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3.2 孟子曰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尽心下》)
4 词语注释
字词解释:
立:自立,指立于礼,即做事合于礼。
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不惑:不受迷惑。
志:立志。
知:懂得。
从:随从,顺从。
天命:指自然的规律
耳顺:指听到别人说的话,用不着怎么想,就能领会
逾矩:超过规矩、法度;逾:超过。
罔:迷惑。
殆:危险,这里指劳神而无所得。
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
何以:即“以何”。以:因为。何:什么。
所:所以。
欲:能够。
谓:称为。
文:孔圉谥号“文”。
敏:勤勉。
好:喜好。
耻:以……为耻。
是以:因此。
譬如:好比。
为:堆积。
篑:土筐。
平地:填平洼地。平:使……平。
虽:即使。
覆:倾倒。
进:前进。这里指继续干。
往:去,这里指前进。
或:通“惑”,奇怪。
暴:通“曝”,晒。
寒:使……冷。
如……何:对……怎么办,能有什么帮助。
弈:围棋。
为:作为。
数:技巧、技术。
亦:也。
至:极。
通国:全国。
善:擅长。
使:假使。
诲:教。
以为:认为。
鸿鹄:天鹅。
援:拉。
缴(zhuó):系在箭上的绳,代箭。
弗:不。
若:及。
与:通“欤”,可以为“呢”“吗”。
非然也:不是这样的。
信:相信。
以:凭借、依靠。
至:极。
见亦罕:和王相见的次数太少。
至仁:极仁道的人,指周武王。
至不仁:极不仁道的人。此处指殷纣王。
无或:不值得奇怪。
善:擅长。
俱:一起。
策:量词,相当于“片”。
伐:讨伐。
杵:锤衣的木棒。
5 译文解释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习,三十岁做事合于礼,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对事理都能明白),不受迷惑,五十岁时懂得自然的规律、法则,六十岁听到别人说的话,用不着怎么想,就能领会,七十岁随心所欲,而(任何念头)又不超过规矩、法度。”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其中的含义)就会迷惑不解(无法收获);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无所得。”
子贡问道:“为什么称孔文子(谥号)为‘文’?”孔子说:“(他)聪明好学,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谥号)为‘文’。”
孔子说:“好比堆积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在这时我)停止了,就停止了;好比填平洼地,即使每天只倾倒下一筐土,继续(堆积)了,我就前进了。”
孟子说:“王的不聪明,不值得奇怪。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够生长的了。我和王相见的次数太少了,我退居在家把王冷淡到了极点(而那些谄谀小人就乘机来到王的身边),我怎么帮助他(指王)使他的善良之心萌发呢?(譬如)现在下围棋作为技术,仅是小技术;(如果)不把心思全放在上面,也就不能学到(这门小技术)。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假如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却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起弓箭去射它,虽然他是与那个人一起学习,(成绩肯定)不如那个人了。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不如把心思全放在学棋上面的人吗?回答是:
不是这样的。”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其中的)《武成》篇,(不过)采用它两三片(竹简)罢了。仁道的人在天下没有对手,凭借极仁道的周武王讨伐极不仁道的殷纣王,怎么会血流漂杵呢?”
