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民族形式”与“民族精神”上世纪20-40年代文学民族性的论争与思考
2023-01-11
来源:易榕旅网
第26卷第2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1.26,No.2 Mar.2 0 1 2 2 0 1 2年3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民族主义"、“民族形式"与“民族精神" 上世纪2O一40年代文学民族性的论争与思考 ——毛宣国 410083) (中南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摘要]上世纪2O一4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特别关注文学的民族性问题,这一关注具体表现在:“民族主义 文学”主张的提出与论战;“民族形式”的讨论;以及从思想文化层面上对“民族精神”的提倡。这些主张与论争对于 我们思考文学民族性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上世纪2O一4O年代关于文学民族性的论争基本是从政治与现实 需要出发,更习惯于从民族本位的立场出发思考文学民族性问题,而在一个全球化来临的时代,关于民族性问题的 思考则应该具有一种世界性的眼光与参与意识。 [关键词]民族主义;民族形式;民族精神;论争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12)O2一o08o一06 ‘Nationalism’.‘National Form’and ‘National Spirit’——The Debate and Deliberation of the Nationality of Literature between 1 9 2 0s and 1 9 40s MA0 Xuan—guo (College of Literature,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3,China) Abstract:Between 1920S and 1940S,the idealistic and cultura1 circles in China were enormously put— ting their concentration to the nationality of literature which was specifically demonstrated by the presence and controversy of"Nationalism Literature'.the debate of National Form'and the advocacy of Nation Spirit from the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levels.These assertions and debates are considered it as great enlighten— ment to our thought for the nationality of literature.Simultaneously,that the controversy for nationality of literature mostly responded in political and realistic perspective.they tended to discuss the nationality of literature from national standard in that period.However,the coming globalization has driven US to the nationality of literature with a world—wide vision and a sense of participation. Key words:nationalism;national form;nation spirit;debate and deliberation 文学的民族性问题是上世纪2O一40年代中国文艺思想 胡风与向林冰之间的论战,仅仅是上世纪2O一4O年代关于 文学的民族性问题论争的一个片断,而实际情况是。在上世 纪20—4O年代,无论左翼文艺界还是右翼文艺界都非常关 界特别关注的问题。李泽厚在《记中国现代三次学术论战》 一文中说,上世纪2O年代到4O年代,中国知识界与学术界 有三次大的论战:一、2O年代科玄论战;二、3O年代中国社会 性质论战;三、4O年代文艺民族形式论战。他认为,这三次 论战恰好包括了哲学(科玄)、历史(中国现代和古代社会性 质)和文艺(民族形式)等基本人文领域,同时说明了“救亡” 注文学的民族性问题,所以引发了多次论战。其中最著名的 是关于“民族主义文学”主张的论战和关于“民族形式”的讨 论。还需要指出的是,发生在上世纪2O一4o年代关于文学 民族性论争的许多问题今天仍在延续,而这些对于我们思考 文学发展走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本 压倒“启蒙”的主题在学术思想领域内的一些具体过程与情 况。[ 不过,李泽厚关于文艺民族形式的论战,主要是围绕胡 风和向林冰(赵纪彬)的观点展开,材料和观点选择十分有 限,远没有说明这场理论论战的价值和意义。其实,4O年代 文对上世纪2O一4O年代关于文学的民族性的论争作一番思 考与回顾,它大体从三个方面展开:一、国民党文艺阵营“民 族主义文学”主张的提出及其所引发的论争;二、左翼文艺界 *[收稿日期]2010一O5—10 [作者简介]毛宣国(1956一),男,湖北宣恩人,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t中国美学与诗学 第2期 毛宣国:“民族主义”、“民族形式”与“民族精神”——上世纪2O一4O年代文学民族性的论争与思考一81 关于文学“民族形式”的论争,三、从思想文化层面上对“民族 精神”的提倡与思考。 