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拔草 李娟
我们家自行车的全部构件只剩下两个轮子、一只坐垫、一副龙头以及连接物。连踏板都没有。至于刹车器,就更是奢侈物了。需要刹车的时候,只须把脚伸直,用鞋底在飞速运转的车轮上“嗞——”地蹭一下,车自然就会减速。如果情况特别紧急,则两只脚一起上。 有一次我妹骑车的时候,骑着骑着车链条掉了,并且掉得极不是时候——当时我们正在被两条大狗狂追。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穷凶极恶的狗!在阿克哈拉,最凶的狗一直都是我们家的琼瑶。可是和这两条狗相比,我们家琼瑶简直温柔极了。我妹的车链子不巧就在那时候掉了!她“啊——”地叫起来,两条腿蹬得飞快,面无表情,大汗淋淋。亏她车上还载了小山似的一堆干草,居然也没给狗扒掉。要是掉了的话谁敢回去捡啊?
家里养鸡,一养就是一百多只,还有五只野鸭子。小的时候还好打发,长大了简直跟一群强盗似的。我妹每天都要拔瓷瓷的两大编织袋蒲公英回来才够它们吃,加上家里打算再养只小毛驴,于是草就得拔得更勤了。每天拔回来的草都得晒干一部分,留作冬天给毛驴的草料。
到了一年一度的打草季节,牧民们纷纷从深山返回乌伦古河流域,为大畜准备冬天的草料。一辆辆打草的马车晃晃悠悠,满载而归。
我家没有草场,只好去草场里捡别人割剩下的。拉草的车经过的地方,沿途路两边的树枝多多少少会把垛得高高的草从车上挂下来一些。于是我妹就天天沿着打草的车辙走啊走啊,前面掉,后面捡。就是被狗追的那一次,我也跟去捡草了。去的路上果然捡了很多,我们细细拢一拢,居然有好几抱,便藏在路边灌木丛里,准备回去的时候捎上。 风很大很大,在高处呼啦啦地响。苞谷地如丛林一般,茂密地高过头顶,又如大海一般起伏。土路孤独地在这片海洋中延伸。走在这路上,像是走在消失之中。
我们每捡够一大抱的时候,就集中到一处放着,然后空手向前继续捡。这样,走过的路上每隔不远就垛着一堆,一路延伸得很远很远。
阳光灿烂,却下起雨来。真奇怪,雨从哪里来的呢?摔在地上有五分钱镍币大小,砸在脸上更是梦一样的痛觉。风呼啸着从天边奔来,苞谷地动荡不停。雨点有一阵没一阵地洒着,后来越下越大。天气炎热,风势不减。
又过了大约十来分钟,这场奇怪的雨才止住。土路上雨的痕迹瞬间就蒸发了,只留下一个又一个环形小坑。密密麻麻地、寂静地排列着,如月球表面一般寂静。自从打完草后,这条路很长时间都没人走过了。
这里的碎草更多,带刺的灌木丛中,铁丝网上,道路拐弯处,遗落得到处都是。我们不停地左右开弓,不一会就码了齐腰高的一垛。
这么多怎么拿得回去呢?我站在旁边想了又想,对我妹说:“分成四次,我们一人抱一堆走,两个来回就拿完了……”
我妹也站在旁边想了想,一弯腰,把那堆草整个儿抱起来就走……
我就只好跟在后面,一路上捡她身后掉下来的碎草。
今天的任务还早着呢,我们还得一人拎一条编织袋,走进林荫道对面的田野里去拔新鲜草。刚才的草料是用来储存到冬天的,而家里的鸡鸭还在等着今天的晚饭。
风依然很大。这样的天气最好了,没有蚊虫。在这样的大风里它们那扇小翅膀飞不起来,也就不用因为它们钻进耳朵而吓得要死,平常田野里很可怕,草丛中的蚊子跟云雾似的,一片一片地荡漾,还极均匀地发出嗡嗡不绝的重低音。所以才说刮大风的天气是幸福的啊。大地和天空之间被大风反复涤荡,干干净净。
我们一人扛一只袋子往回走,迎风穿过这片美丽平坦的田野,远处的林荫道像是等了一百年一样。里面停着我们的自行车。
回到家,我妈说:“啧!今天捡了这么多!两个人一起干到底不一样啊。” 我老老实实地承认:“哪里哪里,我是去当啦啦队的。”
再说说鸡吃草的情景:这群死鸡跟债主似的,一个个上蹿下跳,脸红脖子粗,把五只可怜的野鸭子在脚下踩来踩去,根本靠不到食槽旁边。有的鸭子不知怎么的居然也在糟子边挤到一个位置,还没下嘴,突然看到左右前后全是鸡,立刻大惊小怪地尖叫着跑掉,四处乱跳,寻找同伴。不知鸭子为什么这么怕鸡,它们明明长得比鸡大。
这些鸡可狠了,从小就会啄人,疼得要死。由于嘴尖的原因,一个个特能挑食。鸭子就笨得不可思议了。每次都要等鸡们吃得神清气闲了,才敢蹭到槽子边上,而且还努力地装作不经意的样子,一有风吹草动,就忙不迭排成一条队逃跑。
其实鸭子有时也很令人烦恼的。我们在鸡棚里放了一只小铁盆给大家饮水。每次注满水后,它们总要跳进这方狭小的水域游上几圈过干瘾。游就游呗,可它们还要扎猛子。有时候这小小一盆子水里居然能挤进去三四只鸭子,把盆子挤得满满当当。明明一动都不能动了,却仍扭着身子假装游泳。害得鸡们围着盆子干着急,一口水也喝不到。
鸭子最有意思了,我妈叫:“鸭!”它们就“啊!”地回答一声。我妈要是叫:“鸭鸭!”它们就:“啊!啊!”我妈:“鸭鸭鸭!”它们:“啊!啊!啊!”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写到自行车,透露了家中生活的贫苦,所以我与妹妹外出拔草也就成了理应之事,妹妹那么能干好强也与此有关。
B. 文中对“风雨”的描写,既让读者感受到新疆拔草时节自然环境的特点,又直接表现出我与妹妹积极乐观的心态。
C. 文章结尾对鸡鸭的描写活灵活现,例如写鸡“上蹿下跳,脸红脖子粗”,鸭子“扭着身子假装游泳”,细节中富含农村生活气息。
D. 本文笔调清新活泼,率真质朴,善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写的虽是平凡生活的点滴,但妙趣横生、生机盎然,充满着纯净与温暖。
(2)结合上下文,谈谈“走在这路上,像是走在消失之中”这句话的含意。
(3)作者在“拔草”时感到刮大风的天气也是幸福的,围绕“拔草”,其实还有很多幸福的体验,请从文中举出三处简要分析。 【答案】 (1)B
(2)①苞谷地像丛林般茂密、大海般起伏,渺小的人走在其中,就像消失在广阔的自然
中。②每隔不远就垛着的干草堆,是在生活之路上努力行走留下的印迹,对抗着这种消失。
(3)①没有草场,只能捡别人割剩掉下的草和拔野草,但是收获颇丰,幸福也满满;②捡草途中,遭恶狗追咬,由“劫后余生”的庆幸而生幸福感:③捡草拔草途中欣赏造化的伟大神奇美丽,体悟人与自然的关系,内心有微妙的幸福;④拔草回家,劳动成果被母亲认可,感到开心、幸福;⑤欣赏鸡鸭享用拔草的成果,劳动价值落到实处,切实感受到满足、愉悦。
【解析】【分析】(1)B项,“又直接表现出我与妹妹积极乐观的心态”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又过了大约十来分钟,这场奇怪的雨才止住。土路上雨的痕迹瞬间就蒸发了,只留下一个又一个环形小坑。密密麻麻地、寂静地排列着,如月球表面一般寂静。自从打完草后,这条路很长时间都没人走过了”“风依然很大。这样的天气最好了,没有蚊虫。在这样的大风里它们那扇小翅膀飞不起来,也就不用因为它们钻进耳朵而吓得要死,平常田野里很可怕,草丛中的蚊子跟云雾似的,一片一片地荡漾,还极均匀地发出嗡嗡不绝的重低音。所以才说刮大风的天气是幸福的啊。大地和天空之间被大风反复涤荡,干干净净”等分析可知,“直接表现”不准确,应是间接表现。故选B。
(2)结合“苞谷地如丛林一般,茂密地高过头顶,又如大海一般起伏。土路孤独地在这片海洋中延伸”分析,苞谷地像丛林般茂密、大海般起伏,而人走在这样的路上,显得太渺小了,像消失在这广阔的天地间一样。结合“我们每捡够一大抱的时候,就集中到一处放着,然后空手向前继续捡。这样,走过的路上每隔不远就垛着一堆,一路延伸得很远很远”分析可知,走过的路上每隔不远就垛着一堆,留下生活的痕迹,对抗着这种消失。
(3)结合“我家没有草场,只好去草场里捡别人割剩下的……准备回去的时候捎上”分析,没有草场,只能捡别人割剩掉下的草和拔野草,但是收获颇丰,幸福也满满;结合“有一次我妹骑车的时候,骑着骑着车链条掉了,并且掉得极不是时候——当时我们正在被两条大狗狂追。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穷凶极恶的狗……亏她车上还载了小山似的一堆干草,居然也没给狗扒掉。要是掉了的话谁敢回去捡啊”分析,捡草途中,遭恶狗追咬,由“劫后余生”的庆幸而生幸福感;结合“回到家,我妈说:‘啧!今天捡了这么多!两个人一起干到底不一样啊’”分析,拔草回家,劳动成果被母亲认可,感到开心、幸福;结合“再说说鸡吃草的情景:这群死鸡跟债主似的,一个个上蹿下跳,脸红脖子粗……不知鸭子为什么这么怕鸡,它们明明长得比鸡大”“其实鸭子有时也很令人烦恼的……害得鸡们围着盆子干着急,一口水也喝不到”等分析可知,欣赏鸡鸭享用拔草的成果,劳动价值落到实处,切实感受到满足、愉悦。
故答案为:⑴B;
⑵①苞谷地像丛林般茂密、大海般起伏,渺小的人走在其中,就像消失在广阔的自然中。②每隔不远就垛着的干草堆,是在生活之路上努力行走留下的印迹,对抗着这种消失。
⑶①没有草场,只能捡别人割剩掉下的草和拔野草,但是收获颇丰,幸福也满满;②捡草途中,遭恶狗追咬,由“劫后余生”的庆幸而生幸福感:③捡草拔草途中欣赏造化的伟大神奇美丽,体悟人与自然的关系,内心有微妙的幸福;④拔草回家,劳动成果被母亲认可,感到开心、幸福;⑤欣赏鸡鸭享用拔草的成果,劳动价值落到实处,切实感受到满
足、愉悦。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在实际答题过程中一定要在把握文本主题思想的前提下,充分调动语境意识、手法意识、结构意识等,多角度思考,仔细分析理解句意的关键,进而准确全面地理解句子的含义。此题注意抓住“这路”“消失”等关键词语。“这路”指像丛林般茂密、大海般起伏的苞谷地,“消失”指渺小的人走在苞谷地中,就像消失在广阔的自然中。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围绕中心谋篇布局作用的分析能力。在给文章布局谋篇时,应该主要从三全方面考虑进行:①根据主题进行布局谋篇;②根据具体材料进行布局谋篇;③根据具体的文体进行布局谋取篇。围绕“拔草”,还有很多幸福的体验,比如只能捡别人割剩掉下的草和拔野草,但是收获颇丰,幸福也满满;捡草途中,遭恶狗追咬,由“劫后余生”的庆幸而生幸福感等。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枕上诗书闲处好
孙守名
我抱着一摞书走下台阶,走出图书馆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位熟识的学长。三两句寒暄后,他便指着刚与我擦肩而过的老者说,那位便是宋学大师刘乃昌先生。我颇为诧异,转过头去,只看到一个模糊的背影,灰呢子大衣,鸭舌帽,还有不疾不徐的步履。 这大概是二十七八年前的事了。那时的刘乃昌先生早已是颇有名气的学问大家,专攻两宋文学,尤致力于李清照、苏轼、辛弃疾的研究。只可惜,造化弄人,我竟没能亲耳聆听过先生的教诲。对于刘乃昌先生,我是只闻其名而未识其人。
第一次与先生接触是在一个春光融融的午后,我有些冒昧地轻轻地敲了三下门,然后双手交叉忐忑不安地立于楼梯旁,紧张兮兮地望着不断下楼行色匆匆的一些陌生老师。朋友筹划出一本有关中学诗文的课外读物,很想找一位全国知名诗词研究专家来写序文,自然就想到了先生。这样的事情最终落在我身上,义不容辞却又心中惶恐,担心先生会一口回绝。正当我大汗淋漓之时,门开处,温文尔雅的刘先生走了出来。先生将我让至家中,落座后,便仔细询问来访的缘由。待我语无伦次地讲明来意,先生竟满口答应,并约定一周为限。我转身告辞,温和的,满脸微笑着的刘先生一直将我送至楼下,才慢慢转身上楼。 再后来,似乎熟识了许多。一周后,将取来的序言以快件方式寄出后,我长长舒了一口气,为这件事做得圆满而暗自庆幸。不料,第二天一大早,刘乃昌先生竟找到西联教室来,着急地告诉我需要更动的三处,其中一处竟是标点。我暗自吃惊,不禁为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而肃然起敬。
