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山水诗的美学特征

2021-05-17 来源:易榕旅网
.

论中国山水诗的美学内涵

摘要:中国山水诗源远流长。山水诗既是对自然山水美的艺术提炼,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果,

因此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 关键词:山水诗;源流;审美;美感;意蕴

千山竞秀,万壑争荣,大自然的雄伟壮丽,祖国山水的灵秀俊美,处处触发诗人的灵感,激荡诗人的情怀,使许多清丽的佳句从诗人的笔底流泻而出。“翠壑丹崖千丈画,白云红叶一溪诗”,在龚自珍的笔下,黄山的山水风物就是美丽的画,优美的诗。

山水诗,顾名思义,就是指诗人游览山水名胜后有感而发,从而留下的诗句词章。山水诗,不仅是诗人心灵的火花,智慧的结晶,也是对自然山水美的精华的艺术提炼,因此具有独特的美学内涵。

一、中国山水诗源流

中国最早认识山水审美价值并以之作为审美对象的,是两千多年以前的庄子和孔子。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人对自然美的审美意识的觉醒。他继承了老子“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认为大自然的山水包含着美的内容和美的法则。他在《庄子·知北游》中写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认为,大自然的美是最美的,最合乎法则的,因此,他要求人们的一切行动,都要顺乎自然,返朴归真。“山林与,皋垠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庄子·知北游))庄子所向往的乃自然山水之美,他追求的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向往‘旧出而作,日人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了·让王》)的自由自在的生

.

.

活。庄子对大自然的崇拜,对自然美的发现,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追求,扩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对于人的自然美的意识的形成和觉醒,具有重大的思想意义。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以君子的道德标准来认识和发现自然山水之美的。他在《论语·雍也》中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里,孔子以山水的优美和壮美,喻指君子仁人的品格,如巍巍之高山,气宇轩昂,岿然不动;如浩荡之流水,生生不息,长久永恒。孔子所祟尚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亲共融、和谐共处,并把自然美当作人格美的参照物;他祟尚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论语》的记载中,孔子对其他学生的人生志向皆不以为然,惟独对曾哲的述志感兴趣:

幕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味而归。(《论语·先进》)

这正是孔子所祟尚的人生境界:贴近大自然,追求自然美。在清清的河水中嬉戏游泳,在凉爽的和风中舞蹈歌吟,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情怀,这是多么愉悦的精神境界。在孔子的诸多论述中,虽然重在自然美对人格美的塑造陶冶作用,但却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到发现。

庄子与孔子的思想,标志着中国自然山水审美观的形成,从而汇成了我国山水美学思想的源流。

中国的山水诗人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浸润下,将审美的目光投向了自然山水,并从中抒发个人,山游‘众的情怀。“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为名山这是李白留下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小”,这是杜甫在泰山留下的绝唱。他们或徜徉山水,或行吟泽畔,借诗抒发人生情怀,给山水增添光彩,赋人生予壮丽。而大自然也像一位多情的少女,吸引着诗人投人其怀抱,使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刘想《文心雕龙·神思篇》)诗人之神思与风云并驱,诗情与山海为一体,物我两忘,情景交融,所思所感,形诸文字,发而为诗。山水诗在诗人的创造下,如姥紫嫣红的烂漫山花,开遍在祖国的山山

.

.