一需要。要实现这一需要,国民需要建立起民族的自信,需要 有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这正像哈贝马 斯所说的那样,民族国家是解决现代社会一体化的方案,公民 国家需要民族国家作为其共同体的形式,民族使得国民们有 了归属感,有了自己的历史文化共同体。 ]所以,在中国近现 代史上,民族主义一直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主流话语,而从孙中 “民族主义文学”的主张 上世纪2O一4O年代关于文学的民族性的论争与思考一 个重要方面是围绕“民族主义文学”的主张展开。这一主张的 提倡者主要是3O年代初期“前锋社”和4O年代以陈铨等人为 代表的“战国策派”文人。1930年6月,“前锋社”成立,并在前 锋周报上发表《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前锋社”是由一批 山开始的国民党政权更是一贯重视民族问题。孙中山一生致 力于中国革命,他不仅开创了推翻帝制,创建共和的事业,而 且也一直关注民族心理文化建设问题。他说:“夫国者,人之 国民党文人和亲国民党的文人组成,他们在《宣言》中宣称,近 积也。人者,心之器也,国家政治者,一人群之心理现象也。 代在政治上是一个民族主义时代,明确主张要创造以民族意 是以建国之基,当发端于心理。”C73他认为中国人久处专制政 识为中心的民族主义文艺。他们提出这一主张针对的对象主 体之下,奴性很深,但是在固有道德方面,如忠孝仁爱信义、和 要是左翼文学及其阶级性理论,有人认为“民族主义文学”的 平的道德方面,却有着自己的优势。所以,“这种特别的好道 主张提出是为了配合国民党政权围剿红军、统一中国政令思 德,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7],应该成为民族文化心理建设的 想的政治需要。所以主张一出就遭到左翼文艺界的坚决批 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关于民族文化心理建设的思想在后来 评。1930年8月4日,左联执行委员会通过的决议《无产阶级 的国民党官方思想和意识形态中并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但 文学运动新的情势及我们的任务》,把民族主义文学派称为 是他的“三民主义”理论的提出以及以民族理念为核心的建国 “文学上的法西斯蒂组织”,表示“不管新月派怎样板起脸孔来 思想,却使民族主义成为国民政府一直信奉的意识形态与理 说文学的尊严,也不管民族主义文学派怎样在叫嚣,也不管取 念。这一选择也不难理解,因为它适应了中国社会救亡图存 消派怎样在开始取消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然而,他们在蓬 和强国富民的政治需要。在民族主义研究方面,有两种观点 勃的革命斗争事实之前,只暴露自己的反动的真相,在群众中 很有影响。一是班尼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提出 不会有多大的影响”。[2]鲁迅、茅盾等人都对前锋社的“民族主 的现代的民族主义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是为了适应世俗社 义文学”的主张提出尖锐的批评。就在《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 会的现代性发展人为建构的产物的理论[8],一是安东尼・史 言》发表的同年1O月,鲁迅发表了《“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 密斯(Anthony Smith)强调现代的民族主义不能凭空而来,只 运命》一文,认为民族主义文学“不过是飘飘荡荡的流尸”,民 能在原有族群传统的基础上“重新建构”的理论[ 。后一种观 族主义文学的目的是消灭元产阶级的文学。[3]同年11月,鲁 点更适合于解释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民族主义的存在,因为中 迅发表《中国文坛上的鬼魅》一文,认为国民党为剿灭左翼文 国民族主义的存在一直都有强大的族群传统作基础,它对民 学得用文学的武器,“作为这武器出现的,是所谓‘民族文学,。 族国家的重构也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国民党政权正是看 他们研究了世界上各人种的脸色,决定了脸色一致的人种,就 到这一点,所以它一直高扬民族主义的旗帜,将民族主义与国 取得同一的行为,所以黄色的无产阶级,不该和黄色的有产阶 家主义统一起来,将民族主义看成是维护政权、和谐社会人心 级斗争,却该和白色的无产阶级斗争”。[1]鲁迅主要是从阶级 的工具。前锋社“民族主义文学”主张的提出,其深层的动因 性立场出发批判了民族主义文学的主张。茅盾的批评则更加 也在于此。 深入。他不否认在被压迫民族的革命中,存在着以民族革命 也正因为此,前锋社的“民族主义文学”的主张提出不是 为中心的民族主义文学。但是他同时认为“世界上没有单纯 偶然的,它也是国民党文艺政策的一贯体现。倪伟撰有《“民 的社会组织,所以被压迫民族本身内也一定包含着至少两个 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文艺政策 在斗争的阶级,统治阶级与被压迫的工农大众。在这种状况 及文学运动》一书,对上世纪2O年代至4O年代的国民党文 上,民族主义文学就往往变成了统治阶级欺骗工农的手段,什 艺政策及文学运动作了系统考察。从这一考察可以看到,文 么革命意义都没有了”。[5] 学与现代民族国家建设之间的关系,一直是2O年代末至4O 前锋社文人从政治上考虑,把文学只看成是“民族主 年代末南京政府文艺政治与文学组织活动所关心的问题。 义”的文学,左翼文艺界从阶级立场出发对前锋社“民族主义 从2O年代末开始标榜“三民主义文学”,到3O年代初在国民 文学”的主张进行批判,当然是集中要害的。