近年来,我顺着文学发展脉络写过几篇人物散文,几次想动笔描绘一下那位“和羞走,却把青梅嗅”的才女李清照,但又踌躇再三,总是无法落笔。个中原因,似乎很多。脑海深处,还是怕看到李清照“寻寻觅觅”的戚容,“凄凄惨惨”的眼神,如若不将心沉入无底的暗夜,沉入到巨大的国破家亡的苦痛中,要想靠近她,那是断然不可能的。于是我又翻捡出
刘乃昌先生的研究文章,从中苦苦品味那位让有宋一代大放异彩的才女的人生轨迹。也许,我想,刘先生的笔下,这位有着悲剧命运的旷世女神比我写出来的还要鲜活。 刘乃昌先生离开曲园转入山东大学文学院后,与我有过大概两次通信。其中一次是写毕业论文时,我先是选定了南宋词人辛弃疾,阅读了大量书籍后,感觉思路似有若无,断断续续,于是决定给刘先生写信。只是,刘先生的通信地址我是不清楚的,查阅了邮政编码后,冒昧写了封现在看来不知所云的信件,投入邮箱后,便苦苦等待起来。一周,两周,三周,再也等不得,只好转入现当代文学。待论文结构框架大致成形,先生的那封信却如雁般飞来,既惊喜,又苦涩,论文的事难以再向先生启齿,信也似乎不必再回。每每想到先生的鼓励之语,心里总是感到酸楚。
刘乃昌先生已然作古,他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我眼前,思之让人悲哽。先生一世,为人低调。有关他的生平材料公开发表的少之又少,这位师承夏承焘的文学研究大家,对于名,对于利,如同浮云一般。他只知道研究、教学和笔耕不辍,即便是晚年身患阿尔兹海默症,唯一的记忆还是宋词。
“谁把西风移画扇,淡了胭脂,冷了凝香腕”,宋词之美,美得让人心醉。重回青衫长袖、羽扇纶巾的古宋时代,思清新婉丽的晏几道,叹弱柳扶风的李清照,吟着哀愤的诗,听着古雅的曲,那是怎样的一种荡气回肠啊!无怪乎刘乃昌先生超凡脱俗,清古洒脱,那是他读透了宋词的精髓。
因编辑各类图书,自然会引用到刘先生一些有关宋代文学的研究成果,内心时常感到愧疚不已。总想当面再次聆听他的教诲,又怕打扰先生晚年的清修生活。先生驾鹤,令人痛心。感恩之情,时时萦怀。
想到李清照在《摊破浣溪沙》中的一句词,“枕上诗书闲处好”,破其意而解之,先生正是将诗书学问做到“闲处”,做到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所以他成了一位令世人景仰的宋代文学研究泰斗。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5年3月4日,有删改)
【注释】刘乃昌(1930-2015):山东滕县人,原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山东大学教授、词学家、宋代文学研究家。先后出版《辛弃疾论丛》《苏轼选集》《苏轼文学论集》《姜夔诗词选注》《宋词三百首新编》《晁氏琴趣外篇晁叔用词校注》等专著十余部。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撰写毕业论文时,虽然向刘先生的求助没能得到及时回复,但“我”内心依然充满了对先生的敬意。
B. “我”对于没能亲耳聆听过刘先生的教诲而深感遗憾,因此后来多次找寻机会走近先生,也曾写信向他请教过有关学术问题。
C. “我”在撰写有关李清照的文章时感到难以下笔,只好借助刘先生的研究文章,这一细节表现了“我”对先生研究成果的高度信赖。
D. 在作者看来,刘先生将诗书学问做到了“闲处”,成为宋代文学研究方面的泰斗,是深谙“枕上诗书闲处好”精髓的。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引用学长的话,表现出刘先生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为读者勾勒出一个精于学术、深受爱戴的人物轮廓,为下文做好铺垫。
B. 文章多次引用李清照的词句,既看出刘先生对有着悲剧命运的旷世女神的偏爱,又表现我”对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
C. 文章以时间为序,用“我”的耳闻目睹记叙了与刘先生的交往,对先生虽师承大家却为人低调、不慕名利且一心钻研的一生表达了景仰之情。
D. 刘乃昌是宋代文学研究家,他出版的十余部学术专著涉及宋代文学的各个层次和方面,其研究面广,研究程度深,成果卓著。
(3)刘乃昌先生有哪些人格魅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B (2)A
(3)①待人温和,温文尔雅。“我”惶恐不安地请先生作序时,他温文尔雅,满口答应,并送我至楼下。②做事严谨。刘先生发现序言中还有三处需要改动的地方,“竟找到西联教室”“竟是标点(其中一处)”③鼓励后生,提携后学。“我”在写毕业论文 时,给刘先生写信,先生的鼓励之语,令“我”心里感到酸楚。④不计名利,专注学术。他为人低调,对名利如同浮云,只知道研究、教学和笔耕不辍。 ⑤超凡脱俗,清古洒脱。刘先生深谙宋词让人心醉、荡气回肠之美,做到了“闲处”。答出以上三点即可,如有其他,需言之成理。
【解析】【分析】(1)B项, “‘我’对于没能亲耳聆听过刘先生的教诲而深感遗憾”和“多次找寻机会走近先生,也曾写信向他请教过有关学术问题”因果关系不成立,其中第一次与先生交往是受人所托。故选B。(2)B项,“刘先生对旷世女神的偏爱”错误,文中强调刘先生体会的深且透,比我写的还要鲜活;C项,“景仰之情”错误,要求考生紧紧抓住本语段提到的“思之让人悲哽”,此句为中心句。就因此才体现全文对刘先生的“景仰之情”;D项,“专著涉及宋代文学的各个层次和方面”错,结合“注”看出刘先生对宋代文学研究的对象较多、方面较广,而非“各个层次”。故选A。(3)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担心先生会一口回绝。正当我大汗淋漓之时,门开处,温文尔雅的刘先生走了出来”“我转身告辞,温和的,满脸微笑着的刘先生一直将我送至楼下,才慢慢转身上楼”概括第一点;根据“不料,第二天一大早,刘乃昌先生竟找到西联教室来,着急地告诉我需要更动的三处,其中一处竟是标点”概括第二点;根据“待论文结构框架大致成形,先生的那封信却如雁般飞来,……每每想到先生的鼓励之语,心里总是感到酸楚”概括第三点;根据“先生一世,为人低调。有关他的生平材料公开发表的少之又少,这位师承夏承焘的文学研究大家,对于名,对于利,如同浮云一般”概括第四点;根据“无怪乎刘乃昌先生超凡脱俗,清古洒脱,那是他读透了宋词的精髓”“先生正是将诗书学问做到‘闲处’,做到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所以他成了一位令世人景仰的宋代文学研究泰斗”概括第五点。 故答案为:⑴B;⑵A;
⑶①待人温和,温文尔雅。“我”惶恐不安地请先生作序时,他温文尔雅,满口答应,并送我至楼下。②做事严谨。刘先生发现序言中还有三处需要改动的地方,“竟找到西联教室”“竟是标点(其中一处)”③鼓励后生,提携后学。“我”在写毕业论文 时,给刘先生写信,先生的鼓励之语,令“我”心里感到酸楚。④不计名利,专注学术。他为人低调,对名利如同浮云,只知道研究、教学和笔耕不辍。 ⑤超凡脱俗,清古洒脱。刘先生深谙宋词让人心醉、荡气回肠之美,做到了“闲处”。答出以上三点即可,如有其他,需言之成理。
【点评】(1)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
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2012年末到2017年末,全国有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中国的减贫实践与成就,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为全球树立了典范。面对深度贫因地区,如何突破长期难以突破的瓶颈?脱贫攻坚,精准为要。尤其是进入关键冲刺阶段,那些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需要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政府的努力、企业的助力、社会组织的协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壮志如铁”的决心、“精准滴灌”的用心、“万夫一力”的齐心。聚众力、汇众智、集众志,有了这样的力量,我们将所向披靡,无坚不摧。
(摘编自人民网《汇聚精准扶贫强大合力》)
材料二: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回顾脱贫攻坚历程,注重通过发展产业的方式实现精准脱贫,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是鲜明特色。脱贫攻坚,外界的推动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外在的推动力不可能永远不变。这就需要把外在的推动力转化为内生动力,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造血能力,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搞好产业扶贫。
但也要看到,农村基础设施薄弱,贫国户抗击风险能力较弱,常常会面临缺资金、缺技术、缺品牌、缺产业链等难题。在推动产业扶贫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经营层面的问题,比如说短期化倾向,一些地方急于求成,优先发展“短平快”产业;又如脱离群众的倾向,一些地方贫困户并没有融入产业;还有一些地方不切实际造“盆景”工程,一哄而上造成市场过剩。凡此种种,无不制约着产业扶贫的推进,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让产业扶贫取得实效。
产业发展是经济活动,要遵循市场规律,按照市场需求发展特色产业,这就需要精准对接群众,形成产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参与生产、实现就业,才能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让贫困群众分享产业红利。
(摘编自人民日报《产业扶贫贵在“精准”》)
材料三:
笔者回老家过年时,了解到政府给每个低收入家庭送去羊羔饲养,但有的贫困户找到村委会说,送羊羔,要送放羊工来,类似的要求还有不少。这种“谁穷谁有理”的思想要不得。
在脱贫攻坚战中,不难看到大多数贫困群众尝到了勤劳脱贫的甜头,走上了脱贫奔小康