6 成语解释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2.功亏一篑——亏:欠缺;篑:土筐。堆土为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3.一暴十寒——暴:通“曝”,晒。原意是说,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4.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5.血流漂杵——杵:捣物的棒槌;血流成河,舂米的木棰都漂了起来。形容战死的人很多。也泛指流血很多。
7 其他资料
本课选孔子论学语录四则,孟子论学语录二则,分别选自《论语》和《孟子》。这六则
语录从学习作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不同角度论学,采用比喻、举例、对比等方法,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积极地指导意义。
7.1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三十岁做事能合于礼,四十岁能辨惑解疑,五十岁能知晓自然规律,六十岁能闻言知意,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又不越出规矩。”
内容理解:
这则语录,孔子自述其进德修业的过程,总结了他人生各个阶段所达到的境界。从少年时“有志于学”开始,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学习的不断深入,知识的积累、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生经验也不断攀升至新的高度。孔子以自己的人生体验告诉我们,少年时的“有志于学”将为一生成长和发展打下扎实基础;而终身学习,会使人不断提高,终身受益。
7.2 2.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危险。”
内容理解:
这则语录讲述的是“学”与“思”的关系。学而不思的后果是“罔”,思而不学的后果是“殆”,两种情况对举,从反面证明了“学”与“思”的重要性,指出了它们不可分割的关系。由此可见,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才能有所得。
7.3 3.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译文:
子贡问孔子:“为什么凭什么称他谥号为文?”孔子说:“聪明好学,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称孔文子谥号为文。‘’
内容理解:
孔子借为学生解释孔文子谥号的机会,阐释了自己对“文”的理解,阐述了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从中也可看出孔子本人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另外,我们也看到了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是非常善于把握教育机会的。
7.4 4.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矣。”
(《论语·子罕》)
译文:
孔子说:“比如堆积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停止了,就停止了。比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了一筐土,但是如果我继续干下去,那就是我主动前进的。
内容理解:
孔子以“为山”和“平地”为喻,论说坚持不懈的重要性。眼看就要成功的事,终究不成,是因为没有坚持到底,以致前功尽弃(《尚书》中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句);艰巨的任务虽只刚开了个头,但只要不断前进,终能成功。从中我们可以懂得:学习贵在坚持,不能止步不前;而后退和前进,全在自己,不在他人。
7.5 5.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也,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译文:
孟子说:“大王(这里是指齐王)不聪明不值得奇怪。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
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再生长的。我能见大王的次数太少了,我退居在家,那些谄谀小人就趁机来到大王身边,我怎么能使他的善良之心萌发呢?下围棋作为一种技术,只是一种小技术;但不专心致志,就不能学好。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假如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却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去射它,虽然他与那个人一起学习,但一定比不上那个人。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比不上那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啊。”
内容理解:
孟子以“一暴十寒”作比喻,解释了大王“不智”的原因,告诉人们,学习不能一暴十寒,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又以“学弈”为喻,通过两人学习态度的鲜明对比,告诉我们,即使是同一位老师来教,即使是最好的老师来教,学习态度不同,结果也会不同,由此阐明学习不能三心二意,必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的道理,并强调了学习的效果不在于智力因素,而是由学习态度决定的。
7.6 6.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其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尽心下》)
译文: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其中的《武成》篇,不过取信它的两三页罢了。仁道的人天下无敌,凭极仁道的周武王讨伐极不仁道的殷纣王,怎么会血流漂杵呢。”
内容理解:
《尚书》中有武王伐纣“流血飘杵,赤地千里”的记载,孟子是不相信的。他认为仁人无敌天下,武王是至仁之人,而纣王是至不仁之人,以至仁伐至不仁,不可能出现杀戮无数的血腥场面。虽然这个推断未必符合史实,但孟子的这种质疑精神是值得提倡的。这段话告诉我们,读书不能迷信书本,要有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
这六则语录从学习作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不同角度论学,采用比喻、举例、对比等方法,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7.7 通假字
暴:同“曝” 或:同“惑”
勉学为《颜氏家训》第八篇的篇名,作者颜之推,北齐文学家,所著《颜氏家训》共二十篇,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后世称此书为“家教规范”。 作者简介
颜之推(531~约590以后),字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任官四朝。曾担任:国左常侍、黄门侍郎、御史上士。公元548年,发生侯景之乱,梁元帝萧绎在江陵自立,颜之推任散骑侍郎。公元554年,西魏攻陷了江陵,颜之推被俘,后来在北齐任官。此后在北周和隋任职。在420年—581年,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写成《颜氏家训》一书用以告诫子孙。
2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我国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传世代表作。《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全书共20篇,阐述立身治家的方法,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强调教育体系应以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对儒学、文学、佛学、历史、文字、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提出可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章内容切实,语言流畅,具有一种独特的质朴风格,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颜氏家训》被推为家训专著的“鼻祖”,该书是他对自己一生有关立身、处世、为学经验的总结,被后人誉为家教规范。书中阐述了他的观点:要注重早期教育和后期勤奋,且学习不能自暴自弃。
3 勉学信息
3.1 原文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
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学之兴废,随世轻重。汉时贤俊,皆以一经弘圣人之道,上明天时,下该人事,用此致卿相者多矣。末俗已来不复尔,空守章句,但诵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故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为贵,不肯专儒。梁朝皇孙以下,总丱之年,必先入学,观其志尚,出身已后,便从文史,略无卒业者。冠冕为此者,则有何胤、刘瓛、明山宾、周舍、朱异、周弘正、贺琛、贺革、萧子政、刘绦等,兼通文史,不徒讲说也。洛阳亦闻崔浩、张伟、刘芳,邺下又见邢子才:此四儒者,虽好经术,亦以才博擅名。如此诸贤,故为上品,以外率多田野闲人,音辞鄙陋,风操蚩拙,相与专固,无所堪能,问一言辄酬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会。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使汝以此为师,令人气塞。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今勤无益之事,恐非业也。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何必“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燕寝”“讲堂”,亦复何在?