不过,左翼文学 党宣传机构支持下,组织民族主义文学社团如“前锋社”、“中 阵营的批判始终将这一主张看成是为国民党政权帮闲的政 国文艺社”等,到3O年代中期,一些杂志鼓吹“民族文艺”论 治主张,而未能论及这一主张的深层文化动机,同时也没有 调,呼应国民党的文化统制论。抗战全面爆发后,民族救亡 从文学理论方面对其做出分析判断,则是将这一问题简单化 压倒一切,国民党领导下开展了通俗文艺运动,发动群众。 了。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西南联大的“战国策”派发展出更为精 其实,若回顾一下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进程,前锋社提出 细的民族主义阐述,在文学上也提出相应的主张;等等,都是 “民族主义文学”的主张实不难理解。这是因为,在中国近现 围绕着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目标,“民族主义是贯穿始终的 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救亡图存和国家富强一直是现实的第 思想主线,,[ ]。其实,不仅在文艺政策方面,在哲学和思想 82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 文化领域,国民党当局也有很多举措。陈立夫在1934年曾 经数次作了关于文化建设的演讲。为呼应这些演讲,1935 年1月,陶希圣、萨孟武等十位教授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 设宣言》,在全国引发了一场“中国本位文化论战”。《宣言》 惊呼中国文化的消失,惊呼中国的政治形态、社会组织和思 想的内容与形式已失去了它的特征,所以“要使中国能在文 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 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 我们今天重 新审视上世纪3O年代“民族主义文学”主张的提出时,重要 的不是评判这个口号提出的本身以及它如何与国民党意识 形态取得一致。这是因为,“民族主义”一直是中国近现代社 会拂不去的焦虑与主流话语,主张“民族主义文学”实具有某 种历史的必然性。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他们都批判文 学的个人主义倾向,要求文学必须与民族、阶级、时代精神结 合起来,表现出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不过,由于中国共产党 和左翼文艺界的国际主义和阶级斗争立场,他们对“民族主 义”话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忌讳的。正因为此,国民党文 艺政策对于民族问题的重视,文学前锋社和“战国策”派的 “民族主义文学”的主张提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是有 一定积极意义的。我们还应看到的是,前锋社特别是后来 “战国策”派关于“民族主义文学”的主张,从文学理论自身建 设方面来看也包含一些合理因素。比如,“战国策”派代表人 物陈铨认为“文学家不但要保持自己的个性,还要保持民族 的个性,,[ ],“站在世界文学的立场来说,一个民族对于世界 文学要有贡献,必定要有一些作家,把他们的民族文化充分 表现出来”o Clz]这些观点即使在今天看来,还不失于对于文 学民族性的有价值的认识。尽管如此,我们不能给以“民族 主义文学”的主张过高的评价。这是因为,“民族主义文学” 的主张者提出“民族主义文学”口号并非出于对文学规律的 认识与理解,而是出于一种政治需要。他们公开宣称“民族 至上,国家至上”之主旨[】 ,认为中国文学应该以民族为中 心,“凡是对民族光荣生存有利益的,就应当保存,有损害的, 应当消灭。我们可以不要个人自由,但是我们一定要民族自 由:我们当然希望全世界的人类平等,但是我们先要求中国 人与外国人平等”[ ],“所以民族文学运动,最大的使命就是 要使中国四万万五千万人,感觉他们是一个特殊的政治集 团”。[12]这种理论实际上把文学完全政治化了,完全背离了 文学自身的规律。正是由于这种绝对化的政治立场,他们所 谓“民族主义文学”主张不可能真正反映中国社会文学发展 的状况,也不可能真正认识到民族性对于文学发展的价值和 意义。比如,他们认为近代以来的世界政治处于民族主义时 代,所以近代以来的文学也必然是“民族主义的文学”。3O 年代的中国在政治上也处于民族求生存争自由反抗帝国压 迫的时期,所以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也应该是宣扬“民族意 识”的文学,并认为中国的文艺界深深地陷于畸形的病态发 展进程中就是因为只有阶级观念而缺乏民族意识,中国文艺 的复兴唯有民族主义一途。这显然不是对世界与中国文艺 现状的正确认识。另外,他们只从民族意识角度看待文艺的 起源,认为“艺术作品在原始状态里,不是从个人的意识里产 生,而是从民族的立场所形成的生活意识里产生的”,认为艺 术家的才能、技术、风格和形式都是艺术家所属民族的产物, 认为文艺的最高意义就是民族主义,将欧洲从文艺复兴时期 开始的艺术变革都看成是民族意识和民族文艺复兴的产物 (见《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这显然是对文学和文学史发 展作了简单化描述和理解。所以,“民族主义文学”的主张提 出,作为一种社会现实需要固然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作为一 种文学理论实践来看,由于它对什么是文学的民族性,文学 意识的起源与发展、文学的民族性与时代、社会关系等问题 都作了简单化的理解,而且基本不涉及文学民族性与现代 性、世界性关系的思考,所以其理论价值是非常有限的。而 “民族主义文学”主张者对文学的民族性的片面认识和狭隘 理解,在左翼文艺阵营,特别是30—4O年代延安文艺界关于 “民族形式”的论争中有了一定程度的克服与改变。 