之路。但也有一部分人单纯“等靠要”,难以彻底拔掉思想上的“穷根”。扶贫首先要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只有帮助他们扶起脱贫的志气、挺起脱贫的腰板,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真正激发出持久的脱贫致富动力。
(摘编自光明日报《扶贫重在扶志》)
材料四:
一段时间以来,扶贫领域检查评比多、填表报数多、压力大任务重的现象广泛存在,特别是精准扶贫陷入精准填表的怪圈,成为广大贫困农民和农村的负担。把精准扶贫变成精准填表,表面上看是工作方式不对,将机关和企业的工作方法简单套用到农村扶贫工作中,实质上是一种文牍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扶贫干部对此也无奈,填表、考核、评估的成绩是上级评价扶贫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表格已经成为一种应付上级考核的“盆景”。脱贫攻坚不可本末倒置,这就要求我们秉承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改革规范考核管理制度,激发广大干部在扶贫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以脱贫成效检验并不断调整工作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兑现我们党对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
(摘编自央广网《莫把精准扶贫变成“精准填表”》)
材料五: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对减贫工作高度重视,2012年末到2017年末,全国已有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3.1%。
B. 优先发展“短平快”产业使扶贫提速,加快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提高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C. 缺资金、缺技术、缺品牌、缺产业链等难题影响着扶贫工作的推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在扶贫工作中应该考虑的。
D. 很多贫困户的思想上还有“穷根”,还存在着“谁穷谁有理”这种典型的“等靠要”的思想,主观上脱贫致富的意愿不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四则文字材料都提及了我国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都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做好扶贫工作的可行性办法,为扶贫工作指明方向。
B. 材料五的数据显示,国家设定了恒定的贫困线标准,农村贫困人口呈不断减少的趋势,贫困发生率也在逐年下降。
C. 要想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必须杜绝文牍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这样就能真正激发出持久的脱贫动力。
D. 根据材料五可知,中国贫困户因病致贫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因学、因残、因灾比例之和,国家应加大对因病致贫人口的帮扶力度。
(3)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应如何才能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答案】 (1)B (2)D
(3)①精准扶贫:选用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②汇聚多方力量:需要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③发展产业:注重通过发展产业的方式实现精准脱贫;④树立贫困户信心: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⑤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杜绝形式主义,改革规范考核管理制度。 【解析】【分析】(1)B项,“提高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错误,根据原文,优先发展“短平快”产业是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不能“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故选B。 (2)A项,“都提及了我国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错误,第一则材料中没有提及“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B项,“国家设定了恒定的贫困线标准”错误,从图表看,国家设定的贫困线标准并不是“恒定”的,而是略有提升的;C项,“必须杜绝文牍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这样就能真正激发出持久的脱贫动力”错误,根据材料三中信息可知“要想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关键在于“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故选D。
(3)此题要求概括我国应如何才能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脱贫攻坚,精准为要。尤其是进入关键冲刺阶段,那些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概括第一点;根据“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需要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概括第二点;根据“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概括第三点;根据“扶贫首先要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概括第四点;根据“脱贫攻坚不可本末倒置,这就要求我们秉承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改革规范考核管理制度,激发广大干部在扶贫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以脱贫成效检验并不断调整工作方法”概括最后一点。 故答案为:⑴B;⑵D;
⑶①精准扶贫:选用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②汇聚多方力量:需要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③发展产业:注重通过发展产业的方式实现精准脱贫;④树立贫困户信心: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⑤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杜绝形式主义,改革规范考核管理制度。 【点评】(1)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
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民谣谚语,是人们世世代代的生活经验的高度总结与卓越智慧的长期积淀,有着极为丰富、深厚的内涵,是极富特色的传统民间文化的形式之一。
两宋时期的民间谣谚中,有大量的倡导廉洁、颂扬廉政的内容。宋人认为:“为官之要,曰廉曰勤。”岳飞更是直率地指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至于名相范仲淹,则其境界更高。他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心做官,莫营私利”。这些至理名言,后多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转化为歌谣民谚。
另外,当时还有劝廉、守廉的民谣。例如:世常羞贫贱,贫贱非我羞;人人为官莫敛财;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些或诗或歌的民谣,代表了广大民众希望官场廉洁、官员廉正、不奢侈、莫敛财的良好愿望。
据传,当时民歌谣谚中还广为流传着宋真宗写的《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诗歌中既有劝人勤学苦读的用意,也将读书、做官、发财之间的关系写得清楚明白。但不论怎么说,学而优则仕,总比不学无术、只顾投机钻营和贪赃枉法要好。因此,时人又唱道:谁不爱,黄金屋;谁不羡,千钟粟。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为官去贪污;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 两宋时期,大量的民谣谚语表达了人们对贪官污吏的愤恨,尤其是对北宋末年童贯、蔡京、朱勔等人的切齿之恨。如贪官朱勔受宠,仅家奴即有百余人封官赐爵。其中受金带者就有数十人。当时民谣说:金腰带,银腰带,赵家世界,朱家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以贪污勒索的钱财而换取的腰带到手后,又被高价转卖,从而大获其利。因此,人们对贪赃枉法之徒愤慨至极,认为“打破筒(指童贯),泼了菜(指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有些诗歌民谚还揭露了贪官的罪恶与崇拜金钱的无耻嘴脸。南宋初,大将张俊所领士兵因自臀而下,文刺至足,故有“花腿军”之名。然而,这些花腿军成了他的私仆。他役使这些“花腿”搬运花石,在杭州为他修盖太平楼。当时民谣道:“张家寨里没由来,使他花腿抬石头,二圣犹自救不得,行在盖起太平楼。”
