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是美的,大的是强的,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国家是否富强,人民是否富裕,生活是否丰富多彩,源于这个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程度。 一、中小企业的地位 1、中小企业基本情况
截止2006年底,中国经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360万家(香港、台湾不包括在内),个体工商户口4242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其中95%的中小企业是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5%,出口创汇占68、3%,上缴税收占48、2%,占社会销售额58、9%,解决了75%城镇就业机会。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具有反应快速、机制灵活的优势,在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66%的专利由中小企业发明,74%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了40%的中间产品和配套服务。2004年近50%的高校毕业生在中小企业就业。
2、中小企业的作用
一是振兴区域经济,缓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是中小企业满足了人民多种多样的需求,扩大了内需,增加了购买力,搞活了城乡市场,加快了生产力的发展。
三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使产权分散化、社会化、普遍化,出现了大量创业者,增加了社会资本,提高了人的素质,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是中小企业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同样是重要的经济基础,是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五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了众多工作岗位,缓解了社会的压力,为社会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3、中小企业的共性问题
一是观念问题,即所说的所有制歧视。因为中小企业的70%以上是私人企业,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不少地区的政府和金融部门中存在对私营企业不放心的观念。这种现象在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和大环境改进中会得到逐步解决。
二是准入问题,凡法律、法规没有限制的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行业,以及外资能进入的行业,中小企业有条件的也可以进入。但是在具体执行中存在问题,有些会出现非法的阻止,这些问题随着国家政策的落实而得到解决。
三是融资问题,这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最大困难。这个问题虽然国家已提出相应的规定,银行也为中小企业开了窗口,但到现在也没有落实到位。国外也同样存在这类问题,要想彻底解决只有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四是管理水平问题,中小企业大多数为家族式管理方式,规范化不足,随意性很大,造成管理混乱。特别是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等基础性管理不到位,将来必须规范化。 五是守法诚信问题,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这是企业的生命,但是中小企业恰恰在这方面有很大缺陷,纳税是企业的天职,中小企业主对此认识不足,需要尽快解决。诚信不仅仅是纳税问题,还涉及交易和产品质量问题。
六是人才匮乏问题,在中小城镇和农村的中小企业人才匮乏非常严重,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高薪也留不住人,加上中小企业的家族观念也容不下人,有些企业因为缺乏人才而倒闭。
二、国家的扶持政策
1、一部法律,三个政策性文件
一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03年1月日开始实施。
三个文件分别是原国家经贸委发《关于培育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若干问题意见》;国办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国务院发《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一部法律,三个文件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事关重大,首先提供法律依据,为中小企业提供生存和发展空间。 2、建立资金支持体系
2003年开始,中央财政安排了5000万元中小企业专项补助资金,用于对中小企业及服务机构开展培训、提供小企业信用服务和创业服务等方面的补助。中央财政还安排了5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能源与环境等6个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央财政还安排了7亿元,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出国参展、考察、开展国际质量认证、网上交易等。 3、改善金融环境
为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截止2004年底,全国已设信用担保机构2188家,担保资本金总额达657亿元,担保户数18、8万户,担保总额3237亿元。 4、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截止2006年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30个在政府中设立了中小企业管理机构,18个省成立中小企业局。全国各类中小企业服务机构246家,中小企业服务中心83家,技术创新中心89家,其他机构74家。为6万多中小企业经营者提供了宏观政策、产业政策、信息化等内容的培训。
5、2006年国家法改委实施了“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从九个方面着手对中小企业进行支持和规范行为,为中小企业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 三、中小企业发展趋势 1、加快发展速度
近几年来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蓬勃发展的机遇,若不出现大的波折,中国的经济增长将接近10%,中小企业得贡献率将达到60%以上。 2、企业集群的出现
企业集群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企业间的协作会不断加强。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群体,例如山东五金工具;宁波、温州服装;云南的花卉;内蒙的奶制品;山东寿光保鲜蔬菜;浙江诸暨的珍珠;广西玉林福绵牛子裤(裤子之都)等,在中国的各个地区,因地制宜把相同生产集聚于同一区域内(团地),开展分工合作,这种形式将会进一步加强。
3、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
中国的中小企业今后将更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进入国际竞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汽车零配件的生产,过去达不到国外汽车生产厂家的质量和供货时间的要求,现在都可以做到,因此打破了日本长期以来在本国采购汽车配件的传统做法,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更是中小企业的特点,中国的众多软件开发中小企业与国外大企业合作,使自己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4、大企业的产生
涌现出大批进入大型企业行列的中小企业。中国中小企业从创业开始,在竞争中成长,一大批企业家随着企业的成长而成长起来,把企业带进了大企业的行列。 四、 中小企业国际合作 1、完备的国际合作平台
由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使国与国间的距离拉近了,经贸信息在最短时间内即可获取,地理位置造成的技术封闭、贸易壁垒已失去作用,一个透明的大市场向所有的企业开放,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 2、中小企业经营者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中小企业经营者由于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综合素质与其前辈相比截然不同。他们了解国际市场,掌握先进技术,懂得国际惯例,在各自的领域里运用自如,这是开展国际合作的先决条件。
3、质量和信誉是中小企业生存基础
过去中小企业不能进入国际市场的因素很多,但很重要原因是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问题。市场机制的引入使企业在竞争中提高了信誉度,诚信是企业生存之本,已经成为经营者的座右铭。质量和信誉也是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 4、中小企业是国际合作的重点
根据工商总局统计,截止到2005年底,中国累计外资企业552942家。其中中小企业占百分之九十以上。也就是说,从项目审批快、投资额小、产品投放市场及时、投资回收期短、政府提供优惠政策等方面考量,中小企业是国际合作的最佳合作伙伴。 5、中小企业上市问题
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中小企业,不仅有优秀的管理人才,也生产高质量的产品,需要通过上市,解决资金的不足。但是上市的规则及一整套上市程序,对中小企业而言,过于复杂,需要专业部门的指导和帮助。 (作者:关军 来源自企博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