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设计概况 ......................................................................................................................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范围................................................................................................................................................ 1 2工程概况 ............................................................................................................................................................. 2
2.1线路概况 ................................................................................................................................................. 2 2。2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 ............................................................................................................................ 2 2.3工程特点 ................................................................................................................................................. 3 3.建设项目地区特征............................................................................................................................................. 4
3。1自然特征................................................................................................................................................ 4 3.2交通运输情况.......................................................................................................................................... 5 3。3沿线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 .................................................................................................................... 5 4施工组织安排 ..................................................................................................................................................... 7
4.1建设总体目标.......................................................................................................................................... 7 4.2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 8 4.3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 .............................................................................................................. 9 4。4施工准备和建设协调方案 .................................................................................................................. 11 4.5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 11 4.6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形象进度图、横道图、网络图 ................................................................ 11 5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 12
5.1混凝土集中拌合站 ................................................................................................................................ 12 5。2 施工便道............................................................................................................................................. 12 5。3 通信 .................................................................................................................................................... 12 5.4 施工用电;........................................................................................................................................... 12 5.5施工用水;............................................................................................................................................ 12 6施工方案 ........................................................................................................................................................... 12
6.1 施工准备............................................................................................................................................... 13 6.2 施工方案............................................................................................................................................... 15 6.3 施工控制测量与施工测量 ................................................................................................................... 25 7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 33 8管理措施 ........................................................................................................................................................... 35
8.1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 ............................................................................................................................ 35 8.2质量管理措施........................................................................................................................................ 36
I
8。3安全管理措施...................................................................................................................................... 42 8。4工期保证措施...................................................................................................................................... 51 8.5工程进度的监控方法 ............................................................................................................................ 53 8.6 环境保护措施..................................................................................................................................... 54 8.7 水土保持措施..................................................................................................................................... 56 8.8 文物保护措施..................................................................................................................................... 56 8.9 文明施工措施..................................................................................................................................... 57 8。10 节约用地措施 ................................................................................................................................. 58 8.11 冬季施工措施................................................................................................................................... 58 8.12 夏季施工措施................................................................................................................................... 58 8。13 雨季施工措施 ................................................................................................................................. 59 8.14 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 ......................................................................................................................... 62 8.15 信息化管理....................................................................................................................................... 64 9施工组织图表 ................................................................................................................................................... 67
II
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设计概况 1.1编制依据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2010】); 《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TB10063—2007); 《DK323+413**车站地道》(海凤施地—14)施工图 《高分子防水材料—止水带》(GB18173.2—2000)
《高分子防水材料—遇水膨胀橡胶》(GB/T18173.3—2002) 《铁路电力施工技术安全规则》 1.2编制范围
DK323+413**地道的主体及附属工程.
1
2工程概况 2。1线路概况
**地道中心里程DK323+413,相对既有线里程K319+544.693。 地道全长58.54m,轨下洞身结构宽8.4m,高3。6m及高5。5m,主体采用C40抗侵蚀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8。
2。2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
本地道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1主要工程数量表。 部位 挖方 主主地道洞身 体工程 转角框架 工程项目 土方 C40抗侵蚀防水钢筋混凝土(H2)(P8) HPB300钢筋 HRB400钢筋 C40抗侵蚀防水钢筋混凝土(H2)(P8) HPB300钢筋 HRB400钢筋 防水卷材 黏结剂 7c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防水层保护层 2c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15cm后C15混凝土垫层 12cm厚砖保护墙(MU10砖、M5砂浆) 50cm厚级配砂石(注浆) Φ70聚乙烯棒 聚乙烯隔离膜 聚苯板 沉降缝 弹性密封胶 止水带 膨胀螺栓 防水卷材 回填 级配碎石 2
单位 m³ m³ kg 数量 无干扰 2880 478.3 有干扰 1320 349.8 7708。1 5598.5 kg 76779。3 56779。6 m³ 328.9 kg 3134.4 560。7 560.7 25.9 11.1 28。9 22.8 95 38。1 2.3 66.2 7。4 117.6 22 152.9 1036 kg 113074.5 ㎡ ㎡ m³ m³ m³ m³ m³ m ㎡ ㎡ ㎡ m 套 ㎡ m³ 1515.7 1515.7 76.7 30。3 85.6 50。4 210 79.3 5。5 147.6 16。4 263.2 33 342.2 1289 附属工程 土方 弃方 M10浆砌片石挡墙 用地 Φ50旋喷桩 基底加固 碎石垫层 土工格栅 C40抗侵蚀防水钢筋混凝土(H2)(P8) HPB300钢筋 HRB400钢筋 C40抗侵蚀防水钢筋混凝土(H2)(P8) HPB300钢筋 HRB400钢筋 C25钢筋混凝土挖孔桩 HRB400钢筋 线路加固 C20混凝土护壁 护壁HRB400钢筋 Lp=24m D便梁 土方 防护帷幕 拆补工程 钢板桩 拆补线路 道砟(含拔除、恢复) m³ m³ m³ 根 m m³ ㎡ m³ kg kg m³ kg kg m³ kg m³ kg 孔 m³ kg m m³ 4840 242 1。9 977 12701 446.4 1488 24.8 289。3 2753.8 25.4 447 2023。4 64 4480 28。2 563。2 1 92 362208 60 432 封闭端板 挡墙 2.3工程特点
(1)气候环境对施工影响大.本工程地处海南岛西南部地区,空气湿润,春季及夏季降雨对施工进度影响较大,此外台风季节对施工进度影响也较大。
(2)涉及既有线施工。本地道部分为既有线下施工,所以应按照既有线有关规定组织施工.
3
3。建设项目地区特征 3.1自然特征 3.1。1地形地貌
本管段为滨海堆积平原地貌,海拔高程5~7m,相对高差小,地形开阔广袤,植被发育。地层主要以海相沉积为主,部分地段表层分布较厚的河流冲积松散砂层及粘性土;附近分布有软土.
3。1。2 工程地质特征
该段属海南断块隆起区,广泛分布中生代、晚古生代侵入的花岗岩,部分地段分布有喷出的流纹岩.白垩系(K)、志留系(S)的沉积岩、浅变质沉积岩仅呈岛状零星分布。线路行走在海岸线附近,地表多分布第四系更新统海相沉积的粉质黏土、砂层,在海湾、河谷、沟槽地段分布有全新统海相沉积、冲洪积、坡洪积粉质粘土、砂层、淤泥质土,一般厚度小于20m;基岩为白垩系下统六罗村组(K1ll)流纹岩、白垩纪(K)、侏罗纪(J)侵入的花岗岩。
3。1。3 水文地质特征
据附近取水化验,水质类型为HCO3--Ca2+·Mg2+型水,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在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侵蚀环境、氯盐侵蚀环境时,水中酸性侵蚀对混凝土结构侵蚀等级为H1,侵蚀性CO2对混凝土结构侵蚀等级为H1。
3。1.4 不良地质
本段线路主要为平原区,地下水位较高,主要有软土等不良地质。 3。1。5 气象特征
海南省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长夏无冬,秋去春来,终年无霜雪。平均气温高,雨量少,蒸发量大,平均风速大,日照时间长,旱季较长,年太阳辐射总量约130 千卡/cm2。据历年统计资料,测区年平均气温24.9℃,极端最高气温38。8°C,极端最低气温1.4℃,最大月平均气温28.8℃,最小月平均气温21。8℃。年平均降水量969。9mm,以4~9 月降雨量最多,暴雨集中在7~9 月,区内以季风为主,冬季多东北风,风力5.4 级,夏季多南风,风力6.1 级,风力风向较稳定。每年的7~9 月有
4
2~3 次的台风和热带风暴,最大风力可达11~12 级,并伴随暴雨狂潮,造成江河暴涨,洪涝成灾,具有较大的灾害性。
3。1。6地震动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400 万)及海南西环铁路《地震动参数区划报告》,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
3.2交通运输情况
本线所经地区为海南岛西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线位旁即为既有乡村公路,通过该乡村公路可连接到海南西线(海口~琼海~三亚)高速公路、225 国道等高等级公路,材料可采用公路运输进场,交通较为便利.
3.3沿线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 3.3.1 工程用砂
本管段线路附近没有开采的砂场,在开采的砂场离线路较远,最适合的九所合信河砂场,位于九所镇抱公村.产量基本能满足本线工程用砂,可通过公路运输至工地.