二 “民族形式”的论争 上文说到,共产党和左翼文艺阵营所持的是国际主义立 场,把阶级平等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所以对“民族主义”这一 话题长期忌讳,同时对“民族主义文学”的主张予以激烈的批 判。这种状况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和民族矛盾成为中国革 命的主要矛盾而发生了改变,民族和民族文学问题开始进入 他们的理论视野,关于文学民族性的话语在文艺理论与批评 方面也得到鲜明的体现。 不过,与国民党文艺阵营的文人谈“民族主义文学”不 同,无论是3O年代国统区的左翼文人对“民族主义文学”的 批判,还是延安文艺界关于文学民族性的讨论,它们始终都 绕开了“民族主义”这个概念。在抗日战争初期,左翼文艺界 提出了“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而 不提“民族主义文学”的口号,而在延安文艺界,当民族性话 语成为主流话语时,仍然不提或者很少提及“民族主义文学” 而是将焦点放在“民族形式”的讨论上。为什么会形成这一 状况,一个显见的原因是,无论是“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 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还是“民族形式”的讨论,它们都绕开 了国民党主流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文学”的话语,因为后者 突出了“民族”与“国家”的关联,旨在使“民族主义”的话题成 为维护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工具,而前者则是要突出“民族” 概念与“人民大众”的关联,对抗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比如 鲁迅当年使用“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一口号是就试 图强调“人民大众”的文艺特征,从而调和民族性与阶级性所 面临的矛盾。而 民族形式”这个概念则包含着对民间、地方 这样一些长期以来受到统治阶级轻视的属于下层民众的文 化成分因素的重视。显然,在这些提法中,共产党人和左翼 文艺界对抗国民党主流意识形态的企图得到鲜明的体现。 为什么是“民族形式”而不是“民族文学”成为延安文艺界关 注的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与中国共产党 领导人的政治主张密切相关。“民族形式”这一概念是毛泽 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和《新民主主义论》 第2期 毛宣国:“民族主义”、“民族形式”与“民族精神”——上世纪2O一4O年代文学民族性的论争与思考 83 与西洋文学的道路而忽视了民族形式的重要性,忽视了中国 中明确提出与阐发的。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 位》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特 人的欣赏趣味和接受能力。这一观点以萧三等人为代 表。[17]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文学是传统 文学的正当的发展。他们看到了“五四”新文学发展过程中 有不够重视民族文化与语言,特别是存在着不够大众化的缺 陷,但仍然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创造了新的形式,如以现 代中国语汇为主体的白话小说和自由诗等,表现了现代人的 复杂的、深层的思想情感,“民族形式”的创造必须以“五四” 以来的新文学为基础,而鲁迅的创作正代表了这一文学发展 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的观点。他认 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 主义对于中国革命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 合的,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来实现的,是马克思主 义的中国化。毛泽东还提出了废止洋八股,形成“为中国老 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问题。在《新民主 主义论》中,毛泽东则明确地提出“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 式,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 一——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的问题。 有学者考证,无论是“中国化”还是“民族形式”,这些概 念都不是毛泽东的最初发踢,究其来源一部分是从斯大林 “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这一论断所得到的启示,一 部分却显然是从其哲学、政治助手艾思奇和陈伯达等人那里 借鉴而来。艾思奇、陈伯达等人在毛泽东提出“中国化”、“民 族形式”等概念之前就已明确使用过了这些概念。而艾思奇 等人对”中国化”、”民族形式”问题的关注,其实是在更大范 围内契合了抗战时期的文化思潮。[1 我们不否认这一说法 的正确性,但是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所提出 的主张对延安文艺界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是至关重要的。 