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字自然的界的能力。关系:反映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内容:生产力包含3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特点:是生产方式的决定因素。
2.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也称经济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它与生产力共同构成生产方式,是所有制的基础。
3.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可再具体解释一下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的含义)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4.所有权:(1)定义: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的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对该物处理;作为经济用语指人们占有某物并依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2)特点: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3)与所有制关系: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着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
5.产权:(1)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2)内容: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3)基本特征:产权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权由一组或一束权利组成;产权具有独立性、排他性、转让性和收益性。
6.产权制度:(1)定义:关于产权界定、运营、保护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和。(2)关系:它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财产所有者、运营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经济的约束关系。(3)特征:出资者权利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典型特征。
7.生产方式:(1)定义: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称为生产方式。(2)内容: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的自然物质方式;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方式,它表示人类社会发展在一定阶段上的盛会性质。
8.经济制度: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他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体现为所有制和分配方式,属于社会经济制度层面。经济制度有稳定性。
9.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反映的是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使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属于经济运行层面。具有补稳定性,以及相对独立性与差异性。
二者关系: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均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其中经济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直接联系,使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而经济体制是一种表层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两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具体的形式外化经济制度。 10.制度创新式创新主体为实现更高的制度效率而对制度进行的一种重新安排。制度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创新利润,制度创新的过程表现为从制度均衡到制度创新,再到新的均衡和新的创新的不断演 进。
11.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构成上层建筑。 12.经济基础:指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3.先进社会生产力:指那些找我和运用最新科学技术的生产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以生产工具为代表。实现先进生产力有3个途径:科技、现代化、产业升级。 第二章:商品和价值
1.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包含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要素,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交换的劳动关系。
2.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3.使用价值: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属于永恒的范畴,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4.交换价值: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象形式。
5.价值:人类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比较劳动的经济关系。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根本属性、特殊属性。
6.具体劳动: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反映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7.抽象劳动: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即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主体。它反映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8.价值量: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
9.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由个别劳动时间形成的的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
10.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厂商):在现有正常的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2):一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行业):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来生产社会所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受供求影响。
11.复杂劳动:指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
12.简单劳动:指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复杂劳动时间到劳动的倍加。
13.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他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一是单位时间的产品数量。
14.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实行等价交换。
15.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是从商品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较高阶段。 16.资源配置: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生产性资源(如资本、技术、劳动力、自然资源等)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的使用。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计划和市场。计划配置优点:自觉性、全局性、事先心性;缺点:动力不足效率低。市场配置的优点:有效率、效益高、有活力;缺点: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第三章:货币与货币的流通
1.货币: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商品交换的过程的发展而发展的。它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2.价值形式:商品的价值不能自给表现,必须在两种商品的交换中,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价值形式。价值形式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综合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
3.价格:商品价格时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变动取决于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变动。
4.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货币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这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执行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5.流通手段: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6.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贮藏手段可以自动调节货币流通量。