3.3.2 工程用石
经沿线调查,石场主要有乐东县九所镇抱荀石场、乐东县尖峰镇金辉煌石场.基本能满足本管段工程用石,可通过公路运输至工地。
(1)乐东县九所镇抱荀石场,位于九所立交出口沿省道313 往乐东县城方向约5 公里(里程85),龙浩桥桥尾处,右转5 公里。
(2)乐东县尖峰镇金辉煌石场,距乐东县尖峰镇2公里。 3。3.3施工用水
管段沿线通过地区主要河流有宁远河以及一些小河流、水库等,管段内大部分地区地下水较丰富,基本能满足施工、生活用水,但部分水对混凝土有弱硫酸型酸性侵蚀,施工时应取水化验并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
3。3。4 施工用电
沿线电力发达,且电力网络较密集,容量富裕,供电方式可就近“T”接或自发电。
5
3.3.5 施工用燃料
沿线经济较发达,油、燃料等供应充足,可就近购买. 3.3。6 通信
管段沿线通信相对发达,无线网络均有覆盖,线路经过的乡镇均接入有线通信。施工时可就近接设有线通信设施和采用无线通信设施。
3.3。7 其他相关情况 (1) 地方卫生防疫情况
距施工现场1Km即为**镇,镇上具备应急救援的医疗救治资源和卫生防疫机构,交通较为便利。
(2)地区性疾病
线路所经地区无涉及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的污染水源、区域性传染病. 3。3.8其他与施工有关的情况
沿线主要为黎族等少数民族混居山区,经济较发达,人口密度较大,民风较纯朴。
6
4施工组织安排 4.1建设总体目标 4.1.1质量目标
(1)按照验收标准,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2)开通速度满足设计速度目标值。
(3)桥涵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应满足设计使用寿命期内的运营要求。
(4)杜绝工程质量较大、重大及特别重大事故。 4.1。2安全生产目标 (1)无重大施工安全事故. (2)无重大道路交通责任事故. (3)无重大火灾事故。
(4)无铁路既有线行车一般C类及以上事故。 (5)无责任员工死亡事故。 4.1.3工期目标
本地道计划开工日期为2014年3月1日,计划完工日期为2014年5月10日。
4。1.4环境控制保护目标
无集体投诉事件,环境监控达标,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4。1。5文明施工目标
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建立标准化文明工地。文明工地建设以“科学规划、规范整齐、环保达标、整体和谐”为原则,结合施工环境、条件,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认真进行施工现场文明形象管理的总体策划、
7
设计、布置、使用和管理,做到布局合理,文明施工、安全有序、整洁卫生、不扰民、不损害公众利益。
4。1。6技术创新目标
结合工程实际,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进技术进步,将海南西环铁路建设成精品工程,优质工程。
4.2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4.2.1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根据本管段工程特点及工程分布情况,成立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新建海南西环铁路XHZQ-6标项目经理部三分部,下设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商务合约部、财务部、综合管理部、中心试验室,共六部一室,工程管理部下设测量队,综合管理部下设信息化管理办公室及架子队管理办公室,安全质量部下设标准化办公室,中心试验室下设1个工地试验室。
现场施工由地基处理和框架主体两个作业架子队负责.各作业队均按照《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51号)的规定和“管理有效、监控有力、运作高效\"的原则组建,配置由公司正式职工担任,并具有相应作业技能和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持有上岗证的专职队长、技术负责人,以及技术、质量、安全、试验、材料、领工员、工班长等主要管理、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做到每道工序和每个作业面都有领工员、技术员、安全员、试验员跟班作业,确保现场施工作业管理和监控到位.拟上场施工队伍组成及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见表4—2—1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新建海南西环铁路XHZQ-6标项目经理部三分部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图。
项目三分部对本工程施工实施组织、指挥、协调、监控与内外计价结算,处理一切与本工程相关的事务,对建设单位全面负责。项目经理部三分部对专业作业队直接承担成本管理、材料管理、测量控制管理、技术管
8
理、安全质量和环水保管理、人员和民工工资等的一级管理,专业作业队作为二级管理和施工生产机构,直接组织施工生产。
4.2.2 施工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根据本地道规模和工期进度的要求,拟安排1个地基处理作业架子队和1个结构作业架子队,共2个架子队,施工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见表4—2-2施工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表。
表4-2-2 施工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表 序号 1 2 队伍名称 地基处理作业队 结构施工作业队 施工任务 负责地基处理旋喷桩施工 本地道基坑开挖、框架主体施工 工期节点要求 2014年3月31日 2014年5月10日 4。3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 4。3。1总体施工安排
以工期目标及节点工期目标为控制目标,既有线安全为主要控制点,突出主线、兼顾其他,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顺序,采用平行流水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科学安排进度计划;采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减少施工用地;配置专业化施工队伍,配备先进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生产线、建设工厂化预制(构)件加工预制场,配备专用施工工装设备,保障工序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针对本管段工程特点,制定科研项目,加强科技攻关,完成拟定的各项科研项目;严格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创优,狠抓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确保质量目标、安全目标、环境目标的实现。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合理组织,力求均衡生产,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以确保工期目标实现。主要阶段工期见附图2-2。
9
表4-2—1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图。
10
4。3.2主要阶段工期
按照新建****铁路建设总原则,系统规划,统筹安排。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安全为前提,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科学组织,环保节约,分段展开,均衡生产、有序推进,确保工期”为施工组织部署的原则,投入足够施工资源,积极准备,尽早开工。
施工中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合理组织,力求均衡生产,实行项目标准化管理,以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4.4施工准备和建设协调方案
为满足项目总工期的要求,进场后立即着手进行施工规划的细化工作。立即组织先遣管理、技术人员及部分队伍进场,一方面同业主、设计、监理、项目所在地各级地方政府及既有线管理单位接洽办理相关进场手续,一方面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接桩复测,同时进行安摊建点、施工便道、征地拆迁等施工准备工作。
4.5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表4—5—1总体节点工期安排表 序号 1 2 3 4 工程项目 施工准备及征地拆迁 地基处理 基坑开挖 主体浇筑 开工日期 2014—1-1 2014-3-1 2014-3-15 2014-4-1 结束时间 2014—3—20 2014—3-31 2014—4—5 2014—5—10 施工天数(天) 79 31 22 40 备注 分阶段进行 分段施工 分段施工 分段施工 4。6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形象进度图、横道图、网络图 详见附件2“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附件3“施工形象进度图\"、附件4“施工形象进度横道图\"、附件5“施工网络图”
11
5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 5.1混凝土集中拌合站
本段工程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搅拌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输送车运输至工地,本线共设置混凝土搅拌站2处(含制梁场拌合站),见下表5-1—1 混凝土拌合站设置一览表。
表5—1—1 混凝土拌合站设置一览表 序号 1 位置 DK320+770 供应范围 DK316+000~DK334+000 供应长度 12km 备注
5.2 施工便道
根据《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8〕189号),按照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四级道路标准进行设计。
施工便道及工点贯通便道路面宽3.5m,路面为泥结碎石,每300m设置会车道。本管段新建施工便道1km。
5.3 通信
项目经理部三分部和各作业队安装程控电话并接入互联网,工作人员配置移动电话,通过移动网络实现对外联络。各生产生活区内外联系采用有线和无线通信相结合的方案,以保证指挥机构与各工作面的通信连续可靠,满足施工组织需要。
5.4 施工用电;
临时施工供电设计原则为:公网电源满足施工用电要求的区段,利用公网电源就近T接;公网电源不能满足施工用电要求的区段,结合施工组织安排及正式工程接引电源的情况,采用集中取电、局部贯通的供电原则;临时施工电源考虑与永久工程电源线路相结合进行设计。
5。5施工用水;
本地道施工用水采用打井取水。 6施工方案
12
6。1 施工准备
6.1。1施工前期协调、沟通准备
开工前,要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地方政府、当地公安、交通、水运、林业、环保环卫、电力公司等主管部门及海南东环铁路公司等相关的协作单位进行沟通,建立密切联系,消除施工障碍,疏通施工渠道,为施工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内、外部环境。
做好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调查研究工作,掌握真实情况,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尽可能减少自然或人为不利因素的影响,为施工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6。1.2施工技术准备 (1)施工测量
我单位自进场后立即组织测量人员与监理、设计单位进行控制测量桩点的交接桩,对全线的贯通测量及导线、水准基点的复测,精密导线网布设、水准网布设的护桩测设工作已经完成,能够确保本标段测量桩橛位置准确无误,可以满足《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精度要求,复测结果已经报经监理和设计单位批复,并已经完成测量标定建设征地界。为确保测量工作能够切实有效地实施,建立测量体系,做到组织有序、及时复核、及时检查、资料齐全。同时对框架涵位置进行测设,并对出入口标高与地表标高做出比较,如与现场不符,则马上与设计单位沟通。
(2)试验方面
我单位已经成立中心试验分室,配置满足施工需要的试验仪器与设备,安装调试,取得试验资质并通过验收。完成原材料取样分析、试验,提出试验报告,并已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与优化。在施工过程中,对各工序进行跟踪质量检测,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3)核对设计文件、组织图纸会审
13
接到设计文件后,结合设计技术交底,项目总工程师王强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全面熟悉核对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编写会审记录.
(4)制定不良地质技术保证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基坑坍塌等现象,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施工中加强检测和质量控制,提前风险评估、制定技术保证措施,做到有效预防,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5)技术交底
由项目总工程师王强组织技术骨干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创优规划和施工计划、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等下发各部门执行。施工技术部对施工中每道工序下达详细的技术交底书,技术交底内容包括相应的安全技术交底。
6.1.3进场人员岗前培训
针对本工程标准高、工期紧距离既有铁路近的特点,组织技术人员和相关专家对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安全员等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验收标准,技术标准和施工技术指南、技能培训、工程质量、职业道德,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知识、以及国家、行业、地方现行的有关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
所有进场作业人员均执行“三级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殊工程(含十一大员)委托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从业资格证后持证上岗。
6.1。4征地拆迁
进场后我单位积极协助海南省政府进行永久性用地的征拆工作、加强施工便道、临时设施占地的租用工作,根据全线总体施工进度安排,依次进行,目前已完成本段征地拆迁工作。
6。1.5劳动力组织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加强内部劳动力结构的调整,选派专业化施工队伍进场施工。对进场工人进行技能培训考核,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交
14
底,确保施工队伍的有效投入,建立健全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形成“交底-施工-验收”的组织监控体系.加强各专业工种的穿插流水作业,使施工队伍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
6。1.6机械设备准备
遵循先进性和技术性能相匹配及确保选用设备可靠性的原则进行机械设备配套.针对本线工程特点,按多作业面并行施工,配备的机具设备及运输车辆保证按时进场,足量到位,对机械进行进场后及时调试、彻底检修,保证上场机具性能完好。同时,抓好材料的组织与管理,确保机具设备的高效率运转,确保不延误工期。
6.1。7施工材料准备 (1)砂、石
本线沿线砂、石源缺乏,工程用砂、石需远运,我单位依据施工总工期要求及进度安排,提前备料,确保工程用料的充足。
(2)其它所需的主要材料准备
其它所需的主要材料我单位已根据集团公司物资管理办法完成招标,所有进场材料均由试验室取样试验合格方可进场,过程中严格把好进货和验收质量关,收货时对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验收,确保工程材料质量.
6.2 施工方案 6.2.1 施工组织安排
按照“地基处理→D便梁架设→基坑开挖→框架主体施工→基坑回填”的顺序组织全地道施工。
地基处理采用高压旋喷桩处理。基坑防护采用拉森IV型钢板桩,框架主体外模采用大块钢模板,内模采用竹胶板,搭设钢管脚手架支架,混凝土泵送分层连续浇注,机械振捣,分两次浇注混凝土。
所有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生产,配备相应数量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和混凝土输送泵,保障混凝土的供应。混凝土满足耐久性、抗腐蚀性和抗渗要求.从原材料控制、配合比设计、灌注养护工艺、钢筋保护
15
层控制等各个环节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大体积混凝土要采取控制水化热和灌注时间、温度,加强养护等措施,防止混凝土开裂。
钢筋采用集中下料制作,运至现场人工绑扎。 框架主体施工顺序见下图: Ⅰ区,采用9m长拉森Ⅳ型钢板桩,设一道围檩Ⅱ区,采用12m长拉森Ⅳ型 钢板桩,设两道围檩A
排水沟B 500×14mm钢管对向支撑(2)(1)(3)Lp=24m D便梁Ⅱ序施工Ⅲ序施工Ⅰ序施工旅客通道施工平面布置及施工顺序图6。2.2 施工技术方案
地道全长58.54m,轨下洞身结构宽8。4m,高3。6m及高5。5m,主体采用C40抗侵蚀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8。
地基处理旋喷桩977根共计12701m,由地基处理作业队负责施工。
基坑开挖及框架主体由结构作业队负责施工,施工所用砼,由拌合站集中拌合,砼罐车运输至现场。
6.2。2。1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采用Φ50cm旋喷桩,桩顶和基础之间设60cm厚碎石垫层及两层土工格栅,并夯填密实.
6.2.2.2框架主体
基坑开挖防护采用拉森IV型钢板桩,围檩采用500×14mm钢管,框架主体采用大块定型钢模分节浇筑混凝土施工。
16
6.2.3 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6。2。3。1旋喷桩施工 6。2。3。1。1施工准备
(1)平整场地,清除地面、地下障碍。当地低洼时,应回填粘性土料,但不得加填杂土;当地表过软时,应采取防止施工机械失稳的措施.
