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后宫及其信仰境遇评析
2022-05-08
来源:易榕旅网
2014年O5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May.2014 第43卷第3期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 Seience) Vo1.43 No.3 青岛天后宫及其信仰境遇评析 顼婧 ,刘晨 (1.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青岛266100;2.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摘要]妈祖信仰因海运航线而北传青岛口,在明成化年问青岛口便建成青岛天后宫,并以神之名保护各 港往来商旅。妈祖信仰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进入青岛口,被当地民众接受崇拜,天后宫中香火不断,但在后来的发 展中却逐渐被同庙的多神信仰所同化,职能逐渐宽泛,不司专职。再加上德人来青后带来的天主教信仰的影响, 青岛天后宫的地位在中西传统的信仰较量中日渐衰落,趋于弱化,正确认识青岛天后宫的信仰境遇对于青岛这座 沿海城市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青岛}天后宫;妈祖信仰;信仰境遇 [中图分类号]lK 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623(2014)03—0067—05 青岛天后宫始建于明宪宗成化三年(1467年), 由南向北迅速传播,同时妈祖不光成为了海运之神 青岛天后宫的建立,印证了数百年来青岛周边地区 也成为了漕运之神的典型代表。到了明清时期,凡 各港口的繁荣活跃和山东半岛的繁荣发展。如今, “军营漕运之所,江海河汉之滨,悉崇奉之,,[ 。 青岛天后宫早巳褪去昔El的繁华,只是作为一种景 妈祖信仰随航运路线的开辟而扩散传播,尤其 观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现阶段有关青岛天后宫的研 是在元定都北方之后,海路运输一度繁盛。由于当 究本身数量就比较有限,而其立意也大多略显单一, 时大量的物质需要从南方运往北方,考虑到长途运 主要的研究角度一个是从天后的海神信仰人手,另 输的艰辛性,元世祖采纳伯颜的建议允许海运,“从 一个是从城市旅游文化的角度出发。本文着眼于青 海道至京师”[。]卷九十三。元代的海运形式支撑起了整 岛天后宫,欲从城市文化的角度人手,分析天后信仰 个国家的运输系统,其主要的航海路线如下: 与青岛口及其民众El常生活的关系,探求天后文化 海运之道,起初也,自平江刘家港入海,至海门县界。开 在青岛地区扮演的实际角色和历史境遇。 洋月余,始抵成山,计其水程自上海扬村马头,凡一万三千三 百五十里。最后千户殷明略者,又开新道,从刘家港至崇明 一、天后宫与青岛口 州三洋,放洋向东行,入黑水大洋。入界河,当舟行风信有时, 自浙西至京师不过旬日而已[t]‘ 十。 《八闽通志》记载,妈祖于公元987年去世,北宋 元代海运的兴起,加上当时已经突飞猛进的航 咸平二年,福建莆田出现了第一座妈祖庙。此后,妈 海技术和造船技术,就使得南北各港口连成一脉。 祖的海神神格被不断提升,地位也日益崇高①。正 在此航线上活跃的各路商旅奔波于各个航港之间, 如明朝人丘浚的记载:“中国地尽四海,自三代圣王, 经营贸易,传播文化。特别是山东半岛恰处于航线 莫不祀事。在宋以前,四海之神各封以王爵,然所祀 的中游位置,来往船舶皆熙熙于此。在由南至北的 者海也,而未有专神。宋宣和中,朝遣使航海于高句 交流中,海难也时有发生,为了祈求航海神的庇佑, 骊,挟闽商以往,中流适有风涛之变,因商之言,赖神 在航海一线上就逐渐出现了妈祖神庙——天后宫, 以免难,使者路允迪以闻,于是中朝始知莆之湄洲屿 南方的妈祖文化也就慢慢渗透到沿线各口岸。《增 之神之着灵验于海也。”[I]故宋之后,妈祖信仰以其 修登州府志》中就记载了该地区在此航道的诸多危 特有的涉海性海洋信仰文化而被多方采纳吸收。至 险航行区域: 元代时漕运兴盛,借助于漕运这一形式,妈祖信仰也 运道惟(日照)成山最险,而为南船必趋之路。