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毕业生就业论文

2020-01-01 来源:易榕旅网


大学生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毕业生就业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分析

摘 要: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逐年骤增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对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来源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社会、家庭、学校、用人单位给大学生求职带来巨大的压力。选择适当的调适方法,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有助于大学生积极应对就业形势,缓解就业压力,从而最终走出就业困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压力;调适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骤增。2001年至2006年毕业人数由114万增至413万,2007年为495万,2008年增至532万,2009年突破610万,2010年达到630多万,2011年预计650万。①

几百万同龄人在同一个时间段内求职就业的群体效应,极大地增加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加上我国目前人才供需资讯平台和人才供需标准尚处在初级阶段,供需之间的必要磨合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大了求职个体的心理压力。客观而论,650万大学毕业生数量对于中国社会当前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整体需求来说,不是过多,而是远远不够。之所以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情况,一方面与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关,另一方面与大学毕业生自身原因有关。因此,高校毕业生要调整好心态,积极应对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带来的各种压力,为实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的职

业理想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一、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外在因素分析 1.社会因素分析

社会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尤其是被大多数大学生青睐的国家行政、企事业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大学毕业生的期望。近年来,每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岗位招聘考试形成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壮观景象。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竞争一个岗位,可见就业竞争之激烈。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就业趋势,是因为传统观念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传统观念认为大学生是社会精英,完成高等教育后成为国家公职人员或从事一份待遇优厚、较为稳定的工作天经地义,否则就会被人瞧不起。

在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若干次激烈的竞争,最后进大学校门之后,大学生大多都有一种“人上人”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必然会导致他们对工作岗位和工作地点的挑剔,导致就业困难度的上升。

2008年以来,大量海外高端人才和出国留学人员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纷纷学成归来。这些人才被“求贤若渴”的中国内地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持续引进,无形中给国内的高校毕业生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2.家庭因素分析

长期以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直是中国家庭父母不惜本钱培养子女成才进而改变家庭命运的人生目标,几乎每个家庭都对大

学生子女有较高的就业预期,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家庭和经济比较困难的城镇家庭,把改变家庭命运的希望寄托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身上。家庭的殷殷期望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3.学校因素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招生规模在短时间内呈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在量上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与此同时,其对大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却没能得到同步提升,在质上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存在行政化色彩太浓问题,统得过多,管得过死,课程设置僵化滞后,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落实不到教学实践中。“学有所专,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的人才培养理念,也还不能转化为市场对学生们所期望的能力。由此,大学生自身存在就业方面的素质欠缺和准备不足,加上国家不包分配的政策,加重了其就业的压力。

4.用人单位因素分析

目前,大多数国有用人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样的困惑:他们特别需要的人才招不进来,不需要的人却因人情关系出不去,人才流动滞缓。大多数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其人才录用的标准是来则能用,缺乏较长远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机制。

二、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内在因素分析 1.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普遍存在消极心态

(1)一些大学生放大了对求职的畏惧感。这些大学生认为,人情关系是主宰就业的关键,没有人情关系,个人再努力也无济于事。

由此,“干得好不如有一个好父(母)亲”、“干得好不如嫁(娶)得好”的观念在高校甚至社会上广泛流传。

(2)一些大学生人为增大了挫折感,进而导致抑郁心理。年轻气盛、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们在一封封投递出去的个人简历石沉大海之后,他们开始抱怨世道不公,继而怀疑自己的能力,结果导致紧张、情绪低落,甚至对求职渐渐失去信心。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心理压抑感在自我暗示的作用下不断强化,最终使一些大学生形成抑郁心理。

(3)一些大学生有强烈的自卑感。多数高校毕业生因求职过程中的挫折经历和目前就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不能自信地面对用人单位提出的各种苛刻要求,而是自卑地认为己不如人,零薪酬现象即是例证。结果导致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缺少主动性,与许多适当的机会失之交臂。