水水,成了历史长河中一枝枝艺术奇葩。

追溯中国的山水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最先萌芽于先秦两汉时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许多对自然风物的描写,生动传神,情景交融,成了山水诗的名句,广为流传。如“兼蔑苍苍,白露为霜”,“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子兴视夜,明星有烂”,“绿竹琦椅”,“习习谷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等。到了楚辞、汉赋,更是有大量的自然山水的描写,且色彩绚丽,奇伟诡橘,如屈原的《桔颂》、《湘夫人》等。从此,自然山水以不停息的步履,进人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唤起人们对自然美的审美意识的觉醒。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山水诗形成的自觉时期。“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文心雕龙·明诗)),晋宋之间,随着玄谈之风的渐退,诗文的风格改变了,写山水诗的文人多了起来,出现了陶渊明、谢灵运、谢眺、鲍照等山水诗名家。他们的山水诗(包括田园诗),清新隽美,恬淡自然,意境深远,把自然山水描写得传神逼真,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陶、谢等诗人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自然山水诗正式形成并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唐代是我国山水诗的成熟繁盛期,当时名家辈出,诗海如潮。“唐初四杰”吟诵风月的山水诗给初唐文坛带来的清新诗风,古今称道。李白所歌咏的巴山蜀水、长江黄河、天姥、九华,杜甫所眷恋的泰山极顶、锦江花岸、湘水洞庭,王维山水诗的辆川烟雨,孟浩然笔底的荆襄湖泊、早春花落,白居易醉心的西湖堤景、匡庐桃花,刘禹锡的巫山神女、西塞风光,韩愈描绘的山石以及岭南风光,柳宗元笔下的湘山桂水,杜牧的江南烟雨,张继的枫桥夜泊,温庭摘的“鸡声茅店月”,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都是千古传唱的诗句。陈子昂登幽州台的歌唱,王之焕在鹤鹊楼头远眺西山的落日,崔颖在黄鹤楼上的题诗,也为人们津津乐道。还有王昌龄塞上风光的描写,高适、岑参雄壮悲凉的边塞诗……都是以美的画卷激荡人们的情怀,令人感到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从此,中国山水诗成浩荡之势,并汇成了滚滚向前发展的洪流。

二、山水诗的美感生成

.

.

大自然名山胜水的壮丽秀美,“造化钟神秀”,古往今来的山水诗人的生花妙笔,妙造自然,使得山水诗与山水美交相辉映,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审美光彩。著名诗人歌德说:“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的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富的神圣的精神贯注生气的结果。”(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137页)这揭示了艺术创作的美感生成的根源。山水诗创作也是如此,创作者必须把个体的精神性灵贯注到对象的描写中,做到物我合一、情景交融,从而创造出一种比自然山水更美、更完整、更动人的审美境界。中国诗学家也十分注重这个问题,他们在主张“师法造化”的同时,又提倡“妙造自然”,在描写山川景物的时候,注重注人诗人的“心智”和“生气”,从而妙造“第二自然”。中国的山水诗,尤其是优秀的作品,总是诗人对山川审美观照的产物。它写的是美的山川,显示出来的却是山川之美,里面有诗人的审美理想,还有巧妙的创造,因此,它往往比美的山川更美,给人提供的是独特的审美享受。李白的山水诗奇伟瑰丽,气势惊天动地,“落笔惊天地,诗成泣鬼神”,其给人的审美震撼力是强烈的。山水诗是“人化自然”的产品,也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体现。吴景旭的《历代诗话》卷四十九“香”条载:

竹初无香,杜甫有“雨洗涓涓静,风吹细细香”之句;雪初无香,李白有“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之句;……云初无香,卢象有“云气香水流”之句。妙在不香说香,使本色之外,笔补造化。

本来竹叶、雪花、云气皆无香气,可是经过诗人的点化,却香气四溢,构成了独特的审美意境。其实这是诗人的审美创造的结果。请欣赏王维的《山中》和杜牧的《山行》:

荆澳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

远上寒山石径科,白云深外有人家。

.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这两首山水诗,写的都是山中的枫叶和深秋的景色,渲染了自然山水的清幽静美。不过王维写得空檬飘忽,意境朦胧,扑朔迷离,重在点染山中空翠欲滴、沁人心脾的美好景色;杜牧重在写山中的红叶以衬托深秋景色:它们层层簇簇,漫山遍野,比起早春二月的鲜花还要艳丽;它们与青山白云交相辉映,色彩更显绚丽多姿,使人流连忘返。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写,都加人了艺术创造的成分,锦上添花,镶金砌玉,创造了耐人寻味的审美意境,创造出一个比自然更美的“第二自然”。

