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第二轮练习课时练:第19讲化学反应中能量变
化
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
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第19讲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一】单项选择题
1、(2017年惠州模拟)0.3mol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固体B2O3
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在理论上可以利用该反应的原理做成燃料电池
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2H6(g)+3O2(g)===B2O3(s)+3H2O(l)ΔH=+2165kJ/mol
D、每生成18g水,该反应转移2mol电子
点燃
解析:B2H6+3O2=====B2O3+3H2O是氧化还原反应,理论上可以利用该反应原理设计制做燃料电池,A错B正确;C项,反应放热,ΔH应为负值;D项,反应生成3molH2O转移电子12mol,每生成18g(即1mol)H2O应转移4mol电子。
答案:B
2、以下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当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时,为放热反应;当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时,那么为吸热反应
C、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那么表示CO(g)的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ΔH=-283.0kJ·mol-1
D、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1,那么1molH2SO4和1molBa(OH)2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14.6kJ
解析:A项需要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C项,ΔH=-566kJ·mol-1;D项因生成BaSO4沉淀,故其反应的热量不等于114.6kJ。
答案:B
3、(2017年高考山东理综)以下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解析:假设反应放热,那么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假设反应吸热,那么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故A错;反应速率与反应本身吸热或者放
热没有必然的联系,B错;C是盖斯定律的重要应用,正确;ΔH与反应条件无关,只取决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答案:C
4、25℃、101kPa条件下:
①4Al(s)+3O2(g)===2Al2O3(s)ΔH=-2834.9kJ·mol-1 ②4Al(s)+2O3(g)===2Al2O3(s)ΔH=-3119.1kJ·mol-1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解析:②-①得:2O3(g)===3O2(g)ΔH=-284.2kJ/mol,等质量的O2能量低。 答案:A
5、(2017年潍坊质检)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C(石墨,s)===C(金刚石,s)ΔH>0,所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FeCl3溶液不带电,Fe(OH)3胶体带正电
18
C.16 8O2和 8O2的质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
D、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解析:此题考查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等。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热,那么金刚石能量高,稳定性差,A错;溶液、胶体均不带电,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带正电荷,B错;同位素是核素间的关系,而不是单质,C错;KClO3+6HCl===KCl+3Cl2↑+3H2O,该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正确。
答案:D
6、以下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那么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那么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解析:中和热指稀的强酸、强碱中和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多少无关,A项错误;CO的燃烧热为283.0kJ/mol,所以2molCO燃烧时ΔH=-2×283.0kJ/mol,题目所给为CO2的分解,所以ΔH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B正确;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是否加热才能进行并无必然联系,如碳的燃烧是放热反应,但只有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错误;燃烧热中强调燃料燃烧必须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其中液态水才是稳定的,所以D项错误。
答案:B
7、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 H+(aq)+OH-(aq)===H2O(l)ΔH=-57.3kJ·mol-1,向1L0.5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以下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ΔH1、ΔH2、ΔH3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ΔH1>ΔH2>ΔH3B、ΔH1<ΔH3<ΔH2 C、ΔH1=ΔH3>ΔH2D、ΔH1>ΔH3>ΔH2
1
解析:稀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吸收热量过程,其ΔH1>-57.3×2=-
1
-1