自胶州灵 [收稿日期]2013-12—16 [作者简介]顼婧(1988-),女,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读硕士生;刘晨(1989一),男,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在读硕士生。 ・ 67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43卷 山以东,有釜山、劳山、白蓬头礁,过成山直至九奉口一路,恶 礁林立,而成山斗入海。又有始皇桥、卧龙石突峙海中,狂涛 漩浪,往往碎舟,舟人视为畏途。自南来者,皆望延真岛以为 之的[ ]l 十 。 这些地区出于实际的需求,多与妈祖文化发生 关联,为了满足信徒祈求航行庇佑的心理需求,在航 海一线多设有妈祖庙,尤其是山东半岛的胶澳地区, 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很早便成为闽浙商旅的停泊 港口。妈祖的海神信仰正是依托于南北大动脉航线 以及活跃于此航线上的商旅团体而一路辗转北传, 航海路线所经海口、海湾、海岛之处,便也恰好为妈 祖信仰所到之处,由此足见航海运输以及海商行人 对山东半岛妈祖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处于山东半岛的青岛口就是在南来北往的海运 大背景之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妈祖信仰在这一地区 的传播也随之逐渐展开。正如文献记载“海运…一・ 明初因之,一岁两运,而境内藉以殷富。’,[6]卷七这足 以证明山东半岛在明清时借助于海运而发展的经济 盛况,正基于此,青岛口也一并受影响而作为良港进 行港航活动。其实,早在宋代时青岛就已有船只偶 泊,在元、明之际适逢漕船进出胶州湾频繁,胶州港、 塔埠头港等的兴盛,自然会带动着青岛口慢慢发展。 明成化年间青岛天后宫的建立就足以说明,青岛口 在15世纪中叶受周围良港以及海运条件的影响,已 经成为这一地区很重要的航海港埠了。明万历年 间,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青岛口已跻身为即墨重要的 贸易港口。到清代中期以后日渐繁荣,旅客商人无 不云集于此。《海云堂随记》记载,“青岛口到1896 年有商号61家,包括旅店、成衣店、油坊、鞋帽店、纱 布绸店、广洋杂货店、酒馆、饭铺等。沿河街上的杂 货店‘代写船票’,即代售船票o.[TJ由此可见青岛口 繁荣的贸易状况,南来北往,商客、市民云集于此。 天后信仰因港航业发展的需要来到青岛口,又 因为青岛口的繁荣发展而留存延续。可见,青岛天 后宫与青岛口二者之间有着依托于港航渔运共同发 展的关系。故《胶澳志》中有:“天后之祀,不见于正 史,然渔航业奉祀维谨,故海岸恒有是 庙。,,[B]奄三’ 杜志十二伴随着“渔盐之利,舟楫之便”,青 岛口的妈祖文化也慢慢留存积淀于青岛文化之中。 二、天后信仰与民众生活 妈祖信仰来青之后,便以一种日常的角色参与 到民众的生活中。明清以来,随着闽商来青贸易,在 海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妈祖海神信仰也随着闽 ・ 68 ・ 商团体一同扎根青岛口。妈祖信仰作为一种外来海 洋文化,深深植入到青岛本土文化精神之中。妈祖 初来时以庙宇的形式入驻青岛口,其本身所包含的 丰富的海洋信仰文化底蕴、仪式礼俗,都在潜移默化 之中渗透到青岛地方文化里,庙会便是最典型的体 现方式。 青岛天后宫所承载的海神信仰文化作为一种传 统的文化被沿袭流传,以特有的名俗活动形式—— 庙会为载体,经过历史的传承和积淀,在漫长的中国 传统社会中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和经济现象。青 岛天后宫的庙会作为妈祖信仰这一异域文化的载 体,从诞生的时刻起便承担着连接青岛地区本土文 化和外来文化的神圣使命。同时伴随着庙会的兴 盛,庙会经济也在特定时期产生了特定的影响。青 岛天后官因海港贸易需要而建,建成之后海港商贸 在明清之际几度繁盛,青岛天后宫香火不断,尤其是 每届新正庙会更是香客云涌,祭拜不断。如《海云堂 随记》载,丙申(光绪二十二年)正月十三日:“年除 日、正月十五、三月十五,口上商家循例至天后庙上 香……此时庙中香火最盛,四乡村镇民妇人等来者 亦多……至三月初,渔航各船云集口内,许愿奉戏, 尝延至四月或端午。”