由此可知,山水诗因得天地的灵气和造化的神妙,又渗人了诗人的慧心兰质和审美创造,故而具有丰厚的、多层次的美感。

三、山水诗的美学内涵

历代山水诗成就有高低,但就总体来看,它们总是从审美的角度,去把握各种名山大川的外在特征和内在蕴涵,挖掘它们的审美价值,并表现出诗人的审美评价,寄托他们的审美理想,从而提供给人的是丰富的美学内涵:或雄伟壮丽,或清新秀丽,或纯朴自然,或幽邀深远,或恬淡空灵,或绚丽纤稼……阅读山水诗,犹如漫步美丽的画廊,又如沐春风,如饮甘泉,心旷神怡,使人获得多种美感享受。当代著名的散文作家秦牧在《星湖鼎湖诗选序》里写道:“我觉得,一首好诗就象是一闭美妙的音乐,或者象是一颗味道甘美的橄榄,它可以常常陪人走一段很长的路,细细吟哦,不断体会,余韵在舌,余味在心。我自己反复背诵人们的一首好诗时,往往可以意趣盎然地走一段很长的山路。……人们一面探胜寻幽,一面诵它几首,指点江山,印证美句,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的。”这段话用“余韵”、“余味”和“意趣盎然”等词,形象地道出了山水诗的美感内涵。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论述山水诗的美学内涵。

.

.

1.美的丰富性。山水诗的美学内涵是丰富多彩的,令人赏心悦目的。有时同一首诗的内容,也显示出多样的美感内涵。如欧阳修写的《采桑子》词十首,总题为《西湖念语》,是诗人在颖州西湖的记游词,分别写到了西湖的春夏秋冬四时之景,昼夜变化及近景远景等十种景观,显示出不同的妙处:

“轻舟短掉西湖好。”坐着小船在绿水清波上荡漾,“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在动中赏景,自有一番雅趣闲情。

“春深雨过西湖好”。雨过天晴,四野清新。“百卉争妍厂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燃。”春雨滋润了花草,唤醒了大地,到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尤其是被晴日催放的红花像火焰般的艳丽,给人以生意盎然的美感。

“画船载酒西湖好。”在画船上饮宴,欢歌曼舞,“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带着一双醉眼观景,觉得“行云却在行舟下”,“疑是湖中别有天”。湖中的倒影造成的幻觉,营造了一种朦胧之美。

“群芳过后西湖好”。春末夏初,“狼籍残红,飞絮檬檬”时游湖,另有一种清淡空阔的感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这与春光明媚的景致又是一种不同的美。

“何人解赏西湖好。”一个人静观远眺,获得更多的感受。“谁知闲凭栏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引人遐想。

“清明上巳西湖好”。红男绿女,倾城而出,到湖畔踏青,过清明上巳节,“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铀车?’熙熙攘攘,非常热闹,“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置身于这热烈的人流中,增加浓厚的美感。

“荷花开后西湖好”。夏日赏荷,“画船撑人花深处,香泛金影,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美酒醉人,荷香也醉人,在烟雨朦胧中带着醉意归来,有着十分畅意的美感。

“天容水色西湖好”。秋日的西湖,“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骏莺(升仙而去)?人

.

.

在舟中便是仙”。秋天月色下的湖面,像“一片琼田”,这时夜游最美,有飘飘欲仙的感觉。

还有“残霞夕照西湖好”。在夕阳无限好的黄昏时刻到湖上游玩,会感到一种人去湖空,“野岸无人舟自横”的宁静美,等等。后人在评欧阳修这组山水诗时说:“十词无一重复之意。”(龙榆生编《唐宋名家词选》第70页)真是写尽了颖州西湖的湖光山色之美,显示了山水诗丰富的美学内涵。

2.声色之美。中国山水诗注重声情并茂,绘影传神,尽展山水神韵之美,使自然景色更加绚丽多姿。在《诗经》里,诗人就开始利用双声叠韵的词语和富有色彩感的句子,来表现自然的声色美。《诗经》的第一首《关难》的“关关堆鸿”,“关关”二字,便是象声词,表现水鸟鸣叫的优美声音。还有“习习谷风”,“河水洋洋”,“杨柳依依”,“灼灼其华”,等等,无不表现出声色之美。

后来的诗人继承并发扬这个传统,使我国的山水诗,充满了花香鸟语,山水清音,万紫千红,色彩斑斓。如白居易的《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种夕阳下的江景,辉煌灿烂,鲜红一片,使人着迷。等到下弦月上来时,“露似真珠月似弓”所构成的皎洁宁静而迷人的江中之夜,就更加使人陶醉了。白居易是个写自然声色美的能手,他有许多像《暮江吟》这样优美的山水诗。

杜荀鹤的《闽中秋思》,表现的是秋声秋雨,却有着另外一种声色构成的意境美: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业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这里山海相连,时值深秋,紫菊盛开,红蕉叶茂。雨淋使紫菊浓淡匀称,丛丛簇簇,色彩更为明净秀丽;风弄蕉叶,哗哗作响,夹着滴滴雨声,似在低吟高唱一曲凄切的秋声,这

.