以此得胜,宁有益乎?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间焉。
勉学
3.2 翻译
学习,是为了求得长进。可是我见到有人读了几十卷书便自高自大,欺侮长者,对同辈轻视傲慢。(以至于)他人就像仇敌般怨恨他,像对恶鸟一样厌恶他。像这样用学习到的东西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
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充实自己,用来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给别人看,只是用他的学问向他人炫耀夸说自己的才学;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广利大众,推行实施自己的主张用来造福社会,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自身利益,涵养德行以求得进身仕途。求学就像种树一样,春天赏玩它的花朵,秋天摘取它的果实。讲解评论文章,就好比赏玩春花;修养身心推行有利于社会的主张,就好比秋天的果实。
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一而敏锐,长大成人以后,思想容易分散,所以就需要及早的教育,不可错失良机。我七岁的时候,背诵《灵光殿赋》,直到今天,隔十年温习一次,仍然没有遗忘。二十岁以后,所背诵的经书,搁置在那里一个月不看,便到了荒废的地步。然而人总有困顿、不得志的时候,在壮年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仍然应该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不可自暴自弃。孔子说:“五十岁时样习《易》,就可以不犯大错了。”魏武帝、袁遗,到老时学习的更加专心,这些都是从小到老勤学不辍的例子。曾子十七岁时才开始学习,最后名闻天下;荀子五十岁才开始到齐国游学,仍然成为大学者;公孙弘四十多岁才开始读《春秋》,后来终于当了丞相;朱云也是四十岁才开始学《易经》、《论语》的,皇甫谧二十岁才开始学习《孝经》、《论语》,他们最后都成了大学者。这些都是早年沉迷而晚年醒悟的例子。一般人到成年后还未开始学习,就说太晚了,就这样一天天混下去就好象面壁而立,什么也看不见,也够愚蠢了。小时候就求学的人,就好像迎着日出的光芒行走;到老年才开始学习的人,就好像拿着火把在夜间行走,仍然比那些闭着眼睛什么都看不见的人要好。
学习风气是否浓厚,取决于社会是否重视知识的实用性。汉代的贤能之士,都能凭一种经术来弘扬圣人之道,上通天文,下知人事,以此获得卿相官职的人很多。末世清谈之风盛行以来,读书人拘泥于章句,只会背读师长的言论,用在时务上,几乎没有一件用得上。所以士大夫的子弟,都讲究多读书,不肯专守章句。梁朝贵族子弟,到童年时代,必须先让他们入国学,观察他们的志向与崇尚,走上仕途后,就做文吏的事情,很少有完成学业的。世代当官而从事经学的,则有何胤、刘献、明山宾、周舍、朱异、周弘正、贺琛、贺革、萧子政、刘舀等人,他们都兼通文史,不只是会讲解经术。我也听说在洛阳的有塞浩、张伟、刘芳,在邺下又见到邢子才,这四位儒者,不仅喜好经学,也以文才博学闻名,像这样的贤士,自然可作上品。此外,大多数是田野间人,言语鄙陋,举止粗俗,还都专断保守,什么能耐也没有,问一句就得回答几百句,词不达意,不得要领,邺下有俗谚说:“博士买驴,写了三张契约,没有一个‘驴’字”如果让你们拜这种人为师,会被他气死了。孔子说过:“好好学习,俸禄就在其中。”现在有人只在无益的事上尽力,恐怕不算正业吧!圣人的书,是用来教育人的,只要读懂儒家经典,粗略疏通注解经书的文字含义,它对自己的言行经常有所帮助,也就足以在世上做人了;何必对“仲尼居”三个字就要写两张纸的疏理文章来解释呢,那些解经之家对“居”字,有的解释“燕寝”指闲居之处,有的解释“讲堂”指讲习之所,依据又在哪里呢?