7.支付手段: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它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账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特点是支付行为在时间上分离,引起货币单方面的运动。支付手段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深了商品经济内部毛短。
8.世界货币: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它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的,是货币国内职能能的延伸。世界货币必须由足值的金银充当。
外汇、汇率、货币层次、货币乘数等属于国际金融和货币银行学的概念一般不考。
9.货币流通:指货币表现为一个不断重复的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在买者和卖者之间交换位置的运动。货币流通以商品流通为基础,货币流通量要满足商品流通量的需要。
10.通货膨胀: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
11.通货紧缩: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从本质上说,通货紧缩是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货币现象。 第四章:资本和资本运动
1.资本:资本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使不断地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值的价值。资本具有增值性。资本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人们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互相关系。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
2.实物资本:是以物质形式表现的资本,包括投入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一切物的要素和代售的产出品,亦称物质资本。它分为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两类。
3.无形资产:指市场主体所占有或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它可以较长期的为该主体提供一定特殊权利或有助于该主体取得相应的收益。它通常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版权、著作权、特许经营权、商誉、技术秘密(亦称专有技术或非专利技术)等。主要特点:非实物形态、无无法单独取得收益、可有偿转让、估价依据是潜在获利能力。
4.剩余劳动:指在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劳动超出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劳动时间)的部分。它会受工作日的长短和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影响。剩余劳动创造商品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5.生产成本:为生产商品和实现资本价值增值而发生的资本耗费。生产成本=c+v 6.利润:是商品价值扣除生产成本后的余额。它在数额上等于剩余价值M。 7.利润率: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又称资本利润率。
8.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也就是利润转化为资本,使资本规模扩大,用于扩大再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来源,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9.资本积聚: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际量的扩大。
10.资本集中: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途经:并购、发行股票。
11.资本经营:就是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态的资本为经营对象,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以实现资本价值量的保值增值的一系列市场行为。
12.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高成长可能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和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的管理和运行,在取得成功后即获得资本的高额增,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它拥有资本主动退出机制。
13.资本循环:生产资本从最初的形态即货币资本的形态出发,以此经过购买、生产、销售等阶段,并相应变化资本的职能形态(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实现增值最后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过程。资本循环公式:……。资本循环靠产的是一个过程,是三循环的统一。 14.资本周转:资本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它考察的是时间和速度的问题。
15.固定资本:是指以房产、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它的价值是逐次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的。 16.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消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流动资本采取原有价值一次性转移的方式。
17.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指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本在物质形态上的损耗,它是由使用价值的损耗所引起的,所以又称物质磨损。它分为两种情况:(1)使用引起的物质要素的损耗(2)自然力作用而引起的物质要素的损耗。
18.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是机器设备等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技术的进步引起的资本价值的贬值。分为两种情况:(1)技术进步,生产同类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造成设备自身价值减少(2)科技创新,产生了更好的设备,使原设备贬值,相对价值下降。 19.折旧:对笃定资本价值转移量的计算,及从商品销售中逐步提取和回收的这部分价值的方式。 20.折旧率:每年提取的固定资本折旧额与固定资本总价值的比率。 21.劳动力: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合。
22.劳动力商品:作为买卖的劳动力。具有特殊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时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3.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用劳动的剥削。 第五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1.商业信用:指以赊账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他是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是银行信用的基础,在各种信用中是进出地位。商业信用的工具是商业票据。特点:以商品形式提供信用,是职能信用。
2.银行信用:指银行以贷款放款等形式提供的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他在各种信用中占主导地位。特点:对象-货币形式的信用。银行实质起到的是中介作用。
3.国家信用:指国家借助举债向社会公众收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他是信用度最高的一种信用,所使用的信用工具是公债、国库券等。 4.消费信用:指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有赊账、分期付款、发放消费者信贷(包括买方信贷恶化卖方信贷)
5.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将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的公司是股份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公司股东的责任仅以所认缴的股票面值为限的公司,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负责。公司股票可转让,可公开上市。
6.实体资本:是本身具有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挥实际作用的资本。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
7.虚拟资本:指能定期带来收入得到,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由同一笔货币反复交易而从信用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如期票、汇票;由同债权凭证或所有权证书反复交易从而从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如股票。虚拟资本又有各种衍生,它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
8.实体经济:既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贸物流、建筑业、服务业等提供方式实在在商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