丁酉(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初五 日:“每届新正,群集天后庙,焚香祝祷,年复一年,代 代如此,以成积俗。自元旦至元宵,日日人群络绎 ……"[ ]青岛天后宫为青岛口带来海洋信仰文化的 同时,也兴盛了青岛口的庙会商业文化。 依托于天后宫庙会经济交流的加强,地域之间 的界限也在进一步打破,文化之间的交流显得更加 和谐,在天后宫这一文化载体中逐渐实现着不同人 群之间的心理认同。青岛天后宫作为一个物质载 体,天后宫庙会作为一个文化载体在青岛口的区域 内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里是各类人群聚集的地 方,也就可以把它看作一个信息交流的集散地,不同 地域的人们聚集于这座庙宇,获得他们希望的各种 消息,以一种新的方式完成一种交流,这种交流就可 以看做是在共同心理认同环境下所完成的群体对 话。而且通常情况下,这些人群在这种场合会打破 往常的心理规范模式,纵情肆意抒发平日里被压抑 的情感。比如长居于深闺之中的女性群体,以及因 贫困而不得不长期操劳的下层劳苦大众,这些人在 庙会中的交流表现也会打破常规,以其超寻常的方 式表达感情。这种方式也会在庙会文化这种特殊的 氛围下被认可为一种特殊大众心理认同,庙会在此 时就充当了沟通社会大众的文化角色。在《青岛时 第3期 项婧,刘晨/青岛天后官及其信仰境遇评析 报》每年都载有相关报道,1936年2月8日的文章 式中可以潜含着一种理性的目的[11]” 。就如同青 《上元节之天后宫庙会》中提到: “天后宫的规模并不甚大,‘然而香火极盛,每逢阴历初 一岛天后宫所带来的妈祖信仰一般,普通大众借天后 宫来表达心中的诉求,长期的情绪通过祈愿的形式 得到重视和宣泄。尤其是在妇女、乞丐、贫民等社会 下层群体参与到祈神许愿的庙会文化中时,这种个 人文化与妈祖文化之间的心理认同便更加凸显了。 妈祖文化带来的各种文化现象借助于青岛天后 十五,就有些善男信女。到这里烧香拜佛,尤其是平康里的 姑娘,每期必来礼神求签 所以月之朔望的早晨,把该庙门前 路过,当会听到燕语莺声。’新年刚过的上元节,是一年中的 第一个十五。来天后宫上香的人就更多了。”[。] 在庙会中,善男信女们在烧香拜佛,祈祷求福的 过程中,就会自然使心中积压的情绪得到宣泄,形成 宫庙会这一形式,得到广泛传播,实现了异域文化与 本土文化的交融,完成了不同地域人群之间的心理 一种特殊的交流模式。青岛天后官香火在这种模式 中一直延续着,但是,它的文化信仰和仪式功能却在 潜移默化中得以改变。原本作为航海保护神的妈祖 的信仰,在青岛口被逐渐弱化,她被本土的民众赋予 了新的神格和功能。从寺庙的还愿记录中可以发 现,大部分的信众香客选择乞求健康、财富、婚姻等, 和海上作业相关的少之又少。青报社在1948年2 月25日刊登的《元宵节形形色色——元宵摊上红白 相映,天后宫中求福求寿》的相关报道:“天后宫,满 寺的庙门儿也应时而敞开了,成群的男女老幼像潮 水似的向那里涌去,道士和尚们笑逐颜开的往那里 …” 大姑娘、小媳妇在拼命地扣头,祈祷着神佛,多 赐富贵,送子……”[ 就证实了天后宫主要功能的 变化,由最初的单一海神信仰,逐渐演变为多神崇拜 的信仰体系。 其实这种变化客观上是和天后宫中供奉的神灵 有关,在青岛天后宫中,其主殿供奉着海神娘娘—— 妈祖,东配殿和西配殿则供奉着东海沧宁德王敖广, 文财神比干和武财神关羽。他们长期处在一个宫庙 的信仰体系中,四者相互交织,必然就会形成一个相 互联通的庞大信仰网络体系,其内在的功能和作用 也被信众们无意或者是故意混淆。可以说,在长时 段的演变中,天后宫中的主神——妈祖的海洋特性 就被逐渐弱化了,她的功能已然被配殿的神灵所同 化。妈祖女神从初来青岛口时所肩负的济世救人, 保护航海,守护渔民的责任,到后来在多神信仰的影 响下职责逐渐变宽,扩大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供 居民参拜祈祷,对日常生活加以调节、指导。纵然, 天后宫中的海神信仰已不再是主导,被逐渐同化并 趋多元化的信仰体系却折射出另外一种人文关怀。 在普通民众的普遍需求中,天后宫的职责也随之改 变,妈祖娘娘虽不再专司一职,但其初设以来慈悲济 世的本真并无改变,反而更加迎合信众的内心需求。 