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

2024-04-03 来源:易榕旅网
职教研讨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

□孙兆化

(江苏省沭阳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沭阳223600)

要:教育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集工具性、人文性于一

身。政府、企业、家长和学生是职业教育的“顾客”,职业教育既要专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满足政府、企业对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工具性需求,更要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宗旨,以满足家长、学生的人文性需求。从职业教育的教育内涵、教育宗旨、教育发展这三个方面,阐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该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54(2016)02-0012-03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针对性、实用性特征,使得职业教育的功利性和工具性功能凸显,出现过分强调社会需求服务功能,忽视学生个性、兴趣培养,忽视学生道德教育的现象。功利性是教育的一个方面,但不能止于功利性。当前的职业教育须切实改变重工具性、轻人文性的倾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既加强技能训练,给学生以一技之长,又教授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正是坚持了职业教育要兼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价值取向。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职业教育内涵的应有之义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但在职业教育实践中,仍存在过分追求职业教育工具性的观念,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接受职业

教育无非是为职业生涯做准备,学生是被社会意志锻造的“材料”。在工具性的支配下,职业教育出现了一种功利取向,完整的职业教育演变为单纯的技术教育,价值教育、人文性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应有的地位被边缘化。

(一)职业教育的目的

从职业教育的目的上看,既包含服务社会的工具性,也包含服务个体的人文性。传统职业教育过分强调工具性,弱化忽视人文性。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目的包括为青年谋生和为社会分工服务两个基本方面。他把职业教育目的归纳为三项,职业教育首要目的在于“为个人谋生”,也在于“为服务社会”,还在于“为世界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职业教育“为个人谋生”“为服务社会”体现其工具性,因而职业教育要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为个人谋生”培养一技之长(实践技能)“;为服务社会”培养一种能力(实际工作能力);职业教育“为世界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体现其人文性要求,生产力要提高必须把“地力、物力、人力凝聚起来,而人力是一切力的中心”。“增加生产从教育入手”,所以职业教育在注重工具性的同时还必须从人本出发,关注人文素养,注重人的潜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人的个性是否得到充分

作者简介:孙兆化(1971-),男,江苏沭阳人,江苏省沭阳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德育课教学。

收稿日期:2015-10-10

12

当代职业教育/2016年第2期

张扬,人的主体性是否得到自由发展,为劳动者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可以说人文性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理念。

(二)职业教育的过程

从职业教育的过程来看,既包含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输入性”,也包含服务个体生存发展的“输出性”,传统职教过分强调“输入性”,弱化忽视“输出性”。马克思认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职业教育与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社会组织、学习者及其家庭相关。职业院校是以“顾客”需求为驱动提供教育服务的,职业院校在教育过程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与职业指导,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熏陶,实现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这无可厚非,但现在的职业教育过分强调这种来自企业的外来的“输入性”而忽视学生个体、家庭的内在“输出性”。学生同样是学校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学校必须满足学生的需求,包括就业需求,以及终身发展的需求。所以职业院校除了满足利益相关方的现实需求这种工具性以外,还要满足学生的人文性需求,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最终会给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三)职业教育的结果

从职业教育的结果来看,既包含直接就业的“输出性”,也包含自主创业及多样发展的“本体性”,传统职教过分强调“输出性”,弱化忽视“本体性”。前任国家总理温家宝曾经讲过,“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为个人求职和服务社会作准备,最终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相关方应充分认识到就业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职业院校要围绕企业、社会需求定专业,围绕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等手段,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搭建宽广的就业平台。使学生能够顺利输出,这是职业教育“输出性”的表现;但片面强调就业教育会使职业院校工作偏离人才培养重心,忽视学生作为人的“本体性”发展,是对教育本质的背离,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缺失、职业岗位适应力不强、变通力不够、发展后劲不足等不良后果。职业院校一方面要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就业率,特别是对口就业率,重视“输出性”;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文化基础教育,强化立德树人理念,加强学生

职教研讨

的人文素养,夯实学生的“本体性”基础,服务学生的终身发展,使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终身发展有保障。

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职业教育宗旨的题中之义

《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这个发展既包含社会、企业的发展,也包含学生自身的发展,但在职业教育实践中,部分职业院校过分追求服务社会发展、企业发展,满足社会、企业的现实需求,为企业提供合格的技能人才的工具性,而忽视服务学生发展、满足学生需求,为学生终身服务的人文性。职业教育只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方能满足学生现实需求、利于学生长远发展,既服务当前经济发展又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和智力支撑。