在这种问题上获得胜利,难道会有什么好处吗?光阴值得珍惜,就像流水般一去不返,应当广泛阅读书中那些精要之处,用来成就功名事业。如果你们能把博览与专精结合起来,那我没有什么可以批评的了。
3.3 重要字词
1.以:用来。
2.但:只是。
3.说之:向他人炫耀夸说自己的才学。说:夸说
4.利世:造福社会。
5.进:进仕,做官。
6.玩:赏玩。
5.华:同“花” 花朵。
6.登:同“得” 摘取。
7.实:果实
7.专利:专一而敏锐。
8.《灵光殿赋》:东汉文学家王逸的儿子王延寿所作。灵光殿,西汉宗室鲁恭王所建。
9.坎壈(lǎn):困顿,坎坷。
10.秉烛:拿着火把照明。烛,火把。秉,持。
11.所以:用来......的。
12.经:儒家经典。
13.注:注解经书的文字。
14.“仲尼居”:《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开头的文字。
15.疏:疏通原文意义并对旧注加以说明和发挥。
16.“燕寝”“讲堂”:那些解经之家对“居”字,有的解释为“燕寝”(闲居之处)有的解释为“讲堂”(讲习之所),各执一端。
17.宁:难道。
18.机要:指书中的精要之处。
19.济:成就,完成。
20.吾无间:我没有什么可批评的。间,间隙,空子,可乘之机。
21.十年一理 理:温习
22.然:然而
23.益:好处,益处
24.为人:做人
,25.明练:明白,通晓。
26.光阴:时间
27.学者:求学的人
28.行道:推行主张
29.固:同“故”,所以。
30.必:如果
31.兼美:两全其美
32.学者:求学的人
33.散逸:分散,消失。
34.贤:好。
35.乎:比……好。
36.瞑目:闭眼。
3.4 中心思想
学习目的:修身利行。
学习态度:年幼不失良机,年老不放弃学习。
学习方法:学习要博览书中的精要之处,不要拘泥于细枝末节。
勉学点评:
颜之推《勉学》这篇文章,用很高超的话语来感动人,如果把它放在自己的案头,会时时警觉,把读书当作一件大事来做。
这篇文章反复地告诉后学,情感真切,精粗具备,本末兼赅,凡是学习的人,都应该熟读,力求弄通弄懂。
读颜氏家训-勉学,可以从中明白学习的诀窍。
求学是为了充实自己,决不可以向别人炫耀为务。古代的人是这样,现代的人更要如此。
勉学,“勉”即为努力,“学”就是学习,标题的含义就是努力学习,就是本文的中心。
4 阅读指南
课文题目为“勉学”意为努力学习,“勉”的解释是劝勉。第一段先是指出古今学者的学习目的不同,然后以种树为喻,阐明学习是为了“修身利行”。第二段论述的是一个
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作者以自己背诵《灵光殿赋》为例,提出一个人“固须早教”;如若“失于盛年”,则“犹当晚学,不可自弃”。第三段谈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作者认为,学习经文重在“使言行有得”,做到读书、做事两全其美,还要博览机要。
5 写作技巧
《颜氏家训·勉学》开宗明义:“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任何一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学之所知,施无不达”,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使自身的发展成为可能。“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在颜氏看来,学习的目的在于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在于加强道德修养、不断进取向上,在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为社会创造财富。
6 相关问答
1、如何理解“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这句话?
答:春花虽艳丽但终不成果,而秋实才是真正的成果。同样,讲论文章虽热闹但不是终极目的,只有在修身利行上多下工夫,才能使自己具备美好的德行。
2、作者讲自己七岁时背诵《灵光殿赋》事例的目的是什么?