(2)布置开挖冒浆排放沟和集浆坑。
(3)进行现场测量放样,定出每一钻孔喷浆孔位,并作出明显标志和妥善保护。
(4)建好现场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如供水、供电、道路、临时房屋、工作平台以及材料库等。
6。2.3。1。2旋喷造孔
喷射注浆施工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将钻机安装在钻孔的位置上,使钻具对准孔位中心,同时为保证钻孔达到设计要求和垂直度,钻机就位后,必须做好立轴及机身水平校正,使其钻机轴线垂直对准钻孔中心位置。
钻孔的目的是将喷射注浆管插入预定的地层中,由于钻孔较深,平均大于50m,选用XY-2型(500型)地质钻机作造孔机械.钻孔孔位偏差应小于20mm。要采取特殊技术措施,确保孔斜偏差率小于5‰。钻孔应采用测斜仪逐孔进行测斜,对不合格的钻孔,要重新纠斜补钻,直至合格,方能终孔。
6。2.3.1。3插喷射管
插管是将喷射注浆管插入钻孔设计的深度。在插管过程中,为防止泥沙堵住喷嘴,可用胶布缠住喷咀。
6.2。3。1。4高压喷射灌浆
钻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高喷灌浆。
17
高喷灌浆应分排分序进行,每排孔应分两序施工,相邻孔高喷灌浆间隔时间不宜少于24h.
下喷射管前,应进行地面试喷并调整喷射方向。 下入、拆卸喷射管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喷嘴堵塞。
当喷头下至设计深度,应先按规定参数送浆、气进行静喷,待浆液返出孔口、情况正常后方可开始高喷灌浆.
高喷灌浆应全孔连续作业,因故中断停喷或每当拆卸喷射管后,应进行复喷,其复喷长度不小于0。2m。
在高喷灌浆作业过程中,出现压力突降或骤增、孔口回浆浓度或回浆量异常等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孔内严重漏浆,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1)降低喷射管提升速度或停止提升; (2)降低喷浆压力、流量,进行原地喷浆; (3)喷射浆液中掺加速凝剂;
(4)加大浆液浓度或灌注水泥砂浆、水泥粘土砂浆; (5)向孔内填砂、土等堵漏材料;
供浆正常情况下,孔口回浆密度变小且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加大进浆密度或进浆量.在富水地层,宜适当减少风量或降低风压.若发生串浆,应填堵被串孔,待喷浆孔结束后,应尽快进行被串孔的扫孔、喷浆或继续钻进。
高喷灌浆因固中断后恢复施工时,应进行复喷,其长度不小于0.2m。
高喷灌浆结束后,应利用孔口回浆或水泥浆液及时回灌,直至浆液面不下降为止。
施工中应如实记录高喷灌浆和各项参数、浆液材料用量、异常现象及处理情况等。
现场质检人员随时监测提升速度、高压喷射压力、浆液流量和密度等主要参数。
18
高喷灌浆施工,应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孔内浆液上返畅通,避免造成地层劈裂和地面抬动。
泥浆液应严格过滤,在制备水泥浆液搅拌罐和泥浆泵吸浆搅拌罐之间设一道过滤网,在泥浆吸浆管尾部设一过滤器。
水泥浆液应随配随用,并应在高喷作业过程中连续不停地搅拌。一次搅拌量宜为1.0m3。超过4h的水泥浆液不能使用,作弃浆处理.
开喷后,静喷3~5min,待孔口回浆比重满足设计要求,即可提升喷射。
喷浆过程中,经常检查、调整高压泥浆(水)泵或低压泥浆泵的压力、浆液流量、空压机风压、风量和提升速度以及实际的浆液耗用量。
6.2。3.1。5冲洗、移动机具
施工完毕,应把注浆管等机具设备冲洗干净,管内机内不得残存水泥浆,把浆液换成水在地面上喷射,把泥浆泵、注浆管和软管内的浆液全部排除后,将台车等设备移到新的孔位上。
6.2.3.2基坑开挖及防护 (1)基坑开挖
基坑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清底,选用拉森IV型钢板桩加支撑支护的方式开挖,开挖基坑前,先在2股道两侧架设Lp=24m“D”便梁。
(2)基坑防护
基坑防护采用拉森IV型钢板桩,并设围檩,基坑开挖按照钢板桩长度分为I区和II区。I区采用9m长钢板桩,设一道围檩,围檩位于钢板桩桩顶以下1m处,围檩采用HM450×300H型钢,并纵向和转角处设支撑,支撑采用500×14mm钢管;II区采用12m长钢板桩,设两道围檩,第一道围檩位于钢板桩桩顶以下1m处,第二道围檩位于第一道围
19
檩以下4m处,围檩采用HM450×300H型钢,并纵向和转角处设支撑,支撑采用500×14mm钢管。
(3)基坑排水
基坑外侧50cm处设环向排水沟,排水沟采用砖砌砂浆抹面,防止雨水倒灌基坑;基坑底部设环向排水沟,并间隔20m设集水井,配备水泵,防止基坑内积水。
6.2。3。3框架主体施工 (1)施工放样
根据施工图和布设导线网精确测设桩中心,定出承台边线桩,并全部设护桩。
(2)绑扎钢筋
所有钢筋在现场集中加工,严格按图纸下料,如需焊接,采用双面搭接焊,焊条采用合格厂家生产的J502、J506焊条,焊缝质量应满足规范要求。钢筋加工及安装在现场进行,一次到位。绑扎成型的钢筋骨架主筋间距、竖直度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绑扎钢筋时要注意预埋上部肋板的钢筋,为防止肋板钢筋扭曲,在肋板钢筋周围搭设脚手架。
(3)立模
模板采用大型的定型钢模,在模板的下部、中部和上部各设三道钢管。模板下部要用斜撑支撑牢固,上部用钢管纵横拉住.模板立好以后经现场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认可以后方可浇注混凝土。
脱模剂采用轻机油或色拉油,用毛刷涂刷均匀。 (4)浇注混凝土
混凝土拌和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严格按试验室出具的配合比拌和,利用砼输送车运输到施工现场,放入溜槽灌入模板中,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选派有经验的砼工进行振捣,砼振捣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振动棒快
20
插慢拔,振动时不断上下移动振动棒以便捣实均匀,移动时间宜20—30S,振动棒垂直插入砼内,距模板距离5-10cm,棒头应插入下层砼10cm左右,振动是否合格可以从下面现象加以判断:振捣时砼不再有显著沉落,不再出现大量气泡,砼表面均匀、平整为宜。
振捣砼应均匀密实,浇筑混凝土要连续作业.浇注过程中要设立专职人员检查模板,防止振捣过程中跑模。
(5)拆模养生
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以上方可拆除模板,洒水覆盖养生,根据天气情况养生期为7—14天。
6.2.3。4 旋喷桩工艺控制技术措施 (1)浆压的控制
二管法采用高压水泥浆和空气,通过管底侧面的一个同轴双重喷嘴,在设计的压力下将浆液流和它外圈环洪的气流共同作用于沙土体。所以压力的控制与提升速度成反比.必须严格按设计、监理批准工艺技术参数执行.
(2)提升速度的控制
由于该部位施工的特殊性,拟采用提升速度一定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在施工过程出现压力骤然下降、大量冒浆等异常情况等故障时,应停止提升和喷射注浆以防桩体中断,同时立即查明所产生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如发现有浆液喷射不足时应在原孔位采用二次注浆。
(3)浆液比重控制
每20分钟测量一次浆液比重,质检人员经常检查,如发现不符合要求,立即停止提升喷浆,待制浆达到要求后,进行复喷。
(4)孔口不返浆处理
21
高喷施工,孔口返浆是确保墙体质量重要措施之一。因地层漏浆过大,出现不返浆时,应立即停止喷浆,采取下列措施处理。
①静喷,不提升喷管,待孔返浆后再进行复喷。 ②降低浆压,增大进浆浓度和浆量。
③对于漏浆特别严重孔段,向孔内回填砂土或其它颗粒材料。
(5)中断喷浆处理
高喷施工中,突然停顿,高压泵压力不够,供浆量不足等原因,会造成喷浆中断,当采取措施恢复喷浆后,必须复喷长度不小于0.2m,以确保板墙的连续性.
(6)静压灌浆
必须坚持高喷灌浆结束后,一定要进行回灌静压灌浆,直至孔口浆面不下降方可终止。
6。2.3。5 夏季、雨季及台风季节施工措施 一、夏季施工措施
当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即进入夏季施工,施工的重点是制定和落实大体积混凝土防止出现裂缝措施。
1)夏季施工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用水泥宜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复合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2)宜掺用缓凝型减水剂,并根据气温适当增加坍落度.外加剂掺量及增加坍落度后的配比应根据试验确定。
3)混凝土或砂浆宜在棚内或在气温较低早晚或夜间拌制,不允许在最高温的中午时间拌制。
4)混凝土或砂浆运输容器应设防晒设施,运输时间应缩短.夏季容易引起坍落度损失,必须加强现场坍落度测定。
22
5)混凝土或砌体浇(砌)筑前应将模板或基底喷水湿润.浇(砌)筑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连续进行。无故不得间歇,无法控制的间歇必须及时留置好施工缝,下次施工前按规范做好结合层的处理。
6)混凝土浇筑速度应加快,入模温度不宜高于30℃.
7)混凝土或砌体浇(砌)筑完毕后,应及时覆盖,洒水保持连续湿润,特别是养护的前期,必须落实专人负责。一般混凝土或砌体养护不少于7天,对支承垫石、屋面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天.养护时不得污染或损伤混凝土表面。
二、雨季施工措施
桥涵基础工程雨季施工,要在坑顶外侧预设一道土埂,防止雨水倒灌;已开挖的基坑槽及时进行封闭,并配备抽水机排水防止基坑槽被水浸泡。桥梁基础施工完成后,对桥址处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基坑回填后及时做好天然水流的导流措施,确保基坑附近不积水,避免地基沉陷。施工时注意防洪措施,备足防洪物资,防止钢筋锈蚀和模板、支架变形、下沉,做好工程材料的管理工作.
对于混凝土的雨季施工,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开盘前根据混凝土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施工要保持连续性,混凝土一次浇注完成,并定时检查砂石料的含水量,控制水灰比。混凝土、砂浆在终凝前要进行覆盖,防止雨淋而影响质量。
防水层不在下雨天施作,找平层的干燥度符合防水层的铺设条件后再施作防水层。
雨天施工时,由于脚手架湿滑,要加强对高空作业的安全管理,设置足够的防护网、护栏等安全设施,并采取其它防滑保护措施。
特别注意水泥库的防潮,防雨。水泥堆放底面铺垫木枕或方木,做好雨季防护措施制订和落实,保证工程按时保质完成。所有的材料及机具置放在较高处,必要时支挡蓬布防雨,并在地面上设挡水和排水设施。
23
由专人收集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施工,及时做好防护工作.雨季对施工地段的排水沟进行整修、疏通,保证排水畅通。
做好仓储的电器设备及室外已安装的电器设备防潮、防雨工作。定期检查室外已安装的电器设备密封状况是否良好,不符合要求的马上进行处理。
根据天气预报,中雨以上天气对低凹处施工人员、设备进行撤离,保证安全。
认真贯彻《铁路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细则》,以“预防为主,以消为辅”为指导思想,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部署落实好各施工项目的防汛安全工作,制定防汛、防洪计划,确保施工期间安全渡汛,并及时做好雨季天气预报工作。
施工原则为“小雨不间断、中雨、大雨息工等待\";六级以上大风天气禁止高空作业。
三、台风季节施工措施
⑴台风季节及汛期,三分部每天安排三分部主要管理人员及一名防台防汛小组成员值夜班,以便在突发时间及时调动人力、物力进行抢险.