(4)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浮躁、盲从,缺乏方向感。在现有的教育体制和生存环境下,大多数大学生不是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个性优势进入大学所学专业的,他们不了解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量和需求比例。他们在大学期间忙于交友、恋爱、应付各种证件的考试,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当完成高等教育后,他们又是被动进入职场,思想和心智远没有成熟,不能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因此,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难免陷于盲从、浮躁之中,缺乏信心和方向感。

2.大学生个体在需求与能力之间的差距导致其心理的不平衡状

(1)自傲、自负导致名牌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时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一些名校毕业生在求职时倾向于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一线城市,但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一遇挫折很易由自信转向自卑。

(2)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时因缺乏社会经验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因缺乏实践经验,短时间内又得不到适当的帮助,一些大学生不知如何将个体需求与自身能力进行良性对接,于是在求职过程中常常出现烦躁不安、心理紧张、无所适从等现象。反映在单位选择上,一些大学生不考虑专业的相关性,见聘书就签,这为以后工作与个人愿望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3)盲目攀比、恶性妒忌导致部分大学生求职时错失良机。我国高校教育注重通识、通才教育,缺乏个性优势的培养,使得部分大学生求职时陷于盲目攀比甚至恶性竞争之中。尤其当看到自认为能力与自己相当或者不如自己的同学找到令人羡慕的工作、获得可观的收入时,一些大学生难以保持心理平衡。为了平衡内心,他们往往盲目提高择业标准,结果错失就业良机。

(4)错误归因导致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出现逃避抵触行为。一些大学生在择业受挫时,不是将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择业标准有点高、面试时有点紧张等主观因素,往往把原因归结为一些客观因素,如自己所上的学校名气不大、自己在大学里没有遇到名师、目前社会风气太差、自己家是农村的草根族、自己智商太低不是天才等等。

三、调适与对策 1.调适

调适即减压。减压要靠应付压力的资源。应付资源就是应对策略的基本材料。资源可以是个体的、社会的或物质的。②其中,个体资源最为重要,属内在资源,它包括个体的自尊、自谦、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社会资源次之,属外在资源,它包括亲密的关系和扩展的社会网络。物质资源是基础,它包括健康和足够的体力,还有住房、金钱等。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本质上以自我为中心,要靠自我的力量去实现和完成。因此,大学生要实现对就业压力的调适,除了智慧地利用好外在资源和物质资源外,主要靠自己,在物质资源的基础上,将内在资源与外在资源辩证地结合起来。

(1)确立积极的自我意象,充分挖掘自身潜能,走入创富人生。自我意象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它是在人们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的基础上形成的。也就是说,个体的自我信念一般都是根据自己过去的成功或失败、他人对自己的反应、自己根据环境的比较意识特别是童年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心理学家马尔慈说,人的潜意识就是一部“服务机制”——一个有目标的电脑系统。而人的自我意象,就犹如电脑程序,直接影响这一机制运行的结果。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个失败的人,那么你就会不断地在自己内心那“荧光幕”上看到一个垂头丧气、难当大任的我,听到“我没有出息、没有长进”之类的负面讯息,然后感受到沮丧、自卑、无能与无奈……而在现实

生活中你便会“注定”失败。相反,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个成功的人,那么你就会不断地在自己内心那“荧光幕”上看到一个不断进取、敢于经受挫折和承受强大压力的我,听到“我现在做得好、以后会做得更好”之类的鼓舞讯息,然后感受到喜悦、自尊、自信与有为……而在现实生活中你便会“注定”成功。③

个体最初的自我意象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处于被动状态,它是可以改变的。因为随着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再加上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的帮助,个体有能力改变认知,重塑自我。因此,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如果遭遇挫折、失去信心,可以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书籍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对原有的自我意象进行剖析和重塑,进而确立积极的自我意象。

(2)积极寻求有效的社会资源,获取多层面、多渠道的就业帮助和机会。马克思认为,个体的存在离不开社会,只有融入到社会关系之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发展方向。个体在社会中生存要面对两类群体:一类是由感情关系辐射和地域关系形成的熟人群体;另一类是因生活和工作半径扩大后而面对的陌生人群体。不管是在熟人社会还是在陌生人社会,恰当的人际交往都至关重要。因为这能给个人的生存发展提供许多机会和帮助。