9.虚拟经济: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与资本证券化的产物。是源于实体经济而又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活动。虚拟经济有正负两方面效应:正效应可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负效应是容易造成泡沫经济。
10.泡沫经济:由虚拟资本及其衍生出的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投机过度引起的经济过热现象。表现:股票、外汇、房地产市场投机过度,价格暴涨暴跌等。危害:泡沫经济使国民经济虚假增长,结构扭曲,它的破灭会给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
第六章:竞争与垄断
1.垄断:指少数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式,操纵与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以获得高额利润。
2.卡特尔:由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获得高额利润,在划分市场、规定商品产量和价格等方面达成协议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一种初级的垄断组织,受协约约束,但个企业在生产、经营、法律上是独立的。
3.辛迪加:由生产同类产品的几个大企业,为高价卖产品低价买原料,通过签订共同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材料的协议而建立起来的论断组织。
4.托拉斯:由许多生产同类商品或生产上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合并组成的大的论断企业。
5.康采恩:是垄断组织的复杂高级形式。他以一两个实力及其雄厚的企业或大银行为核心,把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许多大企业联合起来而形成的垄断组织。
(自然垄断、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产品差别见微观经济学部分。)
6.过度竞争:指企业数量多、非集中的竞争性产业中常见的现象。过度竞争的标准主要有两条:(1)企业过度进入该产业(2)该产业中过度进入的企业产期不能从该产业中退出,造成该产业生产能力的较多闲置或造成产品的大量积压。
7.有效竞争: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展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有效竞争实际上一种竞争能显示的展开,但有可以规避过渡竞争,防止垄断弊害的竞争状态。
第七章:社会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1.单个资本: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每个企业的资本都是单个资本。
2.社会资本: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全社会各个资本的总合。
3.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区分为用于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性消费的生活资料。相应的,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两大部类的划分是从产品最终用途出发所作的高度抽象。
4.三次产业:按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序列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来划分的,它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生产的历史阶段和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按照三次产业的分类,第一次产业主要指农业,第二次产业主要指工业,第三次产业既服务业。
5.卖方市场:指因商品短缺而需求大于供给的市场形势,此时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买者之间的竞争,市场价格趋于上涨。
6.买方市场:指因商品短缺而供给大于需求的市场形势,此时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卖者之间的竞争,市场价格趋于下降。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市场状况。
第八章:收入分配
1.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指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内部进行的份配。是国民收入在政府、企业、个人、在生产部门中进行的分配。初次分配应注重效率。
2.国民收入再分配:通过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重新调整。再次分配应注重公平。 (国民收入、帕累托最优、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见微观经济学部分)
3.公平与效率:效率指资源最合理配置,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公平是指对既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认识和评价,在经济当中,常用平等作为测量公平的近似指标。
第九章: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演变
1.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用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生产资料和大量货币财富再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以及货币转化为资本,另一反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2.雇佣劳动制度:雇用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实现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重新结合。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拥有劳动力,但没有生产资料,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但创造自己的工资收入,而且无偿的为资本家创造出利润。资本主义的雇用劳动制度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成果的剥削制度。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指资产阶级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以国家干预为特征。
4.资本全球化:资本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各国资本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一化过程。包括资本的货币形态、商品形态、生产形态的一体化过程。是一种资本运动越出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衍生和增值的过程,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和本质,是资本运动国际化的结果。
5.经济全球化: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
第十章:资本主义生产
1.劳动力商品: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合。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劳动力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的出卖自己的劳动力;(2)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劳动力商品是作为买卖的劳动力。具有特殊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特殊性-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使用价值特殊性-它是价值的源泉,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时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剩余价值:雇用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3.剩余价值率:生育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的比率。m’=m/v(物化劳动)或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活劳动)。它反映资本家的剥削程度。
4.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价值量。以是否能生产剩余价值划分。
5.可变资本:v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价值量,发生价值增值。以是否能生产剩余价值划分。
6.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用劳动的剥削。
第十一章:资本主义的分配
1.工资: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价值与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应,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付出的必要劳动凝结而成。一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使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他掩盖了剥削关系。
2.平均利润:平均利润是不同部门如能的资本家通过竞争和资本流动冲刺能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平均利润的形式完全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平均利润反映了剩余价值在资本家间重新分配的关系。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