28.65kJ·mol;浓H2SO4稀释过程放热,其ΔH2<-57.3×2=-28.65kJ·mol-1;
1
稀硝酸与NaOH反应ΔH3=-57.3×2=-28.65kJ·mol-1,故ΔH1>ΔH3>ΔH2。
答案:D
8、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选项是() A、稀醋酸与0.1mol/LNaOH溶液反应:
H+(aq)+OH-(aq)===H2O(l)ΔH=-57.3kJ/mol
B、密闭容器中,9.6g硫粉与11.2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17.6g时,放出19.12kJ热量。那么Fe(s)+S(s)===FeS(s)ΔH=-95.6kJ/mol
C、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kJ/mol,那么水电解的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ΔH=+285.5kJ/mol
D、2C(s)+O2(g)===2CO(g)ΔH=-221kJ/mol,那么可知1molC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110.5kJ
解析:A项稀醋酸是弱电解质,不用H+表示,应写分子式且反应热ΔH>-57.3kJ/mol;C项由H2的燃烧热可推导2H2O(l)===2H2(g)+O2(g)ΔH=(+285.5×2)kJ/mol,故C错误;D项碳充分燃烧时应生成CO2,放出的热量应多于生成CO放出的热量。
答案:B
【二】双项选择题
9、(2017年广州天河高三一模)反应: ①101kPa时,2C(s)+O2(g)===2CO(g) ΔH=-221kJ·mol-1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kJ·mol-1
③H2(g)+1/2O2(g)===H2O(g)ΔH=-241.8kJ·mol-1 ④H2O(g)===H2O(l)ΔH=-44.0kJ·mol-1 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1
B、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 C、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
D、2H2(g)+O2(g)===2H2O(l)的反应热为ΔH=-571.6kJ·mol-1
解析:燃烧热是指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C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CO继续燃烧生成CO2放出热量,那么C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1;浓硫酸中的H+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但是浓硫酸的稀释又有热量释放,所以该反应过程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根据盖斯定律,③④相加得到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l)ΔH=-285.8kJ·mol-1,D正确。
答案:AD
10、在298K,101kPa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表: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正戊烷的燃烧热大于3531.3kJ·mol-1
B、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C、正丁烷转化为异丁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CH2CH3(g)===CH3CH(CH3)CH3(g) ΔH=-8.4kJ·mol-1
D、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2O2(g)===CO2(g)+2H2O(g) ΔH=-891.0kJ·mol-1 解析:由正丁烷燃烧热比异丁烷大,可推知正戊烷燃烧热大于3531.3kJ·mol-1
,故A项正确;以甲烷和乙烷为例,同是1g完全燃烧放热分别为55.7kJ和52.0kJ,故B项不正确;由燃烧热可知正丁烷转化为异丁烷是放热反应,故C项正确;因生成的不是稳定的液态水,反应热不等于燃烧热,故D项不正确。
答案:AC
【三】非选择题
11、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分子式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的热量,那么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
又H2O(l)===H2O(g)ΔH=+44kJ·mol,那么11.2L标准状况下的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kJ。
(2)A、B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2A+B=C+3D+4E。现将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A气体mg和足量B气体充入一密闭容器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有少量液滴生成;在相同温度下测得反应前后压强分别为6.06×105Pa和1.01×106Pa,又测得反应共放出QkJ热量。试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依题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①B2H6(g)+3O2(g)===B2O3(s)+3H2O(l) ΔH=-2165kJ/mol
②3H2O(l)===3H2O(g)ΔH=+132kJ/mol
①+②有:B2H6(g)+3O2(g)===B2O3(s)+3H2O(g) ΔH=-2033kJ/mol
(2)由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3∶5可推测反应后D的状态为液态。
答案:(1)B2H6(g)+3O2(g)===B2O3(s)+3H2O(l)ΔH=-2165kJ·mol-11016.5 (2)2A(g)+B(g)=C(g)+3D(l)+4E(g)
2MΔH=-mQkJ/mol 12、(思维拓展)丁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按两种方式裂化:①C4H10―→C2H6+C2H4;②C4H10―→CH4+C3H6,现对发生裂化反应后的裂化气进行研究。
