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应该严进宽出
一辩稿
谢谢主席大家好,我方观点为“高等教育应该严进宽出”。首先,我们来明确几个概念:根据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高等教育”是指,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有大学、专门学院等。根据《高等教育法》第58条,大学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严进”指入学时通过选拔保证生源质量,标准较为严格、门槛较高。“宽出”指通过水平测试即予以毕业。“宽进严出”与“严进宽出”是现存的两种模式,而比较标准是看是否能够更高效高质地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严进宽出”的大学人才培养机制,在现如今大学生数量巨大、质量较低、就业困难的背景之下,更适合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理由有三:
第一,“严进宽出”使学生尽早规划未来,并给予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高等教育不是适用于每一个人的“万金油”,盲目追求高文凭是不可取的。 “严进”促使学生认清自我,结合爱好与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力。而“宽进严出”的制度则会将做出这一思考和选择的时间推迟至大学将要毕业的时候,这其中所浪费的青春和时间是难以弥补的。我们所言“宽出”是在大学生心智成长的阶段予以适当的自由,不让学生为毕业和被淘汰而发愁,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特长或全面积累知识,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第二,“严进宽出”既可为社会培养纯技术型人才,又可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显而易见,我们始终无法保证每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成为社会的精英。而“严进”的教育模式,首先是对人才的初步筛选,培养出引领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他们经过“宽出”之后,便为社会提供了多元化发展人才。而经过“严进”筛选之后,又为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生源,从而保障社会人才链的完整。相比之下,宽进严出的模式则把过多的生源吸引到高等教育上来,一方面会导致纯技术型人才的匮乏,长此以往,会出现高等人才供远大于求,而纯技术人才求远大于供的尴尬局面。
第三,“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能够调节学生数量与社会资源之间的矛盾。对方辩友倡导的宽进严进,需要建立在大量投入的基础上,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宽进严出会把众多的受教育者束缚在校园内,而无法顺利地走向社会,也是对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宽进严出会导致人才输出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人力资源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平衡,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危害到经济秩序的稳定。而“严进宽出”能合理配置大学资源,使大学重心放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上,将好钢用在刀刃上,体现了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合理,更经济,更高效的原则。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认为“高等教育应该严进宽出”,谢谢大家。
二三辩质询+盘问
1、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在哪?
就是对方辩友承认,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相较于普通教育更加精英化,更加能适应社会,那么做这样的培养所需的资源必定更多,可是按对方辩友的逻辑,一旦放宽人数,人均资源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WORD整理版分享
供求的矛盾您方怎么解决?(更多资源投入)
2、对方辩友总是那一个未来可能会实现的趋势来论证现在,却从不考虑我们接近这样一种方式需要付出多少努力,面对多少困难,这样的空想到底有什么意义呢?那么再请问对方辩友,人均资源的多和少,何者更有益于维护我们的教育质量呢?(人均资源相对多) 3、承认:您也承认人均资源多了才能更好的维护我们的教育质量,可是您方不断放宽人数,使得人均资源下降,那按照对方辩友的说法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问题:好,那您的意思是按未来某一时间有可能实现的加大教育投资标准来衡量现在的供求不平衡现状,未来我们能教育的起很多人,那么现在我们就把人数扩招,多少年之后就可以实现教育的普及化,那么请问对方辩友了,到底等到多少年之后,这个目标才能实现呢?
不承认:那您的意思是一个老师教一个学生比不过一个老师同时教一百个学生交出来的学生更好咯?(请对方辩友明确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而不是普及教育,你普及了低质量的高等教育还浪费的资源,这样的教育有什么意义呢)
4、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仅教育方面缺钱,其他方面的发展也需要资金,二十年前我国就提出要把高等教育的投入加大到GDP 0.7%,但时至今日依然只有0.65%,难道是中国不想往高等教育上投钱吗,这样的资源问题你无法逃避。
5、请问对方辩友你们通过什么评判一个人能否毕业?(能力上的高标准)
6、那对方您比较高的标准是由我们四年高等教育的质量决定呢还是仅仅只由一个门槛决定呢?(高等教育反应能力,能力通过考核决定)
7、您承认了需要我们四年教育的培养,那这四年的培养也离不开我们教育资源的充足,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你培养的人才根本达不到你所需的标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无法有效为社会提供人才,这样的严出标准定在那里有什么意义呢?