重要的是,毛泽东提出“民族形式”的深层动因在于强调马克 思主义的中国化,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 摆脱教条主义的危害,赢得民族革命斗争的胜利与解放,同 时又没有将它与政治简单地等同起来,而是强调民族文化特 色自身,强调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这就使延安文艺界关于 “民族形式”的讨论有了较为广阔的理论空间,既可以通过这 一讨论反映中国革命的现实需要和中国摆脱殖民压迫的现 代进程,同时又能从民族文化自身、从艺术形式自身来思考 一些重要的文艺理论问题,从而使延安文艺界关于“民族形 式”的讨论走向深入,形成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延安和国统区左翼文艺界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主要 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一、“民族形式”与中国革命与现实需要 的关系;二、“民族形式”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三、“民族形 式”与“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关联。 关于“民族形式”与中国革命与现实需要的关系,论争者 普遍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讨论者认为,在形式 上的民族创造,就是为了在内容上反映民族斗争的新的现 实o C153这一思想一直到4O年代胡风在国统区发表的《论民 族形式问题》均得到鲜明体现。胡风对向林冰以“民间形式” 为创造中国文艺的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理论提出了尖锐 批评,批评的重要理论依据就是认为民族形式的创造只有在 适应于中国民族的现实革命需要的内容时涌现出来。他说: “民族形式不能是独立发展的形式,而是反映了民族现实的 新民主主义内容所要求的、所包含的形式。’'[1。 关于“民族形式”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论争者则提出 了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过于倚重 的是西方的文学形式,比如它提倡白话诗、新诗,都是走欧化 的方向。这是当时延安文艺界关于“民族形式”与“五四”新 文学关系的主看法,周扬、何其芳、艾思奇等人都持这种观 点。第三种观点,则是以胡风为代表,他认为,五四新文学运 动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不但和古文相对立,而且也和民间文 艺对立-E“],“民族形式”的创造并不意味着简单地采用某种 新形式、新文体,如将文言改成白话,而是内含着一种精神, 如“五四”新文学运动提倡的“科学”与“民主”精神,而这就是 那些提倡旧的文学传统,主张将五四新文艺与旧的文学传统 与形式结合起来的理论无法实现的。与此同时,胡风还认为 新的“民族形式”创造必须以借鉴外来先进的文化包括欧化 语言和形式为主。 关于“民族形式”与“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问题。其实 前面关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与传统文学关系的讨论中,已涉及 到“民族形式”与“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问题。胡风对旧文 学的否定,认为新文学的发展、新的“民族形式”创造必须以 外来的先进文化和欧化语言和形式为主,这实际上是间接地 否定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问题。胡风的观点出现在4O 年代的国统区,而在3O年代的延安文艺界则更关注的是“民 族形式”创造与建立“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关联。柯仲平 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气派。这是由那民族的特殊 经济、地理、人种、文化传统造成的”,“最浓厚的中国气派,正 被保留、发展在中国多数的老百姓中。”[18 柯仲平是延安文 艺界最早提出建立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人。他主要是从 民族特殊的文化传统和政治经济需要来看待这一问题。对 “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主张,延安和国统区左翼文艺界普 遍都是欢迎和支持的。但问题是,什么是“中国作风与中国 气派”?怎样形成“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是否运用民族传 统的、民间的、大众的文艺形式就能形成中国作风与中国气 派,还是走向反面,认为外来先进文化,西方文学比中国旧文 学和民间文学更好、更进步,只有以此为基础改造旧文化旧 文学才能形成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延安和国统区左翼文艺 界却一直存在争论,并没有形成统一意见。有的论者认为, 民间文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艺源泉,它应该在创造 新的民族形式,创造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新文艺中起主导 作用,如向林冰提出民间形式是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的观点 就包含这层意思。