3.生产价格: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也转化为生产价格,此时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价格开始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不实市场价格,而是一种相对稳定具有内在标准的价格。公式: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4.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p’=m/c,它掩盖了资本家对雇用工人剥削的程度。
5.商业利润:由商业资本家投资商业,在商品流通领域获得的利润。商业利润仍然是生产领域中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它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参与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6.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7.借贷利息:职能资本家为取得贷款而付给接待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借贷利息实质上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它反映了借贷资本家共同分配剩余价值的关系。
8.级差地租: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形式,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它是由经营较好的土地农业资本家获得并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额利润。形成原因:土地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级差地租分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9.绝对地租: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存在,农业资本家租用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的地租。是由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
10.商业资本:是商品资本职能从产业资本中独立出来后形成的,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得商业利润。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转化形式,公式:G-W-G它本身并不创造价值。
11.借贷资本:是为了获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的货币资本。它是非职能资本,是从产业、商业资本循环中游离出来的限制货币资本转化而来。特点:是资本商品、所有权资本、拜物教性质资本。 第十二章: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
1.企业制度:企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是调节企业内工人与工人、工人与资本家、工人与企业家、企业家与资本家之间关系的各种社会规则。企业制度是一个多层次的制度体系,它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分配制度、管理制度等。
2.虚拟企业:指某一企业或若干企业以一种或多种优势资源为核心,为实现特定的企业目标,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而将其他的功能和职能虚设,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而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包括:网络型、品牌型、联盟型。
3.利益相关者:从“股东”套用而来,就是在企业里享有一种或多种利益关系,并与企业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个体或群体。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有众多的个体或群体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它分为内部相关者-股东、雇员等;外部相关者-消费者、供应商、社会成员、政府等。
第十三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1.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依靠自己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所制定的能够带来垄断利润的价格。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2.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特别是通过垄断价格的形式获得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的基本来源是垄断企业中雇用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还包括利用垄断价格占有的普通消费者工资收入以及不发达国家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指资产阶级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有四种形式。产生有3个时期。(忘记了,自己补充一下) 4.凯恩斯主义:(一般不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节的理论基础。
5.国家干预:(一般不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各种政策措施为手段对宏观经济进行广泛调节。主要措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 第十四章:经济全球化与现代资本主义
1.经济全球化: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一般不考)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按含金量与美元挂钩,市场汇率波动若超过一定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进行干预等。 第十五章: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1.相对人口过剩: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相对于资本需求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从而形成的过剩人口。这种过剩人口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自然的,而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相对于资本增值需要而言的人口过剩。省原因: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特有的人口规律,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存在3种形式:流动的相对人口过剩、潜在的相对人口过剩、停滞的相对人口过剩。 (经济周期:见西方经济学部分)
2.创造性毁灭:创新是资本主义的动力所在,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获得超额利润。然而在这个创新的过程中一些旧的产品和旧的部门收到削弱,甚至被淘汰,资本的价值被贬值,从而导致利润率下滑。这种不断破化旧的结构创造新结构的过程被经济学家熊彼德称为创造性毁灭。创造性毁灭造成的利润率的上升和最终的下降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波动的重要基础。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指与资本主义制度直接有关,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因素引起的经济危机,即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表现:一方面剩余商品堆积,企业倒闭,失业人数激增,信用关系破坏;另一方面劳动群众感到生活必需品极端缺乏,他们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以得到满足。产生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表现。
4.再生产周期:是指从一个危机的开始到下一次危机的开始,一般情况下,一个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使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它既是上一搁周期的结束又是新周期的起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所以以周期方式进行是由固定资本更新这个推动周期发生的物质基础决定的。
5.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原始积累为今后资本积累定下坚实基础—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但同时资本主义矛盾不断加深,需要一个解决方式 — 随着矛盾加深资本社会内部进行自我完善、扬弃等缓和矛盾但是只是局部调整,其趋势必将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即重建个人所有制。
第十六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空想社会主义:从莫尔1516年发表的《乌托邦》一书开始,19世纪中叶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阶段。1516年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构想了人类发展中心的理想蓝图,开启了世界社会主义的萌芽。但是空想社会主义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反灭稳那个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道路。总之,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其宝贵的资料,但是不具备科学实践的品格。
2.战时共产主义:也称‘军事共产主义’。苏联1918-1920年在外国干预和国内战争时期所采取的一项战时经济政策。其主要措施:(1)(2)(3)(4)(5)