(一)职业教育的产品观

从职业教育的产品观来看,既包含职业院校服务本身的工具性也包含服务产品(学生)的人文性。学生本身以及职业院校所提供的服务均为职业教育的产品。但目前存在把接受过某种教育的毕业生当成教育的“产品”,把在校生当成是可以进行“加工”的“材料”的观念,把学生培养成满足社会、企业需求的“工具”,以实现职业教育的工具性功能;现代职业教育的产品观认为,职业院校根据社会需求开设的专业、课程、项目以及实现专业、课程和项目等进行的教学和培训环节都是职业教育的产品,职业院校通过这些产品,为学习者提供教育服务,包括学习机会、资源和方法等服务,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增强发展能力,培育完整人格。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既包括社会、企业等终极的服务对象,也包含学生这种直接的服务对象。职业教育既要满足终极对象的工具性需求,也要满足学生的人文性需求。因此工具性与人文性应是职业教育产品观的题中之义,缺一不可。

(二)职业教育的顾客观

从职业教育的顾客观来看,既包含提供标准化服务、个性化服务的工具性也包含提供超值服务、感动化服务的人文性。政府、企业、家长、学生均为职业院校的顾客,政府向教育投资或提供经费,企业直接或间接向职业院校投资或提供经费,家长和学生缴纳学费。职业教育这种服务产品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在于有需求、有顾客,职业教育的“顾客”是否满意是检验一所职业院校是否有竞争力的关键。职业教育要满足政府所

当代职业教育/2016年第2期

13

职教研讨

期望购买的标准化服务,使未来的社会成员能有相应的知识、能力和态度来为社会作贡献;要满足企业期望的个性化服务,使员工获得应有的生产能力,成为高效率的员工;要满足家长和学生期望的超值服务、感动服务,能够获得基本的生活能力、就业能力,还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创业能力,不仅学到具有工具性的技术技能,修炼职业素养以成才,还要具有人文素养,塑造价值观以成人。从职业教育的顾客观来看,满足政府、企业的标准化、个性化服务可视为职业教育的工具性功能,满足家长、学生的超值服务、感动服务可理解为职业教育的人文性功能。因此工具性与人文性应是职业教育顾客观的应有内容,不可偏废。

(三)职业教育的质量观

从职业教育的质量观来看,既包含使政府、企业满意的工具性也包含让家长、学生满意的人文性。职业教育的质量观是指职业教育这个产品或服务的优劣程度。质量观是对质量的看法和理解,质量观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人对质量的定义会有所区别。朱兰(JosephH.Juran)博士认为:for“质量是一种适用性,而所谓适用性(Fitness求。use”可以看出,)是指使产品在使用期间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朱兰对质量的理解侧重于用户需求,强调了产品或服务必须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目的,质量管理大师克劳斯比(P.B.Crosby)对质量的定义是满足需要。因此职业教育这种服务和产品要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关注用户的体验,既要关注政府、企业的需求,还要关注家长和学生的需求;要以实现用户的需要为根本目标,既要让政府、企业满意,也要让家长和学生满意;职业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产品)能够满足政府、企业的需要,职业院校所提供的课程、培训能够满足家长、学生的需要。职业教育要确保顾客正当要求得到满足,包含政府、企业的工具性需求,也包含家长、学生的人文性需求。因此工具性与人文性应是职业教育质量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

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

当代职业教育/2016年第2期

才。但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存在过分追求技能训练,忽视满足学生终身发展需求、缺乏素质教育的现象。

(一)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从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来看,职业教育既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又要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方面,职业教育要体现工具性要求,为企业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需要,同时也要为家庭、个人培训技能,以促进就业,增加收入,为政府缓解就业压力,变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要体现人文性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公民素质的提升。

(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从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来看,企业不仅需要员工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也要具有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因此职业教育既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成为某一专业或领域的行家里手;也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职业之真义在于服务社会,帮助学生养成规范意识、竞争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企业文化意识及质量效益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意识。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应满足企业的当前需要,也要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个人、家庭对职业教育的诉求

从个人、家庭对职业教育的诉求来看,职业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当下就业的需求,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技能,以快速就业(工具性);更要关注个体的终身发展,提高学习能力(人文性),适应未来的职业变化;还要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既注重服务学生、家庭谋生的工具性功能,又注重学生、家庭新期待、新发展的人文性功能,既立足眼前又着眼长远。

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职业教育改革价值取向,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关心、支持(下转第61页)

14

人才培养

(上接第14页)职业教育,调动各方主体(政府、行业、企业、办学机构、家长)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期培养出既有高超的专业技能又有人文底蕴、较强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这样的职业教育才是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的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王俊明.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目的之形成[J].职业技术教

育,2010(4).

19号)[Z].http://www.scio.gov.cn/ztk/xwfb/2014/gxbjhzyjyggyfzqkxwfbh/xgbd31088/Document/1373573/1373573_1.htm,2014-05-02.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

[3]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

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http://www.moe.edu.cn/srcsite/A07/moe_953/moe_958/201508/t20150817_200583.html,2015-07-27.

当代职业教育/2016年第2期

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