赵世瑜在书中讲到,理性活动、特别是被扭曲了的理 性活动,需要非理性的活动加以调节,从非理性的形 认同。纵然天后宫的功能已慢慢发生了变化,妈祖 这一海神信仰也在时代的变迁中经历着自身的演 变,可是妈祖这一外来信仰在地域文化的交流与传 承中仍然被本土化、大众化,成为了青岛口人民精神 的慰藉之神。 三、天后信仰的文化境遇 青岛天后宫历经风雨劫难,得以幸存实乃不易。 早在20世纪初时,德国人曾一度打算将天后官这座 具有传统风格、代表妈祖海洋文化的古典建筑拆除。 1897年底,德占胶州湾后,对青岛进行了全面的规 划,天后宫被划分在了青岛区,主要是火车站至汇泉 的前海一带,德国人将这个区划定为“欧美人的杂居 区”。区内大片的中国式建筑被强制拆除,取而代之 的是一座座欧式建筑,青岛区处处呈现出一种欧式 风情,外观古老破旧的天后宫的存在就显得有些格 格不入。天主教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在青岛活动, 天主教堂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式外来文化的进入, 打破了青岛口原有的海神信仰系统,分属于不同信 仰体系的两种外来文化在青岛地区书写着各自的历 史,形成强烈的冲突与碰撞。 德人初来时,总督府还经常下令禁止中国人在 青岛区居住和从事活动,但由于青岛天后宫早已形 成的信仰传统影响至深,青岛百姓并不买德国人的 账,所以沿海一带烧香还愿等事宜屡禁不止。德国 人为了遏制这种现象,决定用拆除天后宫的方法来 阻止中国人在青岛口的活动。这一决定遭到了众多 青岛百姓的联合反抗,《胶澳志》中就记载了胡存约、 傅炳昭、丁敬臣、包幼卿、周宝山、成兰圃等华商,为 力保青岛天后宫而作出的努力。由于众怒难犯,德 国人拆迁青岛天后宫的计划便搁置了,青岛历史最 为悠久的传统建筑在众人的力保之下得以保留。所 以,在青岛前海岸线上,以栈桥为轴,众人力保下的 青岛天后宫和德人新建的青岛天主教堂,这两个不 同信仰文化的个体就一直矗立在一起,相互对望,上 ・ 69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43卷 演着时代变迁中的文明冲突。 天主教堂管立于楼宇之间,红色的尖顶塔楼托 起两个巨大的十字架,已经成为众多西式建筑中最 有标志性的建筑了。这座宏伟的哥特式建筑在2O 世纪3O年代的出现恰恰印证了天主教在青岛口的 发展盛况。青岛的天主教活动开始于19世纪末期, 德国人占领胶澳以后,天主教也趁势而入,发展教 众,传播教义。对于青岛口的民众来说,天主教是一 种新的慰藉力量,为那些在虔诚的妈祖信仰中不能 寻求解脱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出路。而且“在内 地天主教传教会积极广泛地从事中国教育活动…… 开放了从最低年级到最高年级的系统课程。” Ⅱ。]2 从这里可以看出,天主教和传统的妈祖信仰不 同,它在传播信仰、慰藉信众心灵的同时,更多的是 充当了一种现代化的工具,把新式的教育模式和新 式的思想带给民众。正如《胶澳志》中的记载: 市区以内儒释道之感格远不如天主堂耶稣有势力…… 德人所组织之教会以加特力派之天主堂为巨擘,本堂在曲阜 路1902年设规模阔大,罕有伦比,堂内附设女修道院、明德 男学、圣功女学、医院,并附设印刷所……[。]‘ ・^#^。 显然,天主教带来的是一种文明的开化之风,新 式的教育课程、教育学堂、现代意义上的医院、印刷 机构都以一种实际的形式传播于信众,这种依托于 各种慈善事业的外来信仰文化就越发显得有说服 力,而不同于妈祖信仰只是在精神层面的苍白感。 天主教自来青传教后,信众逐年增多,由最初的 小教堂、租赁小屋,一路演变为高高屹立的青岛天主 教堂。教会人员从事多方面的慈善工作,信众在长 期的接触中,也自然会被近代的开化之风所感染,从 者自当甚众。1929年,胶澳商埠局济良所就记载了 关于天主教堂收养幼女的呈文,有被虐待的幼女二 名,就由警察厅送往天主教堂代为收养0。同时,天 主教会还在青岛开办了华人医院,医院的业务十分 繁忙,病负的护理工作由外籍女护士负责,医疗工作 则由海军军医负责。仅1905年的年度报告中就显 示共为5 037名病人诊治15 206次,施行了3 210次 较大手术和较小手术,吸收了107名病负住院治 疗[1。]2“。这无疑是对民众的最好慰藉,医疗技术和 医疗条件的改进,就使善男信女祈求健康的愿望得 到了回应,较之妈祖信仰的庇佑更有实际意义。