贪官污吏无耻,他们崇尚“欲得富,须胡做”之道。其中,王黼尤为突出,他公然把各种官职按不同等级定价出售。于是,人们为他编了顺口溜:三千索,直秘阁;五千贯,擢通判。以致大官大贪,小官小贪,甚至无官不贪。官吏贪污,实同盗贼,有时,贪官为害甚至倍过于贼。
在西夏的反贪文化中,同样有许多哲理性、思想性、文学性三者兼具的民谣谚语。如对
贪官污吏追逐升官发财、贪婪成性、唯求享受的寄生生活抨击:“又穿华服,又贮财宝,不用借债;官爵已升,宫室已成,不缺用品”;“户户紫衣不缫丝,人人为官莫敛财”!再如:“世上正事三件:“畜牧、耕作和商贩;天下坏事三件:骗盗、贪索和赌钱。” 这其中,既有控诉,也有讽刺,还有劝善戒恶等。
(选自王春瑜《简明中国反贪史》,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宋初,大将张俊让“花腿军”做他的私人仆从,为他搬运花石,为他修楼盖屋。当时就有民谣揭露了他的无耻嘴脸与罪恶。
B. 名将岳飞等人的为官之说,名相范仲淹的至理名言,也有倡导廉洁、颂扬廉政的内容,这些名言后多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转化为歌谣民谚。
C. 宋朝贪官污吏崇尚“欲得富,须胡做”之道,大官大贪,小官小贪,无官不贪。王黼甚至公然把各种官职按不同等级定价出售。
D. 两宋时期的民间谣谚,内容都是倡导廉洁、颂扬廉政,同时也表现出人们对贪官污吏的严厉谴责与愤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当时民歌谣谚中广为流传的宋真宗的《劝学诗》,虽有劝人勤学苦读的用意,但也将读书、做官、发财之间的关系功利化了。
B. 两宋时期有大量的倡廉、颂廉、劝廉、守廉的民谣,这些民谣代表了广大民众希望官场廉洁、官员廉正、不奢华、莫敛财等良好愿望。
C. 两宋时期,大量的民谣谚语表达了人们对贪官污吏的愤恨,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人人为官莫敛财”等。
D. 民谚“又穿华服,又贮财宝,不用借债;官爵已升,宫室已成,不缺用品”抨击了西夏贪官污吏的贪图享受、贪婪成性、贪逐升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宋时期,人们用民谣谚语赞颂清官廉政,谴责贪官污吏,揭露社会黑暗,控诉贪污无耻,反映民众辛酸,对当今的反贪文化颇有影响。
B. 同为民谣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与“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对待功利的态度却是有区别的。
C. 童贯、蔡京、朱勔、王黼等贪官污吏行径卑劣无耻,引得百姓切齿愤恨,百姓用民谚控诉、讽刺、抨击,揭露了他们的无耻嘴脸。
D. 西夏反贪文化中的民谣谚语也包含许多哲理性、思想性、文学性三者兼具的内容,其中有控诉,有讽刺,也有劝善戒恶,表现了百姓的好恶与褒贬。 【答案】 (1)D (2)C (3)A
【解析】【分析】(1)D项原文“两宋时期的民间谣谚中,有大量的倡导廉洁、颂扬廉政的内容。”而不是“内容都是倡导廉洁、颂扬廉政”。故选D。
(2)“当时还有劝廉、守廉的民谣。例如:世常羞贫贱,贫贱非我羞;人人为官莫敛财;……”可知C项“人人为官莫敛财”是论证劝廉、守廉的而不是“表达了人们对贪官污吏的
愤恨”。故选C。
(3)A项“对当今的反贪文化颇有影响。”说法于文无据。故选A。 故答案为:⑴D;⑵C;⑶A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第三步,逐项和原文对照,确定答案。
(2)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汉代艺术的美学风貌
李泽厚
①人对世界的征服和琳琅满目的对象,表现在具体形象、图景和意境上,则是力量、运动和速度,它们构成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
②这种“气势”甚至经常表现为速度感。而所谓速度感,不正是以动荡而流逝的瞬间 状态集中表现着运动加力量吗?你看那著名的“马踏飞燕”,不就是速度吗?你看那“荆轲 刺秦王”,匕首插入柱中的一瞬间,那不也是速度吗?激烈紧张的各种战斗,戏剧性的场面、故事,都是在一种快速运动和力量中来展现其磅礴的“气势”。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气势、运动和力量,构成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它与六朝以后的安详凝练的静态姿式和内在精神是何等鲜明的对照。
③也正因为是靠行动、动作、情节而不是靠细微的精神面容、声音笑貌来表现对世界的征服,于是粗轮廓的写实,缺乏也不需要任何细部的忠实描绘,便构成汉代艺术的“古拙”外貌。汉代艺术形象看来是那样笨拙古老,姿态不符常情,长短不合比例,直线、棱角、方形又是那样突出、缺乏柔和……但这一切都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上述运动、力量、气势的美,“古拙”反而构成这种气势美的不可分割的必要因素。如果没有这种种“拙笨”,也就很难展示出那种种外在动作姿态的运动、力量、气势感了。过分弯的腰,过分长的袖,过分显示的动作姿态……“笨拙”得不合现实比例,却非常合乎展示出运动、力量的夸张需要。“气势”与“古拙”在这里是浑然一体的。
④如果拿汉代画像石与唐宋画像石相比较,如果拿汉俑与唐俑相比较,如果拿汉代雕刻与唐代雕刻相比较,汉代艺术尽管由于处在草创阶段,显得幼稚、粗糙、简单和拙笨,但是上述那种运动、速度的韵律感,那种生动活跃的气势力量,就反而由之而愈显其优越和高明。尽管唐俑也有动作姿态,却总缺少那种狂放的运动、速度和气势;尽管汉俑也有静立静坐形象,却仍然充满了雄浑厚重的运动力量。汉代艺术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那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是后代艺术所难以企及的。
⑤形象如此,构图亦然。汉代艺术还不懂后代讲求的以虚当实、计白当黑之类的规律, 它铺天盖地,满幅而来,画面塞得满满的,几乎不留空白。这也似乎“笨拙”。然而,它却给予人们以后代空灵精致的艺术所不能替代的丰满朴实的意境。它比后代空灵的美更使人感到饱满和实在。与后代的巧、细、轻相比,它确乎显得分外的拙、粗、重。然而,它不华丽却单纯,它无细部而洗练。它由于不以自身形象为自足目的,就反而显得开放而不封闭。它由于以简化的轮廓为形象,就使粗犷的气势不受束缚而更带有非写实的浪漫风味。当时民间艺术与文人艺术尚未分化,从画像石到汉乐府,从壁画到工艺,从陶俑到隶书,汉代艺术呈现出来的毋宁更多是整体性的民族精神。如果说,唐代艺术更多表现了中外艺术的交融,从而颇有“胡气”的话;那么,汉代艺术却更突出地呈现着中华本土的音调传统:那由楚文化而来的天真狂放的浪漫主义,那在满目琳琅的人对世界的行动征服之中的古拙气势的美。
(选自《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汉代艺术美学风貌的是( )
A. 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墓前有一座马踏匈奴的石雕,用粗线条勾勒,庄重雄劲。 B. 汉代书法的代表作《袁安碑》浑厚古茂、雄朴多姿,飘逸圆融中尽显端庄方正。 C. 汉代艺术比唐代艺术更具有生动的气势,蓬勃的生命力。
D. 汉代艺术给后代以空灵的意境,它以简化的轮廓为形象,就使粗犷的气势不受束缚而更带有非写实的浪漫风味。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气势、运动和力量,构成了汉代艺术全部的美学风貌。
B. 汉代艺术不仅在形象上体现出“笨拙”的特点,在构图上也是如此,显现出与后代迥异的丰满朴实意境。
C. 尽管唐俑也有动作姿态,却总缺少那种狂放的运动、速度和气势,由此可见作者不欣赏唐代的艺术。
D. 汉代艺术形象的“笨拙古老”,是因为汉代艺术要表现出行动、动作和情节的“气势”,“气势”是“古拙”风貌形成的前提。
(3)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汉代艺术“气势”与“古拙”风貌形成的原因。 【答案】 (1)D (2)B
(3)①靠行动、动作、情节来表现人对世界的征服或琳琅满目的对象(侧重用力量、运动和速度来表现人对世界的征服或琳琅满目的对象)。②汉代艺术出于草创阶段,尚未出现后代那样“以虚当实、计白当黑”的成熟创作规律。③民间艺术与文人艺术未分化,具有整体性的民族精神。④受中华本土音调传统的影响(或受楚文化天真狂放浪漫主义的影响)。
【解析】【分析】(1)选项D“汉代艺术给后代以空灵的意境”表述错误。原文是“它却给予人们以后代空灵精致的艺术所不能替代的丰满朴实的意境。”空灵的意境应是后代艺术的特点,属曲解文意。故选D。
(2)A项说“全部”不对,原文是“基本”范围扩大了。C项说“作者不欣赏唐代的艺术” 无中生有。D项说“气势”是“古拙”风貌形成的前提表述错误,原文为“气势”与“古拙”在这里是浑
然一体的。故选B。
(3)1、2段提出并说明汉代艺术形象的特点及具体表现。3、4、5段都是从不同角度分析“气势”“及拙”朴形成的原因。提取并整合信息,3段提出的原因是“靠行动、动作、情节而不是靠细微的精神面容、声音笑貌来表现对世界的征服,于是粗轮廓的写实,缺乏也不需要任何细部的忠实描绘,便构成汉代艺术的“古拙”外貌。”4段为艺术所处阶段,5段提到“整体性的民族精神”及“中华本土的音调传统”。整合这些信息,就可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⑴D;⑵B;
⑶①靠行动、动作、情节来表现人对世界的征服或琳琅满目的对象(侧重用力量、运动和速度来表现人对世界的征服或琳琅满目的对象)。②汉代艺术出于草创阶段,尚未出现后代那样“以虚当实、计白当黑”的成熟创作规律。③民间艺术与文人艺术未分化,具有整体性的民族精神。④受中华本土音调传统的影响(或受楚文化天真狂放浪漫主义的影响)。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第三步,逐项和原文对照,确定答案。
(2)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⑶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太阳土 宁新路
每当我离家远去,母亲最担心我水土不服。
我的肠胃有敏感症,只认老家的水,挪个地方就水土不适闹肚子。母亲说拉肚子是肠胃在“换水土”。这次去离家很远的地方,一去要好几年不能回来,肠胃肯定得大“换”水土,定会拉得爬不起来。母亲很担心,就给我备了包东西,临上路的那天,她装在我衣兜里,嘱我每天喝它几次。
我知道那是一包土,是那晒了很多年太阳的土,叫“太阳土”,也叫“老土”,是那细如面粉的绵土。这是我每次出门,母亲都会让我带的东西。我带着它上路,母亲添了些安慰,我也少了些惧怕。
