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师招聘_教育基础知识_考点总结

2024-04-11 来源:易榕旅网
教育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 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1、教育的起源:①、神话起源:关于教育的最古老的观点

②、生物起源:沛西能、利脱而诺(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③、心理起源:孟禄(遗传性) ④、劳动起源

2、原始教育的特征:①、教育水平低 ②、教育没有阶级性

③、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3、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痒,序,校 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4、欧洲奴隶社会:斯巴达教育:重视培养骄勇的军人,武士(军事体操) 雅典教育: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

5、欧洲封建社会:教会教育:培养教士,僧侣(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教育:培养封建骑士(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6、奴隶社会的教育特征:①、古代学校的出现 (人类最早的学校: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 我国学校:公元前

1000多年的商代 )

②、教育阶级性的出现

③、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7、终生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欧洲。法国人保罗.朗格郎 提出 8、教育的社会属性:①、永恒性 ②、相对独立性 ③、时代性

9、孔子——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倡导仁的学说。被后人称为师祖,清朝康熙皇帝称他为“万世师表”

10、柏拉图——《理想国》 11、昆体良——《雄辩术原理》: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方法的书 1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一本教育学,标志着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诞生 13、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史上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教育科学之父) 14、实验教育学: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反对赫尔巴特的概念思辨的教育学 15、文化教育学: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作为科学教育学的实验教育学和理性主义的赫尔巴特式教育学的对立面而存在与发展 16、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教育即生活 17、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凯洛夫——《教育学》:第一本指导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理论著作 杨贤江——《教育史ABC》:中国第一部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史 《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赞科夫——“一般发展理论” 2、内发论:孟子:人的本性是行善的

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创始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格赛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3、外铄论:荀子:性恶论 洛克:“白板说” 华生

4、智力发展理论:三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习得成分的紧密联系

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

5、道德发展理论: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培养他的明辨是非的能力

6、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从低层到高层,但可以逾越)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①、制约着教育发展的速度与规模 ②、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制定

③、制约着教育结果的变化和内容的选择 ④、制约着教育形式与手段的更新 2、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②、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3、人力资本论:舒尔茨

4、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选择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5、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的人才 ②、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③、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6、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①、科学技术能有力的改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 ②、科学技术能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

③、科学技术要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

7、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①、对科学知识再生产 ②、推动科学体制化

③、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④、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上应用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了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指国家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体要求,是教育培养人的总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 2、培养目标: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决定的(与教育目的是特殊与普遍的关系)

3、课程目标:是课程计划中各个学习领域和这些领域之下的一些具体科目所规定的,要求学生经过一段的时间学习之后应达到的标准

4、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工作阶段时,希望受教育者应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结果 5、教育方针: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的方向

6、按照价值取向,教育目的观可分为: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文化本位论、生活本位论 7、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

①、哲学观念会影响教育目的的设定:柏拉图:理性的培养是教育目的论的核心

洛克: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人对外在环境的兴趣 ②、教育目的的确定还受到思想家或制定教育目的的制定者的人性假设的影响 ③、教育目的的制定还会受到主体有关理想人格之观念的影响 8、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①、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 ②、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③、必须考虑历史发展的历程 ④、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9、我国教育目的的建立理论: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学说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的产生的基本条件: ①、社会生产水平提高

②、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逐渐分离

③、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④、国家机器产生

2、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活动产生于:夏代 称作:校 3、学校活动的运行机制:动力系统、工作系统、监控系统 4、学校文化的功能:①、导向功能 ②、约束功能 ③、凝聚功能 ④、激励功能

5、西方现代学制的发展阶段:初始阶段、形成阶段、深化发展阶段 6、中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清末开始。(废科举,兴学堂) 1902年 壬寅学制,但未实行

1903年 癸卯学制(我国实行的第一个学制)

1912年 壬子癸丑学制(反映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改学堂为学校) 1922年 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六六三学制) 7、新中国的学制改革:

①、1951年的学制改革:废止旧学制,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

②、1958年的学制改革:确定“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

③、1985年的学制改革:实行九年义务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校长负责制 8、五四学制:1981年,北师大附属小学实行,小学五年,初中四年,重点和难点在初中 9、六三学制:1922年,小学六年,初中三年 第六章 教师与学生

