波.许浩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模式与技术体系的探讨[期刊论文]-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8(6)

39.郑顺安.常庆瑞.齐雁冰 黄土高原不同林龄土壤质地和矿质元素差异研究[期刊论文]-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6)

40.王婷.叶永忠.滕开琼 嵩山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人工林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研究[期刊论文]-河南科学 2006(5)41.郑顺安.常庆瑞 黄土高原不同类型人工林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期刊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42.刘国彬.杨勤科.陈云明.张文辉.许明祥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若干科学问题[期刊论文]-水土保持学报 2005(6)

43.陈宝昆.刘赋.董映程.陈奇伯.王利民 姚安县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监测与评价[期刊论文]-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5(1)44.叶文培 漓江流域红壤区生态恢复过程的植被结构动态与植物生产力[学位论文]硕士 200545.赵全科.张亚利 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及治理对策[期刊论文]-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6)46.王学雷.吴宜进 江汉平原湿地系统的退化与生态恢复重建[期刊论文]-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4(4)

47.陈芳清.张丽萍.谢宗强 三峡地区废弃地植被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学研究[期刊论文]-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3)

48.尚士友.杜健民.李旭英.申庆泰.厚福祥.吴利斌 草型湖泊沉水植物收割工程对生态改善的试验[期刊论文]-农业工程学报 2003(6)49.向成华.刘洪英.何成元 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动态[期刊论文]-四川林业科技 2003(2)

50.李贤伟.罗承德.胡庭兴.张健 长江上游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刍议[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1(12)51.孙百歌.张春 马陵山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技术探讨[期刊论文]-地质学刊 2009(3)

52.李富国.杨锦萍.李荣 榆林沙区飞播灌木林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及演替状况研究[期刊论文]-榆林学院学报 2009(2)53.赵春爱 对青海省高等级公路水资源利用技术的思考[期刊论文]-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4)

54.李明辉.贾平.袁莉.郑万模.金灿海.邓国仕 川西北龙门山中段石灰岩矿区矿业废弃地生态恢复治理研究[期刊论文]-水土保持研究2007(1)

55.胡建忠 吴起县沙棘资源建设综合开发利用[期刊论文]-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06(3)

56.张思冲.郑鑫.王微.张斯琪.周立梅.齐义娜 大兴安岭地区采金废弃地土壤污染研究[期刊论文]-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6(2)57.张思冲.胡海清.王微 大兴安岭矿产开发的生态破坏及其恢复方向[期刊论文]-自然灾害学报 2005(3)58.徐文梅.刘长海.廉振民 陕北黄土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期刊论文]-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5(3)59.张春玲.杨小柳.阮本清 水资源恢复的经济补偿初探[期刊论文]-中国水利 2004(9)60.谢运球 恢复生态学[期刊论文]-中国岩溶 2003(1)

61.向成华.万涛.张彦林 长江上游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对策[期刊论文]-四川林业科技 2002(2)62.陈芳清.卢斌.王祥荣 樟村坪磷矿废弃地植物群落的形成与演替[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1(8)63.高铁军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分析及发展[期刊论文]-企业家天地(下旬刊) 2011(5)64.孟猛.宗美娟 矿山生态恢复原理与技术[期刊论文]-中国矿业 2010(9)

65.孔祥安.李广海.郑锋先.王翔.姜新强.周春玲 青岛崂山主要植被类型及物种丰富度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09(10)66.王博.叶春.杨劭.冯冠宇.洪涛.赵良元 腐解黑藻生物量对高硝态氮水体氮素的影响[期刊论文]-环境科学研究 2009(10)67.于海云.高美兰 黄土高原地区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改善土壤物理特性研究[期刊论文]-内蒙古水利 2009(3)68.张利文 包钢三合明铁矿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期刊论文]-内蒙古环境科学 2008(4)69.唐述杰 石灰石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70.李斌.李昊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管理对策[期刊论文]-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1)71.朱桂林.山仑.刘国彬 弃耕演替与恢复生态学[期刊论文]-生态学杂志 2004(6)