尤 其是在上世纪3O、4O年代之后,天后宫的地位就愈 显弱化,昔日的妈祖神庙在一些时候竟被当做停尸 房来使用。很显然,在这两种外来文化的对峙中,代 表新式文明之风的天主教用一种新的方式吸引了广 ・ 7O・ 大信众,从而冲淡了海神娘娘信仰在民众心中的认 同感。 上世纪3O年代,崔世杰在其诗集《濯沧斋诗钞》 中,记录了对青岛天后宫的独特情感记忆:“海山处 处皆新色,吊古惟凭天后宫。”这句诗见证了德占青 岛之后,在众多欧式建筑的环绕中,唯一保存下来的 古老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青岛天后宫的特殊 性。在时代变迁中,天后宫本身也在发生着演变,纵 然有着信众渐少,地位弱化的事实,但拥有上百年沧 桑记忆的天后宫在前海的风声和潮声中,依然守候 传统的本土记忆。青岛天后宫作为前海一线的标志 性传统景观,也成为那个时期文人对于本土文化感 怀的唯一寄托之所。 注 释: ①学术界有关妈祖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O世纪初叶,如 日本学者伊能嘉矩及中国学者顾颉刚、周振鹤都有相关 论著。2O世纪中后期,大陆学者对妈祖文化的研究并 不充分,主要成果多集中于台湾地区,直至改革开放后, 妈祖研究才全面进入到兴旺的状态。相关的研究主要 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托于方志文献记载,详述 某一特定区域的妈祖文化,如陈铁卿的《天津天后宫》、 张奎蕃的《旅顺天后宫》;二是追本溯源,从源头上探讨 妈祖文化的起源和传播,如尹蔚国的《妈祖信仰在河北 省及京津地区的传播》、闫化川的《妈祖信俗在山东的分 布、传播及影响研究》;三是探讨妈祖的文化活动与区域 发展之间的关系,如田坤《妈祖文化——天津文化的原 点》、田清来《山东妈祖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等。 ②见胶澳商埠局济良所编印《关于二幼女已送交天主教堂 收养的呈文》。1929年青岛市档案局,资料编号:B0038 一OO1—00479—0054. [参考文献] [1]丘浚.天妃宫碑I-M]//丘文庄公集:卷5.集藏・四 库别集. F2](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M]. [3](明)宋濂,等纂.元史FM].中华书局,2000. [4]岳溶,法敏,等纂.雍正山东通志[M].乾隆元年刻 本. [5]周悦让,等纂.光绪增修登州府志[M].光绪七年刻 本. [6]欧文,杜清和,等纂.道光文登县志[M].道光十九 年刻本. [7]胡存约.海云堂随记[M]//德国侵占胶州湾史料选 编(1897—1898).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 [8]赵琪修,袁荣叟,纂.民国胶澳志[-M-].民国十七年 第3期 项婧,刘晨/青岛天后宫及其信仰境遇评析 铅印本. ‘ [11]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 [9]上元节之天后宫庙会IN].青岛时报,1936.2.8. [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1O]元宵节形形色色——元宵摊上红自相映,天后宫中求 [12]青岛市档案馆,编.青岛开埠十七年——《胶澳发展 福求寿[N].青报社,1948.2.25. 备忘录>全译[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 Analysis of Qingdao Thean Hou Temple and Its Belief Situation XU Jing ,LIU Chenz (1.