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探析

2020-06-01 来源:易榕旅网


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探析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中学历史教学中应重视情感教学,引导学生理清基本历史线索;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建立第二课堂,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标签: 新课程标准;中学历史;教学效果;提升途径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质量,是每个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过去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惯用的各种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现阶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中学历史教学在很多方面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而且新课改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更加强调课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就需要强调教师为学生打好历史基本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应将情感教学引入历史课堂教学中,以促进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且《中学历史新课改》的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根据笔者多年对历史教学的实践认为,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主要应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重视情感教学,引导学生理清基本历史线索,以利于掌握所学知识

历史学习中确实需要记忆一些知识,涉及到很多的年代、事件、人物、地点等纷繁复杂琐碎的知识点,记忆起来容易混淆,导致很多学生有畏难情绪。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教学。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召学生,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融洽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历史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历史教师要讲好课,让学生易于接受,还要十分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教学语言的训练,注重历史知识的积累,注重知识的不断更新,注重文学、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修养。在讲课时,不仅要做到授课内容准确无误,讲究语言的艺术性。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理清基本历史线索、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由横向到纵向的把握。

比如: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时代,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这段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历史教材以中华文明发展作为古代史最重要的线索,使学生对中华文明古国的发展与强大有了重要的认识。又如: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中国近代历史特别是鸦片战争期间和外国烈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独立和

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等,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我国近现代教材中出现的无数英雄人物和历史事件,教育着我们每个中国人民,不断地摧醒中华民族的觉醒与复兴,这些历史在过去和将来都激励和鞭策着我们每个中国人民,教育着我们每个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与个人梦想。

二、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现代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中学历史教学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回顾过去历史教学的现实状况,从学校的课程设置来看,从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方面来看,学生学习历史的创新能力不够,这是制约历史教学发展的内部原因,也是传统的历史课程在编制上,暴露出了明显的问题,例如,历史课程属于分科课程,类型单一,教材的内容复杂且繁多,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性;教学内容多且偏重于政史方面,新课改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是学习历史非常重要的方式和方法。

1、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证明,中学历史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成就的关键。是学生进行学习和创造活动的动力。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在良好的环境中产生的,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故事情节,历史背景,人物,谜语,语言等方面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二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育内容的革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2、教学中培养学生大胆的质疑,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难点在于为了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必须培养学生大胆的质疑,引出问题的悬念,教师在针对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时,必须达到传授、解惑的目的。在方法上采取讨论或辩论等形式,给学生一个自由学习的空间,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敢于提出自己想提出的问题,课堂上积极发言讨论,深入思考,由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达到教学目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注重知识传授,不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利用课外阅读和实际观察,建立学生的第二课堂,为了拓展知识面,加强历史知识能力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教学中认为阅读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途径。是获取历史知识最基本的手段。阅读能力只有在科学的阅读活动中才能形成和发展,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历史的主动性。总之,从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来说,加强阅读应得到重视。近年来教科书的改革,使课文内容增加了大量原始资料、图片和历史故事,使课文的阅读量进一步增大,而且教学对阅读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阅读作为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环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这方面多下些功夫,一定会促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