⑵加强对现场排水系统的管理,派专人进行清理和疏通,保持排水系统通畅。组织准备好抢险救灾物质及设备,以便遇到突发情况可及时进行抢险。
⑶台风季节,三分部安全员加强对脚手架、模板、支架、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如果存在安全隐患、必须及时进行整改、加固措施。
⑷遇到六级以上大风天气,塔式起重机要放松旋转制动刹,让塔臂能随风自由转动,连同井架等均应暂定使用。
⑸塔吊、脚手架都要设置防雷接地装置,定期检测,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Ω。
⑹高空设备要安装避雷针.
24
6.3 施工控制测量与施工测量
6.3。1 施工控制测量与施工测量的组织 6。3.1.1 施工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主要搞好施工前平面、高程控制网复测与加密.施工测量主要搞好结构物放样准确和做好观测变形测量,最后完成竣工测量填写竣工资料。测量作业程序流程见图6—3—1 测量作业程序流程图.
开工前交接桩 控制网、水准基点开工复测 竣施工中复测检查 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 测量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 控制网、水准基点加密防护 图6-3-1 测量作业程序流程图
6。3.1.2 施工测量的组织
项目经理部三分部为了搞好管段施工测量管理工作,在项目经理部三分部总工程师领导下,由工程部负责管理,设专业测量工程师负责全管段的测量管理工作,项目经理部三分部设置测量管理室,安排测量工程师负责项目经理部三分部测量管理工作,根据施工任务具体情况下设测量组。
6。3。2 测量的基本工作内容和主要技术要求 6。3。2.1 测量的基本工作内容
精测队负责本管段范围内的控制测量、分阶段性控测、相邻单位联测和复核检查、指导工作,并负责向桥、路基(站场)工程架子队测量组现场交点、交桩、交测量资料和成果.负责控制护桩的测量,保护和保存好工程范围内全部导线控制网、水准网点;精测队还负责对沉降观测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及参与初步评估,并报业主、监理相关部门。
25
测量组,负责工程现场的日常施工测量、施工放样及控制桩点的埋设及防护.
测量原始记录、资料、计算、图表做到真实完整,并由专人妥善保管。
工程施工中,按设计图纸进行中线、高程测量,确保中线、高程准确无误。工程开工前、完工后,及时与相邻合同段进行贯通测量,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竣工测量资料.
认真贯彻执行测量复核制度,外业测量资料必须经过第二人复核,内业测量成果必须二人独立计算,核对无误才能交付使用。
测量仪器实行分级管理制度,精密测量仪器由测量组统一管理,一般测量仪器由各架子队自行管理,建立保管、使用、维修制度。
各种测量仪器、量具按计量部门有关规定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做好日常保养工作,保证状态良好,建立测量设备台帐,准确记载检定维修情况。
6.3。2。2 主要技术要求
⑴测量精度以中误差衡量。极限误差规定为中误差的两倍。各等水准测量作业结束后,每条水准线路应以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并应按下式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
N为测段数.
⑵隧道和桥涵测量中的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等级和测角精度,须符合“表6-3-1 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等级和测角精度表\"。
表6-3—1 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等级和测角精度 单位:()
∥
M14nR式中:△为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mm);
测量等级 测中误差 一 0。7 二 1.0 三 1.8 四 2.5 五 4。0 26
⑶水准测量等级和测量精度见表6-3—2水准测量等级和测量精度表。
表6-3—2 水准测量等级和测量精度表
水准测量等级 二 三 四 五 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 ≦1。0 ≦3。0 ≦5.0 ≦6。5 限差 检测已测段高差 6 20 30 30 往返测不符值 4 12 20 30 附和线路闭合差 4 12 20 30 环闭合差 4 12 20 30 左右线路高差不符值 — 8 14 20 注:表中R为测段长度,L为附和线路长度,F为环线长度,均以千米计.
⑷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时应符合铁道部现行《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的规定。在进行GPS观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观测前根据卫星可见性预报,优选最佳观测时段。
②天线高在观测时段前后,从3个方向分别量取,误差≤2mm,采用算术平均值.
③卫星高度截止角>15°,接收卫星数≥5颗。 ④观测一个时段,时段长度≥90min。 ⑤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6。
⑥观测时,不要在天线附近使用对讲机或移动电话,以减少信号干扰。
每天测量结束后,及时将数据输入笔记本电脑中,并进行基线的平差计算和同步环闭合差的检查,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同时,对不合格基线及时补测。
⑸测量记录、计算成果和图表,应记录清楚,签署完善,并应复核和检算,未经复核和检算的资料严禁应用。
27
6。3。3 施工复测
与设计院办理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线路控制网(CPⅡ)桩和水准基点的交接桩手续,然后由项目经理部三分部对线路进行联测,并将基桩控制网(CPⅢ)和施工区域内的高程控制网布设在CPⅢ基桩上。
根据CPⅢ基桩和施工控制水准点,进行加密基标测设,并将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对水准基点采用精密水准仪(每km高差偶然中误差0.3mm)按照二等水准技术要求进行复测。当复测结果与设计单位提供的成果不符时,应重新测量。当确认设计单位交桩资料有误或者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与设计单位协商,对勘测成果进行改正。并将复测结果提交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和内业复核,在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用于施工测量.
6.3.4 施工控制网的加密
6.3.4。1 施工控制网选点和标志设置要求
控制点的选点采用GPS测量。为确保GPS观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施工测量,根据规范要求,GPS控制网选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重点隧道、桥梁应布设不少于3个控制点,以资校核,控制点应尽量沿洞口连线方向布设,以减少横向贯通误差.
⑵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周围视野开阔,便于布设通视方向;对天空通视情况良好,高度角15°以上不得有成片障碍物阻挡卫星信号。
⑶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宜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宜小于50m。
⑷点位基础坚实稳定,易于保存,应便于利用常规测量方法扩展与联测。
⑸点位尽量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宜于找寻和到达。
28
根据GPS测点情况,适当加密导线点布置。导线点选在接近线路中线处,采用全站仪测量,导线点间距不宜大于1000m或小于50m,当大于500m时应在500m左右处钉设加点,加点应钉设方桩及标志桩,导线相邻边长不宜小于1:4.
6.3.4。2 施工控制网的加密设计 测量网及基标布设:
施工测量采用分期建网,下部结构工程和轨道工程根据同一设计交桩网测设施工控制网,按照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结合设计平面图、现场平面布置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通视条件好、安全易保护的地点布置网点、选定网型.
施工测量根据设计导线点和高程点对施工范围内线路的中线、高程进行贯通闭合测量及平面控制测量。
按设计要求埋设基标,基标分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两种。控制基标直线段100m设一个,曲线段50m设一个.线路特殊地段、曲线控制点、线路变坡点、竖曲线起止点增设控制基标。加密基标设置在凸形挡台上.
6.3。5 施工放样测量
施工放样测量通过复核后的导线控制点,由各测量组负责引至相关工点,采用全站仪和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的自动安平水准仪施测。施测时利用适宜的测量方法准确放出结构物中线,以结构物特征点坐标复核中线位置,利用水准仪确定标高,标示结构物相应达到的高程位置。
6。3。6建立控制基桩导线平面和高程控制网 6。3。7.1 基桩导线平面
采用GPS对线路控制桩进行复测,按规定要求和标准完成本管段的中线和水平贯通测量,并对控制点埋设护桩。采用精密导线网取代传统的三角网作为平面控制.
29
6。3.7。2 高程控制
⑴地面高程控制点采用设计院所交水平点,精测队对全线进行三角高程复测和加密水准点,水平点精度符合国家四等水平要求。
⑵对于国家水准点或相当于国家级水准点联测,不大于30km联测一次,形成符合水准路线。水准点沿线路布设,一般地段约2km一个,重点工程根据实际情况增设,要求设置在线路100m范围内。路基段平面控制点高程根据设计院水平点利用DSZ2水平仪按国家四等水平要求引测,技术要求见表6—3-3 高程控制测量技术要求表。
表6-3—3 高程控制测量技术要求表
等级 四等 视线长度(m) 100 前后视较差(m) 5 前后视累积差(m) 10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0。2 读数较差(mm) 3.0 高差较差(mm) 5.0
续表6—3-3 高程控制测量技术要求表
等级 四等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 10 路线长度(km) ≤16 水平尺 双面 观测次数 往返各一次 往返较差、附合或附合环线闭合差(mm) 20√n ⑶洞内高程控制点用道钉或螺栓埋设在大小避车洞或边墙下部,每200~500m设一个控制点,每100m设一个临时水平点,临时水准点采用四等水平要求引测,各中线点的高程由水平基点引测。当衬砌工作面较多时,将水平点加密,加密点闭合在已知水平点上,施工时在任一部位置镜时能直接后视水平点传递高程.
⑷一般大桥两岸各设不小于2个水准点,跨大河或深沟宽度大于200m的水准线路,按跨河水准测量要求测设。
6.3。8 测量成果整理、分析及评估
正确的测量成果是对工程质量保障的重要一环,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因此,对测量成果要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估,进一步保证测量成果的实用性。
GPS控制测量数据处理采用随机软件Trimble Geomatics Office进行.平差前对同步环,异步环闭合差及基线向量的质量进行验算.
30
⑵平差及精度分析
在各项质量检查符合技术要求后,进行WGS一84坐标系中的三维无约束平差。在无约束平差中,应先检验观测值中误差、单位权中误差、观测值改正数,确定异常观测值,并对其进行检查和分析,决定弃舍.
6.3.9 竣工测量
工程完工后应按规定要求完成竣工测量,对线路控制桩、控制导线点进行维护,并向业主提供一份详细的竣工测量报告和沿线测量控制桩点交桩清单.
线下工程竣工测量前,完成管段的二等水准测量的测设,对线路中线及高程应进行贯通测量,按照竣工文件的编制要求在特殊地段设置加桩。
在每分部工程结束后均及时对完工构造物进行竣工测量,核对误差值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6。3。10 施工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测量是结构物由设计图纸准确定位在实地的至关重要的环节,施工中设专职的测量组,选配有经验的测量工程师任组长,编制科学的测量方案并严格落实。
⑴成立监测管理小组,实行监测质量专人责任制,由有经验的专业监测人员组成,制定实施性计划使监测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⑵工程开工前,充分调查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并确定合理的警戒值,汇编成资料上报审批。施工中,当发现被测对象接近或超过警戒监测值时,应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并提出应急补救措施。
⑶观测前,对所有仪器设备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和校核,确保仪器的稳定可靠和观测的精度;加强仪器的维修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状态,制定仪器维修和保养制度及周检计划,按时送检。
⑷观测中,采用增加测回数的办法,保证初始值的准确性。
⑸制定各点位的保护措施。定期对使用的基准点或工作基点进行稳定性监测,有怀疑时立即进行复核,如有问题应及时处理,监测时采用相同的观测路径及方法。
31
⑹建立监测复核制度,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
⑺每个工程项目的监测资料必须保持有完整、清晰的监测记录、图表、及监测文字报告;测量放样的依据是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使用的图纸及规范必须盖“受控\"章,确保其有效。
⑻建立监测成果反馈制度,对大量的监测信息使用计算机绘图和分析,及时将监测信息及监测成果反馈设计和施工现场,以指导施工;
⑼测量桩点的交接,必须双方参与,持交桩表逐桩核对,交接确认,遗失的坚持补桩,无桩名者视为废桩,资料与现实不符的应予以更改。
⑽执行有关测量技术规范,按照规范技术要求进行测量作业检测,保证各项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6。3。11 施工测量安全措施
雷雨及大雾天气,不进行野外施工测量.道路泥泞及爬山时穿防滑鞋。测量人员在高处作业或在陡坡及危险地段测量时系好安全带,脚穿软底鞋.安置仪器避开落石、坍塌和其它不安全地区。测量钉桩时,注意周围行人的安全,不对面使锤。钢钎和其它工具不随意抛掷.
