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2020-03-08 来源:易榕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陈玲 王艳芸 包慧娟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4年第06期

【摘 要】目的:探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最佳的护理措施,提高支架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2例手术患者精心护理,及时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植入支架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合理的规范化护理措施是介入治疗成功的必要保障。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支架;护理;脑梗死;TIA

颈动脉狭窄是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ke,TIA)的重要病因。文献报道:缺血性脑血管病由颈动脉狭窄引起者占19%~30%[1]。2010年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颈动脉内膜切除和支架血流重建对比试验结果,证实了颈动脉支架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我科62例颈动脉支架置入,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0-2013年在我科住院行颈动脉支架治疗的患者62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56.5±11.6岁,脑梗死53例,TIA 9例。所有患者均为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全部经DSA证实动脉狭窄≥70%。经股动脉穿刺支架置入颈动脉狭窄处。 2 结果

62例患者支架置入均成功,成功率100%,其中有1例患者术中发生栓子脱落,立刻出现一侧肢体肌力下降,1例患者术后2天发生过度灌注综合征,有10例病人发生术中及术后心动过缓,18例发生低血压。经过对症处理均好转出院。 3 护理措施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颈动脉支架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是一项新技术,由于医学的专业性,患者及家属对这种治疗方法了解较少,加之多数患者年龄偏大,很多患者术前表现出紧张、焦虑及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费用存在高期望。责任护士要认真倾听患者的倾诉,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对其进行耐心的心理辅导,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方法、过程、需要的时间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信赖和配合。

3.1.2 术前准备

术前6小时禁饮食水,术前根据医嘱用药。术前3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日和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日。术前1天行双侧腹股沟及会阴区备皮。 3.2 术后护理 3.2.1 常规护理

①术后患者返回监护室病房,严密观察病情24-48h,每1h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意识、瞳孔和肢体活动;②术后穿刺侧肢体制动24h,穿刺部位加压包扎,盐袋压迫6h后拔出动脉鞘,每隔2h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及皮下淤血,观察患侧肢体皮温、皮色及足背动脉搏动;③术后患者可以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静脉补充1000ml生理盐水促进造影剂排泄;④术后继续尼莫地平注射液4ml/H静脉泵入预防血管痉挛1天;在抗血小板药物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4000u 每12H一次 3~5天。 3.2.2 常见主要并发症的护理

①脑栓塞。术中及术后栓子脱落造成,表现为相应动脉供血区域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本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术中栓子脱落导致肢体肌力由4级下降到1级,语言功能未累及,经过即刻rt-PA溶栓及术后继续治疗,患者肌力恢复至3+级出院。

②脑血栓形成。较少见,可能原因是支架置入前、后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使用不够充分;狭窄处斑块为软斑,支架置入后其内容物嵌于支架网眼中,造成血管壁粗超,加之支架本身为异物,促使血栓形成。

③过度灌注综合征。主要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及肢体功能障碍,要每隔1h巡视患者,有1例患者术后2天发生头痛及肢体功能障碍,及时通知医生经颅脑CT证实为颅内出血,停止口服氯吡格雷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继续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0.1g/日,严格控制血压在110/60mmHg左右,经过对症脱水等治疗患者症状好转出院。

④脑血管痉挛。临床症状复杂,表现为一过性视力下降,神志模糊、烦躁,近事遗忘等。本组患者均于术前2小时开始使用尼莫地平预防脑血管痉挛,无患者出现此并发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⑤颈动脉窦反应。Leisch等提出颈动脉窦反应的主要诱发因素为分叉部的狭窄,患者出现心率、血压下降,本组有10例病人发生心动过缓,18例发生低血压,经过肌注阿托品及静脉泵入多巴胺得到纠正。

⑥再狭窄。它是影响支架置入后长期疗效的重要因素,李慎茂等[4]对372例患者进行3个月到5年的随访,平均随访14个月,再狭窄发生率为4.6%。目前预防再狭窄诸多方法中研究较多的是药物涂层支架。

⑦其他。文献报道,如再狭窄,穿刺部位并发血肿、动脉夹层分离和假性动脉瘤,肾功能损害,排便困难,感染,造影剂过敏等,需要早发现并及时处理。 4 结语

总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是一项新技术,具有高技术、高获益、高风险的特点,需要医护的密切合作,保证手术顺利,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意外。 参考文献

[1]MEAD G E, MURRAY H, FARRELL A, et al. Pilot study of carotid surgery for acute stroke [J]. Br J Surg, 1997, 84(7):990-992.

[2]BrottTG, Hobson RW,How ard G,et al. Stenting versus Endarterectomy for Treatment of Carotid - Artery Stenos is[J].N Engl JM ed,2010,363(1)11-23.

[3]李慎茂,凌峰,缪中荣等.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2(2):56-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