答:作者以自己背诵《灵光殿赋》为例,提出一个人“固须早教”;如若“失于盛年”,则“犹当晚学,不可自弃”。论述的是一个最佳的学习年龄段问题。
3、勉学的古今学习目的各是什么?
答:古代求学的人的是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只能夸夸其谈;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推行自己的主张以造福社会,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自身需要,涵养德性以求做官。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
4、作者认为怎样对待圣人之书的态度才是正确的?
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可矣。
《问说》是清代刘开写的一篇议论文。“说”是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本文的中心论点为“君子之学必好问”,叙述了“问”在学习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谓“学问”,就是“学”与“问”的结合,“学”与“问”相铺相成,缺一不可。《》
问说
君子之学必好问(1)。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2),非问无以广识(3);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4)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5),其奚决焉?(6)问说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6)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7),所谓交相问难(nàn)(8),审(9)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
曰“学 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ráo)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10),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qiǎng)以为知;理有未安(11),妄以臆度(duó)。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12)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jī)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13),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14)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1.2 注释
(1) 问说:关于勤学应当勤问的学说。
(2)君子:古时对有德有才人的称呼。
(3)辅:辅助。
(4)无以致疑:不会发现疑问;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致:求得
(5)舍问:舍弃问,丢开问
(6)广识:增广知识;广:使……广,增广。
(6)达于事:(使道理)用于实行。达,通晓
(7)舍问:丢开问
(8)其奚决焉: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奚:何,怎么 。 其:之,代词,指代文中的
“理”与“识” 。焉,代词,指代上述的“理”与“问”。 决:判断,解决。
(9)就有道而正: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就:靠近;正:匡正;
(10)以资切磋:借以共同研究;资:凭借
(11)交相问难(nàn):互相诘问;难:驳诘
(12)审:详细
(13)是己而非人:以己为是,以人为非。是:以……为是 非:以……为非
(14)未安:不稳妥的地方
(15) 臆度(yì duó):主观猜测;臆:主观的;度:猜测,估计
(16)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17)理无专在: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
(18)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唯,只
(19)舍问,其奚决焉 舍,放弃。
(20)君子之学必好问 必:必须 好:喜欢,喜爱
(21)而或:但却
(22)不肖:不成器的人
(23)是故:因此
(24)相辅而行:互相协助进行
(25)贤:道德才能高
(25)破:破解。
(27)《问说》选自《孟涂文集》,有删节。刘开(1784-1824),字明东,又字方
来,号孟涂,清朝桐城人,散文家。
(28)理:真理
(29)知:了解,明白
(30)强:勉强
(31)不屑:不重视,轻视。
(32)问说:关于勤问的论说
(33)几:接近
(34)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35)忌:嫉妒
(36)或:有时
(37)妄:胡乱地
(38)得:某一方面的见解
译文
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发现疑难,
不问就不能增广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道理通晓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
到的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
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
(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随意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
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如果不是这样,(或者)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是(正)由于这(原因)吗?