气体 CH4 C2H6 C2H4[ C3H6 燃烧热(kJ·mol-1) Q1 Q2 Q3 Q4 (1)假设将1mol丁烷进行裂化,裂化率为90%,那么最终所得混合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假设在101kPa下,Q1=890.3kJ·mol-1,请写出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丁烷裂化完全(产物中不含丁烷),将44.8L(标准状况)裂化气充分燃烧放出热量QkJ,那么Q的取值范围介于:________~________(用Q1、Q2、Q3、Q4表示)。
解析:(1)由丁烷裂化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当有1mol丁烷进行裂化时,裂化的丁烷为0.9mol,裂化的结果使总物质的量增加0.9mol,因此最终所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9mol。
(2)根据CH4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推知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ΔH=-890.3kJ·mol-1。
(3)丁烷完全裂化时,化学方程式为2C4H10―→C2H6+C2H4+CH4+C3H6,假设丁烷只按①裂化,那么裂化气燃烧放出热量为(Q2+Q3)kJ;假设丁烷只按②裂化,那么裂化气燃烧放出热量为(Q1+Q4)kJ,所以Q1+Q4 (2)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kJ·mol-1 (3)Q2+Q3Q1+Q4(或Q1+Q4Q2+Q3) 13、(2017年巢湖高三联考)某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该反应的ΔH=________kJ·mol-1(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1mol气体A和1mol气体B具有的总能量比1mol气体C和1mol气体D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_(填“一定高”“一定低”或“高低不一定”)。 (2)假设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使逆反应速率增大,那么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___,E2________,Δ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1)由于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于产物放出的能量,所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吸热反应的焓变大于零,从图象中看出反应物的能量低,产物的能量高,该反应一定为吸热反应。 (2)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快慢,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对于可逆反应,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降低正反应和逆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1)吸热E1-E2一定低 (2)减小减小不变 14、(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稀盐酸(足量),将两个分别装有0.3gNaHCO3、0.3gNa2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将气球内的NaHCO3、 Na2CO3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到现象如下: ①试管中(填“产生沉淀或气体及反应速率”等相关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两试管中气球大小(包含试管)体积之比约为(填最简单整数比)、(盐酸均足量)________。 ③甲同学用手触摸试管,发现盛NaHCO3粉末的试管变冷,而盛Na2CO3的试管温度升高。由此他得出:不管其状态如何,NaHCO3和HCl反应为吸热反应,而Na2CO3和HCl反应为放热反应。类似如中和热,甲同学写出了以下热化学方程式(其中“aq”代表水溶液或无限稀释的含义): + HCO-3(aq)+H(aq)===H2O(l)+CO2(g)ΔH>0 -+CO23(aq)+2H(l)===H2O(l)+CO2(g)ΔH<0 甲同学的结论的方法是否正确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2)为研究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继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每次实验各做3次平行实验,取平均值): 请你帮助填写相关内容: 该实验中所用的仪器除试管、药匙(或V形纸槽)、气球、玻璃棒、烧杯、量筒、保温瓶外,还需要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多条结论,如: a:NaHCO3的溶解是________(吸热或放热)过程; b:Na2CO3的饱和溶液和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_(吸热或放热)反应; c: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热约是________的热效应之和。 解析:(1)①由于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 + +CO2↑+H2O,又由于产生CO2的反应实质为HCO-3+H===CO2↑+H2O,NaHCO3溶 2- 液中HCO-3浓度远大于Na2CO3溶液中CO3,故放NaHCO3的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②由于盐酸足量,所以NaHCO3与Na2CO3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比为:0.3 g0.3 g 84 g·mol-1∶106 g·mol-1=53∶42。 ③在两支试管中,均同时存在溶解和反应两个热效应过程,故无法得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性质。 (2)由实验①数据知NaHCO3固体溶于水是吸热过程;由实验④数据知,Na2CO3 饱和溶液和盐酸的反应为放热过程;NaHCO3固体与稀盐酸混合后,存在两个产生 + 热效应的过程:一是NaHCO3溶解时的吸热过程,二是HCO- 3与H反应的吸热过程。 答案:(1)①两支试管中都产生大量气泡,但盛NaHCO3的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要快得多 ②53∶42③不正确 (2)托盘天平温度计a:吸热b:放热 c:NaHCO3溶解和NaHCO3与盐酸反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答案:(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