3.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利用市场,建立城乡经济关系,发展经济的错设。列宁:“通过市场和商品交换,使小农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活跃起来,再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把它们引向社会主义道路”
4.科学社会主义:以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以剩余价值学说为经济学依据,科学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时一种臆想,而是现实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物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的揭示了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社会力量和道路,从而成为人类最伟大的理论成果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十七章:社会数以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济得阶段,而是特指我国这样一个脱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即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但要注意: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并不时主体与并存的关系。 第十八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式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6点:规范的现代化企业制度、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教育体制和完备的法律体系。从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要素市场:指形成生产能力的各种基本要素进行交换的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金融市场、技术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产权市场等。
第十九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1.市场经济中的交易主体:参与市场交易的利益主体。在经济当中,一般将其抽象概括为3类:个人(居民国家庭)、企业(包括各类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政府(包括各集各类型的政府权力机构)
2.公司治理结构:即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相制衡关系的泛称。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惯例的框架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一整套公司权力安排七、责任分工、约束机构。 第二十章: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
1.社会总产出:社会生产的总成果,成为社会总产出或社会总产品。其食物构成按社会生产成果存在形态,可分为物质产品和服务两部分。
2.投资需求:又称投资支出。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所形成的对投资品的需求。 3.投资结构:即合理的分配和使用他投资及由此形成的各部分投资之间的分配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4.重置投资:是指用折旧费进行他欧资,它主要用于重新购置、医患和更新已经报废的现有固定资产及企业的改建。 5.社会消费水平:即消费需求的总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实际消费的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 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产业结构:他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基本方面。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一般产业结构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衡量:(1)产值的部门构成(2)劳动力的部门构成。它不只是简单的量的构成,也是结合联系状况的质的表现,其合力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增展的速度与发展质量。
2.区域结构:区域结构也是经济结构一方面的体现。它是指一国范围内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的状况与相互关系,它涉及经济增长要素的空间分布;是一国生产力在空间上的组合状态,与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速度至来年密切相关。区域结构优化会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包括: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进出结构。
3.二元结构:又称二元经济。指采用现代技术的现代部门同采用传统技术的传统部门并存。市发展中国家由传统经济向现代化经济演进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我国也存在严重而二元经济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是在资本积累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科学技术极为落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严重缺乏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现代化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二元经济与二元体系的区别:二元体系是一种经济社会制度问题,是指从国外输入的社会体系与本土存在的社会体系关系不相称,引起的社会问题。
4.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将当前的经济发展与长远经济发展相结合,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和利益,又要重视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人口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包括三点内容: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三点密不可分。 5.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21世纪前20年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主要由以下4个方面构成: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与资源……
6.新型工业化道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大会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第二十二章: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1.国际竞争与合作:经济主体在国际间对资源、市场等的竞争以及为了各自利益的合作。(自己查一下意思,一般不会考)
2.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国际政府间通过谈判组成的义经济自由化为宗旨,协调成员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国际贸易组织。其成员国间贸易量占全球贸易总额的95%,其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成员国。 第二十三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及宏观调控
1.(社会主义)宏观调控:是以政府为主体,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需要,保证国民经济均衡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财政政策:是以政府为主体,通过财政收入政策(税收)财政支出政策(政府采购、公共工程、转移支付),来影响社会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目的是为了求得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平衡性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是以一国中央银行为主体,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信贷,以影响利息率进而影响投资,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所用工具:利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类型:平衡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扩张的货币政策。 4.收入分配政策:是以国为主体对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进行调节的政策。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政策俄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总量平衡、调节劳动者劳动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类型:国民收入分配总量政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政策、个人收入分配政策。工具:工资、财政预算、税收等。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是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能随时代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一理论品质在它的创立中蕴涵,在实践中发展.