在他看来,“在民族形式的前头,有两种文 艺形式存在着:其一,五四以来的新兴文艺形式,其二,大众 所习见常闻的民间文艺形式”,那么,民族形式的创造,应该 以什么为源泉呢?他提出“现存的民间形式”是民族形式的 84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薤 源泉的观点,认为“以抗战建国为内容的文艺通俗化一一大 众化运动,其表现形式是否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 风与中国气派,乃是问题的核心所在”。[1 光未然、萧三等人 也持这样的主张。[2。]而何其芳等人则主张吸取欧洲文学的 于上世纪2O一4O年代文学的民族性问题讨论的价值,还必 须从晚清思想界关于民族主义问题的认识说起。晚清思想 界在民族主义问题上有两种观点最有代表性,一是以孙中 山、章太炎为代表的反清的种族民族主义,一是以梁启超为 代表的以国民为核心的国家民族主义。这两种民族主义在 思想与意识形态方面有很接近的一面,都是以国家利益为核 养分,认为它无论在思想和表现手法方面都比中国旧文学和 民间文学更进步,所以更加有益于中国化、民族化的新文艺 的创造。[ ] 心的政治民族主义。后一种民族主义由于不是从简单的政 治需求(排满)而是从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方面出发,所以具 有更广泛的意义。这种以国民为核心的国家民族主义并不 三 思想文化层面上对“民族精神”的提倡 左翼文艺界特别是延安文艺界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 从总体上说是很有成绩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张的提出 使这一讨论有了明确的理论指导,同时,延安文艺界对发展 民族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民族新文艺也有着普遍的自觉, 这与国民党文艺阵营主要从国家政治角度提出“民族主义文 学”的主张有着根本不同,使关于文学的民族性的讨论能够 走向深人。在“民族形式”讨论中形成的一些理论观点,比 如,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艺和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价值,如何 处理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如何发掘民族的、民 间文学中有价值的东西,如何形成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的,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艺作品,在今天还具有重要 的理论意义。在这次论争中,有不少论者还对文学的民族性 与世界性的关系发表了看法。不过,论者还多是从民族本位 主义,从强调文学的民族特色出发看待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 性的关系,认为“没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东西,在世界上是站 不住脚的”,[15]还提出了“愈是民族的东西,它愈是国际的。 愈有民族风格、特点的,便愈加在国际上有地位。”[1 ]的观 点。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虽然取得重要的理论成果,但由 于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开展,政党的政治要求、时代的民族 主义需求以及抗战文艺本身所具有的功利性等,都决定论争 不可避免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在这次论争中,人们更多 地是从现实需要和单纯地借鉴和吸纳西方与中国、传统与现 代的文学经验意义上看待“民族形式”的创造,而忽视了“民 族形式”的创造与民族心理以及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的关 系,同时对中国文学发展所面临的民族化与世界化、现代化 的矛盾缺乏深入的认识,这些都制约了论争的深入和对文学 民族性特征的认识。要从思想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层面认识 到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如民族性与世界 性、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也不是几次学术论争能解决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困惑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的进程中 一直都存在,上世纪2O一4O年代也不例外。不过,与我们今 天习惯于从世界性、现代性的立场出发看待这一矛盾的立场 不同,在上世纪2O一4O年代那种民族主义处于强势的理论 背景中,人们更习惯以民族文化为本位来思考和解决这一矛 盾,而在这一思考和矛盾解决中,“民族精神”成为重要的理 论话语。 与“民族主义文学”和“民族形式”的公开论争不同,“民 族精神”主要是以一种隐性话题存在于上世纪20—4O年代 的文学民族性讨论中。要理解“民族精神”这一理论话语对 否认西方文化普世价值的存在,它所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西 方文化的强力冲击下改造国民性,使中国成为融于世界,能 参与全球性竞争的现代国家。不过,在梁启超以国民为核心 的国家民族主义所建立的普世原则中,又对中国传统文化, 特别是儒家关于道德、关于社群、关于个体与群体可以统一 起来的思想予以充分的重视,这种重视到后来甚至演化为制 度与文化、政治与道德分离的文化道德主义立场。