72.杨永利.徐君.富东英.郝晋珉 滨海重盐渍荒漠化地区生态重建生物技术模式的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期刊论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2)

73.张炜.巨天珍.索安宁 宁夏地区生态环境退化现状与生态恢复重建初探[期刊论文]-凉山大学学报 2003(1)74.高旺盛 西部农业开发的战略地位与现代化途径[期刊论文]-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2(4)75.刘强.毕华.黄澜 海南岛海岸砂矿开采区的生态退化及恢复[期刊论文]-水土保持学报 2001(5)

76.张祖陆.齐永华.聂晓红 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生态环境分区与生态恢复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4)77.谷朝君 风力发电项目主要环境问题及可能的解决对策[期刊论文]-环境保护科学 2010(2)78.张宇.马建章 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初探[期刊论文]-野生动物 2010(1)

79.杨小林.赵垦田.马和平.禄树晖 拉萨市半干旱河谷地带植被建设技术研究概述[期刊论文]-西藏科技 2009(9)80.洪泉.唐慧超 恢复生态学在工业废弃地改造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5)81.张博.殷鸣放.金宁.张岩.管宁 宫胁造林法在城市近郊林植被恢复的应用[期刊论文]-林业实用技术 2009(6)

82.吴孔运.JIANG Zhong-Cheng.邓新辉.YE Ye 喀斯特石山区次生林恢复后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弄拉国家药物自然保护区为例[期刊论文]-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4)

83.徐文梅.赵海鹰 恢复生态学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2)84.李国军.纪晓华.王世忠 利用宫胁造林法恢复和重建辽宁森林植被[期刊论文]-辽宁林业科技 2007(4)85.黄春晖.高峻 生态构建--恢复生态学的新视点[期刊论文]-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4)

86.陈世品.马祥庆.林开敏 武夷山风景区主要植被类型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期刊论文]-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4(1)87.李娟.赵竟英.陈伟强 矿区废弃地复垦与生态环境重建[期刊论文]-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1)

88.王宗明.张柏 西北黄土高原区生态恢复重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期刊论文]-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3(2)89.丁圣彦 常绿阔叶林的植被动态研究[期刊论文]-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3)

90.杨旭.郎南军.刘晓飞.江期川.张立新.温绍龙.郭永清.彭明俊 不同退化山地食用菌及土壤微生物差异初探[期刊论文]-中国食用菌2011(3)

91.王潜.李海涛.梁涛.顾晨洁.王佰梅 湖滨带退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9(5)92.第宝锋.崔鹏.艾南山.孙厚才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治理措施[期刊论文]-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9(2)

93.第宝锋.杨忠.艾南山.张建平 基于RS与GIS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退化生态系统评价--以云南省元谋县为例[期刊论文]-地理科学 2005(4)94.聂春雷.郑元润 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原因探析--以正蓝旗为例[期刊论文]-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5(2)95.杨馥.曾光明.焦胜.刘鸿亮 城市滨水区的生态恢复研究[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4)96.李远 海堤防护中的植被重建技术[学位论文]硕士 2004

97.张志勇.唐云安.方向京.和丽萍 矿区废弃地土壤与杜仲重金属污染状况相关性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15)98.徐继恩.苏才旦 高寒沙区生态恢复效果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草食动物 2009(3)99.马媛 恢复生态学教学方法探讨[期刊论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5)

100.陈奋飞.刘茂松.任瑞丽.徐驰.郁文.胡海波 南京紫金山森林群落分层结构特征的小波分析[期刊论文]-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101.孔繁德.谭海霞.王连龙.赵忠宝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让不堪重负的江河休养生息》述评[期刊论文]-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4)