(1)在创立中蕴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在它的创立中已蕴涵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逐步尖锐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逐渐成为主要矛盾,使得一方面,资产阶级需要有为它辩护的经济理论,产生了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并逐渐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居统治地位;另一方面,登上历史舞台的无产阶级也强烈地呼唤着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诞生,以便用它来武装自己,指导蓬勃发展的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实践.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世纪中叶,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事实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将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在的科学精神.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以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为基础.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理论来源,说明它不是离开世界文明而产生的僵化不变的学说.
(2)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植于实践,在不断的发展中显示了自己强大的生命力.10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始终没有停止过发展.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根据自己所处时代的要求.对活生生的经济实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思考,提出了创造性的理论和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列宁的经济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发展.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深入考察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特征的基础上,创立了帝国主义论.二是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对东方落后国家在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从而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斯大林的经济学说集中体现在1952年出版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1954年,苏联经济学家编写了《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教科书是综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初步设想和斯大林的经济理论形成的,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和有益启示.但由于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条式的,片面的理解,使他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问题的分析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的经济发展实践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经济实际出发,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论证的中国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及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论述的\"十大关系\"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时期,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第一次科学地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的历史性课题,形成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基本观点,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2、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为什么要从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出发研究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又称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所决定、不依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物质的社会关系,它决定着思想的社会关系,即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中国理论界对生产关系包括的内容存在不同看法。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表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就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3、研究生产关系为什么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这是因为:(1)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状况);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2)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①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上层建筑,这是因为:(1)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①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②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2)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①新的上层建筑会促使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②旧的上层建筑会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章:
1、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其意义是什么? 答:
1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质。
① 其中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具体形态来考察的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它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②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③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体现了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则体现了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④ 只有在商品经济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类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2 理论意义: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① 它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② 它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③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
2、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
1 先论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及其矛盾:
①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归不同利益主体所有。 ② 社会劳动是指社会分工决定了劳动具有社会性质。
③ 二者的矛盾表现为直接的私人劳动和间接的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④ 二者矛盾的解决要依靠商品交换的实现。
2 再论述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
①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如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根源。 ②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③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即:若私人劳动成功转化为社会劳动,则再生产顺利进行;若私人劳动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会破产。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各是什么?
第二章
1、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一般等价物。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5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2、为什么说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完成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方面的职能? 3、辨析“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同其他商品没有任何区别”。
4、如果某一时期社会上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0亿元,那么是否需要投入10亿元货币用于流通?为什么?如果用纸币作为流通中的货币符号,那么纸币的发行应遵循什么规律? 5、通货紧缩的基本特征是价格持续下跌,是否通货紧缩不会像通货膨胀那样给社会经济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而只会给消费者带来好处?
第三章
简述资本积累的动因以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1 资本积累的动因:
① 资本积累的内在因素是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资本积累本质上是把资本的增殖转化为实现资本进一步增殖的手段。
