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8年10月自考00467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2023-06-24 来源:易榕旅网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课程代码0046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是( A ) A .博比特 B .查特斯 C .泰勒 D .泰罗 2.被誉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C )

A .《课程》 B .《课程编制的原理》 C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 .《儿童与课程》 3.从本质上看,实践眭课程的深层价值追求是( C ) A .技术兴趣 B .解放兴趣 C .实践兴趣 D .价值兴趣 4.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的创立者是( A )

A .夸美纽斯 B .卢梭 C .裴斯泰洛齐 D .拉特克

5.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撰写的教育小说是( A )

A .《爱弥儿》 B .《窗边的小豆豆》 C .《夏洛的网》 D .《教育漫话》 6.提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的教育家是( C )

A .杜威 B .裴斯泰洛齐 C .赫尔巴特 D .罗杰斯 7.斯腾豪斯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是( C )

A .目标模式 B .审议模式 C .过程模式 D .工作模式

8.儿童在熟悉“萝卜”、“菠菜”、“西红柿”等概念以后再来掌握“蔬菜”这一概念,这种学习是奥苏伯尔所提出的( B )

A .下位学习 B .上位学习 C .并列结合学习 D .发现学习 9.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成就动机中,推动学生学习的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是( D ) A .成功驱力 B .自我提高驱力 C .附属驱力 D .认知驱力 10.以下不属于范例教学中“范例”的基本特征是( A ) A .主导性 B .基本性 C .基础性 D.范例性

11.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是( A ) A .最近发展区 B .活动发展区 C .接近发展区 D .可能发展区

12.“解释《失乐园》的意义,考察与欣赏《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教学目标属于

( D )

A .生成性目标 B .普遍性目标 C .行为目标 D .表现陛目标

13.课程开发以学习者的需要为基点、强调学习者需要的优先性,此种课程观是( C ) A .社会中心课程 B .学科中心课程 C .儿童中心课程 D .知识中心课程 14.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等而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是( B ) A .示范 B .呈示 C .展示 D .口述

15.“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此种观点属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的( B )

A .主动适应论 B .被动适应论 C .超越论 D .整合论 16.“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 ”这种描述属于课程要素中的( B ) A .概念 B .原理 C .方法 D .技能 17.杜威在“经验课程”中谈到的“经验”是( A )

A .儿童与环境的主动交互 B .教师与环境的主动交互 C .家长与环境的主动交互 D .知识与环境的主动交互

18.学校非常注重国旗下讲话对学生成长的影喃,这种课程类型属于( D ) A .学科课程 B .经验课程 C .显眭课程 D .隐性课程

19.把学生的作业室,称为“实验室”,兼有自修室、图书室、教室的作用。将这种安排作为主要措施之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D )

A .班级授课制 B .文纳特卡制 C .凯勒计划 D .道尔顿计划 20.将某项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具体过程是( B )

A .课程计划 B .课程实施 C .课程采用 D .课程评价 21.以下不属于课程实施阶段的课程是( B )

A .理解的课程 B .正式的课程 C .运作的课程 D .经验的课程

22.奠定在“人种学”的假设和程序之上,对研究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的课程实施模式是( C )

A .“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 B .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 C .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 D .信息传播模式 23.下列表述的教学进程的做法,正确的是( D ) A .用成人的认识方式逐步替代儿童认识方式

B .儿童的诸种表现都是最好的,成人不必干预儿童的认识发展,成人只是在紧急时刻干预儿童

C .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指向于儿童间接经验的学习

D .在尊重儿童认识方式的特殊性的前提下使儿童认识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 24.被称为“需求本位的评价”是( B )

A .目标本位评价 B. 目标游离评价

C .效果评价 D .内在评价 25.目标本位评价的典型代表是( A )

A .布卢姆的评价体系 B .斯腾豪斯的评价体系 C .斯塔克的评价体系 D .普罗佛斯的评价体系 26.第四代评价的基本方法是( B )

A .量的研究 B .质的研究 C .文献分析 D .理论思辨 27.过程取向的评价对应于古巴和林肯所称谓的( B ) A .第一代评价 B .第二代评价 C .第三代评价 D .第四代评价 28.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是( C )

A .国家 B .地方 C .学校 D .社区

29.认为“人的心灵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丙外部世界没有任何独立性”, 这种观点属于( B )

A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B .激进建构主义 C .社会建构主义 D .温和建构主义 30. 在情境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 B )