“太阳土”是老墙下的土,是太阳晒落墙上的灰土。“老土”收藏了太阳多年的炽热和光色,比寻常黄土更黄亮、暖融融。土被晒成了纯粹的土面,老人不把它看作是土,看作是
太阳身上的灰,说它干净得很,灵气得很。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老人偏爱这土,喝它暖肠胃,出远门带上调理水土不服。
“太阳土”的名字好听,水却难以下咽,有苦酸辣涩麻咸等说不上来的味,入口喉咙发呕。母亲说常喝就不难喝了,喝惯就好了。这样的东西能喝习惯吗?我喝一次它难咽一次,从来没喝习惯过。虽难喝,我却是权把它当作母亲的爱心,才喝它的。想到喝土水的怪味,就想到土里什么都会有,土脏。想到土里的脏来,就想吐。可母亲和老人把它说得很神奇。老土难道真有神力?这让我注意起这老墙的土来。
老土里除苦酸辣涩麻咸外,那说不清的味究竟是什么?深想,一撮土还真不简单。一撮土来自一片土地,一撮土里有世代村人。土里,包含着这世上所有消亡的东西,也包括老祖宗的气息等一切。越想这土的生成,越觉得它复杂。
这墙的土坯是哪里来的?老人懒得回答我这问题。我怀疑这“太阳土”的墙,是来自村西荒地。那里有人常年打土坯,打的土坯不是村里打墙用,就是盖了房子。荒地虽是花草遍地的树林,当年却是坟地,挖出过秦汉唐的古董,也挖出过元明清的钱币和陶瓷,当然还有棺材的朽木、人骨和兽骨。这其中或许也有我的祖先。村人会用这土打墙。这老墙的土,虽被太阳晒成黄亮的尘埃,但它有祖宗的痕迹、遗留,有太多消亡生命的秘密。难怪这土的水,有神秘的气味,有说不清的味道。
这土的水,是真能疗愈肠胃,还是祖辈乡土情结的狭隘偏执?我无法判断。可它确有安抚肠胃的功效,它被我的祖辈确认,也被我的肠胃证明过。我之所以认可它的作用,是因每到异地水土不服时,喝这“太阳土”水,就像母亲抚摸了我肚子,肠胃会舒服起来。我便有点信了老人对它迷恋的说法,也不好再置疑母亲对它的偏爱。
来村的异地人也同样,初喝村里的水,大多水土不服,村人就让喝碗“太阳土”水,不适便缓解。这“太阳土”似乎有安抚人肠胃不适的功效。
是肠胃只认熟悉的乡土,还是乡土里有令肠胃熟悉的、源自母土的神秘元素?想来乡土里有“地气”,有母亲的“气血”,有出生在这块地上的生命的根。一撮“太阳土”就是乡土的根。这也许是这“太阳土”或“老土”的密码吧。乡土是生命的根,乡土里有灵气。乡土与生命的链接就是“太阳土”的神奇内涵。
水土的根里是祖先,每一粒土里都有祖先。大地上的生命倒下,也包括我的祖先,一切都入土,化作养育万物的圣洁的泥土,化作了水、草、树、麦、禽、布等供人吃穿用的物质。也在阳光、空气、水的烘烤、氧化、洗涤下,腐朽的物质变成了有魂的净土、“太阳土”。泥土变得纯洁而神圣,我不再嫌它脏。老墙的土被太阳晒“香”,“太阳土”是香土。 我一路上惦记着到异地的那杯水,也提醒自己离家时母亲反复叮嘱的,喝水时不要忘了放点“太阳土”。
我被拉到了大山里的哨所,风是咸的,水也是咸的,这里的水土我的肚子哪会“服”?我把几撮“太阳土”搅到水里,一口气喝下了,但还是拉了肚子。想必这水土对我肚子太“生分”,我喝它喝得太少了。我就连喝“太阳土”水,当然也吃了连队卫生员给的药片,肚子才安稳下来。“太阳土”喝完了,我的肠胃也终于适应了哨所的水土。是“太阳土”起了作用,还是卫生员的药片起了作用?我一厢情愿地相信是“太阳土”的功效。
习惯了异地的水土,从异地再到异地,仍是水土不服,仍会肠胃难受,就想老家墙上的“太阳土”。想起那黄亮的土,顿感肠胃舒服了起来。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4月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写“每当我离家远去,母亲最担心我水土不服”,读者由这一点出发会感爱到“太阳土”里所包含的浓浓母爱。
B. 第三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但解释了上文母亲给我包的东西,也引出了下文对太阳土的介绍,使文章由叙事转入抒情。
C. “太阳土”水有说不清的味道,是因为太阳土的生成非常复杂,既挖出过秦汉唐的古董,也挖出过元明清民的钱币和陶瓷。
D. 作者由离家远去不服水土写起,赋予太阳土神奇的内涵,即乡土与生命的链接,表现出他对乡土的根的深沉的思索。
(2)请简要概括本文描写的“太阳土”有哪些特点?
(3)在对“太阳土”的介绍和回忆中,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1)C
(2)①太阳土是神秘的复杂的。太阳土是晒了很多年的老土,包含着太多消亡生命的秘密,它的生成是复杂的。②太阳土是神奇的有灵性的。太阳土能安慰肠胃,是乡上的根,是乡土与生命的链接。③太阳土是纯洁的神圣的。太阳土是腐朽的物质变成了有魂的净上,是水土里积淀的祖先的根。
(3)①对母亲殷殷关爱的感恩②对乡土的深沉的依恋③对乡土里所包含的根文化的追寻与反思。
【解析】【分析】(1)C项,选项对“太阳土水有说不清的味道”的原因,解释有误。文中说这土“收藏了太阳多年的炽热和光色”,“我却是权把它当作母亲的爱心”,“土里,包含着这世上所有消亡的东西,也包括老祖宗的气息等一切”,“水土的根里是祖先,每粒十里都有祖先”而不止是因为“既挖出过秦汉唐的古董,也挖出过元明清民的钱币和陶瓷”。故选C项。
(2)第四节“太阳土是老墙下的土,是太阳晒落墙上的灰土”,第六节“但它有祖宗的痕迹、遗留,有太多消亡生命的秘密。难怪这土的水,有神秘的气味,有说不清的味道”表明“太阳土”是神秘的、复杂的。文中说“水土的根里是祖先,每一粒士里都有祖先”,“乡土是生命的根,乡土里有灵气。乡土与生命的链接就是“太阳土”的神奇内涵表明太阳土是有灵性的。“腐朽的物质变成了有魂的净土、‘太阳土’。泥土变得纯洁而神圣表明太阳土是纯洁的神圣的。
(3)本文是写景状物类散文,全文通过写太阳土来抒发情感。我每次离家远去,母亲最担心我水土不服。于是每当我长久外出,母亲总给我包一包“太阳土”。每次“喝这太阳土水,就像母亲抚摸了我肚子,肠胃会舒服起来”,“太阳土”代表我对母亲殷殷关爱的感恩。“太阳土”是来自家乡的老土墙 ,那里有故乡阳光,想来乡土里有地气有母亲的气血,有出生在这块地上的生命的根。撮太阳土就是乡土的根。”“太阳土能表达作者对乡土的深沉的依恋。”“土里,包含着这世上所有消亡的东西,也包括老祖宗的气息等切。”“乡土是生命的根,乡土里有灵气。乡土与生命的链接就是‘太阳土’的神奇内涵。”“水土的根里是祖先,每粒十里都有祖先。大地上的生命倒下也包括我的祖先,一切都入土,化作养育万物的圣洁的泥土,化作了水、草树、麦、禽、布等供人吃穿用的物质。也在阳光空气水的共烤、氧
化、洗涤下,腐朽的物质变成了有魂的净土太阳土。泥土变得纯洁而神圣我不再嫌它脏。老墙的土被太阳晒‘香’,太阳土是香土。”表明作者对“太阳土”的情感其实包含着对乡土里所包含的根文化的追寻与反思。 故答案为:⑴C;
⑵①太阳土是神秘的复杂的。太阳土是晒了很多年的老土,包含着太多消亡生命的秘密,它的生成是复杂的。②太阳土是神奇的有灵性的。太阳土能安慰肠胃,是乡上的根,是乡土与生命的链接。③太阳土是纯洁的神圣的。太阳土是腐朽的物质变成了有魂的净上,是水土里积淀的祖先的根。
⑶①对母亲殷殷关爱的感恩②对乡土的深沉的依恋③对乡土里所包含的根文化的追寻与反思。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此类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内容的探究,也有对艺术特色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做出准确判断。
⑵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物象特点的能力。分析意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总体上把握意象特点,然后根据文章中描写这个意象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形象对意象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⑶本题考查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本题应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文中表达情感的字词句,从情感字词中分析作者的情感即可。在对“太阳土”的介绍和回忆中,寄托的情感有: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对乡土的依恋之情,对乡土里所包含的根文化的追寻与反思。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即可。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走马陈仓 墨村
……枪声稀了,硝烟淡了。
一条满是尖利石子的羊肠小道,被两个艰难爬行的血人涂抹成了一轴骇人的巨幅彩图。有风无声横空掠过,翻搅凝滞于空气中的粘稠血腥……
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是刚和强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于某个星期六夜晚的共同回忆。
两条汉子遥想三十年前在硝烟中惨死的二十几条弟兄时,仍忍不住泪如雨下,一脸悲伤。
“大,大哥,喝,咱喝!”刚愧疚地紧盯着强那条空荡荡的右袖管,话语哽咽。 “喝,咱喝!”强擦去流到嘴角的泪水,举起了酒杯。
于是,两条汉子在泪眼凄迷中又重重地碰杯。刚仰脖灌下一口酒:“大哥,我还是那句老话,成个家吧。”
强说:“哥不是不想成个家,弟知道,子弹…哎,哥已是个废人……”
刚的眼图又红了:“大哥,让你上家里你偏不去,非要来这小宾馆,飞燕有意见呢。” 强腾出左手掌用力搓了搓脸。三十年前两人康复出院后,强把一封断交信交给了回家探
亲的刚,让刚转交女朋友飞燕,并拜托刚替他照顾她。强要刚答应他永远保守秘密…… 强说:“大哥没看走眼啊,大哥已知足了,你是省模范监狱长,又是省五一劳动奖获得者,飞燕跟了你,值啊!”
刚说:“好大哥,我,我我……喝酒,咱喝酒!” “喝!”强说。“喝!”刚说。
“咣——”酒杯再一次潇洒地碰撞,将厚重的兄弟情谊迸溅得满屋荡漾。酒逢知己千杯少,一条条突暴的青筋在两条汉子锃亮的脑门儿上争相炫耀旺盛的酒力。
杯盏交错,不觉已是夜半,浓烈的酒香仍四溢着无孔不入。日光灯咝咝喘吁着醉意朦胧。两条汉子的脸膛被五十二度的透明液体烧灼得愈加光辉灿烂。强用力转动着沉重的脑袋,说:“你,你你监狱里,有个叫,叫陈列宝的犯人,听,听说,改,改造得不错。” “陈,陈列宝?”刚睁着惺忪醉眼愣怔半晌,忽然一拍脑门儿,“是那个五短身材、大胡子的盗窃犯?大哥,你认识这人?”
强摇摇脑袋,摇出一句轻描淡写:“啊,不,不认识,只是听人说起过,偶然想起,随便问,问问。”
刚说:“哦,这家伙可是个出了名的反改造分子,屡犯监规,几天前还出手打伤了同监舍的人,现在还在小号里蹲着呢。”
“哦,”强打了个酒嗝儿,忙抓起了酒杯,“喝,喝酒,你那,那一杯,咋,咋还没喝完呢?”