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
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
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既然这样,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
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 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2 原文欣赏
本文无论在命题,立意,论证方法或语言风格上,都可以看出有模仿韩愈《师说》的痕迹。可比较二者的异同。
两文都劝说人们要虚心学习,要向各种人学习。但论述角度略有不同。《师说》着重从“师”的角度,强调“师”的重要性,劝人虚心“从师而问”要“学于师”;《问说》则着重从“问”的角度,强调“问”的重要性,主张“学必好问”。
《师说》第一部分提出论点后,第二部分(核心部分)就反复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对比鲜明地论证论点。《问说》的论证方法也是这样。不同的是,《师说》对比的对象繁多,而《问说》对比和对象单一,都是“古之人”与“今人”,对比的内容却涉及“问”的各个方面。
在语言风格上,两篇文章都很古朴。在句式运用上,两篇文章都注意整齐的排偶句与灵活的散文交错运用,奇偶互现,错落有致,以取得波澜起伏,气势雄壮的效果。在散句中穿插相当多的排偶句,是《师说》和《问说》的共同语言特点。《问说》中有些句子,与《师说》的某些句子,连结构和意思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内容主旨
本文共七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引论。
作者先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的中心论点,接着辩证地分析“问”与“学”相辅而行的关系,再转而强调指出:好学一定要勤奋。
第二部分:本论。第二──六段从正反两方面详细阐明为什么要勤问。
第二段先从正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问不择人,问必有得。作者分两方面论述:①说明三种问的人(贤于已者,不如已者,等于已者)都有收获;②引儒家经典和大师的话,先是暗引,后是明引,证明“问”是进德修业的重要条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深刻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第三──六段论述怎样才算好问和问应持什么态度。
第三段举古人好问为典范,并对比古今之人的不同表现,分两个层次:①古人好问,不择事,不择人,能取善之弘;②今人有学而无问,为下文针砭时弊作了铺垫。
第四、五段转入分析今人的错误表现:
第四段、针对今人“是己非人”的弊端,作者从事(问的内容)和人(问的对象)两方面进行批评。在写作方法上将今人和古人的言行构成鲜明的对比:古人“不择事而问”而今人“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事未安,妄以臆度”;“古人不择人而问”而今人对“贤于已者;忌之而不愿问”,对“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对“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这个层次对今人的批判与前面第二段关于问各种人都能有收获的论述,以及第三段“古之人,不择事而问,不择人而问”遥相呼应。这段最后提出“有学无问”的危害
性。
第五段、批判今人“非所问所学”的不良风气。作者先指出今人问的三种不良动机:“快言论”、“试其能”“容其短”。最后以感叹句作结,再以“不能几于古”来古今对比,批评今人。
第六段、推究今人不好问的根本原因。
第三部分(第七段)作者申说自己的主张。
3 作者简介
原文选自《孟涂文集》,刘开(1784—1824)字明东,又字方来,号孟涂,清代桐城人,散文家。 刘开是清朝桐城派诗人。刘开出生数月丧父,母吴氏日耕夜织,尽心抚育。少时牧牛常依塾窗外,傍听塾师讲课,天长日久,习以为常,塾师颇为爱怜,留馆就读。刘开如饥似渴,遍读诗文。十四岁,以文章拜会姚鼐,姚鼐看后高兴地说:“此子他日当以古文名家,望溪、海峰之坠绪赖以复振,吾乡幸也。”遂收为弟子,授以诗文之法。刘开融会贯通,尽得师传,与同乡方东树、上元管同、歙县梅曾亮并称“姚门四大弟子”。道光元年(1821),受聘赴亳州修志,患暴疾而逝。
刘开生平以教书为业。授课之余,潜心散文创作与文论研究,主张“以汉人之气体,运八家之成法,本之以六经,参之以周末诸子”,“然后变而出之,用之于一家之言”。《(与阮云台宫保论文书》)他还提出:“夫文之本出于道,道不明,则言之无物;文之成视乎辞,辞不达,则行之不远。”(《复陈编修书》)刘开的这些主张和见解,进一步阐发了方苞、刘大櫆、姚鼐诸前辈的文论,对当时的散文创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刘开虽尊崇桐城家
学,但不“拘于绳尺”,而能“取精汰粗,化腐为奇”,“集众家之美”,“而得其天然”。他的散文明白晓畅,动宕恣肆,才气俊逸。其诗文多反映贫民疾苦,暴露官场黑暗,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精神。如《食蕨叹》写道:“昔闻力田能免饥,今见老农愁不死。出门回望面石灰,十户七闭三半开。亲里相见各无语,但问何处多野菜。”早年曾游历广东、浙江、泰山、黄山等风景名胜,写下了不少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著有《刘孟涂诗文集》14卷、《骈文》2卷、《广列女传》20卷、《论语补注》3卷。本文选自《孟涂文集》
散文篇名。清代袁枚作。文章从一青年学士向作者借书谈起,指出借书读的人用心专一,而自己拥有藏书的人却往往不读书,并举自身经历为例,勉励后人珍惜时光,勤奋学习。层次分明,说理透彻,语言诚恳亲切。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3 题解
《黄生借书说》是清代诗人、文学家袁枚的一篇论说文。其中心旨意在于勉励青年人创造条件,珍惜光阴,努力读书。课文围绕中心,夹叙夹议,层次清楚地阐明事理。它的最大特色是有感于日常见闻,随手拈来,生发开去,自如地朝纵深推展,在姿态横生的叙议中,寓以哲理,读来清淡自然,平易近人。
4 注释
[1]选自《小仓山房文集》。
[2]生:古时对读书人的通称。
[3]授:交给,交付。
[4]子: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
[5]七略四库,天子之书:七略四库是天子的书。西汉末学者刘向整理校订内府藏书。刘向的儿子刘歆(xīn)继续做这个工作,写成《七略》。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四库。这里七略四库都指内府藏书。