野外进行施工测量时,遵守护林防火规定,严禁烟火,并预防有害动、植物伤人.测量人员在高压线附近工作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32
7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
旅客通道施工时都对既有线有很大的干扰。为保证既有线行车及涵下施工人员的安全,涵洞施工前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根据设计及现场的具体情况,对于既有线的旅客通道洞,边坡采用拉森IV型钢板桩防护.并于开挖边坡靠线路侧设置栅栏隔离,同时设专职防护人员负责巡查。
⑴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边坡的防护距离及防护方法.
⑵开挖地段应设专人检查、看守,同时加强对路基下沉变形、原有路堑边坡稳定性的观测,作好观测记录。当发现有坍塌或线路状态有变化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对行车有影响时,必须在线路恢复到正常状态后,方可放行列车。
⑶开挖完成后,应尽快组织旅客通道施工,并在涵洞施工结束尽快回填基坑。
⑷旅客通道施工必须设驻站联络员,与现场防护员、安全员呼叫应答,遇有列车通过,及时通知现场,人员及设备远离既有线;现场防护员配备对讲机、信号旗、响墩、火炬、口哨等防护用品,随时与主站联络员联系。
⑸每次列车通过及下雨后均应检查既有线开挖侧路基状态,发生开裂、变形时及时加强支护.
⑹作业现场施工的每台大型机械进行统一编号,设置标示牌。严格执行一人一机专职防护。
⑺在作业场地设置明显的安全警戒线和安全警示牌,在有地下光缆位置做出醒目标记,在离栅栏最近的施工桩号处挂上显示牌,注明此处距离栅栏的距离,并挂上此处危险标志,提醒施工人员保证施工安全。
33
⑻在既有铁路保护区范围内施工前,要与既有粤海铁路各有关设备管理单位和行车组织单位(机务段、工务段、电务段、供电段、铁通等)分别签订营业线施工安全协议,明确安全责任、权利和义务,确立联系方式,共同确保施工期间行车安全。
⑼施工前详细调查红线内的地方综合管线及架空线,明确产权单位,与产权单位积极联系进行现场交底,对架空及地下管线做好明显的标识,标识的内容主要有:产权单位,联系方式,线路属性,地下管线走向.
34
8管理措施
8.1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
严格执行东环公司下发“项目标准化管理办法\",
8。1。1 以“精心组织、优质高效、科学管理、文明施工、确保安全、按期完工”为指导思想,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确保实现“开工必优、全面创优”的质量管理目标。
8。1。2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本地道所有工程的质量自检检测率达到100%。
8.1.3项目部成立创优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副经理***、***,书记***,总工程师***, 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创优领导组负责本工程创优工作的组织领导,传达上级及甲方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检查、监督创优措施实施情况,协调创优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开展质量工作检查评比活动。
8.1。4强化质量教育工作。通过多种多样的质量教育工作,使全体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和“下道工序是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质量意识,增强职工实现创优目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落实质量岗位责任制.创优目标层层分解,人人有责.各级领导按相应职责、权限签订创优责任状,层层落实质量责任。把创优目标同参建职工的利益挂钩.每月定期由队长组织技术、安检、机物等部门参加的考核组,进行质量工作考核评比,奖优罚劣,使创优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
建立和健全质量管理QC小组,认真开展质量控制活动。按ISO9000(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不断提高工序质量的控制能力,保证工程质量达到优质标准,实现创优目标。
35
8。2质量管理措施
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8.2.1质量保证体系
以控制和保证施工产品质量为目标,从施工准备、施工生产到竣工投产的全过程,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在全体参建员工的参与下,建立一套严密、协调、高效的全方位的管理体系(详见附件10“质量保证体系框图”)。严把质量源头,掌控施工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形成自下而上、环环相扣的质量控制链;采用信息化质量控制手段,使质量控制标准化、质量评价数据化,确保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可靠的保证,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
主要内容是产品形成过程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根据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质量法规、技术标准,编制工程施工细则,用于指导施工现场工艺操作;及时做好各项质量记录,实现对工程质量的追溯性。根据铁道部和业主有关办法,健全质量管理和考核制度,做到依规实施质量管理.建立质量检查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建立自检自控的质量专门管理机构.强化以各级第一管理者为首的自检、自控体系,配齐、配强质量管理人员,实行施工技术部门管理、质量检查部门监控的监管分立体系。组建各级技术攻关(QC)小组。以提高质量为目标,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开展攻关活动。
8。2.2技术措施
1) 做到科学、可行、可控,重点先行、分段实施,为保证工程质量提供合理的工期。杜绝赶工期现象,避免在冬雨季和炎热天气等恶劣气候期间进行主体工程施工现象。
36
2) 坚持技术复核制,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由工区总工程师主持,集中相关人员对设计文件进行全面核对和研究,并进行现场核查.对施工图质疑之处及与现场不符之处,按规定程序书面上报。逐级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确作业技术要领、质量标准、施工依据、与前后工序的关系,保证操作程序、操作质量符合质量规程要求。实行技术工作复核签字制度,所有图纸、技术交底、测量放样资料由主管审核签字标识后方能交付施工,各项资料保存完好,以备核查。
3)贯彻预防为主,设置工序质量检查点,对材料质量状况、工具设备状况、施工程序、关键操作、安全条件、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常见质量通病、包括操作者的行为等影响因素列为控制点,作为重点检查项目进行预控;落实工序操作质量巡查、抽查及重要部位跟踪检查等方法,及时掌握施工质量总体状况;对工序产品、分项工程的检查按标准要求进行目测、实测及抽样试验的程序,做好原始记录,经数据分析后,及时作出合格及不合格的判断;对合格工序产品及时提交监理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完善管理过程的各项检查记录、检测资料及验收资料,作为工序质量验收的依据,并为工程质量分析提供可追溯的依据。
4) 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测试方法成果,禁止采用淘汰或落后的施工工艺,以一流的工艺水平保证一流的工序质量.
5) 严把原材料检测和验收关,保证检测项目和频次符合要求,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制定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严格监控砂子、碎石的颗粒级配、石粉含量、泥块含量等质量指标的波动,保证原材料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6 )混凝土拌和站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重要工程项目,从设备配置、地面硬化、试验和质检人员配置、称量装置的标定、砂子和碎石堆放
37
与防护、搅拌工艺等方面进行细化管理,把好高性能混凝土生产质量关.
7) 从原材料选择、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入模温度、降低水化热、温度检测、覆盖保温和养护等方面进行裂纹控制,克服混凝土表面裂纹现象.
8) 为确保测量工作能够切实有效地实施,建立测量体系,做到组织有序、及时复核、及时检查、资料齐全。
测量工作由工区技术负责人,工程技术室、安质环保室配合技术负责人制定测量工作计划,并向测量队下达测量任务。工区测量队主要负责控制点的布设与检查、对具体结构物的放样与检查、测量资料的记录与整理、将测量结果上报工区、编制测量报告、与监理工程师的协调等工作。
做好本工程的施工测量,应向相邻工区联测至少两个GPS导线点;中线桩联测2个桩;水准点联测1个桩。
根据工程需要布设控制点,并做好标志。精密水准点和平面控制网点的埋设,采用普通混凝土,布设在与施工干扰小且不受破坏的地方,要保证控制点在整个施工中不产生位移及破坏。同时加强对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自行布设的控制点的保护和检查。
加强测量复核管理.为杜绝测量事故的发生,建立测量复核管理制度,加强设计资料、桩橛、测量方法的复核。
建立平面控制网
利用全站仪进行平面定位测量。根据设计提供的控制点和实地地形情况布设精密控制网.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利用电子水准仪对管段内全线控制桩高程进行一次施工复测,复测成果经平差后作为施工水准测量依据。
施工资料管理制度:
38
施工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存由专门人员负责,及时收集、整理施工原始资料,分类归档,确保数据记录真实可靠.文件记录的整理工作由项目部负责组织填写整理,工程结束时装订成册。质检工程师将全部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汇编成册,保存好原始资料,以备监理工程师检查时出具和竣工时随竣工文件移交。技术资料及文件管理由技术部门具体负责,定人定岗,实行分级管理。工区设专职资料员一名,负责工区所有技术资料和文件的分类、归档、完善收发登记和呈传阅制度,凡需落实的事项在文件下发后,要跟踪落实结果.技术资料及文件管理的范围:主要包括施工图纸,标准设计图纸,有关协议纪要,现场调查,设计会审,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计划,作业指导书,变更设计,技术交底,施工日志,各种技术资料、记录、竣工资料、施工总结,以及设计施工规范、规则、标准手册,科技情报资料、技术活动资料(含文字、图纸及声像),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业主、设计、监理单位文件以及局集团、公司来文,与“三标一体\"有关的其它资料等。
测量资料由测量班(组)管理,试验资料由中心试验室统一管理。试验资料中原始材料检验和试验资料应与机械物资室进场材料台帐相对应,并及时通知现场技术人员.各技术人员按各自职责负责相关资料及文件管理工作.各级均按《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有关规定,建立受控文件和资料、有效文件和资料、作废文件和资料档案,所有施工图纸、标准设计图纸及各类资料,均应分专业、分项立卷存档,编制总目录及卷内目录.对文件资料借阅,均应办理登记手续,按期归还。
8.2.3质量保证实施细则 (1)钢筋工程
本工程对钢筋制作、安装要求较高,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钢筋必须作到:
直径、尺寸、形状、数量、位置必须按图纸要求施工.
39
保护层、绑扎及接头必须合乎规范和图纸要求。 钢筋除绣:在加工前,钢筋应进行除绣.