“喝,咱喝!”刚说。“喝,咱喝!”强说。
于是,两条汉子又重重地碰杯。高脚酒杯里的透明液体一摇一晃地失去了依附,纷纷溅落在杯盘狼藉的桌面上……
……凶猛的火力如瓢泼大雨在小分队周围哗哗流淌。他们已陷入包围之中。他们边打边退守到一个无名高地上时,小分队只剩下了刚和强。左胳膊中弹的强右臂夹紧冲锋枪,扇形样一通猛扫,透过枪口飘起的蓝烟,一片灌木像割韭菜样齐刷刷被拦腰割断。对方的火力被暂时压了下去。强大叫着刚快快撤退。然而,一串火光从对面丛林里游窜而出。强纵身扑向了刚。一发冲锋枪子弹在强的下身洞穿出一个鲜艳的窟窿,血流如注,把刚的眼睛刺得生疼……
“大哥!”刚大叫一声,忽地一下坐直了身子。一缕儿强烈的太阳光从拉得并不严实的窗帘边越窗而过,直直地照射在了床面上。刚揉揉被阳光刺疼的双眼,这才发现与他同床而眠的大哥不见了,一纸留言尴尬地趴卧在床头上。刚浑身一个激灵,一把抓了过来: 好兄弟:
大哥走了。原谅我的失礼!作为生死弟兄,我不能对你隐瞒这次造访的目的。陈列宝是我大姑唯一的孙子,判了十二年。大姑思孙心切,盼望着孙子能早日减刑出狱,眼睛已哭成了半瞎,前不久探监时得知他又被关了禁闭。大姑一急竟一病不起,咽了气还一直抓着我的手久久不放。大姑知道我俩的关系,可她老人家到死都没有向我开口。失亲的痛苦让我终于厚着脸皮找你来了。这次假借出差路过与你一起叙旧的理由,说穿了,其实是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好兄弟,原谅大哥的不辞而别,我实在没有勇气正视你的眼睛…… 大哥,匆匆于凌晨五时。
刚一目十行读完留言,掏出手机一通猛拨,一个温柔的女声频频提示:你所拨打的用户
已关机。刚飞身冲出宾馆,驱车直扑客车站,然而,省城直达涅阳的客车,早已绝尘而去……
第二天,刚拨打强办公室的电话,也无人接听。 不久,强收到了刚的一份传真:
大哥,那晚酒场上我已看出你有话要说,谢谢大哥的理解与支持!实在对不起,陈仓无路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一项是( )
A. 开端通过枪声、硝烟、小道和血腥等描写再现战争场景,以回忆连接时空,将真实情状与主观幻觉交织融合起来,新颖别致,扣人心弦。
B. “聚会”中反复出现“喝,咱喝!”的劝酒语,简单干脆,蕴含着人物丰富的情感和微妙的潜台词,又成为情节承转进程中的一个个节点。
C. 强在宾馆的一纸“留言”使叙述角度转换,便于人物更真实自然地道出此行的原委、吐露内心的纠结和情感,故事演进也愈显紧凑。
D. 小说的叙述语言运用了准确生动的动词、形容词,参差变换的长短句式,以及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简练凝重,颇具艺术表现力。
(2)小说在情节上设置了怎样的“双线”结构?有何作用? (3)小说以“陈仓无路”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分析。 【答案】 (1)A
(2)小说以“聚会”为明线叙述现实事件,有利于揭出“法理”;以“回忆”为暗线回叙战争场景,着眼于表现战友“情义”。设置双线,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有利于凸显“情感和理智”的矛盾冲突,更好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明、暗线交织折叠,既使故事内容更丰厚,又使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3)以此结尾,在结构上,照应强的留言,起到呼应标题的作用;在人物刻画上,使既有情有义,又坚持原则的模范监狱长的形象跃然纸上;在立意上,突出法理战胜情义的“反腐倡廉”主题,画龙点睛。
【解析】【分析】(1)A项,“将真实情状与主观幻觉交织融合起来”分析判断错误。小说开头是对过去战争经历和场景的回忆,并非“主观幻觉”。
(2)根据理解小说以“聚会”为明线叙述现实事件,有利于揭出“法理”;以“回忆”为暗线回叙战争场景,着眼于表现战友“情义”。设置双线,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有利于凸显“情感和理智”的矛盾冲突,更好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明、暗线交织折叠,既使故事内容更丰厚,又使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3)根据理解本题可以作答为,以此结尾,在结构上,照应强的留言,起到呼应标题的作用;在人物刻画上,使既有情有义,又坚持原则的模范监狱长的形象跃然纸上;在立意上,突出法理战胜情义的“反腐倡廉”主题,画龙点睛。 故答案为:⑴A
⑵小说以“聚会”为明线叙述现实事件,有利于揭出“法理”;以“回忆”为暗线回叙战争场景,着眼于表现战友“情义”。设置双线,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有利于凸显“情感和理智”的矛盾冲突,更好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明、暗线交织折叠,既使故事内容更丰厚,又使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⑶以此结尾,在结构上,照应强的留言,起到呼应标题的作用;在人物刻画上,使既有情有义,又坚持原则的模范监狱长的形象跃然纸上;在立意上,突出法理战胜情义的“反腐倡廉”主题,画龙点睛。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此题考查把握小说线索安排、作用的能力。明线和暗线分别都指文章中的线索,明线指的是比较明显的线索,例人物的感情变化等,暗线则指不明显的线索,不易被人察觉。作用: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深化主题。
⑶本题考查学生把握重要情节作用的能力。小说的结尾,可从文中重要情节的角度分析思考,小说情节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情节和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就是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上的具体作用。二.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关系。一般情节在开头,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或者埋下伏笔;在中间,承上启下;情在结尾处,上照应前文。三.情节与小说环境之间的关系,突出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四.情节与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是点题、突出主题或者揭示主旨。解答本题可从情节、人物、主题这三个方面着手分析。学生探究解答时要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述说理由,理由分析要基于原文内容。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丽乡村 芦芙荭
那天早上,他刚一进办公室,电视台的总导演就找到他。这些年,电视台和他有很多合作,他和总导演都合作成朋友了。
他一看是总导演,就开玩笑说,是不是又要我赞助?我都成了你们电视台的钱袋子了。 总导演接过他递过来的烟,一屁股坐在沙发上,说,你说说,你除了钱,还能有什么?开过玩笑,总导演才言归正传,说,电视台准备拍一部关于乡村记忆的纪录片。地点选在你老家的那个村子,这一次,不要你出钱,但你得给我们帮帮别的忙。
他的老家距县城有七十多里,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傍水的小山村。村子里的房子、门楼、院墙以及鸡舍、猪圈、牛栏清一色都是用青石板砌成。虽然没有街道,但户连户、舍连舍勾连成一片,错落有致,看起来特别美。他虽然离开村子多年,每年总会回去转上几次。这些年,他在城里盖起了一栋栋大楼,心里却总是割舍不了那些石板房。那里每个角落都有他美好的记忆。一听说在他老家拍电视片,他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你要我做什么?总导演说,是这样的,我们已到你老家那个村子踩过几次景了,一切都满意,唯一缺的就是人了。缺人?他有些不明白。
是的。你的老家你知道。这几年村子里的人外出的外出,搬走的搬走。那天我们去村子里踩景时才发现,偌大的一个村子几乎成了空村。只有四五户人家,而且都是老人。 他说,这我知道。
总导演说,问题是,我们拍纪录片,不能拍个空村子吧,那么好的景致,没有人,拍出来又有什么意思呢?你想想,一个有人声有狗叫又有炊烟的村子出现在电视里该是多么美的画面呀!
他明白了总导演的意思,可这比出钱的难度还大。
别给我说难。我知道你的能耐,凭你在村里的威信,这事对你来说就不算个事。 这事还真是个事。
送走总导演,他就开始给村子里在外的人打电话。
一开始,大家听说要在老家的村子里拍电视,都兴奋得不得了。可一说到具体的事情上,问题就来了,有的说生意忙走不开,有的说小孩要上学得照看,推三挡四找各种理由。尽管难度大,最终他还是做通了全村人的工作。他答应所有人,回村拍电视那几天生意上的所有损失都由他来承担。事情总算定了下来。竟然还有一个意外之喜。村子里一户准备给孩子结婚的人家,也被他说动,决定将婚礼搬回村子里办。在摄制组开拍的前两天,他和村里的人相约着,拖家带口地回到了村子里。那时孩子们刚好放寒假。为了还原生活,他还特意买来了红辣椒、玉米棒子,将它们穿起来,挂在各家各户的山墙上。石板墙红辣椒,一下子将所有人的记忆拉回到过去的岁月。
生活其实是不用导演的。大人们平时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聚在一起,火塘里生起火,围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小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像自由的小鸟一样,在村子里追来跑去。偶尔响起一声两声狗叫,村子就一下子活起来了。
电视开拍的第二天,那户给孩子结婚的人家,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场院里摆起了酒席,全村的人都来喝喜酒。主家还请来响器班子,吹吹打打地热闹了起来。大家几乎都忘了拍电视的事。
电视片拍得是异常顺利。杀青那天,总导演握着他的手说,多么好的乡村生活呀,真有点儿舍不得离开呢。唯一遗憾的是,没有下雪,要是下一场雪,孩子们再在村子里打雪仗,堆上雪人就更有意思了。
送走摄制组的那天晚上,他让老婆将炕烧热,美美地睡了一觉,这些年他真的没有好好睡过一次安稳觉。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真是好。
早上起床,他一打开门,外面竟然下起了雪。昨天晚上他已想好,和大伙儿商量一下,这个春节就在村子里过吧。
转过墙角,他却发现,村子里好多人正将他们带回来的行李往公路上搬。那里停着他们开回来的车。有些手脚麻利的,已经将车发动了起来。 他们是在准备回城了。
怎么就不能在村子里过一个年呢?