102.常虹.陶红 基于3S技术下银川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论[期刊论文]-科技经济市场 2007(7)103.王红新 恢复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期刊论文]-池州师专学报 2007(5)

104.刘国彬.杨勤科.陈云明.张文辉.许明祥 试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若干科学问题[期刊论文]-中国水利 2006(12)105.田大伦.闫文德.项文化 5种抗性植物对湘潭尾矿不同改良方式的适应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6(6)106.高峻.张劲松.孟平.周金星 中阳黄土丘陵沟壑区林草复合模式的气候生态效应[期刊论文]-中国农业气象 2006(3)107.杨永利 滨海重盐渍荒漠地区生态重建技术模式及效果的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学位论文]博士 2004

108.卢宏玮.曾光明.金相灿.焦胜 湖滨带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理论、技术及其应用[期刊论文]-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6)

109.孙楠.李卫忠.吉文丽.赵鹏祥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探讨[期刊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5)110.郭敏.薛跃规.朱远锋.李兆林 湘西洛塔禁伐恢复林木本植物群落特征研究[期刊论文]-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1)111.杨宁.邹冬生.李建国 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土壤水分变化动态研究[期刊论文]-水土保持研究 2009(6)112.陈恩波 生态退化及生态重建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07(4)

113.方晰.田大伦.谢荣秀 湘潭锰矿矿渣废弃地植被修复前的土壤诊断[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6(5)114.陈贵龙 扎龙湿地功能评价及生态需水量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15.秦伯强.高光.胡维平.吴庆龙.胡春华.刘正文.谷孝鸿.朱广伟.陈非洲 浅水湖泊生态系统恢复的理论与实践思考[期刊论文]-湖泊科学2005(1)

116.刘国彬.杨勤科.许明祥.张文辉.陈云明 水保生态修复的若干科学问题[期刊论文]-中国水利 2004(16)117.支玲.刘俊昌.华春 退耕还林(草)的含义与实施基础的研究[期刊论文]-世界林业研究 2002(6)

118.汪思龙.廖利平.邓仕坚.高洪.黄志群 杉楠混交与人工杉木林自养机制的恢复[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0(1)119.卢炜丽.陈奇伯.黄鹏飞.张鑫.姜文达 金沙江金安桥水电站废弃地植被恢复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水土保持 2011(2)120.任瑞丽.刘茂松.章杰明.张明.许梅 过水性湖泊自净能力的动态变化[期刊论文]-生态学杂志 2007(8)121.王银柱.戴良先.刘晓英.刘刚.武高林 我国草原现状及其生态恢复途径初探[期刊论文]-草业与畜牧 2007(5)122.赵安玖.胡庭兴.陈小红.李臣 退耕坡地系统生态综合评价中几个景观生态学问题[期刊论文]-四川林业科技 2006(6)

123.游水生.陈善沐.林文莲.徐玉华 运用β多样性的测度方法探讨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对米槠林乔木层的影响[期刊论文]-水土保持通报2006(1)

124.钱芳 论湿地功能及其保护[期刊论文]-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3(9)

125.梁留科.邵筱叶.许立民 论现代科学技术中的\"生态化\"[期刊论文]-生态环境 2003(3)

126.王小明.游水生 福建武平米槠林恢复生态学研究 Ⅵ 不同人为干扰尺度对各层次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优势度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2(1)

127.王国良 福建龙栖山甜槠林恢复生态学研究(Ⅰ)[期刊论文]-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2(4)

128.余海龙.顾卫.李哲峰 我国工程创面生态恢复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期刊论文]-中国水土保持 2010(4)129.陈蓓.孙辉.秦纪洪.马睿 高寒地区道路工程的生态效应及其生态恢复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四川环境 2009(2)130.单凯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恢复的原理、方法与实践[期刊论文]-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7(4)

131.侯琳.雷瑞德.康博文.王得祥 黄龙山林区油松林封育过程中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期刊论文]-西北植物学报 2004(7)132.赵安玖.胡庭兴.李贤伟 四川省退耕还林模式初探[期刊论文]-四川林勘设计 2001(4)