钢筋调直:盘圆利用卷扬机调直,冷拉率控制在4%以内,螺纹钢采用简易锤击调直机调直。
钢筋加工:
断料:钢筋断料必须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其下料长度,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的挡板,在切断时发现钢筋有开裂、缩头或严重的弯曲应切除,断料长度偏差控制在±10mm。
弯曲:箍筋及Φ10以下钢筋弯钩利用手工弯曲器工具进行加工,Ⅱ级钢筋利用弯曲机加工。加工后钢筋形状尺寸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弯曲点处无裂缝,Ⅱ级钢筋不得弯过头再弯回来,弯曲成型后的偏差应满足规范和设计的要求。
钢筋焊接:Φ16以上的受力钢筋采用闪光对焊接长,需要在现场工地搭接接长的钢筋采用手工电弧焊,Ⅰ级钢焊条T42型、Ⅱ级钢焊条T52型,焊接长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半成品验收:加工成型后,应堆放整齐,并编号,验收成型钢筋时,每天加工一批验收一批,不同编号的钢筋每批抽取三根检验,并挂上验收标志,如发现不合格,应返工或重新加工。
钢筋绑扎时,交叉点必须采用十字扣绑扎,钢筋连接用手工电弧焊焊接,保证搭接长度,底板垫小块砼垫块,侧墙要在钢筋外侧绑扎砼小垫块以确保砼保护层的厚度。
钢筋制作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40
序号 项 目 钢筋质量1 符合要求 钢筋制作2 符合要求 钢筋绑扎3 符合要求 4 焊接质量 措 施 钢筋进场要有合格证,进场后由专人负责,取样进行试验,合格的钢筋才能使用. 根据施工图及施工要求下料,并派专人负责,制作时按编号下料、断料、弯曲,误差在规范要求以内. 绑扎前认真看图,按编号取样绑扎,钢筋间距用尺量好后绑扎,偏差控制在验收要求以内。 选用有上岗证的焊工进行焊接,选用与钢号相应的焊条进行焊接,焊接搭接长度,单面10d,双面5d,对接焊时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作业。 在绑扎钢筋网前,首先选支撑钢筋搭设骨架,在复核间距无误时,才防止钢筋5 网变形 后,加垫保护层,并用支撑把钢筋与模板定位,加固牢靠。 允许大量钢筋绑扎,竖向筋随水平筋加高,加设支撑钢筋,模板安装完(2)砼工程 ①材料的要求
水泥、矿粉、粉煤灰及外加剂: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矿粉、粉煤灰及外加剂,除其他规定外,都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的厂家取得。当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并进行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砂、石:砼用的砂、石进场时,均要进行试验,试验按不同料场,不同重量的要求进行。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在混凝土浇注前35天内完成.设计配合比要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能使用.
材料的运输和储存:砼用的集料,在运输或工地存储时,不得被其他材料污染。集料应按不同种类相应分开存储和堆放。粗集料堆放按厚度不超过1米的水平层堆放,以免集料发生离析。水泥应存储足够的数量,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试验及混凝土的浇注工作在任何时候不致出现暂停或中断。不同批交货的水泥的储存方式,按交货的先后
41
次序使用.当水泥超过3个月时,按不同情况,分别取样进行复试,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
②混凝土拌和
称量:所有混凝土材料,除水可按体积称量外,其余均为按重量配合.每种细、粗集料均用同一标准的称量机械分别称量,其精度达到±2%.对骨料的含水率要经常进行检测,以调整骨料的用水量。按设计配合比的比例配合时,散装水泥用料斗称量。
拌和:砼只按工程当时需要的数量拌合,已初凝的混凝土不能使用。浇注时,检测坍落度,当坍落度不在规定的界限之内时,混凝土不得使用,并应按监理工程师指示处理.拌合机的类型和容量报给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在水泥和集料进鼓前,应先加一部分拌和用水,并在搅拌的最初15秒内将全部均匀注入鼓中.鼓的入口应无材料积结,以免阻碍材料顺畅流入鼓内.气候炎热时,应设法使砼组合料具有一定凉度,以防止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过早硬化。
③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运输全部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输过程中砼罐自行转动保持混凝土和易性和坍落度,运输距离不宜太长,混凝土从拌和机出料后应在30分钟内运送到施工地点.运输车行驶应平稳、匀速,冬期施工时混凝土运输车应采取保温套控制措施.
8.3安全管理措施 8.3。1安全目标
杜绝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控制和减少一般责任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
8。3.2安全承诺
1)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及铁道部、广铁集团、东环公司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规
42
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技术制度、施工作业人员安全保障措施及安全应急措施,配备相应的专职安全检查机构和安全检查人员;
2)无条件地服从监理单位依据《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3)对安全的要求;
3)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应急预案,并按《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坚持“三不放过”原则,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4)对现场人员安全和主要施工机械办理保险; 5)本工程安全技术规程执行TB10401.1—2003; 6)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并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7)所有施工机具、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并有安全员签字记录,保证其处于完好状态;
8)施工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现场具有相关的安全标牌;
8。3。3安全保证体系 1)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副经理***、***,书记***,总工程师*** 组员:********
本工程安全生产实行项目经理部—架子队-现场管理班组三级管理,一级管理由项目经理李树军负责,二级管理由架子队长:******负责,三级管理由现场管理班组组长负责,各作业点设安全监督岗.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铁道部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及有关国家安全
43
生产管理规定的要求,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自作好本岗位的安全工作。
严格执行国家和铁道部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制定本标段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落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安全培训、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全员安全意识,形成自觉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氛围。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投入足够的安全生产费用,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督保证体系,对施工生产实施全过程安全监控,确保实现安全目标.详见附件11“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8.3.4安全保证措施 1) 组织保证措施
队部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队长、副队长、技术负责人、安全检查工程师和各业务部门主管组成。队部专职安全检查员,是安全生产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施工班组安质员,是保证安全生产的直接人员。从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施工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南广高速铁路的特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要对照《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的十九项安全管理制度,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有效、是否责任到人。明确安全管理责任,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可追溯的安全责任制度。
2) 实行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度,凡发生等级以上重大安全事故的,直接取消质量评比资格。
3) 制定各类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落实桥涵施工中重大事故的处理预案,并要将预案内容分解到人,做到人人熟知应急处理方
44
案。要有足够的应急设备、物资储备,确保遇到险情时能迅速、有序地应对.
4) 认真检查并消除冬期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加强用电、取暖安全管理。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杜绝安全事故。
5) 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
6) 设立专职安全员,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工作,在生产、生活区域24小时都要有安全员值班,做到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8.3。5安全制度保证措施 1)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 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工人在上岗前,进行安全教育,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养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作业制度
对专职安全员、班组长、从事特种作业的架子工、钢筋工、起重工、电气焊工、电工、场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等,必须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85)进行安全教育、考核、复验,经过培训考试合格,获取操作证者才能持证上岗。对已取得上岗证者,要进行登记存档,操作证必须按期复审,不得超期使用,名册应齐全。
4)安全施工方案审批制度
项目开工前,由队部根据现有的安全施工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结合工程项目特点编制实施性安全施工方案经架子队技术负责人审核后,由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执行.
5)安全防护制度
在工程施工中,对安全有影响的重要环节,在施工前要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实施细则,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
45
行施工。开工前由工点安全负责人进行书面安全交底,施工中严格执行安全规则,关键工序技术人员、安全员应跟班作业,现场监督。
6)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开工前,编制详细的安全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逐级进行交底,下达安全作业指导书,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作业交底.
7)安全检查
队部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规定定期检查日期和参加检查的人员。队部每月检查一次,现场管理班组每天检查一次,非定期检查视工程情况而定。
8)安全评比制度
班组在班前要进行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记录的“三上岗”和每周一次的“一讲评”安全活动,对班组的安全活动,要有考核措施。
9)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岗前培训、定期考核制度:提高机械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操作维修技能。定人、定机、定岗制度:保证机械作业人员的相对稳定,使各个环节责任明确,责任到人.
10)岗位责任制度
使用机械必须坚持“两定三包”即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操作人员作到“三懂四会”即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持证上岗制度: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发给机械操作合格证后方能上机操作.
逐级签定设备管理合同制度:架子队与作业班组及设备主管、架子队与操作司机分别签定管理合同,并实行抵押金制度,奖优罚劣.
交接班制度:交接内容有机械运转记录、完成任务和生产情况、设备技术状况、维修保养情况、备件、附件、工具情况等。
46
安全检查制度:坚持安全教育,坚持日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作业要及时制止,追查原因,及时整改,杜绝事故隐患,真正做到“安全第一”.
10)其他安全管理制度
用电须知及电力架设、养护作业制度;风、水、管路安设及养护制度;有关乘坐车辆的安全专项规定;队部防洪、防火、防雷击的安全专项规定.
8。3.6专项安全管理措施 1)确保人身安全的管理措施
①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② 严格按照有关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铁道部有关劳动保护条例、规定及业主发布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要求执行,确保安全生产。
③ 所有员工上岗前做到按规定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遵章守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则作业,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④ 特殊工种重点培训,未经培训合格的非专业人员不从事本岗位工作。复杂工序的作业做好组织工作,密切配合,统一指挥、协调。
⑤ 对各施工队签定安全协议,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实现安全管理时时警惕,安全责任人人承担。
⑥ 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可靠的防护设施,必要时设专人防护,完工后未经专职安检员检查许可,任何人不准擅自撤掉安全防护标志、设施和人员。
⑦ 所有作业人员岗前不许饮酒,酒后不准上岗.
⑧ 加强对员工的劳动保护,配齐配足个人劳保用品,并定期进行全员体检。
⑨ 经常性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安排上岗,违章者严肃处理,并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操作。
2)施工用电安全管理措施
47
① 临时用电必须符合部颁标准和当地供电局的有关安全运行规程,施工用电设施设专人管理,并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② 砼搅拌站和电动设备集中使用的场所,由技术人员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③电缆线路采用“三相五线”接线方式,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必须绝缘良好.低压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铝线,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杆、脚手架上。电缆线沿地面敷设时,不得采用老化脱皮的电缆线,中间接头牢固可靠保持绝缘强度;过路处穿管保护,电源端设漏电保护装置.
④使用自备电源或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根据当地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
⑤移动的电气设备的供电线,使用橡胶套电缆。移动式发电机供电的用电设备,其金属外壳或底座,与发电机电源的接地装置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⑥手持电动工具和单机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照明灯具的金属壳必须做接零保护.各种型号的电动设备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接地或接零。传动部位按设计要求安装防护装置。
⑦维修、组装和拆卸电动设备时,断电挂牌,防止其他人私接电动开关发生伤亡事故。实行“一机一闸一漏”制,严禁“一闸多用”。
⑧现场的配电箱坚固、完整、严密,有门、有锁、有防雨装置,同一配电箱超过3个开关时,设总开关,熔丝及热元件,按技术规定严格选用,禁止用铁丝、铝丝、铜丝等非专用熔丝代替。室内配电盘、配电柜要有绝缘垫,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⑨变压器设接地保护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变压器设护栏,设门加锁,专人负责,近旁悬挂“高压危险、请勿靠近”的警示牌。
48
⑩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定期进行检查,防雷保护、接地保护、变压器及绝缘强度,每季测定一次,固定用电场所每月检查一次,移动式电动设备、潮湿环境和水下电气设备每天检查一次。对检查不合格的线路、设备及时予以维修或更换,严禁带故障运行。
3)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① 消除一切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根源,严格火源、易燃易爆物及助燃物的管理。
② 现场的生产、生活区均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消防器材配专人管理,组成15~20人的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③ 消防工作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经工区、作业班组实行消防工作责任制,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本单位管理范围,做到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施工现场建立健全消防组织,落实施工现场的消防设备。组织防火检查,督促火险隐患的整改。组织指挥火灾扑救、负责火灾的处理.保证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的消防安全距离符合国家或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堆放易燃品;严禁在木工加工场、料库、油库等处吸烟;现场的易燃杂物,随时清除,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近旁堆放。做好施工现场的生活生产设施布置,合理安排场内临时设施,做好场地排水,并符合三防要求,建立防洪、防火组织,配齐消防设施,制订三防措施和管理制度,使防火落到实处。
4)机械设备和车辆的安全管理措施
① 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件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挡案,专人管理。
② 操作人员按照本机说明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49
③ 驾驶室或操作室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④ 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存放时,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并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
⑤ 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转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机械或重物时,人员远离钢丝绳。
⑥ 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⑦ 加强驾驶人员安全教育,定期进行施工安全知识、交通法规等教育,不断强化安全意识。
⑧ 驾驶员必须遵守的规定:驾驶车辆时,各种证件必须齐全有效,并虚心接受交通部门的监督与管理。
⑨ 汽车在几种特殊道路上行驶的安全要求:汽车在繁华闹市街道、交叉路口、泥泞道路要集中注意力,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谨慎驾驶,安全行车。
⑩ 汽车驾驶员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同时注意车辆维修保养,刹车和方向灵敏可靠,杜绝带故障出车,不准开快车,不准酒后开车,不准领导干部开车,不准非驾驶人员开车。在不良气候下行车,集中注意力,慢速行驶,安全行车。
5)高空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① 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高空作业安全设施必须进行严格的设计检算,严格按设计进行安装,并符合有关安全规程的规定.高空作业超过3米以上者必须系安全带,必要时设置防护网等防落设施。
② 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要定期或随时体检,发现有不宜登高的病症,严禁从事高空作业。大桥墩身施工模板、脚手架及支架均采用缆
50
风绳加固;严禁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人登高作业。严禁酒后登高作业.高空作业人员严禁穿拖鞋或硬底鞋,所需的材料要事先准备齐全.