A .确立问题 B .自主学习 C .协作学习 D .效果评价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31.简述夸美纽斯教学原理的基本内容。 答:(1)教学以自然为鉴的原理。(2分)

(2)兴趣与白发原理。(2分) (3)活动原理。(1分) (4)直观原理。(1分)

32.简述泰勒模式中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 答:(1)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2分)

(2)对当代生活的研究。(2分) (3)学科专家的建议。(2分)

33.简述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

答:(1)从课程价值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结到“公平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层面,二者具有内在-致性和统-性。(2分)

(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具有等价性,即是说二者拥有同等的价值。(2分)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二者有机统一,成为个性化课程的有机构成。(2分

34.简述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涵义及其功能。

答:涵义: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是以- -定的方法对课程或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1分) 功能:

(1)需要评估。(1分)

(2)课程诊断与修订。(1分) (3)课程比较与选择。(1分) (4)目标达成程度的了解。(1分)

(5)成效的判断。(1分) 35.简述教学研究的一般趋势。

答:(1)在理念层面,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观念。(2分)

(2)在技术层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引起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2 分)

(3)在基础层面,教学论已不再只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其研究开始置于多学科的基础之上。(2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丑 2 分,共 24 分。 36.请结合教学实践,试述如何组织和引导课堂讨论。

答:(1)创设课堂讨论情境,提出富有挑战性的、真正吸引学生的、有价值的问题与课题。(3分)

(2)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展开讨论,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创造良好的讨论氛围。(3分) (3)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课题讨论习惯与规范。(3分) (4)结合教学实践,论述充分。(3分) 37.请评价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 答:评价:

(1)三种取向各有其存在价值.因为他们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课程实施的本质。(1分)忠实取向强化了课程政策制定者和课程专家在课程变革中的作用。(1分)课程创生取向则把处于具体情境中的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课程创造中的主体性解放出来。(1分)相互适应取向把外部专家所开发的课程与对这种课程产生影响的学校情境、社区情境的因素予以考虑。(1分)所以,三种取向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2)三种取向各有局限性。(1分)忠实取向把课程变革视为线性地实施预定的课程计划的过程.使课程变革成为一个机械的技术的程序,这就抹杀了课程变革的直接参与者一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价值。(1分)相互适应取向本身是比较模糊的,带有折衷主义色彩。(1分)课程创生取向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它要求教师不仅善于对专家开发的课程作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和解释,更善于根据具体情境的特殊需要创造自己的课程:它要求学生也应成为课程的主体。这种取向对实践界的要求很高,因此它推行的范围有限。(1分)

(3)从忠实取向到相互适应取向、再到课程创生取向、意味着在课程变革中从追求“技术理性\"到追求“实践理性”、再到追求“解放理性”。(2分)这体现了课程变革的发展方向。(2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 16 分。 38.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有关“乌克兰的防风林地带”的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首先用乌克兰防风林带为特例, 以具体直观的方法, 提出关于防风林地带的问题。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是掌握事例的本质特征。

第二阶段,根据由防风林地带的特例所获得的认识, 推论出乌克兰地区的特点, 而且还要掌握该地带的普遍特性和类型特征,用开拓草原这一“类型”的认识来说明一系列类似景观的本质特征,如美国中西部草原。

第三阶段, 在上述从“个”过渡到“类”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对更本质的关系——规律性的认识。 在这个阶段, 要明了草原化的过程及阻抑这一过程的努力, 也即是明了人类如何在特殊的气候、地理、形态诸条件下,干预自然、作用于自然、并且改造自然的。 第四阶段,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即人类要予预、改造并主宰自然。 (1) 材料体现的是哪一种教学模式 ? (2) 概述这种教学过程的一般程序。

(3) 尝试对这种教学设计模式进行评析。

答:(1)材料体现的是“范例教学模式”。(3分) (2)教学过程的一般程序:

①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2分)

②范例性地闸明“类型\"和“类\"的阶段。(2分) ③范例性地掌握法则性.范畴性关系的阶段。(2分)

④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以及生活)关系的经验。(2分)

(3)范例教学在对学生主动性的弘扬方面,在对教学的问题性的提倡方面,以及在思考课程内容时突破学科界限.主张课题性教学.重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打破“知识就是力量\"的传统转而追求获得支配知识的力量等许多方面,都提出了新的主张。(3分)但在强调“教\"的作用方面.特别是用“教”来统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方面,它又更多地继承了德国传统教育的思想。(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