.

构成了一幅别有风情和韵味的艺术画面。

柳宗元的《渔翁》更是一幅声色并茂的美丽图画: 渔翁夜傍西宕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稍日出不见人,矣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中下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里写的是湘江的风光,它山青水碧,蓝天白云,色彩秀丽。“矣乃一声山水绿”,那渔船的摇槽声,清亮悠远,荡绿了水面倒映着的山山水水。在这寂静的山水中,显得更加清幽。

3.如画之美。优美的山水诗犹如美丽的山水画,充满着诗情画意,徜徉其中,如漫步画里,可得到无穷的审美享受。张志和的《渔歌子》五章,每一章都是一幅很优美的画卷。如第一章: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级鱼肥。 青薯笠,绿羡衣,料飞细雨不须归。

这是一幅生动的渔舟风雨图。清人刘熙载说它“风流千古”,“妙造通化”。其他四章也都是有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王维的山水诗清新空灵,优美如画,意味深远。苏轼在读王维的《蓝田烟雨》时说过:“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山水诗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把握山川景物的特性,通过气氛的烘托,创造深远的意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诗人还通过动静结合,声色点染,构成美丽的图画。“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架家漱))这是描绘架家獭的一幅秋风秋雨的充满律动的图画。“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落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这是鸟鸣涧静夜的独特景色。山涧虽有鸟鸣,却使人觉得分外寂静,达到了“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唉》)这是动静结合所造成的秋雨夜凉的山间美景。还有通过色彩美来构

.

.

画的:“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山居即事》)“日出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还有运用虚实相生的效果构画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大摸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的都是眼前的一些实景,但给人无限宽广的感觉,境界大大超出了人们的视野之外,创造了“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由于王维真正做到“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从而成为“举世宗之”(苏轼《跋汉杰画山》)的人物。法国画家弗列斯诺埃指出:“一首诗象似一幅画,那末一幅画就应该力求象一首诗。……绘画时常被称为无声诗;诗时常被称为能言画。”(伍盆甫《画中诗与艺术想象》)吴景旭的《历代诗话》卷四十九“香”条载:竹初无香,杜甫有“雨洗涓涓静,风吹细细香”之句;雪初无香,李白有“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之句;……云初无香,卢象有“云气香水流”之句。妙在不香说香,使本色之外,笔补造化。本来竹叶、雪花、云气皆无香气,可是经过诗人的点化,却香气四溢,构成了独特的审美意境。其实这是诗人的审美创造的结果。请欣赏王维的《山中》和杜牧的《山行》:

荆澳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远上寒山石径科,白云深外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这两首山水诗,写的都是山中的枫叶和深秋的景色,渲染了自然山水的清幽静美。不过王维写得空檬飘忽,意境朦胧,扑朔迷离,重在点染山中空翠欲滴、沁人心脾的美好景色;杜牧重在写山中的红叶以衬托深秋景色:它们层层簇簇,漫山

遍野,比起早春二月的鲜花还要艳丽;它们与青山白云交相辉映,色彩更显绚丽多姿,使人流连忘返。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写,都加人了艺术创造的成分,锦上添花,镶金砌玉,创造了耐人寻味的审美意境,创造出一个比自然更美的“第二自然”。

由此可知,山水诗因得天地的灵气和造化的神妙,又渗人了诗人的慧心兰质和审美创造,故而具有丰厚的、多层次的美感。

.

.

