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诉说》观课记录
《圆明园的诉说》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不能忘记的历史》中的一个主题活动。这一主题设置了两组图文,第一组展示了圆明园遗址、未烧毁的圆园局部图及相关资料,第二组以活动的形式展示了学生交流的画面,以上内容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图文并茂地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该教师采用了图片展示、音乐滋染、影像故事等手段和先抑后扬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思辨,用事实来见证,以达到既定的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渐丧失了主权,遭受了巨大的民族灾难。让学生初步感受”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2.课前,该教师让学生搜集大量的关于”圆明园的故事,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这本身就是一种体验教育。在整个搜集的过程中,学生有了自己的认识。在交流中,学生逐渐建构起自己的观点,有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前后对比,看到昔日美丽的圆明园变成了残垣断壁,心里已经感到很沉重了,尤其是当看到火烧圆明园的录像时,这种难过、愤怒的感情更是达到了高潮,再加上饱含深情、立意鲜明的点拨更是强化了学生的认识。
3.图明园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的学生也无法亲历,也不想亲历那段悲惨的历史,同时,由于课堂的限制,无法向学生全面展示那场浩劫的全貌。但是,该教师还是通过和学生们一起观看影片来了解了火烧圆明园的历史事件。孩子们又一次体验着那段历史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的耻辱。这时的体验可以说注入了生命意识的经验。
4.在课堂的结束部分,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在《少年中国说》诵读声中结束课堂。这更是一种感官上的体验,使得我们每一个人心湖起伏、热血沸腾!这何尝不是一次生动的心理体验。
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感的艺术,比如,在教学中,师生的互动还不够融治,追问度还不够,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创根问底。教无止境,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我们期望该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