133.孙岩.杨军.卓文飞.王新民 生态学理论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09(15)134.秦高远.周跃.郭广军.杨歌 矿山生态恢复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云南环境科学 2006(4)

135.王宗明.张柏.张树清.宋开山.段洪涛.李建平 吉林西部生态恢复(重建)与农业系统生产力[期刊论文]-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1)

136.崔维佳 植生袋的生态岛效应及其在风化页岩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用的研究——以湖北省宜昌市分乡镇为例[学位论文]硕士 2005137.王海 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期刊论文]-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2(3)

138.杨小林.赵垦田.马和平.禄树晖.罗健 拉萨半干旱河谷地带的植被数量生态研究[期刊论文]-林业科学 2010(10)139.沙迪.张雪萍 扎龙湿地生态恢复与管理研究[期刊论文]-继续教育研究 2008(1)

140.肖金学.王文强.廉振民 延安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问题的思考[期刊论文]-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4)141.闫文德.向建林.田大伦 湖南湘潭矿业废弃地土壤特性研究[期刊论文]-林业科学 2006(4)

142.何兵.陈其兵.曾得刚.胥晓刚 高速公路建设中生态恢复理论及应用研究[期刊论文]-四川林业科技 2005(4)143.孙青.卓慕宁.朱利安.李定强 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破坏及其恢复[期刊论文]-土壤与环境 2002(2)144.崔保山.杨志峰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生态学杂志 2001(3)145.王青宁.王晗生.周景斌 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研究[期刊论文]-水土保持研究 2005(2)

146.崔保山.刘兴土 湿地恢复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地球科学进展 1999(4)

147.高兴国 大山包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特征及成因分析[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1(7)148.左小丽 园林生态学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山西林业科技 2011(4)

149.蔡建华.周全民.牛赟 张掖城市(北郊)湿地恢复与治理技术研究[期刊论文]-防护林科技 2010(2)

150.刘振乾.王建武.骆世明.吕宪国.刘兆礼.刘红玉.李秀军 基于水生态因子的沼泽安全阈值研究——以三江平原沼泽为例[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2(12)

151.高旺盛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系统生产力研究方法分析[期刊论文]-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2(4)152.王建锋.谢世友 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问题研究综述[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11)

153.赵果元.李文杰.李默然.崔卫华.陈安生.常永第 洱海湖滨带的生态现状与修复措施[期刊论文]-安徽农学通报 2008(17)154.游水生 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对米槠林乔木层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期刊论文]-林业科学 2001(z1)155.丁圣彦.宋永昌 演替研究在常绿阔叶林抚育和恢复上的应用[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3(3)

156.李强.孙海龙.何师意.姜光辉 桂林岩溶试验场自然恢复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期刊论文]-生命科学研究 2006(2)157.何永彬 人类强烈活动区喀斯特保护地植被恢复的经济社会支持系统研究——以石林为例[学位论文]硕士 2005158.刘书田.王春红.赵志强.刘森林 室内微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期刊论文]-中国辐射卫生 2010(3)

159.宋豫秦.常磊.杨晓靖.蔡博峰 群落结构和叶面积指数在具茨山植被次生演替中的变化[期刊论文]-生态学杂志 2010(4)160.柯水发.潘晨光.温亚利.潘家华.郑艳 应对气候变化的林业行动及其对就业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6)161.彭红春.李海英.沈振西 国内生态恢复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四川草原 2003(3)

162.田大伦.高述超.康文星.闫文德.项文化.方晰 冰冻灾害前后矿区废弃地栾树杜英混交林生态系统养分含量的比较[期刊论文]-林业科学2008(11)

163.崔保山.杨志峰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时空尺度特征[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3(1)164.侯扶江.肖金玉.南志标 黄土高原退耕地的生态恢复[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2(8)