(3)边求职边锻炼,健康生活,以充沛的体力和精力过好每一天。大学生要珍惜青春期旺盛的生命力,时刻保持有效的自我控制和良好的状态。良好状态指的是一个人的健康质量,包括身体素质、精力水平、体重和对高危行为的避免。良好的状态对于有效应对压力是

一种资源。这种资源不仅能使人用良好的知觉去感知生活,而且能使人以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去应对各种压力。大学生要想拥有良好状态,一要客观认识当前的就业难问题从根本上说属于结构性就业难题。二要了解社会对专业的需求情况,根据自身能力、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实际能力、性格气质特点、家庭情况等去合理定位就业期望值。三要加强挫折承受力训练,培养愈挫愈勇、积极向上的性格,同时要冷静分析导致择业失败的原因并进行合理归因。

2.对策

对策即应付压力的方法。所有应付压力的方法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即预防、消除或降低压力的消极后果。有效应付压力的方法如下。

(1)重组认知。重组认知就是改变人们对压力来源的评价,并改变对压力自我挫败的想法。应对压力常常是一种期望的过程,它可能开始于压力来源真正起作用之前。人们对相似情境的负面性经验和认知,往往又成为压力形成的因素。所以重新定义认知层面对消除压力至关重要。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职业的认知往往带有主观片面性,机械地按照自己的愿望和要求行事,因而受挫,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不良认知。因此,学校或家长有责任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重组认知。学校应当通过各种就业指导方式,引导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学会从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问题,使他们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和社会需求实实在在地确定符合自己发展的求职目标和择业方向。家长要主动降低对子女的就业期望,并帮助子女解决一些生存方面的实际困难,使他们以一

种相对宽松的心态走入社会。必要时,大学生还可以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用合理情绪疗法或应激免疫法来帮助自己重组认知。

(2)消除紧张。紧张是对压力产生的生理上的警告,是个体的生理唤起增加到一个不舒适的水平,并可能持续很长时间。消除紧张对应付压力起到止痛片的作用。大学生在临近毕业即将离校、生活还没有着落、等待签约、即将参加或正在面试时,容易产生高度紧张情绪状态。此时此刻,学会放松至关重要。首先,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应开始接受并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指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以在校非毕业学生为对象,通过长期循序渐进的就业指导形式,引导在校学生合理规划自身职业发展方向与发展阶段,从而顺利完成求职择业的一种渐进式的就业指导模式。这种就业指导模式一方面能够促使在校生在就业前适应就业心理,提前进入就业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时的紧张情绪。另一方面,这种模式可以激励在校学生按照自己所规划的职业方向和阶段深化专业知识学习,加强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到有备无患。其次,阅读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学习一些有关放松训练的具体方法并反复训练。最后,如果紧张成为一种习惯,自己无法自控,可借助系统脱敏疗法消除紧张状态。系统脱敏疗法是心理治疗临床上一种常用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暴露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紧张焦虑习惯的目的。

(3)解决问题。很多压力是因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带来的具体问

题得不到解决而导致的。所以,要想消除压力,就要妥善解决这些具体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敢于面对,将问题分析分类,做到轻重缓急、心中有数。其次要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先求己再求人。最后要解决问题,给自己一个负责任的交代。问题得以解决,不但使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而且使其自我效能感提高。

(4)培训社会技能。大学生求职、择业和就业过程其实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在这种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会成为压力的来源。因此,培训大学生社会生存技能可以使他们缓解进而消除就业压力。社会技能培训包括交流、礼仪、亲近、自我表现、坚持立场等。训练这些社会技能对应对压力的后果会产生积极影响,但不会对应对成功产生很大作用。大学生要明确单纯使用这些社会技能不会使自己最后成功就业,真正就业成功还要取决于自己做人的品质和实力,训练社会技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自己就业。

注释

①此组数据来自2001—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②王登峰、崔红:《心理卫生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1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