三、山水诗的美学内涵

历代山水诗成就有高低,但就总体来看,它们总是从审美的角度,去把握各种名山大川的外在特征和内在蕴涵,挖掘它们的审美价值,并表现出诗人的审美评价,寄托他们的审美理想,从而提供给人的是丰富的美学内涵:或雄伟壮丽,或清新秀丽,或纯朴自然,或幽邀深远,或恬淡空灵,或绚丽纤稼……阅读山水诗,犹如漫步美丽的画廊,又如沐春风,如饮甘泉,心旷神怡,使人获得多种美感享受。当代著名的散文作家秦牧在《星湖鼎湖诗选序》里写道:“我觉得,一首好诗就象是一闭美妙的音乐,或者象是一颗味道甘美的橄榄,它可以常常陪人走一段很长的路,细细吟哦,不断体会,余韵在舌,余味在心。我自己反复背诵人们的一首好诗时,往往可以意趣盎然地走一段很长的山路。……人们一面探胜寻幽,一面诵它几首,指点江山,印证美句,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的。”这段话用“余韵”、“余味”和“意趣盎然”等词,形象地道出了山水诗的美感内涵。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论述山水诗的美学内涵。

1.美的丰富性。山水诗的美学内涵是丰富多彩的,令人赏心悦目的。有时同一首诗的内容,

也显示出多样的美感内涵。如欧阳修写的《采桑子》词十首,总题为《西湖念语》,是诗人在颖州西湖的记游词,分别写到了西湖的春夏秋冬四时之景,昼夜变化及近景远景等十种景观,显示出不同的妙处:“轻舟短掉西湖好。”坐着小船在绿水清波上荡漾,“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在动中赏景,自有一番雅趣闲情。“春深雨过西湖好”。雨过天晴,四野清新。“百卉争妍厂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燃。”春雨滋润了花草,唤醒了大地,到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尤其是被晴日催放的红花像火焰般的艳丽,给人以生意盎然的美感。“画船载酒西湖好。”在画船上饮宴,欢歌曼舞,“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带着一双醉眼观景,觉得“行云却在行舟下”,“疑是湖中别有天”。湖中的倒影造成的幻

.

.

觉,营造了一种朦胧之美。“群芳过后西湖好”。春末夏初,“狼籍残红,飞絮檬檬”时游湖,另有一种清淡空阔的感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这与春光明媚的景致又是一种不同的美。“何人解赏西湖好。”一个人静观远眺,获得更多的感受。“谁知闲凭栏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引人遐想。“清明上巳西湖好”。红男绿女,倾城而出,到湖畔踏青,过清明上巳节,“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铀车?’熙熙攘攘,非常热闹,这是多么愉悦的精神境界。在孔子的诸多论述中,虽然重在自然美对人格美的塑造陶冶作用,但却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到发现。庄子与孔子的思想,标志着中国自然山水审美观的形成,从而汇成了我国山水美学思想的源流。中国的山水诗人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浸润下,将审美的目光投向了自然山水,并从中抒发个人,山游‘众的情怀。“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为名山这是李白留下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小”,这是杜甫在泰山留下的绝唱。他们或徜徉山水,或行吟泽畔,借诗抒发人生情怀,给山水增添光彩,赋人生予壮丽。而大自然也像一位多情的少女,吸引着诗人投人其怀抱,使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刘想《文心雕龙·神思篇》)诗人之神思与风云并驱,诗情与山海为一体,物我两忘,情景交融,所思所感,形诸文字,发而为诗。山水诗在诗人的创造下,如姥紫嫣红的烂漫山花,开遍在祖国的山山水水,成了历史长河中一枝枝艺术奇葩。追溯中国的山水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最先萌芽于先秦两汉时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许多对自然风物的描写,生动传神,情景交融,成了山水诗的名句,广为流传。如“兼蔑苍苍,白露为霜”,“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子兴视夜,明星有烂”,“绿竹琦椅”,“习习谷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等。到了楚辞、汉赋,更是有大量的自然山水的描写,且色彩绚丽,奇伟诡橘,如屈原的《桔颂》、《湘夫人》等。从此,自然山水以不停息的步履,进人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唤起人们对自然美的审美意识的觉醒。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山水诗形成的自觉时期。“老庄告退,

.

.