[6]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那汗牛塞屋的是富贵人家的藏书。这里说富贵人家藏书很多,搬运起来就累得牛马流汗,放置在家里就塞满屋子。汗,动词,使……流汗。
[7]祖父:祖父和父亲。“祖父”相对“子孙”说。
[8]弃者:丢弃的情况。
[9]无论:不须说,不用说,不必说。
[10]然:这样。
[11]夫(fú)人:那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
[12]强(qiǎng):勉强。
[13]惴惴(zhuì):忧惧的样子。
[14]摩玩:摩挲(suō)玩弄,抚弄。
[15]业:业已、已经。
[16]高束:捆扎起来放在高处。束,捆,扎。
[17]庋(guǐ):搁起来。
[18]姑:姑且,且。
[19]俟(sì):等待。
[20]异日:日后,将来。
[21]尔:而已。
[22]难致:难以得到。
[23]与:给。
[24]形诸梦:形之于梦。在梦中现出那种情形。形,动词,现出。诸,等于“之于”。
[25]切:迫切。
[26]如是:这样。
[27]故有所览辄省(xǐng)记:(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所以看过的就记在心里。省,明白。
[28]通籍:出仕,做官。做了官,名字就不属于“民籍”,取得了官的身份,所以说“通籍”。这是封建士大夫的常用语。籍,民籍。通,动词,表示从民籍到仕宦的提升。
[29]俸:俸禄,官吏的薪水。
[30]落落:堆积的样子。
[31]索蟫(yín):白鱼,指书里的蠢虫。
[32]灰丝:指虫丝。
[33]卷(juàn)轴:书册。古代还没有线装书的时期,书的形式是横幅长卷,有轴以便卷起来。后世沿用“卷轴”称书册。
[34]少时:年轻时。
[35]岁月:指时间。
[36]类:似、像。
[37]公:动词,同别人共用。
[38]吝:吝啬。
[39]归:还。
[40]为一说,使与书俱:作一篇说,让(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黄生)。
5 译文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说:“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啊。你没有听说过(那些)收藏书籍的人的事吗?《七略》 《四库》,是皇帝的藏书,但是(自古以来)天子中肯(认真)读书的有几个呢?搬运时使牛马累得出汗,拖回来就堆满屋子,这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之家的人能(认真)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父、父亲积藏许多书而儿子、孙子丢弃掉书本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是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向别人借来,必定担心人家会催着要,就忐忑不安地摩挲抚摸不止,(心里)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
了,我不能再见到它了。”如果已经被我所拥有,必定(会)捆起来放在高处,搁起来藏着,说“暂且等待日后再看吧”,如此而已。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贫穷,难以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认真地去领会,牢牢地记在心里。做了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至白色的蠹虫和灰色的蜘蛛丝,时常沾满书本。这样一来我才慨叹借来的书看得是多么用心专一,并且感叹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慷慨借书给人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人,这一点好像不大相同。既然如此,那么是我实在倒霉而碰上姓张的呢,还是黄生实在幸运而遇到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写了这一篇借书说,让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黄生。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散文 ,选自《板桥家书》。 郑燮,即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号板桥,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扬州八怪”之一。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有《板桥全集》。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朝官吏、书画家、文学家。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扬州八怪”之一。
历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有《板桥全集》。
2 原文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①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②。
眼中了了③,心下匆匆,方寸④无多,往来应接不暇⑤,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⑥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⑦,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⑧,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⑨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16)读《阿房宫赋》(17)至四鼓(11),老吏史苦之,坡洒然⑩不倦。岂以(23)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12)无佳文。
且(20)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18)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13)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21)恶曲,及(15)打油诗词(19),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22)贮其中,其龌龊(14)亦耐不得!