165.邓东周.鄢武先.黄雪菊.刘兴良.慕长龙 四川地震灾后重建生态修复I:实施情况及国内外经验[期刊论文]-四川林业科技 2011(5)166.尚爱军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5)167.任宪友 生态恢复研究进展与展望[期刊论文]-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5(5)168.程序 农牧交错带研究中的现代生态学前沿问题[期刊论文]-资源科学 1999(5)

169.鲁敏.李科科.康文凤.刘永彬 湿地园林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2(2)170.王晗生 植被作用下土壤干化的反馈效应及相关问题讨论[期刊论文]-地理科学进展 2007(6)

171.马全林.李新荣.刘有军.张德魁.何明珠.魏林源 土壤质地与埋深对白刺群落主要伴生植物出苗的影响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沙漠2011(6)

172.虞依娜.杨柳春.叶有华.陈宝明.宋莉英.彭少麟 小良热带植被生态恢复过程土壤保持的经济价值动态特征[期刊论文]-生态学报2007(3)

173.杜晓军.姜凤岐.焦志华 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研究:基于演替理论和生态系统退化程度[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4(9)174.徐彩琳.李自珍 干旱荒漠区人工植物群落演替模式及其生态学机制研究[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3(9)175.程序 西北黄土高原区农业与生态恶化及恢复重建的关系[期刊论文]-中国农业科学 2001(1)176.水土流失生态修复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生态学杂志 2009(11)

177.方晰.田大伦.谢荣秀 湘潭锰矿矿渣废弃地植被修复前的土壤诊断[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6(5)178.李世东.张丽霞 黄土高原沟壑区退耕还林典型优化模式机理分析[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4(9)

179.李强.孙海龙.何师意.姜光辉.吴孔运.汪劲良 桂林岩溶试验场植物多样性恢复及其水、气效应[期刊论文]-热带地理 2005(1)180.王海泽.张嘉治.刘辉.王绍斌 生态脆弱区及其恢复技术[期刊论文]-杂粮作物 2002(4)181.彭少麟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恢复生态学[期刊论文]-中国基础科学 2001(3)

182.贾萍.宫辉力.赵文吉.李小娟 我国湿地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期刊论文]-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3)

183.刘苑秋 亚热带红壤区生态退化及生态恢复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Z1)184.常磊.朱清科.薛智德 对恢复生态学几个问题的探讨[期刊论文]-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1)

185.王友保.张丽琴.刘登义 铜尾矿区土壤与凤丹植株重金属富集研究[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4(12)186.王仁卿.张淑萍.葛秀丽 利用宫胁森林重建法恢复和再建山东森林植被[期刊论文]-山东林业科技 2002(4)187.杨亚妮 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及防治退化对策[期刊论文]-自然杂志 2002(2)

188.王荣.蔡运龙 西南喀斯特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整治模式[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10(4)

189.李海燕.杨允菲 松嫩草原水淹恢复演替过程中羊草无性系种群构件的物质生产与贮藏[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5(12)190.吴彦.刘庆.何海.林波 亚高山针叶林人工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4(8)191.黎燕琼.郑绍伟.慕长龙.范琼雯 脆弱生境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四川林业科技 2011(1)192.水生植物修复城市富营养化污水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z1)193.龙俐 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石材开采迹地生态复垦技术与示范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194.姜凤岐.曾德慧.于占源 从恢复生态学视角透析防护林衰退及其防治对策:以章古台地区樟子松林为例[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2006(12)

195.米文宝.谢应忠 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综述[期刊论文]-水土保持研究 2006(2)196.全海 山区小流域生态恢复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4)

197.崔保山.刘兴土 湿地生态系统设计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1(1)198.刘飞.陆林 采煤塌陷区的生态恢复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自然资源学报 2009(4)