③ 高空作业所用梯子严禁缺档和垫高,同一梯子严禁二人同时上下,在通道处(或平台)应设置围栏。高空作业与地面联系,应由专人负责,并配有专用通讯设备.
④ 夜间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六级以上大风,为确保施工人员、设备的安全,应停止高空作业。
⑤ 高空作业必须设置防护措施,并符合JB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按照GB3608-83《高处作业分级标准》实行三级管理.
8。3。7技术保证措施 1)基本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① 施工中的特种作业人员,通过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其他人员按要求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
② 钢筋安装前,搭设脚手架平台、栏杆及上下扶梯;人工搬运和绑扎钢筋时,互相配合,同步操作。
③钢筋吊装起吊时,拴好溜绳,并听从信号指挥,不得超载。吊装作业时使用统一规定的信号、旗语、手势、哨等与地面联系.
④ 雨天进行高处作业时,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高耸构筑物或钢架设置避雷设施。接地电阻≤4欧。强风、浓雾恶劣气候不从事高处作业。强风暴雨后,对高处作业设施逐一进行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等现象,立即修理完善。
8。4工期保证措施
8.4.1工期保证管理机构及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期保证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证工期.
51
施工中坚持:加强组织领导,以组织保工期;加强调度指挥,以管理保工期;加强机械设备配置,以设备保工期;加强材料管理,以提前供应合格材料保工期;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保工期;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以安全保工期;协调好各方关系,以“人和”保工期。
8。4.2保证工期的主要措施 1)建立精干高效的现场组织机构
施工中加强组织领导,首先挑选本单位优秀的管理及技术人才,组建精干高效的领导小组,成立以为项目经理、副经理为第一,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期保证领导小组.详见附件12“工期保证体系框图”。
从组织上保证工期。抽调整体素质高,施工作业能力强,有突出业绩的各专业队伍进场施工。
2)加强教育,提高认识
做好思想动员和教育工作,激发职工的施工热情和干劲,树立职工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精神;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作风;树立时间就是效益,进度就是信誉的思想,以战斗的姿态投入工程施工。
3)抓紧抓好施工准备工作,做到“三快”
快速组织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和物资材料进场,迅速修建施工运输便道等临时工程,按工作内容和计划进度配齐各项生产要素,保证“三快”,即进场快、安家快、开工快,抓住有利施工季节,实现施工进度的良好开端尽快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精心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组织施工,运用网络技术,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各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和施工机械及劳动力配置。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及有关单位办理征地拆迁手续.
8。4。3确保工期的管理措施 1) 现场科学组织,加强工序衔接
52
2) 实行信息化管理,科学调度,均衡施工 3) 实行施工进度快报制度,及时了解进展情况 4) 积极开展推广先进,提高施工效率 5) 开展生产竞赛,掀起施工高潮
6) 加强质量、安全、环保控制,以保证工期 7) 设备、物资、资金保障 8.4.4确保工期的技术措施 1)科学编制施工计划
以保证工程质量及进度为前提,运用网络技术、系统原理,根据工程特点、工程量大小、施工工期及现场实际情况等编制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最优施工方案。
2) 提前安排混凝土的试配工作
由于混凝土要求检测的指标较多,试验室列出试验计划,在要求使用的时间提前完成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考虑各种原材料资源的适应性、产量及供应能力,同标号同部位的配合比试配,用招标范围内的材料至少配制两种以上,保证有备用的材料和配合比。
3) 其他技术准备
由工程部组织施工人员,详细审核施工图,在施工调查的基础上,做好现场核对;提前发现问题,与设计部门一起做好施工方案的优化工作.
8。5工程进度的监控方法 8。5.1 形象进度监控法
监控工程进度,根据工程进度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形象进度计划。
8。5。2 单项进度指标监控法
53
根据形象进度拟定出单项进度指标,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根据不断变化的施工情况,合理调整资源的配备不断优化施工进度,确保单项指标的顺利实现.
8.6 环境保护措施 8。6.1环境保护措施要点
为确保工程建设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政策,全面落实国家、铁道部关于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各项措施要求,建立环境保护分级控制体系。详见附件13“环保水保体系框图”
8.6.2工点环保等级划分
按照环保有关规定,结合项目实际,项目环保控制划分为二级。 Ⅰ级控制工点:施工过程中可能对周边环境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物、噪声污染等影响的工点,特别是工程地点位于地方饮用水源集水范围以内。
Ⅱ级控制工点:除一级控制工点以外的工点。
(1)Ⅰ级工程管理小组由项目经理***负责,小组成员由项目书记***、副经理***、总工***、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负责人***组成。
(2)Ⅱ级工程管理小组由架子队队长负责,小组成员由副队长、技术、安全及现场领工员组成。
2)控制检查
项目部各级管理小组要组织小组成员对所管工程进行定期检查及不定期检查工作。重点检查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有关问题的整改情况等。
3)分类控制措施 3。1)临时工程环保措施
54
①临时工程必须按照设计规划和施工环保的要求进行实施.应严格在核准的用地界和批准的临时用地范围内开展施工作业活动,绝不随意开挖、碾压界外土地。
②临时工程设施选址在地表植被稀少、易于恢复的地方;确有困难时,需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修建。临时用地使用完后必须恢复至原有的地形地貌或比原有更改善的状况。
③合理布置施工便道,尽量减少施工便道数量。 3.2)废水、废碴处理措施
①施工场地的生活污水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不外流的地表水体,不得在附近形成新的积水洼地,严禁将生活污水排入河流和渠道。施工废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不污染周围水环境。
污水处理采用多级沉淀池过滤沉淀,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为:污水→收集系统→多级沉淀池→沉淀净化处理→排入河道.
在施工时,对天然形成的排水系统加以保护,不得随意改变,必要时修建临时水渠、水沟、水管等。
②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粪便及生活垃圾等集中处理,不得任意倾倒。
③混凝土工厂砂石料存放场设沉淀池,处理清洗骨料和冲洗机械车辆产生的废水,达标后排放。
④废碴主要包括挖基土方,处理方案为:集中弃往指定的弃土场. 3.3)防止空气污染和扬尘措施
①拌和站、工程材料存放场地、施工便道和生产、生活区道路硬化处理,施工过程中经常洒水,防止扬尘对施工人员造成危害和对周边农作物的影响.
②在运输易飞扬的散料时,装料适中并用蓬布覆盖。储料场松散易飞扬的材料用彩条布遮盖。避免运输、装卸过程中和刮风时扬尘。
③经常清洗工程车辆轮和车厢。
55
3.4)施工噪音控制措施
①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安装消声器并加强维修保养,降低噪音。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合、钢筋制作等场地选择尽量远离居住区。车辆途经施工生活营地或居住场所时应减速慢行,不鸣喇叭。适当控制机械布置密度,条件允许时拉开一定距离,避免机械过于集中形成噪音叠加。
②在靠近村庄和居住区较近的地方,对噪音较大的机械设备修建隔音棚或隔音墙,减少对居民的干扰.
③在比较固定的机械设备附近(空压机房),修建临时隔音屏障,减少噪音传播.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降低夜间车辆出入频率,夜间施工尽量不安排噪音很大的机械施工。
8.7 水土保持措施 8。7。1水土保持措施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条例》及地方政府有关法规、条例、保护生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实行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交”。
1)合理安排施工用地,施工场地范围内的需保护的树木进行移植,保护施工场地和临时设施附近的植被。
2)加强施工机械管理,注重日常保养,按照要求进行操作。防止油品存放和机械在使用、维修、停放时油料泄漏、渗漏,流入河中污染水体。
3)施工完成后及时清除临时工程和设施及建筑垃圾,恢复河道、河岸.施工现场恢复植被。
8.8 文物保护措施 8.8.1文物保护措施
56
1)在开工前应熟悉本工程《文物普查报告》的主要内容,树立文物保护的观念,了解文物保护的程序、措施和方法.
2)开工前,要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学习文物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文物.
3)在文物保护区或建设控制带施工时,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现场作出标志说明,并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管理。
4)施工时如发现文物遗迹,应立即保护现场,并及时向当地政府文物管理部门报告,根据文物管理部门的决定妥善处置。
8.8.2主要工作方法和措施
指派专人负责文物保护方面的监督工作,经常到施工现场进行巡视与检查,了解文物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8.9 文明施工措施
8。9。1文明施工要按照铁道部的施工现场标准化标准建设文明标准化工地。
8.9.2项目部成立文明施工领导小组,附件14“文明施工保证体系框图\"
组长:项目经理李树军
副组长:黄一文、李海东、宿宝忠、王强
组员:何博、王海兴、张学义、倪靖龙、曲鑫鑫、王晋中、代中华
实行项目经理部、架子队、作业班组三重管理。 8。9。3场地管理
1)在工地适当位置设置施工标志牌,写明工程名称、主要工程数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工地负责人姓名、开工日期、竣工日期等内容.并设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牌、消防保卫管理制度牌、场容卫生环保制度牌,内容简明、实用,字迹工整规范。
施工平面布置图要比例合适,内容齐全。
57
2)有严格的成品保护措施和制度。大小临时设施和各种材料、构件、半成品按平面布置堆放整齐,并有标识标牌。施工场地平整,道路畅通,排水设施得当,水电线路整齐,机具设备状况良好,使用合理,施工作业符合消防和安全要求。
8.9.4 文明施工
1)施工期间破路面、挖土等产生的余泥、杂物、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防止污染环境和堵塞交通。
2)严格按现场区、段布置图规划的空间材料用料的计划到现场作业区、段,便于施工用料,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运输。
3)钢筋场、拌和站门口应设置洗车槽,防止汽车将泥带入施工场地.