能否培养出高质量人才其实不在于进也不在于出,而在于这个阶段能否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教学,这个阶段学生接收到的不仅仅是优质的教育,更有校园文化的熏陶,学生社团交流和其他深造的机会,并且高等教育需要提供管理、医疗、心理教育等等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指标,所以这个阶段对学生影响巨大,而对方辩友过分理想化的观点是损大于益的,而且根本没有说出宽进严出对高等教育有什么益处。
弊:宽出使得毕业证含金量下降,造成大部分人来混文凭,上了大学就不好好学习。
答:请您正视现实,我们宽出的标准是及格可以毕业,但我们也有学位证,文凭也是有区分的,有毕业证就可以毕业,有学位证代表他在这四年的教育中也达到了一定的学术水平。我们不规定一个人必须拿到学位证才可以毕业,不会强留他在学校浪费时间。您说文凭不值钱,正是因为高等教育的质量下降了,所以我们才要严进宽处,资源合理分配,控制人才选拔率。
大学培养人才,不是让他进来之后直接就出去了的,而是有一个培养的过程。我们知道,无论是宽出还是严出,作为一个大学生,不能逃课,不能违反校纪校规是本分。这种状况的出现是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怎么能把它归结到宽出上呢?让我们设想一下,即使有了再怎么严格的毕业考试,可是学校平常的管理太松散,不是一样会出现这种状况吗?而对方辩友却一口把它栽赃到了宽出上,这顶大帽子我方可是带不起的啊!
弊:既然说是四年教育比较重要那为什么一定要严进呢?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WORD整理版分享
答:对方辩友没有考虑到质量问题,高等教育的生命是质量,如果无法保证质量,那这样的教育有什么意义呢?
弊:严进为什么能保证质量
答:首先教育资源有限,严进可以有效控制人数,使人均资源得到保障,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宜的学习生活环境,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发展。
弊:资源占有量不等于资源使用量
答:那按照对方的逻辑是不是这样的呢,你给我一块钱让我用一块钱买吃的,这一块钱是得到了有效利用,但这一块钱能给我带来什么呢?如果你给我一百块钱,我可以用他吃一顿好饭,用他买一件好看的衣服,我使他得到有效利用不更好吗?
任何措施都要有一个标准,我方认为,严进是严格控制进入学校的比例,严格的划分各类学校的分数。比如成绩在5%的同学上什么学校。基础教育是打地基,地基打不好是不可能够建起高楼大厦的,
而宽出即及格达到水平测试就能够毕业。
那么请问对方辩友,你们说的宽进具体的标准又是什么? 那你的意思就是没有任何的硬性指标,想上就能上喽。
那好,对方既然提到了分层,那你的意思还是我们在高等教育上要有严格的选拔标准,进行严格分层的。这不正认同了我方观点,高等教育需要严进吗。 合格与优秀的差距是巨大的。
你的意思是大学可以把分数,能力不同的人在一起上课吗?
那老师上课内容优秀的学生吃不饱,而弱一些的学生听不懂,那这样的高等教育有什么意义呢。
请问问对方辩友,你方严出的标准又是些什么? 不同的学校,他们对于严出的标准相同吗?
比如说对方你非常优秀,你在哈工大啊,我呢考上了哈理工。你在你们学校严格的考核标准下未能毕业,而我却在我学校的标准下毕业了,你耽误了一年进入社会的时间,你觉得会公平吗? 你这样高素质的人才,未能进入社会,这是对你这样不仅人才的浪费,对社会也是极大的损失啊。
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大学每年有那么多人进入,在严格的标准下毕不了业出不来,大量的同学窝在学校里取暖么?
那你们严出那些出不来的人应该怎么办。
不选择这条路,为什么我们一开始不进行严格的选拔制度,把那些或许毕不了业的人筛选出来呢。这样让他们提前做出选择,这样会不会更好呢?
并且严出必定让学生把很多的时间花在专业学习上,而没有自己专门花时间对其他方面的探索。而宽出同学不会毕业和被淘汰而过多发愁,用更多的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想了解的方面,比如学校的科研立项,想做好是要花大量的时间的。
大学教育是为了培养创新型,实践型的人才,你严出,一次考试,仅仅出来的是考试机器,他们真的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吗?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WORD整理版分享
对方辩友,你知道现在中国并不缺少大学生吗? 而你们宽进不就是更多的增加大学生的数量吗?
人才数量是一定的。难道对方认为进行高等教育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读大学吗?我们不能用质量的下降来换取数量上的提高啊。 回答:
你严出就一定是人才吗,考试考得好就一定会对社会更大的贡献吗?你方所谓的严出出来的只是考试机器,我们需要社会来选拔人才,通过社会来大浪淘沙。 我的标准是高等教育第58条,要达到标准
《21世纪发展纲要》说中国发展目标是办一流大学,严把质量,严进宽出。
比如今天我们山东大学,还要其他985院校,都是严进宽出的学校,改革开放以来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人才,让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了世界强国的行列,您认为我们严进宽出培养出的人才不能符合社会的需要吗?