② 资本积累的外在因素是市场竞争。它迫使资本扩大自身的规模以便提高竞争力。外在的竞争压力会转化为内在的资本积累动力。
③ 资本增殖和市场竞争不仅都是资本积累的动因,而且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实现价值增殖的本质欲望推动着资本的市场竞争,而市场竞争的成败又影响着资本价值增殖的程度。 2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① 利润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率越高,资本积累量越多。
② 预付资本的大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预付资本量越大,资本积累量越多。
③ 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其中最重要的是科技在生产中的运用,可以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下降,都能提高利润率,增加资本积累量;而且由于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使得产品价格下降,一定的资本积累量可以购买更多的产品即要素,使资本积累的实际效果提高。
④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这一差额会随着资本总量的增大而增大。 ⑤ 积累率。在利润量一定的情况下,积累率越高,资本积累量越大。
简述资本积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联系和区别。
资本积累与资本积聚的比较:(先把两者的定义都给出,如前所述) ① 资本积累引起了资本积聚。
② 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
③ 资本积聚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 4 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比较:
① 联系: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能使单个资本的规模增大,并且二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资本积聚使单个资本增大,增强了资本的竞争力,有利于它在竞争中加快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又使单个资本具有更大的增殖能力,促进资本积累并推动资本积聚。 ② 区别:
⑴ 资本积聚以剩余价值的积累为前提,资本集中则不。
⑵ 资本积聚的实现会受社会所能提供的实际生产要素增长的制约,资本集中则很少会 ⑶ 资本积聚增大了社会总资本,资本集中只能改变资本的结构和质量。 ⑷ 资本集中扩大资本规模的速度比资本积聚快。
简述产业资本循环的几个阶段以及相应的职能形态。 简述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以及资本周转的影响因素。 答:
1 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2005年考过,不用看了!) 2 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研究资本周转的重点在于资本的周转速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影响资本周转的主要因素有: ① 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资本周转时间的影响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n = U/u。其中n代表资本周转次数,U表示年,u表示一定资本量周转一次的时间。
② 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重。固定资本的比重越大,周转速度越慢;流动资本的比重越大,周转速度越快。 ③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重点是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公式为: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 (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 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 预付资本总量
试述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简述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实现过程。
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需要具备什么基本经济条件? 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各指的是什么?区别的关键在于什么?
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 答:
在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就是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因为: 1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或者说生产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
2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表现在: ① 资本主义的生产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过程。
② 资本主义的流通是剩余价值创造的准备和实现过程。 ③ 资本主义的分配是剩余价值的分割过程。
④ 资本家的消费是享受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工人的消费是为了再生产劳动力,是创造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 3 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表现在:
① 资产阶级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而进行技术创新,扩大生产和市场规模,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 资产阶级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而不断加强剥削程度,从而深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为新的生产方式所代替。
第五章
为什么说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两者的联系:(1)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它们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的两种不同计算方法得出的不同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2)在预付资本量已定的条件下,利润率的大小与剩余价值量成正比,剩余价值量越大,利润率越高。而剩余价值量又是由剩余价值率决定的,因此,利润率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即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其次,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工人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无酬劳动与
有酬劳动的比率。剩余价值率越高,工人的剩余劳动被资本家占有越多,受剥削程度越深;利润率是反映资本的自我增殖程度,一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就表现为资本的自我增殖,使资本关系神秘化了。(2)两者的变化趋势不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不断地采用新的方法,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因此剩余价值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利润率会逐步趋于下降,这是部门间资本家竞争的必然结果。
商品的价值是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的?
1 生产价格的形成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在平均利润形成以前,商品按照价值出卖。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这种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用公式表示为:pp=K+p。其中pp表示生产价格,K表示生产成本,p表示平均利润。
2 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额。从质的方面看,生产价格只同资本相联系,同活劳动没有联系。从量的方面看,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
3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而只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商业利润、借贷利息和地租的实质是什么? 1 商业利润:
① 商业利润是指商业资本家经营商业获得的利润。
② 商业利润的本质是生产领域中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体现了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③ 商业利润的形成过程是:产业资本家把商品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种售价大于进价之差,就是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 2 借贷利息:
① 借贷利息的本质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② 借贷利息的形成过程是:职能资本家把利用借贷资本获得的平均利润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对借贷资本家出让资本使用权的报酬,采取了借贷利息的形式;另一部分归职能资本家所有,采取企业利润的形式。 3 地租:
① 绝对地租的本质是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而来的,体现的是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对雇用工人的剥削关系。级差地租的本质是超额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② 不同地租的形成有所不同:
⑴ 级差地租I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I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是级差地租II的基础。
⑵ 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农业中私有权的垄断阻碍了资本向农业部门的自由转移,从而使农产品价值不参与利润平均化过程,而是按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这部分超额利润就形成了绝对地租。
⑶ 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超过工业部门的条件下,地租的形成会有所不同。它或者是来自对农业利润和农业工人工资的扣除,或者是来自农产品市场的垄断价格。
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级差地租:
由于土地有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别,因而同量资本投入生产条件不同而面积相同的土地,劳动生产率和产量收益也不相同。而农产品必须按照由条件较差的劣等土地生产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出售,只有这样,租种劣等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才能获得平均利润,从而才肯于租种劣等土地。投资于较好的优等土地和中等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其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本来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但仍按照社会生产价格出售,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便作为级差地租缴纳给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自己则获得平均利润。而租种劣等土地是不缴纳级差地租的。 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同量资本在农业中可推动更多的活劳动,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农业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高于工业部门,从而农产品的价值便会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而产生的超额利润,便形成农业资本家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绝对地租。
第六章
资本主义垄断是如何形成的?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溶为一体的垄断资本主义。由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的转变,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国家垄断作为垄断的一种形式,早在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初期就已经产生。它的最初形式是国营铁路、国营兵工厂、国有土地基金等,但当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整个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还很有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受战争形势所迫,几个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空前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许多国家实行了生产和分配的国家调节。战争结束后,随着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就削弱了。
20世纪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再次得到显著发展,各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如美国出现罗斯福新政,德、意、日等国实行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参战国实行严厉的统制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再次出现高潮。二战结束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有所减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又一次进入低潮。
以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猛烈发展阶段,而且具有新的特点。此时,不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财政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增加,一般已达到40%左右,而且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已不再是作为一种短时期的“战时状态”或“反危机措施”,而是发展成为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经常性需要,国家与垄断资本的结合,已经发展到整个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所有环节,包括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从而使垄断资本主义具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显著特征。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具体形式和形成的主要阶段各是什么?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各是什么?
1.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国家和垄断资本相结合进行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取更高的垄断利润。同时国家从资产阶级特别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出发,采取各种措施调节经济,调节各阶级和阶层的关系以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转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
2.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能允许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变化;在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同时促进
了经济发展。国家利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矛盾和利害冲突得到缓解;通过社会福利、收入政策和直接干预劳资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
3.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无产阶级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主要表现在:国家干预不可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人民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国家调节不可能根本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消除经济结构的失衡;国家对分配、工资的调节及福利政策等不可能解决失业、贫富悬殊等问题;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也不能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不能消除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是什么? 资本主义市场调节主要有哪些手段?
第七章
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 如何理解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存在的物质基础?
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局部调整和部分质变?
1. 从根本上说,垄断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因为:首先,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的集中。由于信用制度的发展,股份公司和联合企业的出现以及周期性经济危机中企业破产和分化的加剧,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其次,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垄断。当一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流通被少数大资本所控制时,就有了产生垄断的可能性;少数大资本为了避免竞争中的两败俱伤,必然形成垄断。当社会经济生活中垄断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时,自由资本主义就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内部的一次局部调整。这种调整虽然没有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本质上的变化,但是在许多地方发生了部分质变。这表现在:(1)自由竞争阶段主要是个体私有制或个体资本占统治地位,到了垄断阶段则是垄断集团私有制或垄断资本占统治地位。(2)从发展趋势来看,自由竞争阶段到垄断阶段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私有制进一步接近社会主义公有制,意味着资本所有权的自行扬弃,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向更高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过渡
为什么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和曲折的历史过程? 1.从世界范围来分析——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从世界范围来看,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各自的发展中,出现了重大的挫折,如东欧变化、苏联解体。然而,历史是在变化中发展,社会主义终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是不可改变的。 2.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来分析——任何社会的交替都是长期的和曲折的。
历史上社会制度的每一次改革,都经历过长期的、曲折的、反复的斗争。如同任何社会的交替过程一样,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期间出现曲折和反复、潮涨和潮落是必然的。 3.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来看。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长期的、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必须通过长期的斗争才能实现;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还拥有较强的实力;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体系,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死亡;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4.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来分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制度目前还处在幼年时期。尽管它的力量还不那么强大,尽管在前进中有困难,在发展中有曲折,甚至出现局部倒退和反复,但是作为新生的、向上的社会制度,它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周期性地爆发?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