而梁启超 改造国民性和制度与文化、政治与道德相分离的思想在民国 时期则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五四”运动以后,思想文 化呈现出多元发展的状态,政治民族主义、国家民族主义成 为国家意识形态,而处于独立立场的知识分子和思想文化人 则更愿意从道德、文化的立场上来思考民族主义问题。对从 思想文化层面对“民族精神”的提倡正出现于这样的理论背 景中。 事实上,从清末民初开始,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 提倡就成为绕不开的话题。章太炎提出“国粹无阻于欧化” 的观点,认为“自国的人,该讲自家的学问,施自国的教 育”[2 ,孙中山提倡恢复“固有的旧道德”,梁漱溟强调“中国 的文艺复兴,应该是中国自己人生态度的复兴”,等等。都是 试图通过民族精神的弘扬,以寻求到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 出路。共产党人邓中夏在2O年代初也呼吁新诗应宣扬和表 现民族精神,“做醒已死的人心,抬高民族的地位,鼓励人民 奋斗,使人民有为国效死的精神”o Ez ̄]不过,这些主张和提 倡,还多是一种态度的表现,缺乏深入的理论思考。所以面 对西方强势的思想文化渗透常常处于守势的地位,无法彰显 民族文化的优越性。这便促使人们从更深的精神层面,即思 想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层面来思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民族 性问题,从而追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发生在上 世纪20年代的科玄论战就是如此,其中张君劢的观点尤其 具有代表性。 张君劢是梁启超的学生和朋友,他也曾和梁启超一起周 游欧洲,亲眼感受到西方文化所面临的危机。张君劢对中西 文化的认识,与晚年的梁启超一样,也是将政治与道德、精神 与物质割裂开来。他们都不属于文化保守主义者而是文化 多元主义者,之所以宣扬民族文化其目的还是在于整合中西 文化,以中国文化的精神、道德去弥补西方物质、制度文化的 不足,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寻求到新的出路。正是出于这一立 场,张君劢强调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认同。1923年2月 14日张君劢在清华大学发表了在题为《人生观》[2 的讲演。 第2期 毛宣国:“民族主义”、“民族形式”与“民族精神”——上世纪2O一4O年代文学民族性的论争与思考 85 在讲演中,他强调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的问题。人生观不是 借助外力,而是反求诸己,靠内心的自觉来实现的。由科学 与人生观的区别,他引出了中西文化的区别t西方文化侧重 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马克思恩格 斯语)的时代,对文学民族性问题的思考,无论是从政治、国 家、种族的角度,还是从思想文化和道德精神的角度,都不单 纯是一个民族问题,或者说是一个回到民族话语系统和提倡 以人力支配自然界,故其结果为物质文明,中国文化侧重内 心的生活修养,其结果为精神文明。他认为,西方人在经历 第一世界大战以后,所信奉的科学主义文化实际上已经破 产,而中国文化由于道德、精神层面的优越性,可以克服西方 文化的弊端。所以,应该充分建立起民族自信心,弘扬民族 的固有文化和精神。他还认为,“五四”运动以后缺乏的就是 民族精神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如何融于世界,使世界文化 和意识参与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重建的问题。在这一意义 上说,从上世纪9O年代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中国文化思想界 关于文学的民族性论争是一场更深刻的论争。因为在这场 论争中,不仅有民族主义的话题重提,有民族精神的提倡,有 民族理论资源的发掘与重建,更重要的是人们普遍有了一种 民族自信心,忘记了中国有自己的精神传统、语言历史,所以 呼吁从民族智性、民族情感和民族自信三方面来培养民族意 识、弘扬民族精神。[2 张君劢将精神与物质、科学与人生观简单对立起来,其 理论上的偏颇是显而易见的,在当时思想文化界遭到广泛的 对狭隘民族主义意识的警惕,普遍愿意以一种世界性和现代 性的眼光参与到文学民族性的讨论中,使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念发生碰撞,由此激发出新的理论活力。 批评也是很自然的。但是,张君劢对民族性问题的思考与当 [参 考 文 献] E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I.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23左联.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新的情势及我们的任务[J].文化争 斗1930年1月号:1--2. 时普遍存在从国家主义和社会需要的角度看问题不同,它进 人到思想文化.和人生态度这一更深层面。而实际上,后来许 多学者对民族精神的提倡也是从这个层面展开,比如,冯友 兰在写成于3O年代末年的《新事论》就认为,中国社会组织 的稳固,中国民族存在的长久就依赖于中国固有的道德,而 道德的建设不是西方物质文明所能替代的,也不存在着现代 [33鲁迅.“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J].文学导报第1卷第 6、7期合刊,1931年1O月23日. [4]鲁迅.且介亭杂文[M].北京t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5]茅盾.