而山水方滋”(《文心雕龙·明诗)),晋宋之间,随着玄谈之风的渐退,诗文的风格改变了,写山水诗的文人多了起来,出现了陶渊明、谢灵运、谢眺、鲍照等山水诗名家。他们的山水诗(包括田园诗),清新隽美,恬淡自然,意境深远,把自然山水描写得传神逼真,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陶、谢等诗人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自然山水诗正式形成并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唐代是我国山水诗的成熟繁盛期,当时名家辈出,诗海如潮。“唐初四杰”吟诵风月的山水诗给初唐文坛带来的清新诗风,古今称道。李白所歌咏的巴山蜀水、长江黄河、天姥、九华,杜甫所眷恋的泰山极顶、锦江花岸、湘水洞庭,王维山水诗的辆川烟雨,孟浩然笔底的荆襄湖泊、早春花落,白居易醉心的西湖堤景、匡庐桃花,刘禹锡的巫山神女、西塞风光,韩愈描绘的山石以及岭南风光,柳宗元笔下的湘山桂水,杜牧的江南烟雨,张继的枫桥夜泊,温庭摘的“鸡声茅店月”,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都是千古传唱的诗句。陈子昂登幽州台的歌唱,王之焕在鹤鹊楼头远眺西山的落日,崔颖在黄鹤楼上的题诗,也为人们津津乐道。还有王昌龄塞上风光的描写,高适、岑参雄壮悲凉的边塞诗……都是以美的画卷激荡人们的情怀,令人感到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从此,中国山水诗成浩荡之势,并汇成了滚滚向前发展的洪流。

二、山水诗的美感生成

大自然名山胜水的壮丽秀美,“造化钟神秀”,古往今来的山水诗人的生花妙笔,妙造自然,使得山水诗与山水美交相辉映,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审美光彩。著名诗人歌德说:“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的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富的神圣的精神贯注生气的结果。”(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137页)这揭示了艺术创作的美感生成的根源。山水诗创作也是如此,创作者必须把个体的精神性灵贯注到对象的描写中,做到物我合一、情景交融,从而创造出一种比自然山水更美、更完整、更动人的审美境界。中国诗学家也十分注重这个问题,他们在主张“师法造

化”的同时,又提倡“妙造自然”,在描写山川景物的时候,注重注人诗人的“心智”和“生气”,

.

.

从而妙造“第二自然”。中国的山水诗,尤其是优秀的作品,总是诗人对山川审美观照的产物。它写的是美的山川,显示出来的却是山川之美,里面有诗人的审美理想,还有巧妙的创造,因此,它往往比美的山川更美,给人提供的是独特的审美享受。李白的山水诗奇伟瑰丽,气势惊天动地,“落笔惊天地,诗成泣鬼神”,其给人的审美震撼力是强烈的。山水诗是“人化自然”的产品,也论中国山水诗的美学内涵。千山竞秀,万壑争荣,大自然的雄伟壮丽,祖国山水的灵秀俊美,处处触发诗人的灵感,激荡诗人的情怀,使许多清丽的佳句从诗人的笔底流泻而出。“翠壑丹崖千丈画,白云红叶一溪诗”,在龚自珍的笔下,黄山的山风物就是美丽的画,优美的诗。山水诗,顾名思义,就是指诗人游览山水名胜后有感而发,从而留下的诗句词章。山水诗,不仅是诗人心灵的火花,智慧的结晶,也是对自然山水美的精华的艺术提炼,因此具有独特的美学内涵。

一、中国山水诗源流

中国最早认识山水审美价值并以之作为审美对象的,是两千多年以前的庄子和孔子。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人对自然美的审美意识的觉醒。他继承了老子“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认为大自然的山水包含着美的内容和美的法则。他在《庄子·知北游》中写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认为,大自然的美是最美的,最合乎法则的,因此,他要求人们的一切行动,都要顺乎自然,返朴归真。“山林与,皋垠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庄子·知北游))庄子所向往的乃自然山水之美,他追求的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向往‘旧出而作,日人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了·让王》)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庄子对大自然的崇拜,对自然美的发现,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追求,扩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对于人的自然美的意识的形成和觉醒,具有重大的思想意义。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以君子的道德标准来认识和发现自然山水之美的。他在《论语·雍也》中说:“智者乐

.

.