3 注释
①选自《板桥家书》。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朝书法
家、文学家。潍县署,当时郑燮供职于此。潍县,今属山东省。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郑燮在官署中给自己的弟弟郑墨的第一封家书。
②济事:能成事,中用。济,对事情有益。
以:把
③了了:明白。
④方寸:指人的内心。
⑤不暇:没有空闲,指应付不过来。
即:立刻
与:和
⑥ 与:相关。
孰:谁
如:比得上
⑦韦编三绝:相传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韦,皮革。
⑧微言精义:精微的语言,深刻的道理。
生知安行:生,出生。知,懂得。安,从容不迫。行,实行。
⑨困勉下学:刻苦勤奋地学习人情事理的基本常识。
⑩洒然:畅快的样子。
⑾四鼓:四更,凌晨1~3时。鼓,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且:况且
辄:就
陋:坏处
即:就
如:像
⑿迄:始终,一直。
⒀没分晓:不懂道理。
⒁龌龊(wòchuò):不干净,这里有品位低俗的意思。
⒂及:以及。
⒃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里指翰林院,翰林学士供职之所。
⒄《阿房宫赋》:唐朝杜牧的文章。
⒅《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朝司马迁撰。
⒆打油诗词: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平仄韵律的旧体诗词;相传为唐朝张打油所创,因而得名。
(20)且:同时
(21)传奇:这里指明清两代盛行的戏曲。
(22)悉:都
(23)岂:难道,怎么能
以:因为
4 注音
1. 钜(jù)鹿之战
2.《阿房宫赋》阿(ē)
3.张睢(suī)阳 4.迄(qì)无佳文 5.垓(gāi)下之会 6.悉贮(zhù)其中
7龌龊:wo chuo
5 译文
读书把看一遍便能背诵作为才能,其实是最于事无补的。
眼里看的清楚,心里匆匆而过,其实留在心中的并不多,因为来来往往频繁而应付不过来,好像看着歌舞场里的美女,看上一眼就过去了,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自古以来过目成诵的人,有谁比得上孔子呢?孔子研读《周易》到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都断了好几次,不知他翻阅过几千几百遍了,从而对《周易》精微的语言,深刻的道理,越探究越明白,越钻研越深入,越是前行就越不知它的尽头。即使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圣人,也不会停止刻苦勤奋的学习人情事理的基本常识。苏东坡读书不需要读第两遍,但是他在翰林院读《阿房宫赋》时直到四更,掌管翰林院的老吏觉得他读得辛苦,可苏东坡却十分畅快,毫无倦意。怎能因为看一遍就能记诵。便丢下书本,草草结束这件事呢!只有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等人,一生读书从不读第二遍,因此始终也没有写出好文章。
况且过目就能成诵,还会产生什么都记诵的坏处,就像《史记》130篇中,数《项羽本纪》写得最好,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和垓下之会几个片段写得最好。反复诵读观赏,值得欣喜、值得悲泣的,只在这几个片段罢了。如果一篇《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不是不懂道理的愚钝之人!还有小说、各种戏曲及打油诗。也都过目不忘的话,那就像破烂的厨房柜子,发臭的油、腐坏的酱全都贮藏其中,这品味的低俗实在是令人不能忍受。
6 阅读指南
这封家书实际上是对“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的批驳,从而引导家中子弟树立读书必须选择精华,深入研究的正确态度。
第一段,作者提出“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直接点明读书仅以过目成诵为能是最不中用的,竖起批驳的靶子,表明了鲜明的态度。
第二段,作者反对“过目成诵”,主张读书应深入研究。先是指出匆匆而读,其实什么收获也没有,接着又以孔子、苏东坡、虞世南等人为事实论据,从正反两面对比论证,强调只有深入研读才能真正读懂书中真谛的道理。
第三段,作者反对“无所不诵”,主张读书应选择精华。先是指出“无所不诵”是“过目成诵”的另一弊端,然后以读《史记》为例从正面论证,阐明“反复诵观”精彩内容的必要性。又以“小说家言”等例,“破烂橱柜”为喻,从反面论证了读书应该有所选择,取其精华,令读者的认识又深一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