1、1681年、法国天主教神甫——拉萨尔:创立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成为世界独立师范教育的开始 2、1966年、联合国把教师视为专门职业

3、1986年、我国把各级各类教师列入“专业技术人员” 第七章 课程 1、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

2、形式教育论:使学生的官能和能力得到发展,强调心智的练习及其迁移是发展官能的唯一途径

实质教育论:认为只有感觉经验才是实在的东西,强调经验的积累和联系,教育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而非能力

3、最早的学科课程: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 4、经验课程(生活课程、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以儿童的主题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特点:①、乡土性 ②、综合性 ③、主体性 ④、经验性 杜威的“进步主义” 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5、核心课程:既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也不主张以儿童为中心,而是主张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各年级学习的中心课程(打破学科界限,活动的内容是由教育者按照社会生活的需要来决定的) 6、隐性课程:贾克森

7、课程计划(原称教学计划):是指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指导性文件

内容:①、教学科目 ②、学科开设顺序

③、各门学科的教学课时数 ④、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8、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说明、本文)

教学大纲是国家队一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

9、课程改革:①、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思想和以“新三艺”为中心的课程改革 ②、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 ③、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思想 10、问答题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①、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②、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

③、在课程内容上,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状况

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的探索学习,合作学习 ⑤、改变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⑥、改善课程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全面的评价

第八章 教学

1、教学过程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①、认识——发展说 ②、认识——实践说 ③、交往说 ④、多重本质说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 ①、认识的间接性 ②、认识的交往性

③、认识的教育性 (赫尔巴特) ④、认识的有领导性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②、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③、掌握知识与智力发展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4、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孔子:启发式原则

夸美纽斯:基于自然适应性理论所构建的教学原则体系 布鲁纳、赞科夫:发展性教学原则 5、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读、学校讲演 6、国内外中小学教学方法改革: 1、“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上海育才中学1977年实行、 2、“导学式”教学法:黑龙江矿业学院胥长辰1982年提出 3、快乐教学法:陕西省小学教师赵来香创立 4、合作教学法

5、掌握教学法:布卢姆20世纪60年代提出

6、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创立 7、近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制:兴起于17世纪乌克兰兄弟会学校 我国始于清代同治元年(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第一次对班级授课进行论述)

2、分组教学制:能力分组(儿童能力的大小)、作业分组(儿童能力的差异) 3、道尔顿制(1902年,柏克赫斯):教师不在系统讲授教材,只为学生指导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仔细独立完成,有疑难时请教老师指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察

缺点:否认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4、文纳特卡制:1919年 华虚朋创立 8、当代国外教学组织形式改革:

1、分组教学:内部分组:传统的年龄编班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

外部分组:打破传统的年龄编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差别进行分组

2、特朗普制: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 3、小队教学(又称:协同教学):采取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教师合作施教 4、合作学习

9、诊断性评价: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10、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11、总结性评价: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 12、相对性评价(常模参照性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该班的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主要强调“排名”) 13、绝对性评价(目标参照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不以评价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主要强调“成绩”) 第九章 学校德育

1、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①、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1、前道德阶段(0~4岁) 2、他律阶段(4~8岁) 3、自律阶段(8~12岁)

②、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故事两难发、三水平六阶段、

(前习俗道德水平、习俗道德水平、后习俗道德水平) ①、道德判断形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 ②、个体的道德判断水平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③、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2、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费尔创立: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位置 3、社会学习模式:班杜拉创立 4、集体教育模式:马卡连柯创立 第十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1、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2、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工作

3、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区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 4、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5、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管理的方法

6、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学科教学活动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不以课程中的学科为单位,内容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限制) 7、课外活动的特点:灵活性、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 8、在中国,班主任产生于20世纪初期 第十一章 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1、 素质教育的三要义:

①、面向全体 ②、全面提高 ③、主动发展

2、 创新教育: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价值取向 3、 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

①、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从价值观取向上审视

②、相对于现存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我国现存教育的主体性教育,是脱胎于计划经济的教育 ③、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

④、相对于素质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 4、创新: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技能