199.吕仕洪.向悟生.李先琨.唐润琴 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广西植物 2003(1)200.王余舟 抚仙湖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和生态修复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201.王海亚 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学位论文]硕士 2004202.胥晓刚 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203.莫菲 黄平县飞云崖湖北栲群落演替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04.邱扬.张英.韩静.王军.孟庆华 生态退耕与植被演替的时空格局[期刊论文]-生态学杂志 2008(11)205.李明辉.彭少麟.申卫军.林永标 景观生态学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3(8)

206.WANG Xu-gao.LI Xiu-zhen.HE Hong S.Hu Yuan-man ECOLOGICAL RESTORATION:OUR HOPE FOR THE FUTURE?[期刊论文]-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 2004(4)

207.季志平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支撑与维持体系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208.张永泽.王垣 自然湿地生态恢复研究综述[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1(2)209.郭宏忠 生态特区建设理论初探[学位论文]硕士 2004

210.刘光华 罗望子人工林营建对元谋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的效应[学位论文]硕士 2005211.姜昌亮 西气东输工程生态恢复与安全格局构建研究[学位论文]博士后 2004212.白淑兰 内蒙古大青山外生菌根真菌分布与筛选的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6213.任海.彭少麟.陆宏芳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恢复生态学[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4(8)214.范海洋 黄河三角洲景观生态学特征及湿地保护和利用探讨[学位论文]硕士 2005215.张东 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灾害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216.钟元春 矿区景观生态维护与重建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17.李文龙 荒漠区人工植物群落恢复的机理模式及其生态健康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218.张建春 流域水土流失与生态重建研究——以皖西南大沙河、潜水河流域为例[学位论文]博士 2003219.苏成西 国家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云南大姚试点工程效益监测研究——水土流失监测分析[学位论文]硕士 2005220.李云玲 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黑河下游生态恢复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221.李文龙 荒漠区人工植物群落恢复的机理模式及其生态健康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222.陈宗伟 在建高速公路土壤侵蚀规律及其防治体系研究——以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宜长段为例[学位论文]博士 2006223.张映翠 乡土草本植物对干热河谷退化土壤修复的生态效应及机制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224.罗俊宝 我国不同沙漠类型区公路沙害防治技术与机理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225.刘亚玲 阴山北麓地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226.吴建安 岷江源区群落多样性及植被恢复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4

227.陈英义 北方农牧交错带沙尘源植被恢复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228.王莹 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以阜新矿区为例[学位论文]硕士 2004229.徐伟 北京市典型风沙危害区景观动态及驱动力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6230.熊英 辽东山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果的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231.王爱民 河北省退耕还林政策研究——激励相容、区域发展与政府规制[学位论文]博士 2004232.谢正磊 若干人类活动对物种多样性影响的初步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233.任宪友 两湖平原湿地系统稳定性评价与生态恢复设计[学位论文]博士 2004234.张伟华 青海大通山地退耕还林还草土壤质量演变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235.王伟 城市森林及其生态恢复研究——以温州大罗山为例[学位论文]博士 2005236.吕世海 呼伦贝尔沙化草地系统退化特征及围封效应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237.陈娟 滇中高原主要公路沿线山地植被现状分析与恢复策略[学位论文]硕士 2006238.彭鸿嘉 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退化过程与生态恢复[学位论文]博士 2004

239.田亚平 南方红壤丘陵区生态环境退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衡阳盆地为例[学位论文]博士 2004240.杨清伟 韶关Pb/Zn矿区的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退化与恢复[学位论文]博士 2004241.李世荣 青海大通高寒区退耕还林生态效应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6242.姚建 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分析及评价[学位论文]博士 2004

243.赵彩霞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防治风蚀沙化的恢复生态学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244.高宝嘉 雾灵山森林植物与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245.赵清 南京城市森林景观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246.焦胜 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城市生态规划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学位论文]博士 2004247.丁圣彦.宋永昌 常绿阔叶林植被动态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4(8)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ystxb199901028.asp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