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里,孔子以山水的优美和壮美,喻指君子仁人的品格,如巍巍之高山,气宇轩昂,岿然不动;如浩荡之流水,生生不息,长久永恒。孔子所祟尚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亲共融、和谐共处,并把自然美当作人格美的参照物;他祟尚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论语》的记载中,孔子对其他学生的人生志向皆不以为然,惟独对曾哲的述志感兴趣:幕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味而归。(《论语·先进》)这正是孔子所祟尚的人生境界:贴近大自然,追求自然美。在清清的河水中嬉戏游泳,在凉爽的和风中舞蹈歌吟,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情怀,这种“诗美如画”的特点,大大增加了山水诗的美学内涵。

4.意蕴之美。元代诗人薛昂夫曾说:“一样风波,有吟人景便多”(薛昂夫《殿前欢·秋》)。同样的山光水色,一经诗人吟哦,便增添光彩,富于审美情趣。这是为何?这是因为经过诗人吟哦过的自然山水,便赋予了审美意蕴、象征意蕴、人格意蕴、历史意蕴,等等,使山水诗富于意蕴美感。

第一,审美意蕴。如有关杭州西湖的山水诗,苏轼的诗句“淡妆浓抹总相宜”,确定了它的审美特色。杨万里的“六月西湖绵绣乡,千层翠盖万红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主要通过浓抹重彩,描绘西湖秀美的个性。薛昂夫的一首散曲,更把西湖秀美的个性写活了:“绕苏堤,旋寻题;西施已领诗人意,回首有情风万里。湖,如镜里;山,如画里。”诗人扶着竹枝,在苏堤上漫步,同时观赏湖光山色,寻觅诗情。“湖,如镜里;山,如画里。”湖、山全部展现在诗人眼前。西湖之所以温柔美丽,风情万种,让人置身其中,有如画里,都是因为诗人对山水的描绘中,给它增加了审美意蕴,使之变得美丽多姿。

第二,象征意蕴。如歌咏黄河的诗,有李白的“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上来”,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初山”,薛宣的“连山忽断禹门开,中有黄河滚滚来。”(薛宣《蒲关西道中作》)在诗人的笔下,黄河汹涌澎湃,摧枯拉朽,勇往直前,有着不屈不挠

.

.

的勇于冲破一切的精神,正是我们民族性格的象征;它的绵延不断,横贯东西,象征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的壮丽和雄浑所表现的崇高美,也是我们民族的审美理想。正因诗人笔下的黄河具有如此丰厚的象征意蕴,才使诗歌包含如此独特的审美意义。

第三,人格意蕴。自然山水的花草虫鱼,行云流水,经过诗人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赋予一定的人格品性,使其带有人格意蕴。如梅、兰、菊、竹,被人称为“四君子”或“岁寒四友”,在诗人的笔下,它们高风亮节,洁身自好,自吐芬芳。郑板桥的咏《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赞美了竹子不怕风霜雨雪,顽强生长的坚韧品格。再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写道:

释外断桥边,寂奥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人把梅花人格化了。它在断桥边寂寞地开放,时近黄昏,加上凄风冷雨,环境是够恶劣了,可是它依然如故。不怕摧残,不怕忌妒,不怕飘零成土,昂首怒放,芳香四溢,表现了独立不倚的品格,其实这是诗人纯洁品格的外化。山水诗这种人格化的描写,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感受。

第四,历史意蕴。有些山水诗本身已富有美学内涵,如果再加上山川的传说和历史故事,会更加耐人寻味,引人遐想,使人在欣赏时获得更丰富的审美感受。杜牧的《江南春》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山村水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由江南的繁华富丽写到南朝的的盛衰兴亡,现实的画面包含丰富的历史内容,引人发无穷之联想,获绵缈之情思。又如河北的幽州台,是春秋战国时燕王筑黄金台封侯拜相的地方。初唐诗人陈子昂失意之时,登上幽州台,思潮翻滚,写下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枪然而涕下。”诗人把个人的孤独寂寞和难以排遣的悲愤情怀,放在天地辽阔的历史古迹上进行抒发,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现实意义,具有厚重的历史美感。其他

.

.

的诗作也是如此,如张养浩的《撞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撞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网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种山水诗所包含的历史意蕴是很明显的。

总之,中国山水诗所包含的美学内涵是丰富多彩的。除了本文所述之外,它还具备这些美感:出自天籁的自然美,恬淡静谧的空灵美,曲径通幽的含蓄美,幽邀深远的意境美,等等。由于篇幅所限,留作下篇文章再予论述。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