他回过头往村子看去,此时,整个村庄一下子又安静了下来。雪越下越大,那纷纷扬扬的大雪似乎要将整个村子掩埋掉。
(选自《小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事还真是个事”,不是“他”的能力威望不够,而是借人物心理反映进城人员“回乡难”的社会现实。
B. 离乡的人们又回到村中,“几乎都忘了拍电视的事”,说明人们适应能力极强,无论在城市或者乡村都能自在快乐地生活。
C. 小说中的“他”与受邀回乡的人们有相同亦有不同,相同的是他们都是长期在外的羁旅客,不同的是“他”始终放不下对故乡的惦念。
D. 文章以小见大,通过人们回村拍纪录片的故事,反映了当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引人深思。
(2)小说的结尾虽然简短但耐人寻味,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 (3)结合全文内容,探究标题“美丽乡村”丰富的情感意蕴。 【答案】 (1)B
(2)①照应前文,在拍纪录片之前,偌大的一个村子几乎成了空村,片子杀青后“整个村庄一下子又安静了下来”,热闹的两天似乎是个意外,而安静已成了现代乡村的常态;②“瑞雪兆丰年”,而这场雪似乎要将村子掩埋,表现了作者对于乡人出走、乡村没落的忧虑;③小说结尾所流露出的忧虑,正为当代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敲响了警钟,引发读者的思考。
(3)①乡村美丽自然风光赞美,村子三面环山一面傍水,村子里的房子、门楼、院墙等都是用青石板砌成,户连户、舍连舍勾连成一片,错落有致,看起来特别美;②对往昔美好生活的眷恋和追忆,村里每个角落都有主人公“他”的美好记忆,短暂的相聚让乡人们触景生情,一下子将所有人的记忆拉回到过去的岁月;③暗含了作者对乡村现状的叹惋,昔日乡村生活美,如今人去村空,一片冷清;④寄寓着作者对于乡村发展前景的思考、祝愿,美丽乡村要有景更要有人,通过人们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以及对乡村的进一步建设,乡村才能够更美丽。
【解析】【分析】(1)B项,“‘几乎都忘了拍电视的事’,说明人们适应能力极强,无论在城市或者乡村都能自在快乐地生活”错误,并不仅仅说明人们在城市和乡村两种生活状态中能够自由有转换,更是为了表现人们骨子里还是有着对于乡村的天然热爱。故B错误。 (2)本题小说结尾“他回过头往村子看去,此时,整个村庄一下子又安静了下来。雪越下越大,那纷纷扬扬的大雪似乎要将整个村子掩埋掉”,小说的主题是说村民们虽然眷恋着美丽乡村,乡村给他们美好记忆和不舍,但终究抵不住城市生活的诱惑。可以考虑的这样一个问题:现代社会中如何消除城乡差别、建设美丽乡村,如何实现“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缕缕乡愁”,值得关注。另外,乡民不在乡村过年,这种现象透露了年俗文化的传承成了一个令国人尴尬而心痛的话题。如何重拾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已经迫在眉睫,值得大家深思。据此整理答案。
(3)本题,理解题目“美丽乡村”,即可从表层含义(乡村的自然风光美。村子三面环山一面傍水,村子里的房子、门楼、院墙等都是用青石板砌成,户连户、舍连舍勾连成一片,错落有致,看起来特别美。这里有人们的美好回忆。村里每个角落都有主人公“他”的美好记忆,短暂的相聚让乡人们触景生情,一下子将所有人的记忆拉回到过去的岁月)和深层含义(暗含了作者对乡村现状的叹惋。昔日乡村生活美,如今人去村空,一片冷清。寄寓着作者对于乡村发展前景的思考、祝愿。美丽乡村要有景更要有人,通过人们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以及对乡村的进一步建设,乡村才能够更美丽)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⑴B;
⑵①照应前文,在拍纪录片之前,偌大的一个村子几乎成了空村,片子杀青后“整个村庄一下子又安静了下来”,热闹的两天似乎是个意外,而安静已成了现代乡村的常态;②“瑞雪兆丰年”,而这场雪似乎要将村子掩埋,表现了作者对于乡人出走、乡村没落的忧虑;③小说结尾所流露出的忧虑,正为当代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敲响了警钟,引发
读者的思考。
⑶①乡村美丽自然风光赞美,村子三面环山一面傍水,村子里的房子、门楼、院墙等都是用青石板砌成,户连户、舍连舍勾连成一片,错落有致,看起来特别美;②对往昔美好生活的眷恋和追忆,村里每个角落都有主人公“他”的美好记忆,短暂的相聚让乡人们触景生情,一下子将所有人的记忆拉回到过去的岁月;③暗含了作者对乡村现状的叹惋,昔日乡村生活美,如今人去村空,一片冷清;④寄寓着作者对于乡村发展前景的思考、祝愿,美丽乡村要有景更要有人,通过人们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以及对乡村的进一步建设,乡村才能够更美丽。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分析结尾语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对文章的内容和思路有准确的把握,从内容、结构、情感等几个方面分析其作用。结尾段落的作用: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或与标题呼应;结尾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小说结尾部分写乡村下起了雪的原因要结合文本从内容、结构、情感方面进行分析。
⑶此题考查把握文章标题含义、作用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小说的文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理解题目“美丽乡村”,即可从表层含义(乡村的自然风光美。村子三面环山一面傍水,村子里的房子、门楼、院墙等都是用青石板砌成,户连户、舍连舍勾连成一片,错落有致,看起来特别美。这里有人们的美好回忆。村里每个角落都有主人公“他”的美好记忆,短暂的相聚让乡人们触景生情,一下子将所有人的记忆拉回到过去的岁月。)和深层含义(暗含了作者对乡村现状的叹惋。昔日乡村生活美,如今人去村空,一片冷清。寄寓着作者对于乡村发展前景的思考、祝愿。美丽乡村要有景更要有人,通过人们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以及对乡村的进一步建设,乡村才能够更美丽)分析作答。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思维导图,英文是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使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我们知道发散性思维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
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你的记忆,就如同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互相连接,也就是你的个人数据库。 材料二:
思维导图利用图像、分支和关键词等元素,充分调动全脑来记录和表达思想,它有四大原理,分别是图像原理、发散原理、收敛原理和主动原理,它有四大要素,分别是图像、颜色、线条和关键词。
思维导图的结构也很简单,主要结构是中心图、主干和分支,除了中心图、主干和分支之外,还有关键词和小图像。
中心图占据了思维导图的中心,是将思维导图的主题以一幅大的图像或者“图像+文字”的形式表示出来;主干也叫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它与思维导图的中心图相连,是信息组织的主要几个大的方面;一级分支下面又有二级分支,是每一个大方面下的几个小方面。逻辑层次非常清晰。主干和分支以线条的形式表现,关键词写在线条上,简洁明了。 关键词和分支旁边可以画一些小图像,加以颜色等,就可以更好地刺激大脑,印象更加深刻。
材料三:
从系统思维的要求来看。思维导图并不是一个很理想的工具。主要原因是:思维导图表面上看是一张放射性的大网,但如果把枝叶都垂下来,就会发现这只不过是一个树形结构。而现实中的系统绝不会都只是树形结构这么简单,系统的结构是非常多样的,并且有的复杂系统很可能是多种基本结构的组合,会非常复杂。所以,如果凡事都用思维导图,那么我们其实是曲解和简化了原本的系统。
不少人把思维导图既当作自己思考某个问题的起点,又当成了终点。当把一张思维导图画完时,就以为已经大功告成、万事大吉。思维导图的流行使很多人误以为系统分析就是这样一个简单、可控的过程,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给剖析清楚。它使人们忽视了系统的复杂性,低估了系统思维的艰巨程度,从而逐渐形成一种浅尝辄止的思
维习惯。
所以对待思维导图正确的做法是:适度地使用它,把它作为思维工具之一,而不是全部。以问题的本质、本原为起点和终点进行思考,思维可视化的形式应依不同问题的性质而自由变化和创造,不必拘泥于思维导图的结构和风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有效而又极具实用性的图形思维工具,它可以将人们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形象化展示。
B. 人类的发散性思考方式决定,进入大脑的每一种资料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向外发散出无数的关节点。
C. 材料二的“思维导图图例”具备了图像、线条和关键词三大思维导图要素,但是颜色这一要素展示得不够充分。
D. 材料三认为“思维导图不是一种理想的思维工具”的主要原因是,思维导图比较简单,是浅尝辄止的思维成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能有效提升人的左右脑的机能,协助人们实现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的平衡发展。
B. 思维导图的主干部分是以一幅大的图像或者“图像+文字”的形式表示出来的,主要呈现信息组织的主要几个大的方面。
C. 思维导图实际上还是一种树形结构,而现实思维系统却复杂多样,可能是多种基本结构的组合,树形结构只是其中之一。
D. 思维导图并不能表现思维的全貌,但作为一种工具,它能将思维可视化,因而可以大大激发我们大脑的无限潜力。
(3)根据材料信息,按序号补齐下面三则材料中所述的思维导图的空缺内容。
【答案】 (1)D (2)C
(3)①思维导图的定义和功能(或特征)什么是思维图”亦可);②功能(或作用)③关键词和小图像;④图例(或思维导图例);⑤容易曲解和简化原本复杂的系統;⑥适度使用。
【解析】【分析】(1)D项,“材料三认为‘思维导图不是一种理想的思维工具’的主要原因是,思维导图比较简单,是浅尝辄止的思维成果”错误,“思维导图的流行使很多人误以为系统分析就是这样一个简单、可控的过程,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给剖析清楚。它使人们忽视了系统的复杂性,低估了系统思维的艰巨程度,从而逐渐形成一种浅尝辄止的思维习惯”,“误认为”“似乎”等说明“简单”只是人们的错误认知,事实并非如此,且“浅尝辄止”只是人们形成的思维习惯,而非思维成果。故选D。
(2)A项,“能有效提升人的左右脑的机能”错误,材料一第二段说的是“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是“充分运用”而非“有效提升”;B项,“思维导图的主干部分是以一幅大的图像或者‘图像+文字’的形式表示出来的,主要呈现信息组织的主要几个大的方面”错误,材料二第三段说“中心图占据了思维导图的中心,是将思维导图的主题以一幅大的图像或者‘图像+文字’的形式表示出来;主干也叫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它与思维导图的中心图相连,是信息组织的主要几个大的方面……”,选项混淆了“中心图”和“主干”两个部分,“以一幅大的图像或者‘图像+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是“中心图”,不是主干,“呈现信息组织的主要几个大的方面”的是“主干”,不是“中心图”;D项,“思维导图……它能将思维可视化,因而可以大大激发我们大脑的无限潜力”错误,选项强加因果,“将思维可视化”和“激发大脑的潜力”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故选C。
(3)从图上来看,思维导图的主干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已经给出的是“思维导图的内容和结构”和“思维导图的缺点和使用方法”,这二者分属于材料二和材料三,故考生需要浏览材料一,看材料一主要介绍了思维导图的什么内容,材料一一共三段文字,结合三段内容可知,主要是介绍思维导图的定义和功能;再看分支部分,第一个分支是针对材料一而言,材料一共三段文字,已经提供的是第一段和第三段的信息,故考生要填写的是第二段的信息,即思维导图的功能或作用;第二个分支是针对材料二,材料二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元素、原理、要素和结构,以及思维导图的图例,而结构部分又包括中心图、主干、分支和关键词及小图像;第三个分支是针对材料三,包括缺点和正确使用,缺点主要是第一段和第二段,即“容易曲解和简化原本复杂的系統”和“形成浅尝辄止的思维习惯”,正确使用在第三段,主要是适度使用和变化与创造。 故答案为:⑴D;⑵C;
⑶①思维导图的定义和功能(或特征)什么是思维图”亦可);②功能(或作用)③关键词和小图像;④图例(或思维导图例);⑤容易曲解和简化原本复杂的系統;⑥适度使用。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
(2)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3)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此题是综合
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进行概括。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最幸福的事 张爱国
课堂上,钟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让自己感到最幸福的事是什么?”