5、创新教育的基本属性:普遍性、综合性、革命性 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任何学科及其研究都必须遵循的原则 ②、系统性原则 ③、教育性原则

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教育心理学在中国是在清朝末年随师范教育的兴起而出现的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廖世承1924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较早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3、桑代克——1903年,出版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教育心理学》。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 5、杜威——从做中学

6、布鲁纳——认知发现说、课程改革运动 7、加涅——认知累积说 8、奥苏贝尔——认知同化说

9、乌申斯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人是教育的对象》) 10、卡普切列夫——《教育心理学》:俄国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1、巴甫洛夫——高级神经运动说 第二章 中小学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劳伦兹——关键期

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 4岁是形状知觉发展的关键期 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2、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两种思维的转折一般发生在四年级前后

3、初中阶段又称为少年期,青春期,学龄中期,处于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15岁前后,视觉和听觉的敏感度可以超过成人,初二是观察力,概括性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初二是中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抽象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初二到初三是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发展的加速期或关键期 4、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是人格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 5、自我意识: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6、场独立: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 场依存:对事物的知觉趋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7、沉思型:趋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

冲动型:趋向于很快的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8、辐合型: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则,缩小解答范围。直到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 发散型:表现为个体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建的新颖观念

9、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比纳和西蒙 1905年编制) 10、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IQ超过140的是天才 11、异质分组:将能力或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按年龄分班教学

同质分组:将能力或知识水平接近的学生组成教学班

12、布卢姆——掌握学习: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成功的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13、斯金纳——程序教学

14、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1、联结派的学习理论:①、桑代克——试误说:饿猫解决疑难问题,形成刺激—反应链 练习律、准备律、效果律

②、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说:一定频率的节拍声和肉粉与狗形成条件反射 习得律、泛化(对类似的事物作出相同的反映)、分化(辨别)(对刺激的差

异的不同反映)

③、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说:关在箱里的饿白鼠踏上操作杆吃食丸

习得反应、条件强化、泛化作用、消退作用

2、认知派的学习理论:①、克勒——顿悟说:黑猩猩用短棒打香蕉(学习的实质是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不是刺激—反应的简单联结

②、托尔曼——认知—目的论:潜伏学习实验(学习的目的性和认知性)

③、布鲁纳——认知发现说:关心学习过程胜于关心学习结果(建立在对人的学习进行 研究)

④、奥苏贝尔——认知同化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同化:是指学习者头脑中某种认知结构,吸收新的学习,而新的观念被接收后,使原有的观念发生改变

⑤、加涅——学习条件论:把学习分为八个层次

⑥、海德和韦纳——归因理论:归因的三因模式——部位*稳定性*控制性

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

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3、我国现代学习理论:结构——定向说:北师大冯忠良教授创立(结构化教学和定向化教学) 第四章 学习动机

1、间接地远景性学习动机:是与学习活动本身没有直接联系的动机,反映了社会和家庭的要求,又与学生对学

习意义的认识、有没有远大志向以及他们的世界观有关系。

2、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联系的学习动机,它可能是由于教师和家长施加的压力、奖惩引

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同学间的竞争引起的

3、主导性学习动机:是指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居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学习动机(同一时间只有一个) 4、辅助性学习动机:是指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处于从属地位、发挥辅助作用的学习动机(同一时间可能有多个) 5、内部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一种学习动机 6、外部学习动机:是指在学习活动以外,由外部的诱因而激发出来的动机 7、最高作业水平的动机强度为动机的最佳水平

8、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强化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

9、人本主义需要理论——马斯洛: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

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排列顺序可能有例外)

10、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动机强度=f(动机*期待*诱因) 即:T=f(M*P*I) 当课题的难度为中等(0.5)时,人的成就动机强度最大 11、归因理论——心理活动的归因、行为的归因、对未来人们行为的预测

12、自我效能感——班杜拉: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13、习得性无力感理论——塞利格曼 第五章 学习的注意状态

1、注意过程的基本结构:指向、集中、转移

2、注意: 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非意志注意 意志注意 第六章 学习的迁移

1、正迁移:先前的学习促进以后的学习 2、负迁移:先前的学习妨碍以后的学习

3、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的影响 4、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的学习发生的影响 5、横向迁移(水平迁移):先行学习向难度上和复杂程度上大体属于同一水平,并且相似而又不同的后续学习发

