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河南200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1-11-23 来源:易榕旅网
河南省2009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A)

(使用范围:高级中学 教师资格)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题分 20 20 24 36 20 30 得分

总分合计人(签名) 总分复核人(签名)

复查总分 复查人(签名)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下面选项中,直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 ( B ) A.政治体制 B.生活环境 C.科技水平

D.生产力发展水平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不包括( ) A.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要求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C.要求尊重教师、孝敬父母 D.强调发展个性、培养创造精神

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这指的是德育工作的 ( ) A.疏导原则

B.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接近的过程是(A.内化

B.认同

C.服从 D.依从

人们对物质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为信息加工的依据,这种认知方式属 ( ) A.场独立型

B.外倾型

C.场依存型 D.发散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一位进行系统眼胶,得到的规律是( ) A.进展均衡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无明显变化

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是( ) A.成就动机

B.自我强化

C.自我效能感 D.学习能力

教师的根本职能是( )

A.热爱学生 B.严谨治学

C.为人师表

D.教书育人

在道德修养方法上,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观点的是( ) A.孟子B.孔子

C.墨子 D.荀子

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教师的身份特征是( )

总分 )

A.国家公务员 C.自由职业者

B.教育雇员 D.专业人员

教师通过系统地叙述或描述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课堂教授方式是( ) A.讲述 B.讲解 C.讲读 D.叙述

教师只通过简单的肢体语言与学生交流而不发表任何评论的倾听是( ) A.介入型倾听 B.非介入型倾听

C.身势倾听 D.非语言倾听

教师了解学生最简单最常用的班级管理办法是 ( )

A.观察法 B.书面材料分析法 C.谈话法

D.调查法

17世纪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总结和论证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帕利门 C.赫尔巴特 D.昆体良

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 A.鉴定功能 B.管理功能 C.研究功能

D.改进提高功能

教师满堂灌输、学生呆读死记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形成于(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教程编写、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是 ( )

A.课程标准 B.教材 C.教学计划 D.教学大纲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演示法C.练习法

D.讨论法

学科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课堂教学 B.课外教学 C.现场教学D.复式教学 得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 ) A.德育 B.智育 C.教学 D.美育 E.劳动技术教育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的组成有( )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D.附属的内驱力

E.认知内驱力

教师公正的内容有( ) A.坚持真理 B.不偏不倚 C.秉公办事

D.赏罚分明 E.为人正派

能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A.行为 B.物 C.精神财富

D.组织

E.人

备课的内容主要有( )

A.备课程标准 B.备教材 C.备学生 D.备教法

E.备学法

从说课的功能角度划分,说课的类型主要有( ) A.指导性说课 B.示范性说课

C.检查性说课 D.评比性说课 E.研究

性说课

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

A.学籍管理 B.班级德育管理 C.班级学习管理 D.班级文体活动管理

E.班级常规管理

学生会组织的原则有( )

A.民主集中制原则 B.弹性结构原则 C.责权一致原则D.民主与监督原则 E.协调一致原则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策略 D.教学评价 E.教学经验

根据评价的时间和作用分类,可将教学评价分为( ) A.绝对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评价 E.诊断性评价 得分 评卷人 三、判断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 在现代社会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越来越清晰。( ) 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

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也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 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都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

高中阶段学生的品德发展处于不成熟的时期,所以不能自觉运用一定的道德观点、原则、信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

教学中使学生产生最大程度的迁移,是有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

严谨治学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 )

环境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 ) 高中阶段的学生一般都在11至18岁之间,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 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相同。( )

教育法规的内容是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相适应的。( ) 微格教学也称微型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教学实习系统。( )

教师的教态语言主要包括身姿变化、面部表情和外表修饰三个方面。( )

教师的专业情操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 )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 ) 共青团是青年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 共青团的组织原则是民族集中制。( )

教学方法始终应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 教学目标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描述。( )

一般来说,各种教学方法既有启发性质,又有注入性质。( )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学媒体将会逐渐取代传统教学媒体。( ) 教学研究主要是探索教学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 得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我国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什么?

2.在教学工作中如何贯彻循序渐进原则?

3.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有哪些?

4.学校实施心理健康的意义是什么?

5.钻研教材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6.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得分 评卷人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家长会后,学生家长甲、乙交流教育孩子的体会。家长甲:“还是袁老师刚才说得对,他写不完作业,就不让他睡觉!这一招可真灵,现在他一放下书包一准儿写作业,看来孩子不爱学习,咱们这些做家长的是该想想办法。”家长乙:“对,还是袁老师有见识,他说现在孩子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没有前途,对孩子必须用强制手段。家长在管教孩子上一定要硬气一点,不要心软。所以,我在家里准备了教鞭,立了家规,不听话就请他挨鞭子„„” 试运用所学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袁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2.某高中青年教师薛某,因不满学校的住房分配政策,对在该学校工作失去了信心,于是向学校提

出了请调报告,要求立即调走。当时学校正值学期中间,工作非常紧张,并且薛某担任的课程还未结束,其与学校签订的聘任合同也还未到期。因此,经研究,学校决定暂不考虑薛某的调动问题,并派人做他的思想工作,劝其认真考虑,最好还是能继续在学校任教。薛某却认为学校这样做是有意拦阻不放其走,因而拒不上课,致使其所担任的课程被迫叫停。学校领导多次找薛某做工作,但他仍不去上课。

试运用所学的教育法规知识进行分析:薛某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得分 评卷人 六、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2.结合实际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009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

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说明 (使用范围:高级中学 教师资格)

一 单项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二 多项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ABDE 6 BCDE 2 CDE 7 BCDE 3 ACD 8 ABCD 4 DE 9 ABCD 5 ABCDE 10 BCE 1 B 11 D 2 C 12 A 3 A 4 C 5 B 6 B 16 D 7 C 17 B 8 D 9 B 10 B 20 A 13 14 15 B A A 18 19 A C 三 判断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2 3 √ 13 √ 23 × 4 5 6 7 8 9 10 √ × 11 12 × × 21 22 × √ √ × × √ × √ × 14 15 16 17 18 19 20 √ √ × √ × √ √ 24 √ 四 简答题

1.

1) 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 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 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2.

1) 按照教程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 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3.

1) 主体性原则; 2) 内化性原则; 3) 特定性原则; 4) 生成性原则; 5) 有效的监控; 6) 个人自我效能感。 4.

1) 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 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5.

1) 通览教材,全面理解; 2) 精读教材,深层领会; 3) 精细加工,再创教材。 6.

1)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 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1) 袁老师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2) 袁老师的做法违背了依法执教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教师要制止有害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行为,不能体罚学生,更不能怂恿家长体罚学生。

3) 袁老师的做法违背了热爱学生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只有深入地了解学生,才能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因势利导;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使教师更好的与学生家长沟通,共同探寻有效的教育方法。 2.

1) 薛某的做法不对。

2) 《教育法》规定,教师在享有教育教学权的同时,也应履行教师的各项义务。薛某在任职期间不上课,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是一种严重的失职行为。 3) 薛某擅自停课导致学生不能参加正常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教学活动,违反了《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六、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1)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 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2.

1)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2)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 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