“民族主义文艺”的现形CA].茅盾全集第19卷[c].北 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6]哈贝马斯.包容他者[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化与不现代化的问题。“某种社会制度是可变底,而基本道 德则是不变底。可变者有现代化或不现代化的问题,不可变 者则无此问题。,,[ 而贺麟在他的《文化与人生》中则提出文 化只能是精神的显现,一个民族的文化乃是民族精神的显现 的观点,中国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固有的哲学、思想和道 德,这“决不能为西洋近代科学及物质文明之体,亦不能以近 代科学及物质文明为用”,所以他主张“以自由自主的精神或 理性为主体,去吸收融化,超越扬弃那外来的文化和已往的 文化”,在接受西方文化遗产同时又改造它,使它内在化,变 成民族文化自己活动的产业。[ 三四十年代对民族精神的提倡不仅表现在思想文化和道 德层面,也突出地表现在文学艺术和美学层面,在这方面形成 了一些有影响的见解。比如,唐君毅在1934年发表《中国文 化之根本精神论》,提出“天人合一”和“分全不二”为解释中国 [7] 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8]班尼迪克・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吴睿人译.台北:时报 出版公司,I999. [93 simth,Anthony,National Identity[M].London:University of Nevad a press,1991. [1o3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z8~1948年南京政府文 艺政策及文学运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1]马若若.中国文化建设讨论集(民国丛书第1编)[M].上海: 上海书店,1989. [12]陈铨.民族文学运动[A].温儒敏、丁晓萍编.时代之波一一 战国策派文化论著辑要.北京t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13]本刊启事[刀.战国策,1940,(2) 1—2. [14]袁盛勇.民族一现代性:“民族形式”论争中延安文学观念的现 代性呈现[刀.文艺理论研究,2005,(4):1—8. [15]艾思奇.旧形式运用的基本原则(文艺战线1939年第1卷3 号).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二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0. [16]胡风评论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7]萧三.论诗歌的民族形式(文艺战线1939年第1卷5号).中国 新文学大系第二集[C],上海t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18]柯仲平.谈“中国气派”IN].1939年2月7日新中华报第4 版. 文化之根本观念,1935年发表《中国艺术之特质》,1936年发 表《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学之关系》等文章,认为中国文学艺术 恰好反映了他所说的文化“天人合一”、“分全不二”的根本精 神;中国文学所表现的宇宙人生情调根本不同于西方,中国诗 文写自然之文学为世界之冠,这本源于道家重自然的哲学和 [19]向林冰.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N].大公报1940年3月24 日. 儒家的“生生不已”的哲学观;中国思想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 的道德,故中国文学之特长也在表现伦理道德,等等。朱光潜 [20]光未然.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J].1940年5月文学月报第1 卷5期. [21]何其芳.论文学上的民族形式[J].1939年11月16日文艺战线 第1卷5号. [22]章太炎.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章太炎政论选 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23]邓中夏.贡献于新诗人之前[J].中国青年第1O期1923年l2 月22日. 在4O年代初发表著名论文《乐的精神与礼的精神》,认为乐的 精神在和,礼的精神在序,它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并 以此为基础,阐发了中西文学的不同。[2。 [24]张君劢.人生观[N].清华周报第272期. [253张君劢.中华民族复兴之精神的基础[J].再生2卷6—7期合 刊,1934. 从思想文化层面提倡“民族精神”,对文学民族性的讨论 无疑是一种推进,但是它也面临着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是因 为,在一个全球化来临,“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 [26]冯友兰.贞元六书(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7]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8]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9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