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09 Shandong,China 266100l 2.Col ̄ge of Management,Ocean Unievrsity of Chian,Qingdao,Shandong,Chian 266100) Abstract:Because of the north shipping route Mazu belief get to Qingdao port,then built the Qingdao Thean Hou Temple at Qingdao port in Chenghua years,and in the name of immortal to protect the busi— nessmen who contact in ports.Mazu belief as a foreign culture into Qingdao port,the local people accept the worship.days after the palace incense constantly.but in later development is gradually being assimila— ted by the polytheist belief,the functions gradually become broad,not have the only duty.Coupled with the impact of the Catholic faith that Germans brought to Qingdao,the status of Qingdao Thean Hou Tem- pie become decline i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traditional belief fight,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Qingdao Thean Hou Temple belief situ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e coastal city-Qingdao. Key words:Qingdao;Thean Hou Temple;Mazu belief;the belief situation 【责任编辑阿茹汉】 (上接第37页) On the History and the Status Quo of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Sihua in Typical Pasturing Area HAN Zhu (School of Economics,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evrsity,Hohhot。Inner Mongolia。c^ian 010022) Abstract:The patural area in Inner Mongolia is important part of the patural areas in China.In the construction of well-off society,in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Sihua(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in— format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We should not neglect the patural area in Inner Mongolia. By analyzing and assessing the history and the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of Sihua in pasturing Areas, this article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increasing the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Sihua in patural areas. Key words:grain;increasing production;policy;effectiveness 【责任编辑阿茹汉】 ・ 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