生迁移效果的现象

6、纵向迁移(垂直迁移):先行学习与后续学习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是某种下位能力的先行学习,进而对更高一

级的后续学习发生迁移

7、影响学习迁移的基本因素:①、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 ②、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③、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④、定势的作用 ⑤、学习态度与方法 ⑥、智力与年龄 ⑦、教师的指导方法 8、形式训练说:培养官能

9、共同要素说——桑代克和伍德沃斯 10、概括化迁移说——贾德:“水下击靶”实验 11、关系转换说——苛勒:“小鸡觅食”实验 12、三维迁移模型——奥斯古德

13、认知结构迁移说——布鲁纳、奥苏贝尔 14、产生式迁移说——安德森 第七章 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 1、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①、感觉运动智力阶段(0~2岁) ②、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 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④、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2、我国心理学界认为:思维的发展大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形式思维、辩证思维

3、概念同化:是指学习者头脑中储存了某种认知结构,它可以吸收新的信息,而新的信息被吸收后,使原有结

构发生某种变化

4、记忆:瞬时记忆(1~2秒) 短时记忆(1~2分钟) 长时记忆 5、心智技能的特点:①、内潜性 ②、观念性 ③、简缩性 第八章 学习策略

1、认知策略:是指对信息进行加工时所用的有关方法和技术。

①、复述策略: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 ②、精加工策略:类比,记忆术

③、组织策略:对信息进行归类整理的策略

2、元认知策略:是指个体为实现最佳的认知效果而对自己的认知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①、计划策略 ②、监控策略 ③、自我调节策略 3、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 4、元认知(弗拉维尔):①、元认知知识、

②、元认知监控:计划、监控、调节

5、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6、随着学习的进行,人的精神状态和注意力存在三种变化:先高后低、中间高两头低、先低后高 7、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教学策略训练时遵循的原则: ①、分解性原则 ②、练习性原则 ③、过程性原则 ④、迁移性原则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问题解决的三个特点:问题的情境性、目标指向性、认知操作性 2、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问题、检验问题 3、陆钦斯的“量杯实验”表明了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4、智商高,创造力不一定高,而创造力高的人,智商也高 5、发散思维的三个基本特性: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6、创造性的评定原则:一般性、多样性、实用性

7、创造性的培养原则:协同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兴趣性原则 8、头脑风暴(奥斯本):以多人集体讨论或一组人员运用开会的方式进行,鼓励参加者尽可能多,尽可能快的提出各种各样的异想天开的设想或观点,相互启迪,激发灵感,从而引起创造性思维的连锁反应,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9、头脑体操法:当问题出来,马上凭直觉去想到一个正确答案 第十章 品德心理

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经常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倾向和特征 2、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 3、品德的四要素说: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4、皮亚杰——对偶故事法: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10岁之前)到自律(10岁之后)的发展规律 道德发展顺序不变,不可能越过他律阶段直接进入自律阶段 5、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6、行为强化法:教师运用强化手段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 正强化:凡施加某种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

负强化:凡移去某种不利的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教育、补救性教育 第十二章 课堂教学心理

1、从众:是指个体因感到群体压力而在行为上与多数人取得一致的心理现象

2、人际吸引:以认知协调、情感相容及行动一致为特征的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的现象

3、人际排斥:以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及行为对抗为特征的交往双方出现关系极不融洽,相互疏远的现象 影响人际吸引和排除的主要因素: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外貌 4、 竞争的三个条件:①、有共同的争夺目标 ②、双方争夺同一对象 ③、竞争结果必使一方获胜 第十四章 教师心理 1、教师的职业特点:

①、对象的特殊性:决定教师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②、劳动的内容:决定教师工作的多面性

③、劳动的方式:决定教师的工作具有个体性和集体性相结合的特点 ④、劳动的质量:决定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⑤、劳动的效果:决定教师工作的延时性 2、教师的威信分类:权力威信、信服威信

3、教师威信的结构:①、人格威信、 ②、学识威信、 ③、情感威信

4、教师的成长与发展:①、关注生存阶段 ②、关注情境阶段 ③、关注学生阶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