“受到老师的表扬最幸福。”刚刚受到钟老师表扬的李大雷第一个站起来,得意扬扬地说。
“最幸福的是考了第一名!”张明明说着还挑衅似的看了看李扬──这两个孩子一直在学习上较劲,而上周的考试,张明明获得了第一名。
“最幸福的是过周末!”陈志磊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因为周末,外婆会为我做很多好吃的。”
孩子们哄堂大笑,陈志磊真是个“贪吃鬼”。
“今年春天,我爷爷的腿好了,又重新能挑水的时候,我感到最幸福。”龙小刚进入了回忆状态,“去年下大雪之后,有一天我爷爷摔了一跤,躺在床上不能动。我奶奶又挑不了水,每天都逼着我和她一起抬。地上滑,好几次,我和奶奶都摔破了手,还摔坏了几只桶呢。那时候,我、爷爷、奶奶和弟弟真苦啊,舍不得喝水……所以,爷爷腿好了,能够一跛一跛地拎水的时候,我感到特别幸福!”
“你爷爷奶奶真笨!看我爷爷奶奶,建了个大水窖,趁天晴把水窖挑满水,就够一家人过冬了……”说话的孩子还想取笑龙小刚,被钟老师制止了。
“去年,邻居莲奶奶病了,睡在家里好几天没人知道,我最先发现的,是我给她儿子打了电话,她儿子才从外地赶回家里带她治病的,不然她就死掉了。”班上有名的“调皮鬼”刘洋大声说,“现在莲奶奶总夸我是好孩子,还常常给我糖吃。要我说,我才是最幸福的。” 孩子们显然不屑。 “这也算幸福啊?哼!”
“我还帮一个老爷爷打过电话呢……” “我也是……” “我也有一次……”
“我那次帮了一个小妹妹打电话,她想她爸爸妈妈了……” 教室里哄闹起来,钟老师拍了拍讲桌,启发孩子们再换换角度。
“我最幸福的事是在今年暑假。”柳静尽力说得有文采一些,“我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到了我爸爸妈妈打工的深圳──啊!深圳真大啊,比我们镇上大多了。那天晚上,我爸爸没上班,带我到大街上──啊!深圳的大街真亮啊,各式各样的灯都有。逛完街,爸爸还带我吃了肯德基──啊,肯德基真……”
“嘁!深圳算什么?”同桌郭童很不服气,“深圳有东方明珠塔吗?有海洋世界吗?有世博园吗?没有吧?但上海都有。我暑假去的时候,我爸爸妈妈一整天都没上班,带我看东方明珠……”
“老师,郭童撒谎!他根本就没看到东方明珠塔。”一个叫刘洋的同学站起来,又冲着郭童叫道,“我爸爸打电话和我说了,你爸爸刚走出工地不远就迷了路,然后随便找个地方说
是东方明珠塔,你其实连东方明珠塔的影子都没看到……”
“我看到了,我看到东方明珠塔的塔尖了,我还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好几天呢。”郭童气呼呼地反驳道,“你嫉妒我,因为你爸爸妈妈从来都没带你去过那儿……”
“你们别吵了,要我看,去深圳,去上海都比不上我去我姑姑家幸福。”杨鑫博眉飞色舞地说,“姑姑和姑父都忙,很少在家,我一去,就能和我表哥整天打游戏、上网,想玩什么就玩什么。”
这时,钟老师叫起很少发言的郭素素,问:“郭素素,你来说说最幸福的是什么。” “我……其实我觉得每天都很幸福。”郭素素淡淡地说,“每天下午放学后,爷爷坐在院子里抽烟,奶奶在厨房里烧饭,妹妹和我一起写作业。等爸爸妈妈从地里回来了,全家人就坐在一起吃饭……”
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郭素素还在说着,突然,不知谁哭出了声,一个,两个,一大片。
(选自《小小说》)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钟老师这一形象文章虽然着墨不多,但是通过他制止孩子取笑小龙、启发孩子们转换角度思考等细节,可以看出他教育有方。
B. 小说设计孩子们围绕帮人打电话而引发争议的这一情节,主要是为了塑造乡村孩子们乐于助人、朴实善良的群像特点。
C. 小说善于运用短句,这既符合孩子们口语表达的特点,结构简单,句意明晰,也使文章具有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特点。
D. 孩子们对幸福的理解虽然各有不同,但都真实地展示了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作者并没对孩子的幸福观作出直接的褒贬评价。
(2)郭素素的发言为什么会引发一片哭声?作者以此作为文章的结尾,蕴含了怎样的情感和用意?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3)文章主要采用孩子们的对话来进行叙事,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B
(2)①郭素素介绍的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起的幸福情景, 是班上大部分孩子期望而又难以实现的,因而引发哭声一片。②以此结尾表达了作看对农村留守孩子及留守老人生活现状的反思与同情。③作者用这种言有尽向意无穷的方式结尾,唤起读者(或社会)对留守家庭进行关注与思考,以增强文章的现实批判力。
(3)①(形象角度)能够充分展示留守儿童的形象特点,真实反映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②(内容角度)能够广泛地展示现实生活,通过孩子们的对话内容能够折射出城市农民工、农村留守老人等的生活状况。③(艺术效果角度)便得叙事助]集中,通过不同孩子的讲述把不同家庭的生活状态集中展示出来。
【解析】【分析】(1)B项,“……主要是为了塑造乡村孩子们乐于助人、朴实善良的群像特点”错误,选项的解读偏离本文的中心,从文中来看,小说设计孩子们围绕帮人打电话而引发争议的这一情节主要展示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来反映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并非是展示孩子的乐于助人和朴实善良。故选B。
(2)先看第一个问题,郭素素感到幸福的事是“每天下午放学后,爷爷坐在院子里抽烟,
奶奶在厨房里烧饭,妹妹和我一起写作业。等爸爸妈妈从地里回来了,全家人就坐在一起吃饭”,而且“每天”都如此,说明这对于郭素素来说,是常态,即一家人守护在一起,再看其他孩子,有的是与爷爷奶奶相守,有的只能在假期见到父母“几天”,对于郭素素来说是常态的事情,而对于其他孩子来说都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引发孩子们的一片哭声。再看第二个问题,作者用郭素素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幸福情景和引发的一片哭声收尾,揭示了留守孩子和留守老人的普遍现象,“哭声”既然是孩子的伤感,也有作者对他们的同情,以此收尾可以引发人们对这种现状的关注。
(3)从文中来看,老师“自己感到最幸福的事是什么”这一问题引发出同学诸多回答,如“因为……因为周末,外婆会为我做很多好吃的”“那时候,我、爷爷、奶奶和弟弟真苦啊,舍不得喝水……所以,爷爷腿好了,能够一跛一跛地拎水的时候,我感到特别幸福”“邻居莲奶奶病了,睡在家里好几天没人知道,我最先发现的,是我给她儿子打了电话,她儿子才从外地赶回家里带她治病的,不然她就死掉了……我才是最幸福的”“我还帮一个老爷爷打过电话呢”“我那次帮了一个小妹妹打电话,她想她爸爸妈妈了”“我最幸福的事是在今年暑假……我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到了我爸爸妈妈打工的深圳”“我暑假去的时候,我爸爸妈妈一整天都没上班,带我看东方明珠”“你嫉妒我,因为你爸爸妈妈从来都没带你去过那儿”“都比不上我去我姑姑家幸福……姑姑和姑父都忙,很少在家”,这些对话反映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孤独无依、思念家人,同时也展示出留守儿童的特点,反映了他们真实的内心需求——与父母在一起,而且这些是不同孩子的讲述,这样就把事情普遍化了,把不同的家庭展现出来,反映了社会的共性问题,引发人们的关注。 故答案为:⑴B;
⑵①郭素素介绍的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起的幸福情景, 是班上大部分孩子期望而又难以实现的,因而引发哭声一片。②以此结尾表达了作看对农村留守孩子及留守老人生活现状的反思与同情。③作者用这种言有尽向意无穷的方式结尾,唤起读者(或社会)对留守家庭进行关注与思考,以增强文章的现实批判力。
⑶①(形象角度)能够充分展示留守儿童的形象特点,真实反映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②(内容角度)能够广泛地展示现实生活,通过孩子们的对话内容能够折射出城市农民工、农村留守老人等的生活状况。③(艺术效果角度)便得叙事助]集中,通过不同孩子的讲述把不同家庭的生活状态集中展示出来。
【点评】⑴此题考查分析鉴赏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涉及句段作用、形象特征、主旨把握等方面。此类题要求学生全面把握文章内容、结构、主旨、手法的基础,明了各个选项的设题角度,仔细辨别,判定正误。一般错误的选项的命题都会有明显的漏洞,或文意、或手法。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到这些问题。
⑵本题考查情节作用理解能力。小说情节,需要关注对形象塑造、结构、主旨的作用。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根据小说的社会环境,从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来刻画人物性格特点,在答题时,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来概括。郭素素介绍的一家人幸福滴生活在一起的情景,是班上大部分孩子期盼而又难以实现的,因而引发一片哭声。作者以此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的生活现状的反思与同情。
⑶本题考查把握作品结构和思路的能力。作答时,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来分析,先概括写了什么,再指出这样写的作用。解答本题要联系上下文,从结构、内容、情感角度分析
即可。小说结构和思路的作用一般都与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相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