4)施工完毕后,必须将建筑垃圾和模板、支架运出场地,清除污泥和不合格回填的土质,运走时严格清扫,做到工完场清。
8。10 节约用地措施
8.10。1按永临结合的原则修、改建临时设施,尽量利用既有道路,混凝土拌和站要合理规划,严格控制用地数量。
8.10.2弃土场要按设计及规划要求,尽可能复耕、绿化,尽量不占用国家基本保护农田。
8.11 冬季施工措施
本项目冬季施工无需采取措施。 8。12 夏季施工措施
本线地处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5℃-27℃,极端最高气温35℃-40℃。夏季气温高、湿度高、雨量多,应做好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夏季施工专项方案将于明年5月上报。)
8.12.1当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应按夏季施工要求执行。
8。12.2对原材料的储存、降温采用下列方法:
58
1)对水泥、砂、石的储存料堆等进行遮阳防晒处理,或在砂石料堆上喷水降温,以便降低原材料进入搅拌机的温度。
2)采用冷却装置冷却拌合水,并对水管及水箱加遮阳和隔热设施,也可在拌合水中加碎冰冷却,碎冰作为拌合水进行质量控制计量。
3)水泥进入搅拌机的温度不大于40℃.
8.12.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考虑塌落度损失,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当掺入缓凝型减水剂时,可根据气温适当增加塌落度。
8.12.4拌合生产线采取遮阳、降温措施,尽量缩短搅拌时间. 8.12。5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混凝土运输容器设防晒设施,尽量缩短运输时间。运输混凝土过程中慢速搅拌混凝土,不得在运输过程中加水搅拌.
8。12.6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将输送管遮盖、洒水、垫高或涂成白色。
8.12.7混凝土从搅拌到入模的时间及浇筑时间要尽量缩短,并尽快开始养护.
8。12.8在夜间或气温较低的时间搅拌和浇筑混凝土,不得在气温最高的中午进行,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满足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超过30℃.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宜超过40℃。
8。12.4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钢筋喷水湿润。浇筑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连续进行.
8.12。5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覆盖,洒水养护至少7d.也可采取在混凝土表面喷雾降温、湿润空气等养护措施.保湿养护期间应采取遮阳和挡风措施,养护不间断,不形成干湿循环。
8.13 雨季施工措施 8.13。1准备工作
59
在雨季到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进行雨季施工准备大检查,对施工管区内的防排水设备、设施和有关的生产、生活房屋等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切实做好避雷装置和防漏电措施。举办雨季施工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参建职工的雨季施工应对能力。备足工程常用材料,特别是需远运的材料,防止因雨天路滑交通受阻,影响材料进场。
雨季施工的工程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的各项规定,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技术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编制雨季施工作业指导书,作为雨季施工中的强制性执行文件。湿陷性路基的填筑应尽量避开雨季.
向当地气象部门了解历年的气象资料,并随时掌握施工进度及施工期的气象预报,提早做好安排,做到有备无患。
8。13.2雨季施工组织管理保证措施
项目部应成立雨季施工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李树军兼任,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制订和落实雨季施工工作制度。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和各施工作业队的责任分工,做到责任到人,各负其责。
实行雨季值班制度,与当地气象部门加强联系,遇有雨情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做好预防工作。
岗位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各岗位、工种施工操作责任制,实行包保结合,包保到人.
两检制:各值班人员要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天气情况,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在“雨中”、“雨后”进行检查,并填写“两检”报告,对“雨中”的工作情况做出详细描述。
8。13。3钢筋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雨天施工时,加工钢筋在钢筋棚内进行,正在进行施工的钢筋骨架或已绑扎完准备浇筑混凝土的,须用棚布、雨布加以覆盖,并把中间垫高,以利排水,防止雨水腐蚀钢筋。
60
做好施工场地排水工作,确保沟槽正常排水能力.排水机具和设备要齐全,同时计划好机械的存放和材料的堆放位置。
雨天施工时,电力线要可靠接地,防止雷击造成危险。 8。13.4混凝土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在雨季之前,制订必要的防雨、防洪措施,备足水泥、砂、碎石等主要材料,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以达到连续施工,不间断生产.
如遇暴雨或大雨则停止砼施工。雨后进行混凝土施工时,要测定砂、石含水量并据此调整水灰比,保证混凝土质量。
雨天施工时,增加检测次数。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始终注意坍落度,如与原定的不符,立即纠正.
8。13.5防洪措施
本工程开工前,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组建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防洪抢险领导小组,制定防洪防汛制度,编制实施性的防洪抢险计划,提交审查经批准后实施.
各架子队要选择思想进步、技术全面、过硬、身体健康的人员及技术状态良好的机械设备、车辆担负抗洪抢险任务。
要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抗洪抢险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积极完成生产任务,紧急情况下,必须听从调动,奔赴抢险,完成抢险任务。
联络通信工具要保持畅通,同时配置必要的抢险物资和人员,做好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工作。
做好施工防范及各种临时防排设施,保持排水沟渠的畅通。 详细调查并掌握洪水资料,检查易发生水害地段的施工安全,做好施工中的临时防护措施。对影响施工的运输道路,要及时进行改善、整修和加固。对常用的主要材料、工具要在雨季之前备足,并增建必要的防雨防洪措施.对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材料库、活动房屋及机械设备等应设在洪水位以上.
61
8.14 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
项目部设立应急工作领导组。组长:项目经理,成员:副经理、书记、项目总工、材料、安质、施工、调度、医疗卫生等人员。值班室:综合办公室。
8.14。1安全事故预警机制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发现工程险情时,发现人员应立即通过最快方式通知施工项目部负责人和现场监理人员。施工项目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迅速到场,落实情况、分析预测险情,根据预测结果按规定确定预警等级.按规定的预警发布权,项目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立即通过电话、传真,将险情上报至有发布权限的铁路工程应急办公室.工程开工前应做好电话、电报等预警支持系统建设。
1)预警发布范围
1。1)恶劣天气预警、其他建设项目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等涉及建设项目外部条件的预警,应及时发布到参建单位。
1。2)涉及危险源的专项预警,应发布到所有与危险源有关的参建单位。
1。3)施工单位收到外部条件预警信息后,应立即通知影响范围内下级机构。
1。4)风险可能影响到工程所在区域周边公共设施、建筑物、结构物及居民生活时,应立即通报影响范围内的有关单位和人员。
2)预警发布方式
预警发布方式主要包括电话、短信息、电报、文件和会议等形式,预警发布内容包括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预防措施和要求、发布单位等。
3)预警解除
62
预警解除方式包括到期自然解除、提前解除、指定条件验收解除等方式,提前解除、指定条件验收解除执行“谁发布、谁解除\"的原则。
8.14.2应急救援预案的程序 应急工作程序如图: 48 小时之内 处理完毕 判断事故等级,速报上级部门 组织协调有关部门采取控制措施 4小时之内 处理结果报告 反馈集团公司 立即报告经理部 安排专业人员出现场 1小时之内 专业人员出现 突发事件发生 完成 8.14。3应急救援预案的准备
按照预案的要求,做好人力、物资、机械设备、技术方案的全面准备.将工地的备用设备、物资与应急抢险相结合,分类存放并保养好,发生事故立即启用。由队长主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8.14.4应急救援预案的配合
项目部所属各部门,在发生事故需要调集人员、调拨物资设备时,要服从命令顾大局,无条件的予以援助。
8。14.5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原则
施工前期,针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特殊危险情况,提前预测,并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及配备应急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以防突发事件,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施工安全。对处理突发事件须牢固树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原则;迅速、准确地报告事故情况,确保信息渠道畅通;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减少损失,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积
63
极合理地调动人力物力投入抢险,尽快恢复生产;加强职工抢险意识宣传,居安思危,妥善发布新闻信息。
8。14.6突发火灾应急救援预案
按消防要求,每施工班组配备足够的通讯器材和消防工具.经过工前培训,所有施工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消防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施工现场、生活区及各类仓库、加工厂配备足够的消防桶、灭火器等消防安全器材,当出现火灾,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扑灭.
8.14。7确保工期的应急预案
1) 建立一定规模的材料厂,储备一定数量的施工材料和防雨、防潮、照明材料、设备,以防急用,确保施工工期。
2) 遇到气候恶劣等人力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时,调整网络计划,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加大投入,确保关键工序不受影响。
3) 遇到实际地质与设计不符时,积极与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联系,申请进行变更处理,并在变更批复后集中力量展开施工。
4) 当出现人为突发事件影响工期(如遇到与地方纠纷、劳务纠纷等),除了紧紧依靠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外,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密切路地关系.对因机械设备不足、资金不足影响工期的问题,我方有能力、有实力保证施工机械设备和资金的正常运作,决不因此影响工期.
5) 当出现突发事件,自然因素影响工期(如遇到考古、征地拆迁、变更设计、洪水等),除了内部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及增加人、财、物、机的投入以外,积极与建设单位密切联系,加强勾通,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尽量减少因此影响的工期损失,保证总工期的实现。
8。15 信息化管理
信息工作是评价工作成效、推广经验做法的重要渠道,应纳入日常管理,加强组织领导,规范管理,各部门与参建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加强信息的采集、编写、审核与报送工作,使之常态化、动态化、规范化、标准化.
64
8.15。1成立信息管理小组
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李海东负责,组员为综合部有关人员和项目调度,综合部负责信息工作的日常管理,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信息报道撰稿工作.主要对项目在建设中的重大活动、建设管理经验、先进典型人物等进行宣传报道。加强与路内外新闻单位的联系沟通,负责重大活动中新闻单位人员的邀请、接待和撰写.同时不定期地编发内部简报、板报等。
项目部调度,负责工程建设日常调度、文电收发、上传下达工作,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设立项目部调度专用邮箱,建立主要人员通讯录,手机24小时开机.
8。15。2信息工作内容、要求与程序 1)信息工作内容
1。1)综合部信息工作内容
①贯彻落实铁道部、广铁集团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重要会议精神、建设管理职能处室的工作要求,做好项目部信息收集工作。
②重大建设成果、重大建设事件、包括开工、主要工程节点、竣工、科研攻关、对外协调等做法、经验。
1.2)调度信息工作内容
①负责24小时接收上级机关、相关单位及建设单位的电话、传真、电邮,及时呈报项目领导或转送各部门。
②掌握工程建设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协调、气象、水文等信息,及时收集、整理工程进度、质量、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③配合做好应急事件处理。
④负责对各架子队的协调和指导工作。
⑤参加交班会和有关会议,协助做好工程管理会议和活动的组织工作。
2)报送的信息要求
65
严格执行日报、周报、月报、季度报、年报制度及不定期报告制度。
注意信息时效性、言简意赅、图文并茂及资料的严肃性。 8。15。3信息报送与处理流程
1)上报集团公司和地方政府信息。须经综合部负责人签发,由综合部上报,上报集团公司的信息须按有关规定的格式上报.
2)上报公司的信息。信息报送前须经本项目的办公室主任或主管领导审核上报.
3)上报的信息均通过网络上报。
66
9施工组织图表 9。1附图1:平面布置图 9。2附图2-1:施工进度横道图 9。3附图2-2:施工进度网络图
9。4附表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计划表 9。5附表4: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使用计划表 9。6附表5:分年、季度劳动力使用计划表 9.7附表6:分年、季度主要材料计划表 9。8附表7:分年、季度完成工程数量计划表 9.9附表8:分年、季度资金使用计划表 9。10附表9:施工计划安排表 9。11附表10:架梁计划表
6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