我们讨论的并不是这是不是一个趋势,而是哪一种模式更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目的。
攻辩小结
谢谢主席!
关于“严进宽出”的概念,我方再做以下说明。“严进”指进入高等教育的标准较为严格、门槛较高,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严进会造成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但是严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加优质的生源,并使其他学生按梯度接受不同层次的其他教育。“宽出”也并非是无限放低对毕业生的要求,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标准使得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毕业,再由社会来选拔人才。
针对双方对辩问题的阐述,我方从以下两方面总结。 首先,严进宽出满足个人与社会双方面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严进宽出是保证质量在质的基础上求量的教育模式,能够给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充足的社会资源,满足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期待。而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自由发展与快速成长则回应了社会对于优秀人才的呼唤。而宽进严出无视在竞争中被淘汰的学生的利益,同时给予学生巨大的压力,限制他们的自由发挥,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保证其综合素质。严进宽出可以有效缓解如今大学生数量多、质量低的情况,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
其次,严进宽出更好的利用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一方面,当代大学资源有限,虽然中国近20年间经济迅猛发展,但为高等教育的投入却始终没有超过GDP的0.65%,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所谓“宽进严出”的教育机制必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让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同窗共读,只会使水平高学生吃不饱,水平低学生因噎废食,既是对学生的不公正,也是对师资的浪费。
您方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论证了“宽进严出”的所谓完美无缺,但在我国头上插着人口基数庞大和教育资源紧缺这两把大刀的前提下,您的“宽进严出”真的是摸着良心为大众负责吗?
总结陈词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WORD整理版分享
谢谢主席,大家好!
今天我们争论了这么久,其实无非就是要比较究竟哪种可以高质高效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首先,对于学生本身而言,现在的学生追求创新,在严进的模试下被淘汰下来的学生只是不适合学习,但淘汰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通过筛选将适合学习的学生留下接受高等教育,对于不适合的学生则有更适合他们的行业供他们选择,供他们开辟创新,这种按需分配的方式更适合他们自己也更适合整个社会。高等教育不是适应每一个人的万金油,盲目追求高文凭是不可取的。如果将宽进严出的模式运用到高等教育,那么被宽进的学生们到了期末达不到严出的标准,岂不是浪费了四年的大好光阴?(而且不同大学严出的标准不同,也是一种不公平,不负责的行为)
其次,放眼于整个社会,社会需要的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严进控制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宽出的培养也多元化的提升了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宽进让达不到标准的学生进入,不但让老师的教学成了麻烦,也使校园的风气遭到变化,再在宽进的标准下实施严出,把众多的受教育者束缚在校园内,岂不是成了社会的负担?况且严出仅靠几张试卷,出来的只是考试机器,并不一定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宽出使学生不为毕业和淘汰而发愁,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特长,丰富见识,提高修养,达到多元化培养的目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最后,高等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其目的是精英化教育而不是教育普及。我们无法保证每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成为社会的精英,但是,我们要尽可能的做到每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能够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高等教育的严进宽出,首先是对人才的初步筛选,培养出的是引领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而经过筛选之后,又为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生源,从而保障社会人才链的完整,而宽进严出的模式则把过多的生源吸引到高等教育上来,导致技术人才的匮乏,长此以往,会出现高等人才供远大于求,而纯技术人才求远大于供的尴尬局面,倘若如此,我们的社会又怎能实现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呢? 倘若社会的发展状况堪忧,那么我们为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等教育又将何去何从呢?
其实说到这里我们认真想想,其实我们双方争议的地方也并不多,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希望我们的个人和我们的社会都可以变得更好更出色啊!为什么在这里我们给大家严进宽出这样的价值倡导,就是希望严进可以让我们的教育和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WORD整理版分享
学历升值,希望以后的大学生像现在的研究生那样,希望以后的初中生像现在的高中生一样,说白了就是希望可以让大家早进步一点点多进步一点点,这样有 什么错?我们同样也希望宽出可以让这些接受了教育的朋友们,都可以鼓足勇气去面对人生的挑战,都可以乘风破浪只挂云帆,让大家的雄心壮志得到用武之地,这样又有什么错?当我们面对着大家抱怨学历贬值的泪水,面对着大家怀才不遇的苦闷,我们怎么还继续忍心去倡导宽进严出呢?综上所述,我方认为,高等教育应该严进宽出。
吧
范文范例参考指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